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描写马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描写马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描写马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描写马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带有马的古诗词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了带有马的古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青玉案》)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岳飞《池州翠微亭》)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李煜《望江南》)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长干行》)
1、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
2、记少年、骏马走韩卢,掀东郭。辛弃疾《满江红和范先之雪》
3、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4、怪见溪童出门望,雀声先我到山家。刘因《山家马蹄踏水乱明霞》
5、自有玉楼春意在,不能骑马度烟郊。温庭筠《寒食日作》
6、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李白《白马篇》
7、钿毂香车过柳堤,桦烟分处马频嘶,为他沉醉不成泥。张泌《浣溪沙钿毂香车过柳堤》
8、添衣策马寻亭堠。周邦彦《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
9、身在应无回渡日,驻马相看辽水傍。王建《渡辽水》
10、华年心绪从头理,也何聊、看潮走马,广陵吴市。龚自珍《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11、君能一饮长城窟,为报天山行路难。万楚《骢马》
12、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蒋捷《声声慢秋声》
13、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万楚《骢马》
14、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二》
15、照野旌旗,朝天车马,*沙万里天低。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16、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十八》
17、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李白《白马篇》
18、苜蓿阑干满上林,西风残秣独沉吟。王鹏运《浣溪沙题丁兵备丈画马》
19、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梅尧臣《东溪》
20、还忆旧,香尘随马,明月窥车。王国维《满庭芳水抱孤城》
21、信回刚道别多时。纳兰性德《浣溪沙杨柳千条送马蹄》
22、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万楚《骢马》
23、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韬箭射天狼。李梦阳《秋望》
24、方当销锋散马牛,旋师宴镐京。杨广《纪辽东二首》
25、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苏轼《南歌子寓意》
26、天马徕,执徐时,将摇举,谁与期?天马徕,开远门,竦予身,逝昆仑。刘彻《天马二首其二》
27、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王守仁《元夕二首》
28、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温庭筠《拂舞词》
29、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高適《夜别韦司士》
1、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
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
3、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望江南》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5、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
6、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野望》
7、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
8、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观村童戏溪》
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关于马的古诗词(精选50句)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马的古诗词(精选50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借问邦族间,恻怆论存亡。陆机《门有车马客行》
2、记少年、骏马走韩卢,掀东郭。辛弃疾《满江红和范先之雪》
3、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4、怪见溪童出门望,雀声先我到山家。刘因《山家马蹄踏水乱明霞》
5、自有玉楼春意在,不能骑马度烟郊。温庭筠《寒食日作》
6、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李白《白马篇》
7、钿毂香车过柳堤,桦烟分处马频嘶,为他沉醉不成泥。张泌《浣溪沙钿毂香车过柳堤》
8、添衣策马寻亭堠。周邦彦《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
9、身在应无回渡日,驻马相看辽水傍。王建《渡辽水》
10、华年心绪从头理,也何聊、看潮走马,广陵吴市。龚自珍《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11、君能一饮长城窟,为报天山行路难。万楚《骢马》
12、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蒋捷《声声慢秋声》
13、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万楚《骢马》
14、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二》
15、照野旌旗,朝天车马,*沙万里天低。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16、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十八》
17、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李白《白马篇》
18、苜蓿阑干满上林,西风残秣独沉吟。王鹏运《浣溪沙题丁兵备丈画马》
19、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梅尧臣《东溪》
20、还忆旧,香尘随马,明月窥车。王国维《满庭芳水抱孤城》
21、信回刚道别多时。纳兰性德《浣溪沙杨柳千条送马蹄》
22、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万楚《骢马》
23、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韬箭射天狼。李梦阳《秋望》
24、方当销锋散马牛,旋师宴镐京。杨广《纪辽东二首》
25、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苏轼《南歌子寓意》
26、天马徕,执徐时,将摇举,谁与期?天马徕,开远门,竦予身,逝昆仑。刘彻《天马二首其二》
27、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王守仁《元夕二首》
28、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温庭筠《拂舞词》
29、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高適《夜别韦司士》
30、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
1、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
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
3、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望江南》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5、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
6、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野望》
7、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
8、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观村童戏溪》
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10、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观猎》
11、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
12、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
13、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池州翠微亭》
14、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
1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
16、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凉州词》
17、常随宝镫陪金勒,绝塞指挥万马嘶。——俞益谟《中洲株柳》
18、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
19、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1.《马诗》唐朝
李贺
马诗(一)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马诗(二)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马诗(三)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鸣驺辞凤苑…
2.《马说》唐朝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
3.《白马篇》三国
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
4.《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唐朝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
5.《马》唐朝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6.《白马篇》唐朝
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如剪草,剧孟同游遨。发愤去函谷,从军…
7.《幽州胡马客歌》唐朝
李白
幽州胡马客,绿眼虎皮冠。笑拂两只箭,万人不可干。弯弓若转月,白雁落云端。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出门不顾后,报国死何难?天骄五单于,狼戾好凶残。牛马散北海,割鲜…
8.《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唐朝
杜甫
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将军得名三十载,人间又见真乘黄。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内府殷红玛瑙盘,婕妤传诏才人索。盘赐将军拜舞归,轻纨细绮相追飞。…
9.《洗兵马》唐朝
杜甫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喂肉葡萄宫。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
10.《房兵曹胡马诗》唐朝
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11.《古风其六·代马不思越》唐朝
李白
代马不思越,越禽不恋燕。 情性有所*,土风固其然。 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前。 惊沙乱海日,飞雪迷胡天。 虮虱生虎鹖,心魂逐旌旃。 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
12.《高都护骢马行》唐朝
杜甫
安西都护胡青骢,声价欻然来向东。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功成惠养随所致,飘飘远自流沙至。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腕促蹄高如踣铁,交河几蹴曾冰裂。…
13.《书韩干牧马图》宋朝
苏轼
南山之下,汧渭之间,想见开元天宝年。八坊分屯隘秦川,四十万匹如云烟。骓駓骃骆骊骝騵,白鱼赤兔骍皇aa9。龙颅凤颈狞且妍,奇姿逸德隐驽顽。碧眼胡儿手足鲜,岁时剪刷…
14.《韩干马十四匹》宋朝
苏轼
二马并驱攒八蹄,二马宛颈??尾齐。一马任前双举后,一马却避长鸣嘶。老髯奚官骑且顾,前身作马通马语。后有八匹饮且行,微流赴吻若有声。前者既济出林鹤,后者欲涉鹤俯啄…
15.《卫节度赤骠马歌》唐朝
岑参
君家赤骠画不得,一团旋风桃花色。红缨紫鞚珊瑚鞭,玉鞍锦鞯黄金勒。请君鞁出看君骑,尾长窣地如红丝。自矜诸马皆不及,却忆百金新买时。香街紫陌凤城内,满城见者谁不爱。…
16.《紫骝马》唐朝
卢照邻
骝马照金鞍,转战入皋兰。塞门风稍急,长城水正寒。雪暗鸣珂重,山长喷玉难。不辞横绝漠,流血几时干。
17.《君马黄》唐朝
李白
君马黄,我马白。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共作游冶盘,双行洛阳陌。长剑既照曜,高冠何赩赫。各有千金裘,俱为五侯客。猛虎落陷阱,壮夫时屈厄。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唐·李贺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
*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什么时候才能给它戴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注释
大漠:广大的沙漠。
燕山:在河北省。一说为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
钩:古代兵器。
何当:何时。
金络脑:即金络头,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踏:走,跑。此处有“奔驰”之意。
清秋:清朗的秋天。
赏析
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得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吸引力。“钩”是一种弯刀,一种武器。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战斗的意思。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年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荆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所以诗意是颇有现实感慨的。思战之意也有针对性。*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这两句乍看是应用赋法,实则启动后两句抒情,又具有兴义。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小诗的后两句是说,何时才能受到皇帝的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三、四句借马以抒情。“金络脑”是贵重的马具,象征马受重用。显然这是作者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这首诗是写投笔从戎、削*藩镇、为国建功的热切愿望。这首诗属于寓言体或比体,婉曲耐味。而诗的一、二句中,以雪比喻沙,以钩比喻月,也是比;从一个富有特征性的景色写起以引出抒情,又是兴。短短二十字中,比中有兴,行中有比,大大丰富了诗的表现力。从句法上看,后二句一气呵成,以“何当”领起做设问,强烈传出无限企盼意,且有唱叹味;而“踏清秋”三字,词语搭配新奇,“清秋”草黄马肥,正好驰驱,冠以“快走”二字,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字句的锻炼,也是这首诗艺术表现上不可忽略的成功因素。
简析
李贺的《马诗》共有23首,名为咏马,实际上是借物抒怀,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和建功立业的抱负。这里所选的是第五首。
广阔的原野,沙白如雪,燕山新月初上,弯如金钩。这边塞争战之处,正是良马和英雄大显身手之地;然而,何时战马才能配上金制辔脑,飞奔在清秋的大地上?本诗语言明快,风格健爽。前两句写景,写适于骏马驰骋的燕山原野的景色;后两句抒情,自比为良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
作者简介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杜甫大概是个非常爱马的人,写过许多“咏马”诗,而且杜甫笔下的马,和同时代画家笔下的马有很大不同,唐朝画家都爱胖马,而杜甫只爱瘦马,可是说是非常脱离时代的审美了,比如这首《房兵曹胡马》。
房兵曹胡马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这是一首非常写实的诗,诗题中房兵曹具体是谁不得而知,但确有其人,兵曹是唐朝一个军官官职,既然是军官,肯定经常随军出征,带回了西域特有的大宛马,就是传说中的汗血宝马。人,确有其人,马,确有其马。
这首诗主要写马,一首五言律诗,统共8句40个字,如此短小的篇幅,把这大宛马写活了,《杜诗详注》里明朝张綖注:“此四十字中,其种其相,其才其德,无所不备”,就说只用40个字,却把大宛马的品种、形象、才能、品德都写全了。
你看首联,“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上句写其种,是来自胡地的大宛马;下句写其相,肌肉精瘦,骨头像刀锋一样棱起。人说美人在骨不在皮,宝马也是一样,要神气清劲、筋骨有力,膘肥体壮就不行。
但是唐朝呢,大约是受了审美的影响,女孩子要以胖为美,宝马也要胖胖的,许多唐朝画的马,都是胖胖的,最著名的韩干(幹)画的《十六马图》,那叫一个肥美,看着都流口水,苏东坡还为此题诗《韩幹马十四匹》(这里苏东坡记错数了)和《韩干马》。
这种肥肥胖胖的马杜甫就看不顺眼,他写《丹青引赠曹将军霸》狠狠地批评了韩干老师,说:“幹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你这胖马,一点精神都没有!在当时看来,杜甫这对骏马的审美,相当非主流!
再看杜甫喜欢的瘦马是怎样的,“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上句写马耳就像劈开的竹子,像山峰一样挺拔,简直精神小伙儿;下句说它奔跑起来,就像腾云驾风一样,非常轻灵,风驰电掣。想来也是,韩老师画中那胖胖的马,大概只能当宠物用来观赏了,而房兵曹的胡马,那是正儿八经在战场上厮杀过的,长一身肥肉那还跑得动嘛,宝马就是要上得了战场、进得了兵营。
前面两联,是大宛马其种、其相,老杜写得非常传神,接下来就该称赞其才、其德了。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好马要上战场,光筋骨有力还不够,你不能虚有其表,还要有内在,有才干,你看这匹大宛马,一旦上战场、一旦奔跑起来,对它而言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困难,翻山越岭什么的,就跟*地一样,都不叫事儿。
像这样一匹宝马,如果你是战士,骑着它冲锋陷阵,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吗?可以把生死都托付给他,自己只管杀敌,就像长坂坡前的赵云、跃马檀溪的刘备,正因有胯下良驹,才能化险为夷。
最后老杜说“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骁腾就是马儿奔腾的样子,就说有这样一匹宝马,即使千山万水,也可以任意纵横驰骋了。对房兵曹这样一个武将来说,有这样一匹宝马,就可以于万里之外斩获奇功了!
杜甫另有一首《高都护骢马行》末句写:“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功大成”,和这两句异曲同工,都是写马其才、其德。
杜甫称赞房兵曹的宝马,不仅是因为它外表神骏,更是因为它的才干和品德。杜甫出生在一个传统的儒学家庭,从小就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论语·宪问》记载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作为一匹战马,它能让战士放心地托付生死,还有万里可横行的能力,真真是德才兼备。
就好比一个人,你含着金钥匙出身,从小环境优渥,但这没有什么好炫耀的,也没有人会出自真心地夸赞你。但是,如果你在关键时刻,可以秉持自己的操守,能够经得起人生的磨炼,这才是真正的品质,如果你有了这种品质,又恰巧有美好的外表这个加分项,那就真是天选之子,人中龙凤了。
所以啊,这首《房兵曹胡马》,虽然是一首咏物诗,非常写实,但其中也有杜甫为人的思想意志,咱们说杜诗好,就好在这里,诗中有寄托,但不刻意,你不理解时,只看文字表面,是一首很好的咏物诗,当你能够深刻理解时,文字表面之下的思想内涵,就自然而然呈现出来了。
1.《赋得风入四蹄轻四首·骏马四蹄风》明朝
徐渭
骏马四蹄风,形容有杜公。一尘不动外,千里飒然中。白草连天靡,苍鹰蹋翅从。檀溪不须跃,随意过从容。¤
2.《骏马歌》明朝
练子宁
君不见穆王八骏游天路,迹遍寰宇尚无度。乐同王母宴瑶池,赖得君牙挽周祚。又不见明皇幸蜀八马龙,天宝不及开元中。渔阳鼙鼓烟尘黑,玉环妖血鞍鞯红。君看玉蹄三十二,莫是…
3.《曾君育骏马歌》明朝
刘崧
曾君好马有马癖,昔买骏马千金直。一从徵刷上天衢,每见流星想行迹。今年得马胜前马,八尺垂钩汗流赭。落花风细草如烟,时控青丝出原野。官中多马劳驰驱,得似此马闲且都。…
4.《寿刘监丞·昨陪骏马骤芳尘》宋朝
吴势卿
昨陪骏马骤芳尘,怪得梅花喜色新。恰则祝尧开瑞节,居然生甫已今辰。冰壶缓度壶天日,翠玉交辉玉树人。天下至荣公占尽,彩衣皂盖…
5.《唐太宗骏马图》元朝
张昱
昭陵石刻今无有,绢素乃能存不朽。当时奇骨济时艰,驾驭尽入天人手。隋家再世俱凡庸,不知肘腋生英雄。晋阳奋起六骏马,蹴踏人海波涛红。帝王一出万邦定,干戈四指群小空…
6.《颂古·快骑骏马上高楼》宋朝
释道颜
快骑骏马上高楼,南北东西得自由。最好腰缠十万贯,更来骑鹤下扬州。
7.《赋得金羁络骏马送周司务出使还京》明朝
余谥
君王旧赐五花骢,金络银鞍气象雄。雾鬣飞扬开大道,霜蹄腾踏起长风。九霄红日天颜*,万里青云辇路通。四牧歌阑恩赐后,玉珂明月下南宫。
8.《襄阳蹋铜蹄(三首)·骏马蹋铜蹄》明朝
景翩翩
骏马蹋铜蹄,金羁艳陇西。郎应重意气,妾岂向人啼。
9.《骏马图》元朝
马祖常
天马西来入帝闲,风騣雾鬣驳文班。房星一夜光如水,却怨龙媒万里还。
10.《元宫词·骑来骏马响金铃》明朝
朱有燉
骑来骏马响金铃,苏合薰衣透体馨。罟罟珠冠高尺五,暖风轻袅鹖鸡翎。
11.《杂记十首·骏马如花妾》宋朝
刘克庄
骏马如花妾,*生不负春。如何飞燕语,不怒辇边人。
12.《骏马图》元朝
大欣
世无伯乐亦久矣,骏马何由千里至。披图犹似得权奇,岂伊画师知马意。何人致此铁色骊,旋毛绕腹新凿蹄。帝闲远谪天驷下,驰来月窟浮云低。古王有土数千里,八极周游宁用尔。…
13.《书骏马图》宋朝
陈深
王良伯乐骨已朽,曹霸丹青亦希有。开图欻见神骏姿,对酒高歌雄剑吼。只今骐骥困监车,落日长鸣漫昂首。嗤嗤俗眼迷天机,相士嫌贫…
14.《秦宫谣·五坊小儿骑骏马》明朝
宋濂
五坊小儿骑骏马,翠蛾彩女斗花鹑。御路泥深龙辇过,小队黄衣四十人。
杰出的诗人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敬仰!脍炙人口的绝句古诗,为历代世人争相传诵,记住这些经典,让我们的前行路更宽更*!为您倾情整理《思乡的古诗词》,希望对您有所启迪。
思乡的古诗词
1、《登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4、《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5、《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6、《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7、《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8、《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9、《渡汉江》
唐宋之文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10、《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11、《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12、《旅次朔方》
唐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13、《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4、《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5、《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6、《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
17、《阴雨》
古诗词(精选100首)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七步诗曹植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6.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8.登鹳鹊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0.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11.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2.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4.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5.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6.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7.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9.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0.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1.古朗月行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22.望庐山瀑布李白
1.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我愉快的骑着马在春风中奔跑,一天便将长安的所有花朵都看了个遍。
2. 附骥尾则涉千里,攀鸿翮则翔四海。——汉·王褒《四子讲德论》。
拉住千里马的尾巴,就可以远涉千里;攀上大雁的翅膀,就能翱翔天下。此以附骥尾、攀鸿翮为喻,说明追随高人就能求得进步的道理。成语“附骥攀鸿”为客套语,由此而来。
3.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黄庭坚《过*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_》
世上怎么会没有千里马?只是难以在人群中找到像九方皋那样的伯乐而已。
4.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灯火璀璨,今天晚上不宵禁,铁锁开启,任人通行。骏马飞驰而过,随之扬起了灰尘,明月似乎在追逐着人们前行。
5.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南朝宋·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蹳,同“猬”,刺猬。角弓,一种用兽角装饰的弓。不可,不能。张,拉开。此写塞外疾风飘沙、马毛硬如猥毛、角弓不能拉开的苦寒情景。
6. 马危千仞谷,舟险万重湾。——唐·沈期《入鬼门关》。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就像马行在千仞之上的山谷间,又像是船行于万道弯道的滩口一样。以比喻与夸张修辞法,写出了行走于鬼门关的感受。“千仞”与“万重”,都是夸张之辞,意在凸显鬼门关的险峻之状,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7. 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唐·岑参《赵将军歌》。
前句以比喻修辞手法描写天山九月风寒的程度,让人如有切肤之感。后句直叙猎马畏寒的情状。前者形象,后者理性,前后配合,将边塞苦寒的情状真切地表现出来,令人不禁为守边的将士不畏艰苦的爱国精神所感动。
8.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南朝梁·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
健儿,指壮士、勇士。我们常听人说的一句话是“红粉赠佳人,宝剑赠壮士”,还有一句话是“宝马英雄,相得益彰”,说的道理都是一样:优势互补,才能产生最大化的效益。用今天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强强联合”,创造“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9.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唐·杜甫《房兵曹胡马》。
批,削。峻,高而陡峭,此指马耳很尖的样子。双耳尖尖如竹削,四蹄奋奔起轻风。诗句描写胡马耳尖如削、奔跑如飞的样子。
10. 乱鸦投落日,疲马向空山。——唐·刘长卿《恩敕重推使牒追赴苏州次前溪馆作》。
诗句描写夕阳西下、群鸦归林,疲惫之马、犹过空山的情景。意在强调旅人的辛苦。
杂诗古诗词
古诗原文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译文翻译
高台上常常吹着悲风,早晨的太阳照着北林。
我怀念的人在万里外,大江大湖很远很深。
这舟船哪能顺利到达?实难安置我怀念的心。
掠过庭院南飞的孤雁,长声哀吖真使人伤神。
抬头望着孤雁,我在想——托你带个信给远地的人。
孤雁不理睬地飞过去了,飞动的影子更使我伤心。
注释解释
北林:泛指树林。《诗经·秦·晨风》有“郁彼北林”句,作为怀念君子的起兴。
之子:那个人,指所怀念的人。
方舟:两船并在一起。极,至,到达。难任,难以承担。这四句是说我所怀念的那个人远在万里之外,中间隔着大江大湖,连远航的方舟也难以到达,离别的愁苦真是使人难于承受。
翘(qiáo):思仰头而思,形容思念之切。这句是说:很想托南飞的孤雁给他带个音信。
景:通影。形景指孤雁的形影。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远别亲友的诗。虽然作者和这一亲友的远别,或许是有统治者内部矛盾这一特殊原因,但在汉末魏初那个动乱流离的年代,远别而不能团聚,甚至不能相见,实是普通现象。所以这首诗很容易引起共鸣,富有典型性与现实性。
这首诗开头“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实属景语,并无影射比喻之意。而“高台多悲风”亦属秋景。登高是因为要眺望远处,所以是思念远方的人;而时值秋令,亭台越高那么风自然就会越凄厉,登亭台的人于是就因为风急而越感受到心情的沉重悲哀。这一句简括凝炼,开*无数法门。直是把此一句衍化为五十六字的长诗。所以曹植这五字能成为名句的原因,正因为这虽然作为景语,其实是寓意深情。
接下来的第二句“朝日照北林”,本来也是属于景语,但是却化用《诗·秦风·晨风》之首章。故作者《种葛篇》写思妇有“徘徊步北林”之句,而这篇以“朝日照北林”起兴。古人以夫妇与兄弟关系相互为喻,都是起始于《诗三百篇》,在曹植诗集中也屡见不鲜。
由于上句点出北林,正隐含《诗》中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之意,所以作者紧接着写到“之子在万里”了。意思是自己所思念的人是远在万里之外,而下面“江湖迥且深”一句更是寓意深远,情韵不匮。因为江湖阻隔彼此的消息是一层;而“之子”却经过这样遥远而艰难的路程走向万里之外,其身心所受的摧伤折磨可想而知,又是一层;况且其身既然在远方,以后回来不是件容易事,为对方设身处地着想,自然更深了一层。
下面的“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二句又紧承“江湖”句而言。把“离思”写得十分沉重压抑,可见其中有多少愁苦优怨之情。这虽只就自己一面说,实际上也体现出所思之人同样是不胜其愁苦忧怨了。
下句“孤雁飞南游”,表面上是写实,即作者在登高望远之际看到孤雁南飞,实则蕴涵着好几层意思。以前古人用“雁行”比喻兄弟,曹彪封吴,无异流放,和孤雁南游很像;又因为自己也像孤雁一样,故“过庭”而“长哀吟”。“过庭”虽用《论语·季氏篇》“鲤趋而过庭”的字面,实借喻自己的入朝。
最后的四句“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李善注:“翘,悬也。”“翘思”,等于说“悬念”;“慕”,有念念不忘之意。不但见孤雁而思远人,并且把希望寄托于雁,问它是否愿为自己捎个信儿去。但雁飞甚速,形影倏忽间便不见了,这就更使作者黯然神伤了。“翩翩”,形容鸟疾飞之貌。连孤雁都翩然而逝,说明自己怨怀无托,结语似意犹未尽而已令人不忍卒读,是真正写情的高手。
此诗用笔似浅直而意实深曲,前六句以赋体为主,却似比兴;后六句以比兴为主,反而趋*赋体。这说明作者深得《诗三百篇》之三昧,而做出用五言新体裁,所以是从建安以来的诗人作品当中的绝唱。
旧说大都以此诗为作者怀念其弟曹彪之作,较可信。*人古直《曹子建诗笺定本》系于公元223年(魏文帝黄初四年)。这一年曹植自鄄城王徙封雍丘王,曾入朝。古直以为此诗即入朝时所作。而黄节《曹子建诗注》则谓当作于徙封雍丘之前,两家之说先后相去不及一年。当时曹彪封吴王,都广陵(今江苏扬州),古直注云:“魏地东尽广陵。吴当为广陵。广陵,(西汉)吴王濞都也。”广陵是魏王朝当时东南边界,隔江与东吴相对,距魏都最远,故诗中有“之子在万里”之句。
这首诗开头两句实属景语,并无影射比喻之意。自李善《文选注》引《新语》:“高台喻京师,悲风言教令。朝日喻君之明,照北林言狭,比喻小人。”下文又云:“江湖喻小人隔蔽。”*乃多从其说。这就把两句摹绘秋日景色的名句给牵强比附得全无诗意。此诗下文既有“孤雁飞南游”之句,自当作于秋天,则首句“高台多悲风”亦属秋景。登高所以望远,所以思远人也;而时值秋令,台愈高则风自然愈凄厉,登台之人乃因风急而愈感心情之沉重悲哀。说风悲正写人之忧伤无尽。这一句简括凝炼,开*无数法门。如大谢句云:“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是化一句为两句;又如老杜之《登高》七律(“风急天高猿啸哀”一首),直是把此一句衍化为五十六字的长诗。故曹植此五字之所以为名句,正以其虽作景语,实寓深情也。次句“朝日照北林”,固亦属景语,却化用《诗·秦风·晨风》之首章。《诗》云:“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北林者,乃女子思其夫之地。故作者《种葛篇》写思妇有“徘徊步北林”之句,而此篇亦以“朝日照北林”起兴。古人以夫妇与兄弟关系相互为喻,盖始于《诗三百篇》,即曹植诗集中也屡见不鲜。此处点出北林,正隐含《诗》中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之意,所以作者紧接着写到“之子在万里”了。夫自己所思之人既远在万里之外,而下面“江湖迥且深”一句更是寓意深远,情韵不匮。盖江湖阻隔彼此之消息是一层;而“之子”却经过这样遥远而艰难的路程走向万里之外,其身心所受之摧伤折磨可想而知,又是一层;况其身既远,他日归来更非易事,为对方设身处地着想,自然更深了一层。只写道路隔阔,已诉不尽离愁别恨,则不必节外生枝,再添上一个局外的“小人”。故李善注文不确。“方舟”二句又紧承“江湖”句而言。“方舟”,二舟相并,古时为大夫所乘用;“极”,至。江湖深迥,舟不能及,故“离思难任”,“任”者,负荷也。把“离思”写得十分沉重压抑,可见其中有多少愁苦优怨之情。这虽只就自己一面说,实际上也体现出所思之人同样是不胜其愁苦忧怨了。
以上六句为第一段;自“孤雁”句以下六句为第二段。“孤雁飞南游”,表面上是写实,即作者在登高望远之际看到孤雁南飞,实则蕴涵着好几层意思。盖古人以“雁行”喻兄弟,曹彪封吴,无异流放,已似孤雁南游;今自己亦如孤雁,故“过庭”而“长哀吟”。“过庭”虽用《论语·季氏篇》“鲤趋而过庭”的字面,实借喻自己的入朝。但诗句仍作实写,故见孤雁哀鸣而自己“翘思慕远人。李善注:“翘,悬也。”“翘思”,等于说“悬念”;“慕”,有念念不忘之意。不但见孤雁而思远人,并且把希望寄托于雁,问它是否愿为自己捎个信儿去。但雁飞甚速,形影倏忽间便不见了,这就更使作者黯然神伤了。“翩翩”,形容鸟疾飞之貌。连孤雁都翩然而逝,说明自己怨怀无托,结语似意犹未尽而已令人不忍卒读,是真正写情的高手。
此诗用笔似浅直而意实深曲,前六句以赋体为主,却似比兴(也难怪前人用比附之意去勉强解释);后六句以比兴为主,反*于赋体。这说明作者深得《诗三百篇》之三昧,而出以五言新体,故为建安以来诗人中之绝唱。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jiàng)人才。
注释
1.九州:中国。
2.风雷: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
3.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4.恃(shì):依靠。
5.喑(yīn):没有声音。
6.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7.究:终究、毕竟。
8.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
9.重:重新。
10.抖擞:振作精神。
11.拘:拘泥、束缚。
12.降:降生。
译文
马的古诗词
古诗词里的马
于马的古诗词
带马的古诗词
马诗的古诗词是
代马的古诗词
带马风的古诗词
赛马的古诗词
竹马的古诗词
马的古诗词李贺
关于有马的古诗词
侯马的古诗词
带马踏的古诗词
马的古诗词句
马勃的古诗词
有马蹄的古诗词
铁马的古诗词
带马旁的古诗词
策马的古诗词
有马鞍的古诗词
带马字的古诗词
马兰的古诗词
有关马的古诗词
关于马的古诗词
属马人的古诗词
含有马的古诗词
引用马的古诗词
古诗词中含马的诗词
古诗词李贺的马诗
古诗词中关于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