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峰火台的古诗

关于带有峰火台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带有峰火台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带有峰火台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带有峰火台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8) 语录(2) 说说(1) 名言(515) 诗词(33) 祝福(1k+) 心语(208)

  • 《登飞来峰》古诗赏析

  • 《登飞来峰》古诗赏析

      《登飞来峰》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登飞来峰》赏析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大政治家,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辞,据说,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为美谈。

      1.飞来峰--就是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

      2.千寻塔--形容塔很高。古代一寻等于八尺。

      3.缘--因为。

      这首绝句,是王安石早看在浙江做地方官时的作品。前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请想想飞来峰那耸云天的气势吧!

      宝塔虽高,却不是高不可上。转眼间,诗人已登上塔顶,世界万物,尽收眼底,那游荡的云片再也挡不住视线了!“不畏浮去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可一寻味,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在诗人,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对读者,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

      作品鉴赏

      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前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有写峰上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句写目极之辽远。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第四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这与王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作座右铭。

    [阅读全文]...

2022-07-10 06:49:50
  • 含有峰字的古诗词 带峰字的诗词名句

  •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满载一船秋色,*铺十里湖光。——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陶渊明《四时》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戚继光《望阙台》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谢枋得《武夷山中》

    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王国维《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

    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元好问《江城子·醉来长袖舞鸡鸣》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铺。——白居易《春题湖上》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 听蜀僧浚弹琴》

    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宁向牡丹花下死,风流作鬼也甘心。——《雷峰塔奇传·第八回》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王维《过香积寺》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郎士元《柏林寺南望》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枕中云气千峰*,床底松声万壑哀。——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杨万里《晓行望云山》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欧阳修《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谢枋得《小孤山》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杜牧《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家有千串,不如日进一文。——《雷峰塔奇传·第三回》

    数峰清苦。——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李白《登庐山五老峰》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苏轼《江城子·江景》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时价。——辛弃疾《丑奴儿*·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十二峰头秋草荒,冷烟寒月过瞿塘。——何景明《竹枝词·十二峰头秋草荒》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张耒《初见嵩山》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郭边万户皆临水,雪后千峰半入城。——王士祯《初春济南作》

    眼前菩萨不拜,要拜西天活佛!——《雷峰塔奇传·第八回》

    此心随去马,迢递过千峰。——方干《送从兄郜 / 韦郜 / 途中别孙璐》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王维《终南山》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来鹄《云》

    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元好问《台山杂咏》

    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毛滂《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醉眼千峰顶上,世间多少秋毫!——元好问《清*乐·太山上作》

    [阅读全文]...

2021-12-11 15:09:55
  • 龟峰行古诗

  • 龟峰行古诗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龟峰行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宋]韩元吉

      吾闻灵龟不愿死有用于清庙,但愿曳尾安泥涂。

      所以漆园吏,坐叹清江使者逢豫且。

      龟峰之龟定何物,不在泥涂之下,

      乃在万仞之上高突兀。是耶非耶远莫没,

      安然不动藏其穴。伊昔帝尧有圣德,

      此龟无乃负图出。图成授帝埋其骨,

      犹使琢石志之存彷佛。又疑神禹碑,

      刊在衡山巅。碑高上与日月并。

      此犹其趺弃不取,神鬼守护逾千年。

      我欲诘其端,此事恍惚无迹,

      往往皆在太古前。斗中神人被发立,

      蜿蜒佐之从汝蛰。九阴司存当在此,

      今汝巢南失其职。又闻巢县事,

      颇似伊尹生空桑。母妪避水欲徙去,

      待汝两眼生赤光。遂令万室之邑化作鱼与鳖,

      汝乃遁走至此藏。上天震威汝寿使汝扶服死且僵。

      丑形质磔在石笋上,不可以鑽,

      不可以灼,不可以搘床。

      奈何犹复不自敛,荒崖断壑反以名字彰。

      因思支祁锁颈泗水中,帝以巨镇岌峨压其宫。

      名之以山不以峰,岂有形状与此同。

      吁嗟此山气象槃礴亦雄伟,奇峰罗列三十地瑾如威凤昂其喙,

      或如俊猫立且戏。石钟孤撑危欲坠,

      蜃楼直起见天外。大眺私麽不足记,

      神旗铁壁非一类。何用独取汝之名字,

      岂汝黠且庸。鼓妖衒怪百埯内,

      使汝生存跌宕安可制。我初信汝灵,

      今复如汝凶。江湖波涛汹涌不一濡汝足,

      云雾呼噏阴晴变态犹无穷。不知造物安用此,

      徒以动荡耳目夸儿童。何时巨灵引手掷汝八荒外,

      举头直见天穹窿。

      龟峰行

      宋代 韩元吉

      吾闻灵龟不愿死有用于清庙,但愿曳尾安泥涂。

      所以漆园吏,坐叹清江使者逢豫且。

      龟峰之龟定何物,不在泥涂之下,乃在万仞之上高突兀。

      是耶非耶远莫没,安然不动藏其穴。

      伊昔帝尧有圣德,此龟无乃负图出。

      图成授帝埋其骨,犹使琢石志之存彷佛。

      又疑神禹碑,刊在衡山巅。碑高上与日月并。

      此犹其趺弃不取,神鬼守护逾千年。

      我欲诘其端,此事恍惚无迹,往往皆在太古前。

      斗中神人被发立,蜿蜒佐之从汝蛰。

      九阴司存当在此,今汝巢南失其职。

      又闻巢县事,颇似伊尹生空桑。

      母妪避水欲徙去,待汝两眼生赤光。

      遂令万室之邑化作鱼与鳖,汝乃遁走至此藏。

      上天震威汝寿使汝扶服死且僵。

    [阅读全文]...

2022-06-07 11:50:16
  •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古诗朗诵(晚泊浔阳望香炉峰全文)

  •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历代文人墨客大都喜欢游历山河,在山水中泼墨挥毫,一首诗,一阕词,一段文,一幅画,墨色渲染,诗中自有天青云淡,画里尽是山高水长。

    在那个缺少高科技的年代,诗词代替照相机,为我们呈现了极致的美景。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今天要讲的这首山水诗是孟浩然所写,无一高级字,但意境高远,堪称绝唱。

    《晚泊浔阳望庐山》

    挂*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日暮空闻钟。

    说到庐山,很多人都会想到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前两句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将红日照射下,香炉峰云雾缥缈的景象描绘得如梦如幻,美不胜收;后两句以夸张的手法,将庐山之陡峭,瀑布之湍急,描绘得宛在目前。

    千百年来,无数文人曾为庐山题写诗文,但几乎无人能超越李白此诗。

    后来中唐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被苏轼批为“恶诗”。

    孟浩然这首《晚泊浔阳望庐山》,虽不如李白诗雄奇浪漫,但胜在字字空灵,意境高远,不失为一首山水佳作。

    诗歌首联“挂*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既是叙事,更营造了一种极其高远阔大的意境,为后文描写庐山之雄伟气象埋下了伏笔。

    此诗写于公元733年,彼时的作者刚刚结束了漫游吴越之旅,自越州(绍兴)乘舟返回襄阳。

    试想一下,诗人驾一叶扁舟,在千里烟波的江上,扬帆而下,掠过无数青山,心境虽悠然,却也有些失望。

    因为对于好入名山游的诗人而言,这些山虽秀丽却也无甚出彩处。

    直到泊舟浔阳城下,举目一望,一座雄伟奇丽的山峰映入眼帘,诗人的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看似**淡淡的叙述,却将庐山之秀丽,诗人心情之愉悦描写得淋漓尽致。

    诗人并未具体描写庐山,一个“始”字便足以让人想象其雄伟壮观的景象,足见诗人笔力高超。

    这开头两联以白描的手法,一气贯注,将庐山的神韵活活画出,令人神往。

    再来看后两联,诗人依然没有正面描写庐山。

    颈联“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引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山林隐逸之士的向往。

    “远公”是指东晋名僧慧远,曾在庐山修行,刺史桓伊任江州刺史时,特意为他建造了一座禅舍,即尾联所提到的“东林精舍”,也就是东林寺。

    作为一代名僧,慧远对佛教的影响自是不用多说,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他对山水文化的贡献。

    他曾率领三十多名弟子游庐山石门涧,吟诗作赋,有《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并序》传世,这是文学史上最早的一篇山水游记名篇。

    李白在《赠孟浩然》中曾写到“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加上孟浩然流传下来的诗,不难看出其对山水的热爱。

    与其说他怀念远公,不如说他向往远公那种高蹈出尘,啸傲山林的浪漫情怀。

    最后尾联“东林精舍*,日暮空闻钟”,只闻钟声,不见寺庙,无形中增添了一层神秘感。

    日暮天远,钟声杳杳,营造出了一种空灵深远的意境,含余不尽,令人回味无穷。

    纵观整首诗,无一高级字,诗人也没有刻意求工,雕琢字句,随意挥洒间,便将庐山的神韵刻画得淋漓尽致。

    虽不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有名,但字字空灵,超凡脱俗,意境高远,堪称绝唱。

    所谓“诗至此,色相俱空,真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大概便是如此了。

    不知你认为孟浩然此诗写得如何?欢迎一起来讨论。

    [阅读全文]...

2022-06-01 06:38:49
  • 抖音最火的古诗句子

  • 抖音,经典
  • 1、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2、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

    4、就这样吧,从此山水不相逢。

    5、人永远看不破的镜花水月,不过我指间烟云世间千年如我一瞬。

    6、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7、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8、只因会尽人间事,惹得闲愁满肚皮。

    9、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10、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

    1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4、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15、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6、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1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8、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9、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2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2、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23、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24、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

    25、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穸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26、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

    27、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28、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9、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0、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

    31、双脚踏翻尘世浪,一肩担尽古今愁。

    3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3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5、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6、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7、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8、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3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40、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41、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谁寻。

    42、离愁渐行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43、独守寒窗月漫漫,静思春夜雨蒙蒙。我自流连随风笑,凡人痴梦各不同。

    44、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45、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

    46、相濡以沫,谁在问梦里花落知多少?相忘江湖,谁在叹梦外花事何时了?

    4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49、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5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51、纵使这世间再过繁花似锦,也抵不过你的回眸一笑。

    [阅读全文]...

2022-03-29 02:17:27
  • 登飞来峰古诗词鉴赏

  • 登飞来峰古诗词鉴赏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登飞来峰古诗词鉴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八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2. 这首诗善于运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法,

      “鸡鸣见日升”既是写鸡鸣日出的灿烂图景,也是诗人美好前程的象征。

      “浮云”二字,既是实写,也是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

      “最高层”字面上指千寻塔的最高层,实则暗喻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日”是帝王的象征。

      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试比较这两句诗的异同。

      两句诗表现技法极为相似,两者都用比喻阐释深刻的哲理。

      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诗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

      登飞来峰原文: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飞来山 一作:飞来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自缘 一作:只缘)

      登飞来峰译文及注释

      译文

      韵译

      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散译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注释

      ⑴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传说此峰是从琅即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⑵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⑶闻说:听说。

      ⑷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望眼:视线。

      ⑸缘:因为。

      登飞来峰赏析

      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前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有写峰上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句写目极之辽远。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第四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这与王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作座右铭。

    [阅读全文]...

2022-03-14 16:24:45
  • 关于小火炉的古诗句

  • 形容火炉的诗词:

    1、《问刘十九》

    唐代 白居易

    原文: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译文:

    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将要来。能否共饮一杯?朋友!

    2、《更漏子·玉炉香》

    唐代 温庭筠

    原文: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译文:

    玉炉散发着炉香烟,红色的蜡烛滴着烛泪,摇曳的光影映照出华丽屋宇的凄迷。她的蛾眉颜色已褪,鬓发也已零乱,漫漫长夜无法安眠,只觉枕被一片寒凉。

    窗外的梧桐树,正淋着三更的冷雨,也不管屋内的她正为别离伤心。一滴一滴的雨点,正凄厉地敲打着一叶一叶的梧桐,滴落在无人的石阶上,一直到天明。

    3、《虞美人·残灯风灭炉烟冷》

    清代 纳兰性德

    原文:

    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判教狼藉醉清樽,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译文:

    灯残风灭,香炉之烟也已经变冷,相伴的只有自己孤单的身影。情愿喝得酩配大醉,借清酒来麻醉自己,问世间醒眼的是什么人。

    相聚难离别易,唯又离别之时的酒宴,喝完之后独自搔头。闲愁总是交付喝醉来入眠,只害怕醒来时候自己依然在酒器面前。

    4、《菩萨蛮·玉炉冰簟鸳鸯锦》

    唐代 牛峤

    原文:

    玉炉冰簟鸳鸯锦,粉融香汗流山枕。帘外辘轳声,敛眉含笑惊。

    柳阴轻漠漠,低鬓蝉钗落。须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

    译文:

    华贵的香炉旁,清凉的竹*上,鸳鸯锦被下盖着一对情侣,像并枝的连理同眠共枕,脂粉和着香汗在枕上流淌。窗外响起辘轳的声音,惊醒了温柔乡里的春梦一场,微整的眉间有几分惊怨,含笑的相视里羞见晨光。

    浓浓的柳荫里,淡淡的晨雾迷迷茫茫,残乱的缕缕鬓发,好似青云飞掠过脸庞。蝉钗已簪不住飞乱的流云,三三两两地散落在枕上。她定是拼了一生的激情,才搏得郎君一宵欢畅。

    5、《翻香令·金炉犹暖麝煤残》

    宋代 苏轼

    原文:

    金炉犹暖麝煤残。惜香更把宝钗翻。重闻处,余熏在,这一番、气味胜从前。

    背人偷盖小蓬山。更将沈水暗同然。且图得,氤氲久,为情深、嫌怕断头烟。

    译文:

    香炉还是暖的,炉中的香烧的所剩不多了。爱惜香,哪怕剩的不多了。也要用宝钗把那点残余未尽的香翻动,使它全部燃烧完毕。再嗅那里,余留的香还存在。

    趁着别人不知道,把沉香木加进香炉中,和燃烧着的香料一同暗暗燃烧,再偷偷地把香炉的盖子盖上,想让香气飘的更久一些。这么做因为两人感情很深,害怕香没有烧完就会熄灭。

    十一月五夜风雪寒甚燃薪取暖戏作五字

    年代:【宋】 作者:【陆游】

    束薪从涧底,及此不时求。

    力比鹅黄酒,功如狐白裘。

    分才具糜粥,余事暖衾稠。

    复恐成骄惰,三更起饭牛。

    夜寒与客烧乾柴取暖戏作

    年代:【宋】 作者:【陆游】

    槁竹乾薪隔岁求,正虞雪夜客相投。

    如倾潋潋蒲萄酒,似拥重重貂鼠裘。

    一睡策勋殊可喜,千金论价恐难酬。

    [阅读全文]...

2022-03-14 01:34:52
  • 三年级古诗擂台赛

  • 三年级,文学
  • 三年级古诗擂台赛

      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体诗,接下里就由小编带来三年级古诗擂台赛,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活动目的:

      1、通过积累、感悟和运用古诗,使学生充分感受古诗的意蕴美,养成背诵古诗的'良好*惯。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想象、记忆等能力,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活动过程:

      (一)、宣布活动规则:

      今天这节课,老师要与同学们一起来组织、参加一场别开生面的古诗擂台赛。首先请参赛的代表队队长自报队名。

      (报名、助威)

      本次擂台赛的比赛规则是:各代表队的基础分均为100分,然后按要求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最后按得分高低分别设立金奖、银奖及鼓励奖。

      (二)、导入:

      1、播放歌曲《春江花月夜》,(师述):多么动人的旋律啊!多么优美的意境啊!老师知道:在同学们的记忆仓库中已储存了许多古诗,今天,让我们打开记忆之门,一起来猜一猜、填一填、背一背、画一画,进行古诗擂台赛,看看哪个队能获得本场擂台赛的金奖,好吗?

      (三)竞赛:

      老师宣布:文化小学四(2)班古诗擂台赛现在开始!

      1、猜:(8个数字,每队任挑2个,说出画面上描绘的是哪首诗的内容并背出来。)

      (1)《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们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村晚》(蕾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印日荷花别样红。

      (5)《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7)《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几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填:

      (1)、在空白处填一种动物名称:

      ①、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②、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④、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在空白处填一种植物名称:

      ①、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②、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④、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联:(说出诗的上句或下句)

      (8个数字、每组任选两个)

      ①、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②、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③、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④、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⑤、采得白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⑦、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阅读全文]...

2022-01-04 07:46:49
  • 《五台山赋》古诗赏析

  • 文学
  • 《五台山赋》古诗赏析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台山赋》古诗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清凉之胜境,华北之屋脊。文殊之道场,华严有授记,大法东来时,光照震旦地。法兰摄摩腾,初建白马寺。又游清凉山,灵鹫峰酷似。汉明帝敕建,大孚灵鹫寺。显通寺前身,久有佛胜迹,释迦之舍利。古时五顶峰,酷暑炎热地。文殊入龙宫,携来清凉石。顿化清凉界,永无热恼袭。菩萨常显化,慈悲度群迷。五台五佛身,分形示玄机。千手托千钵,善巧极神奇。本乃古佛来,过去七佛师。神通广无边,智慧实第一。驻锡五台山,般若接愚迷。凡有朝拜客,迎送俱千里。常作雷震音,青狮为坐骑。法身遍寰宇,不二合本体。龙种上德佛,华严三圣一。显隐自莫测,难揣文殊意。明空如来藏,离四边八戏。言语而道断,动念尽禅机。仰之也弥高,超情离见矣。

      五台之胜境,万圣之幽栖。乃文殊之圆宅,李唐植德之地。圣山开运,法事依国而立。高僧云集,修行求法之圣地。佛刹林立,方圆五百余里。僧俗仰之,朝拜佛教之胜迹。梵呗悠扬,皆蕴玄奥之禅机。群山连绵,尽乃峰峦之雄奇。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称清凉之地。顶无林木,犹如垒土之台,乃有五台之誉。实乃祥瑞之区。山中梵宇林立。万圣朝宗,高僧于此驻锡。千贤会聚,妙法既斯兴起。

      壮哉!此山也!五峰耸立,紫府让尊,四土天垂。环基五百余里。地跨三省四县,左邻恒岳,右接天池。北陵紫塞,南俯中原。中台翠岫峰,景幽兮境奇。北台叶斗峰,云表而峻极。东台望海峰,钟灵乎秀毓。西台挂月峰,挂月与天齐。南台锦绣峰,方外之福地。元建塔院寺,内藏极珍奇。铃铎四方闻,听之种菩提。南禅寺佛殿,唐代筑造起。保存极完好。建筑何神奇。显通无量殿,无梁无卯榫,巧夺天工矣。五台山者,堪称世间之佛果,修行之宝地。青庙连黄庙,圆通与显密。汉传与藏传,相合为一体。

      五台圣境,风光旖旎。人文自然,圆融为一。佛教名山,无与伦比。高僧云集,梵宇林立。文殊道场,华严授记。显隐莫测,幻化神奇。五方化身,智慧第一。诸佛之师,曼殊师利。拜谒参访,迎迓千里。曾经预言,凡圣同居。汉藏显密,和谐统一。琳宫宝塔,筑造神奇。震旦净土,清凉圣地。文化遗产,佛国无疑。何其妙哉!文殊师利。美乎也哉!五台圣地!

      此赋作于二零一五年七月二十九日晚。田智良撰于菩提精舍。

      《端午》古诗赏析

      1、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赏析:端午节为农历五月初五,五月是仲夏,白昼越来越长,所以说“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时当端午,用盐佐食梅子,饮酒欢乐,木槿茂盛,芦苇发出清香,心情愉快的唐明皇祝愿天下安康长寿,以显示皇恩浩荡。

      2、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风化可还淳。

      赏析:唐代人将五色丝线编织成带,佩在身上,称为“长命缕”或者“续命缕”,所以说“长丝续命人”。而“九子粽”源于九子蒲(一种蒲草),“粽子”又与“种子”谐音,寓意得子,所以用九子蒲叶包裹粽子,表达多子多孙的美好祝愿。“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说的是唐代皇帝会在端午节召请群臣宴饮。

      3、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赏析:“竞渡”就是现在赛龙舟活动的前身。为了衡量竞渡的胜负,唐人创造了“锦标”的'比赛制度,指在龙舟划到终点的时候,以抢夺浮标来判断胜负,抢得头标的人就是比赛的冠军,鼓声擂动,船只齐发,争先恐后,惊吓得水鸟乱飞,只为夺得锦标。

      4、竞渡歌(节选)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赏析:这首诗是写“竞渡”的名篇,把竞渡活动写得最为传神,洋洋洒洒几十字,把竞渡的激烈场面、围观的喧嚣氛围描写得淋漓尽致。

      5、端午日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俗,但祈蒲酒话升*。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阅读全文]...

2022-07-09 05:35:29
  • 含有火字的古诗词 带火字的诗词名句

  •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居易《问刘十九》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人多溺。——《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杜耒《寒夜》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于谦《石灰吟》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佚名《七月》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苏轼《行香子·述怀》

    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能燎野——《后汉书·列传·酷吏列传》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杨炯《从军行》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李颀《古从军行》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红楼梦·第六十五回》

    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易传·文言传·乾文言》

    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茶经·六之饮》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少而学者如日出之阳,壮而学者如日中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之明。——《太*御览·火部·卷三》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墨子·01章 亲士》

    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孙子兵法·火攻篇》

    钱到公事办,火到猪头烂——《儒林外史·第十三回》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增广贤文·上集》

    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积恶在身,犹火之销膏,而人不见也。——《汉书·传·董仲舒传》

    最爱芦花经雨后,一蓬烟火饭鱼船。——林逋《咏秋江》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张祜《题金陵渡》

    顽石之中良玉隐焉,寒灰之中星火寓焉。——《格言联璧·接物类》

    不食人间烟火。——《随园诗话·补遗 卷九》

    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易传·象传下·家人》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白居易《宴散》

    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生。——王安石《示长安君》

    [阅读全文]...

2021-12-08 01:33:48
带有峰火台的古诗 - 句子
带有峰火台的古诗 - 语录
带有峰火台的古诗 - 说说
带有峰火台的古诗 - 名言
带有峰火台的古诗 - 诗词
带有峰火台的古诗 - 祝福
带有峰火台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