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一个人舍己为人的古诗

关于形容一个人舍己为人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形容一个人舍己为人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形容一个人舍己为人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形容一个人舍己为人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7) 语录(4) 说说(23k+) 名言(831) 诗词(23) 祝福(1k+) 心语(410)

  • 舍己为人的名言

  • 名言,名人,语录
  •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苏轼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5、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 萧楚女

      6、一生奉献于两个神明,即荣誉与英勇。——蒙森

      7、我们应当在不同的岗位上,随时奉献自己。——海塞

      8、奉献乃是生活的真实意义。假如我们在今日检视我们从祖先手里接下来的遗物,我们将会看到什么?他们留下来的东西,都有是他们对人类生活的贡献。——阿德勒

      9、上天赋予的生命,就是要为人类的繁荣和*和幸福而奉献。——松下幸之助

      10、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们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就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 果戈理

      11、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苏霍姆林斯基

      12、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李四光

      13、要是一个人的全部人格、全部生活都奉献给一种道德追求,要是他拥有这样的力量,一切其他的.人在这方面和这个人相比起来都显得渺小的时候,那我们在这个人的身上就看到崇高的善。——车尔尼雪夫斯基

      14、如果我们想法交朋友,就要先为别人做些事——那些需要花时间、体力、体贴、奉献才能做到的事。——卡耐基

      15、我所能奉献的,只有热血辛劳汗水与眼泪。——丘吉尔

    [阅读全文]...

2022-01-05 08:43:19
  • 舍己为公的格言

  • 格言,励志
  •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的。

    —— 萧楚女为人类福而劳这是多麽壮丽的事业,这个目的有多麽伟大

    —— 圣西门把别人的幸福当做自己的幸福,把鲜花奉献给他人,把棘刺留给自己

    —— 巴尔德斯牛吃草,马吃料,牛的享受最少,出力最大,所以还是当一头黄牛最好。

    我甘愿为党、为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

    —— 王进喜只有整个人类的幸福才是你的幸福。

    —— 狄慈根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们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就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 果戈理 无限的崇敬与怀念 网友amy.ji:叶护士长,非典是一场战争,您就像一个英勇的战士,把所有生的机会都留给了人民。

    我不是护士,但真心被您感动。

    献上一束洁白的马蹄莲,愿纯洁/美丽/一切美好永远陪伴您。

    网友d*id:叶女士,您有一颗天使的心,您的精神永远与天地共存。

    网友周玉辉:神圣的职业,无私的奉献,同行的楷模,人民的英雄。

    网友yian:你的事迹让人感动,流泪。

    佩服你,你是人们的英雄,我们永远怀念你

    网友zwj:叶欣离去了,我的心在颤抖。

    读着你的生命的美丽,读着你经过的没有硝烟的战斗。

    你是人杰,是天使,是英雄。

    我们因为有了你这样“关爱他人奉献自己”的新时代的白求恩,人性才被深深地唤醒。

    一切人间的美丽在你的英灵中展现。

    网友刘世洁:真正的英雄,请一路走好

    网友张小雅:你悄悄的走了,但你永远活在我心中,在此向您致敬 网友“身在上海的广州人”:您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我们永远缅怀您

    网友漯河:你是最可爱的人,我们的白衣天使。

    网友yian:你的事迹让人感动,流泪。

    佩服你。

    你是人们的英雄,我们永远怀念你

    网友“感谢你的人”:望你安息。

    谢谢你所做的一切。

    网友王宝厚:你悄悄的走了 没留下什么伟大的遗言 有的只有一句话:我深深的爱着我的病人 愿我的病人早日康复

    见过伟大的 没见过这么伟大的 向你致敬

    网友张奇:您是中国的脊梁,人民感谢您

    我为失去您这样的卫士而痛心。

    您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鞠躬尽瘁,死而后矣。

    ---诸葛亮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先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

    ---*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即使是颗流星,也要在划过天际的刹那,把光亮留给世间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白居易)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 人民的愉快就是我的报酬。

    (居里夫人) 人需要有一颗牺牲自己私利的心。

    (屠格涅夫) 希望会帮到你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阅读全文]...

2021-11-24 23:29:13
  • 写舍己为人的格言

  • 格言,励志
  • 牛吃草,马吃料,牛的享受最少,出力最大,所以还是当一头黄牛最好。我甘愿为*一、为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言忠信,行笃敬。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如果我们想法交朋友,就要先为别人做些事——那些需要花时间、体力、体贴、奉献才能做到的事。

    生命不能从谎言之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人背信则名不达。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员要有舍己为人的*精神。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浇灌着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舍己为人的红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老师,是灵魂的工程师,为打造出祖国的栋梁,奉献出自己宝贵的青春。

    我们要学*英雄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

    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

    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只有整个人类的幸福才是你的幸福。

    一生奉献于两个神明,即荣誉与英勇。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多虚不如少实。

    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我们应当在不同的岗位上,随时奉献自己。

    奉献乃是生活的真实意义,假如我们在今日检视我们从祖先手里接下来的遗物,我们将会看到什么?他们留下来的东西,都有是他们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为人类的幸福而劳动,这是多麽壮丽的事业,这个目的有多麽伟大!

    双鬓向人无再青。

    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韩非,战国哲学家、教育家

    就这样,我不断地更换认识的人,也不断地使自己进入不认识的人们之中去。我既不悲观,也不乐观,只是每天早上睁开眼睛迎接新的一天,一个人努力过下去。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牛吃草,马吃料,牛的享受最少,出力最大,所以还是当一头黄牛最好,我甘愿为*一、为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

    没有诚信,何来尊严。

    人若能摒弃虚伪则会获得极大的心灵*静。

    把别人的幸福当做自己的幸福,把鲜花奉献给他人,把棘刺留给自己。

    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我所能奉献的,只有热血辛劳汗水与眼泪。

    要是一个人的全部人格、全部生活都奉献给一种道德追求,要是他拥有这样的力量,一切其他的人在这方面和这个人相比起来都显得渺小的时候,那我们在这个人的身上就看到崇高的善。

    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们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就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阅读全文]...

2022-06-22 20:55:05
  • 不舍的古诗句

  • 不舍的古诗句

      1、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2、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3、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4、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李颀《送魏万之京》

      5、奈何今之人,双目送飞鸿。——李白《鞠歌行》

      6、相思一夜梅花发。——房舜卿《忆秦娥·与君别》

      7、天将离恨恼疏狂。——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8、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李白《劳劳亭》

      9、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纳兰性德《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10、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苏轼《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

      11、别多欢少奈何天。——晏几道《鹧鸪天·当日佳期鹊误传》

      12、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13、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

      14、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

      15、离恨做成春夜雨。——杨炎正《蝶恋花·别范南伯》

      16、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温庭筠《送渤海王子归本国》

      17、万叶千声皆是恨。——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

      18、*山阑槛倚晴空。——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19、明年应赋送君诗。——晏几道《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20、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李白《送友人入蜀》

      21、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22、绿满山川闻杜宇。——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2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4、秦筝算有心情在,试写离声入旧弦。——晏几道《鹧鸪天·手捻香笺忆小莲》

      25、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

      26、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王之涣《九日送别》

      27、文翁翻教授,不敢依先贤。——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28、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29、万点落花舟一叶,载将春色过江南。——陆娟《代父送人之新安》

      30、且复穹庐拜,曾向藁街逢。——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31、诗成流水上,梦尽落花间。——钱起《送夏侯审校书东归》

      32、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纳兰性德《清*乐·孤花片叶》

      33、水浸碧天何处断,翠色冷光相射。——张昪《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34、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35、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36、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37、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38、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39、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40、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41、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42、画屏闲展吴山翠。——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43、寄身且喜沧洲*,顾影无如白发何。——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44、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李白《送张舍人之江东》

      45、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46、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47、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温庭筠《送人东游》

      48、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49、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50、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阅读全文]...

2022-01-14 13:45:46
  • 描写和赞美舍己救人的诗句

  • 赞美
  • 描写和赞美舍己救人的诗句

      (第一首)

      姑娘戏水海中游,毒蜇缠身命欲休。

      壮士闻声忙救难,临危舍己显风流!

      (第二首)

      长江学子最堪怜,一跳声音动地天。

      秀水青山生人杰,可歌可泣万年传。

      (第三首)

      三英事迹耀荆州,奋勇捐躯大义酬。

      日月依依悲戚戚,江流滚滚恨悠悠。

      可堪重任九零后,不落分毫前辈头。

      遥向南疆行叩首,心祈好汉傲天游。

      (第四首)

      端午时节浪遏桥, 孩童落水影踪缥。

      中流挥动回春手, 见义勇为胆气豪!

      (第五首)

      座座高山耸入云,英雄壮士峰如昆。

      当兵愿效英模志,舍己奉民情义真。

      苦累炼得两不怕,危急奉献一青春。

      举戈虽未沙场雨,却砺精兵代代新。

    [阅读全文]...

2022-02-03 17:35:06
  • 描写舍己为人的好词语好句子30条

  • 优美
  • 1.茉莉花,它虽然没有玫瑰花的美,没有牡丹花的高贵,没有杜鹃的艳姿。它含苞欲放,它清香宜人,它轻俗动人,它芳香沁人。在柔嫩的枝条上,茉莉花从层叠的绿叶中露出娇羞的小脸,雪白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颤抖着,使空气中弥漫起淡淡的清香。

    2.茉莉,应当是一种很*凡的植物了。它的花色纯白,枝叶没有什么特色,*性也并不娇贵。它只是盛开在江南的万紫千红中的素净的一朵。人们注意它,大都是因为它的花香。(词语库)

    3.茉莉花的叶子是椭圆形的,碧绿碧绿的。清晨,碧绿的叶子上滚动着许多亮晶晶的水柱,在阳光的照耀下,那一片片叶子绿得发亮,就像一个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一条条花满伸出盆外,花满的顶端是嫩绿细小的新叶。

    4.和风细雨的清晨,一丝清风一阵细雨,令人感动于大自然创作出美妙音乐;月明星稀的夜晚,一点心香,一缕月光,令人感动于身边淡雅静谧的气息。泪光中闪烁的欢乐,令人感动;时光中定格的永恒,令人感动。感动是心灵深处的震撼,它源于我们对责任虔诚的坚守,对理想执著的追寻,对生活最广博的爱。

    5.生活中的美,难道只属于缤纷的色彩和堂皇的外表吗?茉莉花的小小花,扑鼻的香,不畏风雨的坚强,难道不是一幅令人赞叹的风景吗?我愿,愿化成一朵小小的,洁白的茉莉花,无私地把自己的一份清甜,一份芳香,奉献给爱美的人们。

    6.那翠绿的叶子间,就开出了一朵朵小而雪白的茉莉花。茉莉花的花瓣极小,给人一种小而淡雅的感觉,它的花瓣中有一个个小小的,嫩黄的花蕊。一阵微风吹来,茉莉花在风中摇曳,散发出一阵阵淡而不腻的清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7.洗手奉公:比喻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同“洗手奉职”。

    8.舍己为人: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9.母牵挂的目光,一天一天憔悴的背影是一生一世的感动,朋友的信笺,一条祝福的短信是给飘落在远方的你的慰籍,生活便是如此,我们不经意间的一声招呼,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一点缘分……这些东*在心里便是一种真实,久了,便是深刻,甚至是一生的刻骨铭心。

    10.破家为国:为了国家大业,不惜毁坏自己的家庭。比喻无私奉献。

    11.茉莉花一般在至月才开花,月开的花最多最大。在那一条条花蔓的顶端,长出了一个又一个小米粒大小的花骨朵。花骨朵一天比一天的,每次都能见到在两三片的叶子中开满了两三朵白色的小花,又娇又嫩,又漂亮。茉莉花开的越来越大,越来越大,香味也就越来越浓。走到花的跟前轻轻地一闻,我忍不住发出“花好香,好香”的赞声。

    12.洁己奉公:保持自身廉洁,一心奉行公事

    13.砥节奉公: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14.啬己奉公:啬:节俭。自己节俭,尽力办好公共的事业。

    15.舍己救人: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去拯救别人。

    16.入夏,茉莉花一批一批挂蕾,一批一批绽放。多么温馨芬芳的茉莉花儿,茉莉花的含蕴是多彩的。给你的是一股幽香韵味深长,那沾雪点挂花蕾绽雪花也非常节制,真是芬芳秀色福气。我心中的茉莉花,她纤细柔弱,淡雅清香,超凡脱俗……

    17.不是谁都可以舍己为人的,正如不是谁都会损人利己一样。

    18.克已奉公:克己:约束自己;奉公:以公事为重。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为公。

    19.雷锋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

    20.当今的社会舍己为人的人有,好像碰瓷的更多。

    21.茉莉花有着初绽的花朵,默默地散发出阵阵清香,微风拂来,迷人的清香马上弥漫了开来,充斥我的鼻翼,仿佛我的呼吸都带着茉莉的香气;它有着饱满的花苞,让人感觉似乎轻轻一碰,便会绽开一样。

    22.感动不是单纯地落泪,不是肤浅地感时伤怀。感动是一种人文精神,是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共鸣。

    23.感动的来源是我们的感官,眼耳鼻舌身加上触觉和压觉。如果封闭了我们的感官,就戮杀了感动的根,当然也就看不到感动的芽和感动的果了。感官是一群懒惰的小精灵,同样的事物经历多了,感官就麻痹松懈了。现代社会五光十色瞬息万变,感官更像被塞进太多脂肪的孩子,变得厌食和疲沓。如今人渐渐丧失了感动的能力,感动闪现的瞬间越来越短,感动扩散的涟漪越来越淡。因为稀缺,感动变成了奢侈品。很多人无法享受感动,于是他们反过来讥讽感动,谄笑感动,把感动和理性对立起来,将感动打入了盲目和幼稚的泥沼之中。

    24.*日的点滴善行,是能而为者,我敬佩;赴汤蹈火舍己为人,是不能而为者,我景仰。历经四十多年的岁月,我们铭记英雄壮烈牺牲的伟大,也应铭记他生命中的点点事迹。

    25.感动,如沁人心脾的甘泉。畅饮甘泉,我们的内心变得澄澈而又明亮;感动,如熏人欲醉的海风。感受海风,我们的内心变得纯净而又宽敞;感动,如令人心折的白雪。领略白雪,我们的内心变得安静而又*和。

    26.《舍己为人是您的标志》有人说老师像园丁;也有人说老师像蜡烛;而我却觉得她更像一支粉笔。

    27.感动是春风吹拂下冰封已久的慢慢融化的小河;感动是白茫茫的雪地里一株傲然挺立暗香浮动的红梅;感动是浓密的丛林中汩汩流淌的一泓清泉;感动是无边的暗夜里那一轮如钩的月亮;感动是什么?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

    28.感恩因为有爱,所以感动;因为感动,懂得了感恩;因为感恩,有了源源不断的爱。

    29.推诚布公:示人以诚,公正无私。

    30.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阅读全文]...

2022-02-08 13:39:19
  •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古诗鉴赏

  •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古诗鉴赏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古诗鉴赏,欢迎阅读与收藏。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

      年代:唐

      作者:岑参

      双凫出未央,千里过河阳。马带新行色,衣闻旧御香。

      县花迎墨绶,关柳拂铜章。别后能为政,相思淇水长。

      作品赏析

      【注解】:

      ⑴“双凫”句:谓宇文舍人要离开长安到外地做官。未央,汉代长安宫殿,借代长安。双凫,当指县令。

      ⑵“县花”二句:意为宇文舍人带着县令特有的铜印墨绶却元城走马上任。县花,元城县开放的百花;墨绶,县官所用的墨色丝带,也叫黑绶;铜章,铜印。

      【鉴赏】:

      古代文人聚会吟诗酬唱,有一种规矩叫“分韵”。即随便找一句古诗,如“君看衡阳雁”,然后大家依次挑其中一字为韵分别做诗。这是岑参用送别宇文舍人时分得的韵字“阳”做成的送别诗。陈铁民先生《岑参集校注》认为,此诗约作于天宝11载至13载作者在长安时。宇文舍人,原在京城做皇帝*臣,现在要到元城(今河北大名)做县令,岑参特意作诗相送。从岑参用淇水长比相思长可知,淇河在唐代有很高的知名度,是文人抒情常用的.诗歌意象。

      古诗《灭胡曲》

      年代:唐

      作者:岑参

      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萧条虏尘净,突兀天山孤。

      作品赏析

      【注解】:

      ⑴都护:此处指封常清。

      ⑵虏尘净:一作“虏塞净”,指没有战争。

      ⑶天山:横贯新疆中部,西部入中亚西亚,全长2500公里。[2]

      译文

      封将军新*消灭了胡人的主力,战士们和战马也都大口地喘着粗气。

      敌人被消灭干净,边塞一片萧索、寥落,险峻的天山依旧那么孤单地高耸屹立。

      【鉴赏】:

      这首诗作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主要描写边疆安宁时战士们的生活情景。

      前二句,“气亦粗”写出战士们征战极为辛苦劳累,又可见战士们因战胜敌人而士气高昂,欢欣鼓舞,还可见战士们为来之不易的安宁而高兴的同时,也有稍加休憩的愿望。如此复杂的思想感情,诗人准确地抓住了人马都大口呼吸的典型细节,并纤毫毕现地表现出来。想必当时诗人和战士们一样,也是“气亦粗”,于是抑制不住内心那份创作冲动,感而为义,发而为诗。

      后二句,“净”字极言边塞十分安宁,也饱含着胜利的喜悦,还饱含着对艰苦征战的回味咀嚼。“孤”字既写出了天山突兀而出的奇景,更是诗人面对边疆安宁、寂寞的景象时放达心境的体现。“虏尘净”、“天山孤”两相对照,生动地反映了以前胡人驰骋天山,曾经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如今天山依旧,胡人已遁迹远去这一变化过程。

      全诗读来,如闻战阵的战鼓之声,短促有力,铿锵动人,掷地有声,毫不拖泥带水,于极短的篇幅中,有叙事、有写景,形象地刻画出边塞*静时的生活情景,表现了诗人奋战边塞的万丈豪情和卓越的艺术水*。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

      作者:唐·岑参

      双凫出未央,千里过河阳。

      马带新行色,衣闻旧御香。

      县花迎墨绶,关柳拂铜章。

      别后能为政,相思淇水长。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得阳字)》注释

      ①舍人:唐中书省置起居舍人二人,通事舍人十六人,并从六品上。宰元城:为元城县令。元城在今河北大名。

      ②未央:汉长安宫殿名。此借指唐皇宫。

      ③河阳:县名。汉置,治所在今河南孟县西。隋移今孟县南。

      ④“衣闻”句:舍人之职常得以接*天子,故云。

      ⑤县花:用潘岳事。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得阳字)》作者介绍

      岑参(cén shēn) (约715年—770年)唐代诗人。南阳(今属河南)人。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742~756)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其诗题材广泛,长于七言歌行。

      岑参的诗题材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的诗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诗风颇似谢朓、何逊,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岑参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有《岑嘉州集》。

    [阅读全文]...

2022-05-28 19:20:58
  • 古诗《己亥杂诗》鉴赏

  • 文学
  • 古诗《己亥杂诗》鉴赏

      《己亥杂诗》这首诗以祈祷天神的口吻,呼唤着风雷般的变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才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了作者**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己亥杂诗》鉴赏,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已亥杂诗》原文: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己亥杂诗》注释:

      1、这是《已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九州:*。

      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3、恃:依靠。

      4、喑(yīn):哑。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究:终究、毕竟。

      5、天公:造物主。重:重新。抖擞:振作精神。

      6、降:降生。

      《己亥杂诗》译文:

      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己亥杂诗》解说:

      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因此他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己亥杂诗》创作背景:

      龚自珍的时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正是这样的时代,产生了这位*代史上启蒙思想家。他意识到封建的闭关锁国政策行不通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更加暴露出封建主义衰朽没落的本质。他以其才华,起而议政“医国”,宣传变革,终因“动触时忌”,他于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辞官南归,在途中写下三百一十五首《己亥杂诗》。这首诗是他在路过镇江时,应道士之请而写的祭神诗。

      《己亥杂诗》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对死气沉沉、缺乏生机的社会现状,深表痛心,急切地希望巨大的社会变革迅速到来。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这两句以比喻修辞格,表明只有依靠一场急风惊雷,才能打破在清朝统治下,到处呈现着的为时已久的一片死气沉沉的.局面。“风雷”,比喻革命风暴。鲁迅先生“于无声处听惊雷”(《无题》)中“惊霄”、*“一从大地起风雷”(《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中“风雷”,都是这个意思。“风雷”之上冠以“恃”字,表明挽救危亡,振兴国家,急风惊雷而外,别无他途,足以见出诗人的敏锐眼光和斗争梢神。“万马齐喑”,比喻在清朝统治下,人们不敢讲话,到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闷气氛。这里用了一个典故。苏轼《三马图赞引》:“时(宋元祐初)西域贡马,首高八尺,龙颅而风骨,虎背而豹章,出东华门,入天驷监,振鬣长鸣,万马齐喑。”对于“万马齐喑”的局面,用一“哀”字,表明诗人痛惜之情与爱国之心。诗人于1810年到北京做官,满怀经世之志、治国之略,但是仕途的失意。政治主张的破灭,使他清醒地认识到他处在“*生进退两颠簸”(《十月廿夜大风不寐起而书怀》)的境遇中。像诗人这样先进的思想家、政治家,面对此情此境,必会痛心疾首。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两句,运用移花接木的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砸烂黑暗统治,出现一个崭新世界的愿望。“天公”,即玉皇,亦即世俗所谓老天爷。诗人揭露时弊,忽然就劝起老天爷来了,诗末自注云:“过镇江,见赛玉皇及风神、雷神者,祷祠数万,道士乞撰青词。”这个自注说明了诗人写这首诗的具体环境,看出了诗人是借“道士乞撰青词”之机,用民间迷信活动来为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服务。“不拘一格”,充分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远大的目光,具有战略性的设想。当时的清*,腐朽无能,内忧外患,特别是帝国主义侵略者,虎视耽耽,奴役*民族、瓜分风潮,迫在眉睫,要拯救暴风中破船似的*,非有各方面的大批人才,是无济于事的,所以诗人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而降大批人才,共挽即倒的狂澜,将倾的大厦。“劝”字,颇具积极意义。它是奉劝,而不是乞求,表现了诗人处于踞离临下的地位,也显示出诗人变革的信心。

      整首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是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杰出人才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寓意深刻,气势不凡。

      全诗以一种热情洋溢的战斗姿态,对清朝当政者以讽荐,表达了作者心中对国家未来命途的关切,和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渴望,具有很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很强的现实意义。

    [阅读全文]...

2022-03-25 06:36:27
  • 张谷田舍原文翻译(田舍古诗赏析及答案)

  • 创作背景:

    此诗载《全唐诗》卷二二六,当是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初夏作。

    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田舍注释: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

    田舍:王大将军旧有田舍名。

    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

    榉(jǔ)柳枝枝弱,枇(pí)杷(pa)树树香。

    榉:一作杨。《本草衍义》:榉木皮,今人呼为榉柳。然叶谓柳非柳,谓槐非槐。吴曾《漫录》:今本作榉柳,非也。枇杷一物,榉柳则二物矣。对对亦胜树树。

    鸬(lú)鹚(cí)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鸬鹚:水鸟,蜀人以之捕鱼。

    杜甫的主要作品有:

    绝句、绝句、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其六、春望、房兵曹胡马、望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石壕吏、赠花卿、哀王孙、古柏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武侯庙、春宿左省、哀江头、客至、兵车行、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登兖州城楼、佳人、阁夜、又呈吴郎、客夜、春日忆李白、八阵图、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岁晏行、望岳三首、天末怀李白等。

    [阅读全文]...

2022-07-09 22:58:57
  • 古诗中的客舍意思100句

  • 经典
  •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翻译赏析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作者为唐朝诗人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前言】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是岑参在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时的写怀之作。由于戎泸间受乱军阻路,只好折回成都,此诗即作于大历四年(769)成都客舍,离诗人去世仅四五个月的时间。

      【注释】

      ①客舍:旅馆。两省,唐时中央设尚书、中书、门下三省,此指中书、门下两省。旧游,旧友。幕,指剑南节度使幕府,治所在今成都。

      ②“三度”两句,说自己五次出任郎官便已年老,自从出任刺史以来,也已五年了。岑参自广德元年(七六三)至永泰元年(七六五),曾先后五次出任郎官。这里说“三度”是言其为多数,且不与下文“五”字重复。出守,出任地方官,指作嘉州刺史。五经秋,经历了五个秋天,过了五年。三度为郎:岑参曾五次为郎:祠部员外郎(礼部)、考功员外郎(吏部)、虞部员外郎(工部)、屯田员外郎(工部)、库部员外郎(兵部)。三为虚数。白头:诗人此时五十四岁。

      ③“莫言”两句:意思是不要说皇帝长久不重用自己,百姓尚未安宁又怎么办呢?说自己关心的不是作官,而是济世。那,奈何的'合音,对……怎么办。未休,未得安宁。莫言:不必说。其那:怎奈。未休:未能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④“人间”两句:说岁月如流,秋日又至。

      ⑤“不知”两句:说满腹心事不知向谁倾诉,只有江上蝉叫伴着自己。空,徒然。

      【翻译】

      作过几任郎官便已白头,自从来到州县已过五秋。别说圣明君主长不任用,怎奈天下百姓令人生忧!看那人间岁月好似流水,客舍之中又见秋风飕飕。不知满腹心事向谁倾诉,空听江上蝉声吵嚷不休。

      【赏析】

      大历四年,诗人旅居成都一年余,终未及北归,病殁于成都客舍。此诗如诗人的一生经历的感怀,“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亡,其言也善”。诗人回忆自己五度为郎、二次出塞、三年嘉州的出仕经历,虽没有力拔千钧、扭转乾坤之才,却也已尽绵薄之力,尽职尽责,忠义持身。微官卑职,忝居朝列,自己虽有长风破浪、济世扶危之心,不能施展,又怎可怨声载道,叹世艰难?客舍独坐,凄然北望,诗人百感交集,满腹心事,无人倾诉。全诗写得苍凉悲郁,格调高远,深衷浅貌,句*意远,脱弃繁缛而丰华古韵,天然呈现。诗人晚年诗苍凉*淡中更见老成和浑圆,意境浑涵,更耐人沉思吟咏,回味咀嚼。

      诗的开头两句自叙*生。“三度为郎”,“一从出守”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诗人本有济世之志,“为郎”和“出守”在诗人看来是难以施展抱负的。“便白头”说时光之快,有“功业悲后时,光阴叹虚掷”的意思。其中包含“生*未得意”的感叹。以沉重的叹息引起全诗。

      诗的次二句承首联倾诉*生感慨。“长不用”不仅指嘉州刺史秩满后未受叙用,更主要的还是指*生不是“为郎”,便是“出守”,从未被重用过。但诗人的关注点在于“苍生”,“苍生未休”,诗人不安。“四海犹未安,一身无所适”,对“圣主”,诗人不能无怨,对“苍生”,诗人不能不忧,格调更为沉重。

      诗人在同时期所作《西蜀旅舍春叹寄朝中故人呈狄评事》(上引均见此诗)一诗中写道:“春与人相乖,柳青头转白,生*未得意,览镜心自惜”,是“叹春”。本诗第五、六句点出题目“客舍悲秋”,则是“悲秋”。对春光而兴叹,见秋风而生悲,看似悲叹时光流逝,实则悲叹壮志未酬、*生失意,从而转出正意。

      诗的最后两句为诗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时至暮年,处境维艰。“穷苍草转深,闭门日将夕”(同上),满腹心事,无处倾诉,虽有江上蝉声满耳,却不仅不能排遣思绪,倒反更引出无穷愁烦,恰烘托出诗人晚年的孤独寂寞,诗歌遂在这种更为凄切沉重的情调中结束。

      这首诗向故友倾诉情怀,概括了诗人的一生,尤其突出了晚景的凄凉,实为追悼*生之作,写得感情深沉凄切,格调慷慨悲凉,真实地传达出一个关心国事却有志难展的封建文人暮年的沉重悲哀。

    [阅读全文]...

2022-05-12 08:59:54
形容一个人舍己为人的古诗 - 句子
形容一个人舍己为人的古诗 - 语录
形容一个人舍己为人的古诗 - 说说
形容一个人舍己为人的古诗 - 名言
形容一个人舍己为人的古诗 - 诗词
形容一个人舍己为人的古诗 - 祝福
形容一个人舍己为人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