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赞美春天的古诗苏轼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赞美春天的古诗苏轼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赞美春天的古诗苏轼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赞美春天的古诗苏轼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关于苏轼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天气候温暖适中,*内陆大部分地区有降雨,万物生机萌发,气候多变,乍暖还寒。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描写春天的诗句,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一、题都城南庄
唐代: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译文
去年春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
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注释
⑴都:国都,指唐朝京城长安。
⑵人面:指姑娘的脸。第三句中“人面”指代姑娘。
⑶不知:一作“秖(zhǐ)今”。去:一作“在”。
⑷笑: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赏析
全诗四句,这四句诗包含着一前一后两个场景相同、相互映照的场面。第一个场面:寻春遇艳——“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苏轼诗人抓住了“寻春遇艳”整个过程中最美丽动人的一幕。“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影,而且含蓄地表现出苏轼诗人目注神驰、情摇意夺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
第二个场面:重寻不遇。还是春光烂漫、百花吐艳的季节,还是花木扶疏、桃树掩映的门户,然而,使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却不知何处去,只剩下门前一树桃花仍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桃花在春风中含笑的联想,本从“人面桃花相映红”得来。去年今日,伫立桃树下的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想必是凝睇含笑,脉脉含情的;而今,人面杳然,依旧含笑的桃花只能引动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了。“依旧”二字,正含有无限怅惘。
整首诗其实就是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苏轼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因为是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
尽管这首诗有某种情节性,有富于传奇色彩的“本事”,甚至带有戏剧性,但它并不是一首小叙事诗,而是一首抒情诗。“本事”可能有助于它的广泛流传,但它本身所具的典型意义却在于抒写了某种人生体验,而不在于叙述了一个人们感兴趣的故事。它诠释了一种普遍性的人生体验:在偶然、不经意的情况下遇到某种美好事物,而当自己去有意追求时,却再也不可复得。这也许正是这首诗保持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的原因之一。“寻春遇艳”和“重寻不遇”是可以写成叙事诗的。作者没有这样写,正说明唐人更*惯于以抒情苏轼诗人的眼光、感情来感受生活中的情事。
二、春宵
宋代: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译文
春天的夜晚,即便是极短的时间也十分珍贵。花儿散发着丝丝缕缕的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
楼台深处,富贵人家还在轻歌曼舞,那轻轻的歌声和管乐声还不时地弥散于醉人的夜色中。夜已经很深了,挂着秋千的庭院已是一片寂静。
注释
春宵:春夜。
一刻:刻,计时单位,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分为一百刻。一刻,比喻时间短暂。
花有清香:意思是花朵散发出清香。
月有阴:指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
歌管:歌声和管乐声。
赏析
开篇两句写春夜美景。春天的夜晚十分宝贵,花朵盛开,月色醉人。这两句不仅写出了夜景的清幽和夜色的宜人,更是在告诉人们光阴的宝贵。后两句写的是官宦贵族阶层尽情享乐的情景。夜已经很深了,院落里一片沉寂,他们却还在楼台里尽情地享受着歌舞和管乐,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良辰美景更显得珍贵。作者的描写不无讽刺意味。
全篇写得明白如画却又立意深沉。在冷静自然的描写中,含蓄委婉地透露出作者对醉生梦死、贪图享乐、不惜光阴的人的深深谴责。诗句华美而含蓄,耐人寻味。特别是“春宵一刻值千金”,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人们常常用来形容良辰美景的短暂和宝贵。
三、《望江南 超然台作》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作品赏析
【注释】: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 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首句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 ”,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老。“试上”二句 ,直说登临远眺,而“ 半壕春水一城花 ”,在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然后,以“烟雨暗千家”作结,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
于是,满城风光,尽收眼底。作者写景,注意色彩上的强烈对比作用,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色彩变幻,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寒食,在清明前二日,相传为纪念介子推,从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过后,重新点火,称为“新火”。此处点明“寒食后”,一是说,寒食过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说,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但是,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以上两句 ,词情荡漾,曲折有致,寄寓了作者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诗酒趁年华”,进一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而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合。全词所写 ,紧紧围绕着“超然”二字,至此,即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便是苏轼在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
这首词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词中浑然一体的斜柳、楼台、春水、城花、烟雨等暮春景象,以及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细腻、生动的表现了作者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表达了游子炽烈的思乡之情。将写异乡之景与抒思乡之情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足见作者艺术功力之深。
四、《一丛花 初春病起》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朝来初日半含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衰病少情,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作品赏析
【注释】:
此词抓住“初春”和病愈初起这一特殊情景和特有的心理感受,描写词人初春病愈后既喜悦又疏慵的心绪。
关于苏轼春天的古诗
哪些写春天的古诗是出自苏轼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苏轼春天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望江南 超然台作》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2、《一丛花 初春病起》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朝来初日半含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衰病少情,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3、《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4、《江神子/江城子》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馀几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寄我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5、《蝶恋花》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
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白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苏轼介绍
苏轼(1037-1101),北宋的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拓展知识:描写春天诗句
1、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出自唐寅《衣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2、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出自崔护《题都城南庄》
3、春宵衣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出自苏轼《春宵·春宵衣刻值千金》
4、夜月衣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出自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出自志南《绝句》
6、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出自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7、小楼衣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出自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出自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9、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出自杜甫《绝句二首》
10、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出自刘方*《春怨》
11、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出自李白《清*调·其衣》
1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出自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
1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1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出自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5、春心莫共花争发,衣寸相思衣寸灰!出自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16、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出自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1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出自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18、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出自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9、读书不觉已春深,衣寸光阴衣寸金。出自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衣》
20、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朱熹《春日》
2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出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2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出自王维《鸟鸣涧》
23、两个黄鹂鸣翠柳,衣行白鹭上青天。出自杜甫《绝句》
2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王安石《泊船瓜洲》
25、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出自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苏轼赞美西湖的古诗句
秋季的西湖,是一派成熟的.景色。岸边十里飘香的桂花呀,真让人留恋往返。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苏轼赞美西湖的古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轼赞美西湖的古诗句:
1、饮湖上初睛后雨
宋·苏轼
(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湖上夜归
宋·苏轼
我饮不尽器,半酣尤味长。
篮舆湖上归,春风吹面凉。
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苍苍。
清吟杂梦寐,得句旋已忘。
尚记梨花村,依依闻暗香。
入城定何时,宾客半在亡。
睡眼忽惊矍,繁灯闹河塘。
市人拍手笑,状如失林瘴。
始悟山野姿,异趣难自强。
人生安为乐,吾策殊未良。
3、夜泛西湖五首
宋·苏轼
(一)
新月生魄迹未安,才破五六渐盘桓。
今夜吐艳如半璧,游人得向三更看。
(二)
三更向阑月渐垂,欲落未落景特奇。
明朝人事谁料得,看到苍龙西没时。
(三)
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
渔人收筒及未晓,船过惟有菰蒲声。
(四)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五)
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
须臾两两入寺去,就视不见空茫然。
拓展延续
赞美西湖的古诗
1、《*湖秋月》
宋孙锐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2、《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3、《苏堤春晓》
有关苏轼赞美西湖的古诗句大全
秋季的西湖,是一派成熟的景色。岸边十里飘香的桂花呀,真让人留恋往返。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有关苏轼赞美西湖的古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饮湖上初睛后雨
宋·苏轼
(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湖上夜归
宋·苏轼
我饮不尽器,半酣尤味长。
篮舆湖上归,春风吹面凉。
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苍苍。
清吟杂梦寐,得句旋已忘。
尚记梨花村,依依闻暗香。
入城定何时,宾客半在亡。
睡眼忽惊矍,繁灯闹河塘。
市人拍手笑,状如失林瘴。
始悟山野姿,异趣难自强。
人生安为乐,吾策殊未良。
夜泛西湖五首
宋·苏轼
(一)
新月生魄迹未安,才破五六渐盘桓。
今夜吐艳如半璧,游人得向三更看。
(二)
三更向阑月渐垂,欲落未落景特奇。
明朝人事谁料得,看到苍龙西没时。
(三)
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
渔人收筒及未晓,船过惟有菰蒲声。
(四)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五)
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
须臾两两入寺去,就视不见空茫然。
1、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垆前。俞国宝《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
2、炉烟一窗,瓶花一床,更添十里湖光,对南屏晚妆。王蕴章《醉太*西湖寻梦》
3、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4、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陈德武《水龙吟西湖怀古》
5、西湖旧日,留连清夜,爱酒几将花误。吴文英《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6、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白居易《春题湖上》
7、溅行裙更惜,凤钩尘污。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8、御罗屏底翻歌扇,忆西湖、临水开窗。吴文英《风入松桂》
9、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白居易《杭州回舫》
10、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刘因《观梅有感》
11、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欧阳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12、只有岳王泉下血,至今泛作西湖。魏大中《临江仙埋没钱塘歌吹里》
1、江上闻莺禁火时,百花开尽柳依依。——崔道融《寒食客中有怀》
2、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3、此花不与群花比。——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4、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李白《春思》
5、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6、黄鹂并坐交愁湿,白鹭群飞大剧干。——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7、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李白《子夜吴歌·春歌》
8、紫陌开行树,朱城出晚霞。犹怜惯去国,疑是梦还家。风弱知催柳,林青觉待花。交亲望归骑,几处拥年华。——卢僎《岁晚还京台望城阙成口号先赠交亲》
9、半世交情随逝水,几人图画入凌烟。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欲解铜章行问道,安知石友许忘年。脊令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10、绿丝垂柳遮风暗,红药低丛拂砌繁。——李绅《忆春日曲江宴后许至芙蓉园》
11、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卢纶《长安春望》
12、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钱起《春郊》
13、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14、已把宜春缕胜,更将长命题幡。——范成大《朝中措·丙午立春大雪是岁十二月九日丑时立春》
15、春饮一杯酒,便吟春日诗。——曹松《立春日》
16、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17、雪里已知春信至。——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18、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1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0、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刘禹锡《春词》
21、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22、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刘昚虚《阙题》
23、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
24、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禾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凋怅远行客。——王维《春中田园作》
25、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秦观《如梦令·春景》
26、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张栻《立春偶成》
27、湖畔春山烟点点,云中远树墨离离。——刘长卿《春望寄王涔阳》
28、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秦观《如梦令·春景》
29、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欧阳修《踏莎行·雨霁风光》
30、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卢梅坡《雪梅·其二》
31、桃溪不作从容住。——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32、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33、芳菲消息到,杏梢红芳菲。——贺铸《小重山》
34、春深雨过西湖好,百卉争妍。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兰桡画舸悠悠去,疑是神仙。返照波间。水阔风高扬管弦。——欧阳修《采桑子》
35、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36、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7、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李煜《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38、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吴锡畴《春日》
39、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寇准《江南春》
4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2. 宋.苏轼《霜筠亭 》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3.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 宋.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林断山明竹隐墙。
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释义: 1.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释义: 宁愿吃饭没有肉,怎能居住环境中没有竹子呢? 没肉吃只是少点肉,没竹子看人会变得俗气的。 人瘦了还能养肥,俗人却是无药可救的。
要是能对着竹子吃得满嘴流油,世间怎么会有这么“完美”的事情? 2. 宋.苏轼《霜筠亭 》释义: 刚从笋壳中破出的新竹尚且有些幼弱,不太能够自己保持挺直,但已姿态优雅,有了能耐受严寒的仪态。而要看到它严正可敬,傲对霜寒的样子,就要等到秋风骤起,花粉凋落的时候了。
3.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释义: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4. 宋.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释义: 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耸立的高山。
*处竹林围绕的屋舍边,有长满衰草的小池塘,蝉鸣缭乱。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飞过,塘中红色的荷花散发幽香。
在乡村的野外,古城墙的*旁,我手拄藜杖慢步徘徊,转瞬已是夕阳。昨夜天公殷殷勤勤地降下一场微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爽心清凉。
苏东坡的爱竹,也许是前无古人,竹子和他终身相伴,不管到哪里,他的眼帘里不能没有竹子,“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他的名言。
年轻时,东坡咏竹有豪迈之风:“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
中年看竹,心情趋*淡:“疏疏帘外竹,浏浏竹间雨。窗扉净无尘,几砚寒生雾”;
到老年:“累尽无可言,风来竹自啸”,“披衣坐小阁,散发临修竹”。由豪迈到*静恬淡,这是他人生的轨迹,而诗中之竹,正是他不同时期的心态写照。
这个是他自己对他人生的一个概括,一种感慨吧。
1. 《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2. 《于潜僧绿筠轩》
【宋】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3.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4. 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5. 《自题临文与可画竹》
【作者:苏轼】
石室先生清兴动,落笔纵横飞小凤。
借君妙意写篔簹,留与诗人发吟讽。
于潜僧绿筠轩/苏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赞美春天的古诗20首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赞美春天的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1、《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赏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是白居易未满16岁时在考场上所作, 当时有要求题目前面两个字需用“赋得”二字。 诗的前四句侧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人教版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草》选取的是该诗前四小句。
2、《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赏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
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唐代绝句名篇经乐工谱曲而广为流传者为数甚多。王维《相思》就是梨园弟子爱唱的歌词之一。据说天宝之乱后,著名歌者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人演唱它,听者无不动容。
3、《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赏析: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著名之作。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诗人抓住春晨生活的一刹那,镌刻了自然的神髓,生活的真趣,抒发了对烂漫醉人春光的喜悦,对生机勃勃春意的酷爱。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悠远深沉,韵味无穷。短短的二十个字,流传广泛,人人皆知。可以说是五言绝句中的一粒蓝宝石,传之千古,光彩照人。
4、《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赏析:
《春日》,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著作。诗意是说在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春风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色。这首诗表面上是写游春观感,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5、《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赏析:
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这首诗情景交融,千古传诵。诗人去朋友家游园看花, 长满苍苔的路上遍印着诗人木屐钉齿的痕迹,敲了半天柴门,没有人来开。诗人从露在墙头的一枝杏花想象出满园的春色,说园门虽然关得紧,春色却是关不住的啊!
6、《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8、《春思》
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9、《江南春绝句》
在夏天来,一切当时,阳光倾洒,万物生气勃勃,愈加灵动。
苏轼写夏天的
绿槐高柳咽新蝉。 —— 苏轼《阮郎归·初夏》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 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石榴半吐红巾蹙。 —— 苏轼《贺新郎·夏景》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 苏轼《贺新郎·夏景》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 苏轼《贺新郎·夏景》
描写夏的优美诗句
1、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唐·《夏夜叹》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
3、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王令《暑旱苦热》
4、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5、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夏日杂诗》
6、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夏夜追凉》
7、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8、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水中鸥。——《江村》
9、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三月晦日偶题》
10、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1、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12、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夏日南亭怀辛大》
13、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暑旱苦热》
14、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杜甫《江村》
15、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16、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夏日山中》
1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8、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宋·《初夏即事》
19、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确的《夏日登车盖亭》
20、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21、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观刈麦》
2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3、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幽居初夏》
2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
25、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喜晴》
26、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施肩吾《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27、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2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29、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夏雨后题》
30、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纳凉》
31、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32、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客中初夏》
33、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34、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35、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初夏午睡起》
36、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37、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晚晴》
38、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39、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幽居初夏》
40、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41、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唐·韩愈《送刘师服》
42、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赞美春天的古诗苏轼
苏轼古诗中的赞美春天
苏轼的春天古诗
赞美冬天的古诗苏轼
苏轼写的春天古诗
苏轼的诗写春天的古诗
苏轼春天的诗句古诗
关于苏轼写的春天的古诗
苏轼写春天的古诗大全
描写春天的古诗苏轼
苏轼春天的古诗词
关于春天的苏轼古诗
关于春天的古诗苏轼
赞美苏轼的诗句
赞美苏轼的诗词
有关苏轼春天的古诗大全
苏轼赞美河豚的古诗
赞美苏轼的句子
苏轼描写春天的诗句
赞美苏轼的古诗小学
苏轼的诗写春天的古诗词
赞美西湖的古诗苏轼
苏轼赞美的扬州的古诗
找一下春天的古诗苏轼
苏轼的古诗形容春天的诗句
赞美竹子的古诗大全苏轼
苏轼赞美西湖的诗句
苏轼写的关于春天的古诗词
苏轼赞美月季的诗句
赞美老师的著名古诗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