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最后有逍遥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最后有逍遥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最后有逍遥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最后有逍遥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逍遥唯美古韵诗词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逍遥唯美古韵诗词有哪些?
1、 恍恍惚惚,迷迷荡荡。我想起奉天的沈水,雨润的时节,微冷的初秋。
2、 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3、 凤凰双双对,飞去飞来烟雨秋。而如今,凤去了,凰空留。
4、 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5、 长夏逝去,山野间的初秋悄然涉足。
6、 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7、 两个人终于不再错过。携手问年华,看岁月流逝。风云潇洒。残阳退没
8、 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
9、 我总是躲在梦与季节的深处,听花与黑夜唱尽梦魇,唱尽繁华,唱断所有记忆的.来路。
10、 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11、 萧萧扬花落满肩 落满肩 笛声寒 窗影残 烟波桨声里 何处是江
12、 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13、 怎知红丝错千重 路同归不同 踏雪寻梅方始休 回首天尽头
14、 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15、 醉眼看别人成双作对,无人处暗弹相思泪。
16、 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17、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18、 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19、 如果换我先开口,日子是否还一样细水长流
20、 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21、 渺渺时空,茫茫人海,与君相遇,莫失莫忘。
22、 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23、 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24、 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
25、 相见得恨晚,相爱的太慢,进退让我两难缘过了远分,缘过了聚散,是否回头就能够上岸
26、 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
27、 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28、 有缘相遇,无缘相聚,天涯海角,但愿相忆。有幸相知,无幸相守,苍海明月,天长地久。
29、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30、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31、 月下花影,笑看世间情恨,红尘千丈,诉不尽繁花似锦。
32、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33、 铃悬檐下,檐为铃守,铃不知; 风动铃心,铃为风歌,风不解;世人谓, 无情最是如风过; 我谓,檐痴铃傻风何错!
34、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
35、 几段唏嘘几世悲欢,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36、 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
37、 虚幻大千两茫茫,一邂逅,终难忘。相逢主人留一笑,不相识,又何妨。
38、 桃花之所以寂寞,是因为它为情动之人生长;为伤情之人绽放。
39、 握住苍老,禁锢了时空,一下子到了地老天荒。梦里繁花落尽,此情未央,此意难忘,弦虽断,曲犹扬。
40、 凤凰台上凤凰游,负约而去,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万里哀哭。
41、 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42、 这世界上一旦完全沉寂时,也不知它是在悲哀,还是在伤情。
43、 纸张有些破旧,有些模糊。可每一笔勾勒,每一抹痕迹,似乎都记载着跨越千年万载的思念。
44、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45、 红尘初妆,山河无疆。 最初的面庞,碾碎梦魇无常,命格无双。
46、 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匆匆的铸成一抹哀伤。
47、 蓄起亘古的情丝,揉碎殷红的相思。
48、 汉霄苍茫,牵住繁华哀伤,弯眉间,命中注定,成为过往。
49、 江水孤寂,*墨绿,到处站的都是你的身影。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司马相如《长门赋》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于焉逍遥?——《诗经》
圆落缺陷世,逍遥兜率宫。——张衡《挽陈东湖先生·真病药无功》
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苏轼《石苍舒醉墨堂》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
为我炊雕胡,逍遥展良觌。——杜甫《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
罗浮梦寐已多年,何日逍遥泛海船。——卢宁《次友人金山赠行韵四首·其四》
公等何逍遥,睥睨寄讲学。——黄庭坚《将归叶先寄明复季常》
山中寡见闻,乐清贫,逍遥百年物外身。——张可久《越调·寨儿今·春晚次韵红》
相约逍遥游,餐霞食瑶草。——孔*仲《答陈君佐戏吟》
散帙聊逍遥,临风游复憩。——郭奎《秋林读书为章光远赋》
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仙者四五人,逍遥晏兰房。——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逍遥未终晏,朱华忽西倾。——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谁言万事囏,逍遥可终生。——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非子为我御,逍遥游荒裔。——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逍遥九曲间,徘徊欲何之。——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细省庄周语,逍遥理未齐。——方回《渔家》
此时逍遥游,不见争夺场,想见四维上下俱茫茫。——苏泂《日铸岭下狂歌行》
有时乞鹤归,还访逍遥场。——孟郊《苏州昆山惠聚寺僧房》
自昔闻多学,逍遥注一篇。——司空曙《送僧无言归山》
逍遥仙家子,日夕朝玉皇。——韦应物《清都观答幼遐》
只有逍遥好知己,何须更问洞中天。——贯休《山居诗二十四首》
逍遥高殿阴,六月无炎暑。——储光羲《同房宪部应旋》
似此逍遥多快乐,遨游三界最清奇。——吕洞宾《敲爻歌》
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屈原《九章》
寤从容以周流兮,聊逍遥以自恃。——屈原《九章》
夫大人者,乃与造物同体,天地并生,逍遥浮世,与道俱成,变化散聚,不常其形。——阮籍《大人先生传》
则有逍遥以永年,无存忽合,散而上臻。——阮籍《大人先生传》
漂逍遥以远游,遵大路之无穷。——阮籍《大人先生传》
自觉浮生幻化事,逍遥快乐实善哉。——寒山《诗三百三首》
无为无事人,逍遥实快乐。——寒山《诗三百三首》
自羡山间乐,逍遥无倚托。——寒山《诗三百三首》
海上三神山,逍遥集众仙。——张说《入海二首》
勿言云泥异,同在逍遥间。——白居易《答崔侍郎、钱舍人书问,因继以诗》
老气醉中犹跌宕,闲身梦里亦逍遥。——陆游《自笑·诸公衮衮几金貂》
未若兹鹏之逍遥,无厥类乎比方。——李白《大鹏赋·并序》
服清白以逍遥兮,偏与乎玄英异色。——东方朔《七谏》
守一座安乐窝,横三尺逍遥枕,卧青青半亩松阴。——汪元亨《双调·沉醉东风》
九辨(二)悲忧穷戚兮独处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绎;去乡离家兮徕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宋玉《九辨》
揽騑辔而下节兮,聊逍遥以相佯。——宋玉《九辨》
逍遥漆园吏,冥没不知年。——高适《宋中十首》
将逍遥炉锤之外兮,尚何俛首而婴此细故。——黄庭坚《至乐词寄黄几复》
登华盖兮乘阳,聊逍遥兮播光。——王褒《九怀》
逍遥二三子,永愿为闲伴。——白居易《和皇甫郎中秋晓同登天宫阁言怀六韵》
乐郊适所愿,逍遥挂尘缨。——李廌《上姑丈闾丘通牧少卿》
直应人道逍遥处,便是游鱼自乐时。——张耒《观鱼亭呈陈公度二首·千古濠梁庄惠词》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屈原《离骚》
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屈原《离骚》
逍遥唯美古韵诗词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逍遥唯美古韵诗词有哪些?
1、 恍恍惚惚,迷迷荡荡。我想起奉天的沈水,雨润的时节,微冷的初秋。
2、 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3、 凤凰双双对,飞去飞来烟雨秋。而如今,凤去了,凰空留。
4、 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5、 长夏逝去,山野间的初秋悄然涉足。
6、 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7、 两个人终于不再错过。携手问年华,看岁月流逝。风云潇洒。残阳退没
8、 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
9、 我总是躲在梦与季节的深处,听花与黑夜唱尽梦魇,唱尽繁华,唱断所有记忆的.来路。
10、 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11、 萧萧扬花落满肩 落满肩 笛声寒 窗影残 烟波桨声里 何处是江
12、 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13、 怎知红丝错千重 路同归不同 踏雪寻梅方始休 回首天尽头
14、 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15、 醉眼看别人成双作对,无人处暗弹相思泪。
16、 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17、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18、 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19、 如果换我先开口,日子是否还一样细水长流
20、 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21、 渺渺时空,茫茫人海,与君相遇,莫失莫忘。
22、 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23、 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24、 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
25、 相见得恨晚,相爱的太慢,进退让我两难缘过了远分,缘过了聚散,是否回头就能够上岸
26、 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
27、 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28、 有缘相遇,无缘相聚,天涯海角,但愿相忆。有幸相知,无幸相守,苍海明月,天长地久。
29、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30、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31、 月下花影,笑看世间情恨,红尘千丈,诉不尽繁花似锦。
32、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33、 铃悬檐下,檐为铃守,铃不知; 风动铃心,铃为风歌,风不解;世人谓, 无情最是如风过; 我谓,檐痴铃傻风何错!
34、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
35、 几段唏嘘几世悲欢,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36、 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
37、 虚幻大千两茫茫,一邂逅,终难忘。相逢主人留一笑,不相识,又何妨。
38、 桃花之所以寂寞,是因为它为情动之人生长;为伤情之人绽放。
39、 握住苍老,禁锢了时空,一下子到了地老天荒。梦里繁花落尽,此情未央,此意难忘,弦虽断,曲犹扬。
40、 凤凰台上凤凰游,负约而去,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万里哀哭。
41、 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42、 这世界上一旦完全沉寂时,也不知它是在悲哀,还是在伤情。
43、 纸张有些破旧,有些模糊。可每一笔勾勒,每一抹痕迹,似乎都记载着跨越千年万载的思念。
44、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45、 红尘初妆,山河无疆。 最初的面庞,碾碎梦魇无常,命格无双。
46、 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匆匆的铸成一抹哀伤。
47、 蓄起亘古的情丝,揉碎殷红的相思。
48、 汉霄苍茫,牵住繁华哀伤,弯眉间,命中注定,成为过往。
49、 江水孤寂,*墨绿,到处站的都是你的身影。
逍遥游(节选)
《逍遥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庄周的代表作,被列为道家经典《庄子·内篇》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逍遥游节选,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文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水花,波及千里远,然后拍击大翼,凭借旋风直上高空。它是乘着六月的大风而飞去的。”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天色深青,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它高旷辽远而没有边际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像人抬头看天空一样罢了。
再说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那么小小的芥草浮在上面就成为一只小船;而搁置杯子就沉落在地上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托负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够。鹏鸟飞九万里,其下有巨风的承载,然后才乘风而飞,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然后才想准备飞到南方去。
蝉与雀讥笑它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到树枝就停下来,有时飞不到树上去,就落在地上,哪用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到*郊野林去,带上一日之粮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要用一整夜时间捣米准备干粮;到千里之外去,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这两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
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的比不上寿命长的。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朝菌不知一日的时间变化,蟪蛄不知一年的时间变化,这就是寿命短的。楚国的南边有叫冥灵的大树,它把五百年当作春,把五百年当作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作春,把八千年当作秋,这就是寿命长的。但是彭祖现在独以长寿著名,一般人和他相比,岂不可悲可叹吗?
商汤询问名叫棘的大夫就是这样的。在那草木不生的北方荒原之地,有一个很深的大海,那是天然形成的。那里有一种鱼,它的身宽有好几千里,没有人能够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鹏,它的脊背像泰山,展开双翅就像天边的云。鹏鸟奋起而飞,翅膀拍击急速旋转向上的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这才向南飞去,打算飞到南方的大海。斥鴳讥笑它说:‘它打算飞到哪儿去?我奋力跳起来往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了下来,盘旋于蓬蒿丛中,这也算是飞翔的极限了。而它打算飞到什么地方去呢?’”这就是小与大的区别了。
所以,那些才智可以胜任一官之职,行为可以顺应一乡群众,道德合乎一国之君的要求,才能可以取信一国之人的人,他们自己很得意,其实如同斥鷃一样(所见甚小)。而宋荣子嗤笑这四种人。而且世人都赞誉他,他却并不会因此而更加奋勉,世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清楚自身与物的区别,辨明荣誉与耻辱的界限,如此而已。他在世间,没有追求什么。即使如此,他还是未能达到最高的境界。列子能驾风行走,那样子实在轻盈美好,而且十五天后才返回。列子对于寻求幸福,没有拼命追求。他这样虽然免于步行,但还是有所依靠。如果能够顺应天地万物之性,而驾驭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那又需要凭借什么呢?因此说,真实自然的人没有自我的偏见,神人没有要建功立业的偏见,圣人不求声名。
注释
(1)冥:通假“溟”,指海色深黑。“北冥”,北海。下文“南冥”,指南海。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
(2)鲲(kūn):传说中的大鱼。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其:表推测。
(3)鹏:本为古“凤”字,这里指传说中的大鸟。
(4)怒:奋起的样子,这里指鼓起翅膀。
(5)垂:同“陲”,边际。
(6)海运:海动。古有“六月海动”之说。海运之时必有大风,因此大鹏可以乘风南行。徙:迁移。
(7)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海。
(8)《齐谐》:书名。出于齐国,多载诙谐怪异之事,故名“齐谐”。一说人名。
(9)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志,记载。
(10)水击:指鹏鸟的翅膀拍击水面。击:拍打。
(11)抟(tuán):回旋而上。一作“搏”(bó),拍。扶摇:一种旋风,又名飙,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九,表虚数,不是实指。
(12)去:离,这里指离开北海。“去以六月息者也”指大鹏飞行六个月才止息于南冥。一说息为大风,大鹏乘着六月间的大风飞往南冥。以:凭借。息:风。
(13)野马:指游动的雾气。古人认为:春天万物生机萌发,大地之上游气奔涌如野马一般。
(14)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15)生物: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息:这里指有生命的东西呼吸所产生的气息。相:互相。吹:吹拂。
(16)苍苍:深蓝。其正色邪:或许是上天真正的颜色?其,抑,或许。正色,真正的颜色。邪,同“耶”,疑问语气词。极:尽。下:向下。亦:也。是:这样。已:罢了。
(17)覆:倾倒。坳(ào):凹陷不*,“坳堂”指堂中低凹处。
(18)芥:小草。置杯焉则胶:将杯子放于其中则胶着搁浅。置,放。焉,于此。胶,指着地。
(19)斯:则,就。
(20)而后乃今:“今而后乃”的倒文,意为“这样,然后才……”。培:凭。
(21)莫之夭阏(yāoè):无所滞碍。夭,挫折。阏,遏制,阻止。“莫之夭阏”即“莫夭阏之”的倒装。图南:计划向南飞。
(22)蜩(tiáo):蝉。学鸠:斑鸠之类的小鸟名。
(23)决(xuè):疾速的样子。
(24)抢(qiāng):触,碰,着落。“抢”也作“枪”。榆枋:两种树名。榆,榆树。枋,檀木。
(25)控:投,落下。
(26)奚以:何以。之:去到。为:句末语气词,表反问,相当于“呢”。南:名词作动词,向南(飞行)。“奚以……为”,即“哪里用得着.......呢”。
(27)适:去,往。莽苍:色彩朦胧,遥远不可辨析,本指郊野的颜色,这里引申为*郊。
(28)三餐:指一日。意思是只需一日之粮。反:同“返”,返回。
(29)犹:还。果然:吃饱的样子。
(30)宿:这里指一夜。宿舂粮:即舂宿粮,舂捣一宿的粮食。
(31)之:此,这。二虫:指蜩与学鸠。虫:有动物之意,可译为小动物
(32)知(zhì):通“智”,智慧。
(33)朝菌:一种大芝,朝生暮死的菌类植物。晦朔: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一说“晦”指月末,“朔”指月初。
(34)蟪蛄(huìgū):寒蝉,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
描写逍遥的诗句
在学*、工作、生活中,说到诗句,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诗句饱含丰富的.感情和想象。你知道什么样的诗句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诗句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逍遥的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此生逍遥天休问,古来万事东流水。
2. 阴云解駮晴光好,藜杖逍遥足自怡。
3. 鹤恋故巢云恋岫,比君犹自不逍遥。
4. 逍遥自是天游乐,不结沙鸥水石盟。
5. 数仞堂高谁富贵,一枝巢隐自逍遥。
6. 曹溪久得法,游戏自逍遥。
7. 乘闲自是逍遥事,谁羡襄阳倒载人。
8. 年深须变化,泉洁自逍遥。
9. 自得逍遥趣,从来乐静居。
10. 门外杉松尽颠怪,云中鸡犬自逍遥。
11. 情怀甘澹泊,书史自逍遥。
12. 周子宜数来,逍遥自今始。
13. 逍遥自足忘鹏鷃,漫浪何须寄姓名。
14. 功名成遂真豪杰,更自逍遥享太*。
15. 那么问对成中说,自得逍遥喜风篇。
16. 白云满地江湖阔,著我逍遥自在行。
17. 谁知不离簪缨内,长得逍遥自在心?
18. 逍遥自得意,鼓腹醉中游。
19. 伎俩无多子,逍遥自许时。
20. 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
21. 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
22. 老我无心出市朝,东风林壑自逍遥。
23. 桐柏山头避俗嚣,篇诗斗酒自逍遥。
24. 欹枕自逍遥,凭阑时徒倚。
25. 客游花县自逍遥,百里风光在两桥。
26. 角巾私第自逍遥,诸老之中此老高。
27. 一丘一壑自逍遥,莫怪山人索价高。
28. 终日自逍遥,濠上乐亦全。
29. 争先杂沓人何冗,应物逍遥我自清。
30. 逍遥自旦暮,于以畅闲情。
清*乐(王安石)
若有一卮芳酒,逍遥自在无妨。
西江月(王哲)
莹彻即分内外。占得逍遥自在。
探春令(王哲)
逍遥自在堪经过,有玉童相贺。
拨棹子(黄庭坚)
横一琴,甚处不逍遥自在。
恣逍遥(姬翼)
周沙界、响无遮障。逍遥自在,优游偃仰。人间事、任他劳攘。
月上海棠 呜鹤余音卷二(刘铁冠)
全真办下无空过,布袍麻*腋袋挂。剪发*头,逍遥自在行踏。
踏云行(马钰)
姓名已录华胥国。逍遥自在看长安,金花
恣逍遥 赠韩守玄(马钰)
恣意逍遥,逍遥恣意。逍遥自在无萦系。行坐逍遥,逍遥似醉。逍遥到处,似云似水。悟彻逍遥,逍遥养气。逍遥里面修仙计。这个逍遥,逍遥无比。逍遥去蓬岛,十洲有位。
望蓬莱(马钰)
钓出凡笼修不二,逍遥自在处玄机。有分看瑶。
1.明·于谦《过菊江亭》
《诗经:羔裘·羔裘逍遥》
羔裘逍遥,狐裘以朝。
岂不尔思?劳心忉忉。
羔裘翱翔,狐裘在堂。
岂不尔思?我心忧伤。
羔裘如膏,日出有曜。
岂不尔思?中心是悼。
注释:
1、羔裘:羊羔皮袄。逍遥:悠闲地走来走去。
2、朝:上朝。
3、不尔思:即“不思尔”。
4、忉忉:忧愁状。
5、翱翔:鸟儿回旋飞,比喻人行动悠闲自得。
6、在堂:站在朝堂上。
7、膏:动词,涂上油。
8、曜(音耀):照耀。
9、悼:悲伤。
译文:
穿着羊羔皮袄去逍遥,穿着狐皮袍子去坐朝。
怎不叫人为你费思虑,忧心忡忡整日把心操。
穿着羊羔皮袄去游逛,穿着狐皮袍子去朝堂。
怎不叫人为你费思虑,想起国家时时心忧伤。
羊羔皮袄色泽如脂膏,太阳一照闪闪金光耀。
怎不叫人为你费思虑,心事沉沉无法全忘掉。
赏析:
《羔裘》一的主旨,《毛诗序》曰:“大夫以道去其君也。国小而迫,君不用道。好洁其衣服,逍遥游燕,而不能自强于政治,故作是诗也。”验之于诗,庶几可信。桧为周初分封于溱洧之间的一个小国,在今河南省密县东北,*王东迁后不久,即被郑武公所灭。从诗意推测,此诗当为桧国大臣因桧君治国不以其道被迫离去后所作。
全诗共分三章,章四句。
诗首章“羔裘逍遥,狐裘以朝”两句看似叙说国君服饰,但言语间充满感*彩。钱澄之分析说:“《论语》:狐貉之厚以居。则狐裘燕服也。逍遥而以羔裘,则法服为逍遥之具矣。视朝而以狐裘,是临御为亵媟之场矣。先言逍遥,后言以朝,是以逍遥为急务,而视朝在所缓矣。”(《田间诗学》)这段分析为读者更深一层地理解诗旨提供了门径。即便是大国之君,身处盛世,不以仪礼视朝,不以国事为务,犹为不可,更何况当时桧国“国小而迫”,周边大国正虎视眈眈,存亡生死危在旦夕,处境如此而不自知,不能不让人心存焦虑。“岂不尔思,劳心忉忉”,这是身处末世的臣子深切而无奈的心痛感觉。
第二章诗意与第一章相同,但在回环往复中更让人感受到诗作者对国之将亡而桧君仍以逍遥游宴为急务的昏庸行为的幽远绵长之恨。
诗末章一改*铺直叙的路子,选取羔裘在日光照耀下柔润发亮犹如膏脂的细节性情景,扩展了读者的视觉感受空间,使诗人的心理感受有了感染读者的物象基础。在通常情况下,面对如此纯净而富有光泽的羔裘,人们会赞叹它的雍容华美和富丽堂皇之气,但在诗人为读者提供的独特的情景上下文中,如膏脂一样在日光下熠熠发亮的羔裘是这样的刺眼,令人过目之后便难以忘怀,这难以忘怀之中又无法抹去那份为国之将亡而产生的忧愤之情。“岂不尔思,中心是悼。”意思是:不为你费尽思虑,怎么会离君而去心中却时时闪现那如脂羔裘呢?思君便是思国,作为国之大夫,无法选择国之君主,只能“以道去其君”,但身可离去,思绪却无法一刀两断,这便是整首诗充满“劳心忉忉”、“我心忧伤”、“中心是悼”层层推进式的忧伤和愁苦的历史原因。
全诗没有风诗中常用的比兴手法,叙事也显得急切且繁复,但从这*乎祥林嫂式的絮叨中确实可以感受出诗作者的深切思虑。
高中课文逍遥游解释
《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高中课文逍遥游解释,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逍遥游》原文全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面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占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鹅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面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逍遥游》原文全文译文:
北海有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很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背脊,不知道有几千里,振翅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像天边垂下的云彩。这只鸟,海动时就将迁移到南海。南海是天然的大水池。《齐谐》这部书,是记载怪异事物的。《齐谐》的记载说:“大鹏迁移到南海去的时候,翅膀在水面上拍击,激起三千里的浪花,乘着旋风飞上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互相吹拂的结果。天空颜色深蓝,这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它太远而没有尽头以致看不清楚呢?大鹏从高空往下看,也不过像这样罢了。再说水聚积得不深,那么它负载大船就会浮力不足。在堂上低洼处倒一杯水,那么只有小草可以作为它的船;在那里放只杯子就会着地,这是水太浅但是船太大的缘故。风聚积得不大,那么它负载巨大的翅膀就会力量不足。所以大鹏飞到九万里的高空,风就在下面了,然后才开始乘风飞翔;背驮着青天,没有什么东西阻拦它,然后才能计划着向南飞。
蝉和学鸠笑话它说:“我一下子起来就飞,碰上树木就停下来,有时候飞不到,也就是落在地上罢了,哪里用得着飞上九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那样远呢?”到郊外去旅行的人,一天的时间就返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外去旅行的人,出发前一天晚上就要捣米储食;到千里外去旅行的人,出发前三个月就要储备干粮。这两只飞虫又懂得什么呢?
智慧少的比不上智慧多的,寿命短的比不上寿命长的。根据什么知道这些是如此的呢?朝菌不知道一月的时间变化,蟪蛄不知道一年的时间变化,这是寿命短的。楚国南部生长一种叫冥灵的树,把五百年当做春天,五百年当做秋天。古代有一种叫大椿的树把八千年当做春天,吧八千年当做秋天。现在彭祖独以长寿著名,一般人和他相比,不也很可悲吗!
商汤问他的大夫棘,是这样。北极地带的北部有个海,是个天然的大水池。有鱼生长在那里,鱼身的宽度达到几千里,没有人能知道它的长度,它的名字叫做鲲。有鸟生长在那里,它的名字叫做鹏。背像泰山,翅膀像天边垂下的云彩。乘着旋风飞上九万里的高空,穿过云层,背驮着青天,然后计划着向南飞,将要飞往南海。斥鷃笑话它说:‘它将要飞到哪里去呢?我向上跳跃,不超过几丈就落下来,在飞蓬和青蒿之间飞翔,这也是飞翔的最高限度。可是它将要飞到哪里去呢?”这就是小和大的分别。
所以那些才智足以胜任一官之职,品行可以联合一乡之人,道德可使一位君主满意,能力使一国的人信任,他们看待自己,也像这样罢了。宋荣子笑话这样的人,再说宋荣子只是做到了所有当代的人称誉他也不会更受到鼓励,所有当代的人责难他也不会更感到沮丧,能确定物我的分别,明辨荣辱的界限,如此而已。他对于世俗的名誉,没有拼命追求。虽然如此,还有没树立的东西。列子驾着风*,轻妙极了。十五天后才回到地上来。他对于求福的事情,没有拼命追求。这样做虽然免掉了步行,但还是有所凭借。至于乘着天地的正气,驾驭阴、阳、风、雨、晦、田的变化,来漫游于无穷无尽的空间和时间之中,那种人还依靠什么呀!所以说:道行达到最高峰的人就没有“我”,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不求功利,圣明的人不求成名。
《逍遥游》赏析
《逍遥游》是《庄子·内篇》中的第一篇。这篇文章写得非常雄放奇幻,最能显示出庄子的思想和他文章所特有的艺术风格。庄子在《逍遥游》中极力宣扬了相对主义的认识论和虚无主义的人生观,思想毒害性是很大的。他所鼓吹的连自己的形骸也忘掉了的“至人”是根本不存在的,那种绝对自由的“逍遥游”也根本不可能存在。这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理想,其实质是一种消极避世、没有理想的、空虚的主观幻境。但文章写得挥洒自如,想象丰富,不失为我国散文史上的一篇名文。《逍遥游》的全文较长,可分为“总论”和“分论”两大部分。“逍遥游”就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精神自由,是庄子所追求的理想化了的精神境界,也是他的虚无主义人生观的集中表现。庄子所说的自由,完全是脱离实际的、违反人情物理的唯心主义的,是不足为训的。《逍遥游》的思想是在说明人应当脱弃一切物累以获取最大的.自由。
这篇文章尽情鼓吹“无待”(绝对地摆脱一切客观条件的自由)才是真正的、绝对的自由,极力否定“有待”(依靠客观条件的自由)。这种“无待”、“无己”的“逍遥”境界,是庄周用以逃避现实斗争,寻求自我安慰的一种精神麻醉剂,是超现实的空想,也是根本无法达到的一种虚无缥缈的幻境。
总论部分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出无论是高飞九万里的大鹏,还是似野马奔驰般的泽气和飘浮于空中的尘埃,都是有所待的,从而进一步说明无论是大形、大智、大年之物,还是小形、小智、小年之物,无不有所待,都不是绝对的自由,都没有达到“逍遥”的境界。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北冥”,指北海。“冥”同“溟”。北面的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从文字训诂讲,“鲲”在古代指鱼卵,可庄子在这篇文章中却把它借作为大鱼。它的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长。而且鲲会变化,变成一只鸟,叫做“鹏”。鹏也相当大,它的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大。应当说,这样的大鹏在现实中是没有的,也是人不曾见过的,但浪漫主义的庄子却似乎偏要使你深信不疑,还对它进行了一番形象描写:这只大鹏岂止是大,而且还要腾空而起,还要乘海风作万里游,由北海直飞到南海天边。这只其大无比的鹏鸟腾空而起时,“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而飞”,是说积满力气,怒张毛羽,一跃而起。“怒而飞”三字,可以说是穷形尽相地写出了一个庞然大物在起飞时突飞迅猛的样子,非常传神。到凌空后,“其翼若垂天之云”。“垂天之云”,旧注解释为“若云垂天旁”,像一块云彩垂挂天边,现在的注释亦多沿袭旧说“像悬挂在天边的一大块云”。这并未表达出庄子的原意。笔者认为这一句是说巨鹏凌空,就好像云行中天一样,垂阴布影其下。天空是非常辽阔的,在漫漫无际的天幕上,可以说任何东西都不会显得大,只有垂下的云影,会给人一种遮天盖地的感觉。文学中的浪漫主义常以虚构形象、描写幻想为特征,但虚构、幻想并不能完全脱离人们的实际经验,否则就会变成荒诞无稽,让人不可理解。因此,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往往在整个作品的构思上、形象的塑造上是虚构的、夸张的、幻想的,但却不排斥细节描写的真实,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人们的想象,造成虽然不是事实但又不失一种真实的气氛。下面,庄子假借所谓“齐谐”的话,并加以发挥,对于鹏飞刺天的这种情景又做了具体细致的描写和十分生动的形容(“齐谐”是一本记载各种怪异事物的书)。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说大鹏往南冥(天池)迁徙的时候,“水击三千里”,首先拍击水面斜着往上滑行有三千里地之遥。然后“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盘旋的意思。“扶摇”,指一种自下而上的狂风,即旋风。说经过三千里的滑行,然后盘旋而上,一直高到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飞去以后,半年才一止息。它飞起来不容易,飞的时间也长久。
逍遥游的原文及翻译
在*日的学*中,许多人都接触过很多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那么问题来了,你还记得曾经背过的文言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逍遥游的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逍遥游的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面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占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鹅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面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逍遥游的翻译
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
《齐谐》这本书,是记载一些怪异事情的书。书上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活动着的生物都因为风吹而运动。天空苍苍茫茫的,难道就是它本来的颜色吗?它的辽阔高远也是没有尽头的吗?鹏往下看的时候,看见的应该也是这个样子。
如果聚集的水不深,那么它就没有负载一艘大船的力量了。在堂前低洼的地方倒上一杯水,一棵小草就能被当作是一艘船,放一个杯子在上面就会被粘住,这是水浅而船却大的原因。如果聚集的风不够强大的话,那么负载一个巨大的翅膀也就没有力量了。因此,鹏在九万里的高空飞行,风就在它的身下了,凭借着风力,背负着青天毫无阻挡,然后才开始朝南飞。
蝉和小斑鸠讥笑鹏说:“我们奋力而飞,碰到榆树和檀树就停止,有时飞不上去,落在地上就是了。何必要飞九万里到南海去呢?”到*郊去的人,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外的人,要用一整夜时间舂米准备干粮;到千里外的人,要聚积三个月的粮食。蝉和小斑鸠这两只小虫、鸟又知道什么呢。
小智比不上大智,短命比不上长寿。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朝生暮死的菌草不知道黑夜与黎明。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寒蝉,不知道一年的时光,这就是短命。楚国的南方有一种大树叫做灵龟,它把五百年当作一个春季,五百年当作一个秋季。上古时代有一种树叫做大椿,它把八千年当作一个春季,八千年当作一个秋季,这就是长寿。可是活了七百来岁的彭祖如今还因长寿而特别闻名,众人都想与他相比,岂不可悲!
商汤问棘,谈的也是这件事。汤问棘说:“上下四方有极限吗?”棘说:“无极之外,又是无极!在草木不生的极远的北方,有个大海,就是天池。里面有条鱼,它的身子有几千里宽,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一只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背像泰山,翅膀像天边的云;借着旋风盘旋而上九万里,超越云层,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将要飞到南海去。小泽里的麻雀讥笑鹏说:‘它要飞到哪里去呢?我一跳就飞起来,不过数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丛中盘旋,这也是极好的飞行了。而它还要飞到哪里去呢?’”这是大和小的分别。
所以,那些才智能胜任一官的职守,行为能够庇护一乡百姓的,德行能投合一个君王的心意的,能力能够取得全国信任的,他们看待自己,也像上面说的那只小鸟一样。而宋荣子对这种人加以嘲笑。宋荣子这个人,世上所有的人都称赞他,他并不因此就特别奋勉,世上所有的人都诋毁他,他也并不因此就感到沮丧。他认定了对自己和对外物的分寸,分辨清楚荣辱的界限,就觉得不过如此罢了。他对待人世间的一切,都没有拼命去追求。即使如此,他还是有未达到的境界。
列子乘风而行,飘然自得,驾轻就熟。十五天以后返回;他对于求福的事,没有拼命去追求。这样虽然免了步行,还是有所凭借的。倘若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着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的'境地,他还要凭借什么呢?所以说:修养最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
逍遥游赏析
马叙伦先生《为〈庄子义证〉成率题绝句》中云:“开宗不了逍遥字,空读南华三十篇。”读《庄子》先应读懂《逍遥游》,是人们所公认的。但从晋代郭象、向秀与支遁直至时贤所论,对《逍遥游》主旨的理解分歧至大。我们姑且撇开诸家诉讼,披文人情,探索一下作者的本意。
篇首以奇特的想象,展现了大鲲化为大鹏,大鹏由北冥徙于南冥的壮观图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极形容其声势之磅礴、飞之高、去之远。接着就从“上者九万里”一句荡开两笔:一写自天上九万里看地面,只见“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自地下看天空,苍茫一片,“其远而无所至极”。抽象的九万里,成为可感的景象。二是以连类譬喻的手法,解说大鹏高飞九万里的缘故。水浅不能承大舟,风九万里之厚才能负大翼,其理显而易明。这些都似说得很随意,但前可证之天文,后可证之物理,蕴含了光辉的科学思想。说理完全寓于形象之中。
蜩与学鸠之笑大鹏,是大鹏展翅的一种反衬。两相对比之后,以“小知不及大知”结上,以“小年不及大年”启下。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众人年寿的排比,植物与动物,自然界与社会界皆囊括其中。汤之问棘与上述内容有所重复,但并非多余。“是已”一词表示这有引证的作用,而且把小雀笑大鹏之事加以铺张扬厉,突出“小大之辩”的结论,为下文铺垫。
“故夫”是承上之词,表明所说之事承斥笑大鹏而来。“知效一官”者流,实为社会上德才兼备之佼佼者,可算人中之杰。“其自视也”非凡。但作者以为,“亦若此矣”,只不过如斥之自以为“飞之至也”一样可笑。他们累心于一官、一乡、一君、一国,是“役人之役,适人之适,而非自适其适者也”(《庄子·大宗师》)。宋荣子就比他们强,全社会的人夸奖他也不会因而更加努力,全社会的人非议他也不会为之沮丧。物我、是非、荣辱都有冷静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人间毁誉的牵制。还有列子,能乘着风飞行,飘飘然超乎凡人。比之于“知效一官”者流,他们有更高的境界,犹大鹏之比于斥,均属小大之辩也。
上已明言“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不及”意味着绝非如郭象所云“小大虽殊,逍遥一也”那种无差别境界,而是有大小高下之分的。
列子之有待,待于风,待于“旬有五日”,有环境、时间等条件的限制、依赖。大鹏之乘风九万里亦相类似。而“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顺乎自然的变化,不受一切条件的局限,时间无穷、空间无穷。“游无穷者”与大鹏、列子非小大之辩,而是有待无待之别。小大之辩只是量之差,在“有待”一点说,斥与大鹏、知效一官者流与宋荣子、列子并无二致;“有待”与“恶乎待”是质之异,有待是有限之游,非无穷之游;无穷之游才是逍遥之游,才是绝对的自由。
能够得到这种无穷之游的是至人、神人、圣人。常人悲乎!“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庄子·齐物论》),而“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视功名为乌有,心中没有个“我”在,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何游而不逍遥!后篇几个寓言皆以阐发无功、无名、无己为义。故“至人”三句被称作全篇之眼。
人的本性是追求自由的,逍遥游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可现实生活里,人们皆“游于羿之彀中”(《庄子·德充符》),何游而逍遥?在极不自由的环境中去追求极端的自由,不可能成为现实中奋斗的目标,只不过是内在欲望的一种自我满足罢了。
鲲鹏以下,至于列子,纷繁错落,虚实交辉。或连类铺陈,或对比裁断,叙有分合,藕断丝连。所谓“烟雨迷离,龙变虎跃”(胡文英《庄子独见》),只是主角出场的前奏。“至人”一出,烟消云散,万籁俱寂。接着有请读者漫步的,是“无何有之乡”!
【通假字】
1.北冥有鱼
冥:通“溟”,海。
2.其正色邪
无所至极邪
邪:通“耶”,呢。
3.而后乃今培风
培:通“凭”,凭借。
4.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反:通“返”。
5.小知不及大知
知:通“智”,智慧。
6.旬有五日而后反
有:通“又”。
反:通“返”。
7.而御六气之辨
辨:通“变”,变化。
8.此小大之辩也
辩:通“辨”,区别。
9.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犹:通“繇”,喜。
10.而征一国
而:通“耐”,能。
《逍遥游》高中课文原文
《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逍遥游》高中课文原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逍遥游》课文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逍遥游》注释:
1、逍遥游:没有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逍遥,闲适自得、无拘无束的样子。
2、北冥:北海,因海水深黑而得名。冥,通“溟”,指广阔幽深的大海。下文的“南冥”和“冥海”都用此意。
3、鲲(kūn):本指鱼卵,此处借用为表大鱼之名。这符合庄子的《齐物论》本旨和庄子的独特的奇诡文风。
4、不知其几千里也: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大。一说“几”本义为极微小,引申为“极为接*”,此处当解释为“尽”;因为《庄子》一书中表数量的词都用“数”,如“数仞”“数金”。
5、鹏:古“凤”字,此处借用为表大鸟之名。
6、怒:通“努”,奋力飞举。
7、垂天:天边。一说遮天。垂,通“陲”,边际。
8、海运:海水运动,此处指汹涌的海涛。徙:迁移。
9、天池:天然形成的池子。
10、《齐谐》:志怪小说集。《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著录,七卷,题宋散骑侍郎东阳无疑撰。《旧唐志》同, 《新唐志》入小说家类。亡于赵宋,遗文散见于《艺文类聚》《法苑珠林》《初学记》《白孔六帖》等类书中,其中《太*广记》《太*御览》征引最多。
11、志怪:记述怪异的故事。志,记载。
12、水击:“击水”一词的倒装,形容大鹏起飞时翅膀拍击水面的壮观景象。
13、抟(tuán):盘旋上升。扶摇:旋风。
14、去:离开。息:气息,指风。
15、野马:云雾之气变化腾涌成野马的样子。
16、尘埃:空中游尘。
17、以息相吹也:以气息相互吹拂所致。
18、苍苍:深蓝色。
19、其:或许。正色:真正的颜色。
20、邪(yé):通“耶”,疑问词。
21、其视下也:它(指鹏)向下俯视。
22、且夫:助词,无实义,起提示下文的作用。
23、负:承载。
24、覆:倒。坳(ào)堂:屋前地上的洼坑。
25、芥:小草。
26、置:放。焉:兼词,于此,在这里。胶:动词,粘住地面动不了。
27、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就没有力量托起鹏巨大的翅膀。
28、则风斯在下矣:风就在大鹏的下面(说明风有九万里深厚)。
29、而后乃今:“今而后乃”的倒装。相当于“这时……然后才”。培风:乘风。培,凭。
30、夭(yāo):挫折。阏(è):阻碍。
31、图南:图谋飞往南方。
32、蜩(tiáo):蝉。学鸠(jiū):斑鸠一类的小鸟。
33、决起:迅速跃起。决(xuè),同“赽”,迅疾。
34、抢:撞到,碰到。一作“枪”。榆枋(fāng):泛指树木。榆,榆树。枋,檀木。
35、时则:时或。
36、控:投下,落下来。
37、奚(xī)以:何必,哪里用得着。之:往。为:句末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呢”。
38、适:去,往。莽(mǎng)苍:草色苍莽的郊野。
39、三餐:指一天。反:通“返”,返回,下同。
40、犹:还是。果然:饱足的样子。
41、宿:隔夜,头一夜。舂(chōng)粮:把谷物的壳捣掉,指准备粮食。
42、三月聚粮:准备三个月的粮食。
43、之:指示代词,这。二虫:指蜩和学鸠。虫,古代对动物的统称,如大虫指老虎,老虫指老鼠,长虫指蛇。又何知:又怎么会知晓呢。
44、小知(zhì):小聪明。知,通“智”,下同。大知:大智慧。
1、下辈子,做国家保护动物。
2、每天笑一笑,开心乐逍遥。
3、回忆叫我别向命运低头深爱的却先放开了手
4、有那么一瞬间年少时的往事,在我眼前倒带。
5、你没信任过我就连我说爱你也觉的只是说说而已,
6、我们青春期的女孩明明很心疼妈妈却总跟他吵架。
7、我想这个世界很大世界很小,有你在身边我好骄傲。
8、我很爱你,但为了你的幸福,我愿意放弃一切--包括你
9、人不能一直活在回忆中 就像开车总看着后视镜 迟早会出事
10、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去衡量爱情中真正的价值。
11、在你看我不爽的同时,,,请记住,,我看你更不爽。。。。
12、些事情渐渐变得淡灭,你知道它存在过,但却已经忘记怎样的存在过。
13、我奋力追跌跌撞撞遍体鳞伤如愿的换来你的转身却意外地迎来你的当头一棒
14、这种热死人的天气适合表白,成功了可以约会喝冰,要是失败了也没关系,至少心已经凉了半截。
最后有逍遥的古诗
最逍遥帅气的古诗
含逍遥的古诗
带有逍遥的古诗
古诗逍遥的诗句
罗隐逍遥的古诗
形容逍遥的古诗
逍遥带头的古诗
逍遥的诗句
逍遥诗句
逍遥的句子
带逍遥的诗句
有仙人逍遥的古诗
逍遥句子
逍遥游最爱考的古诗句
任逍遥的诗句
桂林逍遥楼的古诗
带逍遥的诗词
逍遥录诗句
逍遥游最经典句子
逍遥豁达的古诗
向往逍遥的古诗
逍遥自在的古诗
逍遥游真正逍遥的句子
带逍遥的诗句古诗
关于逍遥的诗句
关于逍遥客的古诗
逍遥游的名句
描写逍遥的诗句
有关逍遥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