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东田的古诗词

关于游东田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游东田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游东田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游东田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54) 说说(116) 名言(577) 诗词(8k+) 祝福(54) 心语(1)

  • 含有田字的古诗词 带田字的诗词名句

  •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佚名《江南》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外篇·田子方》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翁卷《乡村四月》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张祜《纵游淮南》

    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史记·佞幸列传》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村夜》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吕氏春秋·览·孝行览》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了凡四训·立命之学》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增广贤文·上集》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颜仁郁《农家》

    眼孔浅时无大量,心田偏处有奸谋。——《醒世恒言·卷一》

    沧海桑田,谓世事之多变;河清海晏,兆天下之升*。——《幼学琼林·卷一·地舆》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韦应物《观田家》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唐寅《言志》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曹植《君子行》

    种田不熟不如荒,养儿不肖不如无。——《醒世恒言·卷十七》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佚名《江南》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观刈麦》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四十四》

    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战国策·齐六·田单将攻狄》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汪藻《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王维《渭川田家》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阅读全文]...

2022-07-17 05:50:25
  • 田家古诗词鉴赏

  • 田家古诗词鉴赏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田家古诗词鉴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诗原文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译文翻译

      一场微细的春雨百草充满生机,一声隆隆的春雷惊蛰节令来临。

      种田人家一年能有几天空闲,田中劳作从惊蛰便开始忙碌起来。

      年轻力壮的都去田野耕地,场院又改成菜地也整理出来了。

      从田中归来常是太阳落山以后,还要牵上牛犊到西边山涧去饮水。

      挨饿辛劳农夫们从不叫苦,一场贵如油的春雨降下就使他们充满了喜悦。

      粮仓中早已没了往日的存粮,但官府的派差却还无尽无休。

      看到农民这样,我这不耕者深感惭愧,我所得的俸禄可都出自这些种田百姓。

      注释解释

      田家:农民。

      卉(huì):草的总称。

      惊蛰(zhé):二十四节气之一。

      耕种(gēng zhòng):泛指种田的事。

      场圃(pǔ):春天用来种菜,秋天打场的地方。

      景:日光。

      晏(yàn):晚。

      犊(dú):小牛。

      劬(qú):过分劳苦。

      膏(gāo)泽:谓贵如油的春雨。

      禀(lǐn):储存谷物的屋舍。

      宿储(sù chǔ):隔夜之粮。

      徭役(yáo yì):古时官府向人民摊派的无偿劳动。

      惭(cán):羞愧。

      不耕(gēng)者:做官的人。

      禄食(lù shí):俸禄。

      闾(lǘ)里:乡里,泛指民间。

      创作背景

      德宗兴元元年(784年),诗人任滁州刺史期间,看到春耕时节田家辛勤劳苦的场景,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田园诗。

      诗文赏析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扣住诗题“田家”,从春雨春雷写起,点出春耕。 “微雨”二字写春雨,用白描手法,没有细密的描绘“微雨”,而将重点放在“众卉新”三字上,既写出万木逢春雨的欣欣向荣,又表达了诗人的'欣喜之情。“一雷惊蛰始”以民间传说“惊蛰”这天雷鸣,而万虫惊动,来写春耕之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总写农家耕作。“几日闲”更是用反问句式道出了农民劳作的艰辛。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具体写农夫终日忙碌不休的事情。写农忙,既是一年到头,又是从早到晚,可见时间之长;从空间来讲,也是十分广阔的,既有田地、场院、又有菜圃、涧水。另外“俱”字将农夫忙碌无一人轻闲点出,“就理”又写出农夫虽忙,但有条不紊,忙而不乱。这四句是白描手法,语言简明而无雕饰,自然*淡,极炼如不炼。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这二句写出了农民的勤劳朴实。

      “仑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在前面铺叙农忙之后,突然转笔写到农夫的无粮与徭役之苦,笔墨虽朴实,但同情之意流注其间,此二句可使读者纵观封建社会农夫被压迫之惨状。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是诗人以观感作结。讲食禄不耕者对衣食父母的农夫们的艰辛劳作而又饥寒的情况惭然生愧。“方惭”二字既是对不劳者的谴责,也是诗人对自己宦游食禄生活的自责。

      诗人在此诗中用通俗易懂的诗句描写了田家的劳碌和辛苦,表达了对其的同情,惭愧官吏的不劳而食。笔法朴实自然,不加渲染夸饰。

      田家杂兴(其八)

      储光羲①

      种桑百余树,种黍三十亩。

      衣食既有余,时时会亲友。

      夏来菰米②饭,秋至菊花酒。

    [阅读全文]...

2022-02-04 20:20:56
  • 出其东门古诗词

  • 出其东门古诗词

      出其东门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位男子表示对爱恋对象专一不二的小诗,表现了当时男女之间纯洁的爱情,也蕴含着是对那些喜新厌旧、见异思迁的人的曲折婉转的批评之意。全诗二章,每章六句,朴实无华,明白如话。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出其东门古诗词,希望对你有帮助。

      古诗原文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译文翻译

      漫步城东门,美女多若天上云。虽然多若云,非我所思人。唯此素衣绿头巾,令我爱在心。

      漫步城门外,美女多若茅花白。虽若茅花白,亦非我所怀。唯此素衣红佩巾,可娱可相爱。

      注释解释

      东门:城东门。

      如云:形容众多。

      匪:非。思存:想念。思:语助词。存:一说在;一说念;一说慰籍。

      缟(gǎo稿):白色;素白绢。綦(qí其)巾:暗绿色头巾。

      聊:愿。员(yún云):同“云”,语助词。

      闉闍(yīn dū因都):外城门。

      荼:茅花,白色。茅花开时一片皆白,此亦形容女子众多。

      且(jū居):语助词。一说慰籍。

      茹藘(rú lǘ如驴):茜草,其根可制作绛红色染料,此指绛红色蔽膝。“缟衣”、“綦巾”、“茹藘”之服,均显示此女身份之贫贱。

      创作背景

      对于这首诗的背景,旧说颇有争议。《毛诗序》以为是“闵乱”之作。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引《夏小正》传谓“缟衣为未嫁女所服之”,断此诗主人公的爱恋对象为恋人。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写男子表示对爱恋对象(或其妻子)专一不二的诗。

      诗文赏析

      郑之春月,也确如姚际恒所说,乃是“士女出游”、谈情说爱的美妙时令。《郑风·溱洧》一诗说,在清波映漾的溱水、洧水之畔,更有“殷且盈”的青年男女,“秉兰”相会、笑语“相谑”,互相赠送着象征爱情的“芍药”之花。此诗所展示的,则是男女聚会于郑都东门外的一幕,那景象之动人,也决不逊色于“溱洧”水畔。“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出其闉阇,有女如荼”——二章复叠,妙在均从男主人公眼中写来,表现着一种突见众多美女时的惊讶和赞叹。“如云”状貌众女之体态轻盈,在飞彩流丹中,愈显得衣饰鲜丽、缤纷照眼;“如荼”表现众女之青春美好,恰似菅茅之花盛开,愈见得笑靥灿然、生气蓬勃。面对着如许众多的美丽女子,纵然是枯木、顽石,恐怕也要目注神移、怦然动心的。

      在迈出城门的刹那间,此诗的主人公也被这“如云”、“如荼”的美女吸引了。那毫不掩饰的赞叹之语,正表露着这份突然涌动的不自禁之情。然而,人的感情是奇特的,“爱情”则更要微妙难猜:“虽则如云,匪我思存”、“虽则如荼,匪我思且”——在众多美女前怦然心动的主人公,真要作出内心所爱的选择时,吐语竟如此出人意料。两个“虽则……匪我……”的转折句,正以无可动摇的语气,表现着主人公的情有独钟。好奇的读者自然要打听:他那幸运的恋人而今安在?“缟衣綦巾,聊乐我员”、“缟衣茹藘,聊可与娱”二句,即带着无限的喜悦和自豪,将这位恋人推到了你的眼前。如果你还知道,“缟衣綦巾”、“缟衣茹藘”,均为“女服之贫贱者”(朱熹),恐怕在惊奇之际,更会对主人公肃然起敬:原来他所情有独钟的,竟是这样一位素衣绿巾的'贫贱之女!只要两心相知,何论贵贱贫富——这便是弥足珍惜的真挚爱情。主人公以断然的语气,否定了对“如云”、“如荼”美女的选择,而以喜悦和自豪的结句,独许那“缟衣茹藘”的心上人,也足见他对伊人的相爱之深。

      由此回看诗章之开篇,那对东门外“如云”、“如荼”美女的赞叹,其实都只是一种渲染和反衬。当诗情逆转时,那盛妆华服的众女,便全在“缟衣綦巾”心上人的对照下黯然失色了。这是主人公至深至真的爱情所投射于诗中的最动人的光彩,在它的照耀下,贫贱之恋获得了超越任何势利的价值和美感。

    [阅读全文]...

2022-02-28 00:47:48
2021-12-25 18:17:30
  • 有关春游的古诗词

  • 春游,写景
  • 1、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游春曲二首·其一》

    2、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3、小桃枝下试罗裳,蝶粉斗遗香。玉轮碾*芳草,半面恼红妆。风乍暖,日初长,袅垂杨。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诉衷情·春游》

    4、漠漠轻阴晚自开,*映楼台。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5、东风又送酴釄信,早吹得、愁成潘鬓。花开犹似十年前,人不似、十年前俊。水边珠翠香成阵。也消得、燕窥莺认。归来沈醉月朦胧,觉花气、满襟犹润。——《步蟾宫·东风又送酴釄信》

    6、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湖上》

    7、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思帝乡·春日游》

    8、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9、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春游湖》

    10、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林下何须逺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春游曲》

    11、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苏堤清明即事》

    12、闲情兼嘿语,携杖赴岩泉。草绿萦新带,榆青缀古钱。鱼床侵岸水,鸟路入山烟。还题*子赋,花树满春田。——《春日还郊》

    13、蘋叶软,杏花明,画船轻。双浴鸳鸯出绿汀,棹歌声。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红粉相随南浦晚,几含情。——《春光好·蘋叶软》

    [阅读全文]...

2022-02-07 05:53:23
  • 优秀的田园古诗词三首

  • 优秀
  • 优秀的田园古诗词三首

      《终南别业》

      作者: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鉴赏】

      全诗的着眼点在于抒发对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的向往。开篇二句,由“中岁好道”“晚家南山”点明诗人隐居奉佛的人生归宿和思想皈依。“道”,指佛教。“中岁颇好道”,作者强调自己中年以后就厌恶世俗而信奉佛教。一个“颇”字,点明其崇佛的虔诚心态。“晚”字,意蕴丰富,既可以指“晚*”,也可以指“晚年”。如果是前者,“晚家南山陲”是对现实隐居生活的描绘;如果是后者,则是对自己晚景的构想。

      山林的生活自在无比,兴致来临之际,每每独往山中信步闲走,那快意自在的感受只有诗人自己能心领神会。“每”,表明“兴来独往”非常频繁,不是偶然为之。“独”,并非没有同调之人,事实上,诗人隐居之际不乏同调之人与其往来唱和,如张諲、裴迪等,此处当指诗人兴致一来就等不及邀人同往了,一个洒脱的隐者形象便展现到了读者面前。从字面意义上看,隐隐约约带有些落寞,但谁又能说这种情致不是件快乐的事呢?“胜事空自知”,亦然,一个“空”字,也许带有几分无奈与孤独,但诗人是陶醉于这种山林情趣间的。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即言“胜事”。在山间信步闲走,不知不觉中,已到了溪水尽头,似乎再无路可走,但诗人却感到眼前一片开阔,于是,索性坐下,看天上的风起云涌。一切是那样地自然,山间流水、白云,无不引发作者无尽的兴致,足见其悠闲自在。清人沈德潜赞曰:“行所无事,一片化机。”(《唐诗别裁集》)“行到水穷处”,让读者体味到了“应尽便须尽”的坦荡;“坐看云起时”,在体味最悠闲、最自在境界的同时,又能领略到妙境无穷的活泼!云,有形无迹,飘忽不定,变化无穷,绵绵不绝,因而给人以无心、自在和闲散的印象,陶潜有诗云“云无心以出岫”(《归去来兮辞》),而在佛家眼里,云又象征着“无常心”“无住心”。因此,“坐看云起时”,还蕴藏着一种“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禅机。简而言之,就是“空”,如果人能够去掉执着,像云般无心,就可以摆脱烦恼,得到解脱,得到自在,诗人在一坐、一看之际已经顿悟。再看这流水、白云,已是无所分别,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从结构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二句,对偶工稳,一贯而下,从艺术手法上看,此二句俨然是一幅山水画,是“诗中有画”也。

      结句写作者在山间偶然碰到了“林叟”,于是无拘无束地跟其尽情谈笑,以致忘了时间,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跃然纸上,与前面独赏山水时的洒脱自在浑然一体,使得全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偶然”二字,贯穿前后,却行迹全无,其实,“兴来独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等,何尝不是“无心的偶然”呢?然诗人至此方借“值林叟”点出“偶然”二字,可见艺术手段之高超。因为处处“偶然”,更显现出心中的悠闲自在。“谈笑无还期”结句自然,却暗藏哲理,诗人因为体悟到物我两忘、物我一体之境,从而忘记了那流迁无常的世俗世界,这是真正的“空”境。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春中田园作》

      作者: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鉴赏:

      这是一首春天的颂歌。从诗所展现的环境和情调看,似较《辋川集》的写作时间要早些。在这首诗中,诗人只是**地叙述,心情*静地感受着、品味着生活的滋味。

      冬天很难见到的斑鸠,随着春的来临,很早就飞到村庄来了,在屋上不时鸣叫着,村中的杏花也赶在桃花之前争先开放,开得雪白一片,整个村子掩映在一片白色杏花之中。开头两句十个字,通过鸟鸣、花开,就把春意写得很浓了。接着,诗人由春天的景物写到农事,好像是春鸠的鸣声和耀眼的杏花,使得农民在家里呆不住了,他们有的拿着斧子去修整桑枝,有的扛着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整桑理水是经冬以后最早的一种劳动,可说是农事的序幕。

      归燕、新历更是春天开始的标志。燕子回来了,飞上屋梁,在巢边呢喃地叫着,似乎还能认识它的故巢,而屋中的旧主人却在翻看新一年的日历。旧人、归燕,和*安定,故居依然,但“东风暗换年华”,生活在自然地和*地更替与前进。对着故巢、新历,燕子和人将怎样规划和建设新的生活,这是用极富诗意的笔调,写出春天的序幕。新历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就像春天的布幕在眼前拉开了一样。

      诗的前六句,都是写诗人所看到的春天的景象。结尾两句,写自己的感情活动。诗人觉得这春天田园的景象太美好了,“物欣欣而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一切是那样富有生气,充满着生活之美。他很想开怀畅饮,可是,对着酒又停住了,想到那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无缘享受与领略这种生活,不由得为之惋惜、惆怅。

      这首诗春天的气息很浓,而诗人只是*静地淡淡地描述,始终没有渲染春天的万紫千红。但从淡淡的色调和*静的活动中却成功地表现了春天的到来。诗人凭着他敏锐的感受,捕捉的都是春天较早发生的景象,仿佛不是在欣赏春天的外貌,而是在倾听春天的脉搏,追踪春天的脚步。诗中无论是人是物,似乎都在春天的启动下,满怀憧憬,展望和追求美好的明天,透露出唐代前期的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面貌的某些特征。人们的精神状态也有点象万物欣欣然地适应着春天,显得健康、饱满和开展。

      《雨过山村》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赏析:

      “雨里鸡鸣一两家”。诗的开头就大有山村风味。这首先与“鸡鸣”有关,“鸡鸣桑树颠”乃村居特征之一。在雨天,晦明交替似的天色,会诱得“鸡鸣不已”。但倘若是*原大坝,村落一般不会很小,一鸡打鸣会引来群鸡合唱。山村就不同了,地形使得居民点分散,即使成村,人户也不会多。“鸡鸣一两家”,恰好写出山村的特殊风味。

      “竹溪村路板桥斜”。如果说首句已显出山村之“幽”,那么,次句就由曲径通幽的过程描写,显出山居的“深”来,并让读者随诗句的向导,体验了山行的趣味。在霏霏小雨中沿着斗折蛇行的小路一边走,一边听那萧萧竹韵,潺潺溪声,该有多称心。不觉来到一座小桥跟前。这是木板搭成的“板桥”。山民尚简,溪沟不大,原不必张扬,而从美的角度看,这一座板桥设在竹溪村路间,这竹溪村路配上一座板桥,却是天然和谐的景致。

      “雨过山村”四字,至此全都有了。诗人转而写到农事:“妇姑相唤浴蚕去”。“浴蚕”,指古时用盐水选蚕种。据《周礼》“禁原蚕”注引《蚕书》:“蚕为龙精,月值大火(二月)则浴其种。”于此可见这是在仲春时分。在这淳朴的山村里,妇姑相唤而行,显得多么亲切,作为同一家庭的成员,关系多么和睦,她们彼此招呼,似乎不肯落在他家之后。“相唤浴蚕”的时节,也必有“相唤牛耕”之事,只举一端,不难概见其余。那优美的雨景中添一对“妇姑”,似比着一双兄弟更有诗意。

      田家少闲月,冒雨浴蚕,就把倍忙时节的农家气氛表现得更加够味。但诗人存心要锦上添花,挥洒妙笔写下最后一句:“闲着中庭栀子花”。事实上就是没有一个人“闲着”,但他偏不正面说,却要从背面、侧面落笔。用“闲”衬忙,兴味尤饶。一位西方诗评家说,徒手从金字塔上挖下一块石头,并不比从杰作中抽换某个单词更困难。这里的“闲”,正是这样的字,它不仅是全句也是全篇之“眼”,一经安放就断不可移易。同时诗人做入“栀子花”,又丰富了诗意。雨浥栀子冉冉香,意象够美的。此外,须知此花一名“同心花”,诗中向来用*之象征,故少女少妇很喜采撷这种素色的花朵。此诗写栀子花无人采,主要在于表明春深农忙,似无关“同心”之意。但这恰从另一面说明,农忙时节没有谈情说爱的“闲”功夫,所以那花的这层意义便给忘记了。这含蓄不发的结尾,实在妙机横溢,摇曳生姿。

    [阅读全文]...

2022-06-26 20:15:47
  • 关于田园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 风光,山水,古诗文
  • 关于田园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田园山水风光的`古诗词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1、《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绝句》

      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5、《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泰山吟》

      南朝·谢灵运

      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

      岞崿既崄巘,触石辄迁绵。

      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

      石闻何吨蔼,明堂秘灵篇。

      7、《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8、《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早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0、《题天柱峰》

      唐·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11、《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

    [阅读全文]...

2021-12-03 16:43:01
  • 诗名含有东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东字的诗词

  • 职方蒋东川辟东山为东营偕陈敬亭偶登东川留酌赋此纪怀

    庞嵩〔明代〕

    谢公老榻千年梦,蒋部开山若与盟。削屐愧无携妓兴,对壶偏藉雅歌情。

    八公草木先驱□,一雨东南已洗兵。山下愿培三径竹,东山佳赏傲东营。

    陈拾遗故宅(宅在射洪县东七里东武山下)

    杜甫〔唐代〕

    拾遗*昔居,大屋尚修椽。悠扬荒山日,惨澹故园烟。

    位下曷足伤,所贵者圣贤。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

    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同游英俊人,多秉辅佐权。

    彦昭超玉价,郭振起通泉。到今素壁滑,洒翰银钩连。

    盛事会一时,此堂岂千年。终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编。

    洛东兰若夜归(一作自溪东兰若夜归)

    许浑〔唐代〕

    一衲老禅床,吾生半异乡。管弦愁里老,书剑梦中忙。

    鸟急山初暝,蝉稀树正凉。又归何处去,尘路月苍苍。

    思佳客·家住银塘东复东

    仇远〔元代〕

    家住银塘东复东。赤阑桥下笑相逢。春风豆蔻抽新绿,夜雨茱萸湿老红。鸥鸟散,水天空。绮窗昨夜已无踪。月昏云淡沙汀小,帘影重重花影中。

    东阳水乐亭(为东阳令王都官概作。)

    苏轼〔宋代〕

    君不学白公引泾东注渭,五斗黄泥一钟水。又不学哥舒横行西海头,归来羯鼓打凉州。但向空山石壁下,爱此有声无用之清流。流泉无纟玄石无窍,强名水乐人人笑。惯见山僧已厌听,多情海月空留照。洞庭不复来轩辕,至今鱼龙舞钧天。闻道磬襄东入海,遗声恐在海山间。锵然涧谷含宫徵,节奏未成君独喜。不须写入薰风纟玄,纵有此声无此耳。

    九日随家人游东山遂游东园

    王安石〔宋代〕

    暑往讵几时,凉归亦云暂。相随东山乐,及此身无憾。聊回清池柂,更伏荒城槛。采采黄金花,持杯为君泛。

    夜行次东关逢魏扶东归

    许浑〔唐代〕

    南北断蓬飘,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塞遥。劳歌此分首,风急马萧萧。

    悼妓东东

    窦巩〔唐代〕

    芳菲美艳不禁风,未到春残已坠红。

    惟有侧轮车上铎,耳边长似叫东东。


    东高峰(一作东峰亭)

    鲍溶〔唐代〕

    东亭最高峙,春树绕山腰。画里青鸾客,云中碧玉箫。

    秋风若西望,为我一长谣。

    和东都令狐留守相公(一作奉寄东都留守令狐相公)

    姚合〔唐代〕

    除官东守洛阳宫,恩比藩方任更雄。拜表出时传七刻,

    排班衙日有三公。旌旗严重临关外,庭宇清深接禁中。

    三十六峰诗酒思,朝朝闲望与谁同。

    [阅读全文]...

2022-01-02 14:04:58
  • 关于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

  • 田园风光
  • 关于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

    1、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2、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3、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4、新筑场泥镜面*,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5、燕雁下秋塘,田家自此忙。移蔬通远水,收果待繁霜。野碓舂粳滑,山厨焙茗香。客来还有酒,随事宿茅堂。

    6、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7、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8、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9、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0、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11、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1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3、木杪田家出,城阴野迳分。溜渠行碧玉,畦稼卧黄云。薄槿烟脂染,深荷水麝焚。斜阳人不见,鸡鹜自成群。

    14、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15、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 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16、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17、太乙*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8、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19、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

    20、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21、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22、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23、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4、屋中春鸠鸣,树边杏花白。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25、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26、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7、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28、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个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9、木杪田家出,城阴野迳分。溜渠行碧玉,畦稼卧黄云。薄槿烟脂染,深荷水麝焚。斜阳人不见,鸡鹜自成群。

    30、剥啄敲村舍,丫叉揖主人。新墙拆龟兆,疏瓦断鱼鳞。红粒炊畲粟,青烟郁涧薪。得床思熟睡,寒犬苦狺狺。

    31、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32、屋中春鸠鸣,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33、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拔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34、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洛花灯。

    36、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37、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38、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39、茅檐细雨湿炊烟,江路清寒欲雪天。不爱相公金络马,羡他亭长白篷船。

    40、开门省禾黍,邻翁水头住。目前南涧波,昨夜西川雨。牧童披短蓑,腰笛期烟渚。不问水边人,骑牛傍山去。

    41、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42、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43、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44、新筑场泥镜面*,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45、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46、燕雁下秋塘,田家自此忙。移蔬通远水,收果待繁霜。野碓舂粳滑,山厨焙茗香。客来还有酒,随事宿茅堂。

    47、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48、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49、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个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50、剥啄敲村舍,丫叉揖主人。新墙拆龟兆,疏瓦断鱼鳞。红粒炊畲粟,青烟郁涧薪。得床思熟睡,寒犬苦狺狺。

    [阅读全文]...

2022-02-10 15:59:12
  • 关于田园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 山水,风光
  • 关于田园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田园山水风光的`古诗词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1、《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绝句》

      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5、《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泰山吟》

      南朝·谢灵运

      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

      岞崿既崄巘,触石辄迁绵。

      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

      石闻何吨蔼,明堂秘灵篇。

      7、《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8、《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早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0、《题天柱峰》

      唐·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11、《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

    [阅读全文]...

2021-11-25 06:08:03
游东田的古诗词 - 句子
游东田的古诗词 - 语录
游东田的古诗词 - 说说
游东田的古诗词 - 名言
游东田的古诗词 - 诗词
游东田的古诗词 - 祝福
游东田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