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月的诗句古诗全集

关于咏月的诗句古诗全集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咏月的诗句古诗全集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咏月的诗句古诗全集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咏月的诗句古诗全集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67) 说说(200) 名言(4) 诗词(12k+) 祝福(51) 心语(4)

  • 春天的古诗句全集

  • 春天
  • 春天的古诗句全集

      春天自古就是诗人赞美的对象,那么,描写春天的古诗句有哪些呢?

      1)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 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3)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 黄庭坚《寄黄几复》

      4)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杜甫《春望》

      5)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6)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高鼎《村居》

      7)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李绅《古风二首 》

      8)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 宋祁《玉楼春•春景》

      9)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韩翃《寒食 》

      10)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11)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王维《鸟鸣涧》

      12)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 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13)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 王令《送春》

      14)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 晏殊《破阵子•春景》

      15)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 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16) 西城杨柳弄春柔。 —— 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17)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 宋祁《玉楼春•春景》

      18)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 纳兰性德《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19)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0)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 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21)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 秦观《春日》

      《小春天》

      年代: 宋 作者: 邵雍

      八月小春天,如人强少年。

      偷生诚有谓,却老固无缘。

      既有神仙术,能回草木妍。

      安知太*日,不得似尧夫。

      《春天吟》

      年代: 宋 作者: 邵雍

      一片春天在眼前,眼前须识好春天。

      春秋冬夏能无累,雪月风花都一连。

      能用真腴为事业,岂防他物害暄妍。

      我生其幸何多也,安有闲愁到耳边。

      《春日》

      年代: 宋 作者: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关于春天的`古诗句配画

    2.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大全

    3.描写春天四字古诗词语

    4.描写春天的古诗10首精选

    5.描写春天的古诗37首

    6.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10首

    7.有关于春天的古诗词

    8.描写春天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9.关于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10.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11.描写春天的古诗100首

    [阅读全文]...

2022-01-22 05:17:08
  • 咏月诗句有哪些(咏月的诗句古诗大全)

  • 上古明月诗五首:三五明月满,明月皎夜光

    上古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中是指秦汉,包含汉朝的从自有文字开始起的诗歌。是中国诗歌的源头。看看上古时代的人如何描写明月和月光吧。

    月,商朝的甲骨文,写作半月形。商朝距今3600年。实际用大历史的眼睛来看,并不遥远。但是相信商朝并非第一个使用文字的时代,在他之前的夏朝,有著名的《禹刑》流传后世,在夏朝之前的古黄帝时代,已经有了完善的甲子历法。他们的文字和文化总要有载体来传播和流传。

    那么那个时候的人,是怎么写月字?

    但商朝的月字已经很美了,为了区别太阳,以半月形写月亮,简单好用,这就是月亮,虽然它一年还有十二次或以上的圆月。这个半月形的字到现在依然还保留着着依稀的上古的痕迹,带着弯月的弧度。

    诗经被认为是周朝到春秋的诗歌总集,距离商朝也不远,这最早的诗歌记录,已经有了生动的月亮诗。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舒懮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劳心惨兮。”诗经《月出》

    这是诗歌里最早的明月。那月亮出来了出来了,月光皎洁啊,那妹子那妹子也出现了,一步步婀娜窈窕。她踩着我的心跳啊。

    这有典型的民歌,重复抒情的旋律,形容月亮,用皎洁,白亮,光耀,那是巨大美丽的夜景,月光流淌,那妹子的身影容貌在月光下,优美舒缓。是谁,不远不*看着,忍受着内心的煎熬?

    有理由相信,这是秋天的月亮,古代人们生活资料和技术有限,充分利用天光,这能够悠闲出现在月光下的美女,她是贵族的少女,是秋夜祭祀的巫女,还是秋夜*中村落的姑娘呢?

    我们记住了那美丽的月光和剪影。所有的爱情,到后来也许忘记了你的容貌,却分明记得那最初的景色的细节,那天有最美的明月光。

    中国诗歌里形容月亮的皎,皓,都是出自这里。

    稍晚时候的屈原,也写了月亮,但是是侧写。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出自汤谷,次于蒙氾.

    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屈原《天问》

    人在日月下是渺小的,当你个人处在无力改变命运的时候,山川日月是强悍无情的背景。屈原作为楚国上层的官员,他本身应该是敬畏自然。然而楚国行将灭亡,他不得已去逼问苍天和神灵。那天在哪里是尽头,太阳为什么你按照黄道十二轨迹在运行,日月你们究竟是在做什么,是谁引导你们陈列在天上?太阳你从汤谷出来,到晚上落在海水里,你一天要行多少里?

    而月亮啊月亮,你有怎样的德行和法力,每个月死去,又每个月再生?

    是因为你掌管着生育,保护着腹中的蟾蜍或兔子吗?

    这里虽然没有写月亮,但一句夜光何德,已经充分写出了月亮就是暗夜最明丽的光源。在每个月有一夜如同死去一样消失,却又在第二夜复活,慢慢长成圆月。

    这里写月亮,的确观察仔细,因为月亮里有黑色的斑点,楚国人相信月亮是巨大的蟾蜍精,每个月蟾蜍都会死去而后再生,因为它有超强的再生和繁殖能力。

    屈原的追问自然是说造化有神却无情,坐视人间的变数放任不管。

    但月亮是不可动摇的皎洁的存在,月光照见他心头的泪水。

    后世,用“夜光”来形容月亮和月光,是出自这里。比如汉朝《古诗十九首》有“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汉朝《古诗十九首》有三首都涉及月亮,时间段很有意思,都是写秋冬的月亮。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汉朝《古诗十九首》 明月皎夜光

    这首诗里虽然说北斗星朝向了孟冬时节,但是这首诗却是写得是早秋仲秋的景色和物候。历史学家说汉朝经历了一个相对温暖的气候期,或可以解释孟冬时节还有秋蝉和燕子吧。

    促织出现在庭院里,通常是农历八九月。而且促织这个蟋蟀的古名,也可以说明汉朝重视纺织,在这个时间段,是妇女纺织的重要季节,而且经常在夜晚,这些草虫陪伴着织布的声音。

    那秋夜的月光如霜如雪,在古代是可以替代灯光的。

    明月何其皎洁,让夜色充满光芒,蟋蟀声响,织布机忙。

    那天上的北斗指向冬天的来到,星辰历历。

    “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这一首却是孟冬寒气至,或者秋冬季节的转换或者只是短短一场风雨之后。

    那北方更能感受北风突然降温的那种迅疾吧。

    [阅读全文]...

2022-02-18 14:42:37
  • 咏月的诗句古诗大全(描写月亮的唯美诗句)

  • 月亮,唯美
  • “咏月”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一大主题,古人认为月可以超越空间,即“天涯共此时”。所以,无论是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无论是婉约派还是豪放派,无论是写诗还是作词,人们都喜欢借月托情。今天是中秋佳节,笔者选出十首写月的诗词送给大家,希望大家喜欢。

    《春山夜月》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这是一首集美好事物于一篇的写景诗。头两句提纲挈领,统领全篇,后六句都是对山中“胜事”的补充。“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可谓举重若轻,恰到好处,明亮的圆月倒映在捧起的水中,烂漫的山花香气与衣衫浑然一体。艺术形象虚实结合,字句安排上下对举,意境鲜明,真乃神来之笔。当夜风送来杳杳钟声,诗人举目远眺,勾勒出一副“春山夜月”的美好画卷。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是一首题画诗,但其描写的景致已经远远超越了画作本身。“人闲”二字把读者带入到一个静谧的意境之中,只有一个脱离了尘世喧嚣,内心宁静的人,才能在万籁俱寂的深夜观察到细小桂花纷纷落下的奇景。如此春夜,当一轮明月升起,整个山谷都笼罩在皎洁月光中,树上栖息的鸟被突如其来的光线惊醒,在林间发出阵阵鸣叫。花落、月出、鸟鸣,如此生机盎然的景物,却更显出春涧的幽静。这正是王维山水诗的高明之处。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这首诗是咏中秋名篇之一。月光像霜一样照射在庭院中,鸦雀适应了皎月的惊扰,进入睡乡。露水悄无声息的打湿了庭中桂花,正是一片万籁俱寂,寒意袭来的深夜。月圆中秋,天下之人都在赏月。只是,同样的月光,却是不一样的思念之情。前两句同是写月写画,却写出了不同于《鸟鸣涧》的韵味;后两句由望月到怀远,也依然未落俗套,自成一家。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同为山水诗人,孟浩然的诗又别具一格。这首诗写得是旅途中的思乡之情。虽然第二句露出一个“愁”字,他却笔锋一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苍苍茫茫,旷野无垠,远处的天空显得比*处的树木还要低;明月当空,江水澄清,映在水中的月亮和船上的旅客*在咫尺。“愁客”在这广袤宁静的环境下,举目四望,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如此亲*。寂寞的愁心或许得到了些许慰藉吧。

    《关山月》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关山月”是乐府旧题,离别诗。开头四句诗包含了明月、天山、玉门关三种因素,云海苍茫的景象与雄伟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是无与伦比的壮观。“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诗的意境与范围更为广阔,一副万里边塞图仿佛就在眼前。后四句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和将士,诗人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做背景,把思乡离别之情融入其中,并展现出了更为深远的意境。这正是李白的超然之处。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他的思念之情也格外的酸楚凄惨。“露从今夜白”是实写,既是景致也是时令;“月是故乡明”则是虚写,天上的一轮明月本无差别,作者却说故乡的最亮,更突出了对故乡的怀念。后四句是既是作者自身的遭遇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社会现象。读了这首诗,我们就不难理解杜甫为什么能写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那样的千古名句了。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明月是诗是催化剂,也是最容易引起思念之情的景物。起句“海上生明月”看起来*淡无奇,没有一分点染色彩,脱口而出时却自然意境宏大,气象万千;“天涯共此时”由景入情,转入怀远的相思之情。这两句把诗题情景,全部收摄,浑成自然,可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并列为月夜相思的千古名句。结尾两句构思奇绝,可惜这满手饱含我心意的月光没法赠送给你,还是睡罢,也许还能在梦中与你相聚。全诗到此戛然而止,回味无穷。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嗜酒疏狂,才高八斗,这就是“谪仙人”的风采。这首诗虽称“独酌”,可李白并不孤独,因为月亮就是他最好的伙伴。不同于其他诗词中静态的月亮,在这首诗中,月亮呈现出动态的美感。他不仅陪李白喝酒、他还与诗人共舞。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感情。民间传闻,李白在船中饮酒,喝得酩酊大醉,他望着水中月亮的倒影豪兴大发,跳入湖中想要把月亮捞上来,从此再也没有上来。相信我们的“谪仙人”业障已满,又回到天上去了。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阅读全文]...

2022-02-03 11:03:27
  • 古诗全集

  • 古诗全集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全集,欢迎阅读与收藏。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口号》(一作口号留别金陵诸公)

      食出野田美。

      酒临远水倾。

      东流若未尽。

      应见别离情。

      《别东林寺僧》

      东林送客处。

      月出白猿啼。

      笑别庐山远。

      何烦过虎溪。

      《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阅读全文]...

2022-05-04 10:06:52
  • 咏月抒情古诗句

  • 抒情
  •   1、对此怀素心,千里共明月。——德隐《新秋晚眺》

      2、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3、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4、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李白《春怨》

      5、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6、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7、一灯人著梦,双燕月当楼。——史达祖《临江仙·闺思》

      8、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王昌龄《送任五之桂林》

      9、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10、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11、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12、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李商隐《霜月》

      13、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赵匡胤《咏初日》

      1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15、斜月半窗还少睡。——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16、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17、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18、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19、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温庭筠《瑶瑟怨》

      20、难将心事和人说,说与青天明月知。——唐寅《美人对月》

      21、只应花月似欢缘。——晏几道《鹧鸪天·手捻香笺忆小莲》

      22、尽道武陵溪上路。——真德秀《蝶恋花·*月桥花半吐》

      23、的的连星出,亭亭向月新。——江总《三善殿夜望山灯诗》

      24、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25、石龙舞罢松风晓。——辛弃疾《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26、行人遥起广陵思,古渡月明闻棹歌。——刘沧《经炀帝行宫》

      27、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张先《青门引·春思》

      28、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29、冉冉年华吾自老。——辛弃疾《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30、汉江明月照归人,万里秋风一叶身。——边贡《重赠吴国宾》

      31、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张辑《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32、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范成大《霜天晓角·梅》

      33、长沟流月去无声。——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34、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王勃《秋江送别二首》

      35、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魏夫人《点绛唇·波上清风》

      36、倦游京洛风尘,夜来病酒无人问。——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37、花底一声莺,花上半钩斜月。——刘翰《好事*·花底一声莺》

      38、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39、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王琪《望江南·江南月》

      40、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秋河。——顾况《宫词五首·其二》

      41、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张孝祥《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42、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43、隙月斜明刮露寒,练带*铺吹不起。——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

      44、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45、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李白《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46、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三》

      47、携手看花深径,扶肩待月斜廊。——贺铸《西江月·携手看花深径》

      48、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三五七言》

      49、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50、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

      51、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阅读全文]...

2022-06-20 14:03:24
  • 长歌行古诗全集

  • 长歌行古诗全集

      《长歌行》是一首*古典诗歌,属于汉乐府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下面为大家分享长歌行古诗的原文及赏析,欢迎品评!

      长歌行

      两汉:佚名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注释

      ⑴长歌行:汉乐府曲题。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调曲。

      ⑵葵:“葵”作为蔬菜名,指*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此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

      ⑶朝露:清晨的露水。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⑷”阳春“句:阳是温和。阳春是露水和阳光都充足的时候,露水和阳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都是大自然的恩惠,即所谓的”德泽“。 布:给予。 德泽:恩惠。

      ⑸秋节:秋季。

      ⑹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huā):同“花”。 衰:一说读“cuī”,因为古时候没有“shuāi”这个音;一说读shuāi,根据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除了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读法都是不可取的。

      ⑺百川:大河流。

      ⑻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⑼老大:指年老了,老年。徒:白白地。

      赏析

      此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也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就像青青葵叶一遇秋风就枯黄凋谢了。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这个推理的过程,字面上没有写出来,但读者可循着诗人思维的`轨迹,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就等于空走世间一趟。调动读者思考,无疑比代替读者思考高明。

      正由于此,使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的人生说教,使最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钟长鸣一般,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名家评价

      清代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劝学之语,千古至言。”

      清代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全于时光短处写长。人有一日之时,有一年之时,有一生之时。一日之时在朝,一年之时在春,一生之时在少壮。之三时者,以为甚长而玩愒则短,以为甚短而勤修则长也。……苟自甘暴弃,谓今日不修而有来日,今年不修而有来年,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冉冉老至,恰如逝水赴海,岂有复西之日哉!轻弃重宝,那不悲伤!”

      清代王尧衢《古唐诗合解》:“春和布泽,万物俱生光辉;殆秋节至而华叶衰,其色焜黄矣。人生盛年之难再,不犹是乎!故又以百川东逝、不复西归为比,而叹少壮蹉跎,至老大而自伤者,真徒然耳。”

      创作背景

      乐府是古代音乐机关,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西汉设乐府令,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收集编纂各地汉族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此诗是汉乐府诗的一首。《长歌行》古辞共三首,此诗为第一首,最早见于萧统《文选》。张玉谷认为,“此警废学之诗”。

    [阅读全文]...

2022-06-12 18:31:59
  • 关于夏的诗句古诗(夏天诗句大全集分享)

  • 夏天,分享
  • 昨天是春,今日忽夏,不知何时,换了季节。美好的夏天,就这样来了。

    分类整理,美好夏日。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陆游《幽居初夏》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杨万里《夏夜追凉》

    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虞世南《蝉》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有约》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水亭凉气多,闲棹晚来过。——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司马光《客中初夏》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荷花竹影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

    向浅洲远渚,亭亭清绝。——张炎《疏影·咏荷叶》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白居易《采莲曲》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浮舟过滕逸人别业》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李白《渌水曲》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李白《折荷有赠》

    时逞笑容无限态,还如菡萏争芳。——尹鹗《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杨万里《夏夜追凉》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施肩吾《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梅雨过,萍风起。——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云尽月如练,水凉风似秋。——欧阳詹《荆南夏夜水楼怀昭丘直上人云梦李莘》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春至花如锦,夏*叶成帷。——李爽《芳树》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韦应物《夏花明》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阅读全文]...

2022-06-08 22:43:05
  • 关于咏雪的诗句古诗大全 古代用来咏雪的诗句

  • 古代,古风,经典
  •   咏雪的诗句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柳宗元《江雪》

      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洪升《雪望》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吴均 《咏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吴均 《咏雪》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缴《四气诗》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咏雪》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吴均 《咏雪》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傅察 《咏雪》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杜甫《绝句》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早春咏雪》

      元和末·王初

      句芒宫树已先开,珠蕊琼花斗剪裁。

      散作上林今夜雪,送教春色一时来。

    [阅读全文]...

2022-06-18 02:59:12
  • 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古诗句全集摘抄

  • 诗人
  • 王之涣(688—742),唐朝诗人,字季凌,汉族,并州(山西太原)人。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王之涣的诗全集:

    《凉州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之涣。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翻译】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登鹳雀楼》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之涣。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翻译】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之涣。其古诗全文如下: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宴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之涣。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翻译】

    长堤逶迤,水色碧明,东风鼓帆,桃花逐波。这首写于宴*上的七言绝句所展示的,正是一幅色调清丽明快的水彩画。然而,它的主题却是离愁。

    《九日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之涣。其古诗全文如下: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翻译】

    秋风萧瑟的蓟北,相熟的朋友本来就少,又有谁能登高送我回归故乡呢?今日相会我们便一起饮尽杯中的菊花酒,也许明日你我就像这随风漂泊无定的断蓬一样,不知道飞向何方。

    《凉州词·单于北望拂云堆》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之涣。其古诗全文如下: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翻译】

    突厥首领来到中原求和亲,北望自己的领土,看到了边界以北的拂云堆神祠,回想昔日曾经多次在此杀马登台祭祀,然后兴兵犯唐,颇有几分踌躇满志。但现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绝,不肯与突厥和亲,此次中原之行只好无功而返。

    《九日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之涣。其古诗全文如下: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翻译】

    秋风萧瑟的蓟北,相熟的朋友本来就少,又有谁能登高送我回归故乡呢?今日相会我们便一起饮尽杯中的菊花酒,也许明日你我就像这随风漂泊无定的断蓬一样,不知道飞向何方。

    [阅读全文]...

2022-06-17 16:30:27
咏月的诗句古诗全集 - 句子
咏月的诗句古诗全集 - 语录
咏月的诗句古诗全集 - 说说
咏月的诗句古诗全集 - 名言
咏月的诗句古诗全集 - 诗词
咏月的诗句古诗全集 - 祝福
咏月的诗句古诗全集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