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江村生活的古诗ci

关于描写江村生活的古诗ci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江村生活的古诗ci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江村生活的古诗ci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江村生活的古诗ci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57) 语录(9) 说说(24) 名言(2k+) 诗词(752) 祝福(16k+) 心语(465)

  • 戴复古:江村晚眺

  •   《江村晚眺》

      作者:戴复古

      江头落日照*沙,

      潮退渔船搁岸斜。

      白鸟一双临水立,

      见人惊起入芦花。

      翻译:

      江边上空的夕阳笼罩江边沙滩。

      潮水退了,渔船倾斜着靠在岸边。

      一对白色水鸟停在江水旁。

      闻得有人来,

      就警觉地飞入芦苇丛中。

      赏析:

      这首诗在“静”与“动”的描写安排上十分巧妙,色彩运用也恰到好处:电影的沙滩,斑驳的渔船,深褐色的堤岸,碧绿的江水,青青的芦荡,白色的芦花,洁白的水鸟,在血红的残阳映照下,更显得色彩浓郁,陆离绚丽,耀人眼目。

      “照”、“搁”、“立”、“入”等动词看似*淡无奇,实际运用的十分准确恰当,使整首诗画面生动起来。充分体现诗人炼字的功夫。

      江边沙滩*坦柔软,残阳的余辉笼照在上面,一派金红。江水已经退潮,一艘艘打渔船斜靠在岸边。

      一对白色的水鸟静静地伫立江水旁,似醒还睡。突然,一个渔人来到江岸,水鸟惊觉,扑啦啦展翅腾起,转眼间没入开满白花的无边无际芦苇荡中。

      戴复古是南宋江湖派重要诗人,一介布衣,游历江湖,足迹遍及南中国主要地区。诗人晚眺江边景色,一幅静态画面:落日、*沙、江水、渔船、白鸟,一切似乎凝固了,显得那么宁静而沉寂。突然,人来鸟惊。使整个画面动了起来。

    [阅读全文]...

2022-07-20 15:56:27
  • 杜甫:江村

  • 杜甫
  •   《江村》

      作者:杜甫

      原文: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释:

      1、抱:围绕。

      2、长夏:盛夏。

      3、微躯:微贱的身躯,诗人自指。

      翻译:

      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绕村流过,长长的夏日里,村中的一切都显得幽雅。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鸥鸟互相追逐嬉戏,亲亲热热。妻子在纸上画着棋盘,小儿敲针作鱼钩。只要有老朋友给予一些周济(只是年老多病需要一些药物),我这微贱之人也就别无所求了。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在几个月之前,诗人经过四年的流亡生活,从同州经由绵州,来到了这不曾遭到战乱骚扰的、暂时还保持安静的西南富庶之乡成都郊外浣花溪畔。他依靠亲友故旧的资助而辛苦经营的草堂已经初具规模;饱经离乡背井的苦楚、备尝颠沛流离的艰虞的诗人,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安居的栖身之所。时值初夏,浣花溪畔,江流曲折,水木清华,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诗人拈来《江村》诗题,放笔咏怀,愉悦之情是可以想见的。

      本诗首联第二句“事事幽”三字,是全诗关紧的话,提挈一篇旨意。中间四句,紧紧贴住“事事幽”,一路叙下。梁间燕子,时来时去,自由而自在;江上白鸥,忽远忽*,相伴而相随。从诗人眼里看来,燕子也罢,鸥鸟也罢,都有一种忘机不疑、乐群适性的意趣。物情如此幽静,人事的幽趣尤其使诗人惬心快意: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亲;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觉可爱。棋局最宜消夏,清江正好垂钓,村居乐事,件件如意。经历长期离乱之后,重新获得家室儿女之乐,诗人怎么不感到欣喜和满足呢?结句“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虽然表面上是喜幸之词,而骨子里正包藏着不少悲苦之情。曰“但有”,就不能保证必有;曰“更何求”,正说明已有所求。杜甫确实没有忘记,自己眼前优游闲适的生活,是建筑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压痛点。一旦分禄赐米发生了问题,一切就都谈不到了。所以,我们无妨说,这结末两句,与其说是幸词,倒毋宁说是苦情。艰窭贫困、依人为活的一代诗宗,在暂得栖息,甫能安居的同时,便吐露这样悲酸的话语,实在是对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的强烈控诉。

      中联四句,从物态人情方面,写足了江村幽事,然后,在结句上,用“此外更何求”一句,关合“事事幽”,收足了一篇主题,最为简净,最为稳当。

      《江村》一诗,在艺术处理上,也有独特之处。

      一是复字不犯复。此诗首联的两句中,“江”字、“村”字皆两见。照一般做律诗的规矩,颔、颈两联同一联中忌有复字,首尾两联散行的句子,要求虽不那么严格,但也应该尽可能避复字。现在用一对复字,就有一种轻快俊逸的感觉,并不觉得是犯复了。这情况,很象律句中的拗救,拗句就要用拗句来救正,复字也要用复字来弥补。况且,第二句又安下了另外两个叠字“事事”,这样一来,头两句诗在读起来的时候,就完全没有枝撑之感了。

      二是全诗前后啮合,照应紧凑。“梁上燕”属“村”,“水中鸥”属“江”:“棋局”正顶“长夏”,“钓钩”又暗寓“清江”。颔联“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水中鸥”,(m.ju.51tietu.net)两“自”字,两“相”字,当句自对:“去”“来”与“亲”“*”又上下句为对。自对而又互对,读起来轻快流荡。颈联的“画”字、“敲”字,字皆现成。且两句皆用朴直的语气,最能表达夫妻投老,相敬弥笃,稚子痴顽,不隔贤愚的意境。

      三是结句,忽转凄婉,很有杜甫咏怀诗的特色。杜甫有两句诗自道其做诗的甘苦,说是“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至后》)。此诗本是写闲适心境,但他写着写着,最后结末的地方,也不免吐露落寞不欢之情,使人有怅怅之感。杜甫很多登临即兴感怀的诗篇,几乎都是如此。前人谓杜诗“沉郁”,其契机恐怕就在此处。

    [阅读全文]...

2022-04-27 03:29:17
2022-06-18 00:10:55
  • 反映农村生活的古诗

  • 生活,农村,文学
  • 反映农村生活的古诗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反映农村生活的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王维《山居秋瞑》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歌式微。

      王建《田家行》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张籍《野老歌》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聂夷中《伤田家》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偏照逃亡屋。

      韦应物《观田家》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杜荀鹤《山中寡妇》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王维《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鸲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阅读全文]...

2022-01-21 16:57:06
  • 表现农村生活的古诗

  • 农村,生活
  •   古人在写乡村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新晴原野旷。

      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

      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

      倾家事南亩。

      新筑场泥镜面*,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拔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故人具鸡黍(shǔ),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xiá)。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阅读全文]...

2022-07-21 01:25:14
  • 戴复古《江村晚眺》全诗翻译赏析

  • 戴复古《江村晚眺》全诗翻译赏析

      江村晚眺

      宋·戴复古

      江头落日照*沙,潮退渔船搁岸斜。

      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翻译:

      江边上空的夕阳笼罩江边沙滩。潮水退了,渔船倾斜着靠在岸边。

      一对白色水鸟停在江水旁。闻得有人来,就警觉地飞入芦苇丛中。

      【意境欣赏】

      江边沙滩*坦柔软,残阳的余辉笼照在上面,一派金红。江水已经退潮,一艘艘打渔船斜靠在岸边。

      一对白色的水鸟静静地伫立江水旁,似醒还睡。突然,一个渔人来到江岸,水鸟惊觉,扑啦啦展翅腾起,转眼间没入开满白花的无边无际芦苇荡中。

      背景:

      戴复古是南宋江湖派重要诗人,一介布衣,游历江湖,足迹遍及南中国主要地区。诗人晚眺江边景色,一幅静态画面:落日、*沙、江水、渔船、白鸟,一切似乎凝固了,显得那么宁静而沉寂。突然,人来鸟惊。使整个画面动了起来。

      赏析:

      这首诗在“静”与“动”的描写安排上十分巧妙,色彩运用也恰到好处:*的沙滩,斑驳的渔船,深褐色的.堤岸,碧绿的江水,青青的芦荡,白色的芦花,洁白的水鸟,在血红的残阳映照下,更显得色彩浓郁,陆离绚丽,耀人眼目。

      “照”、“搁”、“立”、“入”等动词看似*淡无奇,实际运用的十分准确恰当,使整首诗画面生动起来。充分体现诗人炼字的功夫。

    [阅读全文]...

2022-07-25 11:27:27
  • 《江村即事》赏析

  •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浅水边。

      司空署诗鉴赏

      这首小诗内容浅显,但诗人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捕捉富于特征的景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勾勒出一幅幽美、闲静的江村夜钓归眠图,给人以无尽的艺术美感。

      “钓罢归来不系船”,写夜钓归来,渔人懒系渔船,任其随处飘荡的情景。传递出渔人一天劳作后,随便把船一丢而坦然离去的情态。

      “江村月落正堪眠”,紧承上句,点明下船的地点、时间和人物的心情。地点是江村,时间是月落之夜,人物此时心境是满身疲惫,正思睡眠。着一“堪”

      字,既表现出人物此时思眠之切,又说明江村幽静的环境正好安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末两句又紧承上两句内容,把诗意推进了一层。意谓不消说一夜之间船不会被风吹去,即便吹去了,也只不过倚靠在芦花浅水边,这有什么关系呢?这样,不仅交待了首句“不系船”的原因,同时使人深深体味到江村风景的闲静幽美、社会生活的安定太*及人物心境的欢畅闲适。

      全诗寥寥四句,虽着墨不多,但作者能从生活中摄取渔人钓罢归舟,放船安眠的小场景,在层层渲染中使其有情有景,妙趣横生,令人读后回味无穷,诗情画意尽在其中。

    整理:zhl201702

    [阅读全文]...

2022-01-24 14:46:22
  • 关于乡村的古诗有哪些(描写乡村生活的现代诗)

  • 乡村,生活,现代诗
  • 乡村的春天是美丽多彩的:那金电影的油菜花、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吸引着蜂蝶飞飞停停忙碌不停,碧绿的麦浪随风起伏翻滚,燕子蹁跹,喜鹊飞舞………

    那诗人笔下乡村的春天是怎样的呢?

    山中留客

    唐-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春天的阳光沐浴着山,山中的景色十分美丽,不要因为阴天就打算回家。

    即使天气晴朗没有下雨样子,走到山中云雾深处雨点也会打湿你的衣裳。

    阙题

    唐-刘昚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山路被白云隔断在尘境之外,春光宛若清清溪流源远流长。

    不时有落花随溪水飘流而至,远远地就可闻到水中的芳香。

    闲静的荆门面对蜿蜒的山路,柳荫深处蕴藏着读书的斋堂。

    每当太阳光穿过柳荫的幽境,清幽的光辉便洒满我的衣裳。

    山房春事

    唐-岑参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春风柔日光暖满目荡漾春光,蝴蝶和蜜蜂不时乱飞进厅房。

    几枝柳条低过了晾衣的横木,一片山花表落在了笔床之上。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春山美景好不胜收,令人赏玩彻夜忘归。捧起山泉,月影闪烁手间;拨弄树枝,香气渗透衣衫。游兴顿起,不会在乎路途远*;想要离去,总难舍下花草深情。翘首南望,钟声悠扬,楼台掩映翠微深处。

    春中田园作

    唐-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屋上有一只春鸠在鸣叫,村边开着大片的白色杏花。

    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长长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

    去年的燕子飞回来了,好像认识它的旧巢。屋里的旧主人在翻看新年的日历。

    举杯欲饮,又停了下来,想到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不由惆怅惋惜。

    题农父庐舍

    唐-丘为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

    沟塍流水处,耒耜*芜间。

    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

    春风是什么时候到来的呢?已经吹绿了湖泊上面的山峰。

    湖泊上面的春意既然早来,种田的人民整天都闲不下来。

    农民拿着耒耜在田间劳作,修沟引水铲除杂草躬耕不缀,

    傍晚时分农民将牛喂饱后,回到家里把门关上睡觉去了。

    [阅读全文]...

2021-12-09 10:56:04
  • 司空曙《江村即事》的全诗翻译赏析

  • 司空曙《江村即事》的全诗翻译赏析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司空曙《江村即事》的全诗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浅水边。

      注释:

      即事:以当前的事物为题材所做的诗。

      罢:完了;系:系好。不系船:《庄子》曰“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即以“不系之舟”为无为思想的象征。

      正堪眠:正是睡觉的好时候;堪:可以,能够。

      纵然:即使。

      译文1:

      垂钓归来,却懒得把缆绳系上,任渔船随风飘荡;而此时残月已经西沉,正好安然入睡。即使夜里起风,小船被风吹走,大不了也只是停搁在芦花滩畔,浅水岸边罢了。

      译文2:

      渔翁垂钓归来,让渔船顺势任意飘荡,索性连船也不想去系。船停靠在江村,天色已晚,月亮已经落下去了,人或许也有些疲倦了,正是睡觉休息的时候。这里江岸边长满芦苇,水面清浅,风*浪静,且不说夜里不一定起风,即使起风,没有系住的小船也至多被风吹送到那长满芦花的浅水边,船上睡觉的人是尽可以高枕无忧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江村眼前之事,但诗人并不铺写江村景色,而是通过江上钓鱼者的一个细动作及心理活动,反应江村生活的'一个侧面,写出真切而恬美的意境。

      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二九二。下面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吴小林教授对此诗的赏析。

      这首诗写江村眼前事情,但诗人并不铺写村景江色,而是通过江上钓鱼者的一个细小动作及心理活动,反映江村生活的一个侧面,写出真切而又恬美的意境。

      “钓罢归来不系船”,首句写渔翁夜钓回来,懒得系船,而让渔船任意飘荡。“不系船”三字为全诗关键,以下诗句全从这三字生出。“江村月落正堪眠”,第二句上承起句,点明“钓罢归来”的地点、时间及人物的行动、心情。船停靠在江村,时已深夜,月亮落下去了,人也已经疲倦,该睡觉了,因此连船也懒得系。但是,不系船能安然入睡吗?这就引出了下文:“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这两句紧承第二句,回答了上面的问题。“纵然”、“只在”两个关联词前后呼应,一放一收,把意思更推进一层:且不说夜里不一定起风,即使起风,没有缆住的小船也至多被吹到那长满芦花的浅水边,也没有什么关系。这里,诗人并没有刻画幽谧美好的环境,然而钓者悠闲的生活情趣和江村宁静优美的景色跃然纸上,表达了诗人对生活随性的态度。

      这首小诗善于以个别反映一般,通过“钓罢归来不系船”这样一件小事,刻画江村情事,由小见大,就比泛泛描写江村的表面景象要显得生动新巧,别具一格。诗在申明“不系船”的原因时,不是直笔到底,一览无余,而是巧用“纵然”“只在”等关联词,以退为进,深入一步,使诗意更见曲折深蕴,笔法更显腾挪跌宕。诗的语言真率自然,清新俊逸,和富有诗情画意的幽美意境十分和谐。

      名家点评

      唐汝询《唐诗解》说:“全篇皆从‘不系船’翻出,语极浅,兴味自佳”。

      吴烶《唐诗选胜直解》云:“此归林下行乐之诗。无拘之身,垂钓遣兴,江静月沉,正可稳睡。偶尔不系船,更见忘机自适处,兴味于此不浅。”

    [阅读全文]...

2022-07-10 15:29:38
  • 描写恬静质朴的农村生活的古诗

  • 农村,生活
  •   诗人以农村生活作为诗的题裁,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漠漠重云暗,萧萧密雨垂。

      为霖淹古道,积日满荒陂。

      五稼何时获,孤村几户炊。

      乱流发通圃,腐叶著秋枝。

      暮爨新樵湿,晨渔旧浦移。

      空馀去年菊,花发在东篱。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阅读全文]...

2022-07-17 07:54:55
描写江村生活的古诗ci - 句子
描写江村生活的古诗ci - 语录
描写江村生活的古诗ci - 说说
描写江村生活的古诗ci - 名言
描写江村生活的古诗ci - 诗词
描写江村生活的古诗ci - 祝福
描写江村生活的古诗ci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