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韵律活动教案

关于中班幼儿韵律活动教案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中班幼儿韵律活动教案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中班幼儿韵律活动教案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中班幼儿韵律活动教案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 中班韵律活动教案菁选

  • 中班韵律活动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韵律活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目标:

      1、学*律动,随音乐有感情地表演捉鸡烧菜的过程。

      2、在教师小幅度动作的提示下,记忆动作,积累学*动作的策略。

      3、与同伴共享动作表演的空间。

      准备:

      1、回家观察家长烧菜。

      2、打击乐器:铃鼓、碰铃、圆舞板若干。

      3、幼儿会场歌曲《杀鸡宰鸭》

      过程:

      一、音乐活动:小看戏

      ——教师:过年了,大家快乐看戏吧!

      ——带领幼儿拿出椅子下面的乐器,引导幼儿一起演奏《小看戏》

      二、歌唱活动:杀鸡宰鸭

      ——教师:快过年了!咱们杀鸡宰鸭,快乐地在一起好吗?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歌唱《杀鸡宰鸭》

      三、通过教师的语言,引导幼儿创编表演动作。

      ——教师:加入你面前有一只鸡,你怎样才能捉住它?烧鸡汤之前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怎么把鸡放进锅里?怎么盖上锅盖和打开锅盖,怎么做闻香味的动作?怎样品尝自己烧的鸡汤?

      ——请个别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动作元素,练*表演相应的动作。

      ——教师和幼儿共同随音乐做动作。

      在表演动作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关注老师的'动作和提示,表演杀鸡宰鸭的动作。

      四、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表演的更好呢?

      ——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和演示动作。

      ——教师带领幼儿表演唱歌曲《杀鸡宰鸭》

      附动作建议:

      (1)小节:找鸡(鸭)

      (2)小节:抓鸡(鸭)

      (3—4)小节:每拍做一下杀鸡(鸭)的动作。

      (5—6)小节:双手按| x x x x | x x x x |的节奏轮流做拔毛的动作。

      (7)小节:把鸡(鸭)放进锅里。

      (8)小节:盖上锅盖。

      (9)小节:打开锅盖。

      (10)小节:闻香味。

      (11)小节:吃鸡(鸭)。

      (12)小节:做出表示满足、高兴的动作。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愉快的情绪,能够初步理解歌词的内容。

      2、能够用身体语言来表现小花和毛毛虫的快乐。

      3、在活动中积极创遍动作并能够大胆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毛毛虫和小花的活动教具,毛毛虫和小花的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创设游戏情境,引起幼儿兴趣,理解动词“扭”。

      1、教师出示毛毛虫,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看谁来做客了?我们一起向它问声好吧。

      幼儿集体:毛毛虫好!

      (评析:活动的一开始,老师就运用亲切的问好方式将活动中的主人公就引了出来,引起了孩子的兴趣,十分适合小班的孩子。)

      2、教师扭动毛毛虫,帮助幼儿理解“扭”的意思。

      教师:毛毛虫还会跳舞呢,你们看!(教师活动教具并有节奏地朗诵歌词:毛毛虫,毛毛虫,扭呀,扭呀,扭呀扭)它是怎么跳的?

      (评析:教具的使用相当成功,吸引了所有的孩子,当老师说出扭的词语的时候,有的孩子已经开始跃跃欲试了,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接轨了,产生了一定的共鸣。)

    [阅读全文]...

2023-03-10 00:00:00
  • 幼儿园中班韵律活动教案 (菁选3篇)

  • 教案,中班,幼儿园
  •   目标:

      1、学*律动,随音乐有感情地表演捉鸡烧菜的过程。

      2、在教师小幅度动作的提示下,记忆动作,积累学*动作的策略。

      3、与同伴共享动作表演的空间。

      准备:

      1、回家观察家长烧菜。

      2、打击乐器:铃鼓、碰铃、圆舞板若干。

      3、幼儿会场歌曲《杀鸡宰鸭》

      过程:

      一、音乐活动:小看戏

      ——教师:过年了,大家快乐看戏吧!

      ——带领幼儿拿出椅子下面的乐器,引导幼儿一起演奏《小看戏》

      二、歌唱活动:杀鸡宰鸭

      ——教师:快过年了!咱们杀鸡宰鸭,快乐地在一起好吗?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歌唱《杀鸡宰鸭》

      三、通过教师的语言,引导幼儿创编表演动作。

      ——教师:加入你面前有一只鸡,你怎样才能捉住它?烧鸡汤之前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怎么把鸡放进锅里?怎么盖上锅盖和打开锅盖,怎么做闻香味的动作?怎样品尝自己烧的鸡汤?

      ——请个别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动作元素,练*表演相应的动作。

      ——教师和幼儿共同随音乐做动作。

      在表演动作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关注老师的动作和提示,表演杀鸡宰鸭的动作。

      四、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表演的更好呢?

      ——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和演示动作。

      ——教师带领幼儿表演唱歌曲《杀鸡宰鸭》

      附动作建议:

      (1)小节:找鸡(鸭)

      (2)小节:抓鸡(鸭)

      (3—4)小节:每拍做一下杀鸡(鸭)的动作。

      (5—6)小节:双手按|xxxx|xxxx|的节奏轮流做拔毛的动作。

      (7)小节:把鸡(鸭)放进锅里。

      (8)小节:盖上锅盖。

      (9)小节:打开锅盖。

      (10)小节:闻香味。

      (11)小节:吃鸡(鸭)。

      (12)小节:做出表示满足、高兴的动作。

      活动目标:

      1、据音乐想象嫩芽初锭和生长新叶的情状。

      2、结合音乐感受和想象。并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

      活动重点:

      用肢体动作表现嫩芽初锭情状。

      活动难点:

      结合音乐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

      象征嫩芽的`手饰。用嫩绿的皱纸栓在手上。

      活动过程:

      一、芽怎样长。

      1、春天来了,树枝上的嫩芽长出来了,你们知道树枝上的嫩芽是怎么长出来的吗?它是怎样长成绿叶的?

      2、启发幼儿想象自己是一个芽苞苞,用动作表现发芽的过程。教师以肢体和充满活力的神情,引导幼儿表现。

      二、绿绿的嫩芽长出来。

      幼儿听教师弹奏一遍音乐,告诉幼儿这段音乐讲的就是嫩芽长出来的事情。

      我们再仔细地听一遍音乐,想一想芽苞苞怎样长成嫩芽,又怎样长成一片新的绿叶?

      听了音乐,我们好象看见:芽苞苞长出来,一点一点长成了嫩芽。嫩芽抬起头,太阳照着它,暖阳阳的。嫩芽又仰起头喝雨水。就这样嫩芽慢慢长成了一片绿绿的新叶子。

    [阅读全文]...

2022-10-09 00:00:00
  • 幼儿园中班音乐韵律活动教案3篇

  • 教案,音乐,中班
  •   活动目标:

      1、据音乐想象嫩芽初锭和生长新叶的情状。

      2、结合音乐感受和想象。并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

      活动重点:

      用肢体动作表现嫩芽初锭情状。

      活动难点:

      结合音乐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

      象征嫩芽的手饰。用嫩绿的皱纸栓在手上。

      活动过程:

      一、芽怎样长。

      1、春天来了,树枝上的嫩芽长出来了,你们知道树枝上的嫩芽是怎么长出来的吗?它是怎样长成绿叶的?

      2、启发幼儿想象自己是一个芽苞苞,用动作表现发芽的过程。教师以肢体和充满活力的神情,引导幼儿表现。

      二、绿绿的嫩芽长出来。

      幼儿听教师弹奏一遍音乐,告诉幼儿这段音乐讲的就是嫩芽长出来的事情。

      我们再仔细地听一遍音乐,想一想芽苞苞怎样长成嫩芽,又怎样长成一片新的绿叶?

      听了音乐,我们好象看见:芽苞苞长出来,一点一点长成了嫩芽。嫩芽抬起头,太阳照着它,暖阳阳的。嫩芽又仰起头喝雨水。就这样嫩芽慢慢长成了一片绿绿的新叶子。

      我们再仔细听一遍音乐,想想嫩芽生长的样子。

      引导幼儿感受音乐,注意乐曲前半段和后半段的不同,教师用语言、动作提示幼儿注意音乐的变化。

      引导幼儿带手饰,根据音乐的变化表现嫩芽的生长过程。

      请一些表现力较强的幼儿商定用哪些动作进行表现,并进行表演。

      活动目标:

      1、根据音乐节奏X X | XX X |,踩着跳舞毯上的脚印变换不同的跳跃动作。

      2、通过自己创编跳舞毯上不同方位的脚印,从而创编不同的舞蹈动作。

      3、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所想的动作,体验跳舞毯带来的乐趣,发展身体动作的灵活性及思维的创新性。

      活动准备:

      1、用4块小泡沫地垫拼成的大正方形地垫与幼儿人数相等,在大地垫的不同方位贴上不同数量的脚印标记。

      2、音乐《丑小鸭》。

      活动过程:

      一、随着音乐《丑小鸭》进场。

      二、出示跳舞毯,引导幼儿想出不同的跳跃动作。

      1、我们的小脚很能干,除了走路、跑步外还会玩游戏呢!其实小脚他还有一个本领,就是会跳舞。今天,老师带来一张神奇的跳舞毯,我们一起来看看。

      2、出示跳舞毯,让幼儿尝试在跳舞毯上可以怎样踩着脚印跳舞。

      (1)跳舞毯上有什么?一个脚印表示这里只能放一只小脚,两个脚印表示这里可以放两只小脚丫。

      (2) 在我想请小朋友试试在跳舞毯上踩出刚刚小鸭子高兴的叫声“呷 呷 | 呷呷 呷 |”,请记住,你的两只小脚都要踩到脚印上。

      3、幼儿尝试动作并进行交流,请个别幼儿上来展示,鼓励大家一起尝试富有创意的动作。

      4、尝试自己重新摆放脚印的位置,创编多种不同的跳跃动作。

      (1)我们的跳舞毯都是一样的,谁的小手最能干,能变出和别人不一样的跳舞毯来?

      (2) 变成新的跳舞毯啦!让我们试一试,跳法和刚才有什么不同了?

      5、尝试跟着音乐的节奏在跳舞毯上跳舞。

      刚才小朋友们想了很多好看的动作,现在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在跳舞毯上跳舞吧!

      活动目标:

      1、根据音乐想象嫩芽初绽和生成新叶的情景。

      2、结合音乐感受和想象,并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象征嫩芽的手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前带幼儿观察过树枝上的嫩芽。

      (二)嫩芽是怎样长出来的?

      1、春天来了,树制枝上都长出了什么呀!(嫩芽)

      2、嫩芽是怎样长出来的?(幼儿回答,并可用动作表示)

      3、启发幼儿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芽苞苞,用动作表现发芽的过程。

    [阅读全文]...

2022-03-16 00:19:24
  • 幼儿园中班音乐韵律《小鲤鱼跳龙门》教案 (菁选3篇)

  • 教案,音乐,中班
  •   动作建议

      A段:

      前奏:教师预令“准备出发啦”。

      [1-8]小节:双手一前一后游动,每小节2次,共16次。

      [9-14]小节:双手放嘴巴前吹泡泡。

      [口令]:看,龙门到了!

      B段

      前奏:教师预令“鼓起勇气,准备出发”

      [1-8]小节:双手一前一后游动,每小节2次,共16次。

      [9-16]小节:双手一前一后交替用力游,每两个小节交替1次,共4次。

      [17-24]小节:双手合拢向前使劲泳,左右交替,每两拍一次。

      [25-32]小节:重音处起跳,跑动旋律处下蹲,共两次。

      [33-37]小节:重音处起跳,跑动旋律处下蹲,停顿三秒,结東音起跳。

      A段再现(参考第一次)

      活动目标

      1.结合绘本故事,感受A段悠闲、B段紧张的对比性音乐特征。

      2.基于情节变化,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小鲤鱼轻松游戏与勇猛跳龙门的场景。

      3.在与同伴一起经历小鲤鱼跳龙门的过程中,表现出勇敢、坚持的品质,体现成功后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听过《小鲤鱼跳龙门》的故事。

      2.物质准备:音乐、PPT。

      活动过程

      一、寻找龙门,感受与表现A段音乐

      1.出示PPT1,教师导语: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个龙门,跳过龙门我们就能变成龙,你们想变成龙吗?

      2.那我们出发吧,我们一起去找龙门。

      3.出示PPT2,龙门没有找到,通过乌龟爷爷的指引,再次出发寻找龙门,师幼合乐表现A段音乐

      4.出示PPT3,看见乌龟爷爷说的桥洞,龙门快到了,师幼共同游向龙门,幼儿合乐表现A段音乐。

      二、勇闯龙门,感受与表现B段音乐

      1.出示PPT4,教师导语:遇见螃蟹,小螃蟹说跳龙门很危险,你们怕吗?

      2.出示PPT5,为了你们的安全,妈妈先去试一试。

      教师肢体动作演绎B段“赶紧游、用力游、使劲游、跳龙门”。

      3.提问:妈妈是怎么冲过一个又一个大浪的?

      4.教师借助PT与幼儿共同回忆妈妈跳龙门的音乐情境,并杭理:不同的浪,小鲤鱼游的姿势是不一样的。

      5.小结:跳龙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先来练一练,听清音乐,千万别被浪冲走了。师幼合乐表现B段。

      6.小鲤鱼你们跳龙门的本领学会了吗?我们出发吧。

      7.出示PT6、7、8,通过“变龙头、变龙身、变龙尾”三部曲,幼儿尝试表现B段。

      三、齐跃龙门,完整表现音乐

      1.出示PE9,教师导语:还有那么多小鲤鱼也想跳龙门,你们愿意把本领教给他们吗?

      2.小龙们,带好你们的鲤鱼朋友,出发吧。

      3.带领其它的“小鲤鱼”,幼儿完整表演ABA三段。

      4.出示PPT10,我们都变成龙啦,让我们在天空自由翱翔吧,结束。

      活动目标:

      1、练*立定跳过 20~30厘米高度的障碍,发展下肢弹跳能力。

      2、在探索立定跳高的高度过程中,了解自己的弹跳能力,勇于挑战自我。

      3、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中自我的重要性,增进团队荣誉感。

      重难点:

      练*立定跳过 20~30厘米高度的障碍,发展下肢弹跳能力。

      活动准备:

      每人一块泡沫垫子,花球若干,背景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幼儿集体跑步进场。

    [阅读全文]...

2022-10-09 00:00:00
  • 《数鸭子》的韵律活动教案3篇

  • 教案
  •   活动背景

      《数鸭子》这首歌曲生动活泼,富有节奏感,歌词浅显易懂,深受幼儿喜爱,甚至许多幼儿听着听着便已回唱了,并且模仿小鸭子叫着。我们立即抓住这一有利教材,对此曲进行改编,编成了二声部合唱的游戏活动,并制成了电脑课件,提供给幼儿看图创编小鸭叫声,使幼儿在学小鸭叫声中进行合唱,从而促进幼儿友好合作,及感受到歌声和谐的美。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二声部节奏配乐。

      2、创编小鸭子的叫声,探索二声部节奏配乐,注意歌与节奏声二合一协调统一。

      3、充分享受音乐探索活动的快乐,体验和声的美。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幼儿已了解歌曲主要情节内容,会唱《数鸭子》歌曲。

      活动过程:

      一、听《小鸭子》音乐,幼儿舞蹈进场。

      要求 :两两合作舞蹈。

      师:小鸭们,让我们同好朋友一起去游泳吧。

      二、续教歌曲《数鸭子》

      (一)回忆歌曲《数鸭子》

      引导幼儿看多媒体歌唱,要求唱出小鸭子由远及*、由*及远的声音变化。

      师:我们上次学过一首我们鸭子的歌,它的名字叫什么?

      幼:《数鸭子》。

      师:这首歌曲第一部分讲了什么?

      幼:小鸭子从远处游来。 师:远处游来小鸭子的叫声有什么变化?

      幼:越来越响。

      (二)通过倾听音乐,尝试探索小朋友歌唱与小鸭子说话情节匹配

      师 :小鸭子非常愿意和大家做朋友,说心里话,你们听听歌中哪些地方小鸭子和小朋友在一起说话(幼儿听音乐后交流)

      幼A:小鸭子游过来后。

      幼B:小朋友唱歌的时候。

      评析:幼儿在背景音乐情景下,清晰回忆歌曲情节,想象小鸭们何时去和小朋友说话。

      (三)幼儿创编节奏引导幼儿进行歌声节奏二合一配乐演唱,体验和声的美。

      1、引导幼儿创编节奏,尝试与师配合“学小鸭说话”。

      师:你觉得小鸭子会怎样说话(幼儿讨论后个别幼儿交流,教师根据幼儿创编的节奏点击电脑,显示节奏,师唱歌,幼儿集体学小鸭子说话,要求幼儿不受他人干扰,并且请幼儿说说融合的感觉。)

      幼A:嘎嘎|嘎嘎嘎|

      幼B:嘎嘎 嘎|嘎嘎嘎|

      ……

      评析:幼儿在师引导下想象出各种节奏的小鸭叫声,特别利用电脑课件,将幼儿创编的节奏显示出来,幼儿十分感兴趣,注意力也十分集中,积极主动的参加创编活动。并且与师进行配合,歌声和谐、动听。

      2、幼儿选择最喜欢的小鸭子说话节奏,边看多媒体课件边分角色配合。

      第一遍要求看自己的声部图谱演唱。

      第二遍要求欢快地演唱、说话,歌声与节奏协调一致。

      评析:幼儿创编了各种小鸭叫声,个个十分欣喜。抓住此兴趣点,循序渐进的让幼儿投入角色进行合唱,促进幼儿间相互合作。特别是让幼儿在看多媒体时,引导幼儿感受小鸭的欢快情绪。从而促进了幼儿情感上互动,表现小鸭的心情,同时又提高了幼儿合唱的综合素质。

      小鸭子说的话各种各样真好听,我们下次再来和他们说心里话吧!我们除了小鸭子是好朋友,还有其他更多的朋友,让我们找个朋友玩个《猜拳游戏》吧!

      评析:这一部分是活动的尾声,让幼儿对这次创编活动及二声部节奏配乐有一定的延续性,激发幼儿再创编的欲望。最后,又以《猜拳游戏舞》结束,充分让幼儿享受合作带来的欢乐。

      三、活动评价

      整个活动我们围绕幼儿的兴趣点,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各种小鸭叫声,并有机结合电脑课件,初步帮助幼儿进行二声部节奏配乐,感受音乐欢快的氛围,激起幼儿情感共鸣和表现欲望,使孩子的内心情感自然宣泄出来。此外,在数鸭子合唱游戏中,“小鸭”与“小朋友”两角色的情感交流、歌声融合,更充分激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享受到了合作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数鸭子》第一段,并能随音乐简单跟唱。

      2、幼儿通过参与活动感受歌曲带来的快乐情绪。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数鸭子》音乐,小鸭图片,桥,老爷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方案3篇

  • 活动方案
  •   教材分析:

      在少数民族的很多盛会中,人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其乐融融。这类舞蹈动作简单、易学,随时可以邀请围观的朋友加入舞蹈的行列。由此想到,组织幼儿韵律活动决不应强调舞蹈动作的难度及美观,而是应该让幼儿充分体验结伴舞蹈所带来的快乐情绪,乐于参加集体舞的韵律活动。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结构与节奏,掌握小兔“跳、蹦”两个基本动作。

      2、大胆探索创编木偶小兔的动作,并能合着音乐节奏运动。

      3、享受游戏情景营造的快乐,发展空间协调能力和结伴交往游戏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兔子头饰一个。

      2、录音机,兔子舞音乐。

      3、事先请一幼儿扮兔姐姐。

      活动过程:

      1、幼儿坐成半圆形欣赏音乐,感受快乐情绪。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从跳舞毯那里带来一首音乐,你们想听吗?(想)好,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幼儿欣赏音乐,并自由做节奏动作,如拍手、拍腿等。

      师:“喜欢这段音乐吗?为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师小结:“这是一段非常活泼、热情的音乐,听了让人觉得特别开心,特别想跳舞。”幼儿边听音乐边自由表演。

      2、熟悉木偶兔子的故事,探索创编木偶兔子的动作。

      师:“嘘,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这音乐说了一个故事—木偶兔子开音乐会的故事。夜幕降临的时候,森林里一片安静,木偶兔子们聚在草地上,围坐成一个大圆圈,当有魔力的音乐传来,奇迹出现了,木偶兔子全身活动起来,跳起了快乐的兔子舞。”

      师:“让我们一起变成木偶兔子,起来跳舞吧。”“木偶兔子变变

      变—幼儿做木偶兔造型。

      幼儿创编木偶兔的舞蹈动作,全体幼儿表演木偶兔子舞。

      以“领头人”的方式,幼儿随音乐舞蹈一次。

      师:“刚才XX小朋友的动作特别有节奏,有精神。”幼儿跟着学。“XXX小朋友跳舞时笑得特别甜。”幼儿跟着学。

      师:“让我们有精神地、快乐地再来一次。”幼儿随音乐再表演一次。

      3、用“兔姐姐”教学的方式,学*小兔跳、蹦两个基本动作。

      学*第一个基本动作:兔跳。

      师:“学会了木偶兔的舞蹈,不知能不能去参加兔子音乐会,让我们好好想想办法。”(兔姐姐跳上)

      师:“HEIIO,兔姐姐。”

      兔姐姐:“HEIIO,木偶兔子们。”

      师:“兔姐姐,你去那里呀?”

      兔姐姐:“我要去参加兔子音乐会呢!”

      师:“太棒了!你能不能带我们一起去呀?”

      兔姐姐(作思考状):“行是行,可是你们会学兔子跳了吗?”请幼儿上来学兔子跳。

      兔姐姐:“对了,兔子跳是用脚尖轻轻地跳,低低地跳,像我这样。还要有节奏地跳,瞧这样。”示范:

      前后前前前;1234。

      (跳跳跳跳跳拍手拍手拍手拍手)

      幼儿伴乐自由练*。

      学*第二个基本动作:兔子蹦。

      兔姐姐:“木偶兔子们跳得真不错,如果再加上兔子蹦起来的动作就更好看了,瞧我这样。”示范:

      前后前前前,蹦嚓蹦嚓蹦嚓蹦嚓。

      (跳跳跳跳跳,踢腿踢腿踢腿踢腿)

      “如果你们学会了这个动作,就可以去参加兔子音乐会了!BYE—BYE。”(兔姐姐下)

      教师讲解师范动作难点:伸出腿,勾脚尖,另一条腿曲膝。幼儿伴乐自由练*。

      4、组合兔子跳和蹦两个基本动作。

      师戴上头饰:“现在,让我这个兔姐姐带你们去参加兔子音乐会吧。不过天黑了,森林里可能会迷路,小兔千万不要掉队!”

      众幼儿用基本动作组合成韵律动作前行。

      师:“瞧,这里就是开音乐晚会的大草地。咦?怎么没人?”

      录音机传出有魔力的声音:“亲爱的兔子朋友们,你们来迟了,今天的舞会已经结束,请你们明晚七点钟准时来参加我们的兔子音乐会。BYEBYE—”

      师:“今天我们练兔子舞迟到了,让我们回去休息休息,养足精神,明天再来!”幼儿喝水休息。

      5、进一步熟练韵律动作,享受游戏情境的快乐。

      兔姐姐上:“小兔子们快醒醒,我们要去参加兔子音乐会啦!让我们坐上动物快乐小列车,出发吧!呜—”幼儿双臂搭在前面小朋友肩上成火车状,蛇行韵律成圈状。

    [阅读全文]...

2022-05-07 20:24:22
  • 中班幼儿美术活动教案

  • 教案,美术,中班
  • 中班幼儿美术活动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幼儿美术活动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学准备:

      白卡纸(连卷)、颜料(稀释过的)、一次性雨衣、吹塑纸、音乐

      二、活动目标:

      激发孩子充分的想象,让孩子识别基本色彩并搭配。

      三、活动过程:

      (1)夏天,天气特别炎热,雨婆婆也被太阳公公烤干了,大地叔叔都干枯了,就连小河姐姐都渴得快不行了。生活在小河里的小鱼们到处在找水喝,可每到一处就被鱼儿们“咕咚咕咚”喝个精光。这可怎么办呢?

      带领幼儿作找水状一起游,并且把自己当做小鱼。

      (2)想到方法来拯救我们的小河姐姐了吗?

      出示兰色颜料并提问:河水是什么颜色的?想象以下干枯的小河是什么颜色的?那下面就请大家帮助河姐姐把蓝色的河水覆盖满整条小河吧

      (3)请小朋友穿好雨衣一人一个蓝色颜料杯子,把颜料倒在白纸上,并且用手把它抹匀,把白色都覆盖掉。

      (4)小河姐姐真高兴,因为她又恢复了活力,可是她不由的又伤心起来,因为她虽然恢复了活力,可是她的朋友们都不见了,下面我们就要帮她把朋友们找回来。

      请小朋友去已经覆盖满河水的小河里摸鱼,把纸拉起来,然后和妈妈一起去选一条尺寸大小都合适的鱼,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注意要涂在有纹路的那面),再把涂好颜色的那面印到白色的地方。

      这个环节一定要父母一同参加。

      (5)请父母帮助幼儿用手指点上小鱼眼睛。

      (6)可先洗手,因具体情况定。

      四、欣赏自己的作品《鱼趣》并且点评。

      目的:

      1、学*在指纹图案上添加简略的线条,表现出联欢会上的人物动态。

      2、培养幼儿大胆想象和添画的能力。

      3、体验运用新的绘画方式进行美工活动的乐趣。

      准备:

      1、小人国联欢会场景图一张。

      2、印有指纹娃娃的画纸,黑色沟线笔人手一份。

      过程:

      1、引发兴趣。

      (1)你们还记得《小人国》的故事吗?今天小人国的小人来我们幼儿园做客了!(请看大屏幕)这是国王,这是王后、公主和其他的臣民。噢,还有乐队呢,看他们跳的多开心啊!这么多有趣的小人是怎么画出了的呢?

      (2)引出上节课画的指纹娃娃。今天指纹娃娃也想和我们一块来参加晚会。

      2、教师示范动态。

      (1)以"小人国的联欢会上需要一位小姑娘"的情景为由,给指纹娃娃添画头发、五官、四肢等。(教师先示范动作,然后画出动态)

      (2)幼儿随音乐做音乐做动作,教师记录动态。

      国王请小朋友也参加舞会,还准备了很好听的音乐,大家一起来跳吧!

      教师将其中1—2位幼儿漂亮的动态现场画出。

      3、幼儿绘画。

      (1)现在轮到你们大显身手了!如果你是国王,请你举行晚会,那么你晚会上的小人会干些什么,会做些什么漂亮的当中呢?请你让自己的指纹娃娃也跳出好看的舞蹈动作,一起开一个盛大的舞会吧!

      (2)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画出不同形象的指纹小人,使画面丰富有情趣。

      4、幼儿随音乐拿着画好的小人一起去参加晚会跳舞吧!(出活动室)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手指印画的方式表现人物的造型特征。

      2、在想象故事的情节中,体验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准备:背景图、图画书、颜料和海绵制作的印泥若干、湿纸巾若干二、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价值分析:通过谈话,回忆了解小人国的各种人物。)刚才我们一起看了小人国的故事。小人国里有谁?

      小结:格列拂来到了小人国,和小人们成了最好的朋友。

      (二)图书欣赏(价值分析:在图书欣赏的过程中,了解人物的造型特征,并知道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造型。)

      1、每天都会有人邀请他到家里做客。瞧,谁来了?(打开图画书)A、小男孩

      (1)他的手里拿了什么?

      (2)小男孩拿着红旗去邀请格列拂,他会说什么?(他说:欢迎欢迎,热烈欢迎。)B、舞蹈家

      (1)你喜欢舞蹈家的什么地方?

      (2)舞蹈家会怎样去邀请格列拂呢?(她边做舞蹈动作边说:我真喜欢你,和我跳个舞吧。)C、小厨师

      (1)你从什么地方看出他是小厨师?

    [阅读全文]...

2022-11-07 12:43:08
  • 幼儿中班跑跳爬健康活动教案

  • 教案,健康,中班
  •   一、设计思路:

      进入中班后,我们的孩子基本动作更为灵活,他们不仅能够自如地进行跑、跳、爬等动作,还敢于尝试、探索各种动作。

      《指南》中指出:幼儿应大胆的进行各种身体运动,并具有调整自己身体运动的能力。出于孩子们的动机、兴趣,我们一起探索了不同形式的走、跑、跳。孩子们出现了许多新的创意。因此,我就开展了探索“身体、移动”的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将利用身体的四肢包括头、腰等各个部位来尝试移动,从自己身体本身得到运动的快乐是本次活动的宗旨。

      二、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走、跑、条、跳、爬、滚等能力,提高机体的协调性、*衡性。

      2、敢于运用自己身体各个部位来探索不同的动作,从中体验运动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孩子对走、跑、跳的不同形式有了尝试和探索。

      四、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幼儿绕场进行走、跑、跳的多种练*。

      走(慢走、快走、高个子走……)

      跑(高抬腿跑、踢屁股跑……)

      跳(双脚跳、单脚跳、转圈跳……)

      2、我的身体会移动。

      1)幼儿自由探索、尝试用不同方法来移动身体。

      要求:利用身体的移动,到达终点。但不能使用走、跑、跳三种动作。

      2)挑战

      个别幼儿进行动作的挑战,其余幼儿当裁判,判定该幼儿挑战成功或失败。

      鼓励幼儿积极挑战,利用身体的所有可利用的部位(肩膀、腰、臂、膝盖等)来尝试移动。

      和幼儿一起来积极尝试有创意、有难度的动作。

      3、放松运动

      游戏“雪人要化了”。

    [阅读全文]...

2022-10-27 00:00:00
  • 小班韵律活动教案:敲锣打鼓放鞭炮

  • 教案,小班
  •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熟悉乐曲,听辩敲锣、打鼓、放鞭炮的音乐。

      2.引导幼儿学*模仿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动作,初步跟上音乐节拍。

      3.复*游戏“找朋友”,鼓励幼儿人人参与游戏,体验参与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图片敲锣打鼓放鞭炮、大公鸡;视频转换仪、电视机、录音机、磁带各一;幼儿人手一套操作材料(放在小筐里);实物锣、鼓。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律动:高人走、矮人走。师生一起跟随音乐的高低变化模仿高人、矮人走,自由进入活动室。

      师:老师请小朋友去看电视,大家跟随音乐学高人走矮人走到座位上,听一听什么地方是高人走、什么地方是矮人走的音乐?

      2.复*歌曲:大公鸡。请幼儿在音乐伴奏下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两遍,并提醒幼儿唱出大公鸡洗澡时的高兴心情。

      师:看,电视里来了谁?对,是大公鸡,谁知道大公鸡用什么洗澡?让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来告诉大家。

      师小结:天气虽然很冷,但我们小朋友也要象大公鸡一样,要经常洗澡,做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孩子。

      二、基本部分:学*律动《敲锣打鼓放鞭炮》

      1.看一看,想一想

      (1)逐一出示小朋友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师:电视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看她手里拿的什么?

      幼A:有个小女孩在打鼓。

      幼B:小朋友在敲锣,。

      幼C:在放鞭炮,声音很响很响的,她把耳朵都捂起来了。

      幼D:有个人在放鞭炮,小朋友高兴的跳起来了。

      师:锣、鼓敲了以后才能发出好听的声音,谁愿意来试一试,大家仔细听,会发出什么声音?

      幼A:哐哐哐哐

      幼B:咚咚咚咚

      幼C:嘭啪嘭啪

      (2)集体徒手模仿动作。

      2.听一听,做一做

      (1)欣赏音乐敲锣打鼓放鞭炮。

      幼儿自由讨论后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听辩慢慢的敲锣、快快的打鼓、“嘭”、“啪”放鞭炮的音乐。(二遍)

      师: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大家仔细听,哪里是敲锣的音乐,哪里是打鼓的音乐,放鞭炮的音乐你听出来在什么地方了吗?

      幼A:我听到了放鞭炮的声音了。

      幼B:放鞭炮的声音在最后,很响的。

      幼C:敲锣的声音在一开始的地方,敲的很慢。

      幼D:在敲锣后面的是打鼓的音乐,打的很快的,我喜欢听。

      (2)幼儿跟着音乐一起模仿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动作。

      a.集体练*(二遍)师:来,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敲锣打鼓放鞭炮。

      b.弟弟妹妹分组练*(二遍)

      c.一边模仿声音一边模仿动作表演(二遍)

      3.想一想,找一找

      (1)请幼儿找出敲锣打鼓的图片

      (2)两张图哪一张象慢慢敲锣的声音,哪一张象快快打鼓的声音。(请幼儿找出)

      师: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4张图片,等会儿就找一找,哪张是打鼓的图片,哪张是敲锣的图片,这里还有两张,看一看哪张象慢慢的敲锣的声音,哪张象快快的打鼓的声音?

      (3)集体听音乐表演(二遍)

      三、结束部分

      1.复*游戏《找朋友》。鼓励幼儿能在音乐伴奏下进行游戏,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师:敲锣打鼓放鞭炮真呀真开心,让我们把电视机关掉,来跳个舞吧,赵老师知道我们小朋友来到北珊湾幼儿园,来到小三班,认识了好多新好朋友,想不想找你的朋友一起做游戏、跳舞?好,下面让我们跟着音乐去找你的朋友跳起来吧。

      2.随此音乐边拍手边出活动室。

    [阅读全文]...

2022-10-27 00:00:00
  • 幼儿园小班韵律教案 (菁选3篇)

  • 教案
  •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感应歌谣的语词节奏。

      2.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惯。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塑料软垫、食物图卡和粪便图卡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有过肚子不舒服的时候吗?肚子痛想上厕所的时侯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幼儿发表肚子发出的声音,并以口技模仿。

      2.老师示范语词动作,幼儿模仿。

      二、听儿谣感应节奏

      1.听儿谣一遍

      师:我拉POOPOO的时候会发出PEEPEEPOOPOO的声音,请大家听一下我拉POOPOO的时候是怎样的?完整一遍,教师示范:(PeepeePoopoo拍手,肚子不舒服,手按肚子蹲下。)

      2.教师随音乐一齐律动。师:我拉Poopoo的时候是怎么说的啊?(肚子不舒服),后来是叫谁来帮忙的呢?(Mamamiya)

      师:你们有没有Poopoo的啊?你们想不想拉Poopoo?(请幼儿示范)

      师:你们想不想一起拉Poopoo啊?好吧,大家一起来吧(幼儿一起律动)

      三、软垫马桶游戏

      1.单人游戏:软垫紧贴屁股。

      叠声字:念词四处走动,其他语词:屈膝微蹲

      2.软垫散放在地上,游戏活动同上。

      3.游戏:抢马桶(5人一组)

      四、食物与粪便的关系

      1.老师出示粪便图卡及食物卡,说明其关联性。

      师:“肚子不舒服,那你们知道他拉的Poo是什么样子的吗?”

      出示无法形成Poopoo.苍蝇粘过的食物

      长条型Poopoo图卡:说明吃蔬菜水果

      一粒一粒Poopoo:吃汉堡薯条

      2.小结:所以我们*时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哦!拉出健康漂亮的Poopoo,做个健康的人!

      五、结束:一起去洗手!

      课后反思

      小班上学期的幼儿,多数孩子会产生如厕的问题。他们有的是因为还没有学会这项生活技能,有的是因为玩得太投入忘记了如厕等等,这样不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小班上学期健康领域的目标是要养成自己大小便的卫生*惯,因此我选择奥尔夫音乐游戏《peepeepoopoo》。因为游戏和模仿是小班幼儿学*的特点,而音乐游戏不仅给孩子们提供了情节,而且充满了趣味性,并且给孩子音乐的享受。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通过模仿动作和表情表现排便,让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体会到上厕所其实也是件快乐的事情。

      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在音乐伴奏下用动作和表情来表现排便。幼儿通过模仿、经验的迁移学会玩这个游戏,并且每一次的游戏都会有新的要求,这些要求是层层递进的,幼儿在这样的挑战中始终保持愉快的情绪。

      一、教学目标

      1、乐意用动作、歌曲、表情,表达对小小鸡和鸡妈妈的喜爱之情。

      2、在唱唱玩玩中学*做音乐游戏《小小鸡》。

      二、活动准备

      1、情景课件。

      2、区域活动中,幼儿自由听赏过歌曲的旋律。

      3、创设在游戏中学*的氛围。

      4、准备鸡妈妈头饰一只,音带,录音机。

      三、活动流程

      1、引出课题:听小鸡叫,问"谁来了?"幼儿回答,打开课件引出小鸡及音乐。

      2、看小鸡、听节奏、做动作。

      ①引导幼儿看小鸡,模仿学做各种小鸡的动作,激发幼儿的兴趣。

      ②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并学做小小鸡。

      3、听歌曲,讲解游戏规则。

      4、教师听音乐,表演小小鸡,让幼儿模仿。

      5、引出鸡妈妈。教师表演鸡妈妈找小鸡。(初步感知游戏规则)

      6、告诉幼儿这是一个音乐游戏,游戏是有规则的。(幼儿表演小小鸡在草地上玩耍,做各种动作,鸡妈妈来找小鸡,按音乐旋律进行游戏)

      7、幼儿游戏

    [阅读全文]...

2022-10-09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