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当中的古诗意思

关于己亥杂诗当中的古诗意思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己亥杂诗当中的古诗意思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己亥杂诗当中的古诗意思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己亥杂诗当中的古诗意思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76) 说说(654) 名言(5) 诗词(7k+) 祝福(79) 心语(3)

  • 己亥杂诗的古诗意思

  • 写作
  • 己亥杂诗的古诗意思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己亥杂诗的古诗意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注释】

      浩荡离愁白日斜(xiá):浩荡,广阔无边的样子,这里形容愁思无穷无尽。离愁,离别的愁思。白日,指太阳。

      吟鞭:诗人的马鞭。

      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古诗今译】

      带着满怀离愁别绪,趁着西下的斜阳,扬鞭催马,远走天涯。纷纷飘零的落花绝不是无情之物,化作春泥还要培育出更美的鲜花。

      【赏析】

      龚自珍(1792-1841),又名巩祚(zuò),字璱(sè)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代杰出的思想家、诗人和学者。共有《己亥杂诗》315首,多咏怀和讽刺之作,写于已亥年,即清道光十九年(1839)。

      这首诗是龚自珍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的。这首诗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抒发了诗人离京南返时的愁绪,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虽已辞官赴天涯,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了作者效忠朝廷与国家的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

      诗的前两句既有抒情,又有叙事的,诗人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了豪放洒脱的气概,感慨的是离别之忧伤;洒脱的是终于逃脱了令人窒息的官场樊笼,可以轻松愉快地到外面的世界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样,离别愁绪就和回归喜悦交织在一起的,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夕阳斜晖,又有广阔天涯。这是诗人当时复杂心境的真实写照的。

      诗的后两句则笔锋一转,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的心境,用“落红”来比喻自己虽年事已高,告老还乡,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的.,仍要做些于国于民有益的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历来为人们传颂的经典名句,它一方面是诗人的抒怀言志,另一方面也是诗人崇高人格道德境界的真实写照,形象、贴切地展示了作者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

      诗人以“白日斜”来烘托离愁,以“吟鞭东指即天涯”抒写退出官场事故纷争后的洒脱豪放,以“落红”暗示自己“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之“进亦忧,退亦忧”的忧国忧民情怀,可见诗人辞官心情是极其复杂的,也是极其痛苦的。全诗寄情于物,形象贴切,浑然一体,感人至深。

    [阅读全文]...

2022-07-26 20:17:47
  • 己亥杂诗的诗意_己亥杂诗的意思

  • 诗意
  •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

      1、九州:中国。

      2、风雷: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

      3、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4、恃:依靠。

      5、喑:没有声音。

      6、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7、究:终究、毕竟。

      8、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

      9、重:重新。

      10、抖擞:振作精神。

      11、拘:拘泥、束缚。

      12、降:降生。

      译文:

      要是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

      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心痛。

      我奉劝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赏析: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阅读全文]...

2022-01-06 06:47:37
  • 己亥杂诗古诗的意思

  • 己亥杂诗古诗的意思

      《己亥杂诗》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组诗作品。这是一组自叙诗,写了*生出处、著述、交游等,或议时政,或述见闻,或思往事,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抨击社会。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己亥杂诗古诗的意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己亥杂诗

      作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

      1.这是《己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已被编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第八首)

      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3.恃(shì):依靠。

      4.喑(yīn):哑。

      5.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6. 究: 终究,毕竟。

      7.天公:造物主,这里指天帝。

      8. 重:重新。

      9. 抖擞: 振作精神。

      10.降:降生。

      11.九州:*。

      12.风雷:风、雷一般的样子

      译文 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大地发出勃勃生机,

      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言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解说

      “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因此他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赏析

      《己亥杂诗》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这是在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这首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意指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

      《己亥杂诗》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阅读全文]...

2022-02-15 23:16:14
  • 己亥杂诗意思是什么

  • 己亥杂诗意思是什么

      你听过《己亥杂诗》的诗吗?你知道己亥杂诗意思是什么吗?不妨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下。

      己亥杂诗意思是什么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1792-1841)创作的一组诗集。本诗是一组自叙诗,写了*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其中第125首《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被中国中小学语文课本六年级下册(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沪教版)收录,以及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收录,七年级下册(2017版)还有一首。龚自珍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革”,批评清王朝的腐败,洋溢着爱国热情。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甩响马鞭向东一指,这一离去从此就是天涯海角。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肥沃的泥土,还能起着滋育养护新树初蕊的作用。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己亥杂诗》是龚自珍诗歌创作的代表作品。它是诗人于道光十九年(1839)辞官返家之时,沿途所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一共三百十五首。这些诗篇是他一生的回忆录。诗中表达了他的思想倾向、对国事的感慨以及生*经历的哀乐。

      【内容主旨】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他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诗歌意境】

      诗人在首句“浩荡离愁白日斜”中,通过“离愁”与“白日”等意象,准确地表现了他眼望落日、愁绪横生的心态。此时的斜阳,对诗人来说不再是“夕阳无限好”,也不是“长河落日圆”了,而是惨然无色,顿失光辉。尤其是“愁” “白” “斜”,勾画了了,呈现了一幅悲怆萧瑟的意境。

      【表现手法】

      诗人在后两句中运用移情于物的手法,赋落花以新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一旦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

    [阅读全文]...

2022-05-26 00:23:44
  • 己亥杂诗的诗意和意思

  • 诗意
  • 己亥杂诗的诗意和意思

      在日常过程学*中,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己亥杂诗的诗意和意思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己亥杂诗·其五

      清代: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注释

      选自《龚自珍全集》

      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浩荡:无限。

      吟鞭:诗人的马鞭。 东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赏析

      作者当时愤然辞官,离别亲朋好友,愁肠百结。“浩荡”一词,除了说明愁绪之浓,还蕴蓄着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对当政者的愤然、对人民生活的担忧等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

      “浩荡离愁白日斜”。别离愁绪已经充塞天地、浩浩难禁。何况正值夕阳西坠,日暮摇落之际,诗人此时的心绪,便可想而知;如果借用词组结构方式分析其中的意蕴,以“离愁”为中心词的话。那么,“浩荡”是“离愁”的定语,而“白日斜”则是“离愁”的补语。“白日斜”是说作者带着离愁南归,因为愁绪郁积在胸中,所以感觉上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日薄西山。这里不说“夕阳”而取“白日”,正好与作者当时的心情相吻合,也隐喻当时国势渐颓的社会现实;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喜欢用落日作为自然现象和象征韶光易逝的双重手法来显示相思之烈或别离之苦;“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古诗》);“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斜阳却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吟鞭东指即天涯”。“吟鞭”是指诗人的马鞭,“东指”点明了此行的目的地。“即天涯”是说距离故乡还很远; 马鞭举处,前面便是离京师越来越远的海角天涯。元人马致远的《天净沙》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龚自珍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龚自珍的“吟鞭东指即天涯”没有直接说自己是“断肠人”而已。

      按理说,龚自珍不满于死气沉沉的礼部衙门生活。毅然辞去礼部主事之职,准备回家乡杭州干一番事业。只身出都,有的只是对旧势力的决裂之感和憎恶之情。不应产生浩荡的离愁,唐诗人刘皂《旅次朔方》云:“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说由于迁谪到更远的'地方,因此连客舍地也成为故乡了。不同之处在于,龚自珍虽说是浙江仁(今杭州)人,但小时候在北京住过,又在礼部和其他机构做了十余年京官,京城早已成了他的第二故乡;虽然龚自珍是主动要求辞职,但辞职的原因却是因为沉沦下僚,生活拮据,事出无奈。客观上是被迫离京出都。因此,“浩荡离愁”中,含有些许仕途蹭蹬,不为世用的感叹和在政治上、思想上的孤独感。兼之龚自珍当时与做妓的女人灵箫关系十分密切,《己亥杂诗》十分之一的主题都与灵箫有关,其中一首说自己正堕入“红似相思绿似愁”的情场里。虽说灵箫并不在京师,但在这种情况下,与过去的生活告别。缠绵悱恻、依依不舍的“离愁”也就难排难遣。可见,龚自珍的“离愁”内涵是丰富、复杂和多方面的。

      日暮的片片飞花,撩起诗人的离愁。事业未竟,岁月蹉跎,青春已逝,红日西沉,今番出都,也许不再回还,作为描摹落花的能手,诗人爱“探春”,更爱“送春”,爱花开,也许更爱看花落,他曾在《西郊落花歌》中说纷飞的海棠花是到人间飘泊逗留的奇龙怪凤,把大风中海棠纷谢的奇景比作“如钱塘潮夜澎湃;如昆阳战晨披靡;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冥目观想尤神驰”,想像“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长是落花时”。他对落花作过那么多美妙的比喻,而如今,诗人突然感到自己像一片飘飞的落花。辞别京都,诗人乘马车出都,一路情不能已,对着无边的落花,展开丰富的想像。官场的倾轧,沉重的氛围,窒息的人性,拮据的生活,诗人把自己的身世与落花完全融为一体。

      “落红不是无情物”,这里的“落红”两字。在全诗中地位十分重要。它上承“浩荡离愁”,诗人的离愁不仅有“浩荡”修饰,“白日斜”烘托,“天涯”映衬,还被动态的,由时时拂面而过的“落红”撩起;这一笔是隐藏在诗内的,因此,“落红”既是对前面离愁内涵的补充,而作为转折,它又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转入下层,为全诗主题升华作了铺垫。此时诗人在想落红护花;“落红”即落花,全句的本义是说从树上飘落的花瓣并不是无情之物,而是依附地表,腐烂成泥,化作精魂,养育来年的春花。作者借自然的循环法则来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这富有哲理的一句话,传达出诗人“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难能可贵的精神,表明了诗人无比坚定的决心,成为千古名句,激励着许多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落花决不是无情的废物,诗人辞去礼部主事之职,正是为了到家乡主掌书院,聚徒讲学,把自己的学业和思想传给生徒,以变革的热情和未来的憧憬启迪他们,为国为民尽自己的最后一点力量。花落归根,化为春泥,正可以孕育新的春天,色彩、芬芳,正可以献给后之来者。诗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大自然里花开花落,本来风雨由之,无感情可言,落红说不上是“有情物”还是“无情物”,只是诗人把自己的身世与落花完全结合起来,把感情移向落花,才使落花也具有人的感情,从而变成有情物。落花有情,表现在去酿造新的彩色的世界——“化作春泥更护花”。至此,诗人终于把飞花般纷乱的思绪捉住,从愁思中摆脱出来,带着时代的使命感,上升到一种庄严神圣的境界;“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飞花的独自,也是诗人与腐败的官场决裂,向黑暗的势力抗争的庄严而神圣的宣誓。为了国家和黎民百姓,为了似锦繁花,不惜献身化为春泥。

      古代诗人描写落花,一种是怨啼鸟,怪东风,叹年华,面对落花,嘘唏感叹。“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红楼梦》中林黛玉葬花词:“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杜牧《金谷园》甚至把落花比作堕楼美人:“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把风吹花落悄无声的自然景象与美人堕楼联系在一起,以粉红的花瓣从枝头飘落比拟红粉佳人堕楼,寓有美人如花,红颜薄命,美好的事物殒于一旦的感叹,讽刺了石崇“金谷园”繁华事散,好景不长的可悲结局;而把花落比作美人堕楼,有些凄楚肃杀,充满浓郁的感伤之情。另一种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其中不乏昂扬向上的精神。“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刘慎虚《阙题》);“春城无处不飞花”(韩翃《寒食》);“花落春仍在”(俞樾试帖诗),孟浩然的《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也只见童子的浑朴天真和烂漫之趣,而无伤春惜花之情。有的充满勃勃生机,有的在飒衰中现出昂奋。但是,无论是“春城无处不飞花”,还是“花落春仍在”,比起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来,境界上要略逊一筹。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龚自珍论诗曾说“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书汤海秋诗集后》),他自己的创作就是最好的证明。

      拓展资料: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盦(一作定庵)。汉族,浙江(今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拓展资料:  

      解说

      “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因此他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阅读全文]...

2022-04-26 12:17:47
  • 己亥杂诗首哀的意思

  • 己亥杂诗首哀的意思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1792-1841)创作的一组诗集。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己亥杂诗首哀的意思,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原文】

      已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

      1.这是中的第二百二十首。九州:中国。

      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3.恃(shì):依靠。

      4.喑(yīn):哑。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究:终究、毕竟。

      5.天公:造物主。重:重新。抖擞:振作精神。

      6.降:降生。

      【译文】

      只有风雪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

      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写作背景】

      (1831年)岁次已亥,辞官返乡,又去北上迎接妻儿,在南北往来途中,感于清朝朝庭压抑、束缚人才的情况,作诗315首表达了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

      【赏析】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诗人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阅读全文]...

2022-02-02 22:21:18
  • 己亥杂诗九州的意思

  • 己亥杂诗九州的意思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己亥杂诗九州的意思,供大家阅读参考。

      原文:

      己亥杂诗

      作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jiàng)人这时候才。

      注释

      1.九州:中国。

      2.风雷: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

      3.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4.恃(shì):依靠。

      5.喑(yīn):没有声音。

      6.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7.究:终究、毕竟。

      8.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

      9.重:重新。

      10.抖擞:振作精神。

      11拘:拘泥、束缚。

      12降:降生。

      己亥杂诗九州的意思:

      要是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如疾风迅雷般的改革。如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心痛。我奉劝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这时候才。

      赏析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己亥杂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描绘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这时候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这时候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描绘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这时候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这时候才”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阅读全文]...

2022-04-10 15:47:51
  • 己亥杂诗诗名的意思

  • 己亥杂诗诗名的意思

      《己亥杂诗》是诗人龚自珍的'作品。这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百姓民不聊生。你知道己亥杂诗诗名的意思吗?让小编来告诉你吧。

      己亥杂诗诗名的意思

      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法,本诗所指的“己亥年”是1839年。这一年龚自珍辞官南下,一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成315首日记体组诗。因为都写于己亥年,所以将这315首诗都称为――《己亥杂诗》。

      己亥杂诗全文

      1、著书何似观心贤?不奈巵言夜涌泉。百卷书成南渡岁,先生续集再编年。

      2、我马玄黄盼日曛,关河不窘故将军。百年心事归*淡,删尽蛾眉惜誓文。

      3、罡风力大簸春魂,虎豹沈沈卧九阍。终是落花心绪好,*生默感玉皇恩。

      4、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白云出处从无例,独往人间竟独还。(余不携眷属仆从,雇两车,以一车自载,一车载文集百卷出都。)

      5、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亦曾橐笔侍銮坡,午夜天风伴玉珂。欲浣春衣仍护惜,乾清门外露痕多。

      7、廉锷非关上帝才,百年淬厉电光开。先生宦后雄谈减,悄向龙泉祝一回。

      8、太行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恶蹲。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别西山)

      9、翠微山在潭柘侧,此山有情惨难别。薜荔风号义士魂,燕支土蚀佳人骨。(别翠微山)

      10、进退雍容史上难,忽收古泪出长安。百年綦辙低徊遍,忍作空桑三宿看。(先大父宦京师,家大人宦京师,至小子,三世百年矣!以己亥岁四月二十三日出都。)

      11、祖父头衔旧熲光,祠曹我亦试为郎。君恩够向渔樵说,篆墓何须百字长。(唐碑额有*百字者)

      12、掌故罗胸是国恩,小胥脱腕万言存。他年金鐀如搜采,来叩空山夜雨门。

      13、出事公卿溯戊寅,云烟万态马蹄湮。当年筮仕还嫌晚,已哭同朝三百人。

      14、颓波难挽挽颓心,壮岁曾为九牧箴。钟簴苍凉行色晚,狂言重起廿年瘖。

      15、许身何必定夔皋,简要清通已足豪。读到嬴刘伤骨事,误渠毕竟是锥刀。

      16、弃妇丁宁嘱小姑,姑恩莫负百年劬。米盐种种家常话,泪湿红裙未绝裾。(有弃妇泣于路隅,因书所见。)

      17、金门缥缈廿年身,悔向云中露一鳞。终古汉家狂执戟,谁疑臣朔是星辰?

      18、词家从不觅知音,累汝千回带泪吟。惹得尔翁怀抱恶,小桥独立惨归心。(吾女阿辛书冯延巳词三阕,日日诵之,自言能识此词之旨,我竟不知也。)

      19、卿筹烂熟我筹之,我有忠言质幻师:观理自难观势易,弹丸垒到十枚时。(道旁见鬻戏术者,因赠。)

      20、消息闲凭曲艺看,考工文字太叢残。五都黍尺无人校,抢攘廛间一饱难。(过市肆有感。)

      21、满拟新桑遍冀州,重来不见绿云稠。书生挟策成何济?付与维南织女愁。(曩陈北直种桑之策于畿辅大吏)

      22、车中三观夕惕若,七岁灵文电熠若。忏摩重起耳提若,三普贯珠累累若。(予持陀罗尼已满四十九万卷,乃新定课程,日颂普贤、普门、普眼之文。)

      23、荒村有客抱虫鱼,万一谈经引到渠。终胜秋燐无姓氏,沙涡门外五尚书。(逆旅夜闻读书声,戏赠。沙涡门即广渠门,门外五里许,有地名五尚书坟,五尚书,不知皆何许人也。)

      24、谁肯栽培木一章?黄泥亭子白茅堂。新蒲新柳三年大,便与儿孙作屋梁。(道旁风景如此)

      25、椎埋三辅饱于鹰,薛下人家六万增。半与城门充校尉,谁将斜谷械阳陵?

      26、逝矣斑骓罥落花,前村茅店即吾家。小桥报有人痴立,泪泼春帘一饼茶。(出都日,距国门已七里,吴虹生同年立桥上候予过,设茶,洒泪而别。)

      27、秀出天南笔一支,为官风骨称其诗。野棠花落城隅晚,各记春骢恋縶时。(别石屏朱丹木同年雘。丹木以引见入都,为予治装,与予先后出都。)

      28、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别黄蓉石比部玉阶。蓉石,番禺人。)

      29、觥觥益阳风骨奇,壮年自定千首诗。勇于自信故英绝,胜彼优孟俯仰为。(别汤海秋户部鹏)

      30、事事相同古所难,如鹣如鲽在长安。从今两戒河山外,各逮而孙盟不寒。(光州吴虹生葆晋,与予戊寅同年,己丑同年,同出清苑王公门,殿上试同不及格,同官内阁,同改外,同日还原官。)

      31、本朝闽学自有派,文字醰醰多古情。新识晋江陈户部,谈经颇似李文贞。(别陈颂南户部庆镛。)

      32、何郎才调本孪生,不据文家为弟兄。嗜好毕同星命异,大郎尤贵二郎清。(别道州何子贞绍基,子毅绍业兄弟。*世孪生,皆据质家为兄弟。)

      33、少慕颜曾管乐非,胸中海岳梦中飞。*来不信长安隘,城曲深藏此布衣。(别会稽少白山人潘谘)

      34、猛龙当年入海初,婆娑曾否有仓佉?祇今旷劫重生后,尚识人间七体书。(别镇国公容斋居士。居士睿亲王子,名裕恩,好读内典,遍识额纳特珂克、*、西洋、蒙古、回部及满汉字,又校订全藏,凡经有新旧数译者,皆访得之,或校归一是,或两存之,或三存之,自释典入震旦以来,未曾有也。)

      35、丱角春明入塾年,丈人摩我道崭然。恍从魏晋纷纭后,为溯黄农浩渺前。(别大兴周丈之彦)

      36、多君媕雅数论心,文字缘同骨肉深。别有樽前挥涕语,英雄迟暮感黄金。(别王秋畹大令继兰,秋畹,济宁人。)

      37、三十年华四牡腓,每谈宦辙壮怀飞。尊前第一倾心听,兕甲楼船海外归。(别直隶布政使同年托公。公名托浑布,蒙古人。)

      38、五十一人皆好我,八公送别益情亲。他年卧听除书罢,冉冉修名独伤神。(别南丰刘君良驹、南海桂君文燿、河南丁君彦俦、云南戴君綗孙、长白奎君绶、闽黄君骧云、江君鸿升、棗强布君际桐。时己丑同年留京五十一人,匆匆难遍别,八君即握手一为别者也。吴虹生已见前。)

      39、朝借一经覆以簦,暮还一经龛已灯。龙华相见再相谢,借经功德龙泉僧。(别龙泉寺僧唯一。唯一,施南人。)

      40、北方学者君第一,江左所闻君毕闻。土厚水深词气重,烦君他日定吾文。(别许印林孝廉瀚。印林,日照人。)

      41、子云识字似相如,记得前年隔巷居。忙杀奚童传搨本,一行翠墨一封书。(别吴子苾太守式芬。子苾,海丰人。)

      42、夹袋搜罗海内空,人才毕竟恃宗工。笥河寂寂覃谿死,此*今时定属公。(别徐星伯前辈松。星伯,大兴人。)

      43、联步朝天笑语馨,佩声耳畔尚泠泠。遥知下界觇乾象,此夕银潢少客星。(别共事诸宗室)

      44、毫霜掷罢倚天寒,任作淋漓淡墨看。何敢自矜医国手,药方只贩古时丹。(己丑殿试,大指祖王荆公上任宗皇帝书。)

      45、眼前二万里风雷,飞出胸中不费才。枉破期门佽飞胆,至今骇道遇仙回。(记己丑四月二十八日事)

      46、彤墀小立缀鹓鸾,金碧初阳当画看。一队佽飞争识我,健儿身手此文官。

    [阅读全文]...

2022-04-02 02:19:00
当前热门
己亥杂诗当中的古诗意思 - 句子
己亥杂诗当中的古诗意思 - 语录
己亥杂诗当中的古诗意思 - 说说
己亥杂诗当中的古诗意思 - 名言
己亥杂诗当中的古诗意思 - 诗词
己亥杂诗当中的古诗意思 - 祝福
己亥杂诗当中的古诗意思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