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长安初冬的古诗

关于描写长安初冬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长安初冬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长安初冬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长安初冬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41) 语录(44) 说说(25) 名言(899) 诗词(1k+) 祝福(5) 心语(1)

  • 描写初冬的古诗

  • 初冬,文学
  • 描写初冬的古诗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初冬的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3、《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冬至夜怀湘灵》【唐】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5、《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6、《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7、《冬夕》【唐】岑参

      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

      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8、《冬夜送人》【唐】贾岛

      *明走马上村桥,花落梅溪雪未消。

      日短天寒愁送客,楚山无限路迢迢。

      9、《初冬夜饮》【唐】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

      10、《穷冬曲江闲步》【唐】裴夷直

      雪尽南坡雁北飞,草根春意胜春晖。

      曲江永日无人到,独绕寒池又独归。

      11、《冬夜即事》【唐】吕温

      百忧攒心起复卧,夜长耿耿不可过。

      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

      12、《冬郊行望》【唐】王勃

      桂密岩花白,梨疏树叶红。江皋寒望尽,归念断征篷。

      13、《冬日观早朝》【唐】施肩吾

      紫烟捧日炉香动,万马千车踏新冻。

      绣衣年少朝欲归,美人犹在青楼梦。

      14、《初冬旅游》【唐】王建

      远投人宿趁房迟,僮仆伤寒马亦饥。

      为客悠悠十月尽,庄头栽竹已过时。

      15、《初冬偶作》【唐】皮日休

      豹皮茵下百余钱,刘堕闲沽尽醉眠。

      酒病校来无一事,鹤亡松老似经年。

      16、《冬柳》【唐】陆龟蒙

      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

      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17、《初秋到慈州冬首换绛牧》【唐】唐彦谦

      秋杪方攀玉树枝,隔年无计待春晖。

      自嫌暂作仙城守,不逐莺来共燕飞。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飞坠。”李白《清*乐》

      《咏雪》“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南朝梁吴均

    [阅读全文]...

2022-03-01 11:53:03
  • 描写初冬的古诗

  • 初冬
  • 描写初冬的古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初冬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3、《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冬至夜怀湘灵》【唐】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5、《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6、《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7、《冬夕》【唐】岑参

      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

      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8、《冬夜送人》【唐】贾岛

      *明走马上村桥,花落梅溪雪未消。

      日短天寒愁送客,楚山无限路迢迢。

      9、《初冬夜饮》【唐】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

      10、《穷冬曲江闲步》【唐】裴夷直

      雪尽南坡雁北飞,草根春意胜春晖。

      曲江永日无人到,独绕寒池又独归。

      11、《冬夜即事》【唐】吕温

      百忧攒心起复卧,夜长耿耿不可过。

      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

      12、《冬郊行望》【唐】王勃

      桂密岩花白,梨疏树叶红。江皋寒望尽,归念断征篷。

      13、《冬日观早朝》【唐】施肩吾

      紫烟捧日炉香动,万马千车踏新冻。

      绣衣年少朝欲归,美人犹在青楼梦。

      14、《初冬旅游》【唐】王建

      远投人宿趁房迟,僮仆伤寒马亦饥。

      为客悠悠十月尽,庄头栽竹已过时。

      15、《初冬偶作》【唐】皮日休

      豹皮茵下百余钱,刘堕闲沽尽醉眠。

      酒病校来无一事,鹤亡松老似经年。

      16、《冬柳》【唐】陆龟蒙

      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

      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17、《初秋到慈州冬首换绛牧》【唐】唐彦谦

      秋杪方攀玉树枝,隔年无计待春晖。

      自嫌暂作仙城守,不逐莺来共燕飞。

      1、诗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王磐《古蟾宫·元宵》

      2、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张孜《雪诗》

      3、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王沂孙《天香·咏龙涎香》

      4、雪岭金河独向东,吴山楚泽意无穷。——清江《送婆罗门》

    [阅读全文]...

2022-07-07 04:15:19
  • 长安秋望古诗(长安秋望翻译)

  • 长安
  • 唐代: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楼阁倚在经霜的树林外,天空如明镜无纤云一毫。

    峻拔的南山与清爽秋色,气势互不相让两两争高?

    注释

    秋望:在秋天远望。

    倚:靠着,倚立。霜树:指深秋时节的树。外:之外。指楼比“霜树”高。

    镜天:像镜子一样明亮、洁净的天空。无一毫:没有一丝云彩。

    南山:指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南。秋色:晴高气爽的天空。

    气势:气概。喻终南山有与天宇比高低的气概。

    鉴赏

    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首句点出“望”的立足点。“楼倚霜树外”的“倚”,是倚立的意思,重在强调自己所登的高楼巍然屹立的姿态;“外”,是“上”的意思。秋天经霜后的树,多半木叶黄落,越发显出它的高耸挺拔,而楼又高出霜树之上,在这样一个立足点上,方能纵览长安高秋景物的全局,充分领略它的高远澄洁之美。所以这一句实际上是全诗的出发点和基础,没有它,也就没有“望”中所见的一切。

    次句写望中所见的天宇。“镜天无一毫”,是说天空明净澄洁得象一面纤尘不染的镜子,没有一丝阴翳云彩。这正是秋日天宇的典型特征。这种澄洁明净到*乎虚空的天色,又进一步表现了秋空的高远寥廓,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当时那种心旷神怡的感受和高远澄净的心境。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第三句转笔写到远望中的终南山。将它和“秋色”相比,说远望中的南山,它那峻拔入云的气势,象是要和高远无际的秋色一赛高低。

    南山是具体有形的个别事物,而“秋色”却是抽象虚泛的,是许多带有秋天景物特点的具体事物的集合与概括,二者似乎不好比拟。而此诗却别出心裁地用南山衬托秋色。秋色是很难描写的,它存在于秋天的所有景物里,而且不同的作者对秋色有不同的观赏角度和感受,有的取其凄清萧瑟,有的取其明净澄洁,有的取其高远寥廓。这首诗的作者显然偏于欣赏秋色之高远无极,这是从前两句的描写中可以明显看出的。但秋之“高”却很难形容尽致(在这一点上,和写秋之“凄”、之“清”很不相同),特别是它那种高远无极的气势更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在这种情况下,以实托虚便成为有效的艺术手段。具体有形的南山,衬托出了抽象虚泛的秋色,诗人通过“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的诗句,不但能具体地表现出“秋色”之“高”,而且写出了它的气势、精神和性格。

    这首诗的好处,还在于它在写出长安高秋景色的同时写出了诗人的精神性格。它更接*于写意画。高远、寥廓、明净的秋色,实际上也正是诗人胸怀的象征与外化。特别是诗的末句,赋予南山与秋色一种峻拔向上的动态,这就更鲜明地表现出了诗人的性格气质,也使全诗在跃动的气势中结束,留下了充分的想象余地。

    晚唐诗往往流于柔媚绮艳,缺乏清刚遒健的骨格。这首五言短章却写得意境高远,气势健举,和盛唐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有神合之处,尽管在雄浑壮丽、自然和谐方面还不免略逊一筹。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阅读全文]...

2022-06-03 08:36:23
  • 长安秋望古诗译文(长安秋望古诗翻译及赏析)

  • 长安
  • 公元827年,正值唐文宗大和初年,诗人赵嘏到长安参加进士科考试,但不幸名落孙山。在落第之后,他并没有立即归乡,而是客居在长安。在一个秋天,诗人登高望远,心中感慨万千,写下了《长安秋望》一诗,原文如下: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凄冷的云雾在拂晓时分流动,长安城中的皇家宫殿巍然高耸,仿佛触动了高高的秋空。在一个秋天的拂晓,诗人登高望远,此时的云雾已让人颇感凉意,映着破晓的晨光,云雾四散流动,在流动的云雾笼罩之下,巍然耸立的皇家宫阙也仿佛随之流动了起来,让诗人产生了宫阙仿佛要触动秋天高远的天空的错觉。在这一联中,诗人总括眼前的风景,以“凄凉”一词衬托出此时的心境,为全诗定下了情感基调。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天幕下还有几点未落的星星,大雁排着队从北方飞来。在一声哀婉的长笛声中,我独自倚在楼台中。此时正是拂晓时分,诗人看到,天幕上还有几颗星星没有落山,大雁排着队掠过正在破晓的天空。正当诗人的注意力被眼前这些秋天早晨特有的景象所吸引时,不知从何处传来了一声哀婉的长笛声,看来,在这破晓时分,伤心的人不止诗人一个。于是,诗人在这哀婉的笛声中,独自倚楼,默想心事。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篱笆边半开的紫色菊花静静地散发幽香,池塘中的莲花已经落尽了红色的花瓣。破晓之后,天光渐亮,眼前的景象已经历历可辨,在晨光中,诗人看到篱笆附*的菊花已处于半开半放的状态了,池塘中的红色荷花已经凋落殆尽,只剩下枯荷残枝,已经能够看到以往掩映在荷叶之下的水中的小块土地了。诗人借紫菊半开、荷叶落尽等秋景,抒发了时光蹉跎感慨,表达了渴望归隐的愿望。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此时的鲈鱼正美味,可我却没有回到家乡。在长安城中,我徒劳地戴着南冠充当着囚徒。“鲈鱼正美”是说晋代的张翰见到秋风起,便想起家乡的鲈鱼莼羹正是味美的时候,便弃官而归。在这里,诗人借“鲈鱼正美”表达迫切的思乡之情。“南冠”指的是,春秋时期楚国人钟仪被囚禁于晋国而坚持戴楚国帽子的故事,在这里诗人借“南冠”指自己身不由己,难以归乡,在长安的生活仿佛是囚徒一般,不知道出路在何方。

    此时的诗人名落孙山,客居长安,前路迷茫,在秋天里,他心中有很多无法排遣的愁绪。此时,摆在诗人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继续在长安等待机会,二是归乡。这两种想法在心中交织,诗人无法做出选择。于是,在拂晓时分,诗人登上高处,希望能够为自己找到一条出路,虽然有不舍,但诗人已经做出了选择,他要离开长安,结束这种囚徒般的生活。

    [阅读全文]...

2022-07-01 14:54:28
  • 长安清明古诗词

  • 长安,清明
  • 长安清明古诗词

      古诗原文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译文翻译

      忽然之间,已经是细雨飘飞的春天了,怎堪芳草青青。

      宫中把新火赐给大臣,大臣们无事,以蹴鞠为戏。

      路上骏马乱叫,绿杨丛里,秋千上下飞舞。

      游人还记得以前太*时候的盛事,这和昔年相似的风光,引起心头的隐隐快乐。

      注释解释

      蚤:“蚤”通“早”。

      梦雨:春天如丝的细雨。

      可堪:意思是不可堪,不能忍受。

      芊(qiān)芊:草木茂盛的样子。

      内官:国君左右的亲*臣僚。又指宦官太监。

      初赐清明火:一种古代风俗,寒食禁火,把冬季保留下来的火种熄灭了。到了清明,又要重新钻木取火。唐代的皇帝于此日要举行隆重的“清明赐火”典礼,把新的火种赐给群臣,以表示对臣民的宠爱。

      上相:泛指大臣。

      白打钱:玩蹴鞠游戏,优胜者受赐金钱,种“白打钱”,一说白打钱指斗鸡。

      紫陌:大路。“陌”本是指田间的小路,这里借指道路:“紫”是指道路两旁草木的颜色。

      红叱(chì)拨:唐天宝中从西域进汗血马六匹分别以红、紫、青、黄、丁香、桃花叱拨为名,这里泛指骏马。

      画秋千:装饰美丽的秋千。

      承*:太*。

      创作背景

      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黄巢农民起义军攻陷长安;光启元年(885年),李克用又进逼京师。经过多年的战争洗劫,长安城早已满目疮痍。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至乾宁元年(894年),韦庄在长安应进士试。此诗即作于此时。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语言清新,诗人通过写清明节时的人事和景物,来透露出诗人对盛世的怀念与对现实朝野状况的失望。

      首联描写自己独伤春,朝与野之人游春、赏春。开头诗人便暗用了杜甫《登楼》“花*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的诗意,抒发别有怀抱的诗人的伤春愁绪。诗人在春雨霏霏的阴沉灭气中,内心郁苦愁闷,更由芊芊芳草增添凄迷冷落之情。“蚤是”、“可堪”这两个虚词,构成语意表达的递进关系,将诗人内心的'凄楚表现得深长而急切。但是,后面所描写的并不是诗人自己的情态举止,而是朝廷内外游人的赏春之乐。

      颔联描写宫中清明节的风俗和游乐。韩翃《寒食》诗有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稠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人五侯家。”此诗“内官初赐清明火”句,即描写皇宫内清明节取榆柳火赏赐*臣的节俗。一个“初”字,暗示了此时动乱刚定,朝廷复行旧日礼制。“上相闲分白打钱”一句描写宫中蹴鞠游戏之乐,一个“闲”字,则交代了贵为朝廷宰相却无所作为的状态。

      颈联描写宫外游春繁盛的景象。在京师郊野的道路上,红色的骏马嘶鸣不已,游春的男子络绎不绝;在绿杨掩映的庭院中,女子们正在欢快地荡着秋千。这里的色彩鲜艳夺目,所见所闻热闹非凡,一“乱”字、一“高”字,都尽显出晚唐时代人们沉湎在纵恣冶游的“世纪末”的狂欢之中。

      尾联展现身处其间的游人的欣慰。他们觉得如今的热闹喧闹,就像是昔年的升*风光,又可以忘却动乱的痛苦记忆,无所顾忌地享受眼前的快乐。然而,所谓的“升*”却是表象,诗人正是透过这虚假的繁荣,感受到了国势岌岌可危的形势,深藏着浓重的现实忧愁。

      诗人用冷峻的目光,看似闲淡地刻画长安城清明时分热闹如昔、游人如织的欢快场面,实则暗含着深沉的讽刺、斥责之意,以“游人”之喜乐,愈加反衬出诗人“伤时伤世复伤心”的悲郁之情。

    [阅读全文]...

2022-02-18 03:40:03
  • 初冬的诗句

  • 初冬
  • 初冬的诗句

      初冬,不如隆冬神圣庄严,不如金秋给人以收获的喜悦,然而,它却承载着别有的一份美丽,让我眷恋。

      《冬夜即事》【唐】吕温

      百忧攒心起复卧,夜长耿耿不可过。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

      《冬郊行望》【唐】王勃

      桂密岩花白,梨疏树叶红。江皋寒望尽,归念断征篷。

      《冬日观早朝》【唐】施肩吾

      紫烟捧日炉香动,万马千车踏新冻。绣衣年少朝欲归,美人犹在青楼梦。

      《初冬旅游》【唐】王建

      远投人宿趁房迟,僮仆伤寒马亦饥。为客悠悠十月尽,庄头栽竹已过时。

      《初冬偶作》【唐】皮日休

      豹皮茵下百余钱,刘堕闲沽尽醉眠。酒病校来无一事,鹤亡松老似经年。

      《冬柳》【唐】陆龟蒙

      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初秋到慈州冬首换绛牧》【唐】唐彦谦

      秋杪方攀玉树枝,隔年无计待春晖。自嫌暂作仙城守,不逐莺来共燕飞。

      《初冬即事》【宋】周端臣  初冬天气暖,小似立春时。万树无多叶,千花试一枝。天红霜有信,星晕雨先期。怕见梅花发,愁怀未辨诗。

      《次孟坚初冬晴和见梨桃二花作》【宋】郑侠

      十月南天尚暑襟,幽花何怪动清吟。半扉素蕊呈修径,几朵夭红出茂林。地借小春回暖气,日匀疏影转轻阴。惟应幕府多才俊,不负行台醉赏心。

      《闲吟初冬》【宋】真山民

      一架琴书一笔床,杜门荏苒送年光。囊空尽可偿诗债,脚倦犹能入醉乡。即老菊花偏耐久,未开梅蕊已先香。眼边管领闲风景,不识人间更有忙。

      《初冬》【宋】真山民

      林叶新经数夜霜,地炉独拥一山房。尘书邀我共高阁,浊酒劝人归醉乡。费省家贫还似富,身闲日短亦如长。梅花苦欲催吟兴,又破梢头半点香。

      《初冬客中见小春海棠》【宋】赵孟坚

      一痕朝日界晴窗,森肃清寒昨夜霜。砚怕生澌微贮水,炉因拨火起余香。最耽诗帖闲中乐,无奈尘埃客裹忙。却是小春花谢绝,海棠经月驻经妆。

      1).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寄》

      2).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3).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冬日归旧山》

      4).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观放白鹰•其一》

      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其一》

      6).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北风行》

      7).寒风吹日短,风浪与云*《*县怀古》

      8).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小至》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10).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野望》

      11).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阁夜》

      12).其馀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动烟雪《讽录事宅观》

      13).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邯郸冬至》

      14).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早冬》

      15).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夜雪》

      16).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其三》

      17).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观猎》

      18).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19).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逢雪宿芙蓉山》

      20).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

      2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白雪歌送武》

      22).谁将*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悼李花》

      23).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

      24).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阴沉飞雪白《听董大弹胡》

      25).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古从军行》

      26).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除夜有怀》

    [阅读全文]...

2022-05-28 11:23:49
  • 长安清明_古诗清明全文

  • 清明,长安
  • 古代的诗人寥若晨星,古代的绝句古诗如汪洋大海。这些经典,永久流传,启迪我们的前先之路。好句摘抄网为您收集《长安清明》,推荐这些经典的古诗绝句。

    韦庄 长安清明

    这些古诗绝句您喜欢吗?小编还为您整理更多绝句古诗等专题,请您欣赏含有长安的唯美句子。

    [阅读全文]...

2022-04-21 13:17:24
  • 初冬下雪的诗句

  • 下雪,初冬,文学
  • 初冬下雪的诗句

      诗句就是组成诗词的句子。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最早的诗句为律诗结构, 格律要求严格,比如先秦时期的'诗一般每句四言律诗,见于《 诗经》。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初冬下雪的诗句,欢迎大家参考。

      1、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梅》

      2、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3、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4、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5、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崔道融《梅花》

      6、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崔道融《梅花》

      7、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8、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卢纶《送李端》

      9、画堂晨起,来报雪花飞坠。——李白《清*乐》

      10、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白居易《夜雪》

      11、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范云《别诗》

      12、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13、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刘长卿《听弹琴》

      14、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辛弃疾《和廓之雪》

      15、夜久频挑灯,霜寒剪刀冷。——崔国辅《子夜冬歌》

      16、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赵嘏《喜张沨及第》

      17、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李白《冬日归旧山》

      18、寒风吹日短,风浪与云*。——杜甫《*县怀古》

      19、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李白《北风行》

      20、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2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22、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岑参《冬夕》

      23、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24、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张谓《早梅》

      25、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杨万里《观雪》

      26、燕山雪花大如*,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27、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杨载《到京师》

      28、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白朴《天净沙·冬》

      29、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30、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苏轼《西江月·梅花》

      31、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庐山谣寄》

      32、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白居易《长恨歌》

      33、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谢安《咏雪联句》

      34、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35、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36、*明走马上村桥,花落梅溪雪未消。——贾岛《冬夜送人》

      37、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吕温《冬夜即事》

      38、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阴沉飞雪白。——李颀《听董大弹胡》

      39、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40、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41、谁将*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42、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43、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李商隐《对雪二首》

      4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適《别董大二首》

      45、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风雪中作》

      46、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7、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48、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一》

      49、寒风动地气苍芒,横吹先悲出塞长。——韦应物《送孙徵赴云中》

    [阅读全文]...

2021-12-17 00:56:44
  • 长安听百舌翻译赏析(长安听百舌古诗全文翻译)

  • 长安
  •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今日芒种。芒种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在每年6月6日或5日,视太阳位置达黄经75°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指麦类等有芒作物籽粒己经黄熟,需抓紧抢收,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需及时抢种,故亦称“忙种”。这时,江南春雨基本结束,梅雨尚未到来,晴多雨少,有利夏收夏种。

    芒种本身是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此时大自然中的物候现象则是,一候螳螂生,二候始鸣,三候反舌无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芒种之日螳螂生,又五日鵙始鸣,又五日反舌无声。螳螂不生,是谓阳息;䴗不始鸣,令奸壅偪;反舌有声,佞人在侧。”

    意思是,芒种之日螳螂生,再过五天伯劳鸟鸣叫,再过五天百舌鸟不再有声。螳螂不生,叫做阳息;伯劳鸟不鸣叫,君主号令壅塞不畅;百舌鸟仍然有声,巧言谄媚就在身边。

    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现代人物候已经不知所以,但在古代,芒种时所出现的螳螂、伯劳鸟、反舌鸟则有极为丰富的文化意蕴。

    螳螂,草虫也,饮风食露,感一阴之气而生。具有无知无畏的文化象征。

    《韩诗外传》曰:“齐庄公出猎,有螳螂举足将搏其轮。问其御曰:此何虫也。御曰:此是螳螂也。其为虫,知进而不知退,不量力而轻就敌。庄公曰:以为人,必为天下勇士矣。于是回车避之。而勇士归之。”

    《庄子·人间世篇》:“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伯劳鸟,俗称胡不拉,也是重要的食虫鸟类。“五月则鸣,豳地晚寒。”“性好单栖,其声嗅嗅。夏至应阴而鸣,冬至而止。”

    传说在西周时代,贤臣尹吉甫误听人言,将自己的儿子伯奇杀死,其弟伯封作《黍離》,尹吉甫极为后悔哀痛。有一天尹吉甫看见一只鸟在桑树上鸣叫不已,忽然心动,认定那是儿子的化身。“伯奇劳乎?是吾子,栖吾舆;非吾子,飞勿居。”这只鸟就跟着尹吉甫回家了。后来,人们劳燕分飞,比喻夫妻、情侣别离。《乐府诗集·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反舌鸟,即百舌鸟,立春开始鸣叫,夏至而止。孔颖达解释说:“反舌鸟,春始鸣,至五月稍止,其声数转,故名反舌。”

    南朝人沈约写有《反舌鸟赋》:“有反舌之微禽,亦班名於庶鸟。乏佳容之可翫,因繁声以自表。”

    韦鼎《长安听百舌》曰:“万里风烟异,一鸟忽相惊。那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文图/善业文化)

    [阅读全文]...

2022-02-26 20:59:38
描写长安初冬的古诗 - 句子
描写长安初冬的古诗 - 语录
描写长安初冬的古诗 - 说说
描写长安初冬的古诗 - 名言
描写长安初冬的古诗 - 诗词
描写长安初冬的古诗 - 祝福
描写长安初冬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