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秋月的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秋月的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秋月的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秋月的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中秋月古诗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秋月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秋夜月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
【2】《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宋·文天祥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
槎。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嗣布。
【3】行香子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
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4】《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6】《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7】《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8】《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9】《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0】《秋宵月下有怀》【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11】中秋月(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12】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3】南斋玩月(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14】中秋待月(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15】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形容秋月的古诗句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形容秋月的古诗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秋月春风,只作浑闲度。
2、碧天秋月无端,别来长照关山。
3、写向孤桐谁解听。空江秋月明。
4、秋月明如水,岩花忽起予。
5、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6、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7、秋月明眸两鬓浓。衫儿贴体绉轻红。
8、放船桥口秋随月,走马春园夜踏花。
9、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10、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1、秋月破夜色,古澗含秋光。
12、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3、一等高闲兮余云敛霁,十方清白兮片月摩秋。
14、尊酒几番相对,乐春花秋月。
15、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16、门前朝暮,无情秋月,有信春潮。
17、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
18、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19、秋河夜月,老树苍崖。
20、新妇矶边秋月明。女儿浦口晚潮*。沙头鹭宿戏鱼惊。
21、秋高山月白,春至烧痕青。
22、秋生月窟,云变乾城。
23、且喜薄衾围暖,却愁秋月如霜。
24、处处山明水秀,岁岁春花秋月,何必美南州。
25、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26、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
27、春花秋月暗消磨。一岁相看又过。
28、我心似秋月,道似又还别。
29、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30、拟看今宵璧月秋。浮云却妒素光流。
31、吾心似秋月,秋月似吾心。
32、莹彻冰壶操,皎月映秋霜。
33、月动临秋扇,松清入夜琴。
34、苦恨秋江风与月,偏管断,这些愁。
35、浔阳江头秋月明,黄芦叶底秋风声。
36、怪雨盲风稀发作,华星秋月争光耀。
37、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38、记得秋宵山吐月,酒酣同上层台。
39、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40、黄昏后,人牛归去,唯见月当秋。
41、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42、回头满眼凄凉事,秋月春风岂得知。
43、贪迷恋,春花秋月,何时是了。
44、催织寒虫秋弄月,叫群独雁天浮水。
45、月到东南秋正半,双阙中间,浩荡流银汉。
46、秋景今宵半,天高月倍明。
47、余云消於霁虚,片月上於秋壶。
48、举头鹞子过新罗,失却桃花秋月面。
49、西风曾放蓝溪棹,月冷玉壶秋。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释:
1、银汉:即银河。
2、玉盘:指月亮。
译文: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
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
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
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赏析:
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转觉清光更多。句中并无“月光”、“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积水空明的感觉。月明星稀,银河也显得非常淡远。“银汉无声”并不只是简单的写实,它似乎说银河本来应该有声的,但由于遥远,也就“无声”了,天宇空阔的感觉便由此传出。今宵明月显得格外团,恰如一面“白玉盘”似的。语本李白《古郎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此用“玉盘”的比喻写出月儿冰清玉洁的美感,而“转”字不但赋予它神奇的动感,而且暗示它的圆。两句并没有写赏月的人,但全是赏心悦目之意,而人自在其中。明月团,更值兄弟团聚,难怪词人要赞叹“此生此夜”之“好”了。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大有佳会难得,当尽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不过,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一样,人生也是会难别易的。兄弟分离在即,又不能不令词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别情。说“明月明年何处看”,当然含有“未必明年此会同”的意思,是抒“离扰”。同时,“何处看”不仅就对方发问,也是对自己发问,实寓行踪萍寄之感。末二句意思衔接,对仗天成。“此生此夜”与“明月明年”作对,字面工整,假借巧妙。“明月”之“明”与“明年”之“明”义异而字同,借来与二“此”字对仗,实是妙手偶得。叠字唱答,再加上“不长好”、“何处看”一否定一疑问作唱答,便产生出悠悠不尽的情韵。
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阳关曲》原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为歌词,苏轼此词与王维诗*仄四声,大体结合,是词家依谱填词之作。
形容秋月的古诗句
1、秋月春风,只作浑闲度。
2、碧天秋月无端,别来长照关山。
3、写向孤桐谁解听。空江秋月明。
4、秋月明如水,岩花忽起予。
5、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6、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7、秋月明眸两鬓浓。衫儿贴体绉轻红。
8、放船桥口秋随月,走马春园夜踏花。
9、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10、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1、秋月破夜色,古澗含秋光。
12、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3、一等高闲兮余云敛霁,十方清白兮片月摩秋。
14、尊酒几番相对,乐春花秋月。
15、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16、门前朝暮,无情秋月,有信春潮。
17、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
18、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19、秋河夜月,老树苍崖。
20、新妇矶边秋月明。女儿浦口晚潮*。沙头鹭宿戏鱼惊。
21、秋高山月白,春至烧痕青。
22、秋生月窟,云变乾城。
23、且喜薄衾围暖,却愁秋月如霜。
24、处处山明水秀,岁岁春花秋月,何必美南州。
25、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26、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
27、春花秋月暗消磨。一岁相看又过。
28、我心似秋月,道似又还别。
29、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30、拟看今宵璧月秋。浮云却妒素光流。
31、吾心似秋月,秋月似吾心。
32、莹彻冰壶操,皎月映秋霜。
33、月动临秋扇,松清入夜琴。
34、苦恨秋江风与月,偏管断,这些愁。
35、浔阳江头秋月明,黄芦叶底秋风声。
36、怪雨盲风稀发作,华星秋月争光耀。
37、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38、记得秋宵山吐月,酒酣同上层台。
39、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40、黄昏后,人牛归去,唯见月当秋。
41、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42、回头满眼凄凉事,秋月春风岂得知。
43、贪迷恋,春花秋月,何时是了。
44、催织寒虫秋弄月,叫群独雁天浮水。
45、月到东南秋正半,双阙中间,浩荡流银汉。
46、秋景今宵半,天高月倍明。
47、余云消於霁虚,片月上於秋壶。
48、举头鹞子过新罗,失却桃花秋月面。
49、西风曾放蓝溪棹,月冷玉壶秋。
50、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描写中秋月的诗句古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具有语言节奏鲜明的特点。那些被广泛运用的诗句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中秋月的诗句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描写中秋月的诗句古诗1
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刘方*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霜月——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中秋待月——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中秋月——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登楼望月——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南斋玩月——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1、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杜甫
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3、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5、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
6、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8、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袁枚
9、梨花院落融融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10、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
1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1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
14、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
15、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白居易
16、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贾至
1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
18、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
19、举头忘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20、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岑参
2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
22、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刘方*
23、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
24、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
25、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苏轼
26、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韩愈
27、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
2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
2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
30、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
31、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光
32、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杜甫
3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
3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孟浩然
35、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韩愈
36、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
37、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张先
38、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李白
39、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
40、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李白
4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
42、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杜牧
43、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李白
44、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马戴
45、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
4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4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
48、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
49、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50、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欧阳修
关于中秋月亮的古诗词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中秋月亮的古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此组诗主调应该是悲伤苍凉的。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归心折大刀”说的是吴刚在月宫被罚砍桂花树,杜甫猜想,吴刚也不是情愿砍树,一心想回到人间来。归去之心,竟然折断了砍树的大刀。“蓬”,蓬草,遇风飞转,故叫“飞蓬”。这里诗人用“转蓬”遇风飞转的形象,比喻自己飘泊不定的生活,隐示自己羁旅漂泊的苦味。由景入情,转篷象征漂泊无依的情感,杜甫空有归心只可惜无处还乡的凄凉。“行地远”指诗人自己当时处在偏远的夔州。诗人借此表达了反对战乱的思想。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极力写月亮之亮,进一步反衬自己思念远征的亲人,祈愿*息战争,国泰民安。末两句,“直”通“特”,“简直”的意思。“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意为,这个时候仰望玉兔(指月亮),简直会数得清它的毫毛,形容月亮的明亮。第一首诗采用了反衬手法,在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避乱生涯中的愁闷。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夜
刘方*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下面是关于描写中秋月的诗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4、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6、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7、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8、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9、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10、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1、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12、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13、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5、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16、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17、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18、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19、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20、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21、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22、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23、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24、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25、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26、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2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8、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29、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30、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31、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2、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33、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34、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35、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36、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37、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38、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39、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燃。
40、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41、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42、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43、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44、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
45、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4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47、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48、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
49、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50、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月到中秋分外明,果品月饼伴花瓶。红酒香炉迎冰轮,设案拜月女儿情。”转眼又快到八月十五月圆之时,人们阖家团圆,居于自家庭院、楼阁,赏月拜月,品尝月饼、果品,把酒话丰收,举杯共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情浓浓,其乐融融也!
饮酒赏月,对月遥拜,自然少不了月饼唱主角。月饼,又称月团、小饼、丰收饼、团圆饼等,是中秋佳节馈赠亲友、拜月祭神的节日食品。正如端午称“粽子节”,元宵叫“汤圆节”,春节在北方一些地方呼作“饺子节”一样,中秋节也被称为“月饼节”。
北宋文学家苏轼在《月饼》一诗中写道: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
这是最早把“饼”和“月”联系在一起的诗句,这首诗流传甚广,渐渐地就有了“月饼”这个名字,甚至有人将苏东坡称为“月饼之父”。不过以前的月饼不像现在这样小巧圆亮,古时的月饼颇大,叫做“太饼”,八月十五圆月夜,全家老少围坐在一起,须将月饼切割成块,先祭拜月神,再分而食之,这才是团团圆圆。
经过元明两代,中秋节吃月饼、馈赠月饼风俗日盛,且月饼的“团圆”之意更为明显。至清代,月饼才成了现在这样小巧玲珑,正如清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所言:“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
到了*代、现代,月饼在质量、品种上都有了新发展,原料、调制方法、形状等的不同,使月饼更为丰富多彩,形成了广式、晋式、京式、苏式、潮式、滇式等各具特色的品种,因而赞美月饼的诗词也多了起来。清代咸丰年间大臣彭蕴章写道:
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
幡然嫦娥窃药手,奔入广寒归不得。
——《幽州土风俗》
诗中描绘的月饼已经有了“月中蟾兔”“嫦娥奔月”之类的装饰*案,不禁让人想起凄婉美丽的神话故事。
清末文人袁景澜写有一首《咏月饼》诗:
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
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
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
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
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
皓月瑶池怨, 碗中泛青光。
玉食皆入口,此饼乃独绝。
沾巾银丝透,举头相思愁。
儿女坐团圆,杯盘散狼藉。
把制饼师傅的精巧技艺以及月饼的品种、特色交代得分外明了,还写出了举家团圆坐,品美酒美食,共赏一轮明月的情景。
阖家团聚,把酒赏月,不仅要摆上一盘码得齐齐整整的月饼,还要摆上石榴、黄梨、葡萄、西瓜、花生、栗子、红枣等应时果品,赏月明也*收。这在清末文人沈兆褆的《吉林纪事诗》中有所体现,诗云:
中秋鲜果列晶盘,饼样圆分桂魄寒。
聚食合家门不出,要同明月作团圞。
而*代学者施景琛的《中秋词》里,则记述了福建各地赠送“双鲤鱼月饼”的*俗:
饼儿圆与月儿如,更兆嘉祥食有余。
多感外家爱护意,年年例又贶双鱼。
月饼形状圆圆亮亮的,就好像一轮圆圆满满的月亮,日子过得是越来越好了。在这祥和美满的节日里,按照乡俗,凡当外祖父或舅父母的,要送给外孙子、外孙女或外甥双鲤形状的月饼,表达对孩子的美好祝愿。民国时期诗人陈海梅的《中秋饼》诗,更有情趣:
正当三五夜清闲,买饼分甘向市圜。
馋口儿童开口笑,如何皓魄落筵间?
把台湾、闽南一带中秋佳节之际,儿童兴高采烈尝饼玩饼的喜悦心情,描绘得活灵活现,童真悠然。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小巧圆亮的一枚月饼,融入了月华的清润、月桂的甜香、月娥的飘逸,演绎出那么多浪漫多情而又温馨备至的故事,成为国人期盼团圆、追求幸福、憧憬美好的象征。
阳关曲·中秋月古诗词
古诗原文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译文翻译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
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注释解释
阳关曲:本名《渭城曲》。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韵。宋秦观云:《渭城曲》绝句,*世又歌入《小秦王》,更名《阳关曲》。属双调,又属大石调。按,唐教坊记,有《小秦王曲》,即《秦王小破阵乐》也,属坐部伎。
溢:满出。暗寓月色如水之意。
银汉:银河。
玉盘:喻月。
创作背景
熙宁十年(1077)八月十五日作于徐州。是年二月胞弟苏辙与东坡相见,四月间陪他同赴徐州,八月中秋之后方才离去。这是暌别七年来兄弟首次相聚并共度中秋。此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诗文赏析
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转觉清光更多。句中并无“月光”、“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积水空明的感觉。
月明星稀,银河也显得非常淡远。“银汉无声”并不只是简单的`写实,它似乎说银河本来应该有声的,但由于遥远,也就“无声”了,天宇空阔的感觉便由此传出。此夜明月显得格外圆,恰如一面“白玉盘”似的。语本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此处用“玉盘”的比喻写出月儿冰清玉洁的美感,而“转”字不但赋予它神奇的动感,而且暗示它的圆。两句并没有写赏月的人,但全是赏心悦目之意,而人自在其中。
明月圆,更值兄弟团聚,难怪词人要赞叹“此生此夜”之“好”了。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大有佳会难得,当尽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不过,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一样,人生也是会难别易的。兄弟分离即,又不能不令词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别情。说“明月明年何处看”,当然含有“未必明年此会同”的意思,是抒“离扰”。同时,“何处看”不仅就对方发问,也是对自己发问,实寓行踪萍寄之感。末二句意思衔接,对仗天成。“此生此夜”与“明月明年”作对,字面工整,假借巧妙。“明月”之“明”与“明年”之“明”义异而字同,借来与二“此”字对仗,实是妙手偶得。叠字唱答,再加上“不长好”、“何处看”一否定一疑问作唱答,便产生出悠悠不尽的情韵。
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当年当夜推想次年中秋,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阳关曲》原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歌词,苏轼此词与王维诗*仄四声,大体切合,是词家依谱填词之作。
带秋月的古诗
秋月的古诗程
古诗秋月的诗
秋花秋月的古诗
秋月花的古诗
秋月关于秋月的古诗词
秋风秋月的古诗
胡氏秋月的古诗
含有秋月的古诗
秋月有关的古诗
秋月诗句
有关秋花秋月的古诗
古诗秋月的主旨
秋月的古诗读法
秋月的七绝古诗
秋月满楼的古诗
古诗秋月的感情
春天秋月的古诗
有秋月的诗句
秋月的诗句
古塔秋月的古诗
宋朝的秋月古诗
关于赏秋月的古诗
描写秋月的古诗
古诗秋月的注释
夏雨秋月的古诗
秋月娇小的古诗
秋月的古诗表达了
古诗秋月的画景
秋月古诗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