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诸葛亮的咏史怀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写诸葛亮的咏史怀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写诸葛亮的咏史怀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写诸葛亮的咏史怀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赞扬诸葛亮的古诗
古诗是古代汉族诗歌的泛称,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赞扬诸葛亮的古诗,欢迎大家浏览。
1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2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3奸雄曹操守中原,九月南征到汉川。风伯怒临新野县,祝融飞下焰摩天。
4一天浓雾满长江,远*难分水渺茫。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
5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
6周瑜决策取荆州,诸葛先知第一筹。指望长江香饵稳,不知暗里钓鱼钩。
7卧龙南阳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
8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9五月驱兵入不毛,月明泸水瘴烟高。誓将雄略酬三顾,岂惮征蛮七纵劳。
10为国*蛮统大兵,心存正道合神明。耿恭拜井甘泉出,诸葛虔诚水夜生。
11羽扇纶巾拥碧幢,七擒妙策制蛮王。至今溪洞传威德,为选高原立庙堂。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
12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13孔明妙算胜孙庞,耿若长星照一方。进退行兵神莫测,陈仓道口斩王双。
14伏弩齐飞万点星,木门道上射雄兵。至今剑阁行人过,犹说军师旧日名。
15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
16长星昨夜坠前营,讣报先生此日倾。虎帐不闻施号令,麟台惟显著勋名。空余门下三千客,辜负胸中十万兵。好看绿阴清昼里,于今无复雅歌声!
01.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沈园二首》(其二)
02.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沈园二首》(其一)
03.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
04.也是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春游》
05.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示儿》陆游
0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07.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08.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空无人!《金错刀行》
0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10.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1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病起书怀》
12.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
1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4.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夜泊水村》
1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
16.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剑门道中遇微雨》
17.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临安春雨初霁》
18.云影忽生鸦蔽日,雨声不断叶飞霜。《庵中晚思》
19.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关山月》
20.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
21.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临安春雨初霁》
2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
23.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秋思》
24.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绝句》
赞扬诸葛亮的古诗
古诗是古代汉族诗歌的泛称,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赞扬诸葛亮的古诗,欢迎大家浏览。
1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2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3奸雄曹操守中原,九月南征到汉川。风伯怒临新野县,祝融飞下焰摩天。
4一天浓雾满长江,远*难分水渺茫。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
5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
6周瑜决策取荆州,诸葛先知第一筹。指望长江香饵稳,不知暗里钓鱼钩。
7卧龙南阳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
8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9五月驱兵入不毛,月明泸水瘴烟高。誓将雄略酬三顾,岂惮征蛮七纵劳。
10为国*蛮统大兵,心存正道合神明。耿恭拜井甘泉出,诸葛虔诚水夜生。
11羽扇纶巾拥碧幢,七擒妙策制蛮王。至今溪洞传威德,为选高原立庙堂。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
12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13孔明妙算胜孙庞,耿若长星照一方。进退行兵神莫测,陈仓道口斩王双。
14伏弩齐飞万点星,木门道上射雄兵。至今剑阁行人过,犹说军师旧日名。
15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
16长星昨夜坠前营,讣报先生此日倾。虎帐不闻施号令,麟台惟显著勋名。空余门下三千客,辜负胸中十万兵。好看绿阴清昼里,于今无复雅歌声!
01.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沈园二首》(其二)
02.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沈园二首》(其一)
03.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
04.也是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春游》
05.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示儿》陆游
0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07.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08.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金错刀行》
0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10.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1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病起书怀》
12.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
1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4.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夜泊水村》
1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
16.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剑门道中遇微雨》
17.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临安春雨初霁》
18.云影忽生鸦蔽日,雨声不断叶飞霜。《庵中晚思》
19.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关山月》
20.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
21.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临安春雨初霁》
2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
23.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秋思》
24.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绝句》
咏诸葛亮的诗词名句
诸葛亮是历史中的名人,那么关于咏诸葛亮的`诗词名句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咏诸葛亮的诗词名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唐·李白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
2、《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4、《阁夜》
唐·杜甫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5、《咏怀古迹》
唐·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6、《书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7、《有感》
宋·文天祥
*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
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
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
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8、《卧龙》
明·佚名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
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高三)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高三),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怀古咏史诗的概念
怀古咏史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
二、结合诗歌归纳怀古咏史诗的思想内容和手法。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思想感情:
表现手法: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思想感情:
表现手法:
3、刘禹锡《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思想感情:
表现手法:
4、李白《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思想感情:
表现手法:
5、杜牧《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思想感情:
表现手法:
三、归纳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方若虚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己。”
1、 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意象:历史人物、乌衣巷、吴钩、淮水、《后庭花》、六朝、华清宫……
3、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奢侈、古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
4、表现手法:对比、触情入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拟人、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用典
5、思想感情:感慨盛衰无常;感慨壮志难酬;感慨国运衰微;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6、语言:含蓄
7、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四、鉴赏步骤和方法
1、要弄清史实。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积累得越多越好。我们在中学历史课、语文课和课外阅读中所学到的有关知识,应该成为我们头脑中历史知识库的宝藏。在阅读一首诗词时,一定要读好注解,这也是读懂材料的一把钥匙。解答鉴赏题时,注意不要被命题者设置的误区所干扰。比如1996 年高考题选了元代作家阿鲁威的散曲《咏史》,故意把作者所歌颂的三国英雄诸葛亮说成是刘备,就是制造误区的一个例子。
2、要体会意图。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是触发感慨的媒介。苏轼被贬黄州,到过当地一处叫作赤鼻矶的地方——传闻就是当年三国的古战场赤壁——凭吊,这赤鼻矶也可以说是触发了诗人感想的媒介了。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就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的报国无门,也就是诗人引发诗思的现实原因。
3、要领悟感情。诗家怀古咏史,大致上有这么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诗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诗,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王安石却意识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另一种情况是把史实与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我们中学里学过的两首宋词《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便是如此。还有一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一些影子,故意借题发挥,如李商隐的《贾生》就是这么一首以古讽今的杰出之作。关于诗人对史实的态度,我们这里再举一个例子。像昭君出塞这样一个汉代的和亲故事,杜甫说“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深沉地抒发了自己对远嫁异域的姑娘的同情,他在这里只是就史论事。而王安石则说“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作者在这里“借他人酒杯,浇历史题材,是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反映的,这里不但体现了诗人们不同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他们不同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4、要分析写法。在构思上,怀古咏史诗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的。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清人刘献庭的“六奇已出陈*计,五饵曾闻贾谊言。取惜妾身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番”(《王昭君》);对汉元帝统治的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在章法上,或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不一而足。不同的写法,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决定的。我们要在对具体篇章的分析中仔细体味,并且从中领悟作品的基本风格。还有一点必须提醒,作为咏史怀古诗,不少篇章在吟咏的主要人和事之外,还会引用一些其它的典故,比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共用了五个典故。对于这些典故,一定要有所了解,并且要很好地体会作者用典的目的.。至于用典时有明用的,也有暗用的,有正面用的,也有反其意而用的。在分析时,也要留意。
五、考题精练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7年湖北卷)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六、迁移训练
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咏史怀古诗解析与巩固训练
考点:
1. (元)白朴《易水怀古》
2. 杜甫《咏怀古迹(其五)》
3.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4.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 (唐)戴叔伦《过三闾庙》
【考点解读】
一、怀古咏史诗(全景式介绍)
怀古咏史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相结合,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陈述、历史人物的议论、历史陈迹的描绘,讽刺当朝统治的黑暗,或抒发个人的沧桑之感,有怀古惜今、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借古伤今的作用。
常见
标题
标题中往往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古人名等字眼。
常见
意象
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发生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淮水。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特定的历史朝代(时期):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后蜀等。其他:吴钩、《*花》。
常见
情感
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之情;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
常用
技法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衬托,作者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
语言
特点
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二、咏史怀古诗
1. 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2. 标志: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古人名”等。
3. 内容: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为题材。借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借怀古叹今叹个人命运的坎坷,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
怀古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怀抱负,这类诗就是怀古诗。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但独有特色;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怀古诗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
三、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四、表达情感:
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昔盛今衰的伤感 ,物是人非的沧桑;借古讽今的感伤;理性反思,启迪*。
五、怀古诗的结构
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六、咏史怀古诗中的常见意象
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淮水、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E.其他:吴钩、《*花》、乌衣巷、朱雀桥、石头城、台城、淮水、六朝、华清宫
七、咏史怀古诗的意境
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八、常用的表达技术手法
(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2)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
(3)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
(4)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
九、解题思路
(1)要弄清史实。(2)要体会意图。(3)要领悟感情。(4)要分析写法。
诸葛亮的诗句解析
1、《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唐·李白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
2、《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4、《阁夜》
唐·杜甫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5、《咏怀古迹》
唐·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6、《书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7、《有感》
宋·文天祥
*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
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
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
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8、《卧龙》
明·佚名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
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
1、志当存高远。
2、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3、有文事必有武备。
4、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5、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6、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
7、图以于易,为大于细。
8、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
9、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10、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11、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12、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3、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14、志当存高远。
15、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1、《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蜀相》
唐·杜甫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郦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4、《叠题乌江亭》
宋·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主卷土来?
5、《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6、《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7、《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其二)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其三)
万国笙歌醉太*,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8、《汴河曲》
唐·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
9、《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
10、《咏史·赤壁》
唐·胡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11、《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怀古诗是指因登临古地游览、凭吊古迹,追念往事,触景生情,抒发感慨而创作的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欢迎大家阅读!
1咏史诗、怀古诗和代表诗人
1、咏史诗: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陈述自己独到的见地而创作的诗歌。——长于议论精辟。
2、怀古诗:是指因登临古地游览、凭吊古迹,追念往事,触景生情,抒发感慨而创作的诗。——长于情景交融。
3、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的功过或历史事件的成败、以往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我们合称为咏史怀古诗词。
4、代表作家:魏晋时期的左思,唐代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两宋的王安石、苏轼、李清照、陈与义、张元幹、张孝祥、陆游和辛弃疾等人都写了一些震撼人心的诗作,是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
2鉴赏咏史诗三步曲
1、鉴赏步骤:弄清史实 →体悟感情 →分析技巧
即 怀什么古→作者怀古的态度情感 →怎么怀古
【鉴赏思路】
(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典故)
(2)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其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和观点(体悟意图、领悟感情)
(3)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分析技巧手法)
【答题方法】寻找连接点; 归类,探求主旨 凡是课本、读本及其注释、练*中所出现过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典故都应牢牢加以掌握,切不可等闲视之。对于唐宋著名诗人的大体经历,也要略知一二,这样,在不懂得诗人创作该篇时的背景之情况下,也能做个大体的猜测,不至于两眼抹黑。这是最基本的。
2、赏析范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解题步骤】
1.了解诗人笔下的古人、古事、古迹是怎样的? (作者"怀"什么"古")
2.把握诗人态度,归结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者在怀古中的态度、感情)
3. 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
【答案】
(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怀什么古);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作者在怀古中的态度、感情)
(2)比喻。(手法)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3回归教材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赏析】
1、怀什么古——首联和颔联写景,点出了丞相祠堂(古迹),通过描写祠堂、柏、碧草、黄鹂等景物,并用“自”和“空”,营造了寂寞悲凉的意境氛围。颈联和尾联叙事抒情,写了关于诸葛亮(古人)的三顾茅庐、*定天下、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
2、作者的情感态度:(同病相怜型)诗人借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表达对其的称颂、崇敬、仰慕之情,同时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借此抒发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3、艺术手法:首联设问,自问自答,点明丞相祠堂的所在地。从“丞相祠堂”写起,而题为“蜀相”,写祠堂是为了写人,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追思、仰慕和钦敬。一个“寻”字突出了这种感情。颔联反衬,以乐景衬哀情,眼前的*,尽管碧草依然映阶,黄鹂还在啼啭,但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先哲已去,如今遭逢乱世,没有了像诸葛亮那样的济世英才,因而心中涌起无限的感伤和凄凉!对眼前景,思祠中人,见满院萋萋碧草,却觉寂寞之心难言;闻数声呖呖黄鹂,倍感荒凉之境无限。诗人才有“自”“空”二字的 深沉感慨。颈联、尾联用典。
书愤
写诸葛亮的咏史怀古诗
有关诸葛亮的怀古诗
咏诸葛亮的古诗词
吟咏诸葛亮的古诗
诸葛亮用的古诗
狗诸葛亮的古诗
关诸葛亮的古诗
诸葛亮名句
有关诸葛亮的古诗
诸葛亮的诗句
诸葛亮的古诗都
诸葛亮写的诗句
诸葛亮的诗词
诸葛亮语录
诸葛亮的句子
诸葛亮的名句
古诗诸葛亮写的
诸葛亮的古诗20字
诸葛亮的古诗诗句
诸葛亮诗句
诸葛亮生*的古诗
诸葛亮最长的古诗
诸葛亮写的三首古诗
诸葛亮名言
写诸葛亮的诗词
关于诸葛亮的诗句
有关诸葛亮的诗句
诸葛亮的句子是
诸葛亮的名言
诸葛亮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