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雁有关的古诗

关于和雁有关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和雁有关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和雁有关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和雁有关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 语录(2k+) 说说(5k+) 名言(470) 诗词(29) 祝福(1k+) 心语(51)

  • 关于大雁的古诗

  • 古诗文
  • 关于大雁的古诗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大雁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早雁

      年代:【唐】作者:【杜牧】体裁:【七律】类别:【动物】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归雁

      年代:【唐】作者:【钱起】体裁:【七绝】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孤雁儿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体裁:【词】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孤雁

      年代:【唐】作者:【崔涂】体裁:【五律】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孤雁儿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体裁:【词】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

      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烟断玉炉寒,

      伴我情怀如水。

      笛里三弄,

      梅心惊破,

      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

      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

      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

      人间天上,

      没个人堪寄。

      规雁

      年代:【唐】作者:【杜甫】体裁:【五绝】

      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秋雁(一作虞世南诗)

      年代:【唐】作者:【褚亮】

      日暮霜风急,羽翮转难任。为有传书意,翩翩入上林。

      鸿雁

      年代:【先秦】作者:【诗经】

    [阅读全文]...

2022-06-02 06:36:50
  • 关于大雁的古诗

  • 文学
  • 关于大雁的古诗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大雁的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早雁

      年代:【唐】作者:【杜牧】体裁:【七律】类别:【动物】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归雁

      年代:【唐】作者:【钱起】体裁:【七绝】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孤雁儿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体裁:【词】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孤雁

      年代:【唐】作者:【崔涂】体裁:【五律】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孤雁儿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体裁:【词】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

      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烟断玉炉寒,

      伴我情怀如水。

      笛里三弄,

      梅心惊破,

      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

      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

      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

      人间天上,

      没个人堪寄。

      规雁

      年代:【唐】作者:【杜甫】体裁:【五绝】

      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秋雁(一作虞世南诗)

      年代:【唐】作者:【褚亮】

      日暮霜风急,羽翮转难任。为有传书意,翩翩入上林。

      鸿雁

      年代:【先秦】作者:【诗经】

    [阅读全文]...

2022-02-10 23:55:54
  • 关于大雁的古诗 描写大雁的古诗

  • *安
  •   1、*安日问南归雁,三峡清秋依晓猿。——张玉娘《和谪弟三一三峡晓征寄回韵》

      2、洞庭无过雁,书疏莫相忘。——杜甫《潭州送韦员外牧韶州》

      3、芦笋穿荷叶,菱花罥雁儿。——王维《戏题示萧氏甥》

      4、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5、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李商隐《春雨》

      6、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7、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陆游《夜泊水村》

      8、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温庭筠《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

      9、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杜牧《齐安郡晚秋》

      10、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1、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温庭筠《瑶瑟怨》

      12、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3、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14、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沈如筠《闺怨二首·其一》

      15、秋雨雁来急,夜舟人未眠。——梅尧臣《宿邵埭闻雨因买藉芡人回呈永叔》

      16、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

      17、长沙入楚深,洞庭值秋晚。人随鸿雁少,江共蒹葭远。 ——韩愈《送湖南李正字归》

      18、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19、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李益《春夜闻笛》

      20、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王建《寄旧山僧》

    [阅读全文]...

2022-06-22 13:07:41
  • 大雁北归古诗苏轼

  • 苏轼,诗人
  • 大雁北归古诗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题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创作的组诗。第二首诗题“飞雁图”,对大雁北飞融入人的感情,侧面表现了江南春美。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大雁北归古诗苏轼,喜欢的过来一起分享吧。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北飞的大雁就像那向北归去的人一般,依依不舍,差一点掉队离群。

      远隔千里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晓景》上的。惠崇原画已失,这首诗有的版本题作《春江晓景》,现已无从考证。

      画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表现一个特定的画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首好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弥补某些画面所不能表现的东西。

      这首题画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苏轼又有新的构思,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感情和引人入胜的意境。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此时河豚正是上市的好时节,可以在市场上销售了。

      好的题画诗,既要扣合绘画主题,又不能拘于画面内容,既要能再现画境,同时又能跳出画外,别开生面,离开绘画而不失其独立的艺术生命。苏轼这首诗可以说做到了这一点。诗的前三句咏画面景物,最后一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整首诗又如同诗人即景言情,当下所得,意象妙会而自然。说前三句再现画境,其实两者也不全然等同。第二句中“水暖”(温度)、“鸭先知”(知觉)云云,是不能直接画出的。诗能描写如画,诗咏物性物理又过于画。这是因为绘画属于视觉艺术,而诗是语言艺术,有着表现上的'绝对自由。最后一句进一步发挥联想,在前三句客观写景的基础上作出画中景物所属时令的判断,从而增添了南方风物之美的丰富感觉,这更是画所不能的。有关河豚的应时风味,梅尧臣《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一诗写首:“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欧阳修《六一诗话》说:“河豚常出于春暮,群游水上,食柳絮而肥,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由此可见,苏轼的联想是有根有据的,也是自然而然的。诗意之妙,也有赖于此。

      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

      然后,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阅读全文]...

2022-06-09 13:48:55
  • 含有雁字的古诗词 带雁字的诗词名句

  •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黄庭坚《寄黄几复》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二首》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晚秋 / 秋望 / 秋夕》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乐·红笺小字》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杜牧《齐安郡晚秋》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 早寒有怀 / 江上思归》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忆秦娥·娄山关》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增广贤文·下集》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雁字无多,写得相思几许。——周密《扫花游·九日怀归》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张炎《解连环·孤雁》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温庭筠《瑶瑟怨》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秋风引》

    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韦承庆《南中咏雁诗》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君似孤云何处归,我似离群雁。——周紫芝《卜算子·*上送王彦猷》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 / 后飞雁》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杜牧《早雁》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王恭《春雁》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白居易《望月有感》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温庭筠《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张养浩《雁儿落兼得胜令》

    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 长安九日诗》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朱厚熜《送毛伯温》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李商隐《霜月》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吴西逸《清江引·秋居》

    [阅读全文]...

2022-02-17 09:32:50
  • 关于大雁的古诗

  • 关于大雁的古诗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大雁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早雁

      年代:【唐】作者:【杜牧】体裁:【七律】类别:【动物】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归雁

      年代:【唐】作者:【钱起】体裁:【七绝】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孤雁儿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体裁:【词】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孤雁

      年代:【唐】作者:【崔涂】体裁:【五律】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孤雁儿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体裁:【词】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

      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烟断玉炉寒,

      伴我情怀如水。

      笛里三弄,

      梅心惊破,

      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

      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

      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

      人间天上,

      没个人堪寄。

      规雁

      年代:【唐】作者:【杜甫】体裁:【五绝】

      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秋雁(一作虞世南诗)

      年代:【唐】作者:【褚亮】

      日暮霜风急,羽翮转难任。为有传书意,翩翩入上林。

      鸿雁

      年代:【先秦】作者:【诗经】

    [阅读全文]...

2022-01-17 05:05:48
  • 关于雁的诗句_借雁抒情的两个古诗句子

  • 抒情
  • 句子大全的语句,常常简短而有霸气,充满正能量。人生常常遇到困难,而那些好句子,不经意间直击内心柔软的地方,进而一改颓丧的心情。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关于雁的诗句。

    ⑴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⑵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⑶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⑷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⑸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忆秦娥娄山关》

    ⑹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陆游《幽居》

    ⑺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

    ⑻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陆游在《夜归》

    ⑼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的《塞下曲》

    ⑽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⑾胡雁度日边,风雪迷河洲——李白《千里思》

    ⑿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贺朝《从军行》

    ⒀芦酒烧蓬媛,霜鸿捻箭看。黄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李廓《送振武将军》

    ⒁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向北飞。——李益《春夜闻笛》

    ⒂秋雁多夜飞,前群后孤来。——梅尧臣《秋雁》

    扩展阅读

    1.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韦应物《闻雁》

    2.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

    3. 举头忽见衡阳雁。 陈达叟《菩萨蛮举头忽见衡阳雁》

    4.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

    5.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刘彻《秋风辞》

    6.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杜甫《孤雁 》

    7.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李商隐《春雨》

    8.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韦应物《闻雁》

    9.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赵嘏《长安晚秋 》

    10.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11.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

    12. 雁足无书古塞幽。 史达祖《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

    13.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苔。 钱起《归雁》

    14.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李商隐《霜月》

    15. 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16.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王恭《春雁》

    17. 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关汉卿《大德歌春》

    18.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19.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李煜《清*乐别来春半》

    20.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

    21.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钱起《归雁》

    22. 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李煜《喜迁莺晓月坠》

    23.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24.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马戴《灞上秋居》

    25. 暮雨相呼失,寒塘独下迟。 崔涂《孤雁》

    26.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李益《春夜闻笛》

    27.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杜牧《齐安郡晚秋》

    28.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范成大《霜天晓角梅》

    29.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庾信《重别周尚书》

    30.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陆游《秋晚登城北楼》

    31. 江水侵云影,鸿雁欲南飞。 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32. 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 张纮《闺怨 》

    33. 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 高適《送郑侍御谪闽中》

    北雁南飞,孝爱难全,三岁之约,缘定三生,知雨应心,大爱无言,

    [阅读全文]...

2022-01-02 11:52:19
  • 孤雁杜甫翻译及赏析(唐诗孤雁杜甫古诗阅读)

  • 杜甫,唐诗,阅读
  • 【原文】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 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 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注释】

    不饮啄:不喝水,不啄食。

    万重云:指天高路远,云海弥漫。

    “望尽”二句:望尽天际,仿佛看见了失去的同伴;哀唤声声,似乎同伴的叫鸣在耳边响。

    意绪:心情。

    【译文】

    一只孤雁不饮不食,边飞边叫寻找自己的同伴。有谁可怜这一片孤影消失在茫茫云海之间?望穿云海,仿佛看见了失去的同伴,太过悲伤,好像听见了群雁的鸣叫声。孤雁的念群之情,野鸦们全然不解,它们纷纷鸣噪,自得其乐。

    [阅读全文]...

2022-07-27 12:45:14
  • 孤雁杜甫翻译及赏析(唐诗孤雁杜甫古诗阅读)

  • 杜甫,唐诗,阅读
  •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早年南游吴越,北游齐赵,因科场失利,未能考中进士。*长安,过了十年困顿的生活,终于当上看管兵器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为叛军所俘,脱险后赴灵武见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后来弃官西行,客居秦州,又到四川定居成都草堂。严武任成都府尹时,授杜甫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职。一年后严武去世,杜甫移居夔州。后来出三峡,漂泊在湖北、湖南一带,死于舟中。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他集诗歌艺术之大成,是继往开来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李白俗称“诗仙”与杜甫合称“大李杜”

    诗意: 一只离群的孤雁,它不喝水不啄食,只是一个劲地飞着叫着,思念和追寻着它的伙伴。 又有谁来怜惜这浩渺天空中的孤雁呢? 然而它和雁群相失在云海弥漫间, 它望尽天涯,仿佛伙伴们就在眼前; 它哀鸣声声,好像听到了同类的呼唤, 然而野鸦们全然不懂孤雁的心情, 只顾在那里纷纷鼓噪不休。

    主旨:杜甫的咏物诗《孤雁》写于杜甫居住在夔州时。它是一首孤雁念群之歌,体物曲尽其妙,同时又融注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内容十分绝妙

    名句赏析:二联境界忽然开阔。高远浩茫的天空中,这小小的孤雁仅是“一片影”,它与雁群相失在“万重云”间,此时此际显得惶急、焦虑和迷茫。天高路遥,云海迷漫,它不知道往何处去找失去的伴侣。这一联以“谁怜”二字设问,这一问,将诗人胸中的情感滚滚流出:“孤雁儿啊,我不正和你一样凄惶么?天壤茫茫,又有谁来怜惜我呢?”诗人与雁,“物我交融”,浑然一体了。清人朱鹤龄评注这首诗说:“此托孤雁以念兄弟也”,而且诗人所思念的不单是兄弟,还包括他的亲密的朋友。经历了安史之乱,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可他无时不渴望骨肉团聚,无日不梦想知友重逢,这孤零零的雁儿,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影子。

    [阅读全文]...

2022-03-17 17:30:21
  • 孤雁古诗赏析(孤雁原文翻译及注释)

  •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这首咏物诗写于大历初杜甫居夔州时。它是一首孤雁念群之歌,体物曲尽其妙,同时又融注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堪称佳绝。

    依常法,咏物诗以曲为佳,以隐为妙,所咏之物是不宜道破的。杜甫则不然,他开篇即唤出“孤雁”,而此孤雁不同一般,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地飞着,叫着,声音里透出:它是多么想念它的同伴!不独想念,而且还拼命追寻,这真是一只情感热烈而执着的“孤雁”。清人浦起龙评曰:“‘飞鸣声念群’,一诗之骨”(《读杜心解》),是抓住了要领的。

    次联境界倏忽开阔。高远浩茫的天空中,这小小的孤雁仅是“一片影”,它与雁群相失在“万重云”间,此时此际的心情该多么惶急、焦虑,又该多么迷茫啊!天高路遥,云海迷漫,将往何处去找失去的伴侣?此联以“谁怜”二字设问,这一问间仿佛打开了一道闸门,诗人胸中情感的泉流滚滚流出:“孤雁儿啊,我不正和你一样凄惶么?天壤茫茫,又有谁来怜惜我呢?”诗人与雁,物我交融,浑然一体了。清人朱鹤龄注此诗说:“此托孤雁以念兄弟也”,且诗人所思念者恐不独是兄弟,还包括他的亲密的朋友。经历了安史之乱,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可他无时不渴望骨肉团聚,无日不梦想知友重逢,这孤零零的雁儿,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影子。

    三联紧承上联,从心理方面刻画孤雁的鲜明个性:它被思念缠绕着,被痛苦煎熬着,迫使它不停地飞鸣。它望尽天际,望啊,望啊,仿佛那失去的雁群老在它眼前晃;它哀唤声声,唤啊,唤啊,似乎那侣伴的鸣声老在它耳畔响;所以,它更要不停地追飞,不停地呼唤了。这两句血泪文字,情深意切,哀痛欲绝。浦起龙评析说:“惟念故飞,望断矣而飞不止,似犹见其群而逐之者;惟念故鸣,哀多矣而鸣不绝,如更闻其群而呼之者。写生至此,天雨泣矣!”(《读杜心解》)

    结尾用了陪衬的笔法,表达了诗人的爱憎感情。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是全然不懂的,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无意绪”是孤雁对着野鸦时的心情,也是杜甫既不能与知己亲朋相见,却面对着一些俗客庸夫时厌恶无聊的心绪。“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王风·黍离》),与这般“不知我者”有什么可谈呢?

    这是一篇念群之雁的赞歌,它表现的情感是浓挚的,悲中有壮的。它那样孤单、困苦,同时却还要不断地呼号、追求,它那念友之情在胸中炽烈地燃烧,它甚至连吃喝都可抛弃,更不顾处境的安危;安虽命薄却心高,宁愿飞翔在万重云里,未曾留意暮雨寒塘,诗情激切高昂,思想境界很高。

    就艺术技巧而论,全篇咏物传神,是大匠运斤,自然浑成,全无斧凿之痕。中间两联有情有景,一气呵成,而且景中有声有色,甚至还有光和影,能给人以“立体感”,仿佛电影镜头似的表现那云间雁影,真神来之笔。

    [阅读全文]...

2022-06-13 18:56:28
和雁有关的古诗 - 句子
和雁有关的古诗 - 语录
和雁有关的古诗 - 说说
和雁有关的古诗 - 名言
和雁有关的古诗 - 诗词
和雁有关的古诗 - 祝福
和雁有关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