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节俭的古诗题目

关于关于节俭的古诗题目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节俭的古诗题目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节俭的古诗题目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节俭的古诗题目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08) 语录(16) 说说(10) 名言(27) 诗词(181) 祝福(1) 心语(204)

2022-03-15 00:47:21
  • 关于春的古诗题目

  •   萧索单调的冬季里,总是在盼望春天。盼望她的草长莺飞,丝绦拂堤,盼望她的千树琼花,碧波涟漪,盼望她的兰馨蕙草,润物如酥.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五代:李煜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

      清*乐·别来春半

      五代: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柔肠断 一作:愁肠断)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代: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临安春雨初霁

      宋代: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春日偶成

      宋代:程颢

      云淡风轻*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春思

      唐代: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晚春二首·其一

      唐代: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草树 一作:草木)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春夜

      宋代: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新雷

      清代: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鸟鸣涧

      唐代: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忆江南词三首

      唐代:

    [阅读全文]...

2022-07-07 16:24:31
  • 关于劳动的古诗加诗人和题目

  • 劳动,诗人
  •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让我们知荣明耻,为创造美好的生活而劳动吧,为建设更强大的祖国而努力奋斗吧!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农家望晴》

      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唐·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瓠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瓮,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

      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

      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

      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

      沉饮聊自适,放歌破愁绝。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能结。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蹑。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

      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

      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舞神仙,烟雾蒙玉质。

      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桔。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水从西下,极目高突兀。

      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撑声悉索。

      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阅读全文]...

2021-12-31 03:10:23
  • 古人关于节俭的名言

  • 古人,名言
  •  

     

      1)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 一粥一饭汗珠换

      3)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4) 年年有储存,荒年不荒人

      5) 静以养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6) 侈将以其力毙。先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7) 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陆游

      8)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含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训俭示康》

      9)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10) 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先秦《易传否》

      11)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先秦《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12) 奢俭之节,必视世之丰约。先秦《三国志魏书己凯传》

      13) 囚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先秦《墨子节用上》

      14) 节用于内,而树德于外。先秦《左传昭公十九年》

      15) 俭节篇昌,淫佚篇亡。——《墨子-辞过》

      16)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篇常足。——《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17)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18)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19)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20)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1)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2)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子贡

      3)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4)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5)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6)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7)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8)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9)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10)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11)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12)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13)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14)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15) 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16)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17)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18)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9)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20)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1)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2)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3)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4)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5) 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6)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7) 民生在勤,勤篇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8)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9)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阅读全文]...

2022-04-20 02:24:12
  • 古诗文阅读《晚春》题目及答案

  • 阅读,古诗文,语文
  • 古诗文阅读《晚春》题目及答案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文阅读《晚春》题目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晚 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花褪残红的暮春,在古代诗歌中一般带有凋零感伤的特点;但本诗所描绘的暮春之景,却是“生气勃勃”,请结合全诗的内容和表现手法,简析本诗是怎样描绘这一景象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8.(8分)(1)6分)答:本诗描绘暮春之景,一反常态,不写暮春凋零,而写草木的生机勃勃。(1分)一二句,写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便各施解数,吐艳争芳,争芳斗菲;(2分)三四句,写连那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飞舞。(2分)全诗运用拟人手法,寥寥几笔描绘了暮春的勃勃生机。(1分)

      (2)(2分)答:本诗通过“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描写,(1分)表达出诗人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赞美之情。(2分)

      拓展延续

      韩愈古诗晚春赏析

      注释

      不久归:将结束

      才思:才华和能力

      译文: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说这首诗*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不仅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再细加揣摩,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你看,“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为“晚春”添色。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钱钟联《集释》系此诗于元和十一年。注引朱彝尊《批韩诗》云:"此意作何解?然情景却是如此。"的确,仅就描写暮春景色而言,此诗可谓有情有趣,亦不落俗套。诗题又作《游城南晚春》,可知所写乃春游郊外所见。诗人全用拟人手法,不说人之惜春,而说草树亦知春将不久,因而百花争艳,各呈芳菲。凑热闹的还有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像飞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飘舞。人言草木无情,诗偏说它们有知,或"斗"或"解",活泼有趣。这是此诗明白有趣之处。

      然而"无才思"三字颇怪异,遂引起后人诸多猜测。或谓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或谓隐喻人之无才,作不出好文章;或言有所讽喻;或言赞赏杨花虽无芳华,却有情趣和勇气。细审诗意,诗人当是赞赏杨花的。"无才思"应是故作顿挫的谐谑之笔。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在思想上是*“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阅读全文]...

2022-02-12 08:35:36
  • 痛为题目的诗歌

  • 诗歌
  • 痛为题目的诗歌(精选5首)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诗歌都不陌生吧,诗歌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你所见过的诗歌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痛为题目的诗歌(精选5首),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隔一程山水

      你的轻舟

      已过万重山

      你在千里之外

      与我隔山隔水地相望

      我在千里之外

      望前路

      你辗过的那个车辙

      山重水复

      早已肝肠寸断

      从我望穿的秋水里嵌入了夜幕

      佛说

      那不过是两颗心

      前世五百次凝眸后一次擦肩而过

      你非要说

      你就是前世葬我的人

      曾与我三生石前缘定三生

      一只多嘴的暮鸭在嘎嘎

      诉说着当年

      断桥边那个为我撑伞的少年

      转山转水转佛塔

      菩提下十年苦苦修行

      只为修来今生与我的同船一渡

      你胸口的痛说

      我就是你

      前世遗失的一根肋骨

      只有找到我

      让我的真心贴着你的心

      你今生的哅口才不会隐隐的痛

      从此

      你粘上了我

      我的.心却被深深伤痛了

      难道

      一线牵来的千里姻缘

      原本

      就是一场美丽的错?

      一次酸楚

      给了我一回

      伤心的理由

      你就像一根无形的刺

      穿透我的心脏

      那鲜艳的血,啊!

      到底还是

      流了一地

      尝试着

      把心痛

      写进我的爱情散文诗

      让滴着血的文字

      沾染着你的温情

    [阅读全文]...

2022-04-17 15:59:04
  • 关于节俭的格言

  • 格言,励志
  • 关于节俭的格言

      格言,是指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是人们机智的精华,众人汇成的睿智,是指导人生走向成功之路的法宝,时刻激励人生取得进步。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节俭的格言,欢迎大家分享。

      1、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易卜生

      2、笑脏笑破不笑补。

      3、一粒米,一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

      4、家有万担,不脱补衣,不丢剩饭。

      5、生产好比摇钱树,节约好比聚宝盆。

      6、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7、节约节约,积少成多,一滴两滴,汇成江河。——谚语

      8、财有限,费用无穷,当量入为出。——颜之推

      9、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10、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子《韩非子显学》

      11、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12、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

      1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4、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大意: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作者:警言

      15、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易传·否》

      16、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 成由勤俭败由奢。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17、节俭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

      18、如果天下*静无事,到处都是溢美和逢迎,那麽,无耻、欺诈和愚昧更将有滋长的余地了;没有人再揭发,没有人再说苛酷的真话!—— 别林斯基

      19、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范继亭

      20、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21、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

      22、有荒节约度荒,天荒节约备荒。

      23、囊中未空先节约。——(布依族)谚语

      24、粗茶淡饭,吃得到老;粗布棉衣,穿得到老。

      25、细水和流,吃穿不愁。

      26、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辛尼加

      27、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28、细水长流,遇灾不愁。

      29、大吃大喝顾眼前,省吃俭用度灾荒。

      30、勤能补拙,省能补贫。

      1、当花的,十个钱要花,不当花的,一个钱要省。

      2、滴水凑成河,粒米凑成箩。

      3、电力是个宝,度度要计较。

      4、穿破才是衣。

      5、辛苦得来的果实,不要一口气把它吃完(*尔族) 家有万石粮,挥堆不长。

      6、论吃还是家常饭,论穿还是粗布衣。

      7、奢侈乃德义之灭亡。——瑞士

      8、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9、奢则妄取苟取,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可以养气也。——罗大经

      10、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大意:节俭就会昌盛,淫佚享乐就会败亡。作者:警言

      11、奢侈乃德义之灭亡。

      12、节约时刻胜过储存金银。

      13、一星半星,凑两成斤。

      14、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古巴)

      15、精打细算够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难。

      16、节约与勤勉是人类两个名医。作者:卢梭

      17、行船靠掌舵,理家靠节约。——谚语

      18、小处不省钱袋空。——托·莫尔

      19、在各项节约成本的措施中,以精减人员最为重要。——王永庆

    [阅读全文]...

2022-05-31 12:26:41
  • 节俭的名言

  • 名言
  • 节俭的名言(精选150句)

      名人名言指那些从小事中悟出大道理,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富有知识的名人所说的能够让人懂的道理的一局比较出名的话,广泛意义上来说就是有意义,向人们揭示一定的道理的话,名人缩短获得谚语,语言等都可以叫名人名言。

      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警示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留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节俭的名言(精选150句)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1、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辛尼加

      2、辛苦得来的果实,不要一口气把它吃完。——*尔族

      3、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4、奢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并且确实总感到不能满足自我。——安格尔

      5、不勤不俭,无以为人上也。_隋·王通《文中子·关朗》

      6、制俗以俭,其弊为奢。宋·王安石《风俗》

      7、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

      8、谁在*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萨迪《蔷薇园》

      9、上节下俭者则用足,本重末轻者天下太*。宋·林逋《省心录》

      10、一滴水,一滴油,不让一滴白白流。*谚语

      11、节俭是你生中食用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12、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

      13、舒适的享受一旦成为*惯,便使人几乎完全感觉不到乐趣,而变成了人的真正的需要。——卢梭

      14、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15、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明·薛宣《读书录》卷七

      16、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先秦《易传·否》

      17、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俭时间。――培根

      18、克勤克俭,无怠无荒。《乐府诗集·梁太庙乐舞辞》

      19、财有限,费用无穷,当量入为出。——颜之推

      20、奢侈只是从他人的劳动中获得安乐而已。——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21、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道,曰俭与勤。宋·林逋《省心录》

      22、财有限,费用无穷,当量入为出。——颜之推

      23、奢俭之节,必视世之丰约。——先秦《三国志魏书己凯传》

      24、忧劳能够兴国,逸豫能够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25、节用于内,而树德于外。——先秦《左传·昭公十九年》

      26、奢俭之节,必视世之丰约。——先秦《三国志·魏书·己凯传》

      27、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28、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先秦《左传庄公四年》

      29、如果天下*静无事,到处都是溢美和逢迎,那麽,无耻欺诈和愚昧更将有滋长的余地了;没有人再揭发,没有人再说苛酷的真话!——别林斯基

      30、克勤克俭粮满仓,大手大脚仓底光。*谚语

      31、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希腊

      32、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33、常将有时思无时,莫把无时当有时。——《增唐贤文》

      34、奢侈只是一种社会腐化的现像,决不是原因。——鲁迅

      35、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36、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四年》引古语

      37、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38、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务维艰。——朱柏庐《朱子家训》

      39、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含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训俭示康》

      40、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周书·韦孝宽传》

      41、一粥一饭皆辛苦,半丝半缕应节俭。*谚语

      42、增产不节俭,金碗也打破。*谚语

      43、侈将以其力毙。――先秦《左传襄公九年》

      44、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论语卫灵公》

      45、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子《韩非子显学》

      46、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我们的经济政策》

      4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48、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阅读全文]...

2022-01-20 02:54:25
  • 七步诗题目的意思

  • 七步诗题目的意思

      《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一首诗。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现在一起来了解一下七步诗题目的意思以及原文翻译吧!

      七步诗题目的意思

      曹植在自己哥哥曹丕的威逼下,走完七步后作出了此诗,所以取名为《七步诗》。

      七步诗

      两汉: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菽 一作:豉)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一)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版本二)

      注释

      ⑴持:用来。

      ⑵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⑶漉:过滤。

      ⑷菽(豉):豆。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⑸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⑹釜:锅。

      ⑺燃:燃烧

      ⑻泣:小声哭

      ⑼本:原本,本来。

      ⑽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⑾何:何必。

      赏析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七步诗的真假向来为人所争议。其中郭沫若说的比较有理。他认为曹植的《七步诗》:“过细考察起来,恐怕附会的成分要占多数。多因*同情曹植而不满意曹丕,故造为这种小说,其实曹丕如果要杀曹植,何必以逼他作诗为借口?子建才捷,他又不是不知道。而且果真要杀他的话,诗作成了依然可以杀,何至于仅仅受了点讥刺而便‘深惭’?所以此诗的真实性实在比较少。然而就因为写了这首诗。曹植却维系了千载的同情,而曹丕也就膺受了千载的厌弃。这真是所谓‘身后是非谁管得’了。”但是他的说法也有人质疑,有人说,当初曹丕让曹植七步成诗只是作为一个借口,想杀他,他认为曹植肯定不能成功,但他没料到,曹植才华如此出众,当时,就连曹丕本人也被感动了些许,并且为了保住名声,以安天下,他才放过了曹植。

    [阅读全文]...

2022-07-16 03:50:12
  • 描写月亮的诗句及题目

  • 月亮
  • 描写月亮的诗句及题目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描写月亮的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静夜思》 作者: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下独酌》 作者: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宿建德江》 作者: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子夜秋歌》 作者: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

      《中秋夜》 作者: 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八月十五夜月》 作者: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望月怀远》 作者: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故人寄茶》 作者: 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兰溪棹歌》 作者: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寒食月夜》 作者: 白居易

      风香露重梨花湿,草舍无灯愁未入。

      南邻北里歌吹时,独倚柴门月中立。

      《赋新月》 作者: 缪氏子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

      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

      《峨眉山月歌》 作者: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

    [阅读全文]...

2022-02-21 03:55:06
关于节俭的古诗题目 - 句子
关于节俭的古诗题目 - 语录
关于节俭的古诗题目 - 说说
关于节俭的古诗题目 - 名言
关于节俭的古诗题目 - 诗词
关于节俭的古诗题目 - 祝福
关于节俭的古诗题目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