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赞美兰花的古诗词

关于著名赞美兰花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著名赞美兰花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著名赞美兰花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著名赞美兰花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k+) 语录(226) 说说(200) 名言(97) 诗词(15k+) 祝福(60) 心语(1)

  • 赞美兰花精神品格的古诗词

  • 兰花,精神,赞美
  • 赞美兰花精神品格的古诗词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赞美兰花精神品格的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咏兰诗》

      现代·张学良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

      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

      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兰花》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

      《咏兰》

      现代·*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咏兰》

      现代·*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着色兰》

      明·张羽

      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

      《写兰》

      明·景翩翩

      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

      《折枝兰》

      清·郑板桥

      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

      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

      《兰花诗》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着色兰》

      明·张羽

      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

      《兰花》

      明·孙克弘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1、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篝纱。

      2、冬草漫寒碧,幽兰亦作花。

      3、猗猗秋兰色,布叶何葱青。

      4、幽谷出幽兰,秋来花畹畹。

      5、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

      6、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阅读全文]...

2021-12-10 02:27:45
  • 赞美兰花的古诗(5首描写兰花的诗词)

  • 兰花,赞美
  • 提起兰花,人们一定会想到幽静清香、兰心蕙质等词语。兰花,被称为“四君子”之一。所谓:芳杜湘君曲,幽兰楚客词。古代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在楚辞中多次提到兰花。其中《九歌》中写道: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予。聊聊数字,就概括了兰花的形色香味,可以说是咏兰的鼻祖。《离骚》中也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就是把兰花草缝在衣襟上,以表明自己的志向。

    从此以后,兰花就成为了高雅德才之士的代称。历史上,咏兰的诗词非常多,像李白、杜牧、白居易、苏轼等等,很多大诗人都写过兰花。但是,细数下来,却很少能有震撼灵魂、一见倾心的佳作。倒是一首不知名的作品,却更富神韵。今天,我们就来欣赏5首优美的兰花诗。

    1.《感遇十二首其一》 唐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春兰,秋桂,当它们繁华的时候,都适逢佳节之日,气候宜人,生机勃勃。谁也不知道,山林中的隐士,闻到兰桂的香味,有多么的高兴。兰桂之香,缘自天性,何须美人折取后再去夸赞呢!

    张九龄是唐玄宗时期的名相。后来,唐玄宗选拔宰相,总是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但即便如此,也是伴君如伴虎。张九龄老年受冤枉被贬荆州。这首诗就是他在荆州期间所写的,表达了自己保持内心的高洁,无惧外人评价的气节。

    2.《蕲州兰溪》 唐 杜牧

    兰溪春尽碧泱泱,

    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

    应寻此路去潇湘。

    杜牧此诗中规中矩,比较*。说的是他任黄州刺史时,时常到附*的蕲州去。那里的兰花繁多,沿溪流而下,十分幽美。杜牧行经兰溪,看到雨中兰花开放,香气四溢,不由得心生感慨。想到当年的屈原,忧国忧民,却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最终自沉汩罗。这条路大概就是他去投江时的路吧。可见,在古代兰花与屈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3.《题画兰》 清 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

    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

    来不相知去不留。

    郑板桥虽然最爱画竹石,但梅兰竹菊四君子是相互联系的,自然也受到郑板桥的喜爱。兰花身处高山之巅,长于山岩石缝之中,香气浓郁美妙。尽管脚下浮云变幻,兰花毫不关心。卓而不群,不入凡尘,正是兰花最值得君子称赞的品质。

    4.《咏兰》 无名氏

    闻香喜识玉兰幽,

    雅洁清新韵欲流。

    入画入歌皆不愧,

    也宜春色也宜秋。在这幽静之地,闻到香气就知道这里有兰花。因为它高雅纯洁,风韵独特。人们喜爱兰花,不论作画还是歌咏,兰花都是值得称颂的对象。不论是春天还是秋日,兰花依旧是君子的象征。这首诗,虽然作者不知名,但却通过正面和侧面两种方式,表达了对兰花的喜爱,构思上超过了许多大家,绝对值得收蔵。

    5.《兰花》 明 薛网

    我爱幽兰异众芳,

    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

    任是无人也自香。

    兰花,是诗人的最爱。它不向春天献媚,只幽静的生长在西风寒风寒露之中,有没有人欣赏无所谓,仍然散发着无比的清香。薛网,此人名不见经传,只留下这一首自勉诗。这首诗可以说把兰花清雅不俗的特征做了十分贴切的描述,堪称经典。

    [阅读全文]...

2022-02-01 04:48:34
  • 最出名的兰花古诗词(赞美兰花古诗50首)

  • 兰花,赞美
  • 兰花在中国久负盛名,有花中君子的美誉,以香取胜,色泽宜人,迎寒怒放,风姿潇洒,品格高洁,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成为古今文人描写的对象。闲暇之日,漫游旷野,徜徉于兰花之中,回味一下文人墨客对兰花的优美描写,颇有一番诗意。

    1.《家语》(春秋)孔子

    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

    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

    2.《饮酒·十七》(晋)陶渊明

    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3.《种兰》(南北朝)袁淑

    种兰忌当门,怀璧莫向楚。

    楚少别玉人,门当植兰所。

    4.《幽兰五首》(选壹)(南北朝)鲍照

    倾辉引暮色,孤景留思颜。

    梅歇春欲罢,期渡往不还。

    5.《咏兰》(南北朝)萧詧

    折茎聊可佩,入室自成芳。

    开花不竞节,含秀委微霜。

    [阅读全文]...

2022-03-05 02:49:33
  • 关于兰花的诗句古诗词(兰花诗词名句解析)

  • 兰花
  • 花月令》中说,正月,兰蕙芬,径草绿,百花萌动。

    腊尽冬远,春意萌动,梅花谢,幽兰吐芳。

    花开幽谷,兰质蕙心,清香悠远。

    欣欣然,一切都是生命中最好的样子。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香草美人,举手投足,莫不是春天的芬芳秋天的旷远。

    正月,春天的开始,读关于兰花的古诗词,品古人如兰心境。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清.郑燮《题画兰》

    赏析:兰花生长在山崖的最高处,在突出的岩石和深深的裂缝中,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其实,它的脚下不是没有浮云翻滚喧闹,只是它从不去关心它们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去。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画的兰花题的诗,同时它也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诗人借兰花的卓而不群坚守本心来抒发自己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

    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只有静下来,不被外界的繁杂所干扰,才能听见内心的声音。

    陶渊明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这就是兰的品质,淡泊清新,娴静雅致,暗香迢递,其实,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所追求的情怀。

    诗人简介: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又号板桥,清朝文学家、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其人博学多才,诗书画俱佳,世称“三绝”,有《板桥全集》传世。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宋 苏轼 《题杨次公春兰》(节选)

    赏析:春天的兰花就像那品质高尚的人一样,静静地生长,悄悄地开花,矜持,低调,不事张扬。

    它们隐藏在茂密的蓬蒿之中,如果不是暗香浮动,有清新的花香散发出来,人们是很难发现它们的。

    兰花品性淡泊,雅致高洁,它具有深沉的内在美。

    春风动百草,兰蕙生我篱。

    古人植兰蕙以为邻,就如同寻求志趣相同的友人相伴一般,风雨人生,一路相随,又何曾孤单过。

    诗人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枯木怪石图卷》等作品传世。

    手培兰蕙两三栽,日暖风微次第开。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明.文徵明《题画兰》

    赏析:惠风和畅,日暖天晴,花盆中那两三株随便栽下的兰蕙已经先后开出了花朵。

    兰花的香味淡淡的,在室内待久了,就感觉不到了。

    打开窗子,不时有蝴蝶飞进屋来,才知道兰花的芬芳有多馥郁和持久。

    这也是一首题画诗,画中是阳光和暖的春日,一座安静的庭院,窗子敞开着,窗台上两三株暗香浮动的兰蕙,窗下伏案的诗人,还有几只翩跹往来的蝴蝶。

    芬芳的兰蕙,翩跹的蝴蝶,伏案的诗人,这一幅时光安稳岁月静好的画卷是多么令人向往。

    《说山训》里说,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

    兰为兄蕙为弟,幽兰先吐,蕙草后芳。

    屈原说香草美人。兰和蕙都是花中君子香草美人。

    好的品行亦如兰一般,虽然不热烈奔放,但却清香悠远,历久弥新,令人久处不厌。

    诗人简介:文徵明,原名壁,字徵明,号衡山居士,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其诗、文、书、画俱精,世人赞他为“四绝”的全才。

    明朝的陈继儒在《小窗幽记》里说,雨季护兰。

    因为懂得,所以怜惜。

    读汪曾祺的《人间草木》,在书中他多次提到兰,今雨茶庄的老板摘几朵珠兰包在茶叶中,大伯母在夏天的花园里折一枝珠兰别在发髻上,等等。

    淡泊宁静,暗香浮动,这是兰的品性,也是这个中国最后的士大夫的心境。

    江梅退步,幽兰偷眼,回避芳丛。

    虽孤芳,却不自赏,虽长情,却不多情,这就是兰,永保初心,在宁静淡泊里岁月静好……

    [阅读全文]...

2022-02-02 01:16:59
  • 兰花的诗词佳句(赞美兰花的诗词分享)

  • 兰花,赞美,分享
  • ——摘自《古今兰文化》杨俊武、杨晓红编著(行文略有改动)

    自从孔子于2500多年前奠定了兰文化的象征意义,屈子又继承和发展了“香草美人”比兴美德善行的理论内涵。自此以后,历代文人墨客就沿着这条轨迹创作出大量的兰文化诗词,他们赞美兰花的高洁品质,拟似道德情操,弘扬人家磊落正气,意在唤起人们的友爱真诚,回复真我本性。

    兰花有着潇洒飘逸的风姿和超凡脱俗的神韵,因此,历史上对兰花最好的赞美之词,似乎已被古代圣贤说尽。

    古人云:“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用兰花赞美有道德风范的有德之人;

    古人云:“同心而言,其臭如兰。”把兰花当作最诚信的朋友,因为历代文人都向兰花倾诉苦衷,而兰花从不出卖朋友。

    古人云:“兰能辟瘟疫,素心兰花色白而气香,禀受金秋清肃正气,其幽香乃通灵之品,正气胜,则不正之气,自然消退。”将兰花高洁,比作正气的化身,阐扬正义必将战胜*的真理。

    神州大地兰花自然资源丰富多彩,诗歌文化璀璨夺目,本文遴选多首兰文化诗歌,与君共同穿越时光倒流的隧道,解读千年兰文化的沉淀。

    咏 兰

    ——作者 唐彦谦(唐)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作者介绍:

    唐彦谦,字茂业,山西太原人,唐时应进士,十余年不第,后任河中节度副使等职。诗风纤丽,著有《鹿门先生集》。

    编者赏析:

    清风摇曳着曲垂的兰叶,兰从显得婀娜多姿,晨露挂在碧玉般的花瓣上,花朵露犹泫。如此高洁的香草,“美人”为何不愿佩?致使幽香蔼于空谷。据吴广*《楚辞》评云:“美人当以指楚怀王为是。”“胡”即“胡绳”一种香草之名。屈原作品中寄情于兰,多次写到滋兰、纫兰、佩兰,说明屈原执着追求的目的是“为美政”,求君明鉴,求君信任。然而,楚怀王却贤佞导致,蔽美称恶,反谓香草臭恶,为不可纫。这就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即诗人被馋见疏的环境。该诗意境深厚,寄慨遥远,诗人感叹屈原的爱国情操,而自身的人格精神亦寄寓字里行间。

    ——作者 朱熹(南宋)

    漫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

    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香至晚清。

    作者介绍:

    朱熹(1130-1200),字元晦,著有《朱文公集》等。朱熹是一位教育家,也是一位自然科学学者。他从高山残留的螺蚌壳论证地质变迁,对后世学者很有启发。同样他对兰花也颇有研究,在其著作《朱子集注》中有专题辩证阐述古今兰蕙的不同特征和称谓。

    编者赏析:

    诗人随意栽种四五盆兰花,按照兰花生长的*性进行护理。朱子认为人物一理,种兰也不例外,如果过多的遮蔽、施肥、浇水,不利于兰花适应气候变化,可能不做太多人为干涉,反而能确保兰花的幽香长久存在。

    此诗表面在咏兰,却存有言外之意,朱子以兰作喻,抒发自己从事教育五十余年的感悟,他主张对待学生和子女应采取启发式教育,不可约束过严,若过分关爱,反而对成长不利。如何“护得幽香至晚清”,多年来,是一个被世人忽视的问题。诗人给读者留出了足够的感悟空间,让人遐想,令人深思。

    采兰引

    ——作者 杨慎(明)

    云南广通东响水关产兰,绿叶紫茎,春华秋馥,盖楚人屈原所称纫佩之兰也。人家盆植如蒲萱者,盖兰之别称曰荪与芷耳,时川姜子见而采之以赠予,知九畹之受诬千载矣。一旦而雪,作采兰引。

    作者介绍:

    杨慎(1488-1559),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间试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知识渊博,著作达一百余种,诗词流传于世二千余首。

    编者赏析:

    此诗是一篇充满忧患悲愤的抒情诗。明嘉靖年间,身为翰林院修撰的杨慎,直谏忤上,被嘉靖皇帝谪戍云南永昌。诗人为舒心中不*写下这首感愤之作。诗中“美人”亦指当朝嘉靖帝,“目成”应译为发怒的表情,正因为嘉靖皇帝目击发怒方演出九畹芳洁,化为逐客远行的历史悲剧。“徒令”二句用楚老、孔子典故,既合楚老惜芳兰的意境,又形象生动地表达出孔子叹兰如诉如泣的琴曲和幽怨悱恻的心情。

    殿前盆卉芳兰独秀昔人称为王者香

    又以方之君子因题四韵

    ——作者 康熙(清)

    作者介绍:

    康熙(1654—1722),清朝入关后第二位皇帝,4岁登基,在位61年,号称千古一帝,与雍正、乾隆合称康雍乾盛世。

    编者赏析:

    清代是我国养兰、赏兰的鼎盛时期,因此,咏兰诗作成为清朝诗苑的重要题材。千古一帝康熙,不仅爱兰养兰,亦有兰诗传世。

    诗作一、四句说明赏兰于实景,五、八句则论述于意境之中,诗人托物抒怀,比喻将盛德装裱于浅电影书衣中,表示重视贤才,并暗喻培育的人才比九畹春兰多。此诗气象磅礴,意境宏大,深得硬朗疏豪之风骨。

    破盆兰花

    ——作者 郑板桥

    春雨春风洗妙颜,一辞琼岛到人间。

    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

    作者介绍: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清代兴化人。乾隆元年进士,官范县,潍县知县。以忤上官,归里不复仕。善诗,工书画,皆自成一家,为“扬州八怪”之一,著有《板桥全集》

    编者赏析:

    蒙蒙春雨,和煦微风,洗净了幽兰的妙颜,于是兰花辞别了仙境来到人间,欲以高洁的兰德陶冶人们的情操,然而,万般无奈,找不到知己。于是改变了原来的理想,打破瓦盆重新回归林下,尽情地领受大自然的风光。

    这是一首托兰抒怀的诗作,表面状兰,实则喻己,抒发的是入仕前与罢官后的感悟。首句“春雨春风”,蕴含诗人应科举先后为秀才、举人、进士,顺风顺水光耀门楣。诗人入仕后能体慰劳作辛苦之人,与寒士穷人情感相通,后来因助农民胜诉及办理赈济得罪豪绅,被罢官回归故里。因此说“打破乌盆更入山”。

    此诗文字朴实,情怀旷达,融和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古代高蹈文人淡泊名利的情操。

    [阅读全文]...

2022-03-13 07:14:55
  • 关于赞美老师的著名古诗词

  • 赞美,老师,著名
  •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唐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蜂》(唐罗隐)

    不论*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新竹》(清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阅读全文]...

2022-06-04 13:19:20
  • 关于兰花的诗句赞美(赞兰花诗词最美的诗词)

  • 兰花,赞美,最美
  • 兰花身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名花,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这种兰花没有醒目的颜色,也没有硕大的花和叶,但是却具有古代文人墨客都喜爱的朴素、文静和高雅的气质,人们也是常常用兰花比作具有高雅情操的人士,这也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也是我们东方人就爱这种美丽、大方的花朵,小小的兰花在中国也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

    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把兰花看作是高洁典雅的象征,既有借兰花比作真挚的友谊,也有借兰花表达纯真的爱情,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首由宋代诗人曹组创作的诗篇《卜算子·兰》,虽然说时至今日描写兰花的诗篇数不胜数,但是这一篇还是特别值得推荐的。

    《卜算子·兰》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当我们看到这首诗的题目时,会感到他有些与众不同,其实卜算子是一个词牌名,”兰”才是这首诗的题目,词牌就是词的格式名称。宋朝以后词也是经过了不断地发展和变化,词牌名也只不过是根据曲调来填补词的空缺。传说唐代诗人骆宾王作诗十分的喜欢用数字,人们都称他为”卜算子”,所以以后得词家便用这个当做名字,在这之后卜算子也就成为了词人作词中十分常用的词牌名。

    这是一首意境十分优美的古诗词,在春天的一个傍晚,山中的松树和翠萝都笼罩在阵阵的寒气之中;在幽静的小路边儿,只有兰花在独自默默地开放,并没有人在欣赏他,他又能向谁说说自己心中的怨恨呢?这含情脉脉的兰花也许只有梅花才可能与他共语,但是在这寂寞的深山当中,也许还能找到有探索兰花的高尚人士吧!当你特意来闻兰花的香气时,其实兰花并不是很香;你只有在不经意之间,才能感受到他给你带来的芳香。

    其实兰花并没有像其他花种那样美丽动人,远远望去兰花就像是一位穿着朴素的少女,细细品味才能感知对方的芳香,这首诗并不是一首真正的咏物诗,诗人更多的还是在表达自己对像兰花这种高洁人格的赞美,当然诗人也是十分的想成为一个这样的人,面对此时的朝廷,何人不想成为一朵与世无争的兰花呢?谁人不想安安静静的绽放自己的风采呢?

    这首诗的上片主要是写出了兰花的生长环境,诗人先从意境之清幽开始写起,并通过与翠萝形成鲜明的对比,意在表达兰花的高雅,诗人更是借人喻花,将兰花比作那些喜欢隐居的高雅人士。诗人也是从时间开始描写,在和煦的春风之下,黄昏之下的兰花更显得淡雅清艳。

    诗的下片主要就是诗人抒发的情感,由于兰花没有惊艳的外表,很难得到人们的喜爱,诗人也是用兰花的遭遇来喻人。在我国古代很多知识分子渴望得到提拔,他们也想表达自己的心声,但是黑暗的朝廷并不会让这些热血青年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对待他们的只有无尽的打压,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也是非常的失望。诗人此时描写兰花,也是为了表达对隐士节操的崇拜,流露出诗人对归隐山林的向往和与世无争心态。

    [阅读全文]...

2022-05-27 23:12:04
  • 关于兰花的古诗有哪些(赞美兰花的经典诗句)

  • 兰花,赞美,经典
  • 1.《家语》(春秋)孔子

    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

    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

    2.《饮酒·十七》(晋)陶渊明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3.《种兰》(南北朝)袁淑

    种兰忌当门,怀璧莫向楚。

    楚少别玉人,门当植兰所。

    4.《幽兰五首》(选一)(南北朝)鲍照

    倾辉引暮色,孤景留思颜。

    梅歇春欲罢,期渡往不还。

    5.《咏兰》(南北朝)萧詧

    折茎聊可佩,入室自成芳。

    开花不竞节,含秀委微霜。

    6.《和令狐侍御赏蕙草》(唐)杜牧

    寻常诗思巧如春,又喜幽亭蕙草新。

    本是馨香比君子,绕栏今更为何人。

    7.《咏兰》(唐)唐彦谦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霭空谷。

    8.《兰》(宋)梅尧臣

    楚泽多兰人未辨,尽以清香为比拟。

    萧茅杜若亦莫分,惟取芳馨袭衣美。

    9.《兰》(宋)司马光

    艺植日繁滋,芬芳时入座。

    青葱春蕊擢,皎洁秋英堕。

    10.《朱朝议移法云院兰》(宋)王安石

    幽兰有佳气,千载閟山阿。

    不出阿兰若,岂遭干闼婆。

    11.《蔬兰》(宋)王令

    晓折寒蔬野圃间,荒林深处有芳兰。

    世无贤士纫为佩,犹有幽人日取餐。

    12.《次韵答人幽兰》(宋)苏辙

    幽花耿耿意羞春,纫佩何人香满身。

    一寸芳心须自保,长松百尺有为薪。

    13.《兰花》(宋)苏辙

    李径桃蹊次第开,秾香百和袭人来。

    春风欲擅秋风巧,催出幽兰继落梅。

    14.《幽兰花》(宋)苏辙

    珍重幽兰开一枝,清香耿耿听犹疑。

    定应欲较香高下,故取群芳竞发时。

    15.《墨蕙》(宋)陈与义

    人间风露不到畹,只有酪奴无世尘。

    何须更待秋风至,萧艾从来不共春。

    16.《题画兰》(宋)张浚

    翠袖冲寒暮倚楼,高山流水思悠悠。

    玉人何处空遗珮,月落沧江一笛秋。

    17.《咏兰》(宋)杨万里

    健碧缤缤叶,斑红浅浅芳。

    幽香空自秘,风肯秘幽香?

    [阅读全文]...

2021-11-23 22:41:05
著名赞美兰花的古诗词 - 句子
著名赞美兰花的古诗词 - 语录
著名赞美兰花的古诗词 - 说说
著名赞美兰花的古诗词 - 名言
著名赞美兰花的古诗词 - 诗词
著名赞美兰花的古诗词 - 祝福
著名赞美兰花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