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儿之喜的古诗

关于生儿之喜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生儿之喜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生儿之喜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生儿之喜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8) 语录(35k+) 说说(46k+) 名言(3k+) 诗词(255) 祝福(2) 心语(559)

  • 儿童生活的古诗

  • 儿童,生活
  •   1、《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2、《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3、《清*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4、《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5、《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6、《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7、《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8、《牧童》

      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9、《观游鱼》

      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10、《田家》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1、《花影》

      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12、《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圆。

    [阅读全文]...

2021-12-26 12:51:44
  • 儿童生活的古诗

  • 儿童,生活
  • 儿童生活的古诗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儿童生活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2. 牛群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李涉《牧童词》

      3.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4.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韦庄《与小女》

      5.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6.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____韦庄《与小女》

      7. 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9.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____张籍《野老歌 / 山农词》

      10.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____颜仁郁《农家》

      11.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皇甫松《采莲子二首》

      12.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宋·黄庭坚《牧童》

      13.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14. 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唐·崔道融《牧竖》

      15.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唐·郑谷《淮上渔者》

      16.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宋·辛弃疾《清*乐村居》

      17.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宋·苏轼《花影》

      18. 柳条三尺长,明日清明节。江南小儿女,采作流苏结。——清·许虬《折扬柳歌》

      19.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唐·李商隐《忆匡一师》

      20. 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唐·丘为《泛耶溪》

      21. 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清·孔尚任《放风筝》

      22.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23. 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明·徐渭《风鸢图诗》其一

      24.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李忱《吊白居易》

      25.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黄庭坚《牧童诗》

      26. 龙头舴艋吴儿竞。——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27.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韩愈《听颖师弹琴》

      28.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鲍照《拟行路难·其六》

      29.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唐·李涉《牧童词》

      30.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宋·杨万里《舟过安仁》

      31. 我亦曾经放鹞嬉,今来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明·徐文长《风鸢图十首》

      32.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范成大《卖痴呆词》

      33.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贾岛《寻隐者不遇/孙革访羊尊师诗》

      34.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__杜甫《百忧集行》

      35.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____崔道融《溪居即事》

      36.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高翥《清明日对酒》

      37.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白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唐·宣宗李忱《吊白居易》

      38.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唐·王维《渭川田家》

      39. 家童鼻息已雷鸣。——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40.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唐·吕岩《牧童》

      41.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

      42.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____殷尧藩《同州端午》

      43.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____杜甫《狂夫》

      44. 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____吴伟业《沁园春·观潮》

      45.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46.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47.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____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48. 怪见溪童出门望,雀声先我到山家。____刘因《山家·马蹄踏水乱明霞》

      49.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__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阅读全文]...

2022-06-25 05:12:52
  • 喜爱田园生活的古诗

  • 喜爱,生活
  •   写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的对当下远离官场生活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

      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

      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

      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

      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

      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太乙*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

      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

    [阅读全文]...

2022-06-12 22:51:40
  • 儿童生活的古诗有哪些(描写儿童的古诗18首)

  • 儿童,生活
  •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明媚的时光,像阳光洒在海面上,清澈而灵动。

    但逝者如斯,童年是一段回不去的时光。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将笔端瞄向稚子,表达对童真的赞美。

    那些许多充满童趣的古诗,也伴随了我们的成长。

    这7首古诗,更是串联起每一代人的童年,并在童年的记忆里反复回荡。

    如果要选幼时背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诗,这首《咏鹅》必然入选。

    这首诗,无一字描写童趣,但每一字都充满了童趣。

    因为,这是“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于7岁时作的五言古诗(注意!不是格律诗)。

    “鹅~鹅~鹅~”,先声夺人。仅三个字,读者就好似听到了一声声奶里奶气的吟哦。

    天真的眼眸中映出的色彩格外鲜明:(它)白色的羽毛浮在绿色的水面上,红色的鹅掌拨开清粼粼的水面。

    而白鹅弯曲着脖颈的姿态,也被想象成向着天空歌唱。

    全诗清新明快、纯真质朴,确是古诗诵读的入门佳作。

    诗魔白居易素来擅长叙事,这一次闯入他视线的是一个“小贼”——

    只见小娃背着大人撑船采了白莲刚回来,胆子虽大心却不够细,浮萍被船荡开,留下的水线早将他的踪迹暴露了。

    这几笔书写得极其简单朴素,但小娃乘船而归时兴奋与忐忑却从文字的缝隙间流了出来,点睛之笔就在一个“偷”字。

    这首诗也是现在用来当作古诗启蒙的诗作之一,作者是清人袁枚。

    袁枚不仅是诗人,更对诗的创作有独树一帜的看法,提出了“性灵说”。这首诗,就写得灵动自然,意趣横生。

    远处,黄牛慢慢腾腾地走来。一个牧童坐在牛背上,唱着欢快的曲儿。他的歌声嘹亮动听,仿佛要穿透这片树林似的。

    忽然,边走边唱的小童儿看见一只鸣叫的蝉,直想将它捕捉,便立马收了声,从黄牛背上下来,蹑手蹑脚地向鸣蝉靠*。

    这首清人高鼎的《村居》,也是传唱度极高的启蒙古诗。

    一句“忙趁东风放纸鸢”,必然会配上放风筝的照片,出现在仲春、暮春时节的报纸或新媒体*台上。

    这是一首极富动感的诗。草长莺飞、春风拂柳、垂柳拂堤,景是动的;从私塾放学回来欢跳着呼朋唤友的儿童、天空中飘着的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风筝,人和物也是动的。

    生动活泼,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好似能穿透书页。

    诗仙李白的这首乐府诗,本没有这么短,不过供幼童记诵的主要是开篇的四句,有的读本也会选上后面的四句——“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与月有关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诗句,好像大都出自李白笔下,比如《静夜思》《月下独酌》……从这首诗中,仿佛能看到原因。

    小时就喜欢观月,虽然那个时候他还不知道那叫月亮,直把它叫作“白玉盘”。也不知诗仙幼时听的是什么睡前故事,让他又以为那是瑶台仙人手执明镜子飞到天空,所以天上才有了那个又大又亮的事物。

    晚上看月亮,他又看到了垂下两足的仙人,还有圆圆的桂树。而那白兔捣成的仙药,又是被谁吃了呢?

    显然,是受了神话故事的影响。这一点,在后八句中,也可以得到印证——

    选本之所以选择前四句或前八句,是因为天真而未经世事侵染的脑洞。二后八句,孩子不容易理解:

    作者施肩吾,字东斋,号栖真子,中唐时人。

    “拜新月”之举,表明了时间是七夕。年方6岁的小女孩,灵智未开,懵懵懂懂。入夜之时,只见大人们对着月亮拜,便有样学样,跟着拜了起来。

    天真娇儿学做大人模样,令人忍俊不禁。而一句“未知巧与拙”,也透露出诗人对小女儿的宠溺。

    诗狂贺知章晚年作组诗《回乡偶书》,这是其中的第一首。这时,他已年逾八十。

    耄耋老人辞官归故里,乡音虽然没变,鬓发却早已斑白。路遇家乡的小童,看见不认识的人,就笑着问道:“你是从哪来的呀?”

    一老一少,对比鲜明。而曾身居高位的贺知章,想必也很久没有听到如此直白、不加套话的问候了吧!

    在你记忆中,还有哪些充满童趣的诗词呢?

    – end –

    [阅读全文]...

2021-12-21 03:28:50
  • 关于儿童生活的古诗

  • 儿童,生活
  • 关于儿童生活的古诗

      导语:关于儿童生活的古诗,各位知道的有哪首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儿童生活的'古诗,供各位参阅,希望为大家带来帮助。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宋·黄庭坚

      马湖来舞钗初赐,笳鼓声繁。

      贤将开关。威竦西山八诏蛮。

      南溪地逐名贤重,深锁群山。

      燕喜公闲。一斛明珠两小鬟。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阅读全文]...

2021-12-03 04:30:40
  •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写儿童生活的古诗有哪些

  • 儿童,生活
  •   1、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贾岛《宿郑州》)(节选)

      2、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这样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旧国迷江树,他乡*海门。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皇甫冉《同诸公有怀绝句》

      4、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

      5、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王维《田园乐》

      6、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吕岩《牧童》

      7、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乐村居》

      8、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崔道融《牧竖》

      9、《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10、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白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宣宗李忱《吊白居易》

      11、崔道融《溪居即事》这么写:“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2、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13、我亦曾经放鹞嬉,今来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徐文长《风鸢图十首》

      14、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白居易《观游鱼》

      15、下床着新装,初学小姑拜。低头羞见人,双手结群带。——毛铉《*词》

      16、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韦庄《与小女》

      17、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刘禹锡《踏歌词》

      18、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19、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白居易《池上二绝》

      20、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徐渭《风鸢图诗》其一

    [阅读全文]...

2022-04-21 01:54:46
  •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 生活,儿童,文学
  •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通用14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圆。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清*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牧童》

      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观游鱼》

      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田家》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花影》

    [阅读全文]...

2022-05-14 08:35:45
  • 描写喜鹊的古诗

  • 描写喜鹊的古诗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喜鹊的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恒敛千金笑》

      年代: 唐 作者: 赵嘏

      玉颜恒自敛,羞出镜台前。

      早惑阳城客,今悲华锦筵。

      从军人更远,投喜鹊空传。

      夫婿交河北,迢迢路几千。

      (二)《代秦女赠行人》

      年代: 唐 作者: 刘希夷

      鸾镜晓含春,蛾眉向影嚬。开□衣裳破,那堪粉黛新。

      春还洛阳道,为忆春阶草。杨叶未能攀,梅花待君扫。

      今朝喜鹊傍人飞,应是狂夫走马归。遥想行歌共游乐,

      迎前含笑著春衣。

      (三)《送郑巨及第后归觐》

      年代: 唐 作者: 钱起

      多才白华子,初擅桂枝名。嘉庆送归客,新秋带雨行。

      离人背水去,喜鹊*家迎。别赠难为此,衰年畏后生。

      (四)《蝶恋花·腊雪初销梅蕊绽》

      年代: 宋 作者: 欧阳修

      腊雪初销梅蕊绽。梅雪相和,喜鹊穿花转。

      睡起夕阳迷醉眼。新愁长向东风乱。瘦觉玉肌罗带缓。

      红杏梢头,二月春犹浅。

      望极不来芳信断。音书纵有争如见。

      (五)《渔家傲·喜鹊填河仙浪浅》

      年代: 宋 作者: 欧阳修

      喜鹊填河仙浪浅。云軿早在星桥畔。

      街鼓黄昏霞尾暗。炎光敛。

      金钩侧倒天西面。一别经年今始见。

      新欢往恨知何限。天上佳期贪眷恋。

      良宵短。人间不合催银箭。

      (六)《玉楼春》

      年代: 宋 作者: 欧阳修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

      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

      阑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

      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

      (七)《端正好》

      年代: 宋 作者: 杜安世

      野禽林栖啾唧语。闲庭院、残阳将暮。

      兰堂静悄珠帘窣。想玉人、归何处。喜鹊几回薄无据。

      愁都在、双眉头聚。凄凉方感孤鸳侣。对夜永、成愁绪。

      (八)《谒金门·秋池阁》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秋池阁。风傍晓庭帘幕。霜叶未衰吹未落。

      半惊鸦喜鹊。自笑浮名情薄。

      似与世人疏略。一片懒心双懒脚。好教闲处著。

      (九)《鹊桥仙·两情相向》

      年代: 宋 作者: 郭应祥

      两情相向,一年厮睚,等得佳期又到。

      休言夜半悄无人,那喜鹊、也须知道。

    [阅读全文]...

2022-04-24 14:53:17
  • 《春夜喜雨》 古诗

  •   《》这首五言律诗是在成都第二年所作的著名诗篇之一,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唐代: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注释

      1.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2.乃:就。发生:萌发生长。

      3.发生:萌发生长。

      4.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5.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6.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7.晓:天刚亮的时候。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8.红湿处:指有带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9.花重:花沾上雨水而变得沉重。

      10.重:读作zhòng(重在这里的意思是:沉重。所以读作第四声。)

      11.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赏析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它的确很“好”。

      颔联写雨的“发生”,进一步表现雨的“好”,其中“潜”、“润”、“细”等字生动地写出了雨“好”的特点。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雨地滋润万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时候,它会伴随着冷风,受到冷空气影响由雨变成雪。有时候,它会伴随着狂风,下得很凶暴。这时的雨尽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会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评。所以,光有首联的“知时节”,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的“好”。等到第二联写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随着和风的细雨,那个“好”字才落实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雨这样“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倘若只下一会儿,就云散天晴,那“润物”就不很彻底。诗人抓住这一点,写了颈联。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放眼四望,“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此外,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像云一样黑。看起来这雨准会下到天亮。这两句写出了夜雨的美丽景象,“黑”与“明”相互映衬,不仅点明了云厚雨足,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尾联是想象中的情景,紧扣题中的“喜”字写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诗人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成都)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红湿”“花重”等字词的运用,充分说明诗*物细腻。

      浦起龙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这首“春夜喜雨”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现了诗人的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们的“好雨”。所以题目中的那个“喜”字在诗里虽然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地叫“好”。第二联所写,是诗人听出来的。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第三联所写,是诗人看见的。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悦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生动。中人李约有一首《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和那些朱门里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对春雨“润物”的喜悦之情自然也是一种很崇高的感情。

    [阅读全文]...

2022-01-24 17:45:44
生儿之喜的古诗 - 句子
生儿之喜的古诗 - 语录
生儿之喜的古诗 - 说说
生儿之喜的古诗 - 名言
生儿之喜的古诗 - 诗词
生儿之喜的古诗 - 祝福
生儿之喜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