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杨柳的古诗名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杨柳的古诗名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杨柳的古诗名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杨柳的古诗名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描写杨柳的古诗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杨柳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3、《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
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4、《临川见新柳》
唐·崔橹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5、《柳》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
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
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6、《题柳》
唐·狄焕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
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
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7、《新柳》
唐·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8、《柳绝句》
唐·杜牧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9、《柳》
唐·方干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
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
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10、《柳》
宋朝志南和尚有两句诗写得极美:“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说的是得道高僧的状态,能够无惧风雨,看淡世情。
人世间毕竟出世的人极少,堕入情网的却是多数。于是那杨柳风不寒冷的时候是少数,惹起相思无数的时间才是多数。
立春的时令已然到来,杨柳的风姿正在积蓄。当水岸上一株株杨柳开始抽芽、冒绿、繁盛乃至婀娜起来,成了人们眼里的风景、词人笔下的精灵。
因为柳与“留”同音,人们在离别的时候喜欢折柳相送,杨柳从离别的旁观者成为了参与者,从此与离别成为了最佳拍档,也就被词人们赋予了最多的离愁别绪。
今天就分享3首有关杨柳的宋词,去体会“渐行渐远渐无穷”的离愁如何在杨柳词中展现。
《蝶恋花》
【宋】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不论是一见钟情还是日久生情,当彼此表明心迹的时候,还是会有最羞涩的一般姿态,那是情窦初开的动人。那个阶段,庭院太深成了相见的阻隔,楼台太高成了眺望的站所。即使每天相见,却还是恨要隔了子夜的漫长。
或许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欧阳修和心中的她一起去踏青。走过一重重庭院,穿过一堆堆杨柳,两个人却一点不觉得累,登上高楼却无心去看那遥远的风景,因为身边人就是最美的风景。
突然的天气突变,雨横风狂,不得不中断旅行,送别佳人归去。当她走进庭院,他伫立在院门之外久久不曾离去,就想问一问点点红花“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她”,花儿径直跌落飞去内院的秋千架下。
初识后的暂离,就像欧阳修的“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走向繁盛的爱情,从来都是生机勃勃。
《雨霖铃》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在一起时有多开心分别就有多痛苦。何况曾经的车马那么慢,时光那么甜,终其一生只能爱一个人,可是需要忍受相思苦却是10倍、百倍。
外人看来几乎生活在青楼的柳永,一样经历过最深的爱恋,那是全然忘却身份、忘记金钱的情感。一个是落魄的才子,一个是青楼的花魁。彼此有那么多天作之合的绝唱,想要在一起却比登天还要难上许多许多。
那是一个雨后的黄昏,女子来江边送别热恋的柳永,这一去为的是两个人能有长久的未来而尝试,这一去却也可能是此生最后的相见。深夜坐在船舱,他仿佛看见了“杨柳岸,晓风残月”,默默许诺“便纵有风情万种,只爱你那一种”。
好的爱情是你通过一个人看到整个世界,坏的爱情是你为了一个人舍弃世界。最好的想念,是一边想念,一边成为更好的自己。
热恋后的离别,就像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历久弥新的爱情,从来都是独一无二。
《踏莎行》
【宋】周紫芝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
泪珠阁定空相觑。
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
如今已是愁无数。
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最深情的表白就是死生契阔,最无奈的告别就是生死有别。
感情再好、生活再甜,生命的尽头总在前面等着你。许愿再美、相约再真,死亡的突袭总会让你措手不及。
陪伴着青年苏轼的发妻26岁就离开了,10年之后他仍然久久不能忘却,写下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为*生下3个儿子的杨开慧造早早牺牲,晚年时*仍是不能忘怀,给友人回信说“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长情之后的永别无法逃避,要么是你要么是你的他(她)总要有一个人要经历和面对。到那个时候,最常有的状态就是彻夜难眠“如何过得今宵去”。此时倒真的该学一学志南和尚,看淡世情从容面对,这才是离开的那个人心中最大的惦念。
长情后的永别,就像周紫芝的“一溪烟柳万丝垂”:历经生死的爱情,从来都是*淡如水。
白居易的古诗杨柳枝词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白居易的古诗杨柳枝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杨柳枝词
唐代: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译文
春风吹拂柳枝随风起舞,绽出嫩芽一片嫩黄比丝柔软。
永丰坊西角的荒园里,整日都没有人,这柳枝属于谁?
注释
⑴千万枝:一作“万万枝”。
⑵永丰:永丰坊,唐代东都洛阳坊名。
⑶阿(ā)谁:疑问代词。犹言谁,何人
赏析
乍看之下此诗前两句写柳的风姿可爱,后两句抒发感慨,其实这是一首咏物言志的七绝。
诗中写的是春日的垂柳,最能表现垂柳特色的,是它的枝条。此诗亦即于此着笔。首句写枝条之盛,舞姿之美,“春风千万枝”,是说春风吹拂,千丝万缕的柳枝。随风起舞。一树而千万枝。可见柳之繁茂,次句极写柳枝之秀色夺目。柔嫩多姿,春风和煦,柳枝绽出细叶嫩芽。望去一片嫩黄,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荡。比丝缕还要柔软,“金色”、“丝”,比譬形象。写尽早春新柳又嫩又软之娇态。此句上承春风,写的仍是风中情景,风中之柳,才更能显出枝条之软。句中叠用两个“于”字,接连比况,更加突出了“软”和“嫩”,而且使节奏轻快流动,与诗中欣喜赞美之情非常协调。这两句把垂柳之生机横溢,秀色照人,轻盈袅娜,写得极生动。《唐宋诗醇》称此诗“风致翩翩”,确是中肯之论。
这样美好的一株垂柳,照理应当受到人们的赞赏,为人珍爱;但诗人笔锋一转,写的却是它荒凉冷落的'处境。诗于第三句才交代垂柳生长之地,有意给人以突兀之感,在诗意转折处加重特写,强调垂柳之不得其地。“西角”为背阳阴寒之地,“荒园”为无人所到之处,生长在这样的场所,垂柳再好,又有谁来一顾呢?只好终日寂寞了。反过来说,那些不如此柳的,因为生得其地,却备受称赞,为人爱惜。诗人对垂柳表达了深深的惋惜。这里的孤寂落寞,同前两句所写的动人风姿,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对比越是鲜明,越是突出了感叹的强烈。
这首咏物诗,抒发了对永丰柳的痛惜之情,实际上就是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埋没的感慨。白居易生活的时期,由于朋党斗争激烈,不少有才能的人都受到排挤。诗人自己,也为避朋党倾轧,自请外放,长期远离京城。此诗所写,亦当含有诗人自己的身世感慨在内。
此诗将咏物和寓意熔在一起,不着一丝痕迹。全诗明白晓畅,有如民歌,加以描写生动传神,当时就“遍流京都”。后来苏轼写《洞仙歌》词咏柳,有“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之句,隐括此诗,读来仍然令人有无限低回之感,足见其艺术力量感人至深了。
《新添声杨柳枝》古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添声杨柳枝》古诗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原文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译文翻译
一袭深红色的长裙日子久了便蒙上了淡黄色,自古以来旧的东西就比不得新的东西讨人喜欢。
你我原本应该像合欢核桃一样坚贞不移,哪里想到你的心里原来已经有了别人,让我对你终究有了恨意。(其一)
深夜里点亮烛火深深的嘱咐你,此去路途遥远不要忘了归期。
小巧精致的骰子上嵌入那意喻相思的红豆,相思入骨你是否知道?
注释解释
一尺深红:即一块深红色丝绸布。古代妇人之饰;或即女子结婚时盖头的红巾,称“盖头”。曲尘:酒曲上所生菌,因色微黄如尘,亦用以指淡黄色。此处意谓,红绸布蒙上了尘土,呈现出酒曲那样的暗黄色。
合欢桃核:是夫妇好合恩爱的象征物。桃核,桃为心形,核同合音,可以像喻两心永远相合。
里许:里面,里头。许,语助词。元来:即“原来”。人:取“仁”的谐音。
深烛:音谐深嘱,此处用的是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写女子“深嘱”情郎。伊:人称代词,“你”。
长行:长行局,古代的一种博戏,盛行于唐。这里用此博戏的名称双关长途旅行。围棋:*传统棋种。变化极复杂,棋理极深奥;高手对弈,一局棋常需数个时辰,甚至数日方可分出胜负。此处用“围棋”与“违期”的谐音,劝“郎”莫要误了归期。
玲珑:精巧貌。骰(tóu)子:博具,相传为三国曹植创制,初为玉制,后演变为骨制,因其点着色,又称色子;为小立方体块状,六个面上分别刻有从一到六不同数目的圆点,其中一、四点数着红色,其余点数皆着黑色。这骰子上的红点,即被喻为相思的红豆。
“入骨”句:用骨制的骰子上的红点深入骨内,来隐喻入骨的相思。“入骨”是双关隐语。
诗文赏析
其一
“一尺深红蒙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首二句,感物起兴。眼见一块原来是极鲜亮的红丝绸,却因蒙上了灰尘,颜色变得暗淡了,旧如“曲尘”,而这“一尺深红”的丝绸,好像不是一般的.妇人之饰,很可能它就是女子新婚时用过的方幅红绸“盖头”。这“一尺深红”,应是女子眼中的不寻常之物,她一直把那约一尺宽的红绸作为自己婚姻的象征,看到红绸,就引起对幸福的憧憬。可如今,眼前的红绸却已经蒙上尘土,还有了不少“曲尘”似的霉斑。睹物思人,不由感慨万端。唉,还是俗话说得对,物品天生的都是旧不如新。然而,就爱情而言,则不能“喜新厌旧”,而应是“日久长新”才好,否则情不专而怨恨必生。窦玄妻《古怨歌》云:“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诗人这里正是以“衣不如新”反衬“人不如故”。看来是丈夫又有了新欢,才引起女主人公幽怨的情思。这二句运用了比喻,虽然手法委宛,语言却很直白,就意蕴而论,显然缺乏含蓄之美感。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这二句,仍然运用了比喻,抒发被弃女子的“恨”意。“合欢桃核”,本来那是夫妇好合恩爱的象征物,旧日婚俗在“新人”家中,也常常摆放枣、栗子、桂枝、桃核等果物,预示喜兆。想当初,女主人公在与丈夫两情欢娱的时候,她是那样相信她们用桃核来表示的永远好合的誓言,现在明白,原来那“合欢桃核”里面,已经有了另外一个“人”了。“人”是“仁”的谐音,说“合欢桃核”另有“人”,就是说她的丈夫内心里另有新欢的“人”了。所以,这是借鉴了民歌中常用的谐音双关的手法写桃核内有“仁”以隐喻合欢之人心中原来别有“人”,富有民间的生活气息。既然对方心中已有他人,故第二句曰“旧物不如新”;虽前有“合欢桃核”之约,然“终堪恨”也。这就既巧妙地讽刺了爱情上的喜新厌旧者,又曲折地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所爱者的执着追求,那“恨”字流露出一种难言的幽恨之情。面对负心人,诗人委婉地提出自己的劝戒,言有尽而意无穷,反映了甜蜜爱情生活中的另一个侧面。
这首词,在艺术方面,采用比兴、暗示、谐音双关的手法,加强了抒情效果。但从词的整体意境看,仍然是“意伤于太尽”(张戒《岁寒堂诗话》),缺乏余韵远致。像“天生旧物不如新”、“里许元来别有人”这样的内心触悟,也过于直浅了些。
其二
此篇是以女子口吻,抒写她对情郎的眷恋。首起二句,是叮嘱之辞。“井底点灯深烛伊”,这“井底点灯”四字,谓在井底点上灯。何以偏在井底点灯呢?原来这井底之灯,必是深处之烛。而“深烛”,隐喻“深嘱”。“伊”是人称代词,在此代“你”。“深烛伊”也就是“非常诚恳地嘱咐你。”显然,是作者刻意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叙事。因而使词意隐晦了。
既云“深嘱”,嘱咐些什么呢?即次句“共郎长行莫围棋”。共,介词,犹同;跟。“共郎”二字,明示女主人公正与郎相聚。而紧跟“长行”二字,又暗示着这是离别的时刻。所以她才对他叮嘱再三、情意绵绵。此“长行”与“围棋”,又作谐音双关。长行,是一种博戏的名称。据唐人笔记记载,用掷骰子来博“长行局”,因简单易行,唐人“颇或耽玩,至有废庆吊、忘寝休、辍饮食者”(《唐国史补》卷下),是一种低俗的赌博。而“围棋”,是*传统的棋艺,棋理高深,可谓文人雅士的游戏。可她为什么“深嘱”将要出门的丈夫,让他记住:我可以与你玩长行,但不同你下围棋呢?原来,她的这番叮嘱中另有深意。她是用“长行”这种博戏的名称来双关“长途旅行”,又用“围棋”来双关“违误归期”。她这是告诉丈夫“远行一定不要误了归期”!在生活中,人们要把某件事情告诉对方,却又不便于明白说出,往往会用这种谐音双关的方式来暗示。这里的“长行”、“围棋”,也是女主人公将她深隐的心曲,婉转托出;虽然可见女子的柔情蜜意,但由于其中的隐语,过于隐晦。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这后两句从“长行”引出“骰子”,说那种制造精巧的骰子上的颗颗红点,有如最为相思的红豆,而且深入骨中,表达着我对你深入骨髓的相思,你知道吗?这样一来,自然又深化了第二句深嘱“长行莫围棋”的用意,原来她“共郎长行”,也是有意要用“长行”这种博戏所用的“骰子”来提醒丈夫:当你玩“长行”使用骰子时,知不知道,那骰子上的红点,颗颗都是入骨的红豆,代表着我对你的入骨相思?所以,你千万不要违误了归期。这一句,非常准确地表现出她对丈夫的惦念,对丈夫的那种难舍难离的强烈的爱!“入骨相思”,一语双关,其中缠绵之意,教人不由魂销。在章法上,则是对前二句“深嘱”早归“莫违期”的对应。诗中,女子“共郎长行”时“深嘱”于前,客子“违期”未归时又“入骨相思”于后,最后以“知不知”设问寄意的口吻轻轻将全诗兜住,然后再表现出这位多情的闺中人亟盼游子早归的焦虑心情。“知不知”三字,把女子离别之久、会合之难、相思之深之苦,乃至欲说无人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可谓收得自然,余味不尽。而读者所感受到的正是女主人公内心深处诚挚而火热的爱情。有女钟情如此,令人读来倍觉感人。“入骨相思知不知”七个字,乃是全篇的点睛之笔!
这首词最精粹之笔,在于后二句以相思子(红豆)为喻,寄托女子的挚爱深情。全词采用谐音双关的手法,虽有助于词境的深婉含蓄;但由于刻意为之,便又流人“谜而不诗”(王夫之《古诗评选》)之地,缺乏“自然天成”之妙。
此二诗写“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以讽喜新厌旧;写“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以骰子喻己相思之情,就既未见浓艳的辞藻,又未闻有些许脂粉气。其设想新奇,别开生面,在许多的爱情诗中,使人顿觉耳目一新。大量使用谐音双关修辞法,更使诗作独标一格,别有情致。人们表达爱的情感,力避直率明白,本尚朦胧含蓄(当然不是晦涩费解),而双关隐语的运用,却能使人透过字面的意思,通过那些音同或音*的“别字”,去细细品味那双关语中底层的无尽的意蕴。这些谐音词的寓意颇深,不可囫囵读之。它蕴含着诗人人为的特定含义和感情色彩,能使语言在表达上更含蓄、婉转和饶有风趣。用于表达爱情,则言浅意深,更富有感染力。
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或说801、824)年—约866或说870、882年)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①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摘自七年级上册)
【典故】
①子规:又叫杜鹃,布谷鸟的别称。古代传说,它的前身是蜀国国王,名杜宇,号望帝,后来失国身死,魂魄化为杜鹃,悲啼不已,鸣声凄苦,啼声如“不如归去”。
【赏析】
此诗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万千景物独取随风飘散的杨花和子规,即含有漂泊之感、离别之恨。
布谷鸟(子规、杜鹃)
2.《次北固山下》 (唐)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①洛阳边。(摘自七年级上册)
【典故】
①归雁:源自“雁足传书”的故事。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返回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汉书·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朝廷据此通过外交途径把他接了回来。
【赏析】
作者见空中大雁北飞,想起鸿雁传书的故事,表达对故乡洛阳的思念。
大雁
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①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摘自七年级上册课外)
【典故】
①送酒:此处化用陶渊明的典故。既是“登高”,诗人自然联想到饮酒、赏菊。据南朝梁箫统《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正好江州刺史王弘送酒来了,才醉饮而归。
【赏析】
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共度佳节。所以,“无人送酒来”句,实际上是在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
饮酒、赏菊
5.《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①,何人不起故园情。(摘自七年级下册课外)
【典故】
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折柳”是“折摘杨柳”的意思,据传旧时长安之东有一桥名曰灞桥,当时的人们常常会折摘柳枝送给朋友,“柳”谐音“留”,委婉表达对朋友的挽留和惜别之情,所以人们就会用“折柳”来表达离别之意。
【赏析】
这支曲子,后来被常常用来表达朋友间的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古代描写杨柳的诗句
【唐】崔橹 柳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杨柳诗句
新柳
【唐】崔橹
无情柔态任春催,似不胜风倚古台。
多少去年今日恨,御沟颜色洞庭来。
《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年年柳色,灞桥伤别”
为*都门多送行,长条折尽减东风”古代描写杨柳的'诗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轻轻柳色新
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整齐烟树灞陵桥,风景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干瘪楚宫腰”
赵孟頫的“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不因送客东城去,过却春光总不知”
乔吉的“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爱情名句
“西城杨柳弄轻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描写日和月的诗句描写日和月的诗句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堤上柳
【唐】戴叔伦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赋得长亭柳古代描写杨柳的诗句
【唐】戴叔伦
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赠行多折取,那失掉深秋。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雨搓金缕细,烟褭翠丝柔。
描写杨柳的诗句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诗句吧,诗句饱含丰富的感情和想象。诗句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描写杨柳的'诗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周紫芝《踏莎行》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欧阳修《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贺铸《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苏州柳
【唐】白居易
金谷园中黄袅娜,曲江亭畔碧婆娑。
老来处处*遍,不似苏州柳最多。
絮扑白头条拂面,使君无计奈春何。
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五月水边柳
【唐】崔护
结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浅。睡脸寒未开,懒腰晴更软。
摇空条已重,拂水带方展。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
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长别几多情,含春任攀搴。
柳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新柳
【唐】崔橹
无情柔态任春催,似不胜风倚古台。
多少去年今日恨,御沟颜色洞庭来。
堤上柳【唐】戴叔伦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赋得长亭柳
【唐】戴叔伦
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雨搓金缕细,烟褭翠丝柔。
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题柳
【唐】狄焕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独柳
【唐】杜牧
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
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蝶恋花·答李淑一》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
杨柳青青江水*, 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著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 ——王维《酬黎居士淅川作》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王维《送沈子福之江东》
春山暖日和风, 阑干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白朴《天净沙·春》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晏几道《清*乐·留人不住》
杨柳阴浓水鸟啼,豆花初放麦苗齐。——于谦《*阳道中》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巫峡巫山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 ——刘禹锡《杨枝词二首》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刘禹锡《竹枝词九首》
杨柳舞风,轻惹春烟残雨。杏花愁,莺正语,画楼东。——顾敻《酒泉子·杨柳舞风》
风静杨柳垂,看花又别离。几年同在此,今日各驱驰。 ——李白《送友生游峡中》
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赵孟頫《东城》
杨柳在丝丝微风中飘荡,梨花在点点细雨中展放。——刘庭信《一枝花·春日送别》
金风凋杨柳衰,玉露养芙蓉艳。——张可久《南吕·一枝花·湖上归长天》
故人洞庭去,杨柳春风生。——陈子昂《送客》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杨巨源《折杨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王安石《壬辰寒食》
寒食枣团店,春低杨柳枝。——白居易《寒食日过枣团店》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去时节杨柳西风秋日,如今又过了梨花暮雨寒食。——郑光祖《杂剧·迷青琐倩女离魂》
隔户杨柳弱袅袅, 恰似十五女儿腰。——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舞风杨柳欲撕绵。依依起翠烟。——赵长卿《画堂春·辇下游西湖有感》
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温庭筠《菩萨蛮·宝函钿雀金鸂鶒》
若遣折杨柳,此地树无根。——邵谒《苦别离》
春堤杨柳发,忆与故人期。——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愁心极杨柳,一种乱如丝。——孟浩然《春意》
芙蓉生夏浦,杨柳送春风。——陈子昂《春晦饯陶七于江南同用风字》
杨柳多短枝,短枝多别离。——孟郊《折杨柳》
楼上春风过,风前杨柳歌。——孟郊《折杨柳》
春风骋巧如翦刀,先裁杨柳后杏桃。——梅尧臣《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西湖杨柳风流绝。满楼青春看赠别。——张先《木兰花·西湖杨柳风流绝》
杨柳古湾头,记小怜、隔水曾见。——张炎《法曲献仙音·云隐山晖》
桃花暖日茸茸笑,杨柳光风浅浅颦。——范成大《鹧鸪天·荡漾西湖采绿苹》
城脚粼粼水一陂,水边杨柳映旌旗。——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城脚粼粼水一陂》
寒食清明初过后,杏花杨柳乍晴时。——仇远《同段吉甫汎湖》
杨柳垂村麴尘色,殊乡时节*清明。——张嵲《劝农六首·皇恩力本劝农耕》
插遍门前杨柳,又是清明时候。——吴潜《如梦令·插遍门前杨柳》
夹道万株杨柳树,望中都化断肠花。——鲁迅《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朱服《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
谁家短笛吹杨柳,何处扁舟唱采菱。——章甫《湖上吟》
漓水津头逢早春,桂林杨柳拂行尘。——张嵲《喜刘宝学彦修得归因叙初时凄怆之意十首·漓水津头逢早春》
万雉长城倩谁守,两堤杨柳当防夫。——杨万里《圩丁词十解·圩田元是一*湖》
柳树是春的信使,每当春回大地,万物还在沉睡之中,柳树就最先感知春的讯息。初生的柳芽嫩黄新绿,远远望去充满勃勃生机。十二首咏柳的诗词,跟随诗人的脚步感受春柳之美,春天的勃勃生机。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宋-朱淑真
长丝袅娜拂溪垂,乳絮风吹漠漠飞。
全惜东风与为主,年年先占得韶晖。
咏柳
宋-彭汝砺
柳色溪头相照深,诗翁收拾寄清吟。
晚风吹散千丝缕,巧系游人夜夜心。
咏柳
宋-王克功
春到枝枝是绿丝,秋来叶叶是愁眉。
灞桥何限经行者,不记寻花击马时。
咏柳
宋-石延年
天下风流无绿杨,一春生意别离乡。
柔根恐是离肠结,未折长条先断肠。
咏柳
明-丘谦之
涌金门外柳如金,三日不来成绿阴。
折取一枝城里去,教人知道是春深。
咏柳
明-潘氏
烟柳青青叶已齐,半帘红日小莺啼。
玉栖人静悲横笛,惟有东风吹向西。
洛阳春-咏柳
明-叶小鸾
无数灞陵桥畔。离人泪染。
一生空自管销魂,只赢得、腰肢软。
陌上栏头长见。翠丝分线。
和烟几度荡斜晖,误紫燕、归来晚。
咏柳
清-吴伟业
万条拂面惹行尘,选就轻盈御柳新。
枉自穆生空设醴,可怜青眼属谁人。
解佩令-咏柳
清-董元恺
波纹漾漾,春阴楚楚。看青青、青垂树树。
暖暖寒寒,酝酿出、花花絮絮。
又难禁、风风雨雨。
棱棱腰瘦,纤纤眉妩,恨依依、飘飘如许。
点点飞飞,肠断绝、丝丝缕缕。
却无端、朝朝暮暮。
行香子-咏柳
清-张玉珍
渡口桥边。陌上楼前。
碧参差、弄影堪怜。
杨柳的古诗名句
写杨柳的古诗名句
写杨柳的诗句古诗名句
折杨柳古诗的名句
有关杨柳的古诗多名句
含杨柳的古诗文名句
杨柳的古诗有
杨柳诗句
杨柳的诗句
拂杨柳的古诗
杨柳古诗中的别名
含杨柳的诗句
赞杨柳的古诗
杨柳山的古诗
教杨柳的古诗
咏杨柳的古诗
剪杨柳的古诗
写杨柳的诗句
有杨柳的诗句古诗
写折杨柳的古诗
折杨柳歌的古诗
带名子的含有杨柳古诗
仿写杨柳的古诗
古诗写杨柳的句子
带杨柳的诗句
有露和杨柳的古诗
杨柳的少字古诗
写杨柳的句子
句中有杨柳的古诗
带有杨柳的诗句
有春夏的古诗
古诗中的佳节是指
关于俐君的古诗词
表达历史的古诗词
关于咏梅的古诗小学
婴幼儿医学的古诗下载
给孩子们的古诗词.txt
写喜欢雨的古诗
水与风景的古诗词
我写雪景的古诗词
关于雨水的古诗词集
符合山水画意境的古诗
形容茶饮的古诗词
关于富饶的物产古诗
有关写的山的古诗
知心人倾吐的古诗词
关于水的古诗和现代诗
古诗诵读的方案
梅花的古诗及欣赏
教导我们珍惜时间的古诗
古诗中的儿童生活ppt
带八月的古诗词
关于梅子洲的古诗
唐朝古诗故事的视频
有腰的秋天的古诗
思乡之情的古诗及题目
激动的古诗词大全
以民乐为题材的古诗
彰显大公无私的古诗词
带有寒风的思乡古诗
形容爱缠绵悱恻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