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古诗与春日古诗的对比

关于春雪古诗与春日古诗的对比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春雪古诗与春日古诗的对比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春雪古诗与春日古诗的对比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春雪古诗与春日古诗的对比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k+) 语录(205) 说说(521) 名言(2) 诗词(30k+) 祝福(178) 心语(9)

  • 《春雪》的古诗翻译

  • 文学
  • 《春雪》的古诗翻译

      《春雪》是唐代诗人韩愈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构思新颖,联想奇妙。首句写人们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焦急心情。下面是《春雪》的古诗翻译!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注释】

      芳华:芬芳的鲜花。初:刚刚。庭树:花园里的树木。故:有意、故意。

      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

      【译文】

      新年已经来到,然而却还没有看到芬芳的鲜花,直到二月里,才惊喜地发现草儿萌发了绿芽。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的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洒下一片飞花。

      【背景】

      前人系此诗于元和十年(815),当时韩愈在朝任史馆修撰,知制诰。诗写长安春雪,特有一番细腻深微的审美意趣。既为咏雪,又须切中春字,故先从春天的感受落笔。对北方人来说,新年无芳华是正常的,但到过岭南的韩愈却觉得北方春来晚,直到二月才有草芽长出来,然而白雪却不肯就此离去,它还要穿庭落树地和春天逗个趣。诗人借鉴岑参《白雪歌》之意,拟雪为花,又进一步拟雪为人,说雪都嫌春天来得太迟了,因而要为人们装点出一些春花春意。诗中洋溢着一种北方人在冬去春来时节的喜悦之情,这大概是岭南人所难以体会到的。此诗当与八年后所作《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参读。

      【赏析】

      这首《春雪》,构思新巧。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一个“都”字,流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二月初惊见草芽”,说二月亦无花,但话是从侧面来说的,感情就不是纯粹的叹惜、遗憾。“惊”字最值玩味。它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的惊喜神情。此外,“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感受。着一“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曾写道:“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诗人对“草芽”似乎特别多情,也就是因为他从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吧。从章法上看,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初见草芽”,一扬,跌宕有致,波澜起伏。

      三、四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开)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惆怅、遗憾,而是充满了欣喜。一个盼望着春天的诗人,如果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来。这就是三、四两句的妙处,它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可谓神来之笔。“却嫌”、“故穿”,把春雪刻画得多么美好而有灵性。诗的构思甚奇。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故穿庭树”纷飞而来。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却增加了诗的意趣。“作飞花”三字,翻静态为动态,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喧闹,一翻再翻,令读者目不暇接。

    [阅读全文]...

2021-12-05 19:19:06
  • 春雪古诗

  • 春雪
  •   《春雪》是韩愈在朝任史馆修撰,知制诰时所作,描述的是春的气息。

      唐代: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注释

      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

      芳华:泛指芬芳的花朵。

      初:刚刚。

      惊:新奇,惊讶。

      嫌:嫌怨;怨恨。

      故:故意。

      译文

      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韩愈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先秦两汉的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赏析

      这首《春雪》诗,构思新巧。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一个“都”字,流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二月初惊见草芽”,说二月亦无花,但话是从侧面来说的,感情就不是纯粹的叹惜、遗憾。“惊”字最值玩味。它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的惊喜神情。此外,“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心情 。这一“ 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曾写道:“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诗人对“草芽”似乎特别多情,也就是因为他从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吧 。从章法上看 ,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初见草芽”,一扬,跌宕有致,波澜起伏。

      三、四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开)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惆怅、遗憾,而是充满了欣喜。一个盼望着春天的诗人,如果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来。这就是三、四两句的妙处,它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可谓神来之笔。“却嫌”、 “故穿”,把春雪刻画得多么美好而有灵性。诗的构思甚奇。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 故穿庭树”纷飞而来 。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却增加了诗的意趣。“作飞花”三字,翻静态为动态,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喧闹,一翻再翻,令读者目不暇接。

      第三、四段简要赏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嫌”、“穿”把春雪比作人,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的美好愿望与灵性,同时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似乎也给人春的气息,为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渲染了热闹的喜悦气氛,这就是运用拟人手法的妙处。

    [阅读全文]...

2022-03-23 13:50:15
  • 春日 古诗

  •   《春日》这首诗创作之时泗水之地早被金人侵占,作者也未曾北上到达泗水之地。那么其中又富含哪些哲理呢?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

      1、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风景。

      7、等闲:*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赏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访”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扩展阅读:朱熹介绍

      南宋高宗建炎四年九月十五日(1130年10月18日),朱熹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尤溪县),后随母迁居建阳崇安县(今武夷山市)。晚年定居建阳考亭,故后世有“考亭学派”之称,其游历甚广。南宋诗人、哲学家,教育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理气一元论的体系。

      朱熹为绍兴十八年(1148年)进士,绍兴二十一年授任泉州同安主簿,绍兴二十二年到任。(朱熹任同安主簿前后5年,经常往来于泉属各地访友求贤,寻幽揽胜。同安至泉州相距百余里,安海地处泉同之间,为必经之地,因此,朱熹往返两地,常在安海歇息过夜。每次路过安海,则访问朱松遗迹遗事,招集镇中耆儒名士讲论经学,对安海文风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任满后,请求辞官,潜心理学研究,四处讲学,宣扬他的“太极”即“天理”和“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体系,成为程(指程颢、程颐)朱学派的创始人。

    [阅读全文]...

2021-12-11 09:06:14
  • 春雪古诗词

  • 写作
  • 春雪古诗词

      导语: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雪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诗原文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中。

      译文翻译

      春风卷着漫天大雪,飘来飘去,落得到处都是。

      你看那欣赏雪景的人们,原都是居住在洛阳城中的'富贵人家啊!

      注释解释

      徘徊:来回地行走。诗中指雪花飞来飞去。

      君:相当于“你”,有尊敬的意思。

      似花处:指雪花落在树枝上,如盛开的梨花一般。

      洛城:即洛阳;洛城中:即“洛城东”,当时豪贵宅第之所在。

      诗文赏析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是写景;第三句“君看似花处”,有承有转,过渡句,使诗文由景转情。第四句“洛城中”,一作“洛城东”,这里指富贵人家居住之地。联系诗题来看这两句,那意思是说冬天已经结束,突然来了一场春雪,这在那些无饥寒之虑的富贵人心中,不由得产生了一种难得又见的满足和喜悦,于是这熟悉而又新鲜的飞雪,在他们的眼中便成了飞花舞空的美景。但是,对于“洛城外”的穷人来说,他们好不容易在饥寒交迫中熬过了大雪纷飞的隆冬,盼来了春回大地,谁知又来一场大雪,这逝而复回的威胁和灾难,所带来的艰难与怨恨是不难想见的。这首诗的得力之处正在尾句,尾句之中又得力于一个“偏”字,是它构成了虚实两个空间,两种境界,两种生活,两种感情的对比,而诗人的爱与恨,同情与憎恶,也都融入这个对比之中。通过对比所展现的不同状况,及其所孕育的主题等,都留在了诗外,为读者开拓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此诗通过描写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雪,侧面写出了富人们在屋内赏雪以美酒相伴,穷人们却在雪天流落街头,形成鲜明对比。诗人用曲折的笔法,讽刺了那班达官贵人只图自己享乐,忘了广大地区人民的贫困。

      春雪

      [宋] 李弥逊

      繁云初弄日,累霭渐韬霞。

      夜色连空迥,春英入望赊。

      白霓分羽卫,青女乱簪珈。

      栩栩思轻蝶,飞飞欲尽花。

      琼瑰才琐屑,龙凤忽交加。

      骋岁邀难驻,便轻去莫遮。

      似因风伯力,偏助水官夸。

      阔布漫天阵,低成匝地洼。

      升阶方浸润,投隙任欹斜。

      杂逻争排拶,纵横类攫拿。

      怙阴方汹汹,畏日尚哗哗。

      遇坎宁辞险,投荒忽匿瑕。

      谁能问轸域,何处辨隆窊。

      眺远眸增眩,惊深吻尽呀。

      势包夸海若,功盖补天娲。

      赋象随开巧,嘘枯与物华。

      黏枝拳宿鹭,折笔响翻鸦。

      迳没虫书藓,滩*鸟篆沙。

      冻池静凫鹜,衰草伏麋麚。

      弱柳封腰束,停莎老髻丫。

      圆方杂圭璧,牝牡失骊騧。

      砌走冯夷蚌,檐垂白帝蛇。

      趋明惊吏愕,唱晓误鸡哑。

      表沴愁交积,占丰信有涯。

      *施入穮蓘。馀润到蓬葭。

      获早车应稇,稌多垄看秅。

      沽帘迎路矗,赛鼓集祠挝。

      梁苑曾延客,蓝桥正忆家。

      剑歌悲杂缶,陶饮乐胜吁。

      更觅刘及伴,相从咏雪车。

    [阅读全文]...

2022-04-13 06:28:27
  • 春雪的古诗有几首

  • 文学
  • 春雪的古诗有几首

      《春雪》是唐代诗人韩愈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构思新颖,联想奇妙。首句写人们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焦急心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雪的古诗有几首,欢迎来参考!

      1、《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2、《望雪

      【唐】李世民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

      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

      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3、《南秦雪

      【唐】元稹

      帝城寒尽临寒食,骆谷春深未有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飞鸟不飞猿不动,青骢御史上南秦。

      4、《咏雪

      【唐】骆宾王

      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

      影乱铜乌吹,光销玉马津。

      含辉明素篆,隐迹表祥轮。

      幽兰不可俪,徒自绕阳春。

      5、《北风行

      【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6、《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证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7、《宿迁道中遇雪

      【宋辽金】陆文圭

      登车宿迁北,万顷铺琼田。

      墨云淇水光,上下玻璃天。

      六花时时飘,集我车上毡。

      左右拍手笑,翁似日鹤仙。

      失却翁白髯,顿觉翁少年。

      8、《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阅读全文]...

2021-12-26 16:29:47
  • 古诗春雪赏析

  • 春雪
  • 古诗春雪赏析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春雪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雪》

      韩愈(唐)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春雪》「诗文赏析」

      真正的春天虽然还未来到,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纷纷扬扬,自己妆点出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诗人久盼春天的烦恼顿时化成一片欣喜.全诗构思精巧,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工巧奇警,别开生面.

      《春雪》注释

      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

      芳华:泛指芬芳的花朵。

      初:刚刚。

      惊:新奇,惊讶。

      嫌:嫌怨;怨恨。

      故:故意。

      《春雪》译文

      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春雪》赏析

      这首《春雪》诗,构思新巧。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一个“都”字,流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二月初惊见草芽”,说二月亦无花,但话是从侧面来说的,感情就不是纯粹的叹惜、遗憾。“惊”字最值玩味。它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的惊喜神情。此外,“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心情 。这一“ 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曾写道:“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诗人对“草芽”似乎特别多情,也就是因为他从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吧 。从章法上看 ,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初见草芽”,一扬,跌宕有致,波澜起伏。

      三、四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开)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惆怅、遗憾,而是充满了欣喜。一个盼望着春天的诗人,如果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来。这就是三、四两句的妙处,它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可谓神来之笔。“却嫌”、 “故穿”,把春雪刻画得多么美好而有灵性。诗的构思甚奇。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 故穿庭树”纷飞而来 。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却增加了诗的意趣。“作飞花”三字,翻静态为动态,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喧闹,一翻再翻,令读者目不暇接。

      第三、四段简要赏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嫌”、“穿”把春雪比作人,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的美好愿望与灵性,同时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似乎也给人春的气息,为诗歌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渲染了热闹的喜悦气氛,这就是运用拟人手法的妙处。

      出自现代诗人*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赏析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北国风光”是上片内容的总领句。“千里”“万里”两句是交错说的,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诗人登高远望,眼界极为广阔,但是“千里”“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这是诗人的视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扩展,意境更加开阔,气魄非常宏大。天地茫茫,纯然一色,包容一切。“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望”字统领下文,直至“欲与天公试比高”句。这里的“望”,有登高远眺的意思并有很大的想像成分,它显示了诗人自身的形象,使人感受到他那豪迈的意兴。“望”字之下,展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这些景观也正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形象。“长城内外”,这是从南到北,“大河上下”,这是自西向东,地域如此广袤,正与前面“千里”“万里”两句相照应。意境的大气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别照应“雪飘”“冰封”。“惟余”二字,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顿失”二字,则写出变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联想到未冰封时大河滚滚滔滔的雄壮气势。这四句用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直觉,更显气象的奇伟雄浑。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动态描写,都有活泼奔放的气势。加上“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表现“山”“原”与天相连,更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山”“原”都是静物,写它们“舞”“驰”,这化静为动的浪漫想像,固然因在大雪飘飞中远望山势和丘陵绵延起伏,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更因诗人情感的跃动,使他眼前的大自然也显得生气勃勃,生动活跃。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前十句写了眼前的实景,而这三句写的是虚景,想像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翻出一派新的气象。雪中的景象在苍茫中显得雄伟,雪后的景象则显得娇艳。“看”字与“望”字照应;“红装素裹”,把江山美景比做少女的衣装,形容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分外妖娆”,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

    [阅读全文]...

2022-07-29 12:25:11
  • 描写春雪的古诗词

  • 写作
  • 描写春雪的古诗词

      导语:春雨贵如油,万物经受一冬的`寂寞,复苏伊始,一场春雨自然是难得。一场春雪更*添许多意外的喜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描写春雪的古诗词十首,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春雪》

      唐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春雪》

      唐 刘方*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阳东。

      《春雪》

      唐 白居易

      元和岁在卯,六年春二月。

      月晦寒食天,天阴夜飞雪。

      连宵复竟日,浩浩殊未歇。

      大似落鹅毛,密如飘玉屑。

      寒销春茫苍,气变风凛冽。

      上林草尽没,曲江水复结。

      红乾杏花死,绿冻杨枝折。

      所怜物性伤,非惜年芳绝。

      上天有时令,四序*分别。

      寒燠苟反常,物生皆夭阏。

      我观圣人意,鲁史有其说。

      或记水不冰,或书霜不杀。

      上将儆政教,下以防灾孽。

      兹雪今如何,信美非时节。

      《春雪》

      唐 秦韬玉

      云重寒空思寂寥,玉尘如糁满春朝。

      片才著地轻轻陷,力不禁风旋旋销。

      惹砌任他香粉妒,萦丛自学小梅娇。

      谁家醉卷珠帘看,弦管堂深暖易调。

      《咏春雪》

      唐 韦应物

      裴回轻雪意,似惜艳阳时。

      不悟风花冷,翻令梅柳迟。

      《春雪》

      唐 焦郁

      春雪空濛帘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长天远树山山白,不辨梅花与柳花。

      《春雪》

      唐 李建勋

      随风竟日势漫漫,特地繁于故岁看。

      幽榭冻黏花屋重,短檐斜湿燕巢寒。

      闲听不寐诗魂爽,净吃无厌酒肺干。

      莫道便为桑麦药,亦胜焦涸到春残。

      《东风第一枝·咏春雪》

      宋 史达祖

      巧沁兰心,偷黏草甲,东风欲障新暖。

      谩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轻浅。

      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

    [阅读全文]...

2022-01-17 06:11:59
  • 古诗中描写春雪的诗句

  • 古诗中描写春雪的诗句

      古诗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是*的文化精髓,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今天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古诗中描写春雪的诗句,欢迎阅读!

      咏雪

      【唐】骆宾王

      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

      影乱铜乌吹,光销玉马津。

      含辉明素篆,隐迹表祥轮。

      幽兰不可俪,徒自绕阳春。

      宿迁道中遇雪

      【宋辽金】陆文圭

      登车宿迁北,万顷铺琼田。

      墨云淇水光,上下玻璃天。

      六花时时飘,集我车上毡。

      左右拍手笑,翁似日鹤仙。

      失却翁白髯,顿觉翁少年。

      望雪

      【唐】李世民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

      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

      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南秦雪

      【唐】元稹

      帝城寒尽临寒食,骆谷春深未有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飞鸟不飞猿不动,青骢御史上南秦。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代】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苑中遇雪应制

      【唐代】宋之问

      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旗遥倚望春台。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宋·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3、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4、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5、玉“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6、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宋·楼钥《谢林景思和韵》

      7、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宋·吕本中《踏莎行》

      8、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9、手、掌、*“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阅读全文]...

2022-07-04 06:46:49
  • 春日朱熹_春日古诗

  •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1、题、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风景

      7、等闲:*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译文:

      我选择了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河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轻易就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赏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阅读全文]...

2022-01-28 20:33:51
  • 改写古诗春日

  • 改写古诗春日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改写古诗春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去泗水河边春游。在路上,我看到了盛开的鲜花、刚刚探出脑袋来的小草……

      来到那里,那里的风景很美,绵延不断的青山直入云霄,隐隐约约地看见山顶上星星点点的花朵开得正艳,一片犹如火焰般的红,一片犹如葡萄那样紫,一片好似樱花盛开的粉色,一片又好似满枝金桔那样的橙。放眼望去,这一片花海,好像一道道灿烂的晚霞。清澈的泉水犹如一条丝带从两座青山之间滑过,一直流入如碧玉盘一般宁静而透明的'湖。岸上又是一片姹紫嫣红,那树枝好像承受不住千万朵花开得繁盛,被压得很低,湖面也倒映着繁花盛开的美景,愈发让人爽心悦目。

      我正陶醉在这一幅如画般的美景中时,春风拂过,那大片的花在风波动,犹如海上的浪潮,我仿佛闻到了阵阵扑鼻的花香。

      啊!春天来了,春风和煦,明媚的春光照在大地上,万物呈现一片生机,形成了一幅秀丽的山水图。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到了仙境般、童话般的地方——在泗水湖边,我站在湖边赏景。无边无际的风景焕然一新。处处可以领略春风姑娘的面容,一会儿笑,一会儿没表情,一会儿生气万紫千红的花,贪婪的享受阳光。

      无彩缤纷的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跳来跳去,蜜蜂在花心里采蜜。我看得入了迷,仿佛身临其境,春天多美呀!红花绿草,美不胜收。此时,微风吹过,柳树姑娘弯下身子洗头发,花儿们头对头的说话,小草们欢快地跳舞,动物们呢?早回家去了。

      今天,阳光明媚、和风送暖,“春姑娘”的脚步越来越*了,真是踏青的好时候啊!

      我兴冲冲地来到了泗水边上。举目四望,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远处的青山绿水不像秋天一样层林尽染,也不像冬天一样万物萧条。那是清爽的嫩绿,欣欣向荣的……我捡起了一个小小的石头扔进水中,*静如一面镜子一样的水面泛起来一圈圈的波纹,像一个个的大唱片。清澈如大翡翠一样的绿水中,小鱼在追逐嬉戏,有的躲进石缝里,有的躲进水草里,还有一群如小逗号的蝌蚪在玩画图游戏,有的和小伙伴一起画著名画家画的名画,有的和小伙伴在画郑板桥的画,还有的在画毕加索的画,你别小看他们,他们画的像模像样的。我不禁陶醉在其中了。

      湖边的柳树垂下了嫩绿的枝条,好似春姑娘的头发随风飘荡,像母亲的手抚摸着我,真舒服啊!还有那鲜艳的小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五彩的花朵,美丽极了,整个花园都香气扑鼻,人们只要走进去,她呀,就会被香气熏醉,美滋滋地卧在花丛中,真是“万紫千红总是春”啊!你看那蝴蝶、蜜蜂在花丛中流连不返。大人和小孩子都在散步踏青了,一边走路,一边赞叹着:“春天多么美丽啊!”

    [阅读全文]...

2021-12-15 23:24:09
春雪古诗与春日古诗的对比 - 句子
春雪古诗与春日古诗的对比 - 语录
春雪古诗与春日古诗的对比 - 说说
春雪古诗与春日古诗的对比 - 名言
春雪古诗与春日古诗的对比 - 诗词
春雪古诗与春日古诗的对比 - 祝福
春雪古诗与春日古诗的对比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