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剪纸教案

关于中班剪纸教案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中班剪纸教案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中班剪纸教案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中班剪纸教案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 剪纸教案12篇

  • 教案,剪纸
  •   活动重点与难点:

      1、活动重点:激发孩子对剪纸作品的兴趣。

      2、活动难点:能够大胆创作进行剪纸。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剪纸的特点、生动的形象和夸张变形的造型等。

      2、了解剪纸是*特有的民间特色,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3、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活动准备 : 课件、剪刀、剪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课件。

      二、欣赏剪纸:

      1、好多的剪纸阿,我们一起来看看分别有哪些剪纸。(引导幼儿了解剪纸的种类)。

      2、你最喜欢哪一个剪纸,引导幼儿说出剪纸作品的名称、用途,以及为什么喜欢这个作品。

      3、这么多漂亮的剪纸,你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吗?——播放课件

      三、欣赏故事:

      1、剪纸是怎么来的?那些艺人为什么剪纸?

      2、于是,人们学*、研究更对的剪纸方法,剪出各种各样的种类。——播放课件。

      3、剪纸要用到哪些工具呢?——播放课件。

      4、我们怎么用这些工具才能剪出一幅漂亮的剪纸呢?——引导幼儿说出剪纸的步骤。

      四、播放剪纸过程的课件:

      1、我们来看一下是不是这样。并提问:纸是怎么折得,要至少折几次?剪纸之前要先在纸上画上图案或线条,在剪的时候要遵循什么顺序?把剪好的纸在打开时要?

      2、你想不想也来剪纸?

      五、幼儿操作——剪纸

      1、老师在后面给你们准备好了纸和剪刀,现在请小朋友到后面找个地方做好。

      2、观察并剪纸:你们看,在盒子里有很多,老师已经折好并画好图案的纸,请小朋友随便拿一个,你们看看你拿到的这张纸是怎么折——请2个不同折法的小朋友说说。仔细观察纸上画的,你猜猜剪出来是什么呢?——幼儿自由发表意见。我们剪的时候要先剪哪个地方的?——先剪中间再剪边缘。

      3、请小朋友拿起剪刀,认真、仔细的进行剪纸。

      4、点评作品:把剪好的粘贴到黑板上,我们来一起看一下。

      5、教师小结:有的小朋友非常的认真、细心,所以完成的作品非常好,有的小朋友一不小心把有的地方剪断了,相信再小心点也能完成的非常好。

      六、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1、刚才是老师给你们把纸折好并画好,你们只是剪的,现在老师给你一张纸,你能不能把它变成一幅漂亮的剪纸。

      2、折纸:我们要先怎么样?——折纸。可以怎样折?——对角折和对边折(幼儿说着,老师拿纸示范。)

      3、给幼儿分发纸。折好后请小朋友相互检查,看折的是否正确。

      4、我们再在上面画上你想剪的图案或花纹。

      5、画好了的'小朋友,拿起小剪刀开始剪吧!注意:先剪中间的再剪边上的。

      6、请把你的剪纸拿到前面,和大家说说你剪的是什么。——幼儿说完后教师给予点评并把作品粘贴到黑板上。

      七、活动延伸:

      纸的折法,我们学*了2种——对角折和对边折,刚才你只是用了一种方法,一会儿请你用另一种方法画同样的图案再剪一次,你来比较一下,不同的折法剪出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好吗?

      关键词: 幼儿园剪纸手工活动

      核心导读:

      活动名称:有趣的剪纸

      活动重点与难点:

      1、活动重点:激发孩子对剪纸作品的兴趣。

      2、活动难点:能够大胆创作进行剪纸。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剪纸的特点、生动的形象和夸张变形的造

      2.活动名称:有趣的剪纸

      活动重点与难点:

      1、活动重点:激发孩子对剪纸作品的兴趣。

      2、活动难点:能够大胆创作进行剪纸。

      活动目标:

    [阅读全文]...

2022-08-15 00:00:00
  • 幼儿园中班教案:多变的剪纸3篇

  • 剪纸,教案,中班
  •   活动目标:

      1、欣赏剪纸艺术,喜欢剪纸活动,知道剪纸是*特有的民间艺术。

      2、学*连续纹样折剪和四瓣花折剪的方法,能发现剪纸作品中的对称关系。

      3、能将纸屑放在指定的地方,养成整洁有序的好*惯。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特色的剪纸作品,布置剪纸作品展。

      2、各种色纸、蜡光纸、剪刀、胶水、铅笔。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和幼儿一起欣赏搜集的各种民间剪纸作品,观察作品的色彩和图案。

      基本部分:

      1、在幼儿欣赏剪纸作品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说一说用这些漂亮的色纸剪成了什么图案。鼓励幼儿说出欣赏剪纸作品的感受。

      2、了解幼儿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漂亮的剪纸?

      3、探索、尝试剪纸方法。

      为幼儿提供连续纹样折剪和四瓣花折剪的作品,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探索剪纸的两种基本折法,并尝试剪出简单的作品。

      4、在幼儿探索折剪的基础上,教师示范两种基本的剪纸方法:

      (1)分别将长方形色纸对边折四折,用铅笔画出简单的图形,再剪出来。

      (2)将正方形色纸对角折两折,用铅笔画出简单的图形,再剪出来。

      5、观看剪纸作品,引导幼儿发现对称关系,学*辨认对称图形,了解对称的美。

      6、幼儿进行剪纸活动,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进行自由创作,引导幼儿完成作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剪刀;剪窗花时要仔细、有耐心;剪掉的纸要放在指定位置,不乱扔纸屑。

      结束部分:

      展示欣赏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继续创作剪出更多的作品。

      活动延伸:

      幼儿继续欣赏剪纸作品,并一起拍手学说童谣《小剪刀》。

      教学目的:

      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

      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是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

      教学准备:剪纸作品若干,各色电光纸,剪刀、刀子各一把,2

      开白纸两张;投影仪。

      作业要求:能够在课堂上独立设计完成一幅图样,做到造型

      单纯、简洁、富有剪纸情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l分钟)

      (二)学*新课(10分钟)

      l、教师出示剪纸作品,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艺术作品?学生回答:剪纸。引出课题。

      教师讲述:这些作品出自农民之手,它不仅表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2.请学生欣赏课本剪纸作品。欣赏的同时归纳剪纸的题材种类。(教师板书)

      3.结合剪纸作品教师讲: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剪纸精巧秀丽、玲珑剔透。剪纸的样式很多,这是窗花、墙花、门笺。喜花、枕花、礼花等。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教师板书)

      4.教师将剪纸展示给学生问:这些作品是运用哪些工具制作出来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5。教师指图1、图2,用启发性的手势、语言提问:图1、图2都是人物头像,但在眉眼等细节上却用了截然不同的表现手法,那位同学发现了?(教师综合学生回答板书)教师再指图3图4问:用什么方法能让这两幅剪纸出现多种色彩呢?(学生回答困难,教师可用半成品给学生示范,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

      6、教师展示图5、图6、图7,讲:下面我们研究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图5这幅剪纸突出了人物的形态,而次要的细部却没有刻画,它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教师指图6图7问:鱼和猪的形象和生活中的形象有什么差别?大家讨论一下。(同学讨论后回答,教师板书)

      7、教师展示图8、图5问:这两幅图的构成形式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8、教师给学生做剪纸示范。示范时配以讲解,注意扩展学生的思路。如::运用折叠法剪的是光卉(图9),如果剪单独对称式的人物怎么剪(图5)?均衡式的呢?(图8)?

      (三)布置课堂作业,学生设计制作,教师辅导。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1图2,指出阳刻时应“剪剪相连”,阴刻时要“剪剪相断”。再让学生观察图9图10,指出对错。经过比较议论得出画纹样时必须注意纸的连断的结论。突破难点。

      (教学建议:展示剪纸和板书用投影仪)

      (四)展评学生作品,请部分学生阐述表现意图。

      (五)师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并点题:以上学*的是剪纸的一般常识,剪刻纸来自民间,表现民间,我们要从民间剪纸中吸取营养,多看,多想、多动手,一定会创作出好作品。

      一、设计思想:

      *民间剪纸是民间文化中群众性最广泛、地域性最广阔、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源远流长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而据史书可考,南京剪纸明代已流传民间300多年。这节课它能使学生左右手并用、手脑结合,它能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提高左右半脑的灵活性,提高孩子们的专心致志的能力,对文化课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

    [阅读全文]...

2022-06-02 11:44:21
  • 中班剪纸教案5篇

  • 教案,剪纸,中班
  •   活动目标

      1.学*看示意图,尝试用折、画、剪的方法制作凉帽,感受凉帽的'镂空美。

      2.在试试、剪剪中掌握翻转、轮换剪、不剪断的方法,体验趣味剪纸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供幼儿欣赏的凉帽若干。

      2.凉帽制作图示(附后),剪刀人手一把,铅笔、废纸、彩色广告纸各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不同的凉帽,初步感受凉帽的镂空美,激发制作的兴趣

      1.以“小牛帽子店”的情景导入。

      师:夏天到了,小牛的帽子店新进了一批凉帽,特别漂亮,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展示凉帽,引导幼儿观察欣赏。

      师:有请帽子店的小模特闪亮登场!多漂亮的凉帽呀,谁来说说这些凉帽漂亮在哪里呢?(两名幼儿戴着不同的凉帽在音乐声中上场,引导幼儿讲出凉帽漂亮的地方:(1)用废旧广告纸做的花花绿绿的凉帽很漂亮。(2)凉帽上面都是镂空的,很漂亮。(3)凉帽的帽檐各式各样的,很美)

      二、在看一看、做一做、讲一讲中,探索凉帽的制作方法

      1.鼓励幼儿分组合作探索凉帽的制作方法。

      (1)引导幼儿看图示,初步了解凉帽的制作过程。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做凉帽?(折、画、剪)

      师:这是制作凉帽的步骤图,请你们按顺序仔细地看一看,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提问。

      师:请你们边看步骤图边试着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

      (2)幼儿第一次尝试折、画、剪,教师分组指导。

      2.师幼互动,掌握用翻转、轮换剪、不剪断的方法来制作凉帽,感受凉帽的镂空美。

      (1)师:谁愿意上来把凉帽的折法告诉小朋友?(理解凉帽的折法,并正确示范:角对角,对对齐,用点力,压压*。)

      (2)师:谁来画一画小剪刀的路线?(了解趣味剪纸的剪法)

      (3)师:哪个孩子愿意上来剪一剪?(介绍成功的剪纸方法:小剪刀剪个弧形变帽檐。小剪刀走山路,留个空做帽檐。走走走,没路了,掉个头继续走,走走走,没路了,掉个头继续走。到了山顶,剪个口,“咔嚓”,歇一歇。慢慢打开,成功啦!)

      三、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制作兴趣。

      师:小牛想要开个凉帽展销会,需要好多漂亮的凉帽和小模特,那我们现在就来做个漂亮的凉帽去参加表演好吗?

      2.提出要求,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在做凉帽时要注意,多留点做帽檐,不要剪断。

      (2)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把剪下的垃圾丢到中间的篮子里。

      四、展示作品,欣赏评价

      1.放音乐,请小朋友做模特戴上自制的凉帽表演。

      2.幼儿欣赏,相互评价。

      五、延伸活动

      展示由凉帽演变而成的拉花,再次激发幼儿进行趣味剪纸的欲望。

      活动经验

      1、 欣赏剪纸艺术,喜欢剪纸活动,知道剪纸是*特有的民间艺术。

      2、 学*连续纹样折剪和四瓣花折剪的方法,能发现剪纸作品中的对称关系。

      3、 能将纸屑放在指定的地方,养成整洁有序的好*惯。

      活动材料

      1、 收集各种特色的剪纸作品,布置剪纸作品展。

      2、 各种色纸、蜡光纸、剪刀、胶水、铅笔。

      活动指导

      1、 欣赏民间剪纸作品展,观察作品的色彩和图案。

      (1)在欣赏剪纸作品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说一说这些色纸都建成了什么图案。

      (2)鼓励幼儿说出自己观看完作品后的感受,萌发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2、幼儿探索、尝试剪纸方法。

      教师为幼儿提供连续纹样折剪和四瓣花折剪的作品,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探索剪纸的两种基本折法,并尝试剪出简单的作品。

      3、 在幼儿探索剪纸的基础上,教师示范两种基本的剪纸方法。

      (1)分别将长方形色纸对边折四折,用铅笔画出简单的图形,再剪出来。

      (2)将正方形色纸对角折两折,用铅笔画出简单的图形,再剪出来。

      (3)观看剪纸作品,引导幼儿发现对称关系,学*辨认对称图形,了解对称的美。

    [阅读全文]...

2022-03-15 23:17:14
  • 剪纸教案10篇

  • 教案,剪纸
  •   教学目的:

      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

      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是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

      教学准备:剪纸作品若干,各色电光纸,剪刀、刀子各一把,2

      开白纸两张;投影仪。

      作业要求:能够在课堂上独立设计完成一幅图样,做到造型

      单纯、简洁、富有剪纸情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l分钟)

      (二)学*新课(10分钟)

      l、教师出示剪纸作品,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艺术作品?学生回答:剪纸。引出课题。

      教师讲述:这些作品出自农民之手,它不仅表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2.请学生欣赏课本剪纸作品。欣赏的同时归纳剪纸的题材种类。(教师板书)

      3.结合剪纸作品教师讲: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剪纸精巧秀丽、玲珑剔透。剪纸的样式很多,这是窗花、墙花、门笺。喜花、枕花、礼花等。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教师板书)

      4.教师将剪纸展示给学生问:这些作品是运用哪些工具制作出来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5。教师指图1、图2,用启发性的手势、语言提问:图1、图2都是人物头像,但在眉眼等细节上却用了截然不同的表现手法,那位同学发现了?(教师综合学生回答板书)教师再指图3图4问:用什么方法能让这两幅剪纸出现多种色彩呢?(学生回答困难,教师可用半成品给学生示范,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

      6、教师展示图5、图6、图7,讲:下面我们研究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图5这幅剪纸突出了人物的形态,而次要的细部却没有刻画,它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教师指图6图7问:鱼和猪的形象和生活中的形象有什么差别?大家讨论一下。(同学讨论后回答,教师板书)

      7、教师展示图8、图5问:这两幅图的构成形式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8、教师给学生做剪纸示范。示范时配以讲解,注意扩展学生的思路。如::运用折叠法剪的是光卉(图9),如果剪单独对称式的人物怎么剪(图5)?均衡式的呢?(图8)?

      (三)布置课堂作业,学生设计制作,教师辅导。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1图2,指出阳刻时应“剪剪相连”,阴刻时要“剪剪相断”。再让学生观察图9图10,指出对错。经过比较议论得出画纹样时必须注意纸的连断的结论。突破难点。

      (教学建议:展示剪纸和板书用投影仪)

      (四)展评学生作品,请部分学生阐述表现意图。

      (五)师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并点题:以上学*的是剪纸的一般常识,剪刻纸来自民间,表现民间,我们要从民间剪纸中吸取营养,多看,多想、多动手,一定会创作出好作品。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体会浓浓的亲情。

      教学难点: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人人都有姥姥,她们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白或黑,或普通或神奇你的姥姥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她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和她的感情怎么样?

      2、有个叫笑源的人,她和姥姥的.感情非常深厚,他的姥姥最拿手的是剪纸。为了表达他对姥姥的深切思念之情,他特地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姥姥的剪纸》。

      3、亮标。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了解课文大意。

      2、指读课文,及时正音:择、猪、爽为翘舌音,屯为前鼻音,爽为后鼻音。并纠正字形:岂上下结构,下面为己,不出头。刁下面为提,不是撇。

      3、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

      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深入人心。

      4-6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在我的刁难下,尽展技艺。

      7-12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了与我的浓浓深情。

      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对远方的我的挂念,姥姥的剪纸是我永远的回忆。

      三、学*第一部分

      1、指读第一节,左邻右舍都贴着姥姥的剪纸,说明了什么?大家为什么都喜欢姥姥的剪纸呢?

      2、自由读课文2-3小节,思考上述问题。

      3、交流

    [阅读全文]...

2022-07-23 01:52:31
  • 剪纸教案10篇

  • 教案,剪纸
  •   【活动目标】

      1、能够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2、进一步了解剪纸的各种风格和种类。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的剪纸作品或者图片

      2、录音机、磁带

      【活动重难点】

      重点:激发孩子对剪纸作品的兴趣。

      难点: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活动过程】

      ① 欣赏: 幼儿欣赏大家带来的剪纸作品。

      ② 谈话: 引发幼儿谈话:我最喜欢的剪纸,引导幼儿说出剪纸作品的名称、用途,以及为什么喜欢这个作品。教师用录音机录下幼儿的谈话内容。

      ③ 教师参与: 教师介绍自己带来的.剪纸作品,引发更多的幼儿参加谈话的热情。 ④ 总结: 继续幼儿的谈话。大家一起倾听谈话的录音,并请幼儿评价自己的讲述情况。 ⑤ 拓印: 请幼儿把收集的最喜欢的剪纸*整的放在纸的下面,然后用蜡笔在书页上均匀涂色,把剪纸的图案拓印下来。

      ⑥ 制作: 幼儿和教师一起将剪纸标注上剪纸名称及收集者的名字,参考下面的方法制作《我们最喜欢的剪纸》小书。 A:先准备一些大于剪纸规格的纸张。 B:将剪纸粘贴在上面。注意固定剪纸的四角。 C:将收集这个剪纸的幼儿的名字写在剪纸的下面。 D:一起选择一个剪纸粘贴在纸上做封面,并写上《我们最喜欢的剪纸》的书名,写上制作的时间。另一张白纸做封底。 E:将所有的纸张对齐,左侧用打孔器在中间有间隔的地方分别打两个孔。(或者左侧用订书器装订) F:将绳子穿过并在封面的一面系蝴蝶结。

      【活动延伸】

      ① 将幼儿收集的剪纸制作成小书和录音机、幼儿谈话的录音磁带放在一起,大家可以在欣赏剪纸作品的同时听谈话录音。

      ② 幼儿可以继续收集,逐步增加小书的内容及录音的内容。

      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绘本的内容_幼儿园观察记录

      观察实录:又到了区域活动的时间了,天天拉着她的好朋友欣妍来到了阅读去,选了个空的位置坐下来。天天选了一本《鼠小弟的背心》,并对欣妍说:我们一起看好吗?欣妍说:我不要看这本,我要自己选一本。两个人一人拿着一本绘本开始看了,没看一会,天天说:我看完了,和你交换吧。欣妍有点不情愿的和天天换了绘本,又开始翻看起来了。没过一会,天天又去书架上换了一本。

      分析:

      天天*时很多时候是和欣妍在一起,不管是游戏还是区域时间,她很少和别的幼儿有更多的互动。今天的区域活动也是的,天天一开始就选择和欣妍一起看书。但是天天和欣妍在看绘本的过程中,没有关于绘本内容的任何交流,只是在不停的换书。在这个过程中,天天到底看懂了绘本的内容吗?到底通过这个绘本得到了什么信息呢?如果能和好朋友进行交流,说出各自不同的想法,那肯定会有不同的认识。

      措施:

      当幼儿之间缺少交流互动时,老师可以适当的参与其中,问一问幼儿:你从绘本中看到了什么?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把想法告诉好朋友或者老师都可以,进一步的鼓励幼儿简单讲讲自己看到的画面,当幼儿有不同的想法,老师更应给予鼓励。

      中班其他活动:热带鱼

      【活动目标】

      1、在认识热带鱼的基础上学折热带鱼,幼儿能看懂图示并细心认真的折。

      2、培养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兴趣,锻炼幼儿的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

      3、激发幼儿关心小动物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海洋世界背景图一幅,折热带鱼的示意图一幅,各色正方形彩色纸若干,胶水、棉棒。

      【活动过程】

      1、出示海洋世界挂图,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我们今天要去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做客,你们看!” 出示挂图:“大海不仅美丽,还特别的神奇,有哪些小动物生活在这里?”

      2、出示热带鱼的范样、引导幼儿观察热带鱼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动手的欲望。 “这条小鱼跟我们见过的鱼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从形状、花纹等方面观察)“因为他生活在温暖的热带海洋里,所以人们叫它热带鱼。”“小热带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可是它一点也不开心,为什么?”(请幼儿帮助它找小伙伴) 3、引导幼儿学看示意图,用拟人化的手法让幼儿理解示意图。

      (1)将正方形纸“对角折”,把折好的三角形看做是一个“小宝宝”,顶角是小宝宝的“头”,底边两个角是他的“手臂”。将其中一条手臂向上折,比喻象小宝宝用手摸他的“脑门”,将另一条手臂向后折,就象小宝宝在用手摸“后脑勺”。(请幼儿讨论,用动作试一试)

      (2)从顶端找一个“大嘴巴”,让大嘴巴张开,(把手伸进“大嘴巴”里一撑),撑开后变成一个双三角形。

      (3)将双三角形其中一个的底边角向下折,另一个角也对折过来,就像两只手臂在身前交叉。(请幼儿用动作试一试)

      (4)最后把纸反过来,在上面添画鱼的眼睛、嘴巴和美丽的花纹。

      5、请幼儿一起欣赏折好的热带鱼,并问一问小热带鱼现在开心了吗。

      小班其他活动:我帮妈妈分苹果

      【活动目标】 1、学着仔细观察图片,用简短句说出小红分苹果的经过。

      2、体验关心家人的愉悦,初步懂得从小要尊敬、关心老人。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分苹果》。 2、一盆切好的苹果片,一些小叉子。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故事,懂得从小要尊敬、关心老人。

      难点:用简短句说出小红分苹果的经过。

      【活动过程】

      1、出示布娃娃——小红,引起活动兴趣。 “这个小朋友叫小红(鼓励幼儿与“小红”打招呼),今天我们一起去小红家玩。”

      2、出示背景图,观察讲述图片内容: 教师边操作插入教具,边引导幼儿看看、讲讲: “小红妈妈端来一盆什么?小红看见了说什么?” (教师可以以小红的口吻说:妈妈,我来帮你分苹果。然后请幼儿学说小红的话) “小红先把苹果分给谁?她对奶奶说什么?”(集体~个别学讲) (“小红又把苹果分给谁?她对爷爷说什么?”)(集体~个别学讲) 教师设疑,引导幼儿讨论: “小红为什么要先分给爷爷、奶奶?” “爷爷、奶奶高兴地怎么说?” “接下来,小红把苹果分给谁?”(个别幼儿学讲对话) “盆里还剩下一个苹果给谁吃?”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讲述。

      3、联想迁移,愿意学做有礼貌的孩子: “你们喜欢小红吗?为什么?” “你们在家里是怎么关心爷爷、奶奶的?”

      4、品尝水果,体验谦让。

      大班其他活动:闯关取宝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走、跑和*衡能力,掌握双脚向前跳的技巧,提高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阅读全文]...

2022-03-12 23:02:53
推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