关于请写出含有杳字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请写出含有杳字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请写出含有杳字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请写出含有杳字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祖咏《望蓟门》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南园十三首》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孙子兵法·行军篇》
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严仁《鹧鸪天·惜别》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钱福《明日歌》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李颀《琴歌》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李白《将进酒》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孟子弟子录《寡人之于国也》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李商隐《北齐二首》
恶有衅,虽贵罚也。——《国语·鲁语·臧文仲请赏重馆人》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 代李敬业讨武曌檄》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杜甫《秋兴八首》
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请君听我明日歌。——钱福《明日歌》
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不信请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二》
庄子曰:请循其本。——佚名《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杜甫《石壕吏》
二十三弦何太哀,请公勿渡立徘徊。——温庭筠《拂舞词 / 公无渡河》
虽使鬼神请亡,此犹可以合欢聚众,取亲于乡里。——《墨子·31章 明鬼(下)》
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李泌《长歌行》
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冯道《天道》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文嘉《今日歌》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列御寇《多歧亡羊》
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班固《霍光传(节选)》
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贳宜阳一壶酒。——李贺《开愁歌》
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白居易《鹅赠鹤》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王勃《滕王阁序》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司马迁《屈原列传》
山荒聊可田,钱镈还易办。——王守仁《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当时笑我微贱者,却来请谒为交欢。——李白《赠从弟南*太守之遥二首》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杜甫《潼关吏》
请君有钱向酒家,君不见,蜀葵花。——岑参《蜀葵花歌》
请君赎献穆天子,犹堪弄影舞瑶池。——李白《天马歌》
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刘克庄《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
客来便请,随分家常饭。——宋自逊《蓦山溪·自述》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司马迁《鸿门宴》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左丘明《郑伯克段于鄢》
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左丘明《祁奚荐贤》
请谢彼姝子,何为见损伤。——宋子侯《董娇饶》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白居易《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杜甫《哀王孙》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故人杳杳,长江风送,听胡笳沥沥声韵聒。——白朴《小石调·恼煞人》
属玉双双飞杳杳,山宽绕,新晴绣得春分晓。——陈著《渔家傲·浪麦风微花雾扫》
九叠苍屏空杳杳,千寻瀑布亦溅溅。——郭之奇《过鄱湖望庐山因作湖山吟时庚辰春王十一日也》
扁舟欲往箭满眼,杳杳南国多旌旗。——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柳宗元《早梅》
长记*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柳永《曲玉管·陇首云飞》
杳杳白云青嶂,荡荡银河碧落,长袖得回旋。——元好问《水调歌头·缑山夜歌》
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贺铸《石州引·薄雨收寒》
杳杳山外日,茫茫江上天。——李白《郢门秋怀》
前度题红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王沂孙《水龙吟·落叶》
秦吴路杳杳,朔海望沄沄.侍坐驰梦寐,结怀积昏昕。——权德舆《伏蒙十六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
杳杳渔舟破暝烟,疏疏芦苇旧江天。——郑谷《江际》
日杳杳以西颓兮,路长远而窘迫。——刘向《九叹》
山参差以崭岩兮,阜杳杳以蔽日。——刘向《九叹》
飘飘凌云身,杳杳送鸿目。——方回《秀山霜晴晚眺与赵宾暘黄惟月联句》
杳杳冥冥生恍惚,恍恍惚惚结成团。——吕洞宾《敲爻歌》
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屈原《九章》
眴兮杳杳,孔静幽默。——屈原《九章》
谁谓雀无角,其如穿屋何?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寒山《诗三百三首》
向烟帆杳杳,临水叶纷纷。——刘长卿《夏口送长宁杨明府归荆南,因寄幕府诸公》
树枝哭霜栖,哀韵杳杳鲜。——孟郊《峡哀》
杳杳短亭分水陆,隆隆远鼓集渔商。——耿湋《发绵津驿》
陶壅览杳杳兮世惟,余惆怅兮何归。——王褒《九怀》
铜壶角箭夜何长,杳杳亭亭示遽央。——司马光《宫漏谣》
杳杳闻韵濩,重重降抚绥。——贯休《寿春节进》
忡忡去绝境,杳杳更远适。——杜甫《发同谷县》
杳杳若在云霄间,抑扬往返中八音。——杨万里《檃栝东坡鉼笙诗序》
中觞闻笙箫声,杳杳若在云霄间,抑扬往返,粗中音节。——苏轼《瓶笙诗》
明明日向彤雰暗,杳杳玑笼紫雾悬。——徐渭《数年来南雪甚于北癸未复尔人戏谓南北之气互》
苍苍暝色起,杳杳晚钟度。——戴良《游龙山》
鹧鸪钩輈猿叫歇,杳杳深谷攒青枫。——韩愈《杏花》
隐隐岸门青,杳杳天池虚。——汤显祖《宿浴日亭因出小浪望海》
迢迢百尺观,杳杳三休閤。——陈叔宝《五言画堂良夜履长在节歌管赋诗迾筵命酒十韵成篇》
青山杳杳不见人,秋雁飞来复飞去。——王鏊《送仲山之任广东参政·十年送尽南归人》
中有美人高髻鬟,神宫杳杳居深山。——程敏政《巫山高》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寇准《春日登楼怀归》
花宫杳杳响泠泠,无数沙门昏梦醒。——卢纶《慈恩寺石磬歌》
孤魂去杳杳,我命旦夕终。——吴鼎芳《唐嘉会妻》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驱车上东门》
鲸鬣掀红旗杳杳,虬髯吒黑纛鬖鬖。——王安石《送江宁彭给事赴阙》
鸢飞杳杳青云里,鸢鸣萧萧风四起。——刘禹锡《飞鸢操》
梦馀钟杳杳,吟罢烛荧荧。——杜牧《分司东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刘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韵》
黄墟既杳杳,玄化亦茫茫。——权德舆《从事淮南府过亡友杨校书旧厅感念愀然》
峨峨五华山,杳杳三澨流。——鲁铎《杂感三首·其三》
长淮杳杳接天浮,八月捣衣南国秋。——张耒《周氏行》
矫首飞白云,杳杳望吴越。——赵汝鐩《荆渚书怀》
数年鳞杳杳,两地鬓飕飕。——郑善夫《送周方伯入楚五十六韵》
树隐映见寺刹,层层杳杳跻云阶。——梅尧臣《送方进士游庐山》
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古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
宋代:吴文英
人去西楼雁杳。叙别梦、扬州一觉。云澹星疏楚山晓。听啼乌,立河桥,话未了。
雨外蛩声早。细织就、霜丝多少。说与萧娘未知道。向长安,对秋灯,几人老。
译文
人离去后西楼就变得空空如也,鸿雁也早已经飞往远方而渺无踪影。与旧日朋友畅叙别离之情也只能在那虚幻的梦境。我和你站立在河桥上,倾述着分别以后的彼此的相思与深情。话还没有说完,却被窗外鸟儿的啼声惊醒了。只见外面云淡星稀,天才刚刚拂晓,楚山迷蒙不清。
秋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夹杂着蟋蟀的哀鸣,仿佛织布机梭在来往穿行,织出了我那如同繁星般的满头白发。这种凄清艰苦的境况,即使我告诉伊人,恐怕也难以体会到我现在的心情。我遥望京师,独自一人对着一盏荧荧秋灯,怎能不百愁俱生,那丝丝白发,怎能不再添几茎?
赏析
这首词是秋梦怀人之作,从“向长安”可知,词人所怀念的人是杭州姬妾。上片写梦中所见,叙别离而托之于梦境,虚处实写,颇有情致。首三句借用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诗意,写人去雁杳,是从别后写起,然后再补写别时情景:男女二人伫立河桥,执手话别,依依难舍。下片写离别后叹衰老而寄相思,词调清苦。“云淡星疏”四句,结构上有倒装。“听啼乌”三字本来应在最后,但用者将其放在中间,不仅公是用韵的需要,而且可以加重埋怨、遗憾的语气,也使句法变化生动,词意曲折,增加了趣味性。全词中情景兼融,韵致清雅。陈洵《海绡说词》云:楚山梦境,长安京师,是运典,扬州则旧游之地,是赋事;此时觉翁身在临安也。词则沉朴浑厚,直是*后身。
古诗简介
《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由吴文英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首词是作者在临安思念爱妾之作。上阕开头一句“人去”即指爱妾早夭。回忆往事,犹如一梦。下阕“雨外蛩声”是眼前景,“细织”、“霜丝”写白发渐多。但一切对方无从知道,我却独对秋灯老去,这才令人无限感伤!此作采用时空跳接,现实与梦境交织等手法,营造出一个凄清而又令人痴迷的境界。
译文
人离去后西楼就变得空空如也,鸿雁也早已经飞往远方而渺无踪影。与旧日朋友畅叙别离之情也只能在那虚幻的'梦境。我和你站立在河桥上,倾述着分别以后的彼此的相思与深情。话还没有说完,却被窗外鸟儿的啼声惊醒了。只见外面云淡星稀,天才刚刚拂晓,楚山迷蒙不清。
秋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夹杂着蟋蟀的哀鸣,仿佛织布机梭在来往穿行,织出了我那如同繁星般的满头白发。这种凄清艰苦的境况,即使我告诉伊人,恐怕也难以体会到我现在的心情。我遥望京师,独自一人对着一盏荧荧秋灯,怎能不百愁俱生,那丝丝白发,怎能不再添几茎?
注释
⑴霜丝:指白发。
⑵萧娘:女子泛称。
⑶几:多么,感叹副词。
赏析/鉴赏
这首词是秋梦怀人之作,从“向长安”可知,词人所怀念的人是杭州姬妾。上片写梦中所见,叙别离而托之于梦境,虚处实写,颇有情致。首三句借用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诗意,写人去雁杳,是从别后写起,然后再补写别时情景:男女二人伫立河桥,执手话别,依依难舍。下片写离别后叹衰老而寄相思,词调清苦。“云淡星疏”四句,结构上有倒装。“听啼乌”三字本来应在最后,但用者将其放在中间,不仅公是用韵的需要,而且可以加重埋怨、遗憾的语气,也使句法变化生动,词意曲折,增加了趣味性。全词中情景兼融,韵致清雅。陈洵《海绡说词》云:楚山梦境,长安京师,是运典,扬州则旧游之地,是赋事;此时觉翁身在临安也。词则沉朴浑厚,直是*后身。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1、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2、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王维《秋夜曲》
3、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5、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王维《栾家濑》
6、夜山秋雨滴空廊,灯照堂前树叶光。对坐读书终卷后,自披衣被扫僧房。——王建《秋夜对雨寄石瓮寺二秀才》
7、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秋歌》
8、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9、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10、寒雨连江夜人吴,*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夜来风雨声,忽落知多少”
- ----------孟浩然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杜甫
“绿遍山原白满州,子规声里雨如烟”
------------苏轼
雨雾装点了季节,雨声敲打着无眠,雨中景,朦胧秀美,雨中情,恬淡如烟。久久伫立,触摸春的气息,赏读雨落空山静美,诗中蕴含着淡淡的喜悦,雨中荡漾着绵绵的对自然的挚爱。无论梦里花开,还是拂晓有轻烟流过,都自是一种妖娆!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离别更著清雨,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雨”总在离别时从诗文中倾天而降。淅淅沥沥的小雨,渲染着送别的不舍。让雨多少有了点凄凉的感觉。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
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
当时心事偷相许,
宴罢兰堂肠断处。
挑银灯,扃珠户,
绣被微寒值秋雨。
【应天长】唐五代-冯延巳
幽幽心事欲说还羞,爱意已许,朦胧情怀寄予君心。衷肠难诉,已是遗憾事,偏逢淅沥秋雨,滴嗒声声,心绪难*,秋雨秋夜秋愁如许!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叫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 【李凭箜篌引】唐五代-李贺
李贺的诗想象奇特,出人意料,意象叠加,意境晦涩。借助于具体的物象,把抽象的所思所感,真切的摹写出来,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好一个“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却了职守,石破天惊,秋雨倾注)”
飒飒秋雨中,
浅浅石榴泻。
跳波自相渐,
白鹭惊复下。
- ------【栾家濑】唐五代-王维
秋雨如注,小溪飞溅,水波流转,白鹭惊飞,一幅写意山水画,一首传奇田园诗。
1、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 ——宋代叶清臣《贺圣朝·留别》
译文:斟满淡绿色的美酒,请您再住几日,不要就这样匆匆离去。剩下的三分春色,二分都是离愁别绪,一分又充满了凄风苦雨。年年都见花开花谢,相思之情又有多少呢?就让我们高歌畅饮,不要谈论伤感之事。
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
译文: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3、家僮扫萝径,昨与故人期。——唐代钱起的《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译文:家仆正辛勤地把萝径打扫干净,我昨天与老朋友预约会面日期。
4、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问刘十九》唐代:白居易
译文:天色将晚雪意渐浓,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
5、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客至》唐代杜甫
译文:房前屋后都是一波春水,只见群鸥日日飞去归来。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没有因为迎客而打扫,只是为了你的到来,我家草门首次打开。
集市太远,盘中的饭菜实在简单;家境贫寒,只有陈年浊酒招待。如肯与邻家老翁举杯一起对饮,那我就隔着篱笆将他唤来。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我姓陈,「再拜陈三愿」的陈
《杳杳寒山道》的全诗翻译及赏析
《杳杳寒山道》是唐代诗僧寒山的作品。此诗主要写作者居住天台山寒岩时亲眼所见山路及其周围的景致。首二句描述这条山道的形势和位置;三、四两句从声音上描摹寒山道的静寂宁远;五、六两句从静态描写转向动态描画,着意表现诗人顶风冒雪的自我形象;最后两句以抒写诗人的情怀作结,情中见景。全诗运用景物渲染气氛、以气氛烘托心情的表现手法,同时大量使用叠字,使诗篇富于一种特殊的音乐美。
杳杳寒山道
寒山
杳杳寒山道, 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 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 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 岁岁不知春。
注释
⑴杳杳:幽暗状。寒山:始丰县(今浙江天台县西)天台山有寒暗二岩,寒山即寒岩,乃诗人所居。
⑵落落:寂静冷落的样子。
⑶淅淅:象声词,形容风声。一作“碛碛”。
译文:
寒山道上一片寂静幽暗,冷寂的涧边一片幽僻寥落。
这里常常有鸟儿啾啾地啼鸣,却空虚冷清罕见人烟。
风淅淅沥沥刮向我面门,雪纷纷扬扬洒落在我身上。
我身处其中天天见不到阳光,年年也不知道有春天。
赏析:
寒山是贞观时代的诗僧。长期住在天台山寒岩,诗就写刻在山石竹木之上,盈六百首,现存三百余首。语言明浅如话,有鲜明的乐府民歌风,内容除用形象演说佛理之外,多描述世态人情,山水景物。诗风幽冷,别具境界。这首“杳杳寒山道”,很能代表他的风格。
诗的内容,写寒岩左*高山深壑中的景色,最后见出心情,通篇浸透了寒意。首联写山水。“杳杳”言山路深暗幽远,“落落”言涧边寂寥冷落。诗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一个冷森森的境界,顿觉寒气逼人。次联写山中幽静,用轻细的鸟鸣声反衬四周的冷寂。三联写山中气候,用风雪的凛冽写出环境的冷峻。尾联结到感受:山幽林茂,不易见到阳光;心如古井,不关心春来秋去。前七句渲染环境的幽冷,后一句见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冷淡心情。
这首诗除了用景物渲染气氛、以气氛烘托心情这种传统的表现手法之外,使用迭字是它的特点。通篇句首都用迭字,是不多见的。顾炎武《日知录》说:“诗用迭字最难。《卫风·硕人》……连用六迭字,可谓复而不厌,赜而不乱矣。”他提出了用迭字的要求:复而不厌,赜而不乱。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变化。寒山这首诗使用迭字,就很富于变化。“杳杳”具有幽暗的色彩感;“落落”具有空旷的空间感;“啾啾”言有声;“寂寂”言无声;“淅淅”写风的动态感;“纷纷”写雪的飞舞状;“朝朝”、“岁岁”虽同指时间,又有长短的区别。八组迭字,各具情状。就词性看,这些迭字有形容词、副词、象声词、名词,也各不相同。就描摹对象看,或山或水,或鸟或人,或风或雪,或境或情,也不一样。这样就显得变化多姿,字虽重复而不会使人厌烦,繁赜而井然不乱。
使用迭字的效果,大抵象使用对偶排比一样,能获得整齐的形式美,增进感情的强度。寒山这首诗中的迭字,大都带有一种幽冷寂寥的感*彩,接连使用,使诗笼罩着一层浓烈的气氛。再如,“朝”、“岁”,单个的名词,本来不带感*彩,但一经迭用,出现在上述特定的气氛中,就显得时间的无限延长,心情的守一、执着,也就加强了诗意,具有感*彩了。
这首诗还由于使用迭字,增强了它的音乐美。借助于音节的复沓,使人读起来感到和谐贯串,一气盘旋,并借助于形式上的划一,把本来分散的山水、风、雪、境、情,组织成一个整体,回环往复,连绵不断。(赖汉屏)
赏析二
寒山是唐代带有传奇色彩的诗僧,贞观年间隐于寒岩(《三隐集记》)。 一说寒山“大历中隐居天台翠屏山。其山深邃,当暑有雪,亦名寒岩,因自号“寒山子”(《仙传拾遗》),则寒山又为中唐时人。他的诗辄题于树间石上,盈六百首,现存三百余首,有《寒山子诗集》行世。其诗语言通俗浅*,口语俚词皆可入诗,具有质直素朴的特点。在内容上主要以演绎佛理禅机,揭露世态人情为主,某些侧重景物描写的山水诗也別具意境。这首《杳杳寒山道》即可视为佳作。
诗中主要写他居住天台山寒岩时亲眼所见山路及其周围的景致。首二句“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即描述这条山道的形势和位置。一条幽深莫测、寒气侵人的山路,盘绕在寂寥冷落的山涧边。“杳杳”、“落落”的迭字连用,把人引入冷森森的奇特境界。“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这是从声音上描摹寒山道的静寂宁远。诗中连用“啾啾”、“寂寂”两个迭字句,更富于变化。“啾啾”言有声, 以轻细的鸟语反衬出山路的清幽,“寂寂”指无声,以阒无音响的冷寂说明人迹罕至。“啾啾”、“寂寂”的强烈对比,与前人的“鸟鸣山更幽”有同样的艺术效果。如果说前四句以写山路的静态为主,那么以下两句“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则已转向动态描画,着意表现顶风冒雪的自我形象。“淅浙”,指风吹时的形貌;“纷纷”,写雪飞时的情状,两者都处于流动飘舞之中。随着迎风踏雪而来的诗人,山路周围顿时充满生机,从而打破一直凝滞不动的氛围。“风吹面”、“雪积身”,表明诗人正沿着这条寒山路攀登,进入深山,直上高峰。
最后两句:“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以抒写诗人的'情怀作结,情中见景。“朝朝”,“岁岁”,属长短不同的时间概念.而迭字连用,同样可言时间之悠长。也就是说,诗人长期置身于深山密林之中,经常见不到阳光,因而不知时序的变化.甚至分辨不出春去秋往,以示其超然物外的冷漠心情,与前面孤寂幽深的山路描写,很自然的融合为一体。如果说,前面六句是景中含情,那么结尾两句则是情中寓景。两种表现手法巧妙结合,正是本诗的一个艺术特色。
全诗八句,每句皆以迭字领起,非常新奇。虽然句式略嫌单凋。却未流于呆滞,其原因在于注重选择迭字的词性,并与所描摹的对象自然的统一起来。因而随着迭字所摹拟的物态、音响、状貌、时间的不同变化,诗中的山水、人鸟、风雪、境情,也一一呈现,历历在目,而且都带着一种浸透全诗的幽冷寂寥的感*彩,从而烘托出诗人僻居寒岩、不问世事的心情。迭字的妙用,不仅有助于烘托单调寂寞的诗境,也使诗篇富于一种特殊的音乐美。
请写出含有杳字的古诗
杳杳的古诗
杳声晚的古诗
杳杳冥冥的古诗
带杳字的古诗
杳渺的古诗
杳杳寒山道古诗的拼音
杳杳寒山道注音版的古诗
带杳的古诗词
含杳字的古诗
杳杳寒山道古诗的背景音乐
带杳杳的诗句
杳杳寒山道的古诗朗读
古诗中含有杳字的诗句
杳的拼音古诗送灵澈
清*乐采芳人杳的古诗拼音版
含请的古诗
申请请假的古诗
请放古诗的诗
李请照的古诗
请来的古诗
请柬的古诗
含请字的古诗
偷请的古诗
请帮助的古诗
请开门的古诗
请题材的古诗
请放挖机的古诗
求请假的古诗
请拨古诗里的
形容孩子笑的诗句
归途的现代诗句
形容换位思考的诗句
形容一个人去世的诗句
出门在外想家的诗句
形容狗仗人势的古诗句
被雨吵醒的诗句
赞美女与花的诗句
美女荷花的诗句大全
保持冷静的诗句
关于人生潇洒的诗句
孝敬父母的诗句24个字
夸月季的诗句
一夜知秋的诗句
形容天气燥热的诗句
龟的著名诗句
不抱有希望的诗句
体现陶渊明好读书性嗜酒的诗句
描述工作不顺心的诗句
表达思乡的诗句古诗
抒发志向抱负的诗句
鹅游泳的诗句
心中苦闷无人诉的诗句
离别期待重逢的诗句
话不用多说的诗句
我字开头的诗句浪漫的
初次相识有缘的古诗句
千年古塔的诗句
恭喜发财的诗句
苦字开头的诗句
无穷碧和别样红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