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带有瀚轩字眼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带有瀚轩字眼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带有瀚轩字眼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带有瀚轩字眼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古诗词诗眼题答题技巧例说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词诗眼题答题技巧例说,欢迎大家分享。
古人作诗喜设诗眼,善设诗眼。准确找出并分析诗眼是阅读古诗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什么是诗眼呢?简单地说,诗眼就是诗词中最精练最传神的一个字或一个词。详细地讲,诗眼就是诗词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和情趣性的能够统领全句、全联或全篇的字词,一般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诗眼有很多特性,准确把握和分析诗眼的艺术表达效果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鉴赏诗词。
一、诗眼能够集中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类用做诗眼的'词语一般都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比如,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中的“空”字,就直白地流露了诗人虽然有满腔的报国热忱却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怅惘与悲愤,不仅读之令人扼腕,还准确深刻地点明了本诗的主旨——抒发了诗人的悲愤之情。
二、诗眼具有概括性、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与情趣性
这类用做诗眼的词语一般都是动词。比如,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就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南春风和煦、百草丛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盎然之景,还在这盎然生机中展示了诗人当时奉诏回京的喜悦,更流露了作者经历罢相后虽被征召回朝却依然忧虑重重的情思,其所具有的高度的概括性与丰富的表现力的确让人称道。这大概也是王安石不厌其烦地易“十许字,始定为‘绿’”的原因吧!再如,宋祁《木兰花》“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中的“闹”,更是运用拟人手法将杏花怒放时生机勃勃的景象生动形象且极具情趣地展现在了我们眼前,并被王国维赞为“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三、诗眼能统领全句、全联、全阕甚至是全篇
白居易《长相思》的上阕是“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其中的“愁”字就是全阕的诗眼:读完前三句,根本不会觉得词句有什么奇特之处,无非就是写了两条河在流,而且还是流到了瓜洲的一个古渡头,但一读到“愁”字诗意就陡然发生变化,不仅山水含愁,而且万物齐悲,词人的哀愁一下子就弥漫于山水,充塞了天地,一个“愁”字便点燃了全片,产生了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准确把握和分析诗眼的艺术表达效果,体味诗眼的艺术表现力,要遵循鉴赏诗歌的基本原则——“字不离句,句不离篇”。诗眼的最终指向是诗词的意境,鉴赏者应该从诗词的创作背景、诗词的结构、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诗词中的意象、诗词中的句式,以及诗词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技巧等角度,去品味诗眼的作用。
题云际南峰眼上人读经堂(眼公不下此堂十五年矣)
岑参〔唐代〕
结宇题三藏,焚香老一峰。云间独坐卧,只是对山松。
眼儿媚(陆校:按此调亦系朝中措,作眼儿媚误)
程垓〔宋代〕
一枝烟雨瘦东墙。真个断人肠。不为天寒日暮,谁怜水远山长。相思月底,相思竹外,犹自禁当。只恐玉楼贪梦,输他一夜清香。
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王雱〔宋代〕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朱淑真〔宋代〕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
佚名〔宋代〕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
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石孝友〔宋代〕
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
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一丛萱草,几竿修竹,数叶芭蕉。
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
赵佶〔宋代〕
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眼儿媚·萋萋芳草小楼西
刘基〔明代〕
萋萋芳草小楼西,云压雁声低。两行疏柳,一丝残照,万点鸦栖。
春山碧树秋重绿,人在武陵溪。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同到幽闺。
眼儿媚·咏梅
纳兰性德〔清代〕
莫把琼花比澹妆,谁似白霓裳。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东墙。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
眼儿媚·一寸横波惹春留
厉鹗〔清代〕
一寸横波惹春留,何止最宜秋。妆残粉薄,矜严消尽,只有温柔。
当时底事匆匆去?悔不载扁舟。分明记得,吹花小径,听雨高楼。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一双冷眼看世人,满腔热血酬知己。——《随园诗话·卷十六》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内,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菜根谭·概论》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双眼自将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随园诗话·补遗 卷三》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温庭筠《梦江南·千万恨》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黄庭坚《登快阁》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黄景仁《杂感》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杜甫《饮中八仙歌》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于谦《观书》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牛希济《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红楼梦·第三回》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红楼梦·第三回》
眼里无点灰尘,方可读书千卷;胸中没些渣滓,才能处世一番。——《小窗幽记·集灵篇》
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王沂孙《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身后有馀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红楼梦·第二回》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老残游记·第二回》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痴心做处人人爱,冷眼观时个个嫌。——《喻世明言·卷三》
眼孔浅时无大量,心田偏处有奸谋。——《醒世恒言·卷一》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杜甫《曲江二首》
看书须放开眼孔,做人要立定脚跟——《围炉夜话·第四二则》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王国维《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韩愈《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 / 题榴花》
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格言联璧·学问类》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辛弃疾《清*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可怜身是眼中人。——王国维《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
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增广贤文·上集》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张栻《立春偶成》
如何鉴赏古诗词的副词性诗眼
“诗眼”是指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或词,一般指句子中的动词、形容词、副词。那么如何鉴赏古诗词的副词性诗眼呢?下面是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如何鉴赏古诗词的副词性诗眼
古诗中常用到“空”(隔叶黄鹂空好音)、“自”(花自漂零水自流)、“又”(春风又绿江南岸)、“犹”(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应”(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等副词。
鉴赏“虚”字“诗眼”需先将体现“诗眼”的“虚”字从诗句中移除,体会其表达效果,然后再将“虚”字移入,想象其表现出的意境。这样就能领悟“诗眼”的独特魅力。如杜甫《蜀相》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诗是诗人对曾经肯定的美景进行否定。诗人走在前往诸葛祠大殿的台阶上,看到碧草萋萋,掩映台阶;茂林叠翠,黄鹂歌鸣,真是一派大好春色。但当诗人瞻顾大殿,感到人影稀少,香火冷清,甚至诸葛塑像已经是层层灰土覆盖,先前的喜悦渐渐逝去。当诗人再次回归到台阶之上,再看着那“映阶碧草春色,隔叶黄鹂好音”,心中不觉产生否定其存在价值的念头,真有“良辰好景,形同虚设”的无奈和凄凉。
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东风”是表示季节更替的物候词,因此它能刺激人感受时光的匆匆流逝。第一次“小楼昨夜东风”之时,主人公独上高楼,回首故国,不堪其痛,但生渴望又使他需要抚*心灵的创伤,于是把希望寄托于时间。第二次“小楼昨夜东风”之时,寄希望于时间的梦想破灭,诗人不得不承受加倍的亡国之痛,但生的本能又使他渴望抚*心灵的创伤,于是再一次把希望寄托于时间。主人公就是这样挣扎在生与死、希望与失望、梦想与幻灭之间,承受着心灵的煎熬,在生的渴望中一步步走向绝望。“又”字就是这样概括地写出了主人公复杂微妙的心理,抒发了随时光流逝而日益加重的亡国之悲,表达了心灵不堪承受的亡国之痛。
诗眼的解释
什么是诗眼呢?打个比方,我们都知道一个成语叫做“画龙点睛”,也理解它的意思,其实,所谓的诗眼,就如这龙的眼睛一样。看诗,就看最重要的那部分,最能体现诗意,最具精神的那一段,那一句,那一个字。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首诗里,有时候会有一句非常关键的话,对理解全篇的结构脉络或者是作品的主旨,起着非常重要点示的作用,这就是诗眼。
有人说诗眼就是炼字,某句话里的某个字炼的好,使得全句增色,这个字就是诗眼。我们前两天重点讲的是如何的炼字,其实,我们炼字的同时,就是在炼眼,一句里最有精神的那个字,就把这句炼活了,一首诗里有有精神的一句话或一个字,就把整个诗给带活了。
古人炼字,讲究的就是“点眼”一说。“诗眼”这个词是宋人提出来的。苏东颇的话是“天工忽向背,诗眼七增损”。南宋的范成大的形容是“道眼已空诗眼在,梅花欲动雪花稀”。我们在上节课说炼的时候,举了很多的例子,比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溅”一“惊”皆为眼也。李白的“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寒”和“老”把诗给带活了。宋朝人论诗,把诗句中突出的、不*凡的字,称为"诗眼"。好比人的眼,有眼才见精神。眼睛有神,人才精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诗有光彩,也须看诗眼所在,诗眼是诗歌的神采。
诗眼,其实还分为句中之眼,和篇中之眼。句中眼是基础,篇中眼是精髓。炼诗眼,炼的还是虚字。我们主要是在动词和形容词上多下工夫。下面举例中,以句为例的是看句中眼,以全篇为例的,我们找的.是篇中眼,这点说明一下。
我们先看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里哪个字最关键,其实大家也看出来了,在这个“悔”字上。一个“悔”字把这位少妇的“闺怨”浓愁抒发得淋漓尽致,这里炼的就是动词。训练自己,读诗时要善于找出诗眼所在,下笔时,也会比较注意锻造这个诗眼,让我们的诗有眼,我们的作品也就有了精神。好诗都会有诗眼的,不成功的作品就是散光,无神。
清文学家刘熙载说过:“揭示全文主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篇末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也。”(引自刘熙载《艺概·文概》)诗乃文之精粹,更须讲究其文眼所在。读前人的论述,解我们的困惑。
继续了。看李商隐的《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找这里的诗眼,我们自然就看到了“逐”字和“带”字,这两个字使诗活了起来。“逐”和“带”是这里的诗眼。“逐”有追逐的意思,说柳枝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枝的蓬勃生气。本来是斜阳照着柳枝,秋蝉贴在柳枝上哀鸣,诗人却用两个“带”字反说柳枝“带”着他们,(二个“带”字是重出字,后面我们会讲他的用法)同样是化被动为主动,化客观死景为活景,表现了秋日之柳的不幸。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表达了诗人迟暮之感。
我们再来看李清照的《醉花阴》,这是一首“重阳词”,其结尾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是全篇的词眼。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词意,画龙点睛,使思妇形象与凄凉环境显得十分协调。“人比黄花瘦”实际上已经成为经典用语了,皆因为这个“瘦”字。
前面讲炼字炼第二字的时候,我们还有个例子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这里,“蒸”是蒸腾的意思,形象地描绘了雾气蒸腾,湖面浩淼的特点。“撼”是摇撼的意思,描绘出了波涛汹涌的气势,雄伟壮阔的景象。诗句在写景中,包含了作者歌颂太*盛世,想要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咱们再看一首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是王维的《鸟鸣涧》。这里最具动感的是哪个字呢?对,是这个“惊”字。“惊”字用得好,好在其反衬的效果,鸟儿的惊动反衬春涧的幽静。体现了诗人心境的宁静。
炼形容词,我们这来看一首诗:“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唐·祖咏《终南望馀雪》)。这诗里的眼又在哪里呢?对,是这个“阴”字。题意是望终南余雪,从长安城中向终南山看去,看见的只是它的“阴岭”,而且,只有“阴”,才有“馀雪”。这个“阴”字下得非常准确,写出了雪寒冷的特点。
炼形容词,我们还看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直”写的是烽烟劲拔、坚毅之美感。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感受,用一个“圆”字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于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一直一圆,亦刚亦柔,写的是相当强的震撼力。
还有对副词的炼造。我们再看柳宗元写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里给我们感受最深的字是哪个呢?是这个“独”字。既有“狐独”之意,又有“狐傲”之情,既表达了沉寂清冷的生活氛围,又表达了诗人傲岸卓立的情操,若换用别的字,就难以表达如此丰富的内容。一个“独”字提领出了全篇的精神所在。
关于“诗眼”的概念,和关于“诗眼”的一些例子就说这些,大家也基本明白了吧?基础工夫是我们前面讲的炼字的功夫,炼虚字,谋全篇。对每个句子深雕细琢,在谋篇得当的基础上,重点对集中体现诗意的句子提炼刻画,画龙点睛,精益求精!古典诗歌的典型特质是工典精雅,含蓄内敛,讲求的就是一个精。
1、《夜渡湘水》 唐·孟浩然 客舟贪利涉,暗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
2、《问淮水》 唐·白居易 自嗟名利客,扰扰在人间。 何事长淮水,东流亦不闲?
3、《渌水曲》 唐·李白 渌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4、《春水》 唐·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 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5、《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6、《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7、《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8、《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9、《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0、《桃源行》 唐·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菩萨蛮·榛荆满眼山城路古诗词
古诗原文
榛荆满眼山城路,征鸿不为愁人住。何处是长安,湿云吹雨寒。
丝丝心欲碎,应是悲秋泪。泪向客中多,归时又奈何。
译文翻译
偏僻之地,荆棘丛生,满眼荒芜,让人心生苍凉。南飞的征雁,亦不会因时常触动人的思乡愁怀而停歇。眺望远方,视线落处,凉云冷雨,故园遥不可及,更在远方的远方。
愁思缕缕,心欲碎。清泪,似是为悲秋而洒。人在他乡,更让人泪流不止。然而,即使返家之时又能怎么样呢。
注释解释
菩萨蛮: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又名《子夜歌》《重叠金》《花溪碧》,双调四十四字,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仄递转。
榛荆(zhēnjīng):荆棘。
征鸿:即征雁。多指秋天南飞的大雁。住:停歇。
长安:借指北京。
湿云:谓湿度大的云。
丝丝:谓细雨如丝。
创作背景
张草纫《纳兰词笺注》载:“词中有‘泪向客中多,归时又奈何’之语,当作于妻子卢氏去世后不久。卢氏于康熙十六年五月三十日产后病故。”
诗文赏析
上片开篇便展现出一派荒芜之境,容若于孤城之外,万山丛中立马远眺,湿云吹雨,暮霭沉沉,不见乡关。“榛荆满眼山城路”说的是行役途中所见,山城遥遥.满眼荒芜颓败之景,荆棘一样的植物在这城边的行军道上显得格外刺眼。忽然从远天传来断断续续的几声嘶哑的雁鸣,在丝丝雨声中.它们只顾前进,倏忽间就飞向远方去了,像那断雁前来,却不为愁人暂住片刻,那为何还有“鸿雁传书”的古语。上片集中了山城、荆棘、征鸿、湿云、冷雨这些意象,极力渲染出旅人的.苦闷,想必不过是自己一厢愁情,更无处安放罢了。前路未知,雨还是丝丝缕缕,越加觉得寒冷,但归处又在哪里。
下片抒情,悲秋更兼乡愁,承转启合中纳兰表现出不凡的功力,把上片末句中“寒雨”与自己的心绪结合起来,自然道出“丝丝心欲碎,应是悲秋泪”的妙喻。俗话说:“睹物恩人”。出门在外的行役之人、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纳兰此处也是如此,看到那断雁远征,奔赴远地而不知暂住。寒雨丝丝,想来自然成了悲秋之泪,凡所苦役沿途所遇景物,都被蒙上了一层浅浅诗意的惆怅。想到此处,不觉黯然泪下,发出“泪向客中多,归时又奈何”之叹。容若的抒情,是层层递进而又曲折婉转,最后也没有直说更深的愁是什么,留给了读者无限的想象。
杰出的诗人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敬仰!脍炙人口的绝句古诗,为历代世人争相传诵,记住这些经典,让我们的前行路更宽更*!为您倾情整理《思乡的古诗词》,希望对您有所启迪。
思乡的古诗词
1、《登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4、《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5、《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6、《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7、《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8、《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9、《渡汉江》
唐宋之文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10、《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11、《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12、《旅次朔方》
唐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13、《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4、《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5、《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6、《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
17、《阴雨》
著名的古诗词
我们*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诗歌,各位,大家看看下面的著名的'古诗词,一起朗诵哦!
1、《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归园田居》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4、《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5、《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6、《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7、《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精美的句子,常常以励志的句子、正能量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人生感悟的句子、伤感的句子、搞笑的句子等等面目出现,经过时间的淘洗,流传下来的往往简短而有深意。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签名古诗词,希望您能保持好心情。
1、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2、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3、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4、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5、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6、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7、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8、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9、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10、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11、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12、漠思回首,明月当头,只是晚风不识愁,无语寄风流。
13、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14、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15、且恁红妆千裳,也不敌汝独饮觞。
16、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1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8、那道伤疤谁的旧伤疤,还能不动声色饮茶,踏碎这一场盛世烟花。
19、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20、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21、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22、此一时,彼一时,欲说喜欢,却又茫然。
23、月中相思人,杯里断肠魂,离恨昨日梦,无言难回绵!
24、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5、人如风*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26、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27、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28、梦不瞒忧,酒难湔泪,愁来无计相回避。蕙炉香袅断肠纹,倩魂摇曳风灯里。
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30、君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31、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32、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33、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盛宴之后,泪流满面。
34、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
35、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36、燃尽梧桐诉殇离,我随花逝忆初景。爱上红豆绵相思,你若似水载花否?
37、独立小桥人未识,一星如斗看多时。红楼隔雨相望冷,竹帛飘灯独自归。
38、豆蔻年华,藐视心跳,乱了思绪画离骚。
39、终是谁使弦断,花浇肩头,恍惚迷离。
40、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41、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42、花蝶围花蜂,花蜂不知情。但愿天长久,陪你到永久。
43、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44、嫣然一笑,不饮三杯,怎知伊那桃李兮!
45、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46、鸳鸯枕上梦相异,龙凤被中心相离。了却前世今生事,娶得天涯陌路人。
47、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4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0、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应声!
新晴古诗词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晴古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新晴
[宋]方岳
久雨村仍暝,新晴物自欣。
蝶翎穿户过,禽哢隔溪闻。
野径忙穿屐,山泥尽溅裙。
柳垂春寂寂,花落雪纷纷。
半月风雷雹,四郊烟水云。
画图寒不卷,林壑远难分。
好在鱼虾侣,甘同鸟兽群。
坞深藏曲折,灶冷郁氛氲。
野确多舂药,山庖少膳荤。
瓶储徵士粟,涧煮野人芹。
美可冰甆茹,香惟瓦甑醺。
鹰芽长及寸,猫笋重兼斤。
淡泊谙贫味,熹微策睡勲。
意行随远*,高卧送朝曛。
原隰桑麻沃,衡门卉木薰。
隐居捐世累,处士应星文。
诗忆春池草,书忘秘阁芸。
桐孙涵古色,柏子吐奇芬。
载籍悲千古,枰棋憖两军。
乌藤同寝饭,黄犊了耕耘。
目为蝇头眩,肱缘鹳嘴皲。
一科曾不补,四体正须勤。
陋巷瓢供饮,文穷砚待焚。
刚肠犹木强,皱面自靴纹。
夜帐猿孤愤,山篱犬怒狺。
怪哉空复咄,老矣尚何云。
我亦轻余子,人谁爱此君。
避喧方匿影,走俗枉劳筋。
日月双飞鸟,江湖一聚蚊。
相携聊醉去,酒不到刘坟。
古诗原文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译文翻译
雨后新晴的原野格外开阔空旷,极目远望不见半点雾气尘埃。
外城的.门楼紧靠着摆渡的码头,村庄边的绿树连接着溪流的入河口。
银白色的河水闪动着粼粼波光使得田野外面特别明亮,青翠的山峰突兀出现在山脊背后。
正是农忙时节没有悠闲的人,农民们一家一家全都在田亩间忙碌着呢。
注释解释
新晴:初晴。野望:放眼向田野眺望。
极目:穷尽目力向远处看。氛垢:雾气和尘埃;氛,雾气,云气;垢,污秽,肮脏。
郭门:外城之门。郭:外城。
白水明田外:田埂外流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农月:农忙季节。
倾家:全家出动。事南亩:在田野干活。事:动词,从事。南亩:《诗经》有“今适南亩,或耘或耔”句,指到南边的田地里耕耘播种,后来南亩便成为农田的代称。
带有瀚轩字眼的古诗词
含瀚辰的古诗词
浩瀚的古诗词
含瀚字的古诗词
有薇轩的古诗词
轩室的古诗词
菀轩的古诗词
鹤轩的古诗词
皓轩的古诗词
有亚轩的古诗词
雅轩的古诗词
含华轩的古诗词
带浩轩的古诗词
轩昂的古诗词
有慧和轩的古诗词
柳宇轩的古诗词
含宇轩的古诗词
含泽轩的古诗词
有轩和涵的古诗词
含有轩的古诗词
有轩轾的古诗词
关于轩的古诗词
带有瀚宸二字的古诗词
瀚海出现的古诗词
浩瀚大气的古诗词
关于浩瀚的古诗词
表达浩瀚的古诗词
瀚字开头的古诗词
有轩逸两字的古诗词
带墨轩字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