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松竹老三字的古诗

关于含松竹老三字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含松竹老三字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含松竹老三字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含松竹老三字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5k+) 说说(9) 名言(981) 诗词(2k+) 祝福(10k+) 心语(243)

  • “松竹梅”古诗词欣赏

  • 欣赏,文学
  • “松竹梅”古诗词欣赏

      *文学如一条清流在历史的峡谷中流淌,数千年来,成为传统民族文化的血脉和纽带,成为传统文化最美的组成部分。千百年之下读来仍余音袅袅,那此既深含哲理、又富有辞采声韵之美的佳作,给人以强烈的精神上的享受,弦犹在耳。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松竹梅”古诗词欣赏,希望对你有帮助!

      【

      南 轩 松

      〔唐〕李 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①。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注释:

      ①绵幂:即绵密,枝叶稠密而又交相覆盖。

      赏析:这首诗作者塑造了松树郁郁苍苍、古朴高洁的形象,借物抒怀,表现自己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全诗先从正面歌咏松树孤高、茂盛、临风而立的高大形象,这些描写暗自透露出以孤松比喻人格美:高洁、耿介、潇洒。接着诗人从侧面烘托松树的高大苍翠,最后将树的“理想”――凌云霄,与人的理想合而为一,表现出勇往直前、自我超越的精神气概。诗歌用比兴抒情,显得浑然天成,又不失壮逸之气。

      赠 从 弟①

      〔汉〕刘 桢

      亭亭山上松②,瑟瑟谷中风③。

      风声一何盛④,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⑤,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⑥,松柏有本性。

      注释:

      ①从弟:堂弟。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堂弟的。

      ②亭亭:高大耸立的样子。

      ③瑟瑟:形容风声。

      ④一何:多么。

      ⑤惨凄:即凄惨,严酷凛冽的意思。

      ⑥罹:遭受。

      赏析:作者以松为喻,有赞美和勉励的双重意思。经受严寒的松树依然挺立端正,继承了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的思想,勉励堂弟要学*松柏,坚守情操,在劲风中傲立不倒,其实这也是作者的自比,表示他要保持自己的操守,不对险恶环境屈服。

      小 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①,而今渐觉出蓬蒿②。

      时人不识凌云木③,直待凌云始道高④。

      注释:

      ①刺头:指长满松针的小松苗。

      ②蓬蒿:蓬草,蒿草。泛指杂草。

      ③凌云木:指长高长大了的松树。

      ④待:等到。

      赏析:这首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它借小松树成长过程中的境遇,讽喻那些目光短浅的人,对于小松的未能为时人所识,表示了深深的惋惜。杜荀鹤出身寒微,科考不顺,怀才不遇。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不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吗?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练传神。诗句通俗*易,却很耐人寻味,从*常事物中道出了深刻的道理,给人以启迪。

      【竹】

      于潜僧绿筠轩①

      〔宋〕苏 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②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③!

      注释:

      ①于潜:旧县名,在今浙江省,县南有寂照寺,寺中有绿筠轩。 筠(yún):竹子。

      ②此君:指竹子。相传晋王徽之酷爱竹子,有一次借住在朋友家,立即命人来种竹,人问其故,徽之说:“何可一日无此君?”

      ③扬州鹤:出自《殷芸小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意思是兼得升官、发财、成仙的一种奢望。“扬州鹤”由此代指人的奢望。本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苏轼认为这是一种奢望,不可能实现,因而拿来解嘲,意思是说又赏竹子又想吃肉,哪有这种美事?

      赏析:这首诗以五言为主,但适当采用了散文化的句式,抒写自如,形象生动,情趣横生。全诗议论精辟,发人深省,将“无肉”与“无竹”作比较,认为“无竹令人俗”“俗士不可医”。作者借竹颂扬于潜僧的高雅风节,批判物欲俗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高洁情操。

      严郑公宅同咏竹①

      〔唐〕杜 甫

    [阅读全文]...

2021-11-28 18:17:06
  • 关于松竹的诗句

  • 云锁断岩无觅处,半山松竹撼秋风。——岳飞《题雩都华严寺》

    繁紫韵松竹,远黄绕篱落。——刘禹锡《百花行》

    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王勃《送卢主簿》

    闲云入窗牖,野翠生松竹。——李白《姑孰十咏·陵歊台》

    校雠如有暇,松竹一相思。——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王勃《郊园即事》

    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朱熹《好事*·春*来时》

    莫向蔗庵追语笑,只今松竹无颜色。——辛弃疾《满江红·送信守郑舜举郎中赴召》

    移床避日依松竹,解带当风挂薜萝。——白居易《池上即事》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辛弃疾《清*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但使闾阎还揖让,敢论松竹久荒芜。——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

    人各有所私,我旱忧松竹。——白居易《喜雨》

    想见洹溪松竹,绿阴笼满苔矶。——许有壬《木兰花慢·和陈彦章暮春即事韵》

    花香天界事,松竹人间别。——韦应物《同元锡题琅琊寺》

    三伏闭门披一衲,兼无松竹荫房廊。——杜荀鹤《夏日题悟空上人院》

    风摇松竹韵,月现海潮频。——寒山《诗三百三首》

    藕花拍满栏槛,松竹被池频。——魏了翁《水调歌头·昨梦鹤山去》

    明年,*甫初度,欲治舟往封禺松竹间,念此游之不可再也,歌以寿之曾共君侯历聘来。——姜夔《鹧鸪天·曾共君侯历聘来》

    蓬蒿翳环堵,松竹连苍翠。——蓝智《题刘立道都事光尘隐居卷》

    夜窗骚骚闹松竹,朝畦泫泫流膏乳。——苏轼《次韵章传道喜雨》

    深契怜松竹,高情忆薜萝。——白居易《和东川杨慕巢尚书府中独坐感戚在怀见寄十四韵》

    幸有活头颅,见君松竹比。——陈藻《林若愚七十》

    越山少松竹,常苦野火厄。——苏轼《与正辅游香积寺》

    寺藏松竹疑无地,路接烟霄不到尘。——韩元吉《清明前一日与客自光孝登般若庵观铁塔旧基因》

    松竹不见天,蟠空作秋声。——黄庭坚《己未过太湖僧寺得宗汝为书寄山蓣白酒长韵诗》

    昔年曾识范安成,松竹风姿鹤性情。——温庭筠《经故秘书崔监扬州南塘旧居》

    所愿侣松竹,迟以延松乔。——张嵲《玩所植松竹有作》

    四百年间一弹指,当时松竹今余几。——章甫《寄题极星亭》

    不妨松竹共行伍,要使芝兰尽臣仆。——韩元吉《同尹少稷赋岩桂》

    芬敷谢桃杏,清劲比松竹。——苏辙《次韵孔*仲著作见寄四首·昔在京城南》

    菰蒲溪路暗,松竹草堂深。——陆游《秋阴·淡日披朝雾》

    应缘此处人多别,松竹萧萧也带愁。——戎昱《题宋玉亭》

    孙登长啸台,松竹有遗处。——王维《偶然作六首》

    田园各成熟,松竹仍参差。——揭傒斯《送姜尚忠得官后携新妾归息》

    畏途机械鹿{左豸右区}虎,晏岁风霜松竹梅。——曾丰《寄广东提干田子真》

    藤萝自太古,松竹列新植。——苏辙《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巽堂》

    古驿湘潭道,只家松竹林。——李曾伯《行湘潭道》

    细听松竹响,疑是风雨鸣。——赵蕃《与成父弟自严礲同入城晚宿黄岩》

    梅花依旧,岁寒松竹三益。——朱淑真《念奴娇·鹅毛细翦》

    起看松竹有特操,坐对溪山无俗姿。——李处权《次韵德基效欧阳体作雪诗禁体物之字兼送表臣·朝来冻坐如缩龟》

    风前松竹尽起舞,姮娥徘徊不归去。——白玉蟾《山月轩》

    益思反蓬茅,终老依松竹。——范祖禹《又雨中厨屋坏》

    屏障互隐见,松竹相回萦。——董嗣杲《晓出西门问程庐山回怀云翁》

    过雨楼台宛溪市,新霜松竹敬亭山。——张耒《效白体赠晁无咎》

    山川若为容,松竹不改操。——李处权《雪中赴德孺燕集》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一辈衣冠方事事,故园松竹已阴阴。——陈傅良《同游张园酒中各叹明年未知谁与此会余最衰病》

    杏桃赏偏春容老,松竹添多晚力坚。——曹彦约《湖计春晚》

    北山松竹堪怡颜,千岩观前多好山。——范成大《北山草堂千岩观新成,徐叔智运使吟古风相贺》

    我愿为松竹,生在君子轩。——魏野《赠孙何状元》

    [阅读全文]...

2022-03-24 01:50:22
  • 松竹梅岁寒三友什么意思(描写松竹梅岁寒三友的古诗)

  • 岁寒三友

    松茂而文,竹瘦而寿,梅寒而秀。

    隆冬,世界一片清寒,万物尽藏,然梅红似朱砂而不谢,松挺拔树盖而亭亭,竹伫立风中而婆娑,与雪同往,与风同行,岁寒三友也。

    张大千 岁寒三友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

    松,四季常青,挺拔不屈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唐·李白《南轩松》

    刘海粟 朱松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魏晋·刘桢《赠从弟》

    傅抱石 松下问童子

    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

    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

    ——清·陆惠心《咏松》

    董寿* 墨松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宋 文同 墨竹图 墨笔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

    元 顾安 拳石新篁图 纸本墨笔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寒飞千尺玉,清洒一林霜。

    纵是尘心重,相看亦顿忘。

    矫矫凌云姿,风生龙夜吼。

    霜雪不知年,真吾岁寒友。

    霜干寒如玉,风枝响似琴。

    潇湘一夜雨,滴碎客中心。

    叶落根偏固,心虚节更高。

    一林寒吹发,清夜伴松涛。

    淇澳春云碧,潇湘夜雨寒。

    虚窗人静听,飒飒响琅玕。

    ——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元 李衎 四季*安图绢本 墨笔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元 柯九思 晚香高节图 纸本墨笔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君志欲擎天碧,耸出云头高百尺。

    只恐年深化作龙,一朝飞去不留迹。

    ——际智《咏新竹》

    元 李衎 修篁树石图 绢本墨笔 南京博物院藏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阅读全文]...

2021-12-30 10:31:48
  • 关于松竹梅兰的诗句

  • 古诗文
  • 关于松竹梅兰的诗句

      *最早的诗句为律诗结构,格律要求严格,比如先秦时期的`诗一般每句四言律诗,见于《诗经》。后发展为五言或七言律诗,见于唐诗。下面是关于松竹梅兰的诗句,请参考!

      【梅】

      1、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2、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開淡墨痕。——王冕《墨梅》

      3、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

      4、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卜算子·咏梅》

      5、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三首》

      6、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卜算子·咏梅》

      7、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開。——王安石《梅》

      8、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9、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開示颂》

      10、*芜尽处是春山,行入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11、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

      12、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张谓《早梅》

      13、江南几度梅花发,入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14、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清*乐·别来春半》

      15、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崔道融《梅花》

      16、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17、梅雪争春未肯降,骚入阁笔费评章。——卢梅坡《雪梅·其一》

      18、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卜算子·咏梅》

      19、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卜算子·咏梅》

      20、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早梅》

      【兰】

      1、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着新妆。懊恨幽兰强主张,花開不与我商量。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明·李日华《兰花二首》

      2、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清·钱谦益《咏同心兰四绝句》

      3、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韩愈《幽兰操》

      4、幽兰花,在空山,美入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明·刘伯温《兰花》

      5、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咏兰》

      6、破除百卉发孤芳,造化工夫有抑扬。*易堂中无个事,一枝相对吐清香。——宋·刘宰《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之一

      7、远与村桥接,深春积雨时。兰芳入未捋,花发蝶先知。草密封闲径,林疏露短篱。别来锄久废,身老恨归迟。——宋·释文兆《幽兰》

      8、绿衣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開。酒阑展卷山窗下,**香从纸上来。——明·董其昌《兰》

      9、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清·郑燮《题画兰》

      10、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美入胡不纫,幽香蔼空谷。——唐·唐彦谦《兰》

      11、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于焉忽相见,岁宴将如何。——唐·唐彦谦《兰》

      12、鶗鴃潜消百草芳,清芬散逐楚风扬。洛阳姚魏空增价,愧死喦隈有国香。——宋·刘宰《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之三

      13、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唐·崔涂《幽兰》

      14、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只恐樵入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明·陈继儒《王楚玉画兰》

      15、腻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从此时时春梦里,应添一树女郎花。——白居易《题令狐家木兰花》

      16、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清·郑板桥《高山幽兰》

      17、绿水唯应漾白苹,胭脂只念点朱唇。自从画得湘兰后,更不闲题与俗入。——明·徐渭《水墨兰花》

      18、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英浮汉家酒,雪丽楚王琴。广殿清香发,高台远吹吟。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唐·李峤《兰》

      19、石言曾非石上生,名兰乃是兰之类。疗疴炎帝与书功,纫佩楚臣空有意。——宋·梅尧臣《石兰》

      20、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入也自香。——明·薛网《兰花》

      【竹】

      1、深林入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入如吾两入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林断山明竹隐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4、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5、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6、夕阳牛背无入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阅读全文]...

2022-07-12 05:50:53
  • 老三篇心得体会

  • 工作,经典
  •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老三篇心得体会(通用12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老三篇,倍感亲切。读着熟悉又亲切的语句,又一次被老一辈革命家博大胸襟和革命精神所折服,这几篇著作饱含着*同志及我党最简明最基本的思想,它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锐意进取奋力拼搏,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员和全国人民,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好处和指导作用。

      《愚公移山》透过古代*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畏惧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朴素的艰苦奋斗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正气。以*为代表的*人正是弘扬了这种浩然之气,带领亿万人民推倒了三座大山,又在建设新*的征途上为我们树立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典范。在市场经济的这天还要不要发扬这种“愚公”精神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人有了这种信仰和坚忍不拔的追求会使人变得心灵纯洁高尚,一个民族有了信仰与理想才能凝聚人心,构成无坚不摧的强大动力。我们的党在率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的道路上,将面临许多的艰难险阻,需要我们*人发扬新时期的“愚公”精神,鼓舞人民的士气,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纪念白求恩》对*人的思想品格提出了要求,首先教导我们如何做人,是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还是做一个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人;是做一个对工作极端负职责,精益求精的人,还是做一个对工作马马虎虎,得过且过的人。一段时期以来,受西方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些人,甚至一些党员干部个人利益第一,时时处处打自己的小算盘,一切向钱看,而对工作则浮于表面,敷然了事。更有甚者,置党纪国法于不顾,走上犯罪道路。丧失了做人的准则,更少了*人的气味。我们学*白求恩就是要学*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职责,对人民极端热忱的精神,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一个*员的作用。

      《为人民服务》指明了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一切的工作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多少年来我们的党员和领导干部把人民群众视为衣食父母,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们才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人民服务应牢记在每个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心中。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如果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就丧失了根基,什么事都干不成。

      作为一个*员,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去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像白求恩同志那样对工作极端负责,精益求精,做好本职工作。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在学校迎评促建的工作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是*同志在战争时代的著作。这次由*潍坊市12343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委员会组织我们学*这三篇文章,我深受教育。

      “我们的队伍里到处是这样的人,普通、*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不注意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可正是这些人支撑了我们的事业。”《为人民服务》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要我们学*张思德同志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默默奉献的精神。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倡导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这也是我应该从本文中学*的一个方面。作为任何一个组织,只要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坚持真理,改正错误,就一定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壮大起来。做事如此,做人也应如此。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人对任何工作不是生而知之,而是通过不断的学*和实践,慢慢积累起来的。由于岗位不同,经历不同,每个人的知识和技能也各不相同。相互学*,取长补短,是一个人快速成长的捷径。有些人就是善于向他人学*,知识技能提高很快,进步也很快,有些人就是不善于向他人学*,固步自封。如果在工作中,认为自己知道的比别人多,总是在强调自己的意见,而很少顾及到他人的意见和感受,如何能够让自己的能力素质更上一个台阶?学*《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学**员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魄。今后我要牢记“满招损,谦受益”,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建议,经常看到别人的长处,时刻用自己的短处去与别人的长处相比,寻找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并加以改正。

      《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教导我们:要像白求恩那样对工作精益求精。诺尔曼·白求恩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为了救死扶

      伤,他付出自已的全部精力。同时,他又殚精竭虑,不断创新,致力提高医疗水*。早在美国治疗肺病时,他就发明了肋骨剪等医疗器械,有效地提高了肺病治疗效果。我们要从白求恩身上学*他那种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并应用到工作当中去。不满足于工作不出差错,不满足于工作按部就班,对工作多做深入研究,将工作做细致。

      愚公移山精神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力量和源泉。愚公移山的精神,曾经教育一代又一代人,每当人们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想起愚公移山的故事,坚信只要像愚公一样坚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重温《愚公移山》,发现自己身上的很多不足:有时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缺乏迎难而上的勇气和解决矛盾的魄力,有时也是将矛盾和问题上交。而愚公面对两座大山这么巨大的困难却没有这样做。他没有将挖山的重任留给后人,而是统一了家人的思想后,马上付诸行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愚公都没有动摇挖山的信念。

      愚公移山的精神之所以可贵,就在于他想了常人不敢想的事,做了常人不能做的事,付出了常人不愿付出的努力。与愚公相比,我感到自愧不如,有时因为工作质量不高,而借口工作多、业务忙;有时做了一点工作,就觉得有了一种成就感;有时因为一直重复做着同一件事情,而出现了疲倦思想。今天学*《愚公移山》,就应该像愚公一样直面困难,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只要有了愚公钻劲这样一股劲头,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

      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如果工作出现偏差,后果将非常严重。要提高工作水*,就是凭细节看水*。比起白求恩同志工作的那个时代,现在我们的工作环境优越,我们怎能有理由不把工作做得更好?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中,要求我们再次学**同志的这三篇文章,可谓有的放矢,受益颇大。通过学*“老三篇”,再一次使我清醒地认识自己,对照张思德、白求恩、愚公身上体现出的可贵精神,不断查找差距和不足,积极向实践学*,来弥补自身不足,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为人民服务》对我来说,是最熟悉的*思想的经典著作之一。当年作为“老三篇”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是人人熟记于心的名篇。这天,在持续*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重学这篇名著,有许多新的体会。

      《为人民服务》作为追悼会上的一篇讲演稿,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其寥寥数百字,折射出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许多重要的思想和理论。

      一是开篇见主题。“我们的*和*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张思德同志就是*人——一个普通的**员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之一。

      二是讲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好处有不同。”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它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推而论之,所有为人民的事业献身,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都死得其所,重于泰山。像雷峰、孔繁森、任常霞、牛玉儒等多是为人。生死观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资料。人的价值观就应是怎样的呢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它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的作用”“一个人的价值,就应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大”。前苏联文学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斯特罗夫斯基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忆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生活庸俗而羞愧;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而斗争。”还有雷*的名言:“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完

      美。”“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些作为为*事业而奋斗的革命者人生观、价值观集中反映的话语,都以前深深地感动和激励了我们。前几天我们组织观看的革命传统教育电影片《张思德同志》中的主人张思德以及千千万万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献身的先驱,都是树立了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楷模。

      三是倡导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作为任何一个政党或组织,只要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坚持真理,改正错误,就必须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壮大起来,其所从事的事业就必将兴旺起来。这不但体现了*人能够也就应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魄,也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做事如此,做人也应如此。

      四是教导我们要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正确应对和处理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这是告诉我们,要学会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善于发现其内在的相互关系,以一种用心向上的态度寻求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办法,促进矛盾向有利的方面转化,而不要一叶障目,见难则退。具体到每个人的人生旅程中,在每项事业的发展历程中,矛盾普遍存在,问题会层出不穷,困难会无处不在,无法回避,更不可能永远躲避,只有用心应对,奋发向上,才会使自己不断成熟起来,潜力越来越强,水*越来越高;事业才能越做越大,越做越好。借用他人一句话:世界本因矛盾起,敢于正视愁自消。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读老三篇有感。弹指一挥间,三十年就过去了。记得三十多年前读过《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这三篇课文。那时的我,也曾为三篇文章里人物的精神所感动过。现在的我,重读“老三篇”,再不仅仅是感动,而且是责任、义务和使命。

      重读《为人民服务》,让人心情*静、心态*和、境界提升。多了些许朴实和宽厚,少了些许浮躁和抱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我们每个党员干部,时刻都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牢记在心间,在*凡的工作岗位上,像张恩德同志那样,爱岗敬业,扎扎实实地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不应该计较工作岗位的好坏,不应该计较职务的高低,不应该计较待遇的厚薄,而应该珍惜今天的岗位,爱岗敬业,扎实工作,为党为人民多做工作。

      重温《愚公移山》,让人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现在,条件好了,工作环境好了,工作待遇提高了,但是,工作中怕吃苦受累,见困难就让,见问题就绕,见矛盾就避的大有人在。因此,有必要弘扬愚公移山精神,有必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每个*员,既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又不能忘记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要有点斗志的,要有点追求的。否则,我们将什么事都做不了。

      再读《纪念白求恩》,让人可以忘得失。我们经常为这为那而愤愤不*,与白求恩相比,显得是多么渺小。白求恩是加拿大人,不远万里来到*,为*人民的反*侵略战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且不说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是多么的伟大,单说白求恩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工作精益求精的精神,就永远值得我们好好学*。现在,有些单位和部门,由于工作监管不力,或者是工作不认真负责、工作不落实、不作为或者是乱作为,导致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事故和问题,引起很多社会矛盾,带来很多恶劣的社会影响,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再想想白求恩,更觉白求恩对工作的态度、对工作的精神,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是多么值得我们学*啊!

      温故而知新。重读“老三篇”,又让我受益匪浅。收获的是一份责任,明白的是一份义务,肩负的是一种使命。通过“读经典,长精神”主题读书活动,让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员,要自觉加强学*,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否则,就赶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老三篇”——*在革命战争年代所著的三篇文章:《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以前激励无数的*人为着中华民族的**和*的建设事业欲血奋战、艰苦奋斗、铸造辉煌。这三种精神,在当年的延安和新*建设初期,都以前成为举国上下的行动指南,发挥过无比巨大的作用。

      *在“老三篇”中提倡了三种精神,一种是以八路军战士张思德为代表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一种是以抗战期间加拿大援华大夫白求恩为代表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一种是以古代寓言愚公移山的故事为象征的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这三种精神在抗日**过程中和新*建设初期发挥过无比巨大的威力。老三篇心得体会。更重要的是“老三篇”思想指导着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事。在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这天,“老三篇”所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仍然是每个*人应必备的精神财富。

      《为人民服务》是*在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得追悼会上演讲的。张思得同志虽然没有牺牲在战场上,但他是在劳动中光荣牺牲的,张思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的榜样,在那里,提倡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人民服务》指明了我们的党和国家一切的工作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建党以来,我们的党员和领导干部都把人民群众视为衣食父母,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们才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作为一名*人民*基层营队军医,就是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基层官兵服务的思想,不但要热情接待到所里看病的战友,而且每一天还要深入连队、训练场巡诊,及时发现患病和受伤的战友,以便早期救治。战士们保家卫国,练兵声场上杀气腾腾,作为军医,就是要心系营区的卫生状况,保障官兵的身心健康,为官兵的服务做到鞠躬尽瘁。老三篇心得体会。

      《纪念白求恩》首先教导我们如何做人,是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还是做一个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人。我们要向白求恩同志学*,学*他那种只为付出不为回报的精神,学*他那种不计个人利益勇于奉献的精神。同是军医,白求恩是我们从事医学工作者的楷模,是我们学*的榜样,学*他对这种技术工作的精益求精,学*他为官兵服务,毫不利已,专们利人的自我牺牲精神,这种高尚品德,更是要学*他这种心中充满友爱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以他作为我从事本职工作的楷模,定能成为一名合格称职的军医。

      《愚公移山》透过古代*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畏惧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朴素的艰苦奋斗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正气。以*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党人正是弘扬了这种浩然之气,带领亿万人民推倒了三座大山,又在建设新*的征途上为我们树立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典范。乐观精神,艰苦朴素,不畏辛苦,持之以恒,这是愚公移山里面体现的四种精神,这四种精神最实在,能激励着每一个奋斗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的人,因为具备了以上四种精神,那么万事不惧了。而对于我的启示在于,不怕困难,主动请缨。作为军医,要搞好营卫生所的工作,自己就要主动协调,主动汇报,靠自己的努力工作,搞好卫勤保障,维护好部队官兵的健康,增强部队战斗力。

      透过对“老三篇”的深入学*,我体会到:人生是由一个个*凡所构成,大善是有由小善构成的,伟大是由*凡构成的。在人的一生中,也许干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但只要全心全意地努力工作,用心热情地对待自己的工作,那么人生就会很充实,就会不*凡。

      作为一名*人民*基层营队军医,我们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将工作做好。同时,要把白求恩同志作为我们的偶像,树立坚定的信念,全身心的投入,更要有乐于奉献、极端负职责的态度。也要学*愚公,他告诉我们要做成功一件事,需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坚持不懈。

      总之,这次学*老三篇,心中深有体会,对自己此刻及将来的工作深有触动,老三篇中的精神,好处深远,我觉得不仅仅仅是在我们的工作中要学*老三篇,更是在我们的*常生活,为人处事中,领会老三篇中的精神,就能提高个人素质,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对于我,学*老三篇,提高自身素质,去更好的保障部队的卫勤工作和官兵的健康,当一名好军医。

      这天的党、这天的人民*其实也就是当年的“革命的队伍”的一部份,队伍的名称变了,“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宗旨没有变。作为*员、国税干部其实就是这支队伍的一分子,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这支队伍的形象,人民群众透过我们的表现了解党和*,党的先进性也需要透过我们每一个党员辛勤工作来体现。因此,在现阶段举国上下认真学*持续*员先进性教育的状况下,重温“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更要大力提倡“创新、实干”的工作作风,用老三篇思想指导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我们更应当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为我们是在为人民服务,所以应对服务对象的时候应当不怕麻烦,不辞辛苦,多为纳税人着想;因为我们是在为人民服务,所以困难面前不能退缩,敢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为我们是在为人民服务,有缺点时就不能怕别人批评指正,“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只有理解监督不断听取各方面意见,坚持对的,改正错的,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才能更加稳固,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更得人心,才能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正如*同志所说的那样:“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

      错的,我们这支队伍就必须会兴旺起来。”

      老三篇”毛老人家的三篇著作。即: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这三篇文章我从十几岁就读,读了几十年,读了无数遍。不仅可以倒背如流,而且成了自己的座右铭。

      “为人民服务”5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像人生之树,他植根于我的心田,我用满腔的热血浇灌他,我用毕生的心血哺育他,我用全部的精力培养他,他不仅长成了参天大树,而且形成了茂密的森林。

      “纪念白求恩”像诲人不倦的教师,他教会了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成了我终身追求的目标,读后感《读老三篇有感》。

      “愚公移山”像无声的号角激励着我、鞭策着我、鼓舞着我,不断克服工作中、学*中、生活中、前进中的困难与挫折,向着人生的最高境界——喜马拉雅山的顶峰攀登、再攀登!

      张思德、白求恩、老愚公,毛老人家笔下的这三个人物,我敬佩他们、崇拜他们、学*他们,他们成了我的偶像。像张思德那样安心于本职工作,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像白求恩那样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像老愚公那样不畏困难、挖山不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今的我在学业、事业、生活上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员的称号、高级职称的资格、国家干部的岗位、女儿妻子母亲的角色都是我的成果、我的收获、我的骄傲、我的幸福。

      “老三篇”一个多么熟悉又亲切的字眼,五十岁左右的人,哪个不是唱着“东方红”背着“老三篇”长大的。的确,“老三篇”曾经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投身*革命和建设的洪流中,去推翻三座大山,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

      遗憾的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老三篇”也渐渐离我们远去。时隔三十多年,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重新学*“老三篇”,进一步理解和领会“老三篇”所弘扬的思想精神,指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学*“老三篇”,就是要学*张思德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学*愚公移山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精神;学*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益求精的精神,去“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有了这些思想和精神,我们国家就能更好地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了这些思想和精神,我们永康中学就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实现打造“浙派名校”的目标;有了这些思想和精神,我们的老师就能工作热情百倍,幸福感倍增。去认真读读“老三篇”吧,会有收获的。

      《愚公移山》这篇文章小学时就曾读过,当时的我还不了解伟大的*,也不知道这就是*推荐的”老三篇“之一,但这篇文章却给那时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做同样一件事,不断挖山,即便在智叟的冷嘲热讽之下也未曾动摇,这般坚韧的毅力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也在那个时候就在我心中种下了这样一个信念:把每一件*凡的小事坚持做下去就一定可以成功,贵在持之以恒。

      长大后,我又陆陆续续读到了《为人民服务》和《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中开篇第一段就让我深思:我们的*和*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我在心中默默地想,在这个社会上还有多少人是依旧胸怀天下的,还有多少人是能够摆脱小我,站在成就大家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的。物欲横流的社会遮蔽了人们的双眼,仿佛每一个人都忘了曾经的梦想,只是为工作而工作,为生活而生活,却不再去追寻这一切背后的意义。”为人民“,这三个字重似千斤,应该牢牢记在我们心中,记在每一个党员心中,只有拥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才能摆脱现实社会的羁绊,才能用一颗纯净的心灵不断奋进拼搏。

      《纪念白求恩》是最让我有所感悟的一篇文章。原先只以为这篇文章赞扬了白求恩的心怀民生,医者仁心,不在乎国籍与种族,尽一切力量担负医者的职责,尽医者的使命。后来才明白,小学的我只看到了白求恩这一个人,而现在的我则看到了以白求恩同志为代表的整个群体,那就是*员。文章最后的”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句话点明了我们做人的最终目标,也是每位*员需要不断前进的指路明灯。

      重读*的老三篇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要谨记*员的为人守则与前进目标,将学*到的精神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来,在学*、生活、工作上不断努力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成为一名合格的*员,为民航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学*实践科学发展观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在此我倡议大家重读《老三篇》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凡是六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大概都回熟读和背诵”老三篇“。其实老三篇这个专有名词是广大群众发明的。四十多年前,*同志先后在1939年、1944年和1945年写下的《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和《愚公移山》三篇著作被当时的群众称之为”老三篇“。在当时,”老三篇“可是全国人民人人学*、诵读并努力的身体力行的。我当时就能一字不漏地背下来。这在当时极为*常,没有任何值得夸耀的。他的材料影响我们几代人,很值得我们继续学*和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锻炼,特别是对现在的中学生更会大有益处。因为它是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对于全体教师来说重读”老三篇“可以进一步地明确这样三种精神。即”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品格;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愚公移山意志。“同时这也与我们学*实践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相映生辉。时间的推移,并未使”老三篇“显得过时,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老三篇“都将教育、激励和鼓舞一代又一代的**和*人民。

      在《纪念白求恩》中,*说: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员都要学*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拣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结合我们学校的工作,这样的同志也不是没有的,我希望你能好好学*一下,并真正成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阅读全文]...

2022-06-22 09:27:02
  • 《卜算子·松竹翠萝寒》原文翻译及赏析

  • 《卜算子·松竹翠萝寒》

      年代: 宋 作者: 曹组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作品赏析

      【注释】:

      此为咏空谷幽兰之词。全词咏幽兰,多以淡墨渲染,结句稍加勾勒,托花言志。

      上片起首一句写兰花幽处深谷,与松竹翠萝为伴,先从境地之清幽着笔 。句意化用杜甫《 佳人 》诗:“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天寒翠袖薄 ,日暮倚修竹”等语,借人喻花,不即不离。“迟日江山暮”,紧承上句,从时间着笔 ,在和煦的春日黄昏 ,幽兰的倩影更见得淡雅清绝。迟日,指和煦的春日。《诗·豳风·七月 》:“春日迟迟。”幽兰于春天吐芳,故以“迟日”暗点节候。

      此句用杜甫《绝句二首》之一“ 迟日江山丽”,但易“丽”为“暮”,即化艳阳明丽之景为苍茫淡远之意,令人想见空山暮霭中的幽兰情韵。这两句均点化老杜诗意,而浑然天成,语如己出,分别从时地两方面为空谷幽兰烘染出一种特定的氛围。

      三、四两句首一“ 芳”字,先为兰花淡描一笔,然而“幽径无人 ”,兰花的芳馨无人领略,其芳心幽恨之欲诉无由亦可想而知。这两句既有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的意味,也透露出知音难觅的惆怅。这里是作者借花寓意,抒写志节坚芳而寂寞无闻的才人怀抱。

      过片“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 。”说的是既然无人欣赏芳馨,这脉脉的幽兰似乎只有梅花才堪共语了,但在寂寞的深山中,也许还有探寻幽芳的素心人吧?与梅花共语 ,是抒其高洁之怀。古人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 ”,以喻坚贞高洁的节操。此词开头写“松竹翠萝寒 ”,已拈出松、竹,这里又写与梅花共语,正以“岁寒三友”来映衬幽兰坚芳之操。然而作者又复寄意于人间的“ 寻芳侣”,这也是古代士人夫知识分子渴望得到甄拔而见用于时的心声 。“着意闻时不肯香 ,香在无心处”,是全词的警句,写出幽兰这所以为幽兰的特色 ,其幽香可以为人无心领略,却不可有意强求。

      此词既写出了幽兰淡远清旷的风韵 ,又以象征,拟人和暗喻手法寄托作者对隐士节操的崇仰,流露出词人向往出世、归隐的心志。

    整理:zhl201608

    [阅读全文]...

2022-04-02 17:22:22
  • 描写竹的古诗

  • 文学
  • 描写竹的古诗

      诗词中的竹,已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客观存在物,它已成为诗人们寄情言志的独特意象。它承载着诗人们的道德与理想,寄寓着文人的情趣与追求,隐喻着作者的`情思与感叹,负担着仕人们的抱负与悲情。下面是关于描写竹的古诗的内容,欢迎阅读!

      题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

      王安石

      一迳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卜算子·竹里一枝梅》

      宋·向子諲

      岁见梅追和一首,终恨有儿女子态耳

      竹里一枝梅,雨洗娟娟静。

      疑是佳人日暮来,绰约风前影。

      新恨有谁知,往事何堪省。

      梦绕阳台寂寞回,沾袖余香冷。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咏竹》

      宋·黄庭坚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慈竹》

      宋·乐史

    [阅读全文]...

2022-06-06 05:39:14
  • 诗名含有三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三字的诗词

  • 题三教三隐三仙三贤画轴

    释善珍〔宋代〕

    瞿昙李耳东家丘,不生虞夏生衰周。世乱杀夺无时休,佛现身作大慈舟。老务静治销戈矛,孔以笔诛著春秋。学佛亦有绝世流,学老曾见飞升不。晨后三人师孔氏,气节虽同穷达异。渊明不仕义熙岁,倾家酿秫供一醉。翰林谪仙与苏二,卒以蛾眉招众忌。脱靴偶忤高力士,触拨玉环良细事。谁知绍述丞相嗔,铜驼陌上荒荆榛。僧伽拥扶度鲸海,虑酋过坟禁樵採,使我掩卷增感慨。

    三衢道中三首 其三

    张雨〔元代〕

    界道飞流山翠重,杜鹃无语杜鹃红。归人一舸贪新水,浑堕丹青便面中。

    三礼诗三首 其三 皇太子婚礼诗

    区大相〔明代〕

    两仪既定,阴阳斯位。于皇储圣,惟德是媲。自天之祐,罔不淳备。

    乃启甲观,而登淑懿。苑桃之华,有烨其光。馥彼兰宫,达于椒房。

    乃登文币,以定厥祥。元祚其昌,嘉命之将。德音孔惠,人神作缔。

    在妫之汭,在姬之渭。女史有纪,彤管有炜。以其良娣,威仪棣棣。

    威仪静幽,君子好逑。佩瑜鸣球,羽葆文辀。八鸾啾啾,曰闲以柔。

    从车如流,归于龙楼。帝道蕃茂,垂裕厥后。庆成入奏,左右忭舞。

    酌彼醇酬,以其玉斗。群公稽首,天子万寿。

    三月十六日石湖书事三首 其三

    范成大〔宋代〕

    湖光明可鉴,山色净如沐。閒心惬旧观,愁眼快奇瞩。

    依然北窗下,凝尘满书簏。访我乌皮几,拂我青毡褥。

    荒哉赋远游,幸甚遂初服。老红饯馀春,众绿自幽馥。

    好风吹晚晴,斜照入疏竹。兀坐胎息匀,不觉清梦熟。

    三韵三篇 其三

    杜甫〔唐代〕

    烈士恶多门,小人自同调。名利苟可取,杀身傍权要。

    何当官曹清,尔辈堪一笑。

    咏雪三首效西昆体 其三 三嘲雪

    邓云霄〔明代〕

    轻薄霏霏远趁人,敢同青帝斗芳春。王恭鹤氅虽鸣玉,郑綮溪桥已作尘。

    似絮岂曾窥柳眼,输香空自笑花神。漫誇九陌铺银界,何事袁安彻底贫。

    元月三首 其三 三日风

    王守仁〔明代〕

    一雾二雨三日风,田家卜岁疑凶丰。我心惟愿兵甲解,天意岂必斯民穷。

    虎旅归思怀旧土,銮舆消息望还宫。春盘浊酒聊**,无使戚戚干吾衷。

    三门滩感兴三首 其三

    王夫之〔明代〕

    鸣鸢为风徵,鸣鹳为雨徵。畏风或苦雨,勃然而怒兴。

    天适欲风雨,吾力亦奚能。吾适患风雨,天心亦奚凭。

    况彼区区者,俄然为化乘。不知方寸内,风雨皆渊冰。

    冬至后三日三首 其三

    张耒〔宋代〕

    梅柳有情态,江城过岁除。山村见霜橘,江市出寒鱼。

    谪久衣冠懒,身闲故旧疏。傍篱挑翠甲,忆我故园蔬。

    闰月二日雨三日复雨寄斯远三首 其三

    赵蕃〔宋代〕

    无人南涧游,老我北窗卧。雨为洗炎蒸,身成起颓惰。

    幽花曜丛丛,新竹排个个。是中有馀诗,独唱谁其和。

    怀君固非远,念我当数过。蝉噪晚声清,萤飞新月破。

    [阅读全文]...

2022-03-06 22:44:59
  • 关于竹的古诗_关于咏竹的诗

  • 经典
  • 七言绝句古诗、五言绝句古诗,这些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珍惜,也是千百年来,治愈文化创伤的良药!“励志的句子”网站为您整理《关于竹的古诗》,摘录经典的古诗绝句,供您参考。

    关于竹的古诗

    1、《新竹》

    宋杨万里

    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2、《竹》

    梁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3、《赋得阶前嫩竹》

    宋张正见

    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4、《咏竹》

    唐李峤

    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气。

    5、《郡斋左偏栽竹百余诗》

    唐令狐楚

    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

    6、《秋日白沙馆对竹》

    唐许浑

    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7、《初食笋呈座中》

    唐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8、《咏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9、《竹风》

    唐唐彦谦

    竹映风窗数阵斜,旅人愁坐思无涯。

    10、《春日山中竹》

    唐裴说

    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

    11、《咏竹》

    唐张必

    树色连云万叶开,王孙不厌满庭载。

    12、《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13、《赋园中所有》

    宋苏辙

    寒地竹不生,虽生常若病。

    14、《竹》

    清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15、《咏东湖新竹》

    宋陆游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16、《野竹》

    元吴镇

    野竹野竹绝可爱,枝叶扶疏有真态。

    17、《新笋歌》

    [阅读全文]...

2022-02-14 11:45:30
  • 描写竹的古诗

  • 描写竹的古诗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竹的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题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

      王安石

      一迳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正月十五夜》(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赠放烟火者》 元 赵孟

      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尽满阶红。

      后夜再翻花上锦,不愁零乱向东风。

      《正月十五日放通衢灯夜升南楼》隋炀帝

      灯树千光照,

      花焰七枝开。

      月影凝流水,

      春风含夜梅。

      《岳州守岁二首》张说

      夜风吹醉舞,庭户对酣歌。

      愁逐前年少,欢迎今岁多。

      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

      歌舞留今夕,犹言惜旧年。

      《烟火戏》明 瞿佑

    [阅读全文]...

2021-12-18 02:42:38
含松竹老三字的古诗 - 句子
含松竹老三字的古诗 - 语录
含松竹老三字的古诗 - 说说
含松竹老三字的古诗 - 名言
含松竹老三字的古诗 - 诗词
含松竹老三字的古诗 - 祝福
含松竹老三字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