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最长的古诗都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最长的古诗都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最长的古诗都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最长的古诗都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最长的古诗是哪首
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最长的古诗是哪首,希望对你有帮助!
*最长的古诗是哪首:《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诗双璧。创作时间大致是东汉献帝建安年间,作者不详,全诗340多句,1700多字,是*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主要记叙了刘兰芝嫁到焦家为焦母不容而被遣回娘家,兄逼其改嫁。新婚之夜,兰芝投水自尽,焦仲卿亦殉情而死。从汉末到南朝,此诗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不断被加工,终成为汉代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长篇叙事诗。其中大量运用铺陈的写作手法,叙述了焦仲卿与刘兰芝之间的爱情悲剧。
《孔雀东南飞》通过有个性的人物对话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孔雀东南飞》最大的艺术成就。全诗“共一千七百八十五字,古今第一首长诗也。淋淋漓漓,反反复复,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而各肖其声音面目,岂非化工之笔”(《古诗源》卷四,沈德潜按语)。在贯穿全篇的对话中,可以看到,刘兰芝对仲卿、对焦母、对小姑、对自己的哥哥和母亲讲话时的态度与语气各不相同,正是在这种不同中可以感受到她那勤劳、善良、备受压迫而又富于反抗精神的外柔内刚的个性。同样的,在焦仲卿各种不同场合的话语中,也可以感受到他那忠于爱情、明辨是非但又迫于母亲威逼的诚正而软弱、但又有发展的性格。诗中写到兰芝与仲卿死前,兰芝假意同意再嫁,仲卿见兰芝后回家与母亲诀别,他俩这时的话语,非常切合各自的身份与处境。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曾作过这样细致的分析:“兰芝不白母而府吏白母者,女之于母,子之于母,情固不同。女从夫者也,又恐母防之,且母有兄在,可死也。子之与妻,孰与母重?且子死母何依,能无白乎?同死者,情也。彼此不负,女以死偿,安得不以死?彼此时,母即悔而迎女,犹可两俱无死也。然度母终不肯迎女,死终不可以已,故白母之言亦有异者,儿今冥冥四语明言之矣,今日风寒命如山石,又不甚了了,亦恐母觉而防我也。府吏白母而母不防者,女之去久矣。他日不死而今日何为独死?不过谓此怨怼之言,未必实耳。故漫以东家女答之,且用相慰。然府吏白母,不言女将改适,不言女亦欲死,盖度母之性,必不肯改而迎女,而徒露真情,则防我不得死故也。
”试想,兰芝如果直说要死,这个弱女子势必会遭到暴力的约束,被强迫成婚。而仲卿的情况自然与兰芝不同,诚如上述引文的分析。又如:“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于此可立见焦母的蛮横:“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由此可见刘兄的势利。即使次要人物如媒人、府君的简短对话,也各各符合其人的身份、特点。诗中,简洁的人物行动刻划,有助于形象的鲜明;精炼的抒情性穿插,增强了行文的情韵。“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写出了刘兰芝离开焦家时的矛盾心情。欲曙即起,表示她不愿在焦家生活的决心,严妆辞婆是她对焦母的*与*。打扮时的事事四五通,表示了她对焦仲卿的爱,欲去又不忍遽去的微妙心理。“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姑嫂关系不易相处,兰芝与小姑关系融洽,正表现了她的懂礼仪、易相处。
这同焦母的不容恰成对照。另外,辞焦母不落泪,而辞小姑落泪,也可见兰芝的倔强。焦仲卿的形象刻划也是如此,他送兰芝到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表现了一片真情。闻知兰芝要成婚,“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诗篇用马悲渲染衬托他内心的强烈痛苦。临死前“长叹空房中”、“转头向户里”,对母亲还有所顾念,这里愈见他的诚正与善良。在整篇诗中,类似上述的动作刻划还有一些,笔墨虽不多,却极精粹。
兰芝死时,一无反顾,“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仲卿死时,顾念老母,“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这些不同的动作细节,都切合各自的性格与处境。同样是母亲,焦母“捶床便大怒”的泼辣,刘母见兰芝回家时惊异而“大拊掌”的温和,对性格的描绘来说寥寥几笔已极传神。抒情性穿插较之动作刻划更少,但也是成功之笔“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兰芝和仲卿第一次分手时,作者情不自禁的感叹,增添了悲剧气氛。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这画龙点睛的穿插,更激起了人们对焦、刘遭遇的同情。即使那教训式的全诗结尾,也带有浓重的抒情意味,充满了作者的同情与期望。这些水到渠成、不着痕迹的抒情性穿插,对人物形象的塑具有锦上添花的妙用,增加了全诗的感情色彩。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此诗比兴手法和浪漫色彩的运用,对形象的塑造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的感情与思想的倾向性通过这种艺术方法鲜明地表现了出来。诗篇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兴”的手法,用以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布置了全篇的气氛。最后一段,在刘、焦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叶叶覆盖相交,鸳鸯在其中双双日夕和鸣,通宵达旦。这既象征了刘焦夫妇不朽,又象征了他们永恒的悲愤与控告。由现实的双双合葬的形象,到象征永恒的爱情与幸福的松柏、鸳鸯的形象,表现了人民群众对未来自由幸福必然到来的信念,这是刘焦形象的浪漫主义发展,闪现出无比灿烂的理想光辉,使全诗起了质的飞跃。
《孔雀东南飞》结构完整、紧凑、细密。其情节的组织,采取双线交替推进的方式。其中,一条线索由刘兰芝、焦夫 焦母刘兄之间展开。这是一场迫害与反迫害的斗争。仲卿求母一段,是第一次冲突,刻画了焦母的专横和仲卿的软弱。兰芝辞婆一段,是第二次冲突,反映了焦母的无情和兰芝的斗争。兰芝拒婚,是第三次冲突,在兰芝与其兄之间展开,突出了兰芝宝贵不能淫的坚贞品格及其兄的卑鄙。仲卿别母一段,写出了阿母的顽固与仲卿的守约。这四次冲突,一次比一次激烈,直至双双殉情。特别是主角兰芝,她的坚决抗争,影响与决定了仲卿的态度与斗争。
兰芝与仲卿的感情纠葛是在上述矛盾冲突的基础上展开的。第一段兰芝的诉苦,表现了她对仲卿的信赖,也交代了矛盾冲突的背景。仲卿求母失败,刘、焦之间的话别,反映了仲卿的不舍、兰芝的温情。第二次冲突兰芝辞婆后,仲卿的送别,充分抒写了他们夫妇之间的真挚感情。第三次冲突兰芝拒婚一段,仲卿的怨怼,兰芝的表白,他们之间的诀别,淋漓尽致地刻画了生死不渝的爱情。由此可见,上述两条线索,有主有从,互为因果,交替发展,完整紧凑地完成了故事的叙述、人物命运的交代。
此诗在结构上的细密还表现在呼应映衬上。《采菽堂古诗选》曾指出:“凡长篇不可不频频照应,不则散漫。篇中如十三织素云云、吾今且赴府云云、磐石蒲苇云云及鸡鸣之于牛马嘶,前后两默无声,皆是照应法。然用之浑然,初无形迹故佳。乃神化于法度者。”诗中在不同场合中两次出现的蒲苇磐石的比喻,的确加深了读者对刘焦夫妇爱情坚贞的认识,也加强了阅读这篇作品时浑然一体的感觉。此外,兰芝别仲卿时对其兄“性行暴如雷”的担忧,焦母“东家美女”的引诱,也在诗中有暗伏、有照应,显示了结构上的精细和诗思的缜密。
《孔雀东南飞》细针密线的结构特色,得力于繁简得当的剪裁。刘兰芝、焦仲卿的故事,头绪纷繁,若不加剪裁,使之集中,就会散漫无所所归统。清代诗评家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道:“作诗贵剪裁。入手若叙两家家势,末段若叙两家如何悲恸,岂不冗漫拖沓?故竟以一二语了之。极长诗中具有剪裁也。”《采菽堂古诗选》看法更深入:“两家闻二人之死,仓皇悲恸、各怀悔恨,必有一番情事。然再写则沓拖,故直言求合葬,文势紧峭,乃知通篇之缕缕无一闲语也。前此不写两家家势,不重其家势也。后此不写两家仓皇、不重其仓皇也。最无谓语而可以写神者,谓之不闲;若不可少,而不关篇中意者,谓之闲。于此可悟裁剪法也。”裁剪中最易引人误入迷途的就是这些所谓若不可少却不关篇意的材料。其实,一些表面看来必不可少的材料,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材料和最需花费笔墨的材料。有些只需略作交待就行了,如诗中两家家势、死后家人悲恸后悔等等。这里,关键是抓住“篇中意”对诗材加以选择,组织,突出主要线索、主要情意。
诗中对详写部份的处理是极为出色的。仲卿求母失败,刘焦之间话别,兰芝辞婆和太守迎亲等,都是浓笔重彩的段落。这些段落在整个长诗中都是直接关系到刘焦爱情悲剧的关键内容,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感情的宣泄,对题意的显示都起着极重要的作用。更妙的是,这样的浓笔重彩,在全诗自然、朴实、流畅的基本风格中,起到了丰富色彩的作用,使整个描述的节奏疏密有致,快慢有度。沈德潜的这段评语具有真知灼见:“长篇诗若**叙去,恐无色泽。中间须点染华缛,五色陆离,使读者心目俱炫。如篇中新妇出门时‘妾有绣罗襦’一段,太守择日后,‘青雀白鹄舫’一段是也。”
作品原文
汉末建安中1,庐江2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3,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4。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5。
“十三能织素6,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7,十六诵诗书8。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9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10五匹,大人故嫌迟11。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12驱使,徒13留无所施14。便可白公姥15,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16,幸复得此妇,结发17同枕*,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18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19?”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20!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21。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22女,自名秦罗敷,可怜23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24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25!”
阿母得闻之,槌床26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27!”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28谓新妇29,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30。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31,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32。往昔初阳岁33,谢34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35,伶俜萦苦辛36。谓言37无罪过,供养卒38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39,葳蕤40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41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42,留待作遗施43,于今无会因44。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45。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46。足下蹑47丝履,头上玳(dài)瑁(mào)48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49。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50,生小出野里51。本自无教训,兼愧52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53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54。初七及下九55,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56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57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58怀!君既若见录59,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60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61,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62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63,二情同依依。
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64。阿母大拊掌65,不图子自归66:“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67。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68。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69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70。
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71,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72。自可断来信73,徐徐更谓之74。”
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75还家门。不堪76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丞籍有宦官77。云有第五郎,娇逸78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79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80何不量81!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82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83体,其往欲何云84?”
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85适86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87,渠会88永无缘。登即89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90。还部白府君91:“下官92奉使命,言谈大有缘93。”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94复开书,便利此月内,*95正相应。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96可去成婚。交语97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98,四角龙子幡99。婀娜100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101青骢马102,流苏103金镂鞍。赍104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105三百匹,交广106市鲑107珍。从人四五百,郁郁108登郡门。
阿母谓阿女:“适109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110!”
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移我琉璃榻111,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晻晻112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113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114。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115,逼迫兼弟兄116。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117,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118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119,令母在后单120。故121作不良计122,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123康且直124!”
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125。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126!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127。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128。奄奄129黄昏130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131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132。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133听,寡妇起彷徨。多谢134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1、《人日思归》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2、《迎春》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3、《除夜》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4、《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除夜雪》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6、《拜年》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7、《除夜作》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8、《凤城新年词》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9、《癸巳除夕偶成其二》黄景仁
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
汝辈何知吾自悔,枉抛心力作诗人。
10、《癸巳除夕偶成其一》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11、《除夜》白居易
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
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
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12、《已酉新正》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13、《田家元日》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14、《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望庐山瀑布》的详解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古诗今诵: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词语注释】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赏析】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小朋友们,我们的趣味问答题来了:古诗中有一句话很有名,这句诗说的是人世间最长的瀑布,你知道这条瀑布到底有多长么?
答案:趣味赏析之最长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在21世纪的*,诗词仍然深受普通大众青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孔雀东南飞》
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末期徐陵编的《玉台新咏》。题下有个小序说,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的《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将它收入《杂曲歌辞》,题为《焦仲卿妻》。《孔雀东南飞》的创作时间大致是东汉献帝建安年间,作者不详,全诗340多句,1700多字,主要写刘兰芝嫁到焦家为焦母不容而被遣回娘家,兄逼其改嫁。新婚之夜,兰芝投水自尽。从汉末到南朝,此诗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不断被加工,终成为汉代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长篇叙事诗
诗句: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逝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路,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薄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正相应。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向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韧,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轻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最长的瀑布诗句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诗句吧,诗句具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长的瀑布诗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1、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王安石《绝句》
2、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范仲淹《瀑布》
3、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忱《瀑布联句》
4、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王安石《咏千丈岩瀑布》
5、飞泉三叠绝倚旁,坐观一洗尘氛怀。——蒋士铨《开先瀑布》
6、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7、犀潭飞瀑挂崖阴,雪浪高翻水百寻。几度凭栏观不厌,爱他清白可盟心。——黄培杰《犀潭飞瀑挂崖阴》
8、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9、瀑布天落,半与银河争流,腾虹奔电,潈射万壑,此宇宙之奇诡也。——李白《秋于敬亭送从侄专游庐山序》
10、自天飞下龙涎,走地流为一股泉,带风吹作千寻练。——徐再思《双调水仙子·惠山泉》
11、水悬三尺,泻阶隅,满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12、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莫言此潭小,摇动匡庐山。——李梦阳《开先寺》
13、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流水,缺月如弓。——辛弃疾《沁园春》
14、九层峭壁划青空,三级鸣泉飞暮雨。——白玉蟾《三叠泉》
15、万里金波照眼明,布帆十幅破空行。——沈德潜《月夜渡江》
16、心益闲。无论漱琼液,且得洗尘颜。但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李白《望庐山瀑布》
17、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王勃《郊园即事》
18、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李白《庐山谣》
19、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饥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乔吉《水仙子·重观瀑布》
20、匡庐瀑布天下称奇绝,何如白水河灌犀牛潭;银汉倒倾三叠而后下,玉虹饮涧百丈那可探;声如丰隆奋地风破碎,涛如天孙织锦花口口。——田雯《白水河放歌》
全世界最长的诗
从理论上讲,这种用技术成就艺术的方式是可行的,但要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概率极其微小,可以忽略不计。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全世界最长的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世界第一长诗《格萨尔王》
《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发现的史诗中演唱篇幅最长的英雄史诗,它既是族群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又是多民族民间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见证。史诗从生成、基本定型到不断演进,包含了*族文化的全部原始内核,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美学价值和欣赏价值,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格萨尔王传》是在藏族古代神话传说、诗歌和谚语等民间文学的丰厚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提供了宝贵的原始社会的形态和丰富的资料,代表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同时也是一部形象化的古代藏族历史。
价值
这一为多民族共享的口头史诗是草原游牧文化的结晶,代表着古代藏族、蒙古族民间文化与口头叙事艺术的最高成就。无数游吟歌手世代承袭着有关它的吟唱和表演。它历史悠久,结构宏伟,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流传广泛,作为一部不朽的英雄史诗。
由来
萨尔王传》文字大约产生在古代藏族氏族社会开始瓦解、奴隶制国家*逐渐形成的历史时期,即公元前二、三百年至公元六世纪之间;吐蕃王朝建立之后(公元七世纪初叶至九世纪)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吐蕃王朝崩溃、藏族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也就是藏族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农奴制过渡的历史时期(十世纪至十二世纪初叶)得到广泛流传并日臻完善和成熟。在十一世纪前后,随着佛教在藏族地区的复兴,藏族僧侣开始介入《格萨尔王传》的编纂、收藏和传播。史诗《格萨尔》的基本框架开始形成,并出现了最早的手抄本。手抄本的编纂者,收藏者和传播者,主要是宁玛派(俗称红教)的僧侣,一部分就是“掘藏大师”他们所编纂、传抄的《格萨尔王传》,初称为“伏藏”的抄本。
内容来源
《格萨尔王传》源于社会生活,又有着极为丰厚的藏族古代文学,特别是古代民间文学的`坚实基础,在史诗《格萨尔王传》产生之前,藏族的文学品类,特别是民间文学品类,诸如神话、传说、故事、诗歌等已经齐全,且内容丰富,数量繁多。因此,《格萨尔王传》无论是在作品主体、创作方面,作品素材,表现手法等方面;还是在思想内容、意识形态、宗教信仰、风俗*惯等方面,都从以前的民间文学作品中汲取了充分的营养,继承了优秀的传统,各类民间文学作品及其素材均在史诗中有所表现。在语言修辞上,《格萨尔》引用了数不胜数的藏族谚语,全书所容纳谚语的数量之多,令人惊叹。有的原文引用,有的还经过加工,除此之外,《格萨尔王传》还是民间文学素材的花篮,它的许多内容取自民歌、神话及故事,反过来,也成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采集素材、借取题材的丰盛园地。如后来发展变化的民间歌舞许多曲调均取自《格萨尔王传》,有些歌调就是直接歌颂格萨尔夫妇的。再如题材丰富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也取材于《格萨尔王传》,著名的《七兄弟的故事》就是将七兄弟为人们盖楼房的故事与格萨尔王的故事交织在一处,浑然一体,相映成趣。再如为数众多、独具特色的绘画与雕塑也以《格萨尔王传》的故事情节为依据,绘成壁画,或将格萨尔当做护法神,雕塑其身加以供奉。《格萨尔王传》采用散文与诗歌相结合的文体,其中的诗歌部分,在藏族文学发展史中的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沟通古今的作用,它表现在意识形态、修辞手法、诗歌格律上面。
全书特点
与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史诗,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印度的《罗摩衍那》和《摩河婆罗多》相比,《格萨尔王传》有几个明显特点:
活形态史诗
史诗至今活在人民群众之中,在青藏高原广泛流传。被称之为“奇人”的优秀民间说唱艺人,以不同的风格从遥远的古代吟唱至今。
世界最长史诗
从已经搜集到的资料看,《格萨尔王传》有120多卷、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仅从字数来看,远远超过了世界几大著名史诗的总和。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共24卷,15693行;《奥德修记》也是24卷 12110行。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全书分为七篇。旧的本子约有24000颂,按照印度的计算法,一颂为两行,共有48000行。最新的精校本已压缩到18550颂,37000多行。《摩诃婆罗多》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史诗。全书分成18篇,一般说有10万颂,20多万诗行,在《格萨尔王传》被外界发现和认识之前,曾被看作是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
塑造众多人物
其中无论是正面的英雄还是反面的暴君,无论是男子还是妇女,无论是老人还是青年,都刻画得个性鲜明,形象突出,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尤其是对以格萨尔为首的众英雄形象描写得最为出色,从而成为藏族文学史上不朽的典型。通过人物本身的语言、行动和故事情节来实现塑造人物形象,是《格萨尔》史诗的特色之一。因此人物虽然众多,却没有给人雷同和概念化的感觉。同是写英雄人物,但却各不相同,写格萨尔是高瞻远瞩,领袖气派;写总管王则是机智、仁厚,长者风度。嘉察被写得勇猛刚烈,丹玛则是智勇兼备。人人个性突出,个个形象鲜明:对妇女形象的塑造更是语言优美之至,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主题思想
《格萨尔王传》的主题思想:
一是为民除害,保护百姓;
二是反对侵略,保卫家乡;
三是扩大财富,改善生活。
史诗中格萨尔经过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体现了这一主题,并使得格萨尔成为人民心目中最高大、最理想的英雄典型。为了使格萨尔这个英雄人物更丰满、更典型,每一卷都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安排了生动的情节,进行了精心的塑造。
史诗的艺术特色
《格萨尔王传》之所以家喻户晓,经久不衰,除了具有积极的思想内容,代表了人民的愿望之外,还由于它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
史诗以其雄浑磅礴的气势,通过对几十个邦国部落之间战争的有声有色的叙述,表现手法起伏曲折,跌宕有致,反映了6至9世纪以及11世纪前后藏族地区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表达了藏族人民厌恶分裂动荡、渴望和*统一的美好理想,这是史诗现实主义的积极方面。同时,史诗又以绮丽的幻想赋予格萨尔以超凡的本领,把他塑造成天神的化身,能够役使鬼神、支配自然的英雄人物,没有不能战胜的敌人,没有办不到的难事。其他如魔国的设想、地狱的描绘、鸟兽的特殊贡献,也都充满神奇色彩,象马能忠谏、乌鸦能侦察等等、给史诗增加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史诗刻画人物极其生动形象,具有叩人心扉的艺术魅力。除了把格萨尔塑造得英武神奇、天下无双之外,还塑造了一个美丽、坚贞、能干、智慧的藏族妇女形像——珠牡。珠牡虽然生在富有之家,但富有正义感,不肯嫁给大食财国的王子,宁肯爱恋备受迫害、穷苦潦倒的格萨尔,即使受到父母的斥骂,也毫不动摇,集中显示了藏族女性的美好的心灵。当格萨尔前往魔国征战、霍尔寻隙进犯的紧急时刻,她能团结岭国英雄和人民奋起抵抗,在被围困的三年中,她巧施妙计,稳住敌人,等待格萨尔回师,在被俘之后、她忍辱负重,毫不丧失信心,这一切,都较深刻地表现了藏族妇女的聪明勇敢和顽强坚贞的性格。
史诗对总管王叉根老英雄的描绘,也十分感人。他深谋远虑、洞察真伪、胸怀广阔、顾全大局、忠心为国的崇高形像,通过一件一件的具体情节,令读者由衷敬佩。其他英雄还有冲锋陷阵、所向披靡、赤胆忠心、公正无私的贾擦;智勇双全、百战百胜、使敌人闻风丧胆的丹玛;敢于冲杀、视死如归的昂琼等,在史诗中都描绘得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史诗对反面人物,也刻画得入木三分,使其凶相毕露,令人觉得可恨可恶。如超同对内傲慢狂妄、对敌卑躬屈膝的叛徒嘴脸;霍尔黄帐王的贪婪、残暴、愚蠢、胆怯的丑恶本性,都写得淋漓尽致,鞭挞了他们肮脏的灵魂。
史诗充分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深深植根于藏族人民心中。唱词大量吸收鲁体民歌和自由体民歌的格律,使用了许多民间谚语和民间诵词,因而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
最长寿的龟
要说世界上最长寿的动物,想必很多人的反应都是乌龟无疑了,可是你知道世界上最长寿的乌龟叫什么吗?寿命是多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
世界上最长寿的龟
最长寿巨型陆龟是一只名叫“阿德维塔”,体重550磅(约合250公斤)的雄性阿尔达布拉巨型陆龟,据估计,阿德维塔出生于1750年左右,2006年3月23日去世,它一直生活在印度加尔各答的阿里珀莱动物园,这只巨型陆龟的寿命达到255岁左右。
龟为什么长寿
1)根据动物学家和养龟专家的观察和研究,发现以植物为生的龟类的寿命,一般要比吃肉和杂食的龟类的寿命来得长。譬如,生活在太*洋和印度洋热带岛屿上的家龟,以青草、野果和仙人掌为食,寿命特别长,可活300岁。
2)龟有与众不同的身体结构和生理机能。乌龟有一副坚硬的甲壳,使其头、腹、四肢和尾都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以免受外界的伤害。同时,乌龟还有嗜睡的*性,一年要睡上10个月左右,既要冬眠又要夏眠,这样,新陈代谢就显得更为缓慢,能量消耗极少。
3)据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和动物的细胞中,有一种关于细胞分裂的时钟,它限制了细胞繁殖的代次及其生存的年限。人的胚肺纤维细胞,在体外培养到50代时,就再难以往下延续了,而乌龟可以达到110代,这说明,龟细胞繁殖代数的多少,同龟的寿命长短有密切的关系。
4)动物学家和医学家检查了龟类的心脏机能,龟的心脏离体取出后,竟然能够自己跳动24小时之久,这说明龟的心脏机能较强,这对龟的寿命起重要的`作用。
5)科学家认为,龟的长寿与它的呼吸方式也有关系。龟因没有肋间肌,所以呼吸时,必须用口腔下方一上一下地运动,才能将空气吸入口腔,并压送至肺部。还由于它在呼吸时,头、足一伸一缩,肺也就一张一吸,这种特殊的呼吸动作,也是龟得以长寿的原因。
长寿龟的饲养方法
1)饲养长寿龟首先要选择好容器,不宜太小,切记在容器底部放小石头或一个可以让它趴着的高一点的*台,我们俗称龟台
2)然后放水,但水不要太多,尽量不要没过龟甲
3)水有一定要求,最好不要直接放自来水,把水用容器沉淀一段时间,大约一天一夜最佳,具体时间长短自己掌握。
4)水有酸碱度要求,所有用水养的动物对水要求都极高,可以适当放盐在养龟的水中,但不是食用盐,是养金鱼用的专用盐,可以直接买黄盐,就是黄粉和盐的混合盐,黄粉能杀菌改善水环境.
世界最长的蜈蚣
相信很多人看到蜈蚣都会觉的心惊胆战的,的确,多足的蜈蚣以及它身上所携带的剧毒让一般人都想马上远而避之。那你有真正了解过世界上最大的蜈蚣有多大吗?下面就由百分网的小编为你带来相关资料。
世界最大蜈蚣:加拉帕格斯巨人蜈蚣
加拉帕格斯巨人蜈蚣,拉丁学名Scolopendra galapagoensis,*均身长25-26cm, 最大32cm,虎脚巨人,长相很类似于海南间脚蜈蚣,已知蜈蚣中体长暂时排名第一,体形粗壮。分布于加拉帕格斯群岛中的圣克鲁斯岛、 厄瓜多尔沿海地区、 秘鲁南部、 库克群岛
所属亚门
多足动物亚门(原多足总纲)多足动物亚门属于动物界(Fauna)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多足动物亚门(Myriapoda)
下属分类:唇足纲(Chilopoda)倍足纲(Diolopoda)综合纲(Symphyla)少足纲(Pauropoda)
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部和躯干两部分,躯干由许多体节组成,每一体节有1-2对步足。
亚门分类
倍足纲(Diolopoda):通称马陆(Millipedes),又称“千足虫”,因几乎所有的体节都有2对步足,故将这一类群称倍足类。倍足纲分为15目、135科、1800属,约11000种。
少足纲(Pauropoda):身体通常很小,在0.5—2mm之间,与 倍足类组成二颚类。身体由11个 体节和一个尾节组成,覆盖着6个背板,步足9对。少足纲分为2目、5科、30属,约550种。
综合纲(Symphyla):一般体长2-8mm,全身乳白色,外型与蜈蚣类似。躯干部有12对步足。综合纲分为1目、2科、13属,约200种。
唇足纲(Chilopoda):通称蜈蚣、 百足虫,广义上的蜈蚣即指唇足纲。身体 角质化程度低,每一体节具一对步足,体长多在10-300mm之间,最大个体可超过400mm。一对巨大的 颚足是强有力的捕食工具,唇足纲因此得名,颚足实际是第一躯干节的附肢。唇足纲分为5目、21科、325属,约3200种。
唇足纲
唇足纲分为整形 亚纲(Epimorpha)和改形亚纲(Anamorpha)。共包括5个现存目: 地蜈蚣目(Geophilomorpha)、蜈蚣目(Scolopendromopha)、 石蜈蚣目(Lithobiomorpha)、杯蜈蚣目(Craterostigmomorpha澳大利亚的.塔斯玛尼亚岛和新西兰的南部岛屿特有)、 蚰蜒目(Scutigeromopha)分为5目、21科、325属,约3200种。1个已灭绝目: 德文蜈蚣目(Devonobiomorpha),发现于美国 纽约州Gilboa的泥盆纪中期地层中的已灭绝化石目。整形亚纲(Epimorpha):卵 孵育,幼体与成体 体节数相同。
下属分类:
地蜈蚣目(Geophilomorpha):体细长,具30—170对足,无眼。
蜈蚣目(Scolopendromorpha):具21—23对足,有眼或无眼。
改形 亚纲(Anamorpha):卵不孵育,幼体仅有成体的部分体节,成体均为15对足。
下属分类
石蜈蚣目(Lithobiomorpha):气孔成对在体侧。
蚰蜒目(Scutigeromorpha):足及触角特长,气孔不成对,开口在背板的背中线上。
*现在最长寿的人
长寿几乎是世界各民族的追求。*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等强大的帝王,也不能免俗地求仙、服用灵丹妙药,以求长生。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现在最长寿的人,希望大家喜欢!
*现在最长寿的人:李彩容
*最长寿的人叫李彩容(女),是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西岸银坑村的老人,2004年12月19日她已年满120岁(虚岁,实为119岁),据报道,李彩容老人已经接到了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所发出的邀请函,如果认证成功的话,她将超过已故的日本女寿星——116岁的本乡门真,成为在世的世界最长寿的人。
一般而言,女人的寿命会比男人长5年,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男人的心脏会变得衰弱,但一个身体健康的女人到了70岁,她的心脏依然和20岁的时候一样富有生命力。男人心脏力量的减少主要是因为那些控制心脏肌肉收缩的细胞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大量减少。一个70岁的.男人会比他20岁的时候减少1/3的此类细胞。
*历史上最长寿的老人是谁?
世界上寿命最长的人--来自*--256岁根据切尼斯世界记录大全记录:报道的最长寿者是*长寿气功养生家李庆远,他生于清康熙十八年,死于民国二十四年(1679-1935),享年256岁。李庆远原籍云南省,90多岁时到四川省开县定居,一直到去世。四川省开县籍的刘成勋曾于1925年专程拜访过这位老人,刘的采访回忆文章发表在1986年第六期《气功》杂志上,同时刊登的还有寿星李庆远口述的“长生不老决”约1000多字。
老人去世后,北京的一些报纸曾以“地球上最长寿的人”为题予以报道,但当时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怀疑和否认,后来经多方考证,才得到证实。 据2000年统计,*现有百岁寿星一万人,据联合国最新统计,全球老龄人口为6.29亿,占10%,2002年全世界百岁寿星共约21万人,*均百万分之33.39。*贵州的龚来发,1996年去世时147岁;四川青城山采药道人李青莲去世时154岁;伊朗老妇穆赫辛,1997年161岁;日本有个叫满*的,长寿242岁,妻 221岁,儿196岁,儿媳193岁,孙子151岁,孙媳138岁。*中医学者李庆远,1933年去世时256岁。以上证明,人活到百岁、甚至二百岁已成就,无可非议。又据《新民晚报》报道:据史*载世界上寿命最长的人是英国的弗姆·卡恩,他活了209岁,经历了12个王朝,(但奇怪的是英国出版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却未有记载,本书作者注)。
一般人的*均寿命究竟有多长呢?科学家们认为可以用以下方法来测算:一是按性 成熟的年龄来测算,为14-15岁的10倍即140-150岁;二是按成长期年龄来计算,为20- 25岁的7倍即140-175岁;三是按细胞分裂次数来计算,为50次乘以细胞每次分裂*均周期2.4年即120岁。比较多的专家倾向于第三种算法。 1994年2月在德国首都柏林召开的“衰老的分子观”讨论会上,在回答“人的寿命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时,与会的40多位生命科学家的答案是:从理论上讲人人都可以活到 110
目前在世的最长寿的人
目前在世的最长寿的人:一名黎巴嫩名叫哈米达-穆索尔玛尼的妇女的个人文件表明她出生于1877年,今年已经128岁,这使得她有望成为世界最长寿之人。
1.我的孩子,我要求你好好学*,不是因为我想让你拿自己的成绩和别人比,而是因为我希望你以后有权利选择一份有意义且耗时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里有意义的时候,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而不剥夺你的生命时,你就有了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从龙应台到他儿子安德烈的一段话
2.大多数人所谓的标准只有各种:年轻时的分数,长大后的钱数。
3.这是什么?就是看自己上瘾了。
4.不要把钱看得太重,也不要把钱看得太重。值多少就值多少。金钱是个好仆人,但却是个坏主人。-大仲马
5.主题大于时间的主题;所有悲伤的故事都是时间的故事。-严明
6.要淡定,要善于涵养,千万不要带头,低调一点,有所作为。-*
7.还没有什么,所以想炫耀一下自己的资质;有什么的话,没必要炫耀。
8.一个人可能走向完美,但他必须在另一边承受足够的痛苦才能变得完整。-荣格
9.初心就像初恋,基本不能重复。-“返回”
10.这个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种爱,但从来没有一种爱能回来。
11、女人,大美为心洁,中美为静,小美为貌。
12、因为珍惜一些人,而小心翼翼的保持安全距离。保持轻水流动,不享受蜜糖般的亲密,牺牲很多深层次的交流,错过火花避免火药。-林·Xi
13.真正的*人具有温和冷静、稳重节制、冷静修养的内在品质,富有同情心。可能不会太厚,但是很厚但不尴尬,很厚但不差;或者不可避免的丑,但丑而不恶,不吓人;或者难免庸俗,但庸俗而不自大,不会侵犯他人;或者忍不住傻,但傻不荒唐,不可笑;或者难免滑,但滑而不奸,滑而不毒。——辜鸿铭
14.没有什么比希望更不*凡。
15.当你的天赋无法支撑你的野心时,你应该冷静下来。当你的经济无法支撑你的梦想时,你要努力!
16.如果时尚不好,那就选敦普;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只是微笑;和别人握手时,不妨握一会儿手;()不要让人知道你的全部过去;不要向朋友借钱;喜欢一个不喜欢你的人。-社会收藏
17.人应该有随时坐在路边的自由。过去发生的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很多人选择做边缘人,而另一些人并不介意。我觉得不仅要接受边缘和边缘的意识形态,还要接受不寻常和异端。我是异教徒。当然,我也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异端,虽然大多数人都要选择中庸之道。苏珊·桑塔格
18,100人,有101人对工作不满意,多出来的一个是家庭成员。
19.学*猫的智慧。哪怕只有一点点,也要一个人骄傲的度过每一天。
20.陪伴是最长的告白。
最长最长的河古诗
古诗最长的诗
最长的头古诗
最长的恨的古诗
最长的路古诗
最长的河古诗
最长的情古诗
最长的恨古诗
河最长的古诗
找最长的古诗
字最长的古诗
古诗最长的铺
最长的恨用古诗
最长的古诗都
最长最好的古诗
最长的四言古诗
古诗歌最长的
岑参最长的古诗
最长的20首古诗
古诗300首最长的
写湖的古诗最长
最长的古诗60字
古诗之最最长的恨
古诗最长最深的情
古诗之最最长的脸
最长的诗词
最长的古体古诗
世界最长的古诗
含酒字最长的古诗
古诗题目最长的
工地安全横幅标语大全
不迟到不早退的标语
消防安全横幅标语
祝寿条幅标语大全
国家电网企业文化标语
十年校庆标语
关于爱护动物的标语
关于五水共治的标语
为食堂写一条标语
小学美术室标语
教育民生工程宣传标语
赠红娘锦旗标语
志愿者服务宣传标语
献爱心捐款标语
幼儿园上下楼梯安全标语
校园安全宣传标语100条
最美微家书宣传标语
科技创新标语宣传语
麦田防火标语大全
个性水果店标语
酒店led显示屏标语大全
大学生创新创业标语
养殖场标语口号大全
自助餐浪费标语大全
关于保护洱海的标语
正衣镜标语
交通安全标语大全和名言警句
关于爱护水资源的标语
幼儿园节约用水标语
送给减肥店锦旗的标语
超速宣传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