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石榴的古诗朗读

关于咏石榴的古诗朗读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咏石榴的古诗朗读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咏石榴的古诗朗读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咏石榴的古诗朗读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93) 语录(44) 说说(9) 名言(1) 诗词(726) 祝福(1k+) 心语(70)

  • 咏柳古诗北宋曾巩朗读

  • 诗人
  • 咏柳古诗北宋曾巩朗读

      这首诗是继盛唐时期著名诗人贺知章咏柳诗之后,描写春柳的力作,曾巩的咏柳则借柳讽刺那些势利小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咏柳古诗北宋曾巩朗读,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宋代: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译文

      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注释

      ①倚——仗恃,依靠。狂——猖狂。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②解把——解得,懂得。飞花——柳絮。

      ③这两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柳叶飘零的时候啊!

      赏析

      《咏柳》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的曾巩。曾巩少即见长于文章,他的文风,雍容*易,不露锋芒,而曲尽事理。他的一些咏物诗寓意很深,如这首《咏柳》,就把春天的柳树比拟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借以讽刺邪恶势力。

      诗的前两句是说:当春天刚到来的时候,零乱的柳条还没来得及转变为浅淡的青黄色,它就倚仗着东风吹拂而飘忽摇摆,气势更加猖狂。诗刚开头即语带嘲讽、蔑视,它描写“乱条”如何倚仗权势,张牙舞爪,逞性妄为,实际上是在为全诗主旨作准备,亦即古人所谓“蓄势”。

      蓄足了气势,则必然有力地得出颠扑不破的结论,于是后两句水到渠成,警语立出:那些柳条只会使柳絮飞上半天,企图遮蔽日月的光辉,却不知秋季来临,天地间还将有一场又一场的严寒霜冻,到那时它就要枯萎凋零了。“不知天地有清霜”一句为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它对那些得志一时的小人提出了严正的警告,振聋发聩,促人警醒。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江西南丰人 出生于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州司法参军,以明*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诗词

      曾巩的主要成就在文,亦能诗。存诗400余首,其诗特点是比较质朴,雄浑超逸,含义深刻,略似其文,格调超逸,字句清新,但有些也存在宋诗言文言理的通病,但为文所掩,不受重视。他不但善赋体,也有诗长于比兴,形象鲜明,颇得唐人神韵。他的各体诗中以七绝的成就最高,精深,工密,颇有风致。如《西楼》《城南》《咏柳》等写景抒情的佳作。就“八大家”而论,他的诗不如韩、柳、欧、王与苏轼,却胜于苏洵、苏辙。词仅存《赏南枝》一首。其诗文曾被选译成英文,在国外发行。

      第一,纪实诗。

      曾巩的纪实诗继承和发扬了唐代杜甫现实主义诗歌文学传统,以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间疾苦、揭弊政、评国事为主要内容,表现了他关注民生、济世兴邦的儒家思想。曾巩所生活的加上自然灾害频发,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曾巩以诗歌真实描写了民生疾苦的.状况。在《追租》这首诗中,一句“山下穷割剥”写出了饥荒之年农民还要被层层盘剥的悲惨境遇,由此抨击地方官吏“暴吏理宜除”,并提出“浮费义可削”的政策主张。这首诗没有*古代诗歌传统的写景抒情,而是赤裸裸地针砭时弊,体现了曾巩关注民生疾一脉相承。与《追租》的主题思想类似的还有:描写虫灾肆掠、揭批官忧国忧民忧时的《边将》《胡使》《嗟叹》等等。曾巩的纪实诗除了对民生疾苦毫无遮掩地写实之外,还对积贫积弱的北宋王朝政局建言献策,有力地增强了文学在*古代政治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咏史诗。

      *古代文人雅士多偏好以咏史来借古讽今和抒**怀。曾巩的诗歌也经常以缅怀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事件来表情达意。曾巩总能以惺惺相惜的姿态与心态去追思感受前人中那些与他理想抱负相似的人的精神世界,从而缅怀先圣、宽慰自我、排解忧愁、坚定决心。例如在《扬颜》一诗中,曾巩敬慕扬雄的立言不朽和颜回的立德不朽,以两人执著求道精神激励自己进业修德。再比如曾巩的《读五代史》,诗文以历史讽喻现实,以史谏言北宋统治者革借管仲与鲍叔牙之交推崇诚信道德的《论交》;表达渴望明主、隐含壮志难酬之情的《隆中》;谏言选贤举能、反对排斥贤臣的《垓下》等等。曾巩的咏史诗或委婉言志,或直言改革,其托物喻人的文笔都源于现实又立意高远,凸显了他恩泽天下、救民济世的儒家仁义思想。

      第三,离别诗。

      离别愁绪是古代诗人借诗所抒之情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情怀。在《曾巩集》中有100余首诗歌蕴含离别之情。例如诗合集《奉和滁州九咏九首》显示,曾巩看望身在滁州的欧阳修返回时,离愁别绪顿生,对欧阳修的才学与人品大加赞赏。再比如《上杜相公》中所言,曾巩前去拜访仰慕已久、刚刚去职宰相的杜衍,临别时曾巩表达了对两人友情的珍重和对杜衍的敬仰之情。曾巩的此类诗歌还有:怀念好友王安石的《寄介甫诗》《江上怀介甫》;惜别友人的《送陈商学士》;感伤人才离去、叮嘱学生的《送钱生》;送别、劝慰失意者的《酬吴仲庶龙图暮春感怀》《送孙颖贤》;怀念、惜别亲人的景交融。此外,离别诗也是曾巩本人各个重要人生阶段与思想状态的真实记录。

      教育贡献

      曾巩的思想属儒学体系,他赞同孔孟的哲学观点,强调“仁”和“致诚”,认为只要按照“中庸之道”虚心自省、正诚修身就能认识世界和主宰世界。在政治上他反对兼并政策,主张发展农业和广开言路。他在任地方官时,以“仁”为怀。

      曾巩在王安石变法期间主张在不失先王意旨的前提下,对法制作必要的改革。在行动上,他能够维护新法,在齐州为官时,能力行保甲之法,使州人安居乐业。他师承司马迁和欧阳修,主张“文以明道”,把欧阳修的“事信、言文”观点推广到史传文学和碑铭文字上。他强调只有加强道德修养,才足以发难显之情,写“明道”之文。

      曾巩重视兴教劝学,培养人才。他培养了一批名儒,陈师道、王无咎、曾肇和曾布受业于他。曾巩治学严谨,每力学以求之,深思以索之,使知其要,识其微。 在抚州居所侧建有“兴鲁书院”,并亲自定学规、执教*,推动抚州学风。在南丰“子固公园”,有曾巩幼时读书处──读书岩、曾文定公祠、仰风亭、思贤堂,县博物馆亦建在其内。

      校藏书籍

      曾巩一生用功读书,极嗜藏书,从政之便,广览博收。家里藏古籍二万余卷,收集篆刻五百卷,名为《金石录》。著作有《元丰类稿》、《续元丰类稿》、《隆*集》和《外集》等。他都加以校勘,至老不倦。《列女传》、《李太白集》和《陈书》等都曾经过他的校勘。任职于史馆时,埋头整理《战国策》、《说苑》两书,他访求采录,才免于散失。他每校一书,必撰序文。并校订《南齐书》、《梁书》、《陈书》三史。在编校古书时所作的目录序,如《战国策·目录序》、《烈女传·目录序》、《新序·目录序》等。

    [阅读全文]...

2022-07-01 17:57:53
  • 孔绍安:侍宴咏石榴

  •   《侍宴咏石榴》

      作者:孔绍安

      可惜庭中树,

      移根逐汉臣。

      只为来时晚,

      花开不及春。

      注释:

      1、移根:移植。

      2、逐:跟随。

      3、汉臣:汉朝的臣子,此处指张骞。

      4、为:由于。

      5、不及:赶不上。

      翻译:

      可怜庭院中的石榴树,

      跟随着张骞,被从西域移植到了中原。

      只是因为到中原的时间比其它植物晚,

      所以赶不上春天,无法同其它植物竞相开放。

      赏析:

      这是孔绍安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首应诏中的佳作。

      《旧唐书·文苑》记载,有一次孔绍安侍宴唐高祖李渊,*间李渊命孔绍安以“石榴”为题作应诏诗,诗成,即此诗。诗人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将石榴在仲夏开花的原因,归结为石榴传播到中原比较晚所致,所以才错过了同其它植物在春天竞相开放的机会。

      这首诗读起来,总有种酸溜溜的感觉。孔绍安和夏侯端都曾是隋朝的御史,后来李渊反隋称帝,夏侯端首先归顺了李渊,授秘书监,三品官,而孔绍安归唐晚了一些,只被授于内史舍人,五品官,远不及夏侯端。晋·张华《博物志》记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孔绍安作此诗时,夏侯端恰巧也在场,所以诗人以石榴自喻,发出了“只为时来晚,开花不及春”这样的感慨。“逐汉臣”,却“不及春”,人才得不到重用,这也从一个侧面表达了诗人对唐高祖李渊的不满。同时诗中又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只是“来时晚”而已。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此句历来被人称颂,成为了感叹怀才不遇或大材小用的名句。

    [阅读全文]...

2022-03-22 04:15:53
  • 咏石榴的诗集锦

  • 咏石榴的诗集锦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咏石榴的诗集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咏石榴的诗

      是你火红的果实点燃了

      我晦涩不堪的眼睛

      感谢你送给热情

      从此,我不在寂寞和担心我的弟弟

      你真的不记得吗

      可爱的石榴花

      我还记得你的温柔

      不是吗

      那一夜来临

      一场暴雨把你摧倒了

      石榴滚得满地都是

      但你仍有动人的春色

      你今晚要的是圣洁的月亮

      不是我常说的虚荣

      千百年来你伤痕累累

      但你仍然神采奕奕,春色十足

      七律·咏石榴

      五月风光宜乐游,花娇艳语半惭羞。

      赞春有句美红杏,咏卉题诗赞石榴。

      一树如霞凝玉露,万枝随愿舞娇柔。

      春风解释无穷意,消尽宵来万斛愁

      七律·咏石榴

      遍立峰间似火稠,流丹总教彩云羞。

      叶如绿柳娇而媚,枝若白杨劲且柔。

      虽有千词题菡萏,却无半句赋石榴。

      而今但拜裙裾下,旧怨新愁一笔勾。

      七绝·咏石榴

      五月金罂一树彤

      万花攒动火玲珑

      中秋月朗星悬日

      嚼破隋珠粒粒红

      绝句·咏石榴

      一

      榴花五月红,瘦叶送春风。

      疑是梅格在,丹心气血同。

      二

      榴花五月红,气血与君同。

      疑是梅格在,丹心志不穷。

      拓展阅读

      《咏石榴》是梁元帝萧绎的诗作之一。

      作品赏析

      全诗诗句浅显易懂,字字扣题,致力于巧似之状。人工描摹的痕迹较为显露。而“叶翠如新剪,花红似故裁”二句既是全篇佳句,亦是词彩、文藻最鲜丽的部分。

      梁元帝萧绎(508年9月16日―555年1月27日),字世诚,小字七符,自号金楼子,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南北朝时期梁代皇帝(552年―554年在位)。梁武帝萧衍第七子,梁简文帝萧纲之弟。记载里说他善画佛画、鹿鹤、景物写生,技巧全面,尤其善于画域外人的形貌。传世的《职贡图》是北宋年间的摹本。

    [阅读全文]...

2022-01-19 09:26:01
  • 石榴的诗句

  • 石榴的诗句

      历代名家吟咏石榴的诗词甚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榴文化。*人视石榴为吉祥物,以为多子多福的象征。古人称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石榴有许多美丽的名字:丹若、沃丹、金罂等。丹是红色的意思,石榴花有大红、桃红、橙黄、粉红、白色等颜色,火红色的最多,所以留给人们的颜色是火红的,农历的五月,是石榴花开最艳的季节,五月因此又雅称“榴月”。 五月榴花的花神,是传说中的鬼王钟馗,而至于民间所绘的钟馗画像,耳边都插着一朵艳红的石榴花,更表示以火样性格的钟馗来做火样的'石榴花神,它虽是古代民众的诗意想像,却也最恰当不过。在明人的插花“主客”理论中,榴花总是列为花主之一,称为花盟主,辅以栀子、蜀葵、孩儿菊、石竹、紫薇等,这些花则被称为花客卿或花使令,更有喻为妾、婢的,可见古人对石榴的推崇。不过唐人诗中的“榴花”往往是海榴或山石榴(杜鹃花)。

      赵中丞折枝石榴

      元:马祖常

      “乘槎使者海西来,移得珊瑚汉苑栽;

      只待绿荫芳树合,蕊珠如火一时开。”

      这首诗不仅道出了石榴的来源,也描写了石榴花的优美。

      榴花

      金:元格

      山茶赤黄桃绛白,戎葵米囊不入格。

      庭中忽见安石榴,叹息花中有真色。

      生红一撮掌中看,模写虽工更觉难。

      诗到黄州隔千里,画家辛苦费铅丹。

      庭榴

      明:杨升庵

      移来西域种多奇,槛外绯花掩映时。

      不为深秋能结果,肯于夏半烂生姿。

      翻嫌桃李开何早,独秉灵根放故迟。

      朵朵如霞明照眼,晚凉相对更相宜。

      西园石榴开

      宋:欧阳修

      荒台野径共跻攀,正见榴花出短垣。

      绿叶晚莺啼处密,红房初日照时繁。

      最怜夏景铺珍簟,尢爱晴香入睡轩。

      乖兴便当携酒去,不须旌骑摇拥车辕。

      榴花

      唐: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山石榴寄元九

      唐:白居易

      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

      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石榴歌

      蝉噪秋枝槐叶黄,石榴香老愁寒霜。

      流霞包染紫鹦粟,黄蜡纸裹红瓠房。

      玉刻冰壶含露湿,斓斑似带湘娥泣。

      萧娘初嫁嗜甘酸,嚼破水精千万粒。

      柳宗元

      始见白发题所植海石榴

      几年封植爱芳丛,韵艳朱颜竟不同。

      从此休论上春事,看成古木对衰翁。

      侍宴咏石榴

      孔绍安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同和咏楼前海石榴二首

      孙逖

      客自新亭郡,朝来数物华。传君妓楼好,初落海榴花。

      露色珠帘映,香风粉壁遮。更宜林下雨,日晚逐行车。

      海上移珍木,楼前咏所思。遥闻下车日,正在落花时。

    [阅读全文]...

2022-02-22 11:12:31
  • 《石榴》阅读答案

  • 阅读
  • 《石榴》阅读答案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思想、获取知识,从而可能改变命运。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石榴》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石榴

      (莫怀戚)

      ①12年前我搬来这里,最高兴的是从此有了阳台,可以养花。

      ②但这个阳台不理想:冬天的阳光得不到,夏天两头晒。

      ③所以我的盆花活得艰难,只要我稍有懈怠,它们立刻枯萎,而且救不过来。就这样相继死去许多株,于是栽栽种种,我阳台上的盆花不停地变换。

      ④但是有一株从来没有死过,就是石榴。它是惟一的元老。

      ⑤当初买它的时候,是小苗;花农要价高,说是果石榴。有一种叫花石榴的只开花。

      ⑥我不懂行,但不愿凭空怀疑人,就买下了。真还是果石榴。

      ⑦从此每年7月,它开花、结果,到国庆节时,大的已如小孩子儿拳头,胭脂般地红着;有的还煞有介事地绽开,如画上那样。但籽粒微酸,不好认真吃。

      ⑧于是我产生了个观念,石榴易活,我家石榴尤其不会死。

      ⑨然而今年情况不妙。7月过完,它一直不开花,8月中旬,枝叶突然开始发黄这个迹象同其他盆花的死亡先兆一模一样。

      ⑩我开始全力抢救它,例如每天浇水喷水若干次,检查病虫害它依然每况愈下。

      ⑾到了中央气象台宣布今年的酷热及持续时间是建国四十多年来之最时,我明白石榴完了。

      ⑿那几天我老想着《二六七号牢房》一文中老爸爸的话:他连星期肉菜汤都不吃,他连星期肉菜汤不想吃。(他指伏契克作者,捷克革命家受刑严重,失去食欲。)

      ⒀连石榴都晒死了,连石榴都晒死了。

      ⒁有几天我不再管它,静等它的死去。

      ⒂一个壮汉对一株盆花的伤感无法诉说。

      ⒃但后来我变了主意。不是含有一线希望,而是出于一种情份:你陪伴我多年,我照料你到死。

      ⒄我照施肥、照浇水、照拔草、照松土,你要怎样是天意了。我将我的心尽到石榴啊!

      ⒅9月10日,即今年酷暑强弩之末时,外出两天的我归来大吃一惊:

      ⒆石榴满枝红花,浓如鲜血!

      ⒆它什么时候打的`苞,谁也不知道!

      ⒇数一数,35朵,它从来没在9月开过花!它从没开过这许多的花!而且它的枝叶依然枯黄。就是说,它在死亡线上挣扎了整整一个夏天后,它憋了整整一个酷暑的生命全部用来开花结果了。

      1、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有的还煞有介事地绽开,如画上那样。

      2、第⒃段中但后来我变了主意。主意具体指的是什么?

      3、用简洁的语言准确而完整地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4、联系文章内容,谈谈石榴复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领会第⒀段句子连石榴都晒死了,连石榴都晒死了在表达上的作用。

      6、第⒃段中你陪伴我多年,我照料你到死这是作者的心理活动。假定你是那株石榴,请用一句言简意深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愿。(可以借用古诗句表达)

      7、读完文章后,你从这件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煞有介事:好像真有这回事似的。原指故作姿态,让人感到一本正经、真有其事,有贬义。文中是指石榴认认真真的开花的样子。褒义。

      2、我不再管它,静等它的死去

      3、石榴易活;石榴晒死;经过我努力,石榴活了;

      4、我的精心照料。(凡答石榴生命力顽强的不给分。)

      5、反复,起强调作用。表现了酷热的程度,更表现了作者对石榴的痛惜之情。

      6、略

      7、略

    [阅读全文]...

2022-05-07 12:25:19
  • 《侍宴咏石榴》原文及译文

  • 《侍宴咏石榴》原文及译文

      《侍宴咏石榴》这首诗读起来,总有种酸溜溜的感觉,表达了诗人对唐高祖李渊的不满,同时诗中又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只是“来时晚”而已。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侍宴咏石榴》原文及译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侍宴咏石榴》原文:

      孔绍安〔唐代〕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侍宴咏石榴》译文:

      可怜庭院中的石榴树,跟随着张骞,被从西域移植到了中原。

      只是因为到中原的时间比较晚,所以无法在春天里绽放。

      《侍宴咏石榴》赏析:

      这首诗读起来,总有种酸溜溜的感觉。孔绍安和夏侯端都曾是隋朝的御史,后来李渊反隋称帝,夏侯端首先归顺了李渊,授秘书监,三品官,而孔绍安归唐晚了一些,只被授于内史舍人,五品官,远不及夏侯端。

      晋代·张华《博物志》记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孔绍安作此诗时,夏侯端恰巧也在场,所以诗人以石榴自喻,发出了“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这样的.感慨。“逐汉臣”,却“不及春”,人才得不到重用,这也从一个侧面表达了诗人对唐高祖李渊的不满。同时诗中又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只是“来时晚”而已。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此句历来被人称颂,成为了感叹怀才不遇或大材小用的名句。

      作者简介:

      孔绍安(约577-622),字不详,越州山阴人,孔奂长子,孔子三十三代孙。生于陈宣帝太建九年,约卒于唐高祖武德中年,约四十六岁。少于兄绍新俱以文词知名。年十三,陈亡入隋,徙居京兆鄂县,闭门读书,诵古文集数十万言。外兄虞世南异之。与词人孙万寿为忘年之好,时人称为“孙、孔”。大业末,为监察御史。李渊讨贼河东,绍安为监军。李渊受禅,绍安自洛阳间行来奔,拜内史舍人,赐赍甚厚。尝因侍宴应诏咏石榴诗云:“只为时来晚,开花不及春”。为人称诵。寻诏撰梁史,未就而卒。绍安著有文集五十卷,(旧唐书志作三卷,本传作五卷。此从新唐书志)传于世。

    [阅读全文]...

2022-06-12 23:46:33
  • 朗朗读书声古诗

  • 读书
  • 朗朗读书声古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古人教育名言,广为人们所引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朗朗读书声古诗,欢迎来参考!

      朗朗读书声古诗1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2、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3、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4、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杨循吉《题书橱》

      5、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许浑《寄殷尧藩》

      6、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陶渊明《读山海经》

      7、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谢逸《送董元达》

      8、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裴说《句》

      9、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刘过《书院》

      10、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11、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刘希夷《蜀城怀古》

      12、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年——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1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14、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高適《答侯少府》

      15、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

      16、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17、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岑参《送薛弁归河东》

      18、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19、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20、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21、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观书》

      22、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23、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汪莹《示儿》

      24、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宋应星《怜思诗》

      25、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6、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韩愈《符读书城南》

      27、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28、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29、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法式善《读书》

      30、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袁枚《遣怀杂诗》

      31、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袁枚《寒夜》

      32、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刘岩《杂诗》

      33、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3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35、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薛令之《草堂吟》

      36、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37、人读等身书,如将兵十万。——彭兆荪《读书》

      38、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诗》

      39、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岑参《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

      40、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41、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杜荀鹤《书斋即事》

      42、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43、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44、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年。——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45、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陆九渊《读书》

      46、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杨继盛《言志诗》

      47、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48、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刘克庄《赠玉隆刘道士》

    [阅读全文]...

2022-07-25 03:14:11
  • 有关于古诗朗读的方法

  • 方法,古诗文
  • 有关于古诗朗读的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有助于理解古诗的内容,领悟只能意会而无法言喻的意境和韵味,是综合感受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古诗朗读教学要抓准韵脚、节奏、语调等诸多要素,引导学生读好诗韵,读准诗意,读出诗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于古诗朗读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抓准韵脚,读好诗韵

      诗韵是古诗朗读中潜在的情感语气,它主要依赖于读准*仄音,表现好韵脚韵音等得以实现的。因此要让学生明白,朗读古诗要想表现出诗韵,首先要将*仄音读正确,如《泊船瓜洲》中的“间”字是仄音 jiàn ,如果读成*音jian,就会损伤音节的谐和效果。其次要注意将各韵脚的音节读得正确中肯。古诗中的绝句和律诗一般情况下奇数句不押韵,偶数句押韵,一押到底,不变韵。朗读时对韵脚要恰当重读,非韵脚音读得轻佻一点儿,使上下句音节谐和对应,这样才能产生沁心感怀的韵味效果。当然,对韵脚重读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泊船瓜洲》一诗的韵脚有四个:“间山、岸、还”,如果把这四个韵脚都重读了的话,就会使人感到重复乏味。这时应根据诗意的表现需要,对“间、岸”给予恰当重读,而“山、还”的朗读力度应稍弱一点儿。此外,诗歌朗读是介于读和唱之间的形式 ── 吟诵,为了更好地表现出诗的韵味,朗读时不能太短促,有的字音要适当拖长些,从整体上表现出古诗回环起伏、委婉动听的音韵美。

      二、正确理解,读准诗意

      理解是朗读的基础。只有正确理解内容,朗读才可能表情达意。因此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歌的意思后,必须引导学生读好古诗的节奏、重音及语调,准确表现诗意。

      1、节奏:

      划分节奏的一般规律是:

      首先将句子分成前后两大部分,五言句分成“△△/△△△”形式,七言句分成“△△△△/△△△”形式,然后再根据结构、内容等具体情况,将后一部分三字划分成“△/△△”、“△△/△”或“△△△”停顿形式,有时七言句的前部分划分成“△△/△△”形式。如《泊船瓜洲》一诗,可指导学生合理划分节奏并用符号加以表示: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重音:

      诗句的意思和情感的表达是依靠情感语气来实现的,其中语音轻重是关键。因此必须根据诗歌的表达重点,确定少而精的词语加以重读处理,并用着重号“·”标示。如本诗应把“只、又、何时”读成重音,强调诗歌的内在情感。

      3、语调:

      根据诗歌的情感表达确定哪句(部分)用升语调,哪句(部分)用降语调,分别用“↑”“↓”表示,注意诗句前后部分语调要相反或相对配置,如“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可作如下语调处理:明月何时↑照我↓还?读升语调时音量逐次加大,力度渐次加强,语尾音节上扬且拖长;读降语调时力度从强次减弱,语速*缓。而且就整首诗而言,上句与下句,前两句与后两句语调配置也要交错对应,以取得起伏跌宕、相应谐趣的效果。

      三、展开想象,读出诗境

      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古诗朗读也不例外。因此在学生读出诗韵、读准诗意的基础上,应诱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诗歌的思想情感。要引导学生读出诗境,首先应帮助学生获取更多有关诗歌的背景资料,这才可能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如《泊船瓜洲》一诗是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一首抒情杰作。经查证,该诗写于他再次入相的.赴京路上,泊船瓜洲古渡之时。这次复相,意味着对他前期改革的肯定,此时此刻,一种将要为国家一展雄才的欢娱充盈着他的整个身心,然而他毕竟是一位身历风霜的政治家,对前程并不抱有幻想,倒不乏丝丝忧愁。回望自己的第二故乡──钟山,他在想:什么时候事功有成,在明月清辉之下,我将回到钟山;万一事功遇阻,这山林绿野正是我最好的归宿。如果没有以上这些背景资料,就会误以为这是一首普通的思乡诗,感情体验自然也就相差万里。其次要引导学生想象入境。如《泊船瓜洲》一诗,虽说课本没有插图,但教师可以用简笔画形式,简单勾勒出长江、瓜洲、京口、钟山的空间位置以及诗人、月亮的大致形象,为学生的想象提供形象的凭借,然后可播放《春江花月夜》片段,并通过教师的诱导性语言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最后让学生扮演诗人角色进行吟诵。这时的朗读,真情实感就会自然地流露出来。

      一、“意义单位”划分法

      文言句朗读的停顿,主要依据句意及其结构。句意如血肉,结构似骨骼。划分则可先揣摩意义,再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则“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有一定停顿。

      例1 望晚日照城郭。

      “望晚”是“向晚”之义,即“接*黄昏时”。全句有“望晚”,“日照”,“城郭”三个“意义单位”,故应读为:望晚/日照/城郭/。切不可将“望”理解为“眺望”“远望”,读成:“望/日晚/照/城郭/”或“望/晚/日照/城郭”。可见意义对停顿的决定性作用。

      二、语法结构剖析法

      1、主谓之间,状谓之间,动补之间。可作停顿。

      例2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例3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例2句主语“寡人”与谓语“易”之间,状语“欲以……地”与谓语“易”之间,例3

      句谓语与补语之间,均应有停顿。这样,既便于节奏和谐朗读,又显示语意的层次性。

      2、动宾之间,结合紧密时不停顿,但宾语有定语限制或修饰,就须停顿。

      例4 故/克之。

      加点二字由于动词与宾语(一般为单音节)结合紧密,不需停顿,否则读来生硬。

      例5 缘溪/行,忘/路之远*。

      宾语(加点字)有其修饰限制语,结构完整,自成层次,动宾之间,往往有其停顿。

      3、状语之间虽应有所停顿,但只相当于现代的停顿级别,可不作停顿。

      例6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

      4、留心名词作状语现象有助于正确停顿,划分节奏。

      例7 其一/犬坐/于前/;

      例8 山行/六七里。

      为了突出名词性状语对谓语形象性修饰,必须把它与前面音节分开,使其直接修饰形容词谓语。

      三、辨别词语区分法

      1、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而”、“然则”等或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以及“夫”“盖”“若夫”“至若”等助词,将其自成音节,专作停顿,以发挥统领全句或全段以及引起话题的作用。

      例9 夫/大国,难测也。

      例10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例1l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例12 然则/何时而乐耶。

      2、表示陈述、感叹、疑问、祈使等语气的语气词:也、矣、乎、哉、为、与(欤)、耳(尔)、邪(耶)、焉,常用在句末,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例13 余闻之也/久。

      3、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词,朗读时须读断。

      例14 可/以一战。“可以”虽形同现代词,但因文言多以单音节成句行文,一定要分开逐字朗读。

      4、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名等古代遗迹。

      例15 陈/康叔公/尧咨/善射。

      例16 《范/文正公/集》

      “陈”系姓氏;“尧咨”是名;“康叔公”为谥号;“公”,古时对男子的尊称。“范”是范仲淹之姓;“文正”,谥号;“公”世人对“范”尊称;“集”,著作汇编。

      四、句式规律总结法

    [阅读全文]...

2021-12-08 21:41:24
  • 描写石榴的诗句有哪些(石榴最出名的诗句)

  • 五月中,石榴花发枝枝红。

    翦碎红绡却作团。白居易说石榴花像剪碎的红绸簇成的团,这比喻真是生动形象。

    柔柔的,软软的,即温和又明艳,五月,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显得愈发的清新明亮。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陆游眼中的石榴花是闲适惬意的岁月静好。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苏轼笔下的石榴花淡雅清新充满欢快明媚。

    石榴花开在时光里,岁岁年年,它们被文人墨客赋予了不同的思想内涵,现在就分享三首关于石榴花的古诗词,和您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01

    今朝五月正清和,榴花诗句入禅那。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 王安石《咏石榴花》

    赏析:其实,这首诗是由两个人完成的,前两句是宋朝雪窦禅师的弟子如净所作,后两句是王安石未完成的断句,后来被如净写进了禅诗。

    身为改革家和政治家的王安石,自有他人看不到的人生高度和不同俗流的视角,当别人还在慨叹春去落红无数时,他正为浓绿万枝中的红一点而欣喜万分。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百花虽已凋零,但是,在那浓郁的枝叶间,一朵石榴花正热烈地绽放,勃发着无限的生机。

    在王安石的眼里,这朵石榴花是那么的明艳和美好,它开得恰到好处,不流俗,亦不谄媚,充满了生命的力量,震慑人的灵魂。

    清和的五月天,如净法师在禅室打坐修行,那王安石的石榴花和石榴句,随着他的静思,仿佛渗透进了他的灵魂一般。

    据说,如净法师非常喜欢王安石这两句颇有哲理的诗句,并把它作为自己获得修行深度和喜悦的标杆。

    这首诗虽然字数不多,但它昂扬向上,充满积极的正能量,令人振奋,从而这朵时光里的石榴花也就经久不衰了。

    诗人简介: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临川集》等著作传世。

    02

    垂杨影里残红。甚匆匆。只有榴花,全不怨东风。

    暮雨急,晓鸦湿,绿玲珑,比似茜裙初染、一般同。——宋 刘铉《乌夜啼 石榴》

    赏析:岁月更迭,时序荏苒,看看又是春去夏来时候,花褪残红,绿荫渐浓,满眼的新绿。

    春天的百花已随东风远去,入夏时节,火红的石榴花应时怒放,是那么的热烈奔放,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暮雨晓露,使它的绿叶愈加的玲珑剔透,刚刚绽放的花朵更是如茜初染般鲜艳明媚,勃发着无限的生机。

    叹时光匆匆,谁也无法挽留。李煜说,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孟浩然说,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一个时节的结束,自有另一个时节的开始,时序周而复始,希望一直都在。

    残红落尽,茜裙初染,来日可期,人间草木深,这世间总有生生不息的希望温暖着人间烟火。

    词人简介:刘铉,字宗器,号假庵,宋永乐年间因其善书被征入翰林,一生仕途顺利,工诗文,有《文恭公诗集》等著作传世。

    03

    五月榴花耀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唐 韩愈《题榴花》

    赏析:五月,火红的石榴花热烈绽放,灿烂繁茂,让人的眼中充满明媚的色彩,枝叶间,时时可以看到初结的小果子。

    只是,这石榴树生长在偏僻的地方,虽然没有游人攀折践踏,但亦是无人欣赏,只有自开自落,独自芬芳,独自凋零。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热闹中的孤独,灿烂中的寂寥,在诗人清新自然的笔触中,世人读到的是他的苦闷和郁郁不得志。

    此诗作于诗人贬谪期间,有感而发,前两句写景状物,后两句抒情议论,以绚烂的石榴花喻满腹才华,本该居庙堂之高,却被便于江湖之远,其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溢于言表。

    诗人简介: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中期文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唐贞观八年进士,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韩昌黎集》等著作传世。

    石榴半吐红巾蹙,但浮花、浪蕊都尽,伴君独幽。

    苏轼的这朵石榴花风姿卓越超凡脱俗,一如他这个人一般,坚贞不渝,卓而不群。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孔绍安的石榴花美则美矣,只是带着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伤感。

    《花月令》说,五月,榴花照眼。

    无论这娇艳的石榴花被诗人赋予了怎样的情感,这个五月因为有了它们的怒放,依旧是明亮的,温暖的,令人心生欢喜的。

    五月榴花耀眼明,因为石榴花,喜欢这令人心生美好的五月……

    [阅读全文]...

2021-12-13 00:12:38
  • 古代关于描写石榴花的名诗

  • 古代
  • 古代关于描写石榴花的名诗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代关于描写石榴花的名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赵中丞折枝石榴 元 马祖常

      乘槎使者海西来,移得珊瑚汉苑栽;

      只待绿荫芳树合,蕊珠如火一时开。

      庭榴 明 杨升庵

      移来西域种多奇,槛外绯花掩映时。

      不为深秋能结果,肯于夏半烂生姿。

      翻嫌桃李开何早,独秉灵根放故迟。

      朵朵如霞明照眼,晚凉相对更相宜。

      西园石榴开 宋 欧阳修

      荒台野径共跻攀,正见榴花出短垣。

      绿叶晚莺啼处密,红房初日照时繁。

      最怜夏景铺珍簟,尢爱晴香入睡轩。

      乖兴便当携酒去,不须旌骑摇拥车辕。

      榴花 唐 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山石榴寄元九 唐 白居易

      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

      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石榴歌

      蝉噪秋枝槐叶黄,石榴香老愁寒霜。流霞包染紫鹦粟。

      黄蜡纸裹红瓠房。玉刻冰壶含露湿,斓斑似带湘娥泣。

      萧娘初嫁嗜甘酸,嚼破水精千万粒。

      始见白发题所植海石榴 柳宗元

      几年封植爱芳丛,韵艳朱颜竟不同。

      从此休论上春事,看成古木对衰翁。

      侍宴咏石榴 孔绍安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同和咏楼前海石榴二首 孙逖

      客自新亭郡,朝来数物华。传君妓楼好,初落海榴花。

      露色珠帘映,香风粉壁遮。更宜林下雨,日晚逐行车。

      海上移珍木,楼前咏所思。遥闻下车日,正在落花时。

      旧绿香行盖,新红洒步綦。从来寒不易,终见久逾滋。

      海石榴 唐 方干

      亭际夭妍日日看,每朝颜色一般般。满枝犹待春风力。

      数朵先欺腊雪寒。舞蝶似随歌拍转,游人只怕酒杯干。

      久长年少应难得,忍不丛边到夜观。

      咏石榴 孔绍安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城。

      只为来时晚,开花不及春。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喜山石榴花开 唐 白居易

      忠州州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年树。

      已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

      赤玉何人少琴轸?红缬谁家合罗裤?

      但知烂熳恣情开,莫怕南宾桃李妒。

      题山石榴花 白居易

      一丛千朵压栏杆,剪碎红绡却作团。

    [阅读全文]...

2022-06-08 08:11:34
咏石榴的古诗朗读 - 句子
咏石榴的古诗朗读 - 语录
咏石榴的古诗朗读 - 说说
咏石榴的古诗朗读 - 名言
咏石榴的古诗朗读 - 诗词
咏石榴的古诗朗读 - 祝福
咏石榴的古诗朗读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