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石泉汉江生活的古诗

关于赞美石泉汉江生活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赞美石泉汉江生活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赞美石泉汉江生活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赞美石泉汉江生活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918) 语录(50) 说说(58) 名言(15) 诗词(5k+) 祝福(7) 心语(28k+)

  • 渡汉江古诗意思(渡汉江古诗赏析)

  • 《渡汉江》是一首思乡情切的五言小诗,真实刻画了游子久别还乡激动而又复杂的心情。它的作者就是唐代赫赫有名的大诗人宋之问,被誉为“仙宗十友”之一。

    宋之问虽是著名诗人,也流传下来大量人们熟知的经典名篇,但是,他却是一位人品极差,劣迹斑斑,被后世诟病的文人。

    1、因诗杀亲

    宋之问有一外甥,名曰刘希夷,与之年纪相仿,不爱仕途爱诗文。

    有一次刘希夷写了一首《代悲白头翁》,尤其里面两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至今日,依旧传唱不衰。

    所以宋之问看后,自然赞不绝口,就请求外甥把版权让给自己,当时刘希夷也答应了,可没过几天,刘又反悔了。宋之问一听,恼羞成怒,于是命人用装满土的袋子,将亲外甥给活活的压死了。

    可叹这位才华横溢,不满30岁的大才子,就这样殒命于亲舅舅的手里。

    这哪里是文人,这就是凶悍的强盗。

    2、卖友求荣

    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武则天去世,太子李显复位,即为中宗。

    中宗登基后,首先诛杀的就是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而作为二张的党羽宋之问,受到牵连,被中宗贬为泷州参军,就是今天的广东罗定。

    当时的广东可不是今天的广东,繁华似锦,一派盛世景象。那时的广东属岭*荒之地,人烟稀少,物质匮乏,生活水*自然艰苦,所以,吃惯了美味佳肴的宋之问,实在无法忍受下去,没过多久,便瞒着朝廷,偷偷逃回洛阳,躲在了好友张仲之的家里。

    然而,张仲之万没想到,自己留到家里的宋之问,却是一条冻僵了的蛇,一匹被猎人追赶的狼。

    虽说武则天当时已死,可是她的势力并未全部铲除,所以武三思仍然声名显赫。

    为了搬到奸人,张仲之和同僚在私下,密谋杀掉武三思,这一消息被宋之问听到后,速派侄子前往武三思府上告发,致使张仲之全家被杀。

    而宋之问因卖友求荣,不但没有被追究逃回洛阳之罪,反被提拔为鸿胪主薄,后又升迁考功员外郎,其所作所为,令人不齿。

    就是这样一个大奸大恶之人,却也留下了一批不错的诗文,比如《渡汉江》,仅仅20个字,就道尽诗人逃跑途中的忐忑不安,而且还千古流传。

    3、经典解析

    《渡汉江》这首小诗,真切表达了诗人想回家又不敢回,急切却又徘徊的矛盾心里。

    诗曰: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此诗既是宋之问被贬泷州后,无法忍受那里的艰苦,在逃回洛阳的途中所作。

    首联“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写诗人被贬岭*荒之地,本已够苦的了,何况与家人又断绝了音信。现在只能经过冬天捱到春天,这是一段漫长的时间。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一片思念之情。

    尾联“*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写诗人逃归途中的心里变化。

    逃离贬地,离家乡、亲人越来越*,可是心中的担忧,却愈加厉害,最后变成一种害怕,怕到不敢询问从家乡过来的人,因为诗人不知道因为自己遭到贬谪,家人是不是受到了牵连或不幸。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担忧,和对自己前途的恐惧。

    结语

    宋之问一代大诗人,他那个时代的精英层人物,以他的学识和才华本该青史留美名,然而他却自毁三观:为名,冤杀至亲;为利,出卖朋友,全然没有一点文人的气节和清高。

    “天作必有雨,人作必有祸”,宋之问这样有奶便是娘的主,其后果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公元712年八月,李隆基继位,随即赐死于徒所,结束了他的人生旅程,也留下了千古骂名。

    而他的一些诗文却流传下来,广为传颂。所以我们对于一个人评判,要从辩证的角度去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才是王道。

    [阅读全文]...

2022-04-15 18:19:02
  • 渡汉江古诗翻译赏析(渡汉江的解析分享)

  • 分享
  • 《渡汉江》是一首思乡情切的五言小诗,真实刻画了游子久别还乡激动而又复杂的心情。它的作者就是唐代赫赫有名的大诗人宋之问,被誉为“仙宗十友”之一。

    宋之问虽是著名诗人,也流传下来大量人们熟知的经典名篇,但是,他却是一位人品极差,劣迹斑斑,被后世诟病的文人。

    1、因诗杀亲

    宋之问有一外甥,名曰刘希夷,与之年纪相仿,不爱仕途爱诗文。

    有一次刘希夷写了一首《代悲白头翁》,尤其里面两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至今日,依旧传唱不衰。

    所以宋之问看后,自然赞不绝口,就请求外甥把版权让给自己,当时刘希夷也答应了,可没过几天,刘又反悔了。宋之问一听,恼羞成怒,于是命人用装满土的袋子,将亲外甥给活活的压死了。

    可叹这位才华横溢,不满30岁的大才子,就这样殒命于亲舅舅的手里。

    这哪里是文人,这就是凶悍的强盗。

    2、卖友求荣

    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武则天去世,太子李显复位,即为中宗。

    中宗登基后,首先诛杀的就是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而作为二张的党羽宋之问,受到牵连,被中宗贬为泷州参军,就是今天的广东罗定。

    当时的广东可不是今天的广东,繁华似锦,一派盛世景象。那时的广东属岭*荒之地,人烟稀少,物质匮乏,生活水*自然艰苦,所以,吃惯了美味佳肴的宋之问,实在无法忍受下去,没过多久,便瞒着朝廷,偷偷逃回洛阳,躲在了好友张仲之的家里。

    然而,张仲之万没想到,自己留到家里的宋之问,却是一条冻僵了的蛇,一匹被猎人追赶的狼。

    虽说武则天当时已死,可是她的势力并未全部铲除,所以武三思仍然声名显赫。

    为了搬到奸人,张仲之和同僚在私下,密谋杀掉武三思,这一消息被宋之问听到后,速派侄子前往武三思府上告发,致使张仲之全家被杀。

    而宋之问因卖友求荣,不但没有被追究逃回洛阳之罪,反被提拔为鸿胪主薄,后又升迁考功员外郎,其所作所为,令人不齿。

    就是这样一个大奸大恶之人,却也留下了一批不错的诗文,比如《渡汉江》,仅仅20个字,就道尽诗人逃跑途中的忐忑不安,而且还千古流传。

    3、经典解析

    《渡汉江》这首小诗,真切表达了诗人想回家又不敢回,急切却又徘徊的矛盾心里。

    诗曰: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此诗既是宋之问被贬泷州后,无法忍受那里的艰苦,在逃回洛阳的途中所作。

    首联“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写诗人被贬岭*荒之地,本已够苦的了,何况与家人又断绝了音信。现在只能经过冬天捱到春天,这是一段漫长的时间。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一片思念之情。

    尾联“*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写诗人逃归途中的心里变化。

    逃离贬地,离家乡、亲人越来越*,可是心中的担忧,却愈加厉害,最后变成一种害怕,怕到不敢询问从家乡过来的人,因为诗人不知道因为自己遭到贬谪,家人是不是受到了牵连或不幸。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担忧,和对自己前途的恐惧。

    结语

    宋之问一代大诗人,他那个时代的精英层人物,以他的学识和才华本该青史留美名,然而他却自毁三观:为名,冤杀至亲;为利,出卖朋友,全然没有一点文人的气节和清高。

    “天作必有雨,人作必有祸”,宋之问这样有奶便是娘的主,其后果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公元712年八月,李隆基继位,随即赐死于徒所,结束了他的人生旅程,也留下了千古骂名。

    而他的一些诗文却流传下来,广为传颂。所以我们对于一个人评判,要从辩证的角度去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才是王道。

    [阅读全文]...

2022-03-31 23:28:52
  • 汉江临泛王维赏析(汉江临泛古诗讲解)

  • 慧学的王《中考语文·古诗鉴赏专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以下各题。

    汉江临泛

    【唐】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①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②浮前浦③,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分析】此诗以淡雅的笔墨描绘了汉江周围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也隐含了歌颂了地方行政长官的功绩之意。

    【注释】①九派:这里指江西九江。②郡邑:指汉江*的城镇。③浦:水边。

    张家界某电视台邀请你参加《汉江临泛》的短视频拍摄,需要你帮助完成脚本设计指导。

    (1)画面提示

    A.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B.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请展开想象,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再现“诗中有画”的意境:

    我选 A ,江水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山色时隐时现,若有若无。(或:远处的城郭好像在水面上飘动,波翻浪涌,辽远的天空也仿佛为之摇荡。)。

    (2)情感指导

    诗人情感:表达了诗人泛舟江上的怡然自得之情,对汉江美好景物的赞美之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解析】(1)题中有“画面提示”四字,告知学生应从诗歌的画面感出发来鉴赏诗歌的意境,可以从理解诗歌的大意着手。

    A.“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

    B.“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正当诗人极目远望,突然间风起浪涌,所乘之舟上下波动,眼前的襄阳城郭也随着波浪在江水中浮浮沉沉。风越来越大,波涛越来越汹涌,浪拍云天,船身颠簸,仿佛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风浪之前,船儿是*缓地在江面行驶,城郭是静止地立于岸边,远空是不动地悬于天际;风浪忽至,一切都动了起来。

    【解析】(2)抓题干中“情感指导”四字,把握全诗中诗人流露的情感。此诗以淡雅的笔墨描绘了汉江周围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也隐含了歌颂了地方行政长官的功绩之意。尾联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留恋山水的志趣。

    【参考译文】

    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

    江水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山色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远处的城郭好像在水面上飘动,波翻浪涌,辽远的天空也仿佛为之摇荡。

    襄阳的风景天气好,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

    若有谬误之处,还请条友指正!

    [阅读全文]...

2022-04-24 17:02:46
  • 《汉江临泛/汉江临眺》诗词赏析

  • 阅读,文学
  • 《汉江临泛/汉江临眺》诗词赏析

      《汉江临泛》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五律。此诗以淡雅的笔墨描绘了汉江周围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也隐含了歌颂了地方行政长官的功绩之意,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汉江临泛/汉江临眺》诗词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唐代: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译文】

      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

      远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看山色缥缈若有若无中。

      岸边都城仿佛在水面浮动,水天相接波涛滚滚荡云空。

      襄阳的风光的确令人陶醉,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

      【注释】

      汉江:即汉水,流经陕西汉中、安康,湖北十堰、襄阳、荆门、潜江、仙桃、孝感,到汉口流入长江。诗题在元代方回的《瀛奎律髓》中题名为“汉江临眺”,临眺,登高远望。汉江从襄阳城中流过,把襄阳与樊城一分为二(合称“襄樊”),以及襄樊周围大大小小的无数城郭(包括襄阳城门外的许多“瓮城”),一个个都像在眼前的水道两旁漂浮。临泛江上,随着小舟在波澜中摇晃,感觉远处的天空都在摇动,非常恰当地扣题,写出“临泛”的独特观感。假如是“汉江临眺”,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觉。所以此诗还是应题为《汉江临泛》为是。

      楚塞:楚国边境地带,这里指汉水流域,此地古为楚国辖区。三湘:湖南有湘潭、湘阴、湘乡,合称三湘。一说是漓湘、蒸湘、潇湘总称三湘。

      荆门:山名,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战国时为楚之西塞。九派:九条支流,长江至浔阳分为九支。这里指江西九江。

      郡邑:指汉水*的城镇。浦:水边。

      好风日:一作“风日好”,风景天气好。

      山翁:一作“山公”,指山简,晋代竹林七贤之一山涛的幼子,西晋将领,镇守襄阳,有政绩,好酒,每饮必醉。这里借指襄阳地方官。

      【鉴赏】

      此诗可谓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语工形肖,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湖北、湖南等地都属于楚国,而襄阳位于楚之北境,所以这里称“楚塞”。“三湘”,一说湘水合漓水为漓湘,合蒸水为蒸湘,合潇水为潇湘,合称三湘;一说为湖南的湘潭、湘阴、湘乡。古诗文中,三湘一般泛称今洞庭湖南北、湘江一带。“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相传大禹治水,开凿江流,使九派相通。诗人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诗虽未点明汉江,但足已使人想象到汉江横卧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势。诗人将不可目击之景,予以概写总述,收漠漠*野于纸端,纳浩浩江流于画边,为整个画面渲染了气氛。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说得很中肯。而“天地外”、“有无中”,又为诗歌*添了一种迷茫、玄远、无可穷尽的意境,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此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画面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

      接着,诗人的笔墨从“天地外”收拢,写出眼前波澜壮阔之景:“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正当诗人极目远望,突然间风起浪涌,所乘之舟上下波动,眼前的襄阳城郭也随着波浪在江水中浮浮沉沉。风越来越大,波涛越来越汹涌,浪拍云天,船身颠簸,仿佛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风浪之前,船儿是*缓地在江面行驶,城郭是静止地立于岸边,远空是不动地悬于天际;风浪忽至,一切都动了起来。这里,诗人笔法飘逸流动。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诗人故意用这种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浮”、“动”两个动词用得极妙,使诗人笔下之景活起来了,诗也随之飘逸起来了,同时,诗人的一种泛舟江上的怡然自得的心态也从中表现了出来,江水磅礴的气也表现了出来。诗人描绘的景象是泛舟所见,舟中人产生了一种动荡的错觉,这种错觉也正好符合诗句中的汉水的描写,所以这两个词用得极其恰当。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山翁,即山简,晋人。《晋书·山简传》说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当地*氏的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到*家池上大醉而归。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绘之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尾联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留恋山水的志趣。

      这首诗给读者展现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画面布局,远*相映,疏密相间,加之以简驭繁,以形写意,轻笔淡墨,又融情于景,情绪乐观,这就给人以美的享受。王维同时代的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此诗很能体现这一特色。同时,也

      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阅读全文]...

2022-03-20 00:13:09
  • 关于石泉的诗句

  • 清泠石泉引,雅澹风松曲。遂使君子心,不爱凡丝竹。——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顺之琴者》

    山间偃仰无不至,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高适《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寒食清明都过了,石泉槐火一时新。——苏轼《残句寒食清明都过了》

    小洞石泉香洗药,古坛松树净横琴。——王恭《夏日过琳宫》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杜甫《日暮》

    瓦盎汲石泉,漱濯齿颊凉。——张耒《旦起》

    琅琊石泉清照人,里无泥沙无无尘。——曾巩《奉和滁州九咏九首·庶子泉》

    晒书秋日晚,洗药石泉香。——杜牧《西山草堂》

    晒书秋日晚,洗药石泉香。——许浑《西山草堂》

    花草窥涧窦,崎岖寻石泉。——欧阳修《书怀感事寄梅圣俞》

    扫地就凉松日少,煮茶消困石泉新。——徐照《赠从善上人》

    月照石泉金点冷,凤酣箫管玉声微。——杜牧《闺情代作》

    据梧花罽接,沃盥石泉分。——卢纶《冬日宴郭监林亭》

    乘月步秋坂,满山闻石泉。——李德裕《思在山居日偶成此咏邀松阳子同作》

    万仞云峰八石泉,李君仙后更谁仙。——薛能《过昌利观有怀》

    黄精肥可食,石泉清可澡。——刘基《旅兴(四十首)·铩羽异高风》

    [阅读全文]...

2022-06-13 12:57:06
  • 渡汉江的诗意

  • 诗意
  •   一、《渡汉江》

      作者:宋之问

      原文: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

      1、汉江:汉水。宋之问因张易之事而被贬岭南,于神龙二年逃归洛阳。此诗作于途经汉水时。此诗原题李频作,误。

      2、岭外:指岭南,大庾岭之外,就是广东。

      3、书:信。

      4、来人:指从家乡来的人。

      诗意:

      我离开家乡到了五岭之外,

      经过了一个冬天,又到了春天。

      因为交通不便,

      我和家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联系了。

      现在我渡过汉江赶回家乡去,

      不知为何离家越*,心情就越紧张。

      因为怕伤了美好愿望,

      以致遇到同乡,也不敢打听家乡情况。

      二、《渡汉江》

      作者:李百药

      原文:

      东流既弥弥,南纪信滔滔。

      水击沉碑岸,波骇弄珠皋。

      含星映浅石,浮盖下奔涛。

      樯乌转轻翼,戏鸟落飞毛。

      客心既多绪,长歌且代劳。

      注释:

      1、弥弥:渐渐。

      2、南纪:南方。《诗经·小雅·四月》:“滔滔江汉,南国之纪。”此二句是说汉江水势很大流到南方更见其滔滔,也可见作者是从汉江上游乘船到襄阳的。

      3、沉碑岸:襄阳城西北有万山;其下有沉碑潭,在县西北五里。《晋书·杜预传》:“预好为后世名,常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刻石为二碑,纪其勋绩,一沉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曰:‘焉知此后不为陵谷乎!’”

      4、珠皋:即解佩渚。据《襄阳府志》载:郑交甫在这里遇二女佩两珠,大如荆鸡之卵。交甫索佩,二女解佩以赠;转身走了十来步,佩玉和二女都不见了。

      5、含星:珠玉曰含,是说星光如玉。

      6、浮盖:漂在水上的船。

      7、樯乌转轻翼:桅上的乌鸦在轻轻的翻动着羽翼。

      8、多绪:满腹愁绪。

      9、代劳:替代。

      诗意:

      我离开家乡到了五岭之外,

      经过了一个冬天,又到了春天。

      因为交通不便,我和家人没有联系,

      已经很长时间了。

      现在我渡过汉江赶回家乡去,

      怎知离家越*,心情就越紧张。

      因为怕伤了美好愿望,

      以致遇到同乡,

      也不敢打听家乡情况。

    [阅读全文]...

2022-01-12 21:35:08
  • 描写长江的诗句 赞美长江的古诗

  • 长江,赞美
  • 从古至今,伟大的长江一直都是流经我们国家的多个地方的。长江水滔滔不绝,非常的汹涌澎湃。我们站在高处欣赏着长江哗啦啦的从上游流向下游的场景,古人们也用自己的才华描绘出长江的壮丽景象。

    1、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吴潜《水调歌头·焦山》

    2、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储光羲《江南曲四首》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5、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6、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7、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8、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9、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10、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1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12、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李纲《六么令·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上作》

    13、涛澜汹涌,风云开阖。——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1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15、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16、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杜甫《梅雨》

    17、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宋濂《阅江楼记》

    18、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崔季卿《晴江秋望》

    19、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0、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宋琬《江上阻风》

    21、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22、浮云遮月不分明,谁挽长江一洗放天青?——董士锡《虞美人·韶华争肯偎人住》

    23、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序》

    24、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王勃《山中》

    25、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张籍《春别曲》

    [阅读全文]...

2022-06-07 22:20:06
  • 《渡汉江》赏析

  • 渡汉江

      作者: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渡汉江【诗文解释】

      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遇到的家乡来人。

      渡汉江【词语注释】

      岭外:今广东省一带。

      怯:畏缩、胆怯。

      渡汉江【诗文赏析】

      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诗人记述了还乡之情,描写了一个长期在外,得不到家里的书信的人,回乡途中担心家里出事,遇到熟人也不敢相问的情景,主要突出了人物的心态。这首诗曲折含蓄,真切细致。

    整理:zhl201611

    [阅读全文]...

2022-03-03 20:39:16
  • 描写长江的诗句 赞美长江的古诗

  • 长江,赞美,优美
  •   1.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 崔季卿 (唐) - 《晴江秋望》2.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 谢逸《送董元达》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4.澄江绕郭闻渔唱,怪石堆庭见吏衙。 —— 陈孚《咏永州》

      5.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 刘长卿 (唐) -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苏轼 (宋) - 《念奴娇•赤壁怀古》

      7.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 *《沁园春•长沙》

      8.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9.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 李白 (唐)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王湾《次北固山下》

      11.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2.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 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13.红色雨和烟,行人江那边。 —— 沈蔚《菩萨蛮•落花迤逦层阴少》

      14.江城次第,笙歌翠合,绮罗香暖。 —— 卢祖皋《宴清都•初春》

      1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16.江南好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 辛弃疾《上西*•送杜叔高》

      17.江南雨冷若为情。 —— 孔榘《鹧鸪天•却月凌风度雪清》

      18.江上扁舟停画桨,云间一笑濯尘缨。 —— 赵彦端《瑞鹧鸪•榴花五月眼边明》

      19.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 范仲淹《江上渔者》

      20.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 黄庭坚《南歌子•槐绿低窗暗》

      21.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 *《沁园春•长沙》

      2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2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崔颢《黄鹤楼 》

      24.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 李之仪 (宋) - 《卜算子》

      25.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 李白 (唐) - 《渡荆门送别》

      2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 杜牧《泊秦淮》

      27.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 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

      28.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 黄庭坚《寄黄几复》

      29.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李白《望天门山》

      30.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31.我辈登临,残山送暝,远江延醉。 —— 邓廷桢《水龙吟•雪中登大观亭》

      32.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33.乌江夜雨天涯满,休向花前唱楚歌。 —— 吴信辰《咏虞美人花》

      3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杜甫 (唐) - 《登高》

      35.吴山全接汉,江树半藏云。 —— 简长《送僧南归》

      36.西风斜日,东帝江山。 —— 陈人杰《沁园春•丁酉岁感事》

      37.相将见、脆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 —— 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38.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 - 杜甫 (唐) - 《旅夜书怀》

      39.轩窗坐临江,烟影浮轻翠。 —— 刘道著《湘江秋晓》

      40.杳杳山外日,茫茫江上天。 —— 李白《郢门秋怀》

      4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 孟浩然《宿建德江》

      4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 白居易《暮江吟》

      43.一种孤怀千古在,湘江词赋奏清商。 —— 静诺《咏秋兰》

      44.因梦江南春景好,一路流苏羽葆。 —— 毛文锡《柳含烟•隋堤柳》

      45.又江空月堕,凌波尘起,彩鸳愁舞。 —— 吴文英《过秦楼•黄钟商芙蓉》

      46.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 刘长卿 (唐) - 《饯别王十一南游》

      47.只今木落江冷,眇眇愁余。 —— 辛弃疾《汉*•会稽秋风亭观雨》

      48.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李清照《夏日绝句》

      4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50.主人情意深,不管江妃怨。 —— 辛弃疾《生查子•重叶梅》

      51.伫立江皋,杳难逢、陇头归骑。 —— 陆游《月上海棠•斜阳废苑朱门闭》

      《赠升州王使君忠臣》唐 李白 体裁:五古 六代帝王国,三吴佳丽城。贤人当重寄,天子借高名。

    [阅读全文]...

2021-12-24 16:08:30
  • 李频:渡汉江

  •   《渡汉江》

      作者:李频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

      1、岭外:大庾岭之外,就是广东。

      译文:

      久在岭南居住,

      家乡音讯全无;

      经历一个寒冬,

      又到立春时候。

      距离家乡越*,

      心中越发不安;

      遇人不敢相问,

      唯恐消息不祥。

      赏析:

      这是久离家乡而返归途中所写的抒情诗。诗意在写思乡情切,但却正意反说。写愈*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消息,担心听到环的消息,而伤了好的愿望。语极浅*,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事造作,自然至美。

    [阅读全文]...

2022-05-01 07:36:29
赞美石泉汉江生活的古诗 - 句子
赞美石泉汉江生活的古诗 - 语录
赞美石泉汉江生活的古诗 - 说说
赞美石泉汉江生活的古诗 - 名言
赞美石泉汉江生活的古诗 - 诗词
赞美石泉汉江生活的古诗 - 祝福
赞美石泉汉江生活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