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风云接地阴的古诗

关于塞上风云接地阴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塞上风云接地阴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塞上风云接地阴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塞上风云接地阴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99) 语录(28) 说说(47) 名言(850) 诗词(613) 祝福(7) 心语(3)

  • 描写塞上风光的诗句整合

  • 风光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佛”王维(唐)《使至塞上》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初唐四杰”之一杨炯(唐)《从军行》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唐)《凉州词》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赛》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曾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曾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佛”王维(唐)《使至塞上》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初唐四杰”之一杨炯(唐)《从军行》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唐)《凉州词》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赛》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曾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曾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阅读全文]...

2022-01-04 21:34:08
  • 关于塞上风光的名诗

  • 风光
  • 关于塞上风光的名诗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唐 李白《关山月》

      2、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唐 李白《关山月》

      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唐 李白《塞下曲》

      5、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唐 李白《关山月》

      6、塞下风来秋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 王昌龄 《出塞》

      8、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七

      9、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唐 李白《塞下曲》

      1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 王维 《使至塞上》

      11、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五

      12、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唐。李颀。《古从军行》

      13、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王贺。《南国》

      14、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六

      15、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

      16、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唐。陈陶。《陇西行》

      17、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唐。马戴。《出塞》

      18、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19、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20、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唐 王维《陇西行》

      21、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

      22、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唐 李白《关山月》

      2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 王昌龄 《出塞》

      24、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唐 李白《关山月》

      25、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三

      26、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凉州词》

      27、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唐 王维 《使至塞上》

      28、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唐。张籍。《凉州词》

      29、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唐 李白《关山月》

      30、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唐 王维《陇西行》

      31、*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唐 杜甫 《前出塞》

      32、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唐 王昌龄 《从军行》

      3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出塞》

    [阅读全文]...

2021-12-22 18:43:47
  • 使至塞上主旨思想(古诗使至塞上欣赏)

  • 思想
  •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后徒家蒲州(今山西永济西)人,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曾官至尚书右丞。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无论律诗、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王维又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并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其诗、画成就都很高,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诗意: (我)轻车简从要视察边疆,要去的地方远过居延。 (我)像蓬草飘出了汉塞,像归雁飞入了北方的天空,获得了自由。 大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正圆.走到萧关恰好遇见骑马的侦察兵,前敌统帅正在燕然前线。

    主旨: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排挤而孤独、寂寞感伤、飘零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英雄本色。

    名句赏析: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阅读全文]...

2022-06-08 15:21:23
  • 使至塞上描写塞上风光的句子

  • 风光,优美
  • 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雄浑风光的句子是

    《使至塞上》写边塞雄浑风光的句子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

    边塞荒凉,什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

    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

    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

    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感受。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记述了诗人身负朝廷使命前往边塞的途中所见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至塞上的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受排挤而孤独、寂寞、飘零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陶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英雄本色。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描绘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诗句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文注释]  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单车:形容轻骑简从。

      问边:慰问边士。

      属国:秦汉时官名典属国的简称,诗中指作者本人。

    当时作者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慰得胜将士。

      居延:城名,属凉州张掖郡,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

    指已归附的少数民族地区。

      征蓬:被风卷起远飞的蓬草,自喻。

      长河:指黄河。

      萧关:古关名,是关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衢。

    在今宁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

      候骑:担任侦察、通讯的骑兵。

      都护:边疆的统帅正率兵虎据燕然,镇守着祖国的西北边陲。

      燕然: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杭爱山,这里代指前线。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他的诗现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

    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他也有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其中写景佳句广为历代传诵不衰,如极富代表性的《使至塞上》就是其中之一。

    人们常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评论诗人兼画家王维的作品。

    这两句出自苏轼的名言,的确抓住了王维的艺术特色,可算是不易之论。

      [背景介绍]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

    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本诗叙事精练简洁,画面奇丽壮美。

      [层次结构]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

    “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

    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阅读全文]...

2022-05-16 07:02:38
  • 使至塞上经典诗句

  • 经典
  • 使至塞上经典诗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斜阳圆。”

      《红楼梦》里香菱说:“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她虽然不克不及够清楚地说出这两个字究竟幸亏哪里,但是凭直觉感触它们描写孤烟与斜阳非常笼统,不行替代。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真黑白常适当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斜阳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开元二十五年(*七)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克服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查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本身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任务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心田的激怒和烦闷。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悄悄带过。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东南,远在东南边塞。

    [阅读全文]...

2021-12-01 12:59:34
  • 关于风云的诗句

  • 风云激壮志,枯槁惊常伦。——李白《赠张相镐其一》

    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

    天地回生意,风云起壮图。——张养浩《得胜令·四月一日》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嵲屼当安之。——李白《梁甫吟》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

    遥想朱旗回指、万里风云奔走,惨澹五年兵。——元好问《水调歌头·汜水故城登眺》

    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若何。——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三》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清*乐·蒋桂战争》

    但歌大风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李白《胡无人》

    憔悴成丑士,风云何足论?——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风云皆会合,雨露各沾濡。——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

    一顾重风云,三冬足文史。——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千载契风云,一言忘贱贵。——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钓台下风云庆会,纶竿上日月交蚀。——乔吉《中吕·满庭芳·铁马儿虚檐》

    笑吕望风云古史,爱玄真江海新诗。——乔吉《中吕·满庭芳·铁马儿虚檐》

    昔入睢阳苑,连步披风云。——王筠《和萧子范入元襄王第诗》

    仙流万缄虫篆春,三十六洞交风云。——陈陶《飞龙引》

    东逾辽水北滹沱,星象风云喜共和。——杜甫《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

    先圣按剑起,叱咤风云生。——李隆基《行次成皋途经先圣擒建德之所缅思功业感而赋诗》

    叱咤风云生,精神四飞舞。——秋瑾《失题·登天骑白龙》

    京口风云随叱咤,渭川霆电扫端欹。——苏籀《次韵洪谷瑞模临皋亭四画》

    昭代人门,准备诗书,等候风云。——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

    又如风云会,天使相召匹。——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寄乐天》

    王猛开心似诸葛,风云无望白头年。——陈普《咏史下·慕容垂》

    秦关百二氐王才,麾剑风云万里来。——姚鼐《秦帝卷衣曲》

    风云变态,花草精神。——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形容》

    简书可励风云会,韬略能夷虎豹群。——王冕《送边伯京之闽》

    鷃翔蓬蒿非所悲,鹏击风云非所喜。——秦观《送乔布圣》

    征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杜甫《洗兵马》

    风云随绝足,日月继高衢。——杜甫《行次昭陵》

    蓬莱*,紫箫吹风云。——张可久《金字经·稽山春晚若》

    风云有恨古人老,天地无情流水东。——张以宁《赣州郁孤台吊辛稼轩作》

    士生际风云,富贵若骑虎。——苏辙《次韵子瞻端午日与迟适远三子出游》

    社稷经纶地,风云际会期。——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

    寒芜际碣石,万里风云来。——杜甫《昔游》

    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世莫知。——李白《猛虎行》

    风云一解散,变化何不为。——苏辙《偶游大愚见余杭明雅照师旧识子瞻能言西湖旧》

    关河气转风云合,边塞烽多草树迷。——王冕《春日即事》

    下以契鱼水,上以合风云。——皮日休《七爱诗·李太尉》

    中兴鸾凤集,直道风云会。——贯休《上孙使君》

    名飞日月上,义与风云翔。——李白《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

    呜呼豪俊人,竟偃风云志。——黄溍《制司马公祠堂》

    一日风云会,横行归故乡。——元稹《遣兴十首》

    风云入壮怀,泉石别幽耳。——韩愈《送石洪处士赴河阳幕得起字》

    龙又吟,虎又啸,风云际会黄婆叫。——吕洞宾《谷神歌》

    天营日月*,玉帐风云高。——王洪《送金谕德扈从北征》

    风云西北起,天地忽改色。——尤袤《张公洞》

    仆韶难赴风云会,任数何妨岁月多。——陈著《乡人为予再赏凤花求赋》

    草间狐鼠收妖气,天上风云贺宠除。——王鏊《寄题拱北楼》

    [阅读全文]...

2022-07-21 11:25:06
  • 使至塞上的诗意

  • 诗意
  •   《使至塞上》

      作者:王维

      原文: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释:

      1、单车:单车独行。问边:慰问边防。

      2、属国: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社员济纳旗东南。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3、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4、归雁:因季节是夏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

      5、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今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安火。《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安火。”

      6、长河:疑指今石羊河,此河流经凉州以北的沙漠。

      7、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候骑:侦察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8、都护:官名。唐朝在西北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此两句意谓在途中遇到候骑,得知主帅破敌后尚在前线未归。

      诗意:

      一个人去边疆,出使地在西北边塞。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

      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

      烽火台上燃起的一道孤烟,

      在广阔的沙漠上扶摇直上,

      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落日之残红。

      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

      侦察骑兵报告说:都护在边防前线。

      赏析:

      《使至塞上》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六。此诗描绘了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所往之处是:“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里说的那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阅读全文]...

2022-06-28 07:49:45
  • 描写风云的诗句

  • 描写风云的诗句

      诗句演变成没有了字数的限制的自由体诗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描写风云的诗句,欢迎大家的阅读。

      1. 雄鸡一唱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2.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 野旷沙岸净, 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4. 天苍苍,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5.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6.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7.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8.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0.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1.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12.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3.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宋.苏轼《题西林壁》

      1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5.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6.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7.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8.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19.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0.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1.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风起池东暖,云开山北晴。《早春独游曲江》白居易(唐)

      云淡风轻*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春日偶题》程颢(唐)

      雨过树头云气湿,风来花底鸟语香。《登螺峰四顾亭》贾唯孝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军城早秋》严武(唐)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别董大》高适(唐)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赠花卿》杜甫(唐)

      芳意将澜风又吹,白云离叶雪辞枝。《惜玉蕊花有怀集贤王校书起》白居易(唐)

    [阅读全文]...

2021-12-15 03:16:27
塞上风云接地阴的古诗 - 句子
塞上风云接地阴的古诗 - 语录
塞上风云接地阴的古诗 - 说说
塞上风云接地阴的古诗 - 名言
塞上风云接地阴的古诗 - 诗词
塞上风云接地阴的古诗 - 祝福
塞上风云接地阴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