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古风的古诗

关于李白古风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李白古风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李白古风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李白古风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8k+) 语录(664) 说说(1k+) 名言(15) 诗词(9k+) 祝福(79) 心语(8)

  • 《古风》李白全诗鉴赏

  • 李白,古风
  • 《古风》李白全诗鉴赏

      《古风·齐有倜傥生》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古体诗作品。这首诗借鲁仲连的故事,表达诗人的人生理想和政治理想,寄托自己的感慨,真实地反映出李白思想性格的丰富与复杂,激情与淡泊。

      古风(其十)

      齐有倜傥(1)生,鲁连(2)特高妙(3)。

      明月(4)出海底,一朝开光曜(5)。

      却秦振英声(6),后世仰末照(7)。

      意轻千金赠,顾向*原笑(8)。

      吾亦澹荡(9)人,拂衣(10)可同调(11)。

      【注释】

      倜(tì)傥(tǎng):气宇轩昂,不受拘束的样子。

      鲁连:战国时期齐人鲁仲连。

      高妙:杰出,出众。

      明月:指夜明珠。《淮南子·说山训》高诱注:“珠有夜光、明月,生于蚌中。”

      光曜(yào):光辉。

      却秦振英声:指鲁仲连义不帝秦,却秦救赵一事。

      末照:犹余光也。

      意轻千金赠,顾向*原笑:典故,可见于《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鲁仲连,战国齐人,好奇伟倜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尚气节。游赵之时,恰遇秦军围赵都邯郸(今河北邯郸),赵国求援于魏国,魏安釐王使客将军辛垣衍令赵尊秦为帝。鲁仲连往见赵相*原君,陈以利害,义不帝秦,坚定赵王抗秦之决心。鲁仲连帮助赵国坚定信念击退秦军后,*原君赵胜以千金相赠,鲁仲连笑道:“所谓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于是辞别*原君而去,终生不复见。

      澹(dàn)荡:淡薄,不慕名利。

      拂衣:超然高举的意思,表示语气坚决。

      同调:谓志趣相合。

      【白话译文】

      齐国有个倜傥洒脱的士人名叫鲁仲连,他的才气十分高明美妙。

      他就像一颗夜明珠从海底升起,散发的光芒一下子照亮了天地。

      他用雄辩游说赵、魏联合拒秦,逼退秦军建立莫大功勋。他的英名传遍天下,他的光辉照耀后世,让后人无限景仰。

      他看轻那些功名富贵,回头笑着拒绝了*原君的千金馈赠。

      我也是和他一样的放达之人啊,事了拂衣去、功成便身退是我们共同的志趣。

      【创作背景】

      《古风·齐有倜傥生》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李白一生深受儒、道、侠三种思想影响,思想性格中既有兼济天下之志向,又有独善其身之情怀。他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非常通透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吾与尔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一身……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军之道成,容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州,不足为难矣!”正是由于九百多年前的齐国义士鲁仲连在这点上与他有着精神上的高度契合,所以他不止一次地以鲁连自比,如《在水军宴幕府诸侍卿》:“所冀旄头灭,功成追鲁连。”《留别王司马》:“愿一佐明主,功成返旧林。”《五月东鲁行》:“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他的《古风》“齐有倜傥生”一诗更是集中地表达了对鲁连的钦慕之情。

      【赏析】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诗一开始就化用《史记》中的话。“高妙”二字,同时表现其卓异的谋略和清高的节操两个方面;一个“特”字,表达了一腔倾慕之情。“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诗人在此将鲁仲连的出仕视为明月出海,这种极度的推崇,可见诗人对鲁仲连的景仰不同一般。鲁仲连一生大节,史传只举了反对帝秦和助收聊城二事。《古风》的这首则专书前一事。当初辛垣衍劝赵帝秦以图缓颊,*原君已为之犹豫,若无鲁仲连雄辩坚拒,难免因一念之差铸成大错。在此关键时刻,鲁仲连起的作用无异挽澜于既倒。“却秦振英声”五字就是对这事的肯定和推崇。

      而“后世仰末照”一句,又承“明月出海底”的比喻而来,形容其光芒能穿过若干世纪的时空而照耀后人,使之景仰。这是其功业即画策的高妙所致。但鲁仲连的为人钦敬不仅如此,还在于他高尚的人品。当*原君欲以官爵千金相酬时,他却笑道:“所谓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说罢辞去,终身没有再见*原君。“意轻千金赠,顾向*原笑”,直书其事,而赞赏之意溢于言表。

      热爱自由和渴望建功立业,本来是两种不同的理想追求,然而一些杰出的盛唐文士却力图将二者统一,并以此与政界庸俗作风相对抗,似曾成为一种思潮。

      功成身退是李白的政治理想和自我设计的重要部分,在这个方面,他引为楷模的历史人物,便是张良、鲁仲连。李白的功成身退主要是为了抬高自己的从政身份,目的在以谋臣策士出仕。这样,自然而然地落实到吟咏者——“吾”身上的,即是对鲁连人格精神的高度推崇,“我”慕其风而愿与之同调了。一“倜傥”,一“澹荡”,既是鲁连的人格写照,也是诗人的精神追求;既是诗人的自许,也是诗人的自期。他是要把对鲁仲连心中由衷的仰慕转化为现实生活中自觉的人格追求,完成他的人生理想与政治理想。

      这首诗直书其事,直抒胸臆,可说是最为质朴的写法。寥寥数句,给读者刻画了一个高蹈而又仗义的历史人物形象,其中又寄寓了诗人自己的理想。全诗虽然有为个人作政治“广告”的意图,却也能反映诗人一贯鄙弃庸俗的精神。“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妾薄命》),这两句诗正好可用来形容李白自己的诗品,即随意挥洒,独具标格。

      古风·其十九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翻译

      西岳华山莲花峰上,仙女光芒如同明星。

      素手握着皎洁芙蓉,袅袅而行太空之中。

      身穿霓裳广带飘逸,云彩一样飘然升空。

      约我登上彩云高台,高揖双手拜卫叔卿。

      惶惶忽忽跟他们去,乘鸿雁到紫色天廷。

      不经意看洛阳*原,到处都是安禄山兵。

      尸骨遍野血流成河,叛军叛臣都把官封。

      注释

    [阅读全文]...

2021-12-15 08:13:06
  • 古风李白赏析(古风李白诗歌鉴赏)

  • 李白,古风,诗歌
  •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祖籍今甘肃省*凉市,出生于今四川省江油市,另有说法称其出生于西域碎叶城。幼年随父在四川生活。二十五岁离开四川,漫游天涯。四十一岁奉诏入京,供奉翰林,但只过一年多,即遭小人陷害而离开长安,长期过着漂泊生活。“安史之乱”时作永王李璘的幕僚,因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流放的路上有幸赶上大赦天下,但时间不久就病逝了,享年61岁。李白为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是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一生留下了太多有名的诗篇,而且大都是经典之作,尤其在乐府、歌行及绝句等方面成就最高。*总结李白诗词的风格是:豪迈奔放,风格洒脱,语言流畅,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精美,立意清晰,别具匠心。他以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反映现实,描写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因而成为光照古今的伟大诗人。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我个人收录了14首。

    今天复*白的《将进酒》,原文如下:

    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

    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首诗的大意是:

    你难道没有看见吗?那黄河的水,就像从天上倾泻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来不会再往回流。

    你难道没有看见吗?那些年迈的父母,面对明镜中那一头白发,不由得深沉悲叹。早晨还是青丝,到了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

    人生得意之时,就要尽情地享受欢乐。不要等到金杯无酒以后,空对皎洁的明月。

    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干,就必然是有用处的。只要有本事,千两黄金花完了,也能够再次获得。

    且把烹煮羔羊和宰牛,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到时候,应当痛快畅饮,一气喝上三百杯。

    岑勋,元丹丘,请快点喝酒,大家都举杯,不要停下来。

    我给你们唱一首歌,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山珍海味歌舞升*的豪华生活,算不上什么富贵。只希望能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所有的圣贤都是孤独寂寞的。只有会喝酒的人,才能够流传美名。

    想当年,陈王曹植设宴*乐观。喝着名贵的酒,纵情地欢乐。

    作为主人,你怎么可以说钱不多了呢?你只管安排买酒去,我们大家要一起喝个痛快。

    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皮衣,快叫侍儿拿去,统统来换美酒吧。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一醉方休,共同消除这无穷无尽的哀愁!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和背景,说法不一。一般认为这首诗是天宝年间,唐玄宗赐金放还后,李白离开京城,开始周游梁、宋等地,他当时和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老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作客,又正值仕途遇挫之际,所以借酒兴诗,来了一次酣畅淋漓的抒发。在这首诗里,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消愁,感叹人生易老,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

    李白的这首《将进酒》,气势豪迈,感情豪放,言语流畅,五音繁会,气象不凡,思想内容深沉,艺术表现成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通观全篇,真是大起大落,非如椽巨笔,根本无法达到如此高的艺术境界。

    全诗情感饱满,无论喜怒哀乐,其奔涌迸发均如江河流泻,不可遏止,且起伏跌宕,变化剧烈,但又收放自如;在手法上多用夸张,且往往以巨额数量词进行修饰,既表现出其豪迈洒脱的情怀,又使诗作本身显得笔墨酣畅,抒情有力;在结构上大开大阖,充分体现了李白七言歌行的特色。

    读完《将进酒》,我们会深深感受到李白的自信孤傲和狂放不羁。而且,诗里面名句频出,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等,句句震撼古今,无人能比。

    有人称《将进酒》是李白诗歌艺术的颠峰之作,也有人称那不过是他醉酒后的胡言乱语。其实,他所高唱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并非如某些人所指责的消极的享乐主义人生态度,相反,李白是在鼓吹人应当积极把握现实人生,努力创造自我价值。

    在历史长河中,任何个人,都不过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区别就在于,在这条人生路上,留下的足迹是深是浅。人既然存在,就有存在的理由。人既然活着,就要有活着的价值。既然存在,既然活着,就应当做点什么,就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看来,这正是其自我存在的价值所在。

    2021年4月10号

    今天复*白的《行路难·其一》,原文如下:

    金樽清酒斗十千,

    [阅读全文]...

2022-07-27 16:04:12
  • 关于李白古诗-古风

  • 李白,古风
  •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 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 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 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 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 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 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 垂衣贵*。

      群才属休明, 乘运共跃鳞。

      文质相炳焕, 众星罗秋旻。

      我志在删述, 垂辉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 绝笔于获麟。

      宋朝程颢曾把《论语》的文章比做玉,《孟子》的文章比做水晶,认为前者温润,而后者明锐。一般说来,的诗偏于明锐而有锋芒的一路,但这首诗却气息温润,节奏和缓,真正做到了“大雅”的风度。

      开首二句“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是全诗的纲领,第一句统摄“王风委蔓草”到“绮丽不足珍”,第二句统摄“圣代复元古”到最后“绝笔于获麟”。这样开门见山,分写两扇,完全是堂堂正正的笔仗。这两句虽则只有十个字,可是感慨无穷。这里的“大雅”并不是指中的《大雅》,而是泛指雅正之声。雅声久矣不起,这是正面的意思,是一层。然则谁能兴起呢?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落出“吾”字,表出诗人的抱负,这是第二层。可是诗人这时候,已非少壮,而是如孔子自叹一样“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即使能施展抱负,也已来日无多了,这是第三层。何况茫茫天壤,知我者谁?这一腔抱负,究竟向谁展示、呈献呢?这是第四层。这四层转折,一层深一层,一唱三叹,感慨苍凉,而语气却又浑然闲雅,不露郁勃牢骚,确是五言的正统风度。

      首两句点明正意以后,第三句起,就抒写“大雅久不作”了。春秋而后,以关雎麟趾王者之风为代表的诗三百篇已委弃于草莽之中,到了战国,蔓草更发展为遍地荆棘。三家分晋,七雄争强,虎斗龙争直到狂秦。四句一路顺叙下来,托出首句的“久”字,但如再顺叙下去,文气就未免*衍了,所以“正声何微茫”一句,用顿宕的问叹,转一口气。“正声”即是“大雅”,“何微茫”即是“久不作”,一面回应上文,一面反跌下句的”哀怨起骚人”。《诗经》本有“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说法,这里把屈原宋玉,归之于哀怨,言外之意,还是留正声于微茫一脉之中。屈宋都是七雄中楚国的诗人,论时代在秦以前,这里逆插一句,作为补叙,文势不*。于是再用顺叙谈到汉朝,“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说明扬雄、司马相如,继楚辞之后,在文风颓靡之中,激起中流,可是流弊所及,正如班固《汉书·艺文志·诗赋略》中所说:“竞为侈靡闳衍之辞,没其风喻之义”,和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篇》所说“扬马沿波而得奇”一样,荡而不返,开出无边的末流。诗人写到这里,不能象帐册一般一笔一笔开列下去了。于是概括性地总束一下,“废兴虽万变,亦已沦”,说明以后的变化虽多,但文章法度,总已沦丧。尤其“自从建安来”,三曹七子之后,更是“绮丽不足珍”,这与《文心雕龙·明诗篇》所说:“晋世群才,稍入轻绮”,“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大意相*。诗人反对绮丽侈靡,崇尚*自然的文艺主张是显而易见的。诗写到这里,自从春秋战国直到陈隋,去古不可谓不远,写足了“大雅久不作”句中的“久”字,于是掉转笔来,发挥“吾衰竟谁陈”了。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这六句铺叙唐代的文运,诗人故弄狡狯,其实半是假话。唐代是*体律绝诗新兴的时代,何尝有所谓“复元古”?唐太宗以马上得天下,高宗、中、睿之间,历经武后、韦后之变,又何尝有所谓垂衣裳无为而治天下?王、杨、卢、骆、沈、宋的诗,虽各有胜处,但用“*”两字,也只是李白个人的说法,而不足以代表初盛唐的风格。文才处休明之世,乘时运而飞跃,有如鲤鱼踊跃于龙门,繁星罗布于秋天。这里写唐代的进士科,比较真实,但唐代主要以诗赋取士,文胜于质,又何尝有所谓“文质相炳焕”?这些还是枝节的问题,如果唐朝统治者真能如李白这六句诗所写的那样,李白应该早就复兴“大雅”,重振“正声”,何至于“吾衰竟谁陈”呢?这六句与“吾衰竟谁陈”之间的矛盾,说明了诗人这六句是故布疑局,故意地正反相形的。所以下文从“众星”中跃出“吾”来,用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话,申说自己已无创作之意,只有把“废兴万变”之中的那些作品,象孔子删诗一般,把它整理一下,去芜存菁罢了,这样庶几还可以“垂辉映千春”。可是孔子毕竟不是仅仅删述而已,赞周易、删诗书、定礼乐之外,最后还是作了流传千载的《春秋》,直到哀公十四年猎获麒麟时才绝笔。诗人的抱负,亦正是如此。最后两句,从“吾衰竟谁陈”,“我志在删述”的较消沉的想法,又一跃而起,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的斩截之辞,来反振全诗,表示愿意尽有生之年,努力在上有所建树。诗人以开创一代诗风为己任,自比孔子,正说明他对自己期许很高。这一“立”字又遥遥与起句的“作”字呼应,气足神完,于是乎“大雅”又“作”了。

      由于这首诗的主意在复振大雅之声,所以诗人在写作时,其胸襟风度,也一味的大雅君子之风,不能骏发飘逸,也不能郁勃牢骚,完全用中锋正笔。因此,即使在“吾衰竟谁陈”的慨叹之中,对当代有所不满,而只能以“圣代复元古”等六句正面颂扬之辞,来微露矛盾之意,这并非诗人故作违心之论,而是写这首诗的立场使然。千古以来,对此诗都是顺口随便读过,未尝抉出其矛盾之处的用心所在,未免辜负了诗人当时以此诗冠全集卷首的苦心了。

      全诗一韵到底,音节安雅中和。最后两句,由于立意的坚决,音调也不自觉地紧急起来,“立”、“绝”、“笔”三个入声字,凑巧排列在一起,无意中声意相配,构成了斩钉截铁的压轴。

    [关于李白古诗-古风]

    [阅读全文]...

2022-03-05 10:42:17
  • 李白《古风·其十九》全诗赏析

  • 李白,古风
  • 李白《古风·其十九》全诗赏析

      赏析,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白《古风·其十九》全诗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题解】

      此诗作于天宝十五年(756)春。时安禄山已陷洛阳,并自称大燕皇帝;李白由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奔亡至华山。或谓李白在宣城一带作此诗,恐未谛。萧士赟云:“太白此诗似乎纪实之作,岂禄山人洛阳之时,太白适在云台观乎?”(《分类补注李太白诗》卷二)甚是。诗中前半写在莲花山之游仙生活,飘忽虚幻。后半写洛阳人民惨遭屠戮,安禄山封赏逆臣。末二句突出描绘战乱之酷烈与叛军之肆恣,沉痛愤怒之情溢于言表。前半之游仙,反衬后半之写实,后人赞赏此诗,多着眼于此。

      【全诗】

      《古风·其十九》

      [唐].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注释】

      ①本诗为《古风》第十九首,写于至德元年(756)春。诗借登山游仙写安史 之乱给人们带来的悲惨情景。②迢迢: 遥远貌。明星: 华山仙女名。③把: 持、拿。④蹑: 踏。太清: 太空。⑤霓裳: 虹霓似的衣裳。曳: 拖。⑥云 台:即北峰云台峰。⑦卫叔卿: 神仙名。据《神仙传》载,卫为汉代中山人, 服云母成仙。汉武帝曾于殿上见他乘云车、驾白鹿自天而降。⑧紫冥: 高 空。⑨冠缨: 即衣冠簪缨,代做官。

      【赏析】1

      李白擅长各种诗体,但他最喜写乐府歌行和古风。在五言古诗上取得很大成就,其中《古风》(五言)组诗五十九首,则是他的主要代表作之一。从这组古诗中,可以看出李白直接继承了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大型组诗)和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组诗)的传统,并又多方接受曹植、左思、郭璞等人诗风的影响。它广泛地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沉痛的爱国心情;同时,也表示了他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以及隐遁游仙思想。但是,比之阮诗和陈诗,李诗其情调更为慷慨,其表达更为显豁,其文采更为丰富,其语言更为鲜明,不像阮诗那样“虽志在刺讽,而文多隐避”,弄得很难读懂。李白还善于把理想的抒发与现实描写巧妙结合在一篇作品中表达了出来。现选读的这篇《古风》其十九(“西上莲花山”),就是这样的诗歌。

      它以幻想方式,运用“游仙体”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现实生活。此诗大约写在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叛乱,并于洛阳称帝之后。当时,李白正在今安徽宣城一带过着隐居生活。社会现实的这个突变,给诗人心境以极大的震撼,诗歌表现了诗人当时的感受。

      全篇十四句,前十句为第一层意思,写升天神游的美丽幻景;后四句为另一层意思,从幻想回到现实,表示对叛军的愤慨和对人民的同情。

      第一层:升天神游的幻景

      前六句写道——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这里先释几个词语:

      莲花山,即莲花峰,西岳华山之最高峰。一说安徽黄山的莲花岭,是光明顶上之最高点。

      明星,华山仙女。据《太*广记》载:仙女明星、玉女者,“居华山,服玉浆,白日升天”。

      把芙蓉,拿着芙蓉花。芙蓉,莲花之别称。

      虚步,凌空而行。蹑,即“踏”;太清,道家语。《抱朴子·内篇》有云:“上升四十里为太清”。此指天空、高空。

      霓裳,以云霓为衣裳,仙人所服。曳广带,即拖着宽阔的裙带。

      这几句诗的大意是说——

      我登上黄山的莲花岭,远远地看见华山上的仙姬明星、玉女。她那洁白的手拿着莲花,在天上凌空而行;她那虹霓制成的衣裳和飞舞着的长阔飘带,翩翩然上升至最高天。

      这里的“莲花山”,到底指哪里的莲花山必须探讨一下。现在通行本和一些古注本,都说西岳华山的莲花峰。我却把它释为安徽黄山的莲花岭。这有什么依据呢?其理由有三:

      第一、其前提是我国这两座名山的峰顶上,都有被称为“莲花山”的高峰(华山之莲花峰,海拔1997米,黄山之主峰光明顶上的最高点,叫莲花岭,海拔1873米),且均为两山之最高峰,都可登高四览,极目千里。

      第二、诗中的“迢迢见明星”句,是其内证。大家知道,“迢迢”者,遥远也,如常说的“千里迢迢”。如果此指华山之莲花峰,那就是站在华山看见本山的仙女,那怎可用极言其远的“迢迢”呢?倘使站在黄山的莲花岭遥望西岳上的仙女,那才是真正的“迢迢见明星”。大概为此之故,古今版本中的首两字都作“西上”,而不作“西岳”。

      第三、写这首诗时,作者正好在宣城一带过着隐居生活。这可算是一个外证。为什么呢?黄山位于宣城之西南,相去不远。黄山这一名山,想是诗人游踪必到之处。当作者登上莲花岭遥望莲花峰,不禁联想翩翩,因而命笔成诗,也未始不可。

      这些诠释“莲花峰”,并不完全否定“西岳莲花峰”之说,只感到后说比前说更为合理一些,可以两说并存。

      后四句写道——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这里的云台,即华山东北的高峰。慎蒙《名山记》云:“云台峰在太华山东北,两峰峥嵘,四面陡绝,上冠景云,下通地脉,嶷然独秀,有若灵台。”

      高揖,高拱双手行礼。卫叔卿,传说为汉代中山人,服云母成仙。汉武帝曾见他乘云车驾白鹿,从天上降至殿中。后武帝派人与其子共去华山寻找,见他同数人在峰顶博戏。

      紫冥,即高空。因云霞映日成紫色,故名。

      这四句意思是说:

      明星仙子约我共登华山云台峰,去拜访仙人卫叔卿。恍惚之间,我们同仙人们一道,骑着鸿雁飞上那青紫色的高空。

      这就是诗人用浪漫手法,虚构出来的洁净仙境。以下转入此诗的最后一段,即——

      第二层:从幻想返回现实

      在诗篇的后半部分,用四句诗实写安禄山攻陷洛阳后的惨状。于是,诗人从九霄云端往下看——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这是说,诗人从升天神游的美丽幻景中,突然俯身看见了被叛军蹂躏的洛阳,感情急转直下,幻想破灭了,于是,眼下出现了——

      洛阳一带的原野(这里的川,即原野),一群群的胡兵,纷纷来去,百姓遭受屠杀,血流遍地,染红了野草,而那些吃人的豺狼们,却一个个封官进爵,成了大官显宦! 胡兵,指安禄山之叛军,因叛军中多为奚、同罗、契丹和室韦等族之人,故称“胡兵”。

      诗人见此情状,对安史叛军的暴行,表示了极大愤恨,给以严厉的谴责;同时,对人民的苦难,寄以深切的同情。简言之,对叛军的谴责,对人民的同情。这就是这首古风的题旨所在。

      读了这首诗,给人以鲜明印象是:

    [阅读全文]...

2022-03-07 04:57:41
  • 李白的古诗

  • 李白
  •   1、《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3、《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咏苎萝山》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5、《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7、《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8、《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9、《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9、《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10、《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1、《送友人下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

      12、《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13、《关山月》

    [阅读全文]...

2022-01-26 16:18:51
  • 山水风光的古诗李白

  • 山水,风光,李白
  •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与并称为“李杜”他的代表作有《》、《行路难》、《》、《》、《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4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阅读全文]...

2022-01-30 02:26:09
  • 李白的送别古诗

  • 李白,送别
  • 李白的送别古诗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白的送别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3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4、《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

      6、《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8、《灞陵行送别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黄鹂愁绝不忍听。

      9、《赤壁歌送别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10、《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1、《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阅读全文]...

2022-05-15 20:12:54
  • 李白古诗集锦

  • 李白
  • 李白古诗集锦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白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3、《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5、《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咏苎萝山》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8、《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9、《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0、《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11、《对酒》

      劝君莫拒杯,春风笑人来。

      桃李如旧识,倾花向我开。

      流莺啼碧树,明月窥金罍。

      昨日朱颜子,今日白发催。

      棘生石虎殿,鹿走姑苏台。

      自古帝王宅,城阙闭黄埃。

      君若不饮酒,昔人安在哉。

      12、《送友人下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

      13、《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阅读全文]...

2021-12-02 14:52:39
  • 李白的古诗大全

  • 李白
  • 李白的古诗大全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李白的`古诗大全,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5、《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6、《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7、《口号》(一作口号留别金陵诸公)

      食出野田美。

      酒临远水倾。

      东流若未尽。

      应见别离情。

      8、《别东林寺僧》

      东林送客处。

      月出白猿啼。

      笑别庐山远。

      何烦过虎溪。

      9、《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1、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5、送孟浩然之广陵

    [阅读全文]...

2022-06-09 22:55:45
  • 李白古诗大全

  • 李白
  •   1、《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2、《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咏苎萝山》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5、《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7、《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8、《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9、《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0、《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11、《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2、《送友人下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

      13、《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14、《渡荆门送别》

    [阅读全文]...

2022-06-25 02:51:17
当前热门
李白古风的古诗 - 句子
李白古风的古诗 - 语录
李白古风的古诗 - 说说
李白古风的古诗 - 名言
李白古风的古诗 - 诗词
李白古风的古诗 - 祝福
李白古风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