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花的10格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花的10格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花的10格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花的10格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描写莲花的古诗10首
1、天风无际路茫茫,老作月王风露郎。只把千樽为月俸,为嫌铜臭杂花香。——陆游《梦行荷花万顷中》
2、池面风来波潋潋,波间露下叶田田。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欧阳修《荷叶》
3、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熏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石涛《荷花》
4、翠盖红幢耀日鲜,西湖佳丽会群仙。波*十里铺云锦,风度清香趁画船。——杨巽斋《荷花》
5、十里荷花带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只应舞彻霓裳曲,宫女三千下广寒。——杨公远《月下看白莲》
6、翠羽明珰尚俨然,湖云祠树碧如烟。行人系缆月初堕,门外野风开白莲。——王士禛《再过露筋祠》
7、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梁吴均《采莲》
8、有美不自蔽,安能守孤根。盈盈湘西岸,秋至风露繁。丽景别寒水,浓芳委前轩。芰荷料难比,反此生高原。——柳宗元《芙蓉》
9、刺茎澹荡碧,花片参差红。吴歌秋水冷,湘庙夜云空。浓艳香露里,美人清镜中。南楼未归容,一夕练塘东。——温庭筠《芙蓉》
10、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陆龟蒙《白莲》
更多描写莲花的古诗
1、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李白《西施》
2、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开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王维《莲花坞》
3、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蔡松年《鹧鸪天·秀樾横塘十里香》
4、荷盖倾新绿,榴巾蹙旧红。水亭烟榭晚凉中。又是一钩新月、静方栊。丝藕清如雪,橱纱薄似空。好维今夜与谁同。唤取玉人来共、一帘风。——程垓《南歌子·荷盖倾新绿》
5、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杜甫《宿赞公房》
6、水亭横枕荷花浦,觉水面、香来去。亭上佳人云态度。天然娇韵,十分撋就,唱尽黄金缕。耳边低道清无暑。我却卿卿卿且住。自笑风情衰几许?一床明月,五更残梦,不到阳台路。——赵以夫《青玉案·荷花》
7、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白日发光彩,清爽散芳馨。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我堑尘垢眼,见此琼瑶英。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夏萼敷未歇,秋房结才成。夜深众僧寝,独起绕池行。欲收一颗子,寄向长安城。但恐出山去,人间种不生。——白居易《东林寺白莲》
8、新秋菡萏发红英,向晚风飘满郡馨。万叠水纹罗乍展,一只鸂鶒绣初成。采莲女散吴歌阕,拾翠人归楚雨晴。远岸牧童吹短笛,蓼花深处信牛行。——刘兼《莲塘霁望》
9、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惆怅凉风前。——李白《折荷有赠》
10、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11、红粉靓梳妆,翠盖低风雨。占断人间六月凉,期月鸳鸯浦。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只为风流有许愁,更衬佳人步。——辛弃疾《卜算子·荷花》
12、酣红腻绿三千顷,总是波神变化成。出自淤泥元不染,开於玉井旧知名。暑天胜似凉天好,叶气过於花气清。何事濂溪偏爱此,为他枝蔓不曾生。——释文珦《东湖荷花》
13、东望鞭芙缥缈,寒光如注。——刘辰翁《桂枝香·吹箫人去》
14、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踏莎行》
15、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江洪《咏荷诗》
16、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昔年于此伴萧娘。相偎伫立,牵惹叙衷肠。时逞笑容无限态,还如菡萏争芳。别来虚遣思悠飏。慵窥往事,金锁小兰房。深秋寒夜银河静,月明深院中庭。西窗幽梦等闲成。逡巡觉后,特地恨难*。红烛半条残焰短,依稀暗背银屏。枕前何事最伤情?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尹鹗《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17、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18、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昔年于此伴萧娘。相偎伫立,牵惹叙衷肠。时逞笑容无限态,还如菡萏争芳。别来虚遣思悠飏。慵窥往事,金锁小兰房。——尹鹗《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19、芙蓉老秋霜,团扇羞网尘。——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20、青春花姊不同时。凄凉生较迟。艳妆临水最相宜。风来吹绣漪。惊旧事,问长眉。月明仙梦回。凭阑人但觉秋肥。花愁人不知。——吴文英《醉桃源·芙蓉》
21、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欧阳修《采桑子》
22、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花愁。明朝万一西风劲,争奈朱颜不耐秋。——晏几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23、*波浮动洛妃钿,翠色娇圆小更鲜。——朱淑真《新荷》
24、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李白《越女辞》
25、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州。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露洗玉般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文徵明《秋莲》
26、蒲团清坐道心长,消受莲花自在香。八万四千门路别,谁知方寸即西方。——张问陶《禅悦》
27、勿言草卉贱,幸宅天池中。微根才出浪,短干未摇风。宁知寸心里,蓄紫复含红!——沈约《咏新荷应诏诗》
28、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29、照眼红云斗晚霞,重重青盖半倾斜。会须直跨三千仞,移取峰头十丈花。——杨时《荷花》
30、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杜甫《狂夫》
梅花是高洁的象征。从古到今,吟咏梅花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依我看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数以下三首:
其一
七律 山园小梅 (宋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其二
卜算子.咏梅 (宋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其三
卜算子.咏梅 (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第一首七律岀自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林逋是北宋著名的隐逸诗人,他种梅养鹤成僻,终身不娶,人称“梅妻鹤子”。这首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诗的开头一联即突出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在众芳摇落的寒冬,梅花却开得鲜艳明丽,把小园的风光都占尽了。一个“独”字,一个“尽”字,写出了梅花不随流俗,不惧严寒的清高风骨,这也是作者自身以及当时许多封建士大夫的精神追求和人格写照。
颌联进一步宣染梅花的风姿和神韵,“疏影横斜”言其风姿俊逸,“暗香浮动”言其清香袭人,一是“形态”,一是“神韵”,真可谓“形神兼备”,所以此联千百年来为人们所称道,成为梅花诗中的名句。
颈联和尾联写动物以及作者对梅花的态度,飞鸟想站到花枝上,须先偷眼看看梅花,表示敬重,蝴蝶如果能够见到梅花,必然会为它喝彩,断魂思念。一个实写,一个虚写,从侧面表现出梅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品质。尾联写作者不需要什么华丽的场面和金樽美酒来欣赏梅花,只是在梅园中吟诗作赋就满足了。这实际上也是作者自命清高自我陶醉的精神写照。
南宋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上片着力渲染梅花在风雨中饱受煎熬,落寞凄清的情形,所处的是“驿外断桥边”,所感的是“寂寞开无主”,可见梅花周围的环境是多么偏僻、多么冷清、无依无靠,多么可怜!然而更有甚者,在“最难将息”的黄昏时刻,竟遭风雨的无情摧残!寥寥数语,把梅花的悲惨遭遇渲染得淋漓尽致。
下片着力描写梅花的内心世界:不与群芳争夺春天的彩色,也不怕群芳的非议和嫉妒,那怕是飘零坠落,与泥土一起,被外力碾成尘土,但是仍然要把香气留在人间。
这阕词是作者以梅花自况,感叹人生坎坷,宣泄心中抑郁,表达自己不与“权势及流俗”妥协,坚持抗击金人收复河山的爱国情怀和虽受打击而无怨无悔的高贵品质。
而当代伟人*的《卜算子.咏梅》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作者首先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时序轮回季节变换的背景:梅花在风雨中送走了春天,又在飞雪中迎来了春天,这种时节变换斗转星移的大背景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接着,作者用蒙大奇的手法推出了一幅梅花在冰天雪地的严冬竞相开放的画面,梅花那不畏严寒傲雪凌霜的瑰丽形象便牢牢地印在读者印脑海之中。一个“俏”字,使读者仿佛看见了在琼妆素裹的皑皑白雪里,五彩斑斓的梅花绽放枝头晶莹剔透的英姿,一扫陆词中那种沉郁凄凉的压抑气氛,给人以昂扬向上的振奋力量。
与陆词相似,作者在词的下片着力表现梅花的“精神品格”和“内心世界”。“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梅花在春天即将到来的冬天开放,不是为了争享春光,而是为了向世人报告春天即将来临的好消息,迎接春天的到来。等到春天真正来临,百花盛开的时候,梅花却悄无声息地隐藏于万花丛中,开心地笑了。至此,梅花那种不畏严寒、乐于奉献、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风貌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如果说本词上片采用白描手法塑造了梅花不畏严寒傲雪绽放的美丽英姿和坚贞品格,那么,下片则巧用拟人手法突出了梅花不为名利乐于奉献的高风亮节。伟人笔下的梅花既不是陆游词中那种于凄风苦雨中独自愁苦郁郁寡欢的梅花,也不是林逋笔下那种顾盼自怜孤芳自赏的梅花,而是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的迎春之花、报春之花,他不是孤立无助,而是与风雨同行与飞雪作伴,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梅花,字里行间,毫无怨天尤人的悲伤情绪,充满了勇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无论是林逋的《山园小梅》还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抒发的都是作者个人的小我情怀,而*的《卜算子.咏梅》表现的却是一代伟人的家国情怀,抑或是一群时代先锋的精神风貌,两者相较,高下立判。
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九千多首。他身处乱世,国家破碎,统治者偏安一隅不思复国,他的爱国抱负得不到施展,反而遭到排斥打击,时代的悲剧和个人的不幸使他愤愤不*而又徒叹奈何,因而他的许多诗歌也抒发了这种沉重压抑的爱国情怀,读来令人感觉阴郁低沉愁眉不展。
现代伟人*一生写诗不多,但是写必掷地有声,雄浑大气,格调明快,意境高远,独具领袖风范。即使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他的诗歌也充满了革命英雄主义色彩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表现出革命领袖和时代伟人的开阔眼光和博大胸怀,使人倍受鼓舞,非一般诗人所能为也。
要说夏天最美的风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
绝对当之无愧
满池荷花,不止开在夏天
更开在每一个文人的心间
对姜夔来说
荷花是“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对苏轼来说
荷花是“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对李清照来说
荷花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对纳兰容若来说
荷花是“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荷 花
清·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熏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四五月间,夏风微掠。荷叶密密地贴在水面,一朵朵荷花静开在水面。美人坐在画船上,向着荷花深处划去,那满池的荷花,渐渐遮住了人影。
有风,有花,有美人,这幅绝美的风景里,竟分不清是荷花美还是美人娇。
采 莲 曲
唐·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李白笔下的采莲女,像极了那一朵朵娇艳的荷花,清香四溢,明媚照人。
荷叶田田,芙蓉朵朵。诗人笔下生风,使一曲采莲,景因情而媚,情因景而浓,而毫无堆砌之嫌,清新自然,仍是一如既往的浪漫。
但时光易逝,繁花易凋。诗人“踟蹰空断肠”,也终究无法挽回。愿我们都能留住生命中所有看花赏景的时间,珍惜身边的美好风景。
采 莲 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荷花清丽,美人娇羞。诗人想写那荷中的美人,却又别出心裁,将荷花比作美人。碧罗裙,芙蓉面,醉了整个夏天。
听到有人经过的声音,慌忙躲入荷花丛中。这样生动活泼的画面,是否也在你的心头荡起了涟漪呢?
忆王孙·夏词
宋·李重元
风蒲猎猎小池塘,
过雨荷花满院香,
沉李浮瓜冰雪凉。
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风中的水草猎猎有声,雨后的荷花更散发出沁人的芬芳,使得满院都是荷花的香味。炎热的夏季,难得的雨后清爽。这时候,还有冰镇的瓜果可以清热解暑,再美美地睡上一个午觉,多么恣意逍遥啊!
江 南
汉·佚名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全诗没有一字说到采莲的愉悦,却让人读来愉悦不已。没有一处说到花的娇美,只在赞叹荷叶的可爱。但荷叶尚且如此可爱,花的美好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这首诗生趣盎然,即使反复唱咏,仍觉得余味无穷。
望海潮·东南形胜
宋·柳永
梅花,是冬天最美的花。在寒冷的冬天,大雪覆盖了整个大地,千万朵梅花冰霜雪地中绽放着自己的`美丽。梅花,超凡脱俗,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
梅花香自苦寒来,十首观梅的诗词,一起欣赏美丽的梅花吧!
观梅
宋-戴敏
三杯暖寒酒,一榻竹亭前。
为爱梅花月,终宵不肯眠。
雪后观梅
宋-吴芾
雨声才歇雪漫漫,深恐梅花不耐寒。
破晓踏泥来问讯,细看枝上喜*安。
观梅
宋-方岳
卧疴半月不曾来,等胆来时渐次开。
世外交情无久*,岁寒然后始知梅。
建康得家书寄元长观梅诗因次其韵
宋-赵鼎
东风一纸*安信,闻道黄岗春已来。
传语吴生好看客,梅花应似去年开。
渚宫观梅寄康侯
宋-张载
欲驱残腊变春风,只有寒梅作选锋。
莫把疏英轻斗雪,好藏清艳月明中。
西湖观梅
宋-章谦亨
腊寒彻骨越精神,吐尽清香不待春。
华屋芳筵犹恶俗,竹篱茅舍只安贫。
湖烟笼处难藏艳,窗月飞来为写真。
自得孤山题品后,至今偏解恼诗人。
山亭观梅
宋-陆游
与梅岁岁有幽期,忘却如今两鬓丝。
乘淡月时和雪看,斸苍苔地带花移。
先春瘦损应多恨,静夜香来更一奇。
醉倒栏边君勿笑,明朝红萼缀空枝。
菩萨蛮(野趣观梅)
匆匆,中秋已过。
凄凄,繁华飘零。
满园枯枝败叶,可堪寂寞。
好凭风花雪月,对酒当歌。
惜惜,明轮残缺。
幸幸,小菊丰硕。
春兰秋菊,各有一时之秀。寻遍千古名花诗词,独缺菊花这一朵。“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岂奈何。“菊花,以其”傲寒“的独特品格,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大道有春夏秋冬,人间有冷暖炎凉。冷不怕,热不怕,最难受的是冷热交替之际。从一种状态转入相反的另一种状态,其间的变化要比状态本身更加难受,这时的体验也更加深刻。古代学者寄情于物,此间能寻觅的寄托很少,菊花恰是其中最合适的。恰逢中秋时节,赏菊之刻,集十首菊花诗词,共赏人间美色,品味世道冷热。
1.饮酒(其五) 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菊花,中国自古有之,最早是作为药材使用。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而菊花成为花中四君子,自陶渊明始。晋代虽然时间不长,离乱众多,但文人士大夫中出现了一批清流,在思想和艺术方面有较高的成就。陶渊明是诗词方面的代表人物。他不屑于官场黑暗,主动归隐田园,成为隐逸田园派的鼻祖之一。“晋陶渊明独爱菊”,其对菊花的喜爱堪称前无古人。当时,菊花不过是一种野花,无需花钱就可栽培。秋天独自盛开,与隐士的高风亮节有高度相似之处。由于陶渊明的带动,菊花成为士大夫争先种植观赏的花卉。这首诗是陶渊明最具特色的代表作之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与自然为伍,与时间为伴,田园生活多么的惬意悠闲,无拘无束。从此以后,篱笆,菊花和酒,就成为了隐士的标配。
2. 过故人庄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是盛唐时期田园派著名诗人。也许是性格使然,虽然名声在外,却始终科举不第。好不容易机缘巧合,得见唐玄宗,却因为一句“不才明主弃“,彻底与仕途无缘。于是乎,他便开启了一条陶谢之路,寄情山水,回归田园。在鹿门山隐居时,恰逢重阳。邻居老田热情邀请孟浩然做客,拿出上好的黍米烧鸡,聊着百姓的家长里短。这首诗,徐徐铺展,娓娓道来,一股浓浓的田园气息,不加任何雕饰,清新自然,朴实无华。”还来就菊花“,看似田家的”欢迎再来“,实则透露着笔者的欣喜和满足。
3.菊花 唐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此诗作于807年。前一年,元稹高中状元,春风得意,锋芒毕露。然而好景不长,触怒*被贬。适遇母亲去世,丁忧家中。房舍四周遍种菊花,秋天一到,宛似陶园。绕篱赏菊,不觉日西。此时的元稹,估计也产生了如同陶渊明一样的隐居心里。“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是对菊花的赞美,更是对自身高洁情操的坚持。忍得住风霜,耐得住寂寞,阳光总在风雨后,自此开启了他跌宕起伏的灿烂一生。
4.醉花阴 宋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是唐朝著名的女才子。这首词,是李清照写给丈夫赵明诚的。两人婚后不久,赵明诚去外地。适逢重阳佳节,李清照思夫心切,就写了这首词寄给了赵明诚。夫妻二人,*时都是“读书消得泼茶香“,没事儿就比一比。因此,赵明诚也和着做了几首,把李清照的词夹在其中,请朋友评判。结果,他写的词,朋友一首没看上,只说”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写得好。此事堪称一段佳话。黄花即是菊花,古代菊花多为电影。李清照通过菊花,把隐士之寂寞,转化成了相思之寂寞,成为了一种”香愁“。而以黄花代愁,是李清照最为擅长的,下面这首《声声慢》,便以菊花表达了”国愁“,也是耳熟能详的著名作品。
声声慢 宋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关于花的10格古诗
10乘10的方格写那首古诗
10行的古诗米字格有写
10种花的古诗
带有花的古诗10首
含花牛的10首古诗
花的古诗带春10首
关于花的10首古诗
赞菊花的古诗10首
咏菊花的古诗10首
人的品格和志向的古诗10首
以花为主题的古诗10首
关于荷花的古诗10首
与桂花有关的古诗10首
含有荷花的古诗10首
有关荷花的古诗10句
有关梨花的古诗10首
有关兰花的古诗10首
仿写梅花的古诗10首
带有花的古诗大全10字
说出10个带花的古诗
10句立志格言
有关于梅花的古诗10诗
10首描写荷花的古诗
描写荷花的古诗10首
有关花的古诗词10首
积累10首与花有关的古诗
赞美兰花的古诗10首
描写桃花的古诗10首
描写菜花的古诗1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