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月古诗的第二个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中秋月古诗的第二个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中秋月古诗的第二个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中秋月古诗的第二个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中秋月亮的诗句 古诗
导语:十五的月亮像一个新娶来的.媳妇,刚刚从东天边上来,就又羞答答地钻进树叶子里藏起来。
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 孟浩然《宿建德江》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白居易《暮江吟》
4.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 陈亮《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5.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李商隐《锦瑟》
6.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 ——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8.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9.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1.李白: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2.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4.李白: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刘方*: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6.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7.李商隐:月
池上与桥边,难忘复可怜,
帘开最明夜,簟卷已凉天。
流处水花急,吐时云叶鲜。
嫦娥无粉黛,只是逞婵娟。
9.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10.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中秋月古诗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秋月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秋夜月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
【2】《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宋·文天祥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
槎。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嗣布。
【3】行香子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
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4】《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6】《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7】《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8】《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9】《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0】《秋宵月下有怀》【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11】中秋月(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12】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3】南斋玩月(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14】中秋待月(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15】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释:
1、银汉:即银河。
2、玉盘:指月亮。
译文: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
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
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
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赏析:
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转觉清光更多。句中并无“月光”、“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积水空明的感觉。月明星稀,银河也显得非常淡远。“银汉无声”并不只是简单的写实,它似乎说银河本来应该有声的,但由于遥远,也就“无声”了,天宇空阔的感觉便由此传出。今宵明月显得格外团,恰如一面“白玉盘”似的。语本李白《古郎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此用“玉盘”的比喻写出月儿冰清玉洁的美感,而“转”字不但赋予它神奇的动感,而且暗示它的圆。两句并没有写赏月的人,但全是赏心悦目之意,而人自在其中。明月团,更值兄弟团聚,难怪词人要赞叹“此生此夜”之“好”了。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大有佳会难得,当尽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不过,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一样,人生也是会难别易的。兄弟分离在即,又不能不令词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别情。说“明月明年何处看”,当然含有“未必明年此会同”的意思,是抒“离扰”。同时,“何处看”不仅就对方发问,也是对自己发问,实寓行踪萍寄之感。末二句意思衔接,对仗天成。“此生此夜”与“明月明年”作对,字面工整,假借巧妙。“明月”之“明”与“明年”之“明”义异而字同,借来与二“此”字对仗,实是妙手偶得。叠字唱答,再加上“不长好”、“何处看”一否定一疑问作唱答,便产生出悠悠不尽的情韵。
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阳关曲》原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为歌词,苏轼此词与王维诗*仄四声,大体结合,是词家依谱填词之作。
描写中秋月的古诗句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下面是关于描写中秋月的诗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4、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6、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7、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8、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9、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10、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1、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12、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13、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5、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16、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17、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18、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19、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20、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21、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22、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23、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24、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25、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26、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2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8、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29、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30、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31、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2、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33、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34、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35、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36、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37、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38、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39、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燃。
40、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41、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42、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43、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44、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
45、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4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47、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48、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
49、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描写中秋月的诗句古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具有语言节奏鲜明的特点。那些被广泛运用的诗句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中秋月的诗句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描写中秋月的诗句古诗1
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刘方*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霜月——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中秋待月——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中秋月——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登楼望月——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南斋玩月——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下面是关于描写中秋月的诗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4、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6、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7、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8、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9、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10、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1、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12、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13、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5、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16、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17、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18、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19、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20、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21、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22、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23、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24、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25、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26、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2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8、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29、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30、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31、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2、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33、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34、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35、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36、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37、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38、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39、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燃。
40、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41、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42、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43、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44、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
45、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4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47、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48、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
49、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50、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十首最美中秋月夜古诗词鉴赏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十首最美中秋月夜古诗词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4、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6、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7、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明月寄情怀
——白居易咏中秋诗赏析
王传学
隋唐以后,人们对月亮天体有了较理性的认识,唐人精神浪漫、乐于亲*自然,中秋赏月、玩月已成为文人的时尚。人们将清秋明月视为可赏可玩的自然奇观,吟咏中秋明月的华章丽句寻常可见。同时,中秋明月又容易引起思念之情,望月抒怀也是唐代诗人作品的主要内容。白居易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白居易咏中秋诗尤多,诗题中标出“八月十五”或“中秋”字样的就有七首,如《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
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
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
在中秋之夜,诗人在华阳观中,邀请友人欢聚赏月。“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诗人赞美此处月光明亮,似乎比别处要多。体现了诗人赏玩月亮的高兴心情。
面对中秋明月,诗人更多的是对友人的怀念。请看他写的《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
银台金阙夕沈沈,独宿相思在翰林。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渚宫东面烟波冷,浴殿西头钟漏深。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白居易和元稹并称“元白”,他们一生唱和不断,这些感人至深的诗词见证了他们至死不渝的真挚友谊。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八月十五的夜晚,翰林学士白居易在长安的翰林院值班,而此刻,元稹被贬在江陵任士曹参军,两人分居几千里之远。白居易作此诗寄托相思之情。
诗中写道:今夜月色分外明朗,我一人独在翰林院值班,寂寞难耐,对着月色在想念你;你远在二千里之外,想必也在赏月,也在想念着我。这中秋夜的新园的月色,好似二千里外的朋友的心意,朋友的心意随明月照进了自己的生命之中。诗人以己之心,推友之心,友情之重,千里同思,形诸笔端,有感人之力。
白居易另一首《中秋月》,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更多的失意之人: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明月皎皎,清辉万里,到底它藏了什么样的秘密,徒增一段段忧伤离恨,人在天涯,月在天涯,到底它把清光洒在了谁的心上?
“谁人陇外久征戍?”——是那些远远戍边久久未归的人。“何处庭前新别离?”是谁在月光下道别?是谁又新添一段眷恋相思被明月照亮?“失宠故姬归院夜”,如花的美人年老色衰,失宠之际回到深深院落,只有明月岑寂相伴。“没蕃老将上楼时”,那些流落在异邦他乡的戍边将士,此时在异乡独上高楼,他们望见的可是照着故乡的月光……
这都是一些人生失意之人。也许,人得意的时候更多是在太阳下花团锦簇、前呼后拥,而在失意的时候,才知道明月入心。“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月宫的玉兔银蟾真知道人间的心事吗?其实,只是人生有恨,在中秋月夜都被明月勾出来了而已。
再看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此诗作于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当时,白居易因直言进谏,触怒*,被贬为江州司马,居住在浔阳。同是中秋,同是明月,如今的环境,与当年清澈优美的曲江,与繁华满树、仕女如云的杏园,有天壤之别,怎不令人黯然神伤。伫立远望,看得见月亮,却看不见遥远的故乡,不能与亲人团聚,中秋过几度,何时还故乡?诗人通过今昔对比,强烈表达了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忧伤感情。
诗人面对与往昔相似的中秋明月,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感慨。诗人进行一系列对比:一、地点的对比。去年中秋节是在京城中的曲江杏园边欢度的,今年中秋却在被贬之地湓江度过。二、情景的对比。去年的欢乐之景与今朝的冷清之景形成鲜明对比。三、情感对比。昔之乐游与今之苦叹;昔之欢乐与今之愁苦。在这些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也在暗示自己无法主宰命运的无奈和感伤之情。
其实,诗人就是在特定空间面对这个特定时间的月亮引发的人生感慨,诗歌首颔联正是诗人关照月亮的思考。从逻辑上应该“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抬头望月,触想到“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的月下之景,诗歌却从对面飞来着笔昔年往事,描绘出一幅中秋月明、曲江池畔、朝廷盛会欢饮图。诗歌起笔不同凡响,召唤其昔日的觥筹交错、夜夜欢歌的情形,只有这样,才能显出颔联的今年贬谪的“湓浦沙头水馆前”的失落。繁华的过去越明朗,对照今日的凄冷就越有感觉,以此造成的昔今悬殊反差,犹如从天堂掉入地狱的悲苦感。可是两联二十八言中,诗人不烦其厌地重复“八月十五夜”,显然它带给诗人的心灵是震撼的,也是惨痛的。让诗人不堪回首昨日的欢乐,独自苦品着眼前的寂寞和凄苦。诗句一望而知地运用了昔今对比手法,其实每一联都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场景,对比的不仅是时间,更是情景意境的对比,今晚观赏的不单是月亮,而是面对年年仰望相似的月亮情景下的心情,是一种过去到现在的物是人非的感伤情怀。
诗歌的首联颔联多层面的表现了诗人的痛苦感,其实这还是生活横截面的对比,那诗歌又是如何完成内容的转折呢?从内容上颈联涉及望乡和圆月,表面上像在思乡,但是“望乡“行为反映的心理,却浸透着诗人的孤寂和凄苦,而这种心理想通过望乡排遣,其结果没有望到自己的故乡,反而再次强化了内在的主体孤苦体验。“见月”就是观赏中秋明月,那是一轮圆月,但行为发问的竟为“几回圆”,显然这圆月在诗人眼里不圆,这种发问折射了诗人由外在之物的中秋明月到内在之情的孤寂凄苦。“望乡”“见月”行为艺术是望而不见、见而有疑的矛盾迷惘,正是诗人极度孤寂产生的心理结果。“西北望乡”“东南见月”,其实是互文修辞,身处彭浦湓亭向四方眺望故乡和四野观望明月,能想象出一个人观望的心神不定和急切之情,希望能望到家乡带给自己温暖,能看到心中一轮明月留给自己关怀,却出现相反结果,徒添了诗人不尽的凄苦感。
诗歌是如此极尽曲折的突出诗人贬谪的孤寂之情,尾联诗人细节化的再现秋风月光。“秋风秋雨愁煞人”,过去的日子出现的“昨风一吹无人会”,没有人领会这凄厉秋风的凉意。能忽略这凄冷秋风的肌肤感,一定是人们沉浸在无情的喜悦里,已然忘记了秋风的凄冷,这里突出诗人过去日子的欢快感。“今夜清光似往年”,一是说今夜的月和往年是相似的,光是借代用法,突出的月亮还是昔日的月亮,暗含了人已不是昔日的意气之人了,照应诗歌前文对比的物是人非的无奈悲苦;二是言今夜的月亮似往年,但这样的月光照在身上,却令人清冷至极,置身“湓浦沙头水馆前”环境里,心内却是清冷感,诗歌在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贬谪后面对十五明月带来的凄苦怅惘失落之感。
好似昨日才新年,今朝便将是中秋。身上若无千斤担,谁人不想团团圆圆过中秋,与家人吃月饼看月亮。就如苏轼所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有哪些关于中秋佳节的诗句?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慳。——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隔翠幌银屏,新眉初画,半面犹遮。——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斟酌嫦娥,九秋宫殿冷。——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人犹苦余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禅边风味客边愁,馈我清光又满楼。——慧霖《闰中秋玩月》
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矣。——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月到中秋分外明,果品月饼伴花瓶。红酒香炉迎冰轮,设案拜月女儿情。”转眼又快到八月十五月圆之时,人们阖家团圆,居于自家庭院、楼阁,赏月拜月,品尝月饼、果品,把酒话丰收,举杯共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情浓浓,其乐融融也!
饮酒赏月,对月遥拜,自然少不了月饼唱主角。月饼,又称月团、小饼、丰收饼、团圆饼等,是中秋佳节馈赠亲友、拜月祭神的节日食品。正如端午称“粽子节”,元宵叫“汤圆节”,春节在北方一些地方呼作“饺子节”一样,中秋节也被称为“月饼节”。
北宋文学家苏轼在《月饼》一诗中写道: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
这是最早把“饼”和“月”联系在一起的诗句,这首诗流传甚广,渐渐地就有了“月饼”这个名字,甚至有人将苏东坡称为“月饼之父”。不过以前的月饼不像现在这样小巧圆亮,古时的月饼颇大,叫做“太饼”,八月十五圆月夜,全家老少围坐在一起,须将月饼切割成块,先祭拜月神,再分而食之,这才是团团圆圆。
经过元明两代,中秋节吃月饼、馈赠月饼风俗日盛,且月饼的“团圆”之意更为明显。至清代,月饼才成了现在这样小巧玲珑,正如清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所言:“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
到了*代、现代,月饼在质量、品种上都有了新发展,原料、调制方法、形状等的不同,使月饼更为丰富多彩,形成了广式、晋式、京式、苏式、潮式、滇式等各具特色的品种,因而赞美月饼的诗词也多了起来。清代咸丰年间大臣彭蕴章写道:
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
幡然嫦娥窃药手,奔入广寒归不得。
——《幽州土风俗》
诗中描绘的月饼已经有了“月中蟾兔”“嫦娥奔月”之类的装饰*案,不禁让人想起凄婉美丽的神话故事。
清末文人袁景澜写有一首《咏月饼》诗:
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
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
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
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
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
皓月瑶池怨, 碗中泛青光。
玉食皆入口,此饼乃独绝。
沾巾银丝透,举头相思愁。
儿女坐团圆,杯盘散狼藉。
把制饼师傅的精巧技艺以及月饼的品种、特色交代得分外明了,还写出了举家团圆坐,品美酒美食,共赏一轮明月的情景。
阖家团聚,把酒赏月,不仅要摆上一盘码得齐齐整整的月饼,还要摆上石榴、黄梨、葡萄、西瓜、花生、栗子、红枣等应时果品,赏月明也*收。这在清末文人沈兆褆的《吉林纪事诗》中有所体现,诗云:
中秋鲜果列晶盘,饼样圆分桂魄寒。
聚食合家门不出,要同明月作团圞。
而*代学者施景琛的《中秋词》里,则记述了福建各地赠送“双鲤鱼月饼”的*俗:
饼儿圆与月儿如,更兆嘉祥食有余。
多感外家爱护意,年年例又贶双鱼。
月饼形状圆圆亮亮的,就好像一轮圆圆满满的月亮,日子过得是越来越好了。在这祥和美满的节日里,按照乡俗,凡当外祖父或舅父母的,要送给外孙子、外孙女或外甥双鲤形状的月饼,表达对孩子的美好祝愿。民国时期诗人陈海梅的《中秋饼》诗,更有情趣:
正当三五夜清闲,买饼分甘向市圜。
馋口儿童开口笑,如何皓魄落筵间?
把台湾、闽南一带中秋佳节之际,儿童兴高采烈尝饼玩饼的喜悦心情,描绘得活灵活现,童真悠然。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小巧圆亮的一枚月饼,融入了月华的清润、月桂的甜香、月娥的飘逸,演绎出那么多浪漫多情而又温馨备至的故事,成为国人期盼团圆、追求幸福、憧憬美好的象征。
中秋月古诗的第二个古诗
中秋月二首古诗可以唱的
中中秋月的古诗
播放中秋月其二的古诗
唱中秋月的古诗
古诗有赞中秋月的吗
古诗里的中秋月
写中秋月的古诗
中秋月的古诗都
古诗中秋月的诗
中秋月这首古诗的
中秋月古诗有楼字的
八中秋月的古诗
晏殊的中秋月的古诗
共赏中秋月的古诗
中秋月的古诗4句
中秋月的古诗句
中秋月的古诗图片
与中秋月亮的古诗
中秋月有关的古诗
齐已的中秋月古诗
中秋月明的古诗
中秋月更明的古诗
旅中秋月有怀的古诗
中秋月的古诗配图
中秋月古诗苏轼的
有拼音的中秋月古诗
中秋月古诗的背景
有关中秋月的古诗
中秋月的视频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