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扬传统文化的古诗

关于赞扬传统文化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赞扬传统文化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赞扬传统文化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赞扬传统文化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128) 说说(65) 名言(56) 诗词(1k+) 祝福(38) 心语(889)

  • 弘扬传统文化优秀征文

  • 优秀,文化,传统
  • 弘扬传统文化优秀征文

      借优秀传统文化之力,修正我们的道德素养,让我们的民族拥有更强健的体魄,假以时日,东方巨龙必将翱翔九天!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弘扬传统文化优秀征文,欢迎阅读!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谓的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

      *报告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加以强调是对民族精神内涵的发展,也是对文化建设理论的深化。培育民族精神应该从大小环境做起,大小年龄进行普及教育。大的环境,国家应该倡导,鼓励这种精神,使国民具备这种精神,并使其变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动力。而从小的方面来说,应该在各类教育中渗透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大力发展教育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养。

      当前,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首先要培育与弘扬**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清正廉洁、永不自满,乐于奉献等的民族精神,不落于时代而不断发展;不囿于陈规而勇于创新;不敢于骄傲而奋发向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今天的伟大变革和新的伟大实践,正是孕育新民族精神的最佳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反复提炼,不断总结,为民族精神的宝库增光添彩,这既是民族精神发展的攻坚战,又是民族精神前进的光辉点。

      仰望中华世纪的圣火我们感到中华民族正闪耀着我们民族特有的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而且,正是这种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从落魄中重新崛起,并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祖国后代的我们,所要做的是同先辈们一样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地做到: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这不但是每个中华儿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根本途径,更是祖国对我们的要求。

      让我们一起为中华传统文化这颗长寿树浇水、施肥吧!

      浩瀚苍穹,蔚蓝天空,孕育了华夏五千年古老璀璨的历史与文明。“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激励着多少中华儿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教诲激励和成就了多少中华伟丈夫,民族大英雄。还有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孙中山“天下为公”的胸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都让我们回想起中华民族一段又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如今的“神八”飞天,*人演绎了多少了不起的神话!

      有诗云:

      梁启超先生早就说过: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因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青年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中华传统文化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它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因此我们有必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其指引着我们大学生前进的方向。那么作为大学生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呢?

      我们孝敬父母,用一杯淡淡清茶,一句贴心的问候,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尊敬师长,文明礼貌,处处体现着我们礼仪之邦的风范;我们努力学*,“敬业乐群、臻于至善”,不断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虽然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是一些简简单单的*凡之事,但是我坚信,润物细无声,终有一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定会深入人心。

      我们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的新一代。黄河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长城让我们永远刚强,“神舟”载人飞船使我们的天地无限宽广。传承了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正等待我们去发扬光大。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未来属于我们,世界属于我们,让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熏陶下,刻苦学*,顽强拼搏,时刻准备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古人描绘的美好生活,,仙鹤长鸣,神鹿奔跃,日月轮回,世代不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东方文化美德几千年长盛不衰,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文化与民族共生共存,只有民族文化的复兴,才有完整意义上的民族伟大复兴。道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灵魂,也是民族的价值观,更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传统社会的美德教育往往最初从亲缘关系开始,靠的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幼儿从小就感受到亲情的薰陶:

      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并不断调整和更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惯;她既有强烈的历史遗传性,又有鲜活的现实变异性;她作为文化的基因,在每个*人的血液中流淌;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个*人和自己的后代。

      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既是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又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使历史与现实相联,使民族精神真正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重在弘扬”、“重在培育”,但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继承是前提,创新才是根本,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永恒动力。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仅有历史的传承是远远不够的。惟有创新,才能发展;惟有创新,才能不朽。历史没有止步,创新就不应该停止,民族精神也就不会终结。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它始终是发展的、前进的。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都会孕育出新的民族精神。无论是**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还是建设和改革年代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延续与升华,是**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

      正是这种闪烁着时代光辉的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先进思想并顽强奋斗精神的杰出人物:林则徐、谭嗣同、方志敏、鲁迅、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他们为振兴中华上下求索、矢志不渝,推动了历史发展和民族进步,深刻地改变着时代的面貌,他们高扬着鲜明的时代精神,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力量。

      汉唐气象,时代华章。与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的雄健步伐相伴,一种昂扬向上、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正在神州大地激越弘扬。

      一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正是一部浩气长存正气磅礴的绚丽诗史,在这个历史长河中,不断有正气人物,正气故事出现。在我们宏伟壮阔的*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英雄人物、英雄事迹也是层出不穷的,在他们的身上真正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美德和社会公德,也张扬着浩然的民族正气和民族精神,这些是我们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公民道德和民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他们身上有没有优秀的民族精神,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千秋大业的大事。因此,我们一定要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努力把其培养成为*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

      族精神教育的生动教材。只有不断弘扬和培育符合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并用它来哺育下一代,我们的民族振兴才会有希望。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是中华子孙的美德,爱国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生动的诠释。而中华民族精神则是*革命胜利和建设的精神动力,是光照千秋的高尚情操,是伟大的中华之魂。

      他记录了*的强盛,闪耀着人们以勤劳和智慧所创造出的灿烂文明。中华美德,也在我们发展与进步中渐渐散出光芒,于是*便有了“礼仪之邦”这样的美称。而当一个文化之都发展到今天这样繁荣时,中华美德的光芒却因受到外来文化和不良思想的冲击,被人们忘却。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把这属于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这正是我们代代相传的传统与使命。

      古往今来,一个又一个的历史故事,教给我们一个又一个的中华美德:从孔融让梨到一字千金,无疑都是在告诉我们爱国、明志、孝敬、知耻与诚信。其中,我认为诚信最为广泛。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我认为诚信就是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没有立足之地,什么事也做不成。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既是为人之道,又是做人之本,也是当代人民塑造健康人格、实现人生价值的道德基石。

      关于诚信,有这样一则历史故事——《曾子杀猪》: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的妻子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后来,曾子的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道:“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你别当真。”可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曾子便把猪杀了。事后,他告诉妻子:“许诺过的话,就一定要做到,这就是诚信。”

      曾子深深懂得,做人应该诚实守信、说话算活。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是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当今社会,有许多不守信用的人,他们不懂得在一切道德品质中诚信才是世界上最需要的。不论你学历多高,不论你权力多大,不论你钱财多少,真诚与朴实才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品质。*勒说过:即使你衣衫褴褛,也不要忘记穿上诚信的衣裳。因为生命是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惟有诚信使你看*正的自己。

    [阅读全文]...

2022-04-15 21:44:33
  • 弘扬传统文化标语

  • 励志
  • 弘扬传统文化标语(精选65句)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标语吧,标语肩负着“社教”的.使命,在影响社会舆论和文化传播中,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起着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标语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弘扬传统文化标语(精选65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博览五千年,塑造当代贤。

      2、传学及古今,经略贯华夏。

      3、承千年精粹,为往圣继绝学。

      4、扬时代弘毅,为万世开太*。

      5、用心传承文明,用行成就未来。

      6、文化点亮心灯,文明美好人生。

      7、文明凝聚力量,文化成就辉煌。

      8、学传统文化,做当代智者。

      9、博古而通金,挥手在云端。

      10、弘扬传统文化,共建幸福中华。

      11、*四书五经,修德蕴之人。

      12、国学经典智慧,创造美好人生。

      13、传承华夏文明,引领立志修身。

      14、秉承祖先智慧,传播华夏文明。

      15、传承古文化,塑造新人才。

      16、传华夏文化,通古今未来。

      17、知儒道孝易,看学苑汶林。

      18、传承弘扬文化,成就美好人生。

      19、传承弘扬文明,鼎立世界中华。

      20、传东方智慧,品华夏文化。

      21、传播东方智慧,共享华夏文明。

      22、承圣贤之德,解天下之事。

      23、传统文化播神州,华夏文明永流传。

      24、传圣贤道、授大成业、解精神惑。

      25、博学助君明志,笃行助力致远。

      26、借助先贤成就,打造现代经典。

      27、传华夏文化,通古今未来。

      28、*古之至理,明处世之道。

      29、知儒道孝易,看学苑汶林。

      30、*文通古今,惠民在人心。

      31、传古今经典,树当代风范。

      32、吸文化,立万代基业。

      33、弘扬传统文化,守护精神家园。

      34、普新道新德,及优生名仕。

      35、修身齐家,汶林学院传教。

      36、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37、用东方智慧优化您的生活。

      38、传统文化,让生活更美好。

      39、传承古文化,修身齐圣贤。

      40、扬智者之帆,行慧者之路。

      41、学传统文化,做当代圣贤。

      42、培养*魂,树立*心。

      43、传古今文化,播东方神韵。

      44、传承国学精华,陶冶精神情操。

      45、传授东方经典,培训传统文化。

      46、温*东方文化,修身齐家*天下。

      47、复古代文化,展今朝风采。

      48、汇集东方智慧,传播华夏精神。

      49、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阅读全文]...

2022-01-02 08:44:48
  • 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班会

  • 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班会(精选10篇)

      在我们*凡无奇的学生时代,说起主题班会,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主题班会就是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的班集体成员的自我教育活动。一个好的主题班会都需要包含哪些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班会主题

      弘扬*传统文化

      二、活动背景

      大众传媒对中学生的影响不可小视。电视、电脑和网络游戏中的那些虚幻的爱情,暴力和血腥的场面,崇尚武力、崇尚金钱的价值取向,以及大量粗制滥造的影视作品,对中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在中学里,学生学的科目多达十几种,对传统文化的涉及少而又少。偶尔涉及,也是以古文的形式出现。我们有的中学生、甚至于大学生,必须经过翻译才能明白其中的含义。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再怎么发展,也只能成为别人的文化附庸;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再怎么粉饰,也只能是一盘散沙。

      三、活动目的

      1、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孕育学生的文化底蕴。

      2、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提高学生学**传统文化的热忱。

      3、全面发展*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

      四、参加对象

      全班同学、班主任、学生代表

      五、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20xx年x月5号

      地点:湘府中学171班

      六、活动形式

      主题班会、知识竞答、全班互动、交流

      七、活动内容

      1、观看《百家讲坛》中于丹老师讲《论语》的片段

      2、传统文化知识竞答

      3、诵读传统文化经典

      八、活动过程

      第一个环节:儒家文化

      向同学们介绍《论语》的有关情况,介绍于丹老师及其《论语》研究的成果。

      1、播放央视《百家讲坛》节目中于丹老师讲《论语》的片段。其中,《论语》中“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的交友标准向我们指明了一个以朋友为坐标的未来,也让在座的同学们充满了感触。

      2、请几位熟读《论语》的同学上讲台来,与大家一同讨论读《论语》的心得。并结合自己的想法,就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论语》的传统与同学们交换意见。

      3、诵读《论语》中的名言警句,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第二个环节:知识竞答

      1、活动规则:

      以组为单位,共六个组,采取淘汰制。活动共2轮,第一轮淘汰3支代表队,第二轮3支代表队,通过竞争答题,将产生冠军、亚军、季军、三支代表队。每队按顺序在规定的时间内答题。答题过程中,不得借助通讯工具或其他工具,否则按违反比赛规则处理,直接淘汰出局。当出现某两支队伍分数相同时,进行备份题抢答,抢答方式与第一轮方式相同。

      2、计分总规则:

      每队基础分100分,答对在原有的基础分上加上相应的分值,答错在原有的基础分上扣掉相应的分值作为每轮结束的总分数。

      3、具体流程:

      第一轮:【必答题】

      题型设计:总共5道题,全为选择题。

      每队基础分100分,答对加10分,答错不扣分

      规定答题时间:15秒(超过规定时间将按答错处理)。

      第一轮结束:通过计算分数,总分数排名在前3名的队伍晋级,其他3支队伍淘汰出局,主持人谢谢他们的精彩表现。

      第二轮:【抢答题】

      题型设计:总共10道题,简答题为主

      评分标准:完全答对加20分,不完全答对加10分,回答错误扣20分每队按顺序依次在规定的时间答题。

      规定答题时间:20秒

      抢答方式:举手

      第二轮结束:通过计算,分出冠军、亚军、季军,并送上相应的奖品。

      第三个环节:诵读传统经典

      1、听张若虚配有古筝背景音乐的《春江花月夜》的音频。

      2、诵读先秦诸子百家经典。

      3、诵读唐诗宋词。

      4、诵读元曲中的经典段落。

      九、班主任讲话

      十、主持人总结此次班会的意义

    [阅读全文]...

2022-06-24 21:43:57
  • 赞美*传统文化的句子

  • 赞美,文学
  • 赞美*传统文化的句子

      导语:*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值得我们好好学*和夸赞。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赞美*传统文化的句子,供大家阅读和参考。

      1、*建立后,“*”正式成为*的国家称谓、*为世界文明古国,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与文明史。

      2、宋朝有个包青天,断案如神保*安、七侠五义是好汉,英雄豪杰美名传、今有雷锋好榜样,助人为乐传四方。

      3、陶瓷故乡在*,瓷都当推景德镇;陶器出现在史前,瓷器始于东汉间;洁白如玉薄若纸,透明如镜能照面;生活起居离不开,陶瓷文明震世界。

      4、看*的历史之路犹如西游记,历经坎坷,终成正果、看*的经济市场犹如三国演义,各路群雄,争显才能、看*的和*之路犹如水浒传,无论争斗,最终统一、看*的婚恋市场犹如红楼梦,滥情增多,各自纷飞。

      5、茶圣陆羽茶文化,一本《茶经》传天下,一杯清茶意悠悠,举手投足显风流,饮茶静心能生津,*品味悟茶道,参悟人生苦与乐!

      6、*传统文化在明清之际,通过西方耶稣会士,通过东学西渐,还传播到了欧洲一些国家。

      7、中华民族历史优,传统文化流传久,炎黄子孙代代传,发扬光大人人承!

      8、历史悠久远闻名,古玩字画至今行,康熙五彩元青花,价值连城代代夸,白石大千唐伯虎,字画远扬皆五湖,身在文化名古国,自豪感动受鼓舞!

      9、北京,彰显祖国的体育文化:贝贝游泳——速度快,晶晶举重——成绩好;欢欢射箭——得第一,迎迎长跑——用时少;妮妮体操——姿势美,大家拍手——齐叫好、个个都是小冠军,喜看*飘。

      10、华夏文明何其多,四大发明最伟大,辨别方向指南针,人工活字印刷术,不忘造纸与火药,造福人类促发展!

      11、大棚菜,遍地花,科学种田靠文化,绿色食品进万家,蔬果宝宝长得壮,全民健康你我他,我要游遍全*,祖国文化顶呱呱!

      12、中华文化五千年,煌煌巨著随处见,春秋战国有孔孟,百花争鸣巨人间,汉赋唐诗广流传,宋词元曲非等闲,明清小说人知晓,现代文艺领风骚!

      13、要说民族文化,必说琴棋书画;妙在收心养性,培养独特文明;塑造人格保证,追求脱俗意境;民族传统之镜,折射博大精深。

      14、中华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即汉族文化,汉文化、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以文化圈概念亦被称为“汉文化圈”。

      15、古往今来我不怕,孔子文化传天下,全球掀起国学热,孔子学院中外建,国学精髓世界扬。

      16、中医在我国古代起源,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记载着国人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承载着人类医学发展的优良关念,愿中医发扬光大,渊源流长。

      17、千年古国、世界上四大古国中唯一存在时间最长,文化传承没有隔断的国家。

      18、*传承了五千年的文化,成为这世界上的一朵奇葩、儒家思想遍天下,*瓷器人人夸。

      19、国粹京剧美名扬,生旦净末各方长,抑扬顿挫声貌聚,小小舞台现沧桑、中华戏曲一绝创,各地曲目更多样,人生犹如戏中人,你方唱罢我登场。

      20、我赛跑,刘翔笑;我投篮,姚明拇指翘;跳台跳马自由操,足球排球把水跳;游泳击剑又射击,举重竞走和柔道;我要做个全能手,世界排名我最高。

      21、浩瀚青史,概括于坛内;辉煌文化,浓缩于眼前、徐行三百米*坦甬道,遥想五千年坎坷长途、论英雄不计成败,数风流可鉴兴亡。浪淘何物?劝归谁家?文化乃长青树,科学乃聚宝盆、创造人间福址,推动历史车轮。

      22、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三分魏蜀吴,一统秦两汉、华夏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都是奇迹的历史印记。、

      23、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宋扬名,一朵青花绽放,元瓷从此名久远、斗彩五彩明渐起,惹一方妖艳、清法郎色彩鲜,名扬中外瓷中冠、无色传奇弥漫,中华瓷器名远。

      24、中华江山美如画,群山交错如龙舞,千江万河碧水流,无垠草原绿如菌,豪气儿女爱中华。

      25、太极清影武当山,少林神功少室练,峨眉刚劲柔中显,南来圣地佛山。功夫盛名远传。留恋霍家佛家拳,慕名方家掌中仙。功夫中华象征,回想百味丹田。

      26、新加坡则从年代,就开始推行以*儒家传统文化为中心内容的“文化再生”运动。

      27、西湖龙井,铁观音,*的茶香就是清;女儿红、老白干,*的酒就是醇、*文化五千年,传统美德万里传。

      28、中华儿女大家庭,兄弟姐妹是一家,尊老爱幼是美德,努力学*报祖国,富国强民共奋斗,爱我中华记心中。

      29、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让世界为之赞叹,让国人为之骄傲!然而,时光流转,时代变迁,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传统文化似乎被遗忘在尘封的角落。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文化亢奋的时代,“韩流”来袭,势不可挡,西方文化不断“抢滩登陆”,多元文化让*变得越来越国际化,越来越时尚前卫。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拉*了*与世界的距离,一方面走向国际化的同时也会带来传统文化的迷失。这是多么可怕!没有别具特色民族文化,必然无法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赢得世界的尊重!

      30、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如同耀眼的星座,光耀了悠悠五千年。其中的许多精华,被代代相传,价值历久而弥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学文化经典。它是古老文化的智慧结晶,是*文化和中华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递的瑰宝。

      31、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国学源自天地,从伏羲仰天俯地而悟易经,到屈原漫游天地而得九歌,再到竹林七贤隐居山林而通三玄,古之高士,欲有所得,无不与天地相交接。故我说:国学亦有大美。国学大美,美在境界,美在德操,美在文字,美在悲悯,美在轻盈。先悟境界。孔子之美如一丝春风和煦而温暖,孟子之美如一阵夏雨热烈而强劲,庄子之美如一片秋叶淡泊而悠远,老子之美如一场冬雪晶莹而博大。

      32、首先说传统文化中民俗的魅力。这是几千年代代相传的、为普罗大众接受实践的层面。包括节日*俗,生活中婚丧嫁娶*俗,服饰*俗等。今天,婚丧嫁娶*俗和服饰*俗等随着时代变革发生变化了,这也是事物变化的规律。节日*俗有过春节的*俗,串门拜年放鞭炮庙会等等;元宵节灯会的*俗,二月二龙抬头,清明节扫墓,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七夕*俗,中秋节赏月,重阳节*俗,腊八喝杂米粥等。这些*俗中,除了如何过节、吃什么之外,当然还有尊重老人,注重家庭亲朋友爱,缅怀圣贤,欣赏大自然和谐美丽等元素在里面,而不是过春节了大家包饺子吧,到端午节了大家吃粽子吧,到中秋节了大家发月饼吧,不是这样的表面肤浅到吃的程度的文化。

      33、诗经文字简洁,以少总多,情貌无遗,读之可明道;楚辞文字沉郁,感情激奋,读之可养志;汉赋文字汪洋,规模宏大,读之可盛神;唐诗文字刚柔并济,气象万千,读之可立魂;宋词文字清丽,大美天成,读之可洗心;元曲文字激越,摇曳多姿,读之可通灵;明清小说文字典雅,描世间百态,读之可启智。

      34、*作为五大文明古国之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其内容极为丰富,涉及面也极为广泛,儒学这一文化符号就是*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它对我国人民的生活及思维方式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儒家思想最早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主要倡导政治统一、社会安定、道德规范,仁政以治、发展教育和生产等,这些思想对于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儒家传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的论调不仅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倡导,同时也是对创建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倡导,这些思想都能过在现代化的社会条件下继承下来。

      35、*传统文化国学之大美,美不尽言,美不胜收,美轮美奂,然大美无声,非虚妄浅薄者可闻,国学典籍含英咀华,默而无言,与你遥遥相对,无声的召唤令你心驰神往,当你怀一颗赤子之心走*国学,感悟国学,体味国学,践行国学多时,你会蓦然发现,国学大美,其实已在你心里。

      36、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是几千年来*人达成的共识。在西学东渐之过程中,在西方强盗坚船利炮打开国门,西夷东倭欺辱我族百年之后,国人痛定思痛,曾以为是传统文化的弊端带来了国家民族的衰弱,曾一度自轻,厚今薄古,重西轻东。但在社会文明发展遇到严峻挑战时,又祭起传统文化的法宝,希冀能从中获得灵气、吉利和智慧,重塑文明发展模式,寻找人类发展希望和机会。这,不能不说是传统文化的悲剧式的喜事。但不管世局悲喜和命运跌宕,传统文化能重新回归人心,为人类文明带来希望,也还是合乎了传统文化的上合宇宙规律。

      37、*传统文化中春节时家人团聚,强化了亲缘关系和孝道伦理等因素,每年有这么一个机会一家人欢欢喜喜辞旧迎新,总结过去的一年,为新一年积蓄力量和做精神准备。包粽子赛龙舟,则反映*老百姓对忠臣、对善良灵魂的爱戴,是社会大众善良品德的自我发扬。中秋节万籁俱寂,明月当空,让满天清辉充满心际,其实是让大自然的美洗涤心灵,人身心重新充电,具有这样的意义。月饼,瓜果都是辅助这种审美需求的物质手段。如果心不能沉下来领略它文化的魅力,只是机械地吃点应景的食物,那么哪一天不能吃月饼,哪一天不能包饺子,哪一天不能包粽子,但谁能说那天就过年了,过中秋节或端午节了。所以,应该从传统民俗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在心灵上体会到它,而不是用嘴、胃、肠子来体会。

      38、多学**传统文化,多看点国学,能滋养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记得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著名学者季羡林应邀为北大学生讲讲“国学”,一个在当时颇显冷僻的题目。季羡林劝同学们找一个小教室,以免人太少,“面子不好看”。出人意料的是,能容下人的报告厅,连台阶上都挤满了人。在当时“商品经济”刚刚兴起的*社会,这让季羡林热泪盈眶,认为大家对国学的热爱“顺乎人心,应乎潮流”。的确,作为中华文明的观念载体,国学在一代人的时间里花开满树,标示着*作为文明型国家崛起之后的“精神还乡”。

      39、弘扬民族文化,正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然而,在亢奋的社会时代,弘扬民族文化,可能曲高和寡,费力不讨好。不过,让人欣喜的是,一些有民族责任感的媒体扛起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段时间,东北新闻网精心制作了四挡弘扬传统文化的视频节目,这四期节目分别为《解读千字文》、《精武辽宁》、《国乐之声》,《复礼》,这四档节目可谓是亦文奕武,奕乐奕礼,融合了修身养性,治国*天下*传统文化的哲学理念,这是对传统文化的比较全面的诠释,正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细细品味,虽然每期节目只有短短的十多分钟,但却让传统文化不在的霉涩难懂,赋予传统文化鲜活的生命。“吊民伐罪,周发殷汤”这些沉睡千年古老语句被时代换唤醒,变得鲜活生动。这些古老的*文字,承载了太多的历史,穿越时空,一个个叱咤风云了历史人物,荡气回肠的历史画面在脑海中不断的穿梭。

      40、*传统文化不是摆几本线装书和假古董,也不是穿套汉服或唐装,更不是风水、堪舆、预测之学。通过去芜存菁,国学中的精华不仅属于*,也属于世界。事实上,早在、世纪,中华文化就已是欧洲宫廷中的时尚,文化巨匠伏尔泰根据《赵氏孤儿》改编出戏剧《*孤儿》,在巴黎上演后轰动一时。时下“汉语热”持续升温,孔子学院落户世界各地,也展示着*文化的迷人魅力。这份宝贵的遗产,更应该成为党员领导干部砥砺情操、促进人格修养的宝库。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视野,贾谊“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的智慧,苏轼“一蓑烟雨任*生”的豁达……国学传统中俯拾即是的为人之要、处世之道、治理之策,当是领导干部修齐治*的优秀教材。

      1、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2、文明凝聚力量,文化成就辉煌。

      3、等我有权时,让国家大剧院做你的.练歌房,水立方做你的游泳池,博物馆做你的历史书,长城做你的散步走廊,鸟巢做你的家。

      4、汇集东方智慧,传播华夏精神。

      5、南方种水稻,北方种小麦,南方吃米饭,北方吃馒头。包子,面条,米粉,大饼,*样样有。

      6、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长了知识,又让我们和祖国的缘分更*一点!

      7、中华民族文化多,我把语言说一说,南腔北调多丰富,各地都用自己的,普通话是通用语,全族人民都会说。

      8、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尊老爱幼典范世界标榜,更有助人为乐事迹不断,只让华夏神韵屹立东方。

      9、留住历史天地间,再现华夏五千年。

    [阅读全文]...

2022-03-19 10:14:47
  • 弘扬传统文化格言警句

  • 格言,语录
  • 弘扬传统文化格言警句

      *是一个有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国家,传统文化,还要靠我们新一代去传承。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弘扬传统文化格言警句,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2、往事越千年,传承永不变。

      3、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创造先进灿烂中华文化。

      4、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创新精神。

      5、传古今文化,播东方神韵。

      6、传播古典文化,成就华夏修养。

      7、弘扬传统文化,缔造华夏智慧。

      8、东方文化之源,当代修身之所。

      9、培养*魂,树立*心。

      10、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11、用东方智慧优化您的生活。

      12、尊重人才,鼓励创造;尊重学术,发扬民主。

      13、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创造人类先进精神文明。

      14、文化成就未来,遗产不容忘怀。

      15、弘扬文化遗产,构建文明世界。

      16、保护历史文化,启迪现代文明。

      17、手牵手保护文化遗产,心连心共筑精神家园。

      18、保护文化遗产,珍藏历史精华。

      19、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文明祥和社会氛围。

      20、学古人的'智慧,致今天的财富。

      21、传播传统文化,修身美家*天下。

      22、吸千秋文化,立万代基业。

      23、秉承祖先智慧,传播华夏文明。

      24、传承古文化,塑造新人才。

      25、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培养青少年健康人格魅力。

      26、传古今经典,树当代风范。

      27、传授东方经典,培训传统文化。

      28、文化遗产不可再生,加强保护刻不容缓。

      29、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30、有历史才有现在,唯遗产才知兴衰。

      31、纵有金山银山,难买文化遗产。

      32、传华夏文化,通古今未来。

      33、知儒道孝易,看学苑汶林。

      34、传承弘扬文化,成就美好人生。

      35、传承国学精华,陶冶精神情操。

      36、穿越时空的魔法武器——文化遗产。

      37、保护文化遗产,我们仍需努力。

      38、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

      39、破坏古迹,就是破坏你的未来。

      40、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41、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4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4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4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45、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劝孝歌》

      4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47、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48、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49、为善则预,为恶则去。——颜之推《颜氏家训·有事》

    [阅读全文]...

2021-12-28 21:33:13
  • *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

  • *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

      在学*、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文化彰显*特色,*传统文化艺术是*古典艺术文化的精髓,是*现代艺术文化发展的基底。在中专美术教学中学*和运用*传统文化艺术不仅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途径,亦是实现中专美术特色化教学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在基于*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学融合重要性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艺术;美术教学;融合;运用

      发展以“*元素”为核心的创新型美术教育是我国中专美术教育实现自身创新及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史,优秀文化艺术灿若星辰,并随着我国历史的不断发展,其内涵得到不断的丰富。将*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育融合在一起,使其相互渗透,是发展“*元素”创新型美术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学融合的重要性分析

      传承、发扬和与时俱进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立及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各种西方艺术文化思潮不断冲击着我国民众的价值观以及文化观,以中专生为代表的青年主体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很容易受到各种西方思潮的影响,因此,在对其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更需要加强*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育的融合,在与时俱进中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基于此,*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学的融合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实践意义,具体表现如下:

      (一)对学生独特美术风格形成的促进作用

      *传统文化艺术中的水墨画、木版画等不仅具有明显的*特色,亦是世界文化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占据着独特的地位。美术教学不仅是绘画理论、绘画技能的教学,更重要的是美术精神以及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学,而将*传统文化艺术融合进中专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美术学*过程中更好的解读*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领会*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魅力,更能引导其在美术基础理论和绘画技能知识学*过程中逐渐发现*美、创造*美,并深入体会和学**传统文化艺术精髓,从而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美术风格。

      (二)对现代文化艺术与*传统文化艺术的融合作用

      *现代文化艺术的发展既以*传统文化艺术为基底,又吸收了其它因素,形成了具有现代化风格的文化艺术,而*传统文化艺术则需要吸收现代文化艺术中的一些精华因素以保持与时俱进。

      二、*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挖掘*传统文化艺术精华,增添美术教学亮点

      *传统文化艺术具有音乐、美术等多种形式,但无论是哪种艺术形式,作为*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有着其独特的艺术精华。我国古人在艺术上一直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反应在文化艺术中即为意境表现,如*传统美术作品中的“松”意味着坚韧不拔、“梅”意味着品节高尚、“荷”意味着出淤泥而不染等。

      (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发展美术教学“*元素”

      “*元素”彰显*特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艺术的深厚积淀。*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既包含有古人的艺术精神追求,亦包含着许多与生活、风俗*惯等有关的文化艺术,如具有明显*特色的*结、剪纸等,都深刻反映了*特色社会文化。因此,在将*传统文化艺术融入中专美术教学过程时,既要注重与美术本身相关的.知识教学,亦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延伸,将美术教学与实践就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合*结欣赏及编织、剪纸以及插花等实践性艺术教学方式,即通过开展美术手工课,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深入理解民族文化内涵,以更好的将“*元素”融入自身美术学*中。

      (三)欣赏*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拓展美术教学空间

      *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是*传统文化艺术的集中表现。因此,在中专美术教学过程中运用*传统文化艺术时,要通过多媒体展示、艺术博物馆实地考察等形式引导学生欣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如引导学生欣赏*传统写意画中的“神似而非形”、工笔画中勾勒出的细腻线条、建筑艺术中的“天然去雕刻”等,以不断丰富美术教学的艺术表现形式,拓展美术教学空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在美术学*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从多层次、多领域以及多样化的艺术表现空间内丰富自身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传统文化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文化的重要艺术载体,具有明显的民族审美特征,将其适当的运用在中专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有利于*传统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亦有利于帮助学生在美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为往后的美术创作及就业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畅.*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J].大众文艺,2015,07:253

      [2]吴旭.*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4,14:140

    [阅读全文]...

2022-03-22 06:08:40
  • *传统文化有哪些

  • 文化,传统
  • *传统文化有哪些

      *的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内核,还有墨家、法家、名家、释教类、*类、西学格致类、*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态。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传统文化,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1、皮影戏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

      2、剪纸

      剪纸是*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据考证,从商朝开始就有人用金银箔、皮革或丝织品进行镂空刻花制作装饰品,后来在公元105年,蔡伦改进和推广前人的经验开始大量造纸,这种镂花形式因找到了更易普及的材料从而诞生为现在的剪纸艺术。剪纸是*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大约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而普遍受欢迎;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

      3、风筝

      风筝起源于*,是目前世界风筝界一致公认的结论。*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的科学家墨翟制造的,早期风筝主要是用在军事方面的,从晚唐开始逐渐被当成玩具使用,现在*的风筝一部分还出口日本、朝鲜、欧洲等国家。

      4、刺绣

      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古代称“黹”、“针黹”。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名"女红"。刺绣是*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据《尚书》载,远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至周代,有“绣缋共职”的记载。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战国、两汉的绣品,水*都很高。唐宋刺绣施针匀细,设色丰富,盛行用刺绣作书画,饰件等。明清时封建王朝的宫廷绣工规模很大,民间刺绣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先后产了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号称“四大名绣”。此外尚有顾绣,京绣、瓯绣、鲁绣、闽绣、汴绣、汉绣和苗绣等,都各具风格,沿传迄今,历久不衰。刺绣的针法有:齐针、套针、扎针、长短针、打子针、*金、戳沙等几十种,丰富多彩,各有特色。绣品的用途包括:生活服装,歌舞或戏曲服饰,台布、枕套、靠垫等生活日用品及屏风、壁挂等陈设品。民代刺绣种最著名的是顾绣。

      5、中华结

      *中华结是*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它年代久远,始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它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始于唐宋时期。到明清时期,人们开始给中华结命名,赋予它丰富的内涵,比如:方胜结代表方胜*安;如意结代表吉祥如意;双鱼结代表吉庆有余,等等。中华结艺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中华结的特点是,每一个结从头到尾用一根约100厘米长、4至6毫米粗的红丝绳编结而成,每一个结又根据形、意命名。千万别小看这么一根丝绳,它的变化可多啦!把不同结饰结合在一起,或用有吉祥图案的饰物搭配组合,就形成了造型独特、绚丽多彩、内涵丰富的传统吉祥饰物。

      6、京剧脸谱

      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京剧脸谱,京剧是一种*才有的艺术,在几百年前就有了。一看到涂红画绿的脸谱,你一定会想到戏曲。*的戏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有音乐、美术、杂技等多种因素。人物的造型包括头、面部化妆和服装两大部分。比如眉毛的`勾画就有云纹眉、火焰眉、凤尾眉、螳螂眉等多种画眉毛的方法。这种就改变了眉毛的自然形状,便成为图案化的眉毛了。眼睛也有很多很多的方法来画,有蝶翅眼、喜鹊眼等很多样子。脸谱是每一种颜色的脸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红色表示赤胆忠心;紫色表示智勇刚义;黄色表示武将骁勇善战、残暴、文士内有心计;绿色表示侠骨义肠、性格暴躁;蓝色表示刚直勇猛;黑色表示忠耿正直;白色表示阴险奸诈;粉红色表示老年枭雄;金和银色多用在神、佛、鬼怪,象征虚幻。京剧脸谱艺术经过了长期无数人的努力终于有了今天五彩缤纷、辉煌灿烂的艺术境地,成为世界艺苑一奇葩。

      7、传统节日

      正月一日是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五月五日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春节──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守夜、拜年;元宵节:吃元宵、舞龙灯、猜灯谜;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蒲、戴荷包、洗药浴;中秋节:吃月饼;重阳节:登高、炸米果、饮菊花酒。清明节也是传统佳节,这一天人们会去祭奠祖先。

      拓展阅读:*传统文化四个特征

      1、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是*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阅读全文]...

2022-01-02 14:36:27
  • 弘扬传统文化黑板报图片大全

  • 弘扬传统文化黑板报图片大全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对黑板报都再熟悉不过了吧,黑板报具有宣传和传递信息的作用。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黑板报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弘扬传统文化黑板报图片大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传统文化的保护措施

      *传统文化的保护措施主要有:

      (一)区别对待*传统文化优劣,有利于社会前进的脚步。

      优:民本思想,商周时代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荀子说:“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精神境界,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杜甫“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还有“位卑不肯忘忧国”、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

      劣:推崇守旧,“天可变,地可变,祖宗之法不可变”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迂腐、官僚贵族欺压人民、“君子忧道不忧贫”、抑制百姓通过商业或其它途径谋求更多的物质利益。压制个性,压制自由思想,阻碍发展等

      (二)以时代的角度,以比较的观点和方法看问题。

      “独在他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崇高天伦。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仁者爱人”高尚道德。马援马革裹尸,霍去病“匈奴未破,何以家为”,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 功业抱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闲桂花落,月静春山空”,天人共鸣等都是西方文化望尘莫及的。而*传统文化的这些长处,必将成为世界文化的极其珍贵部分。

      *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中形成的,是以封建社会文明为其背景。而西方文化,严格地说,是在文艺复兴之前才逐渐形成,是以资本主义文明为背景的。一个是封建色彩浓厚的文明,一个是资本主义色彩浓厚的文明,这就决定了*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落后性,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薄弱之处,但也不能一味否决,而在于能否取其精华。

      (三)继承、借鉴与创新,并主动融入世界文化,是*今后文化发展必由之路。

      文化的建设,必须坚持继承、吸收、创新。

      主要是有价值的东西,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一些高尚品质。但反对无限拔高。*传统文化是在特定时期形成的,必定有其时代局限性,任何夸大其辞,都是错误的。

      这些年来,有些人看到周易、论语、禅宗等思想成果的价值,这本是一件好事。但盲目崇拜,极尽溢美之词,那便走上了歧路了。甚至有人在看到西方文明碰到一些挫折后,便反过来大力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了,儒家文明重新复兴是大势所趋!中华文明是要复兴,但并非要复兴儒家文化,而是要建立科学、民主、崇高人的尊严和价值的新中华文化。

      整个世界文化角度来学*,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互有长短,应该互相学*,才能共同进步。

      对于个人而言,我们需要做到:

      一.有一定的文化积累。二.明确方向。即与社会发展趋势相一致,与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价值观相一致。三.要有宽松环境。要允许磨擦事物存在、发展,不能视新事物为洪水猛兽,要鼓励不同思想文化自由交锋。四.勇气和意志。需要整个民族的勇气和意志。旧的文化是过去社会前进的动力,新的社会也需要新的文化持之不懈地奋斗,并尊重事物发展规律,最终必然能取得胜利。

      *传统文化的断代,已经360多年。由于我们在很长时间内不能以开阔的胸怀理解资本主义,对于资本主义文明一直保持一种强烈的警惕性,不能积极地学*西方文化那些先进成果,结果反过来损害了我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 这十多年间,又出现国学热,涌现一些国学大师。但笔者发现,一些人只是就国学谈国学,已走入歧路。今日谈国学,应站在整个世界文化背景去研究。要研究国学,就必须了解现代社会发展趋势。这样,他研究国学,才能真正得出比较全面、成熟、中肯的结论。

      传统文化内外兼修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五千多年的民族文化和智慧成果,她世代相传、特色鲜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养成,而且能够促进中华文明世代传承、发扬光大。

      不过,就目前传统文化教育现状来看,前景堪忧。一是学生教学中传统文化内容不断减少,包括文言文阅读、古诗词赏析等,在教材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有一段甚至传出要删除教材中古诗词部分,真令人拍案震惊。二是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开办的传统文化教育班,虽数量不少,但大多数形式大于内容,有的还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推动与普及作用甚小;三是人们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淡薄,很多家长在学前班都要给孩子补*英文,而对传统文化视而不见。我们的很多孩子会说很多英语单词,甚至能用英语进行日常会话,但*汉字却越写越差,传统文化的影子越来越淡,有的孩子甚至叫不上“四大名著”的名字。几年前,歌手李玟很火的时候做客“艺术人生”,她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笑话,说她看到满江红这首词时深受震撼,就问是谁写的,别人告诉她是岳飞,她兴奋地叫到,我也要让岳飞给我写歌词。抛开她西洋教育的背景不说,单就这一句天真无邪且无知无畏的话真叫我们*人汗颜。我们有多少人在深入学*传统文化,有多少人在致力传播传统文化呢?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连串尴尬的数字。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明史灿若星辰,光芒万丈。我们有这么珍贵的宝藏,为什么不充分发掘利用呢?当孩子们满脑子圣诞、万圣、感恩洋节,满嘴ABCD洋文时,我们有没有感到传统文化离我们渐行渐远,有没有感到曾经浸润到血液之中的文化符号被残忍地剥离,曾经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哲理故事已变得陌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隔断是最大的摧残,历史上,很多外族入侵,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改变这里的语言文字和文化传承,记得很久以前学*都德的《最后一课》课文时,印象最深刻的是韩麦尔先生教授小弗朗士最后一堂法语课,在黑板上用法文写了大大的“法兰西万岁”,他的形象瞬间在小弗朗士心里高大了许多。我觉得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传递给孩子们的信心和勇气,这种力量是弥足珍贵、千金难买的,每个人都应该倍加珍惜。所以,我们有那么好的文化资源,有那么多的思想财富,没有理由不学*好、传承好,如果中华文明的传统力量在我们手里有所减弱或丧失,我们将被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那么,怎么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呢?我认为要内外兼修。修内就是要提高思想认识,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从根本上坚定学*传承传统文化的信心。同时,要将想法付诸行动,不仅思想上学,而且要在行动中真学,讲在嘴上,行在腿上,让传统文化丰富的文化滋养浸润我们的心灵。修外,就是要健全制度,强化措施。首先要确保教材比重和课程设置,将传统文化教学放到一定的地位,纳入必考科目,而且不要轻易改变,让孩子们既感到学*的压力,又有学*的动力。其次要方法灵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宣传载体增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认同感,让人们在享受中学*,在激励中得到提升。再次,要增加社会宣传培训力量,让传统文化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萦绕在我们脑际,通过有效的传播与熏陶,使更多的人拥有传统文化的深厚素养。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更多的人加以重视并认真践行,如此矢志不移,方能真正开辟一片崭新天地。希望我们都行动起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把传统文化有效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阅读全文]...

2022-07-17 06:32:41
  • 传统文化春节的资料

  • 春节,放假
  • 传统文化春节的资料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传统文化春节的资料,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节简介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 *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在春节期间,*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俗。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的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历史发展

      节日起源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说法诸多,其中有几种较具代表性的说法,春节源于腊祭、源于巫术仪式说、源于鬼节说等,其中最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

      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继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的。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时间演变

      春节以前也称元旦,是在正月的第一天。而*历代的正月的设定日期却并不一致:

      夏朝用孟春(即正月)为正月。

      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

      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孟春为岁首,后人在此基本上逐渐完善为我们当今使用的阴历(即农历),落下闳也被称为“春节老人”。此后*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末年,长达2080年。

      名称变革

      在不同时代,春节有不同名称。

      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北洋*时期,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将元旦定义为西历01月01日,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内容发展

      先秦时期,就有了岁时的雏形。《诗·豳风·七月》里记载了人们收获后酿酒宰羊的欢聚场景,“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十月涤场,……曰杀羔羊,……万寿无疆。”

      汉朝时期,祭祖是春节的重要活动和*俗。东汉崔寔《四月民令》提到,“正月之旦,是谓正日。躬率妻孥,絜祀祖祢。”正月初一过新年的*俗也越来越丰富。

      魏晋时期,已形成除夕守岁的*俗。晋朝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记载: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

      唐朝时期,人们除登门拜年,还发明一种“拜年帖”。唐太宗李世民用赤金箔做成贺卡,御书“普天同庆”,赐予大臣。这一形式迅速在民间普及,改用梅花笺纸。当时这种“拜年帖”被称为“飞帖”。

      宋代人过年开始吃饺子,宋朝称饺子为“角子”。宋代已普遍开始用纸包火药做成爆竹。除夕、春节放爆竹之俗便逐渐盛行。《东京梦华录》说:“是夜,禁中爆竹山呼,闻声于外。”到了明朝,接灶神、贴门神、除夕守岁、十五赏灯会都已经盛行。《万历嘉兴府志》中记载:“除夕,易门神、桃符、春帖,井隈皆封。爆竹,燔紫,设酒果聚饮,锣鼓彻夜,谓之守岁。”

      清朝非常重视过年,宫廷过年十分奢华,皇帝有写福字下赐群臣的*俗。过年要一直延续至元宵佳节才算结束,猜灯谜是甚为流行的取乐方式。

      辛亥革命带来了全新的时代,*提倡新历,传统过年不再休假。礼仪上,脱帽、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礼节逐渐成为*人际交往的“文明仪式”。

      春节历法

      春节时间

      春节的时间(农历正月初一)在公历1月21日至2月21日之间游动。“最早的春节”(如1966年的1月21日)和“最迟的春节”(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一个月。根据历法计算,如果农历不进行人为调整的话,2319年2月21日将迎来“史上最晚春节”,此前春节最迟出现在公历2月20日,为1920年和1985年。

      闰春节

      闰春节,又称闰正月,从公元1645年使用历理置闰制开始,到公元2800年的1155年里,农历闰正月只发生6次,非常罕见,其年份分别是1651、2262、2357、2520、2539、2634。

      闰春节的过法

      如果一年有闰正月,原则上春节过第一个正月的,到了闰正月的时候则不过节。当然,也有少数的区过完第一个正月的春节以后,到了闰正月的时候也过闰正月的春节,因为闰正月也叫正月,所以也把闰正月的初一也看做春节来过。

    [阅读全文]...

2022-03-22 10:32:00
赞扬传统文化的古诗 - 句子
赞扬传统文化的古诗 - 语录
赞扬传统文化的古诗 - 说说
赞扬传统文化的古诗 - 名言
赞扬传统文化的古诗 - 诗词
赞扬传统文化的古诗 - 祝福
赞扬传统文化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