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古诗教案

关于幼儿古诗教案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幼儿古诗教案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幼儿古诗教案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幼儿古诗教案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 幼儿大班古诗清明教案

  • 教案,清明,古诗
  •   【设计思路】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教学反思。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向革命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

      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4日清明节)

      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6、放哀乐、人民*画面,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教师讲述清明节的一些*俗供幼儿了解。

    [阅读全文]...

2022-10-27 00:00:00
  • 大班幼儿古诗教案3篇

  • 教案,古诗,大班
  •   活动目标:

      1、让他们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激发幼儿对古诗吟诵的兴趣,让他们初步学*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VCD教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观察,讲述。

      1、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讨论。

      2、现在老师要请幼儿看一副图片,你在图片都看到了什么呢?(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在问路,在说话…)天上怎么了?

      (二)。幼儿观看VCD教材,引起兴趣

      1、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对,春天到了,小鸟们都飞回来了,花儿也都开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节,你们说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总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古时候啊,有一位叫做杜牧的诗人啊,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好不好?

      3、教师播放VCD,请幼儿观看。

      4、教师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三)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

      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

      2、教师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可以慢慢的跟读。

      4、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给下面的幼儿表演,可以边念边对照图片。教师在一旁进行知道提醒,可以轮流请几批幼儿。

      5、请幼儿再一起朗诵1—2遍。

      (四)结束部分。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家朗诵给爸爸妈妈听。或者在幼儿之间进行交流。

      教师参考资料: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古诗、观察图片,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2.能正确熟读古诗。

      3.了解清明节的风俗*惯,感受清明节人们扫墓的心情。

      活动准备:

      1.古诗教学的自制PPT。

      2.幼儿前期经验准备:了解清明节的风俗*惯。

      活动过程:

      入场:听《琵琶语》学古人漫步进场,感受古曲的气氛

      教师:现在我们听着优美的古曲,慢慢的进场,然后轻轻地找个座位坐下来。

      了解清明节的风俗。

      教师:之前清明节,我们放了一个小长假,那请你们回忆一下,清明节你和家人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播放 清明介绍PPT ,教师做相应的小结。

      教师:小朋友说了很多清明节做的事,我们看看其他人会做些什么呢?

      教师:清明节这天,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带着悲伤的表情,手捧着鲜花去祭拜去世的亲人 所以,清明节要去扫墓,是对已经去世的人的尊敬与怀念,也因此在清明前后,人们的心情都比较难过和悲伤。

      学*古诗,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1.完整欣赏古诗两遍。

      教师:刚才我们了解了在清明节人们会做的事情,那古时候的诗人,在清明节这天会做些什么呢?

      2.看背景图,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幼儿看图自由回答

      3.句卡配对,进一步了解古诗大意教学反思。

      (1)出示图卡,引导幼儿发现诗句与画面的匹配关系(2)观察图片,幼儿为诗句匹配图片。

      教师:如果要给这些句卡宝宝找图片朋友,你们认为应该怎么找。谁能为 清明时节雨纷纷 这句诗句,找图片朋友。

    [阅读全文]...

2022-02-25 17:36:59
  • 幼儿古诗教案5篇

  • 教案,古诗
  •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2、激发幼儿对古诗吟诵的兴趣,让他们初步学*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活动准备:

      挂图、VCD教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观察、讲述。

      1、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情呀?请幼儿讨论。

      2、现在老师要请大家再看一幅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在问路、在说话),天上怎么了?

      (二)幼儿观看VCD教材,引起兴趣。

      1‘教师讲解: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对!春天到了,小鸟都飞回来了,花儿也都开了,春天里有一天叫做清明节,你们说清明节都要干什么呀?(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总结:清明节时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古时候有一位叫杜牧的诗人,在清明节这天写了一首诗歌,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3、教师播放VCD请幼儿观看。

      4、教师向幼儿介绍这个老人就是行人,这个小孩是牧童,这幅图描绘的就是行人在清明节向牧童问路的情节,这首古诗说的也就是这个情节。

      (三)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

      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请幼儿欣赏。

      2、教师再次朗诵,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慢慢地跟读。

      4、教师请几个小朋友出来表演,可以边念边对照图片,教师在一边进行指导提醒,可以轮流请几批幼儿。

      5、请幼儿再次朗诵诗歌1—2遍。

      (四)结束部分。

      请幼儿把这首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也可以跟同伴们互相交流。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指导学生观素描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课时划分:两课时

      20xx年5月21日第十四周星期四第一节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说

      小朋友,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

      二、学*古诗《锄禾》

      1、出示古诗图文: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解题: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禾:禾苗。“锄未‘是什么意思呢?

      3、讲读诗句第1句。

      (l)自读。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看图理解;”日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3)这幅图以及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呢?

      (4)小结: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内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人所看到的。

      4、讲读第2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边读边想;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说一说。

      (3)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两行告诉我们粮食来得不容易,这是诗人所想到的。

      三、巩固诗意,练*背诵

    [阅读全文]...

2022-07-17 15:30:08
  • 幼儿园小班古诗教案

  • 教案,古诗
  •   《小池》教案

      教学目标:

      1.喜欢听、读古诗《小池》。

      2.了解古诗的主要内容,感受诗中初夏的美丽景色。

      教学准备:

      1.与古诗内容相符的《小池》图片。

      2.古诗《小池》VCD。

      3.与古诗内容相符的图谱。

      教学过程:

      一、幼儿背古诗《春晓》,教师:刚才我们背的古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今天我们要来学一首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

      二、教师出示《小池》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非常的画,你们来看一下,这幅画上你看到了什么?(蜻蜓、荷花、树、池塘、流水、山)有很多的花会在春天开,但有一种花它是夏天才开的,你们知道它是什么花吗?(荷花)山上有一个洞,从洞里流出一股泉水,(泉眼,幼儿跟读)泉水静静地流着,池塘边的树在柔和的日光照射下,在水上出现了它的.影子,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角叶伸出水面,你看那调皮的蜻蜓早就站立在它的上面了。你们说这景色美不美?

      三、幼儿学念古诗。

      1.教师“我们古代的大诗人杨万里看到这幅美景后写下了一首诗,这首古诗的名字叫《小池》”教师念一遍古诗。

      2.教师讲解古诗的意思,边讲解边出示图谱。

      3.引导幼儿听古诗《小池》VCD一遍。

      4.幼儿和老师边看图谱边诵读。

      5.幼儿跟随VCD边拍手边诵读数遍。

      四、教师带幼儿欣赏幼儿园的景色。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阅读全文]...

2022-10-27 00:00:00
  • 幼儿园古诗咏柳教案

  • 教案,古诗,幼儿园
  •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能有感情地朗诵。

      2.了解古诗中比喻手法的运用,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垂柳的感受和对诗歌的理解。

      活动准备:

      柳树的动态电脑课件、配合古诗意境的音乐。

      活动过程:

      1.观看电脑课件,自由表达自己欣赏的感受。

      ★指导语: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用完整、连贯的话说一说。

      2.欣赏、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1)边欣赏课件,边倾听老师朗诵古诗。

      (2)讨论:听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感觉?

      (3)理解词语“碧玉”、“丝绦”,了解古诗中比喻手法的运用。

      (4)学*朗诵古诗。

      3.尝试随着音乐欣赏课件,朗诵古诗。

      4.欣赏黄梅戏《咏柳》,激发学*兴趣。

      资料链接: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阅读全文]...

2022-10-27 00:00:00
推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