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古诗全集

关于杜甫的古诗全集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杜甫的古诗全集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杜甫的古诗全集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杜甫的古诗全集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651) 语录(10) 说说(9) 名言(14) 诗词(1k+) 祝福(1) 心语(15k+)

  • 杜甫的诗全集

  • 杜甫,古诗文
  • 杜甫的诗全集

      杜甫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一提杜甫,就能想到教科书里的那个小老头,眉头紧锁,忧国忧民。杜甫是我国的八大诗人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杜甫的`诗全集,欢迎阅读。 

      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唐 · 杜甫

      相国生南纪,金璞无留矿。

      仙鹤下人间,独立霜毛整。

      矫然江海思,复与云路永。

      寂寞想土阶,未遑等箕颍。

      上君白玉堂,倚君金华省。

      碣石岁峥嵘,天地日蛙黾。

      送高司直寻封阆州唐 · 杜甫

      丹雀衔书来,暮栖何乡树。

      骅骝事天子,辛苦在道路。

      司直非冗官,荒山甚无趣。

      借问泛舟人,胡为入云雾。

      与子姻娅间,既亲亦有故。

      万里长江边,邂逅一相遇。

      长卿消渴再,公干沉绵屡。

      清谈慰老夫,开卷得佳句。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唐 · 杜甫

      中郎石经后,八分盖憔悴。

      顾侯运炉锤,笔力破馀地。

      昔在开元中,韩蔡同赑屃。

      玄宗妙其书,是以数子至。

      御札早流传,揄扬非造次。

      三人并入直,恩泽各不二。

      顾于韩蔡内,辨眼工小字。

      分日示诸王,钩深法更秘。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唐 ·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送翰林张司马南海勒碑唐 · 杜甫

      冠冕通南极,文章落上台。

      诏从三殿去,碑到百蛮开。

      野馆浓花发,春帆细雨来。

      不知沧海上,天遣几时回。

      送何侍御归朝唐 · 杜甫

      舟楫诸侯饯,车舆使者归。

      山花相映发,水鸟自孤飞。

      春日垂霜鬓,天隅把绣衣。

      故人从此去,寥落寸心违。

      送贾阁老出汝州唐 · 杜甫

      西掖梧桐树,空留一院阴。

      艰难归故里,去住损春心。

      宫殿青门隔,云山紫逻深。

      人生五马贵,莫受二毛侵。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唐 · 杜甫

      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

      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

      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

    [阅读全文]...

2022-05-23 13:17:50
  • 杜甫的诗全集

  • 杜甫
  • 杜甫的诗|杜甫的诗全集

      1、《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5、《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6、《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8、《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9、《登楼》

      花*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10、《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11、《野望》

      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

      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

      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

      射洪春酒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

      12、《对雪》

    [阅读全文]...

2022-01-17 19:08:13
  • 杜甫的诗全集

  • 杜甫
  • 杜甫的诗全集

      杜甫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一提杜甫,就能想到教科书里的那个小老头,眉头紧锁,忧国忧民。杜甫是我国的八大诗人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杜甫的`诗全集,欢迎阅读。 

      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唐 · 杜甫

      相国生南纪,金璞无留矿。

      仙鹤下人间,独立霜毛整。

      矫然江海思,复与云路永。

      寂寞想土阶,未遑等箕颍。

      上君白玉堂,倚君金华省。

      碣石岁峥嵘,天地日蛙黾。

      送高司直寻封阆州唐 · 杜甫

      丹雀衔书来,暮栖何乡树。

      骅骝事天子,辛苦在道路。

      司直非冗官,荒山甚无趣。

      借问泛舟人,胡为入云雾。

      与子姻娅间,既亲亦有故。

      万里长江边,邂逅一相遇。

      长卿消渴再,公干沉绵屡。

      清谈慰老夫,开卷得佳句。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唐 · 杜甫

      中郎石经后,八分盖憔悴。

      顾侯运炉锤,笔力破馀地。

      昔在开元中,韩蔡同赑屃。

      玄宗妙其书,是以数子至。

      御札早流传,揄扬非造次。

      三人并入直,恩泽各不二。

      顾于韩蔡内,辨眼工小字。

      分日示诸王,钩深法更秘。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唐 ·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送翰林张司马南海勒碑唐 · 杜甫

      冠冕通南极,文章落上台。

      诏从三殿去,碑到百蛮开。

      野馆浓花发,春帆细雨来。

      不知沧海上,天遣几时回。

      送何侍御归朝唐 · 杜甫

      舟楫诸侯饯,车舆使者归。

      山花相映发,水鸟自孤飞。

      春日垂霜鬓,天隅把绣衣。

      故人从此去,寥落寸心违。

      送贾阁老出汝州唐 · 杜甫

      西掖梧桐树,空留一院阴。

      艰难归故里,去住损春心。

      宫殿青门隔,云山紫逻深。

      人生五马贵,莫受二毛侵。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唐 · 杜甫

      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

      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

      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

    [阅读全文]...

2022-07-11 04:18:42
  • 李白的诗全集_杜甫的诗

  • 杜甫,李白
  • 励志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伤感的句子、优美的句子,这些短句语录都是意蕴深长,适宜于在朋友圈,QQ空间传播。希望这些经典语录能让您的人生更加美满。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李白的诗全集!

    李白的诗全集

    1、《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

    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

    不遣柳条青。

    2、《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3、《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4、《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5、《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6、《越中览古》

    越王句践破吴归,

    义士还乡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8、《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9、《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10、《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11、《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12、《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尽,

    轻舟已过万重山。

    13、《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14、《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

    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

    曾照吴王宫里人。

    15、《秋下荆门》

    霜落荆门江树空,

    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

    自爱名山入剡中。

    16、《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

    17、《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18、《从军行》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

    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

    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19、《秋思》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

    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20、《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1、《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2、《拟古》

    融融白玉辉,映我青蛾眉。

    宝镜似空水,落花如风吹。

    出门望帝子,荡漾不可期。

    安得黄鹤羽,一报佳人知。

    23、《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24、《登太白峰》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见还。

    25、《古朗月行》

    [阅读全文]...

2021-12-15 02:26:02
  • 杜甫的诗全集小学

  • 杜甫,小学
  • 杜甫的诗全集小学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甫的'诗全集小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杜甫的诗全集小学

      1、《送灵州李判官》

      犬戎腥四海,回首一茫茫。

      血战乾坤赤,氛迷日月黄。

      将军专策略,幕府盛材良。

      *贺中兴主,神兵动朔方。

      2、《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3、《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5、《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6、《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7、《武侯庙》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8、《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9、《规雁》

      东来千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10、《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1、《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阅读全文]...

2021-12-25 14:06:15
  • 杜甫的古诗大全

  • 杜甫,文学
  • 杜甫的古诗大全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作诗三千多首,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在*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下面我们来看看杜甫的古诗大全,欢迎阅读借鉴。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相关阅读】

      杜甫诗的文学特点

      语言

      杜甫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后来杜甫写更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言,“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对杜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杜甫处于盛世末期,少时有雄心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诗诗风大有转变,趋*现实主义。

      意象

      杜诗对意象选择的个性化,是杜诗语言的基础。常在杜诗中出现的意象,例如古塞、秋云、猿啸、残炬、急峡、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观,以及织女、老妇、老农、嫠妇等普通百姓,还有官吏、将军、恶少等权贵势力,都表现了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而正是这些沉重情感的表达,使得杜诗的语言趋于“沉郁顿挫”。吴沆《环溪诗话》评杜甫晚期诗句“恣肆变化、阳开阴合”又云:“惟其意远,举上句,即人不能够知下句”。吴沆又说:“凡人作诗,一句只说得一件事物,多说得两件。杜诗一句能够说得三件、四件、五件事物;常人作诗,但说得眼前,远不过数十里内,杜诗一句能够说数百里,能够说两军州,能够说满天下,此其所为妙”。

      风格

    [阅读全文]...

2022-04-22 21:05:29
  • 杜甫的古诗_杜甫的古诗绝句

  • 杜甫
  •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好句摘抄网为您整理精华《杜甫的古诗》,愿对您有所启发。

    杜甫的古诗

    1、《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2、《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4、《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5、《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6、《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7、《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8、《临邑舍弟书至》

    二仪积风雨,百谷漏波涛。

    9、《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10、《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11、《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12、《绝句》(二首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13、《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14、《登兖州城楼》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15、《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16、《画鹰》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17、《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二)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

    18、《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1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20、《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21、《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22、《佳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23、《漫兴九首(其五)》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24、《秋雨叹(三首其三)》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

    25、《秋雨叹(三首其一)》

    [阅读全文]...

2022-05-25 16:59:54
  • 杜甫《龙门》古诗全诗赏析

  • 杜甫
  • 杜甫《龙门》古诗全诗赏析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杜甫《龙门》古诗全诗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龙门横野断,驿树出城来。

      气色皇居*,金银佛寺开。

      往还时屡改,川陆日悠哉!

      相阅征途上,生涯尽几回?

      作品赏析

      【鹤注】龙门一山,连跨数郡,此诗盖指东京而言。天宝元年,公在东京,为姑万年县君制服,又为墓志。四载,又为皇甫妃范阳太君卢氏作墓志。当是其时作。鳌按:此再至龙门也。故曰“往来时屡改。”其云佛寺,盖*驿之寺。元人《龙门记》谓旧有八寺,固不但奉先一寺也。洪觉范指奉先者,未然。

      龙门横野断①,驿树出城来②。气色皇居*③,金银佛寺开④。往来时改⑤,川陆日悠哉⑥。相阅征途上⑦,生涯尽几回。⑧

      (此诗再游龙而作也。上四写景,下四感怀。断山之上,佛寺弘开,洛城之中,皇居壮丽,此登高所见者。时屡改而川陆长存,见前游已过。阅征途而生涯无几,叹后游难必也。)

      ①《水经注》:禹疏伊水北流,两山相对,望之若阙,即所谓横野断也。横野字,见晋刘琨表。②《杜臆》:驿树自都城而出,直接龙门,便见繁华气象。

      【郑注】《河南志》:龙门驿,在河南县十八县。曾巩曰:驿树,驿道两畔之树。庾信诗:“半城斜出树。”③《唐书》:东都皇城,名曰太微城。宫城,在皇城北,名曰紫微城。都城前值伊阙,后据关邙。何逊诗:“山中气色满。”颜延之诗:“皇居体环极。”④觉范曰:佛地有金色世界、银色世界。梁元帝《梁安寺碑》:“银阙金宫,出瀛洲之下。”《抱朴子》:“游戏佛寺”。韦应物《龙门》诗:“精舍绕层阿,千龛邻峭壁。”《杜臆》:地志:龙门石壁,凿石龛石佛数千,中有极大三龛,魏王为长孙皇后所造,其伟丽可知,故有金银之语。⑤《左传》:“行李之往来。”⑥陆机《豫章行》:“川陆殊涂轨。”谢朓诗:“怀古信悠哉。”⑦陆机《叹逝赋》:“人阅人而成世。”徐陵诗:“征途悉转旆。”⑧《庄子》:“吾生也有涯。”宋之问诗

      杜甫简介:

      [dù fǔ]

      杜甫(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年2月12日[1]~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2-3]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2]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背景: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4]

      大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杜甫在*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家世背景

      杜甫杜甫远祖为汉武帝时期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3]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不过两支派甚远。祖籍襄阳(今属湖北),曾祖父杜依艺为巩县令,遂居巩县(今属河南)。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杜甫于唐睿宗太极元年正月初一(712年2月12日)生于巩县。[1][66]母亲崔氏,在杜甫年幼时就故去。崔家也是有名望的世家大族,他一生中曾多次和亲疏不等的舅父、表弟相遇。

      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5],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6]。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杜甫少年时期有机会受到各种文化艺术的熏陶,这对他日后的诗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例如他五六岁时在河南郾城看过舞蹈家公孙大娘的剑器浑脱舞;后在洛阳尚善坊的岐王李范宅里,遵化里玄宗宠臣崔涤堂前,听过李龟年的歌声;在洛阳北邙山顶玄元皇帝庙里欣赏过画圣吴道子画的五圣尊容、千官行列,这在他以后的诗歌创作中都有所反映。当时社会名流崔尚、魏启心看到他*作的词赋,夸奖他有班固、扬雄之风。还有李邕、王翰这样的长辈也屈尊来访问他。[7]

      年少优游

      开元十九年(731年),十九岁的杜甫出游郇瑕(今山西临猗)[8]。二十岁时,杜甫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回故乡参加“乡贡”。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杜甫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与苏源明等一起,到齐赵*原,作第二次漫游。大概这时他父亲正在兖州做司马,他在齐赵一带过了四五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也留下了现存最早的几首诗:《登兖州城楼》,是省侍父亲于兖州时的作品;还有《画鹰》《房兵曹胡马》两首,以青年人的热情歌颂了雄鹰和骏马;还有一首《望岳》,更是其中的杰作,结尾的两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流露了诗人少年时代不*凡的抱负。

      天宝三载(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会见了诗人高适,这是第三次漫游。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

      天宝四载(745年),他在齐鲁又与李白相见,在饮酒赋诗之外,又讨论了炼丹求仙,而且共同访问了兖州城北的隐士范野人。两人还互赠了诗篇。杜赠李的诗说:“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李赠杜的诗说:“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两人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见面。

      困守长安

      杜甫天宝六载(747年),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着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9]。

      天宝十载(751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天宝十四载(755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一说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但杜甫在《官定后戏赠》题下原注曰:“时免河西尉,为右卫率府兵曹。”而唐代文学家元稹及《新唐书》却提及杜甫为“胄曹参军”,故其官职尚存争议)[67]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今陕西省蒲城县)省家,杜甫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10]

      战乱流离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宁夏*自治区灵武市),是为肃宗。这时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杜甫因为官小,没有被囚禁。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

      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寇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强烈的爱国热情。[11-12]

      短期任职

      至德二载(757年)四月,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从城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今陕西宝鸡)投奔肃宗。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以排忧遣闷。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疏救房琯这件事,杜甫经宰相张镐力救而得释放。但“帝自是不甚省录”,从此之后,肃宗对杜甫不再重用。这年九月,长安收复。十一月杜甫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虽忠于职守,但终因受房琯案牵连,于乾元元年(758年)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乾元元年(758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在今河南省)探亲。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之战爆发,唐军大败。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13]

      蜀中漂泊

      乾元二年(759年)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共作诗30多首。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14]

      杜甫草堂广德二年(764年)春,严武再镇蜀,杜甫才又回到草堂,此前漂泊在外将*两年。严武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做了严武的参谋,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不久杜甫又辞了职。这五六年间,杜甫寄人篱下,生活依然很苦,他说:“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狂夫》)“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东门。”他用一些生活细节来表现自己生活的困苦,他说他的孩子那种还没有懂事的孩子不知道对父亲很尊重,不知夫子礼,饿了的时候不管是不是爸爸,是不是要遵循父子之礼,饿了就吵着要饭吃,在东门外号哭,到了秋风暴雨之中,杜甫的茅屋破败,饥儿老妻,彻夜难眠,他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永泰元年(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离开了成都。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云安(云阳),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到达夔州(奉节)。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杜甫得以在此暂住,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买了四十亩果园,雇了几个雇工,自己和家人也参加一些劳动。这一时期,诗人创作达到了高潮,不到两年,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成为千古绝唱。[13][15]

      舟中长逝

      大历三年(768年),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先到江陵,又转*,年底冬天的时候漂泊到湖南岳阳,泊舟岳阳楼下。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想到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登岳阳楼》[16]。由于生活困难,不但不能北归,还被迫更往南行。大历四年正月,由岳阳到潭州(长沙),又由潭州到衡州(衡阳),复折回潭州。

      大历五年(770年),臧玠在潭州作乱,杜甫又逃往衡州,原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湋,但行到耒阳,遇江水暴涨,只得停泊方田驿,五天没吃到东西,幸亏县令聂某派人送来酒肉而得救。后来杜甫由耒阳到郴州,需逆流而上二百多里,这时洪水又未退,杜甫原一心要北归,这时便改变计划,顺流而下,折回潭州。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13]时年五十九岁。[17]

      成就:

      诗歌成就

      杜甫诗“有集六十卷”[18],早佚。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王洙辑有1405篇,编为18卷,题为《杜工部集》。钱谦益编有《笺注杜工部集》。杨伦说:“自六朝以来,乐府题率多模拟剽窃,陈陈相因,最为可厌。子美出而独就当时所感触,上悯国难,下痛民穷,随意立题,尽脱去前人窠臼”[19]。

      清代三十六诗仙图卷之杜甫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律诗在杜诗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杜甫律诗的成就,首先在于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他不仅以律诗写应酬、咏怀、羁旅、宴游,以及山水,而且用律诗写时事。用律诗写时事,字数和格律都受限制,难度更大,而杜甫却能运用自如。 杜甫把律诗写得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如被杨伦称为“杜集七言律第一”的《登高》,就是这样一首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20]全诗在声律句式上,又极精密、考究。八句皆对,首联句中也对。严整的对仗被形象的流动感掩盖起来了,严密变得疏畅。

    [阅读全文]...

2022-05-30 23:49:57
  • 绝句杜甫古诗

  • 杜甫,文学
  • 绝句杜甫古诗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绝句杜甫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绝句

      作者: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空中鸣叫,

      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开来的船只。

      《绝句》鉴赏:

      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垸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前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鸟儿成双成对,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再者,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

      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诗人凭窗远眺,因早春空气清新,晴天丽日,所以能看见西岭雪山。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此句“窗”与“雪”间着一“含” 字,表现出积雪初融之际湿气润泽了冬冻过的窗棂,这更能写出诗人对那种带着湿气的早春生机的感受。而“西岭”,正是诗人看到窗前初融的冰雪而想起草堂*旁的西岭,想到西岭山上的长久积雪,以西岭上的千秋积雪代替窗上的残雪,这就使所表达的意境更为广远。另外,诗人从少年时就怀有报国的志向,在历经数十年的重重阻扼之后终于有重展的机会,多年战乱得以*定,这与诗人看到窗前的融雪而想到西岭,并以岭上千年雪代窗上残雪,进而给诗人以顽雪消融之感正好相联系。

      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一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用一个“泊”字,有其深意,杜甫多年来飘泊不定,没有着落,虽然他心中始终还有那么一点希冀,但那种希冀,已经大大消减了。“泊”字,正好写出了诗人这种处于希望与失望之间的复杂心情。而“万里”则暗示了目的达到的远难,这与第三句中的“千秋”并列,一从时间上,一从空间上,同写出那种达到目的之难。三国孙权自古就被不少士人誉为明主,作者借东吴代指孙权,暗示了杜甫对当朝皇帝的希望。而以“泊”、“万里”、“东吴船”合而为一句,正是为了写出那个“难”字。

      全诗看起来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但诗人的内在情感使其内容一以贯之,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构成一个统一的意境。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诗人对失望的感伤。

      创作背景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作者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诗人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一首。

      绝句(一)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译文

      厅堂西边的竹笋长得茂盛,都挡住了门头,堑北种的行椒也郁郁葱葱长成一行却隔开了邻村。

      看到园中即将熟的`梅子,便到待梅熟时邀朱老一同尝新;看到堂前的松树,便希望和阮生在松荫下尽情地谈古论今。

      赏析

      先写草堂,举其四景:堂西的竹笋,堑北的行椒,园中的梅子,久七前的松树。诗人处在这远离闹市的幽静环境之中,因看到园中将熟的梅子,便想到待梅熟时邀朱老一同尝新;因看到堂前的松树,便希望和阮生在松荫下尽情地谈古论今。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草堂的爱赏,以及他对生活的朴素的要求。他久经奔波,只要有一个安身之地就已经满足了。显然,这首诗虽属赋体却兼比兴,于*淡的写景叙事中寓含着诗人的淡泊心情,以作为组诗之纲。当时杜甫因好友严武再镇而重返草堂,足证严武在诗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但这里他所想到的草堂的座上宾都不是严武,而是普普通通的朱老和阮生。这就可见诗人当时的心境和志趣了。

      绝句(二)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黄鹂在新绿的柳条间叫着春天,成双作对好喜庆;白鹭排成行迎着春风飞上青天,队列整齐真优美。

      那西岭的雪峰啊,像一幅美丽的画嵌在窗框里;这门前的航船啊,竟是从万里之外的东吴而来。

      赏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的门口停着长万里的船只。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要*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 那么这么一首诗,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饰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对仗的。从六朝开始就有绝句,到了唐代以后绝句就形成了非常圆熟的一种艺术,我们很多著名的诗都用绝句。绝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对仗,或者四句前面两句写景对仗后面两句抒情不对仗,或者是前面两句不对仗后面两句对仗,那么现在他这首诗四句都对仗,可以说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写得非常认真的一首诗。杜甫有一个写诗的时候让人“语不惊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这首诗千锤百炼。

      绝句(三)

      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译文

      原想筑个鱼梁忽然乌云盖住了急流,随后又惊讶四月的雨声如此凄寒。

      也许这青溪里面早有蛟龙居住,筑堤用的竹石虽堆积如山也不敢再去冒险。

      赏析

      本诗写浣花溪,状其水势浩大,借“欲作鱼梁”而抒情,非真“欲作鱼梁”也。因为“作鱼梁,须劈竹沉石,横截中流,以为聚鱼之区,因溪有蛟龙,时兴云雨,故公不敢冒险以取利。”(《杜诗详注》卷十三引)对此解说,浦起龙《读杜心解》认为“是为公所愚也”。他说:“须知‘蛟龙,之想,只从‘云覆、‘雨寒,生出,值云雨而墩起文情也。”是有道理的。但浦氏以为这首诗“为作鱼梁而赋,而自况不凡”,则未免有点牵强。其实,这首诗并非什么“自况”,只是流露出诗人对能否在洗花溪畔的草堂安居下去的担心情绪。这才是“不敢安”三字的真实含意。诗人觉得自己在草堂尽管心境淡泊,无所奢求,但仍难保不测。诗中谓溪下有坟龙,时兴云雨,固是一种迷信的说法,却也十分形象化,隐隐可以显示出诗人身居草堂对成都局势的担心情状。这也正是诗人当时“三年奔走空皮骨”的心理状态。

      绝句(四)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译文

      药草的枝叶长得郁郁青青,青青的颜色越过棕亭蔓入草亭。

      “苗满空山”的美誉我愧不敢当,只怕它们根居干裂的土中成不了形。

      赏析

      王嗣爽《杜臆》说:“公常多病,所至必种药,故有‘种药扶衰病,之句。”(《杜诗详注》卷十三引)。今影印本《杜臆》元,仇氏(仇兆鳌)当另有所据。”前两句写药圃景色,种药在两亭之间,青色叠映,临窗望去,油然而喜。后两句虽也是写药物的生长情状,与前两句写药物出土,发苗及枝柯的生长过程相连,对一药物生长于隙地的根部的形状作了描绘,足见诗人对药用植物形态学的认识;但就药寄慨,与首章淡泊之意略同,却不是一般的咏物诗,更绝非某些赏花玩月的作品可比。仇兆鳌注:“彼苗长荒山者,不能遍识其名,此隙地所栽者,又恐日浅术及成形身。”浦起龙亦说:“空山隙地,萧间寂寞之滨也,亦无取于见知矣。”可以参看,以见杜甫虽因严武再镇而重返草堂,但仍担心着“不测风云”,总是把自己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他毕竟不是那种忘乎一切的趋炎附势之人。

    [阅读全文]...

2022-04-27 21:14:14
  • 古诗春雨杜甫

  • 杜甫,春雨,文学
  • 古诗春雨杜甫

      杜甫(712年2月12日[1]~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春雨杜甫,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诗《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

      及时的雨好像知道时节似的,在春天来到的时候就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田野小径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

      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注释

      ⑴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⑵乃:就。发生:萌发生长。

      ⑶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⑷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⑸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⑹这两句意谓满天黑云,连小路、江面、江上的船只都看不见,只能看见江船上的点点灯火,暗示雨意正浓。

      ⑺晓:天刚亮的时候。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⑻花重(zhòng):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时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有用作成都的别称。此句是说露水盈花的美景。

      赏析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它的确很“好”。

      颔联写雨的“发生”,进一步表现雨的“好”,其中“潜”、“润”、“细”等字生动地写出了雨“好”的特点。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雨地滋润万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时候,它会伴随着冷风,受到冷空气影响由雨变成雪。有时候,它会伴随着狂风,下得很凶暴。这时的雨尽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会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评。所以,光有首联的“知时节”,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的“好”。等到第二联写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随着和风的细雨,那个“好”字才落实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雨这样“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倘若只下一会儿,就云散天晴,那“润物”就不很彻底。诗人抓住这一点,写了颈联。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放眼四望,“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此外,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像云一样黑。看起来这雨准会下到天亮。这两句写出了夜雨的美丽景象,“黑”与“明”相互映衬,不仅点明了云厚雨足,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尾联是想象中的情景,紧扣题中的“喜”字写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诗人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成都)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红湿”“花重”等字词的运用,充分说明诗人体物细腻。

      浦起龙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这首“春夜喜雨”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现了诗人的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们的“好雨”。所以题目中的那个“喜”字在诗里虽然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地叫“好”。第二联所写,是诗人听出来的。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第三联所写,是诗人看见的。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悦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生动。中唐诗人李约有一首《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和那些朱门里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对春雨“润物”的喜悦之情自然也是一种很崇高的感情。

      《春夜喜雨》

      【诗文】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诗文意思】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天亮后,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春夜喜雨》创作背景及思想内容

      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761年)春。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已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春夜喜雨》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全诗这样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江湿处,花重锦官城。”一二句“好”字含情,赞盛春雨。“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多好的春雨!首联既言春雨的“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颔联显然是诗人的听觉感受。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瞧,听雨情景作者体察得多么细致,就连春雨洒洒,静默无声也被诗人听出来了。可见,惊喜于春雨的潜移默化,诗人彻夜难眠。颈联紧承颔联,诗人唯愿春雨下个通宵,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忧,推门而出,伫立远眺,只见*日泾渭分明的田野小径也溶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见夜有多黑,雨有多密。而江船渔火红艳夺目,又反衬出春夜的广漠幽黑,也从侧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尾联系想象之辞,诗人目睹春雨绵绵,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锦官城将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花之红艳欲滴、生机盎然正是无声细雨潜移默化,滋润洗礼的结果。因此,写花实乃烘托春雨的无私奉献品格。

    [阅读全文]...

2022-04-18 03:28:53
杜甫的古诗全集 - 句子
杜甫的古诗全集 - 语录
杜甫的古诗全集 - 说说
杜甫的古诗全集 - 名言
杜甫的古诗全集 - 诗词
杜甫的古诗全集 - 祝福
杜甫的古诗全集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