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活动方案

关于中班美术活动方案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中班美术活动方案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中班美术活动方案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中班美术活动方案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 中班美术活动方案10篇

  • 活动方案,美术,中班
  •   为了培养孩子与家长们的亲子感情,帮助孩子们养成环保意识,增强孩子们“废物利用”的动手能力,小班组将组织“我们一起DIY”亲子手工制作活动,现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17日 (周四)下午3:00—5:00

      活动流程:

      一、亲子创意设计

      1.家长课堂:教师制作课件与幼儿及家长一起欣赏优秀的布绒作品

      2.老师引导家长、幼儿一起讲述自己收集的废旧用品的用途及质地,并讲讲自己的创意,想做什么玩具。

      二、亲子手工制作活动

      1.组织幼儿、家长利用各种废旧衣物物品制作布绒玩具。

      2.目的:以各类废旧衣物、材料等布类物品为主,帮助幼儿养成废物再次利用的良好*惯。

      3.分组活动:

      A.区域(桌面)活动创设材料;

      B.布绒玩具制作区;

      C.桌面活动创设材料;

      三、亲子参观活动

      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在院内中班中参观欣赏其他班作品。

      四、活动准备及要求:

      1.召开班主任会,布置安排此次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2.教师下载有关DIY布绒玩具的的音像资料,在活动期间播放,供家长幼儿欣赏,渲染气氛。

      3.各班可在资料室领取适量制作材料,以备急用。

      4.提前一周出通知,请家长做好材料准备,设计好创作思路。

      五、安全预案:

      1.亲子活动人多拥挤,各班要调整好班级用品摆放,妥善安排家长座位,使活动有序开展。

      2.手工制作期间注意剪刀等危险用具的摆放及使用;户外要管理好幼儿,防止乱跑、打闹、拿走他人作品等,确保幼儿安全。

      3.管理好家长没来的幼儿,防止人多走失。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感知水流动的特点,并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进行大胆的表现。

      2、通过曲线表现画面的过程,充分感受线条的艺术美,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和艺术创作的成功感。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激发幼儿喜欢画、愿意的画的活动兴趣。

      教学准备:

      场地布置:小河,河中各种石头,录音机;

      教学具:各种蜡笔,卡纸;

      幼儿:已有将各种线条整齐排列的绘画经验。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游戏。

      我是水妈妈,你们是谁呀?(水宝宝)今天水妈妈要带水宝宝到小河里去游泳呢!宝宝们快来吧。

      (二)自由探索,丰富感性经验。

      1、提出游戏规则。

      (1)我们来到小河边,哎呀,河里有什么?(圆石头、方石头)宝宝们动动小脑筋想想,我们跳下去游泳时,怎样游才能既不撞到石头,又不撞到其他水宝宝?

      (2)今天,我们要从岸的这边一直游到岸的那边。如果你觉得游了一次还不够,就可以游上岸,从岸的旁边走过来,来到开始的地方再游一次,好吗?

      2、幼儿通过身体感知获得“绕着石头走”的进一步体验,感受水流的方向。

      3、宝宝们跟着妈妈从这里跳下去开始游泳吧!(放音乐)

      (1)教师语言提示:“妈妈慢慢地游呀游,哎呀,碰到大石头了,怎么办?”(拐个弯,继续往前游)

      (2)幼儿游戏:游泳2——3次。

      (三)游戏结束,讲解绘画方法,幼儿操作。

      1、讲解绘画方法。

      (1)宝宝们来吧,到妈妈身边来,找个地方坐下休息一会儿。你们刚才玩得开心吗?

      (2)你们看,这就是我们刚才游泳的小河,河里有圆石头、方石头、三角形石头……哪个水宝宝告诉妈妈,你刚才是怎么游的?你碰到了大石头是怎么办的?

      (3)噢!你是这样游的。(教师边讲边示范画,表示水的曲线)从岸的这头“扑通”跳下水,慢慢地游呀游,碰到大石头拐个弯,继续往前游,一直游到岸边,你游得真好。

    [阅读全文]...

2022-07-14 15:51:12
  • 中班美术活动方案10篇

  • 活动方案,美术,中班
  •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感知水流动的特点,并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进行大胆的表现。

      2、通过曲线表现画面的过程,充分感受线条的艺术美,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和艺术创作的成功感。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激发幼儿喜欢画、愿意的画的活动兴趣。

      教学准备:

      场地布置:小河,河中各种石头,录音机;

      教学具:各种蜡笔,卡纸;

      幼儿:已有将各种线条整齐排列的绘画经验。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游戏。

      我是水妈妈,你们是谁呀?(水宝宝)今天水妈妈要带水宝宝到小河里去游泳呢!宝宝们快来吧。

      (二)自由探索,丰富感性经验。

      1、提出游戏规则。

      (1)我们来到小河边,哎呀,河里有什么?(圆石头、方石头)宝宝们动动小脑筋想想,我们跳下去游泳时,怎样游才能既不撞到石头,又不撞到其他水宝宝?

      (2)今天,我们要从岸的这边一直游到岸的那边。如果你觉得游了一次还不够,就可以游上岸,从岸的旁边走过来,来到开始的地方再游一次,好吗?

      2、幼儿通过身体感知获得“绕着石头走”的进一步体验,感受水流的方向。

      3、宝宝们跟着妈妈从这里跳下去开始游泳吧!(放音乐)

      (1)教师语言提示:“妈妈慢慢地游呀游,哎呀,碰到大石头了,怎么办?”(拐个弯,继续往前游)

      (2)幼儿游戏:游泳2——3次。

      (三)游戏结束,讲解绘画方法,幼儿操作。

      1、讲解绘画方法。

      (1)宝宝们来吧,到妈妈身边来,找个地方坐下休息一会儿。你们刚才玩得开心吗?

      (2)你们看,这就是我们刚才游泳的小河,河里有圆石头、方石头、三角形石头……哪个水宝宝告诉妈妈,你刚才是怎么游的?你碰到了大石头是怎么办的?

      (3)噢!你是这样游的。(教师边讲边示范画,表示水的曲线)从岸的这头“扑通”跳下水,慢慢地游呀游,碰到大石头拐个弯,继续往前游,一直游到岸边,你游得真好。

      (4)你们想知道妈妈是怎么游的吗?我从这头跳下去慢慢地游呀游,碰到大石头我拐了个弯,又回到岸边,重新选了个地方又跳下去游。

      (5)刚才妈妈看见除了你们这样游以外,还有许多水宝宝也是这样游的。(示范画一组水宝宝游泳的曲线)

      从这头跳下去,慢慢地游呀游,肩并肩,你不撞到我,我不撞到你,碰到大石头拐个弯,继续向前游,一直游到对岸。

      (6)除妈妈这样游以外,还有许多水宝宝也是从这里跳下来,慢慢地游呀游,你不撞到我,我不撞到你,碰到大石头回过去重新游。

      (7)水宝宝真能干,我们今天就把自己在水里怎样游泳的,碰到动石头怎么办的事情画下来,好吗?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将游戏过程进行创造性再现,大胆流畅地画曲线。

      3、教师讲评,结束活动。

      (1)看到水宝宝游泳你会想到什么?

      (2)那些水宝宝最聪明,会绕过大石头拐个弯,继续向前游泳。

      区域设置和日常活动组织:

      保留小河的场地布置,在美工叫提供笔和纸,让幼儿随时体验并随时把体验的结果表现在纸上。在日常美术活动时,让幼儿多多练*各种线条进行有规律的排列。

      与家长沟通计划:

      建议家长*时多带领孩子观察感知河水的流向,并尝试用曲线进行表现。活动后保留幼儿作品,供幼儿和家长观赏。

      活动目标:

      1、感受色彩,巩固对常见颜色的认识,增进对色彩的兴趣。

      2、会任意选择绵签、印章、滚、粘贴的方法表现彩色手帕,体验美术活动的兴趣。

      3、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简单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活动准备:

      1、彩色手帕四幅、百只手扒(幼儿人手若干)。

      2、各种形状的塑料盒、颜料盒、小勺、弹珠、棉签、印章、彩纸、胶水。

      活动过程:

      1、感知色彩,巩固认识颜色。

      (1)出示*常常用的颜色。(师:今天,漂亮的颜色来和小朋友做游戏,看看有哪些颜色?

      (2)师:有了这些颜色,你想干什么?

    [阅读全文]...

2022-01-26 19:58:12
  • 中班美术活动方案10篇

  • 活动方案,美术,中班
  •   活动目标:

      1.观察、交流,知道用 1个圆至几个圆拼贴、添画,可以变成各种有趣的事物。

      2.迁移已有经验,借助范画扩展想象,创造出各种有趣的圆形事物。

      3.乐意参与美术创作活动,体验创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三种大小(大、中、小)的圆。

      2.由圆变成的物体范例。

      重点和难点:

      重点:指导幼儿能用一个至几个圆变成各种物体

      难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制作和别人不同的作品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看过魔术表演吗?是什么魔术表演 ?你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

      师:我来给你们表演一个魔术,变魔术要有道具,下面把道具请出来。(出示大、中、小三个不同颜色的圆)

      问: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

      师:今天我要用圆变魔术,那怎么变呢,你们要睁大眼睛看,看谁能发现老师是怎么变的。

      二、了解圆能变成各种有趣的东西。

      ㈠欣赏一个圆变成的各种有趣的东西。

      教师表演魔术:在一个红色圆上画上苹果的叶子就变成苹果了。

      问:我是怎么变的?

      师:要把圆变成苹果,离不开这只神奇的笔,只要画上几笔,圆就会变成有趣的东西了。 问:你学会了吗?给你们一个圆,你要把它变成什么呢?

      幼儿自由回答,指名到前面用圆变魔术,并说说是怎么变的。

      小结:这个魔术你们已经会了,其实用一个圆变魔术很简单,小班的弟弟妹妹都会,你们看他们变出了很多不同的东西。(出示幻灯片:范例)。

      ㈡讨论。

      师:咱们要变更难的魔术,用两个圆、三个圆、四个圆、许多圆变魔术,你会吗? 指名让幼儿说说会用两个圆、三个圆、四个圆、许多圆变成什么物体。

      师:其实用多个圆还能变出很多东西,不是你们不会,只是你们没想到而已。请欣赏(出示范例幻灯片)。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㈠交代任务。

      师:你们知道了圆可以变很多东西,那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变一变?

      1.不同级别的魔术师。

      出示作品展示板。

      师:你想成为什么级别的魔术师?

      合格的魔术师:能用不同数量的圆变出简单的东西。(可以看范例:气球、小鸡、毛毛虫……)

      优秀魔术师:能用不同数量的圆变出比较难的东西(如:葡萄架上挂了一串串葡萄、草

      地上有许多小鸡在吃草、盛开了许多的花还有美丽的蝴蝶等)。

      特级魔术师:变出了和别不一样的、图片上也没有的东西。

      注:出示范例。

      2.介绍材料、提要求。

      师:有各种颜色,各种大小的圆。请你们先想好你想用几个圆变成什么东西,然后找到你所需要的圆,用胶棒把它粘在纸上,再把它添画好。我们小朋友把圆变好了,可以互相参观,也可以请后面的老师参观,告诉老师,你把几个圆变成什么东西了。最后,把你的作品贴到展板上。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帮助能力差的幼儿,鼓励他大胆变圆。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变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来。

      4.评价。

      谁的有创新。

      活动目标:

      1、感受色彩,巩固对常见颜色的认识,增进对色彩的兴趣。

      2、会任意选择绵签、印章、滚、粘贴的方法表现彩色手帕,体验美术活动的兴趣。

      3、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简单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活动准备:

      1、彩色手帕四幅、百只手扒(幼儿人手若干)。

      2、各种形状的塑料盒、颜料盒、小勺、弹珠、棉签、印章、彩纸、胶水。

      活动过程:

    [阅读全文]...

2022-03-02 02:26:26
  • 中班幼儿美术活动教案

  • 教案,美术,中班
  • 中班幼儿美术活动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幼儿美术活动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学准备:

      白卡纸(连卷)、颜料(稀释过的)、一次性雨衣、吹塑纸、音乐

      二、活动目标:

      激发孩子充分的想象,让孩子识别基本色彩并搭配。

      三、活动过程:

      (1)夏天,天气特别炎热,雨婆婆也被太阳公公烤干了,大地叔叔都干枯了,就连小河姐姐都渴得快不行了。生活在小河里的小鱼们到处在找水喝,可每到一处就被鱼儿们“咕咚咕咚”喝个精光。这可怎么办呢?

      带领幼儿作找水状一起游,并且把自己当做小鱼。

      (2)想到方法来拯救我们的小河姐姐了吗?

      出示兰色颜料并提问:河水是什么颜色的?想象以下干枯的小河是什么颜色的?那下面就请大家帮助河姐姐把蓝色的河水覆盖满整条小河吧

      (3)请小朋友穿好雨衣一人一个蓝色颜料杯子,把颜料倒在白纸上,并且用手把它抹匀,把白色都覆盖掉。

      (4)小河姐姐真高兴,因为她又恢复了活力,可是她不由的又伤心起来,因为她虽然恢复了活力,可是她的朋友们都不见了,下面我们就要帮她把朋友们找回来。

      请小朋友去已经覆盖满河水的小河里摸鱼,把纸拉起来,然后和妈妈一起去选一条尺寸大小都合适的鱼,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注意要涂在有纹路的那面),再把涂好颜色的那面印到白色的地方。

      这个环节一定要父母一同参加。

      (5)请父母帮助幼儿用手指点上小鱼眼睛。

      (6)可先洗手,因具体情况定。

      四、欣赏自己的作品《鱼趣》并且点评。

      目的:

      1、学*在指纹图案上添加简略的线条,表现出联欢会上的人物动态。

      2、培养幼儿大胆想象和添画的能力。

      3、体验运用新的绘画方式进行美工活动的乐趣。

      准备:

      1、小人国联欢会场景图一张。

      2、印有指纹娃娃的画纸,黑色沟线笔人手一份。

      过程:

      1、引发兴趣。

      (1)你们还记得《小人国》的故事吗?今天小人国的小人来我们幼儿园做客了!(请看大屏幕)这是国王,这是王后、公主和其他的臣民。噢,还有乐队呢,看他们跳的多开心啊!这么多有趣的小人是怎么画出了的呢?

      (2)引出上节课画的指纹娃娃。今天指纹娃娃也想和我们一块来参加晚会。

      2、教师示范动态。

      (1)以"小人国的联欢会上需要一位小姑娘"的情景为由,给指纹娃娃添画头发、五官、四肢等。(教师先示范动作,然后画出动态)

      (2)幼儿随音乐做音乐做动作,教师记录动态。

      国王请小朋友也参加舞会,还准备了很好听的音乐,大家一起来跳吧!

      教师将其中1—2位幼儿漂亮的动态现场画出。

      3、幼儿绘画。

      (1)现在轮到你们大显身手了!如果你是国王,请你举行晚会,那么你晚会上的小人会干些什么,会做些什么漂亮的当中呢?请你让自己的指纹娃娃也跳出好看的舞蹈动作,一起开一个盛大的舞会吧!

      (2)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画出不同形象的指纹小人,使画面丰富有情趣。

      4、幼儿随音乐拿着画好的小人一起去参加晚会跳舞吧!(出活动室)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手指印画的方式表现人物的造型特征。

      2、在想象故事的情节中,体验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准备:背景图、图画书、颜料和海绵制作的印泥若干、湿纸巾若干二、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价值分析:通过谈话,回忆了解小人国的各种人物。)刚才我们一起看了小人国的故事。小人国里有谁?

      小结:格列拂来到了小人国,和小人们成了最好的朋友。

      (二)图书欣赏(价值分析:在图书欣赏的过程中,了解人物的造型特征,并知道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造型。)

      1、每天都会有人邀请他到家里做客。瞧,谁来了?(打开图画书)A、小男孩

      (1)他的手里拿了什么?

      (2)小男孩拿着红旗去邀请格列拂,他会说什么?(他说:欢迎欢迎,热烈欢迎。)B、舞蹈家

      (1)你喜欢舞蹈家的什么地方?

      (2)舞蹈家会怎样去邀请格列拂呢?(她边做舞蹈动作边说:我真喜欢你,和我跳个舞吧。)C、小厨师

      (1)你从什么地方看出他是小厨师?

    [阅读全文]...

2022-11-07 12:43:08
  • 中班美术教学活动策划方案3篇

  • 策划方案,美术,中班
  •   【活动目标】

      1、认识番禺土特产——莲藕,通过观察、讨论,发现莲藕内部纹路特征。

      2、能大胆地根据莲藕的内部纹路特征合理地组合、制作彩印画,体验创作的快乐。

      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惯。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莲藕若干个,菜板、菜刀各一。

      2、蘸有颜料的抹布若干,盘子、纸张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你知道莲藕是番禺哪个地方的特产?”

      师:“你们吃过莲藕吗?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认识莲藕是万顷沙的土特产。

      2、出示准备好的莲藕,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师:“那莲藕里面是什么样的呢?”

      引导幼儿大胆进行猜测,请幼儿说一说。

      3、验证猜测结果:教师现场切开莲藕,请幼儿进行观察、交流,发现莲藕内部特征。

      4、制作彩印画。

      (1)引起幼儿对莲藕内部纹路的兴趣,加深印象。

      师:“你看到的莲藕切开后是什么样的,你喜欢里面的花纹吗?”

      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

      (2)出示印有莲藕内部纹路的图画请幼儿观察并猜测做画方法,然后进行介绍。

      (3)介绍活动材料和要求。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作画步骤:选择自己喜欢颜色,将莲藕*的一面蘸上颜料,然后用力在纸上按下,再垂直提起,多次选择进行组合,边印边进行构图。

      5、欣赏作品、交流作画感受。

      鼓励幼儿间相互欣赏并大胆向同伴介绍。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深海里的各种怪鱼,大胆地发挥想象,具有初步的想象力。

      2、愿意动手绘画出自己想象中的怪鱼。

      3、体验与同伴一起探索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海底世界(课件),各种各样的怪鱼卡片,彩色笔、白纸。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一条怪鱼,引发兴趣。

      2、引导幼儿说出这条怪鱼怪在哪里。

      二、交流讨论

      1、带领幼儿到海底世界寻找出各种各样的怪鱼。(观看课件)

      2、幼儿自由找怪鱼并说出找到的怪鱼怪在哪?

      3、教师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怪鱼的外型特征。

      4、激发幼儿大胆想象,说出自己想象的怪鱼。

      三、大胆表现

      1、鼓励幼儿幼儿试着用笔绘画出自己想象的怪鱼。

      2、幼儿可以把自己想象中的怪鱼名称、告诉老师,一起把怪鱼画出来。

      四、体验成功

      1、找同伴或老师说说自己想象中的怪鱼。

      2、表扬大胆想象的幼儿。

      活动目标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中班亲子美术活动方案3篇

  • 活动方案,美术,亲子
  •   为了培养孩子与家长们的亲子感情,帮助孩子们养成环保意识,增强孩子们“废物利用”的动手能力,小班组将组织“我们一起DIY”亲子手工制作活动,现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活动时间:20xx年10月17日 (周四)下午3:00—5:00

      活动流程:

      一、亲子创意设计

      1.家长课堂:教师制作课件与幼儿及家长一起欣赏优秀的布绒作品

      2.老师引导家长、幼儿一起讲述自己收集的废旧用品的用途及质地,并讲讲自己的创意,想做什么玩具。

      二、亲子手工制作活动

      1.组织幼儿、家长利用各种废旧衣物物品制作布绒玩具。

      2.目的:以各类废旧衣物、材料等布类物品为主,帮助幼儿养成废物再次利用的良好*惯。

      3.分组活动:

      A.区域(桌面)活动创设材料;

      B.布绒玩具制作区;

      C.桌面活动创设材料;

      三、亲子参观活动

      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在院内小班中参观欣赏其他班作品。

      四、活动准备及要求:

      1.召开班主任会,布置安排此次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2.教师下载有关DIY布绒玩具的的'音像资料,在活动期间播放,供家长幼儿欣赏,渲染气氛。

      3.各班可在资料室领取适量制作材料,以备急用。

      4.提前一周出通知,请家长做好材料准备,设计好创作思路。

      五、安全预案:

      1.亲子活动人多拥挤,各班要调整好班级用品摆放,妥善安排家长座位,使活动有序开展。

      2.手工制作期间注意剪刀等危险用具的摆放及使用;户外要管理好幼儿,防止乱跑、打闹、拿走他人作品等,确保幼儿安全。

      3.管理好家长没来的幼儿,防止人多走失。

      20xx年10月16日

      活动目标:

      1、尝试绘画人物,能够画出人物脸部的主要器官。

      2、在用直线和弧线作画的基础上,尝试画出波浪、圆圈等线条来装饰妈妈的头发,逐步提高幼儿控制手部动作的能力。

      3、启发幼儿按照自已的想像,选择不同线条和颜色给妈妈理发,表达对妈妈的感情。

      活动准备:

      1、妈妈的照片若干,发型图4张

      2、白纸、黑笔、蜡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1、教师:我们都有自己的妈妈,谁来介绍一下你妈妈长得什么样?

      你们有没有仔细看过妈妈的头发呢?妈妈有漂亮的头发吗?

      那你妈妈的头发是怎样的?

      (头发是直直的、长长的。头发是卷起来的。头发前面是直的,旁边是卷的……)

      2、教师:你们妈妈的.头发有没有染过颜色?

      (有红头发,有黄头发,还有的头发有点儿黑有点儿黄……)

      3、教师:妈妈是在那里把头发理的这么漂亮的?是谁给妈妈理的发呢?

      (在理发店,在美发厅,是理发师给妈妈理的。)

      二、欣赏妈妈的照片,感受不同发型的特点。

      1、教师:你们看,今天老师把谁的妈妈请到了电视机里?

      这位妈妈的头发是什么样的?

      2、幼儿欣赏长、短、直、卷的发型谁的妈妈头发上染了颜色呢?

      三、幼儿自己动手为妈妈设计发型

      1、教师:现在你想为妈妈设计一个美丽的发型吗?

      设计发型前我们要先给妈妈画张像,妈妈的脸是什么形状的?脸上有什么?

      2、教师:示范画脸你想为妈妈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发型呢?

      幼儿自由讨论后个别介绍。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活动策划方案 (菁选3篇)

  • 策划方案,美术,中班
  •   活动目标:

      1、大胆尝试绘画蝴蝶,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2、通过对故事的欣赏,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色,体验与好朋友相亲相爱在一起的情感。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感受朋友间相亲相爱的友好情感。

      活动难点:能尝试运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蝴蝶。

      活动准备:

      纸剪的各色花朵,范例,幼儿绘画工具,固体胶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景幼儿仔细观察蝴蝶的外貌特征,并能说说蝴蝶长的是怎么样的。

      1、出示红蝴蝶:“小朋友们,你们好,你们能猜出我叫什么名字吗?”“为什么叫我红蝴蝶?”

      2、问:你们觉得我漂亮吗?漂亮在哪里?

      3、请你们猜猜我有几个翅膀?

      4、出示黄蝴蝶,问:这是谁呀?它有几个翅膀?它的翅膀上有什么花纹?

      5、看看又有谁来了?它身上的花纹是什么颜色的?是怎样的花纹?师幼一起来找对称的花纹。

      二、体验情景

      幼儿在体验情景中感受同伴间的友好情感。

      1、三只蝴蝶飞呀飞,飞到了一个美丽的花园,这时天下起了大雨,三只蝴蝶赶紧去找避雨的地方,它们找到了一朵大红花,它对红蝴蝶说:“红蝴蝶,你先来躲躲吧。”红蝴蝶摇摇头:“我们三个是好朋友,相亲相爱在一起,等它们找到躲的地方,我再来躲。”

      2、大黄花请黄蝴蝶来躲雨。黄蝴蝶会怎么说?(幼儿说:我们三个是好朋友,相亲相爱在一起,等白蝴蝶找到躲雨的地方我再来躲。)

      3、于是白蝴蝶在大白花的家里躲雨,黄蝴蝶在大黄花的家里躲雨,红蝴蝶在大红花的家里躲雨。

      4、雨停了,太阳公公出来了,三个好朋友又在一起了。

      三、融入情景

      幼儿融入情景,扮演蝴蝶,自由绘画打扮蝴蝶。

      1、三个好朋友又要飞到其它美丽的花园里,你们想不想请他们飞到你们的花园里呢?

      2、引导幼儿先涂底色,再涂花纹。

      3、引导幼儿画好蝴蝶去找美丽的花园,粘贴花朵。

      四、延伸情景

      启发幼儿在美丽的花园中三只蝴蝶会干些什么,它们会说些什么?

      引导幼儿尝试表演。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大胆用画笔表现自己喜欢的太阳。

      2.学*用多种颜色的涂画法,感受色彩美,提高大胆运用色彩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关于太阳的粗浅知识,欣赏过有关太阳的美术作品。

      2.物质准备:油画棒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导入课题。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太阳的颜色》

      附故事:

      小白兔每次看见太阳他都很想知道:“太阳是什么颜色”?

      小白兔去问小鸟。小鸟说:“太阳是绿色的,您瞧,太阳照在树叶上,树叶绿油油的。”

      小白兔跑去问小蜜蜂,小蜜蜂说:“太阳是红色的,您瞧,太阳照在花朵上,花朵红艳艳的。”

      小白兔跑去问小青蛙,小青蛙说:“太阳是黄色的。您瞧,太阳照在稻穗上,稻穗黄灿灿的。”

      小白兔想:小鸟说太阳是绿色的,小蜜蜂说太阳是红色的,小青蛙说太阳是黄色的。(提问:刚才小动物们都怎么说太阳的颜色的?)哟~~~太阳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小白兔想啊想,这时天上下起雨来了,不一会雨停了,太阳又出来了,天边出现了一道彩虹。

      小白兔想彩虹阿姨住在天上,一定知道太阳的颜色,就跑去问彩虹阿姨。彩虹阿姨先让小白兔数数她身上的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啊!共七种颜色。”小白兔说。

      于是,彩虹阿姨就说:“对啦!我身上的七种颜色全是太阳公公给的。”小白兔快活地说:“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二、让幼儿谈谈对太阳的认识和感受。

      师:小白兔明白了,你们明白了吗?孩子们你们想一想太阳光芒是什么颜色的呢?

    [阅读全文]...

2022-10-09 00:00:00
  • 中班美术活动脸谱教案3篇

  • 教案,美术,中班
  •   一、活动内容:

      中班美术欣赏活动: 《 *戏剧脸谱 》

      设计思路:

      幼儿园的美术欣赏,是为了引导幼儿学会体验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艺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内涵非常丰富。然而幼儿对京剧接触很少,充满了神秘感。所以,在这次活动中,我特以*传统艺术——脸谱作为欣赏对象,旨在让幼儿了解*的工艺艺术。以脸谱精致、绚丽、独特的装饰风格来吸引孩子。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我国传统的戏剧脸谱,感受戏剧脸谱的色彩、图案的美。

      2.体验自己动手绘画脸谱的乐趣,萌发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以及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重点与难点:

      引导幼儿欣赏脸谱中的色彩,图案和造型,着重引导幼儿注意图案中对称花纹的表现,造型中角色表情的表现。

      四、活动准备

      1.京剧《五台山》VCD。

      2.脸谱作品6-8幅,(面具),无颜色脸谱若干。

      五、活动过程:

      (一)、欣赏京剧,引出脸谱。

      1、师:走,看电视去~! ( 教室里正在播放京剧《五台山》。幼儿跟着老师自由进入教室,安*下看电视) 2、幼儿欣赏京剧结束以后,教师提问: (1)、你们知道你们刚刚看到的这是什么节目吗?(京剧) (2)、你们喜欢京剧吗?(喜欢) 教师小结:京剧是我们*的国粹,不但*人喜欢,连外国人都在学我们的京剧呢! 3、小朋友们刚刚在看京剧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那些演员的脸?出示图片,是不是跟老师现在拿的是一样的?(是)这个呀叫脸谱。………

      (二)、引导幼儿欣赏脸谱的色彩和表情

      (1)、小朋友看到这些脸谱的第一感觉是怎么样的?(漂亮,颜色鲜艳,五颜六色的……)

      (2)、师:脸谱非常的漂亮,一些大画家还把它做成艺术品挂在家里以供欣赏。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想和小朋友们一同欣赏。

      (3)、师:你们根据它的颜色给脸谱取个名字吧!(师逐一出示黑脸、白脸、红脸、蓝脸)

      (4)、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脸谱除了颜色不同,还有没有别的不同的地方了。(表情)

      (5)、你们知道不同颜色和不同表情的`脸谱,代表了什么不同类型的人吗? 教师小结: “脸谱”是*传统戏剧里男演员脸部的彩色化妆,五颜六色的脸谱品代表了不同的角色。 红色 一般是指:忠勇侠义,多为正面角色。 黑色 一般是指:直爽刚毅,勇猛而智慧。 金色 一般是指:神仙高人。 蓝色 刚强阴险。

      (三)、引导幼儿欣赏脸谱的图案

      (1)、 师:我们来找一找脸谱与我们的脸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左右对称,都有眼睛、嘴巴、鼻子、眉毛)

      (2) 师:哪些地方不一样?(颜色不一样,脸分成几个块面,五官有了变化)。(引导幼儿讨论颜色如何变,五官有些什么变化,脸上的块面是如何分的,为什么要这样分?) 教师小结:脸谱图案非常丰富,大体上分为额头图,眉型图,眼眶图,鼻窝图,嘴叉图,嘴下图。每个部位的图案变化多端,但都很有规律。(如:包拯黑额头有一白月牙,表示清正廉洁。)

      六、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来当艺术家,设计一张漂亮的脸谱。

      提示: 1 、颜色要有深有浅。

      2 、注意要对称。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会捏人物的五官和表情,并能用色彩表现人物的情绪。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认识不同的脸谱。

      2.各色橡皮泥

      活动过程:

      1.玩“变魔术”游戏,引起幼儿变化表情的兴趣。

      游戏:“会变的脸”(苦脸、笑脸、生气的脸、害怕的脸等)。

      2.启发幼儿互相观察人的面部表情特征。

      提问:“人笑时、哭时、生气、害怕时眼睛、眉毛和嘴巴有什么不同?请幼儿分别描述出来。”(教师边听边捏出来)

      3.引导幼儿体验色彩与每一种脸谱的关系。

      提问:“当你生气时,你的脸色会有什么变化”?(变红)“黑色使你感到怎样?让你想到什么表情?”

      小结:“表情不仅可以通过五官的变化来表现,还可以用不同的色彩来变现。”

      4.幼儿制作脸谱,教师巡回指导和帮助。

      每个幼儿选一种表情。

      5.戴脸谱到户外玩“猜猜我是谁”。

      活动反思:

      传统艺术是美术欣赏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我们可以用传统艺术鲜明、独特的作品风格来拓展幼儿创作思路,达到欣赏、表现美的目的。同时也能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中华艺术宝库中的各种奇葩,懂得欣赏、热爱我们的民族艺术。

      设计背景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中班美术活动策划5篇

  • 活动策划,美术,中班
  •   活动目标

      1.利用纸袋,通过对折、剪、贴、画等技能表现人物形象。

      2.激发幼儿制作玩偶的兴趣,在活动中提高动手能力和创作意识。

      3.培养幼儿变废为宝的良好*惯与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视频动画《请朋友》,用纸袋制作的成品玩偶两个。

      2.纸袋若干,各色卡纸,双面胶,毛线,棉花等。

      活动过程

      一、动画欣赏

      播放视频动画《好朋友》,引发幼儿对纸袋制作玩偶的兴趣,引出主题。

      二、情景导入

      1.老师操作玩偶小熊猫和小兔跟小朋友们打招呼:“瞧,这两位好朋友来到我们中四班了,我们来和他们打声招呼吧!”在认识的过程中,幼儿发现“好朋友”是用纸袋做成的。

      2.教师讲解示范:

      ①观察纸偶的外形特征。

      师:请你们好好观察一下这两位朋友,他们长得什么样?纸袋娃娃的脸上有什么?

      ②教师示范制作纸偶步骤。

      我们将纸袋的嘴巴朝下放置,这样等我们做好纸偶后小手伸进去做玩偶。

      用纸袋作纸偶的脸,先在纸袋上用铅笔画出纸偶五官,方便我们后面制作时知道五官所需的大小及粘贴的位置。

      画好后,我们开始制作五官。想想自己想制作什么样的五官,然后找到相应的颜色纸对折,在上面画出自己想要的效果。再将画好的图案剪下来。我们一共剪了两个一样的图案,对称地贴在脸上。每剪好一个部位就用双面胶粘贴在纸袋的相应部位上。全部做好后,我们为纸偶人粘贴好看的头发,小朋友们可以自己设计发型。

      3.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设计不同的纸偶。

      4.请做好的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制作的纸袋玩偶,互相欣赏,并利用纸袋玩偶进行游戏。

      三、总结,启发与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师:在*时生活中,我们身边有很多用过的纸袋,如糖果袋、瓜子袋、栗子袋等等,扔到垃圾桶里太可惜,如果小朋友自己动手把他们制作成玩偶,多好玩呀!希望小朋友*时收集更多的纸袋,放到美术区制作更多的玩偶。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美丽的鸟,感受鸟的图案美和色彩美。

      2.能大胆想象,运用点、线画出心目中五彩鸟的美丽造型。

      3.学*客观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活动准备

      1.鸟儿装饰进程画三幅。

      2.音频:钢琴曲《水边的阿迪妮娜》。

      3.每人一张铅画纸,记号笔、油画棒若干,幼儿每人一张贴画,一块空的黑板,磁铁若干。

      4.奖品:大红花3朵。

      活动过程

      1.欣赏美丽的鸟,感受鸟儿的图案美、色彩美。

      (1)老师提问:“鸟王今天要进行选美比赛,小鸟们都忙着打扮自己,谁都想做那只最美的鸟。你觉得它们会怎么打扮自己呢?”“头上可以怎么打扮?脖子上、身上可以用什么打扮呢?请你们想一想,说一说!”

      教师引导幼儿用花、帽子、彩带打扮头;用丝巾、项链等打扮脖子;用图案、色彩装饰身上的羽毛;最后打扮漂亮的尾巴。

      (2)老师提问:“有一只鸟正在打扮。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打扮自己的。”

      出示五彩鸟图片一,提问:“说一说,这只小鸟是怎么打扮自己的?”“你认为这样的小鸟漂亮吗?能得第一吗?”“为什么?”幼儿讨论。

      出示五彩鸟图片二:提问:“小鸟觉得自己不美,继续打扮自己。说一说,它又干什么了?”幼儿个别回答。(小鸟穿上鞋子,戴上帽子,把头发弄卷,扎上花朵,尾巴插上孔雀的羽毛……)“现在这只鸟,你看了觉得怎样?”“能得第一吗?”

      重点扩散幼儿思维:除图案外,还可以从外形、动作上装扮。

      出示五彩鸟图片三:老师提问:“这只小鸟还觉得自己不够美,看,它又给自己穿上了五彩衣。”“仔细看看,它的衣服上有哪些漂亮的颜色?”“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重点引导幼儿从色彩上装饰鸟。

      2.请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自的五彩鸟。

      (1)老师提问:“你心目中的五彩鸟是什么样的呢?想一想,说一说!”幼儿个别说。(从图案、小鸟形态、色彩方面引导。)

      (2)“请你用笔画出你心目中的五彩鸟吧!”交代要求,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互相评价作品,找出自己喜欢的鸟儿,并说出理由。

      (1)“请画好的小朋友将作品放到黑板上展览,让大家欣赏!”

      (2)“现在每人发一张贴画,你觉得黑板上哪只鸟最漂亮,就将贴画贴在这幅画上。最后哪幅画得的贴画多,它就是最美的鸟!”

      (3)幼儿投票表决

      “你为什么投票给它?说出你的理由。”

      根据得票情况,选出“最美的五彩鸟”,并发放奖品。

      组织幼儿收拾整理桌面。

    [阅读全文]...

2022-07-07 04:57:04
  •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10篇

  • 教案,美术,中班
  •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四角向中心折的方法。

      2.在轻松的气氛中感受折纸活动的乐趣。

      3.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4.进一步学*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

      折好的小狐狸、彩色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情景导入:出示一只折好的小狐狸。

      师:有一只孤独的小狐狸,它没有朋友,每天都一个人在森林里,它经常会想:"我要是能有个朋友多好。怎样让小狐狸有好多朋友呢?我们一起来帮助它。"幼:......

      二、基本部分--观察、交流1.教师进行折纸狐狸,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师:小朋友仔细看老师是怎么折出来的。

      2.教师边操作边说儿歌师:四个好朋友头碰头,四个角就是四个小朋友的头,我们把它们挤到中心交叉点,然后把边压*。

      师:接着让四个好朋友背靠背,反过来,我们把四个角向中心交叉折,压*。看,四个小朋友多么亲热呀!

      师:再将上下、左右两条边、两个角对齐,压*成一条线。

      3.教师将折好的这一步反过来师:这好像四顶小帐篷,四个小手指当小柱子,把四顶小帐篷支起来,转过去看一看会变成什么呢?幼:......

      4.添画师:现在让我们给小狐狸画上眼睛、嘴巴和胡须吧!你学会了吗?现在请你们试一试来折一只小狐狸把。(难折的地方重点讲一下)

      5.幼儿尝试折小狐狸折纸要求:折时要角对角,边对边、对齐压*折,纸要*整。

      幼儿分组进行操作,不会折的教师给予帮助、指点

      6.幼儿拿水彩笔进行添画

      三、结束部分

      游戏:森林音乐会师:小狐狸有这么多的好朋友,它好开心啊。森林里要举办音乐会了,你们想让你们的小狐狸参加吗?

      幼:......

      播放音乐,幼儿用手指控制小狐狸纸偶张大嘴巴唱歌、跳舞,自由创编动作参与音乐会演出。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2、让幼儿练*用剪刀见直线,提高用剪刀的能力。

      3、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惯。

      活动准备:

      色纸、白色皱纸、剪刀若干份。

      活动流程:

      导入活动——自由动手——总结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动手能力。

      你们有没有见过面条呢?那肯定也吃过了。你们知道面条是怎么来的呢?(幼儿自由说)我们今天也要来做“面条”。不过呢?不是用面粉,而是纸做,你们知道怎么做吗?(不知道)那先看老师做一遍,你们再做好吗?(好)这“面条”一要剪得直,不能弯,知道吗?

      二、幼儿自己动手剪,教师在一旁指导。

      要求:注意安全卫生,小心剪刀。

      三、总结:

      面条可以怎么吃?大家来说说看(幼儿自由说……)

      那你们说我们的“面条”有什么用呢?(幼儿自由说……)我们要把我们的“面条”保存好,不要弄坏,好吗?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活动目标

      1、认识树叶的颜色、形状和特征,培养仔细观察的能力。

      2、学*画树叶,提高孩子的绘画水*。

      3、游戏“帮树妈妈穿衣服”,陶冶孩子的审美情趣,培养孩子关爱树木的意识。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阅读全文]...

2022-04-03 14: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