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见别离者因赠之的古诗理解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见别离者因赠之的古诗理解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见别离者因赠之的古诗理解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见别离者因赠之的古诗理解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朋友别离的古诗
朋友别离有很多的不舍,古人有很多朋友别离的古诗。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欢迎参考!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南 浦 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
别 董 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别 离
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樽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于易水送人一绝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相逢又告别,归帆又离岸,是往日欢乐的终结,未来幸福的开端。
1.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 —— 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2.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 李白《江夏别宋之悌》
3.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 杜荀鹤《送人游吴》
4.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 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5.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 陆龟蒙《别离》
6.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 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
7.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 吴文英《唐多令·惜别》
8.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9.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 郑文宝《柳枝词》
10.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 陆龟蒙《别离》
11.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 李商隐《辛未七夕》
12.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 王之涣《送别》
13.杜鹃声里长门暮。 —— 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
1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5.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16.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7.东风兮东风,为我吹行云使西来。 —— 李白《久别离》
18.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 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19.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 —— 王勃《蜀中九日 》
20.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 于谦《岳忠武王祠》
21.此路无知己,明珠莫暗投。 —— 高適《送魏八》
22.黄菊开时伤聚散。 —— 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23.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 杜甫《别房太尉墓》
24.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 —— 何逊《相送》
25.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 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26.莫避春阴上马迟。 —— 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27.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 张鸣善《普天乐·咏世》
28.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 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29.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 卢纶《李端公 》
30.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31.尊前不用翠眉颦。 ——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32.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 李白《送友人》
33.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 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34.*换得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倾。 —— 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35.红烛自怜无好计。 —— 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36.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 张籍《春别曲》
37.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 李颀《送刘昱》
38.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 王昌龄《送柴侍御》
39.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 白居易《望月有感》
40.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 —— 苏轼《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4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2.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
43.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 —— 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44.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 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45.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 李白《江夏别宋之悌》
46.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47.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 薛涛《送友人》
48.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 王维《送沈子归江东 》
49.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 —— 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50.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 韦庄《古离别》
当我们听到美妙的音乐之时,是不是总会想要叹一声”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这自然是一种极高的赞誉,而这句我们熟悉的诗句也是十分经典的存在,它取自于诗圣杜甫的《赠花卿》,不过这可不是单纯的写音乐之美的诗歌,如果你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就会发现原来它的背后还有这样一层意义。
《赠花卿》是杜甫的一首七绝,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既是赠诗,自然是有对象的,其赠送之人是当时的武将花敬定,”卿”是对人的尊称。不过如果你以为这首诗表达的是对花敬定的赞美,那就大错特错了,这首诗隐含的其实是杜甫委婉的讽刺,当然了,若是不知道杜甫写这首诗的用意,还是很容易理解错的。
既然是送给花敬定的诗,那么这个花敬定又是何许人呢?安史之乱时,花敬定为当时的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上元二年年间,梓州刺史段子璋叛乱,攻克绵州,并在绵州自称为梁王,花敬定就是那个之后带兵攻克绵州,斩杀了段子彰之人,也因此,花敬定有了卓越的功勋,但他却在此之后居功自傲,做了很多残忍的事情。
花敬定*定叛军本是大功一件,但他却纵容兵队对百姓大肆掠夺,也不遵守礼法制度,性情残掠,据说他曾为了掠取一金钏,残忍的斩断了妇人的手腕,可谓是残忍至极了。这种人自是不能取得长久的胜利的,所以之后他在追剿段子璋残余势力时,因兵力疲惫未能成功,还反被叛军斩杀了,可谓是骄兵必败了。
杜甫的《赠花卿》就是在花敬定*叛之后正猖狂至极的那段时间写的,毕竟花敬定这般放肆,自然是也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不顾礼法的他还僭用天子音乐,这在礼仪制度严格的古代可是祸乱纲常、大逆不道之事。杜甫对这种放肆至极、残害百姓之人是深恶痛绝,遂作了这么一首诗赠给花敬定,其中是对他委婉的讽刺!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美妙的音乐整日都飘在锦城的上空,这乐声一半飘在锦江的碧波之上,一半飘升到白云之间。这么美妙的音乐只应该在神仙之中存在的,人间的*民百姓能听到几回呢?这说的自然是花敬定家里传出的音乐声,可以说是一种极致的享受了,前两句是化无形为有形,”半入江风半入云”将音乐的轻盈、悠扬表现的十分淋漓尽致,还颇有种余音绕梁之感。
后两句诗人直接说这是天上的仙乐,人间难得一闻,这自然是杜甫的想象,算是以后两句之虚衬前两句之实吧,这么难以听到的音乐竟然整天被锦城百姓所闻,”几回闻”和第一句的”日纷纷”一对比,在这里就显得颇有讽刺之感了。这里的天上哪里真是仙境啊,不过是杜甫以天上指代皇宫,明明是皇上才能听到的音乐,却被花敬定拿来享用,在等级森严的古代,这就属于僭越了。
其实杜甫写花敬定的诗不止这一首,他的《戏作花卿歌》里就有”成都猛将有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说明花敬定在成都的名声很响亮,只是这名声是好是坏,诗人就表达的很含蓄了。全诗大部分的篇幅都是说花敬定作战剽悍勇猛,但*贼有功的他却留蜀作乱,这大概也是杜甫最难过的地方了吧。明明可以是一个造福一方的英雄,却没想到是个折磨百姓的恶魔,好不容易出了虎口的百姓却又进了狼窝,也是一言难尽!
后世有人说诗文的讽刺应是”讽刺则不可怒张,怒张则筋骨露矣”,而杜甫的这首诗就是属于柔中有刚的类型,单纯看诗,绝对想不到他其中还含有如此浓重的讽刺感,只把其义藏在言外,让人在深入的了解历史背景的情况下去反复品磨,就会有原来如此的惊奇感。而这种惊奇感让人不知不觉中会对诗人产生深深地崇拜之感,感叹杜甫之奇妙!
“少陵七绝,槎枒粗硬,独《赠花卿》一首,最为婉而多讽。”当我们还把想象诗歌里绝美的音乐之时,诗人竟就在其中表达了自己对花敬定的讽刺,实为妙哉,情趣在,意境在,其深意也在。而这样的一首诗能够流传至今,依然是人们称道的经典,自然也是不足为奇的。
中国的语言文学是十分博大精深的,明明表面已有意思,背后却依然能够暗含如此多的深意,这在语言上其实也是一种修炼。含蓄温婉的语言有时也并不是柔软无力的,相反,它还可能具有很强大的力量,在不经意间直戳人心。所以,我们在欣赏一首诗,一个作品时,往往不能只看其表面,还要追求其中的深意,这样才能在诗歌中,在文学作品中找寻其存在的意义以及传世的价值,才依然能在流传千百年之后,找寻到经典文学作品里纵横捭阖的情怀和属于人类的共鸣!
《清明》古诗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清明》古诗的理解,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清明》鉴赏分析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怎见得呢?“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于“游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魂”就是“三魂七魄”的灵魂吗?不是的。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公子王孙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人在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
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zǎn]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怎么办呢?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路的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我们看《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不,不如说是包括了“音乐”,读者欣赏了那一指路的优美“画面”,同时也就隐隐听到了答话的“音乐”。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我们读诗的人,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之间。《红楼梦》里大观园中有一处景子题作“杏帘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这里体会脱化而来,正好为杜郎此句作注脚。《小放牛》里的牧童也说,“我这里,用手儿一指,……前面的高坡,有几户人家,那杨柳树上挂着一个大招牌”,然后他叫女客人“你要吃好酒就在杏花村”,也是从这里脱化出来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不但如此。在实际生活中,问路只是手段,目的是得真的奔到了酒店,而且喝到了酒,才算一回事。在诗里就不必然了,它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地闻讯而喜,怎样地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地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地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与读者的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他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开展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才是诗人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我国古典诗歌所特别擅场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拿这首《清明》绝句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学*继承的地方吧!
既别离,何牵挂,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需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日何夕,君无陌路。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曲》
3、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温庭筠《送渤海王子归本国》
4、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阴长。——李颀《送陈章甫》
5、断送一生憔悴,只销几个黄昏。——赵令畤《清*乐·春风依旧》
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7、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8、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
9、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10、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11、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12、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
13、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王维《送别》
14、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陈亮《·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15、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16、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终南别业》
17、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18、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19、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20、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21、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金陵驿二首·其一》
22、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23、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崔涂《春夕》
2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
25、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2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27、且复穹庐拜,曾向藁街逢。——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28、醉别西楼醒不记。——晏几道《·醉别西楼醒不记》
29、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30、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31、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32、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
33、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34、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赋得古原草送别》
35、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王维《送别》
36、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37、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
3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3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適《别董大二首》
40、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41、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42、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43、多情却被无情恼,今夜还如昨夜长。——元好问《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4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5、於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46、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亭送别》
47、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留别王侍御维》
48、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49、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50、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王令《送春》
别离古诗词鉴赏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别离古诗词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代: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译文
大丈夫何尝没有滔滔眼泪,只是不愿在离别时涕泗横流。
面对离酒慷慨高歌挥舞长剑,耻如一般游子模样满脸离愁。
一旦被蝮蛇螫伤手腕之后,当断手臂就断壮士决不踌躇。
既然决心闯荡天下建功立业,离别家常便饭何须叹息怨尤。
鉴赏
这首诗,叙离别而全无依依不舍的离愁别怨,写得慷慨激昂,议论滔滔,形象丰满,别具一格。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下笔挺拔刚健,调子高昂,一扫送别诗的老套,生动地勾勒出主人公性格的坚强刚毅,真有一种“直疑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的气势,给人以难忘的印象。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彩笔浓墨描画出大丈夫的壮伟形象。威武潇酒,胸怀开阔,风度不凡,气宇轩昂,仿佛是壮士奔赴战场前的杖剑壮别,充满着豪情。
颈联运用成语,描述大丈夫的人生观。“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本意是说,毒蛇咬手后,为了不让蛇毒攻心而致死,壮士不惜把自己的手腕斩断,以去患除毒,保全生命。作者在这里形象地体现出壮士为了事业的胜利和理想的实现而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颈联如此拓开,有力地烘托出尾联揭示的中心思想。“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尾联两句,总束前文,点明壮士怀抱强烈的建功立业的志向,为达此目的,甚至不惜“解腕”。那么,眼前的离别在他的心目中自然不算一回事了,根本不值得叹息。
此诗以议论为诗,由于诗中的议论充满感*彩,“带情韵以行”,所以写得生动、鲜明、激昂、雄奇,给人以壮美的感受。
古诗中含有别离情的诗句有哪些
离别,是一根琴弦,拨弄于抚琴人的手指,它也是美妙的。离别,是一片叶,飘落了思念,飘来了一段秋的折磨。离别,是一只寒蝉,整日对树鸣唱,生命的'最后一刻,凄惨。
1.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2.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 严维《丹阳送韦参军》
3.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 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4.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 刘禹锡《始闻秋风》
5.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 —— 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6.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 —— 司马扎《宫怨》
7.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 刘长卿《送李中丞之襄州 》
8.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 杜荀鹤《送人游吴》
9.*山阑槛倚晴空。 —— 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10.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 杜荀鹤《送人游吴》
11.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 —— 柳永《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12.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 —— 张纮《闺怨 》
13.道义无今古,功名有是非。 —— 陆游《送仲高兄宫学秩满赴行在》
14.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 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15.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 —— 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16.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 王勃《秋江送别二首》
17.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日误儒生。 —— 刘长卿《别严士元》
18.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李白《渡荆门送别》
19.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 —— 高適《送郑侍御谪闽中》
20.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 —— 卢照邻《送二兄入蜀》
21.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 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22.万叶千声皆是恨。 —— 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
23.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 —— 李白《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24.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 —— 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25.绣帐已阑离别梦,玉炉空袅寂寥香。 —— 冯延巳《浣溪沙·春到青门柳色黄》
26.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干。 —— 骆宾王《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
27.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 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28.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 —— 刘采春《啰唝曲·那年离别日》
29.怪雨盲风,留不住江边行色。 —— 刘克庄《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
30.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 杜荀鹤《送人游吴》
31.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32.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 聂胜琼《鹧鸪天·别情》
33.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 严维《丹阳送韦参军》
34.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 薛道衡《人日思归》
35.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 王维《送康太守》
36.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 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37.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 —— 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38.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 韦应物《送杨氏女》
39.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 李白《江夏别宋之悌》
40.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 —— 纳兰性德《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41.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 —— 张籍《蓟北旅思 》
42.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 王昌龄《送郭司仓》
43.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44.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 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45.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 白居易《青门柳》
46.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今番同。 —— 晏几道《少年游·离多最是》
47.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 —— 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48.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 —— 张籍《蓟北旅思 》
49.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表达伤别离的古诗句
聚散两相依。聚是力量的凝集,散是光亮的播种。
1.过境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2.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3.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4.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出处: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5.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出处:林杰《乞巧》
6.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出处: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7.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9.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10.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辞强说愁。
1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出处:王维《山居秋暝》
13.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14.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出处: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15.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出处:李白《秋浦歌》
16.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17.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8.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出处: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1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20.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21.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22.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23.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2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出处: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5.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26.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27.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28.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楚辞 九歌《少司命》
29.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30.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
31.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出处: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32.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33.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爱情诗句
34.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出处:张籍《秋思》
35.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36.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37.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出处: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38.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白居易《长恨歌》
39.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40.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处:李峤《风》
41.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42.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出处: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4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4.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出处:杜甫《月夜忆舍弟》
45.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46.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47.*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48.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49.欲寄彩笺兼尺素。——出处: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描写伤别离的古诗句
相逢又告别,归帆又离岸,是往日欢乐的终结,未来幸福的`开端。
1.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2.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应急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3.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结发为夫妻》
4.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5.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6.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7.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8.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9.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
10.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出处:王勃《滕王阁诗》
11.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爱情诗句
1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4.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
15.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16.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出处:杜甫《月夜忆舍弟》
17.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18.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出处: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9.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二首其一》
2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21.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2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2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长恨歌》《离思五首其四》
24.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两汉乐府 《悲歌》
25.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出处:曹雪芹《咏菊》
26.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杜牧<赠别>
27.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28.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29.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3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1.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32.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33.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出处:林杰《乞巧》
34.离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35.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出处:班婕妤《怨歌行》
36.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出处:韦应物《闻雁》
37.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38.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39.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楚辞 九歌《少司命》
40.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寄外>
41.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4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43.最是仓惶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44.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处:李峤《风》
45.*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46.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出处: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7.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出处: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48.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49.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记忆是一曲缠绵不息的恋歌,那飘落了的漫山秋叶,嘤嘤诉说着,曲尽人离别。
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出处: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2.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4.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5.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出处: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6.红尘一醉,愿得一人心。烟火夫妻,白首不相离。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红颜易逝,伊不离君不弃。相濡以沫,执子之手偕老。青色烟雨,孤影等你归来。
7.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出处: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8.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出处:韦应物《闻雁》
9.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10.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出处: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1.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出处: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12.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出处: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1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处: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4.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出处:李白《玉阶怨》
15.最是仓惶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16.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7.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18.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19.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2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出处: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22.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23.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24.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25.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
26.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出处:李贺《李凭箜篌引》
27.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黄庭坚《寄黄几复》
28.画阑开处冠中秋。——出处: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29.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出处:李贺《七夕》
30.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3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2.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恋花》
33.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出处: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34.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出处: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3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李商隐《无题》
36.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寄外>
37.人如风*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38.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39.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40.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41.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42.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出处:唐婉《钗头凤.世情薄》
43.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豆词》
44.墙里秋千墙外道。——出处:苏轼《蝶恋花?春景》
45.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4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处: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7.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8.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49.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50.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见别离者因赠之的古诗理解
别离赠愁的古诗
才相见又别离的古诗
送别古诗的理解
赠贾岛古诗后两句的理解
林徽因对古诗词的理解
赠弟的古诗词阅读理解
深刻的理解见解独到的古诗
别离开别离的古诗
有关理解别人的古诗
古诗别离的
看古诗后的别离
别人不能理解的古诗
理解别人的句子
别人不理解的古诗
赠从弟其二的古诗理解性默写
理解别人的说说
古诗理解中常见的情感
有别离的古诗
特别难理解的古诗词
特别难理解的古诗题目
学生古诗理解不深入的原因
古诗理解性默写出错的原因
别离的诗词
古诗的理解
别离的古诗句
长向别离的古诗
古诗夜书所见宋叶绍翁的理解
别离的诗句古诗
错误理解别人的话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