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古诗的背景在哪里

关于示儿古诗的背景在哪里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示儿古诗的背景在哪里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示儿古诗的背景在哪里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示儿古诗的背景在哪里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75) 语录(11) 说说(33) 名言(1) 诗词(1k+) 祝福(1) 心语(105)

  • 陆游写示儿的背景

  • 陆游,诗人
  • 陆游写示儿的背景

      引导语:陆游的一生,呼吸着时代的气息,呐喊着北伐抗金的战斗呼声,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热忱。《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下文是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信息,与大家分享学*了解。

      陆游的一生,呼吸着时代的气息,呐喊着北伐抗金的战斗呼声,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热忱。《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韩愈作《示儿》诗,元和十一年,作《符读书城南》。后世对退之示儿诗争议颇多。如苏东坡称“退之示儿云云,所示皆利禄事也”。邓肃:“用玉带金鱼之说以激之,爱子之情至矣,而导子之志则陋也。”后世反驳的说法也很多,如朱彝尊说《示儿》“率意自述,语语皆实,亦淋漓可喜,只是偶然作耳”。黄震称《符读书城南》“亦人情诱小儿读书之常,愈于后世之伪饰者”。一韩愈有一首《南内朝贺归呈同官》,作于任国子祭酒时,也有人认为是在任京兆时作。诗中也有同《示儿》一样的自述自己地位荣耀的内容,“三黜竟不去,致官九列齐。岂惟一身荣,佩玉冠簪犀。“晃荡天门高,著籍朝厥妻”,似在庆幸自己的处境,但全诗实是自责自贬的反思,“责贬处又是忧谗畏讥,要皆不得志之词”。韩愈几次因直言被贬,故不能不常畏人祸,居高位时亦然。然而细考韩愈前此几年同样自述“利禄”的《示儿》诗的创作背景,联系诗人的生*经历,又可知韩愈不仅畏人祸,也畏天命,而其畏天命又源于对亲情的眷恋。

      示儿1

      死去元知2万事空3,

      但4悲5不见九州6同7。

      王师8北定9中原10日,

      家祭11无忘12告乃翁13。

      注释

      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死去原知万事空”,因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

      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但:只是。

      悲:悲伤

      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古代*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将北方*定。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无忘:不要忘记。

      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鉴赏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诗人在写此诗的十一年以前,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在热烈地期待着旧业的光复。直到临终之际,诗人仍然抱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敌部队要挥戈北上,赶走敌人,收复失地,*定中原。这对于诗人自己,当然是看不到了,只有后代的儿孙们能看到。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当皇朝的军队收复中原的时候,不要忘记把“北定中原”这个大好的消息告诉诗人,以求了结一桩重大的心事。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就什么都没有了,万事皆空,用不着牵挂了,从中体会诗人那种悲哀凄凉之心情。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常,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此句诗意是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不见九州同”。“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感之情。

      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最后一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已经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你的父亲。表达的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歌颂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阅读全文]...

2022-04-02 08:40:53
  • 陆游示儿的写作背景

  • 陆游,写作,诗人
  • 陆游示儿的写作背景

      一直以来,诗人陆游坚决抗金,却被朝中的投降派打压。公元1210年1月26日,陆游因病去世,享年八十五岁。但是,此时南宋还是片安一隅;所以陆游在临终前写下了《示儿》,期盼早日收复河山。下文是小编整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信息,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创作背景

      陆游的一生,呼吸着时代的气息,呐喊着北伐抗金的战斗呼声,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热忱。《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陆游示儿原文: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老子!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他们在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由于幼年在敌人入侵下仓皇逃难,以及家庭和亲友的爱国言论的启发教育,陆游对当时的严重民族灾难有着极其深刻的感受,因而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在心灵深处埋下了爱国复仇的种子。此后无论在朝廷和地方做官,到川、陕前线从军,直至晚年在绍兴老家闲居,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挺干、开花,虽然不断遭到风雨的摧残,却也不断地成长壮大,并且终于结满丰硕的果实。清朝诗人赵翼的《瓯北诗话》中有一段话,说得十分概括,他说:

      放翁十余岁时,早已*闻先正之绪言,遂如冰寒火热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义而论,亦莫有过于是者,故终身守之不变。入蜀后在宣抚使王炎幕下,经临南郑,瞻望鄠、杜,志盛气锐,真有唾手燕、云之意,其诗之言恢复者十之五六。出蜀以后,犹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后,……是固无复有功名之志矣,然其《感中原旧事》云:“乞倾东海洗胡沙”,《老马行》云:“中原旱蝗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燕赵”,则此心犹耿耿不忘也。临殁犹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之句,则放翁之素志可见矣。

      当然,这里所谓“十之五六”,“十之三四”,只是粗略的统计,而且只是从数量上、表面上来看的;然而即此也可见陆游的“素志”是一贯的,是自少至老历久不渝的。尤其这首《示儿》诗是他生命终点所爆发出的爱国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爱国思想及诗作的总结。

    [阅读全文]...

2022-06-30 21:16:05
  • 陆游《示儿》古诗写作背景

  • 陆游,写作,诗人
  • 陆游《示儿》古诗写作背景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陆游《示儿》古诗写作背景,欢迎大家分享。

      写作背景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他们在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由于幼年在敌人入侵下仓皇逃难,以及家庭和亲友的爱国言论的启发教育,陆游对当时的严重民族灾难有着极其深刻的感受,因而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在心灵深处埋下了爱国复仇的种子。此后无论在朝廷和地方做官,到川、陕前线从军,直至晚年在绍兴老家闲居,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挺干、开花,虽然不断遭到风雨的摧残,却也不断地成长壮大,并且终于结满丰硕的果实。清朝诗人赵翼的《瓯北诗话》中有一段话,说得十分概括,他说:

      放翁十余岁时,早已*闻先正之绪言,遂如冰寒火热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义而论,亦莫有过于是者,故终身守之不变。入蜀后在宣抚使王炎幕下,经临南郑,瞻望鄠、杜,志盛气锐,真有唾手燕、云之意,其诗之言恢复者十之五六。出蜀以后,犹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后,……是固无复有功名之志矣,然其《感中原旧事》云:“乞倾东海洗胡沙”,《老马行》云:“中原旱蝗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燕赵”,则此心犹耿耿不忘也。临殁犹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之句,则放翁之素志可见矣。

      当然,这里所谓“十之五六”,“十之三四”,只是粗略的统计,而且只是从数量上、表面上来看的;然而即此也可见陆游的“素志”是一贯的,是自少至老历久不渝的。尤其这首《示儿》诗是他生命终点所爆发出的爱国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爱国思想及诗作的总结。

      历代文人,凡是读过《示儿》诗的无不为之感动。早在南宋当时,刘克庄就有一首绝句说:

      不及生前见虏亡,放翁易箦愤堂堂。遥知小陆羞时荐,定告王师入洛阳!

      这是1234年金朝被蒙古族灭亡之后,南宋*从淮西调兵进驻开封城内,并从开封分兵收复了洛阳之后,刘氏在兴奋之际,想到陆游的子孙一定会遵从他的遗嘱,把这个好消息祭告“乃翁”的。但是好景不长,那个歌舞湖山、奸臣当道的南宋小朝廷连暮气已深的金兵尚且不能抵抗,更何况这“方张之寇”的蒙古大军呢?多亏广大爱国军民奋起阻击,才使得这个风雨飘摇的*又延续了四十多年。这时南宋遗民林景熙写了一首《读陆放翁诗卷后》,词意极为沉痛,其末四句云:

      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这是说,陆游临终时以不见“九州同”为憾事,现在他的孙子们却看到了种这局面,但是统一*的不是宋王朝,而是新兴的元帝国,这样的消息在家祭时怎样告诉他老人家呢?以上所举两首诗,前一首洋溢着“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激情,后一首抒发了“亡国之音哀以思”的悲痛,一喜一悲,都是由《示儿》诗引发的。他们的爱国热情与陆游息息相通。

      其他评述陆诗而特别提到《示儿》这首的,就我所见,不下三十余家(请参看我与孔繁礼同志同纂的《陆游研究资料汇编》),或者说它有宗译“三呼渡河”之意,或者说它与杜甫“一饭不忘”的忠君爱国相同,也有读后叹息泣下的,也有作诗同情寄慨的。足见这首诗情真语挚,感人之深!

      但是以上诸人,大都是受了此诗的感染而引起共鸣,却未暇对它的内容作细致的分析。值得参考和向读者推荐的,要数当代朱自清先生的《爱国诗》一文。在这篇文章里,他把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爱国诗分为三个项目:一是忠于一朝,也就是忠于一姓;其次是歌咏那勇敢杀敌的将士;再其次是对异族的同仇。并指出第三项以民族为立场,范围更为广大。他认为陆游“虽做过官,他的爱国热诚却不仅为了赵家一姓。他曾在西北从军,加强了他的敌忾。为了民族,为了社稷,他永怀着恢复中原的壮志。”因此在历代爱国诗中,他特别推崇这首《示儿》诗,并对它做了具体的分析:

      《示儿》诗是临终之作,不说到别的,只说“北定中原”,正是他的专一处。这种诗只是对儿子说话,不是什么遗疏遗表的,用不着装腔作势,他尽可以说些别的体己的话;可是他只说这个,他正以为这是最体己的话。诗里说“元知万事空”,万事都搁得下;“但悲不见九州同”,只这一件搁不下。他虽说“死去”,虽然“不见九州同”,可是相信“王师”终有“北定中原日”,所以叮嘱他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教儿子“无忘”,正见自已的念念不“忘”。这是他的爱国热诚的理想化;这理想便是我们现在说的“国家至上”的信念的雏形。……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

      作品原文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⑵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⑶但:只是。悲:悲伤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古代*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同:统一。

      ⑷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北定:将北方*定。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⑸家祭:祭祀家中先人。无忘:不要忘记。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白话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作品鉴赏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就什么都没有了,万事皆空,用不着牵挂了,从中体会诗人那种悲哀凄凉之心情。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常,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此句诗意是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不见九州同”。“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憾之情。

      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最后一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已经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父亲,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诗人在写此诗的十一年以前,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在热烈地期待着旧业的光复。直到临终之际,诗人仍然抱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敌部队要挥戈北上,赶走敌人,收复失地,*定中原。这对于诗人自己,当然是看不到了,只有后代的儿孙们能看到。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当皇朝的军队收复中原的时候,不要忘记把“北定中原”这个大好的消息告诉诗人,以求了结一桩重大的心事。

      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歌颂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阅读全文]...

2021-11-26 11:18:33
  • 山居秋暝古诗词的写作背景及翻译

  • 写作
  • 山居秋暝古诗词的写作背景及翻译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写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是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时所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山居秋暝古诗词的写作背景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春天的美景虽然已经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留连。

      写作背景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是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别墅)时所作。

      《山居秋暝》赏析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却下笔说是“空山”。这是因为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生动表现了幽清明净的自然美。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息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像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的确非一般人所能学到。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的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阅读全文]...

2022-01-17 12:31:07
  • 陆游的示儿的写作背景

  • 陆游,写作,诗人
  • 陆游的示儿的写作背景

      《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的绝笔。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创作背景

      陆游的一生,呼吸着时代的气息,呐喊着北伐抗金的战斗呼声,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热忱。《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这首诗是陆游对儿子的临终遗嘱,也是陆游的绝笔诗.诗中表达了一个即将去世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为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国,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国光复的那一天,告诉他胜利的消息.从这首诗中,人们可以感觉到一位老诗人在人生的弥留之际强烈的爱国之心.这首《示儿》诗是他生命终点所爆发出的爱国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爱国思想及诗作的总结.

      《示儿》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1. 示儿:给儿子们看。

      2. 但:只。

      3. 九州同:祖国统一。

      4. 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

      5. 家祭:对祖先的祭祀。

      6. 乃翁:你的父亲。

      赏析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这种遗恨从生前留到死后。在生命弥留之际,心情更为沉痛。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阅读全文]...

2022-06-15 04:36:24
  • 前出塞古诗(鉴赏前出塞全文跟背景)

  • 宋克《前出塞九首》,此碑为宋克死后明成化六年(1470)摹刻,现*安碑林第三室。宋克《前出塞九首》糅合了章草与今草笔法,冷静妥当,笔力含蓄蕴藉。章草自魏晋到当前,险些匿迹,宋克纳古出新,成为一绝。

    宋克(1327―1387)字仲温,一字克温,自号南宫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是明代初期闻名于书坛的书法家”三宋二沈”之一。洪武初为凤翔同知。素工草隶深得钟、王之法,笔精墨妙,风度翩翩。并工写竹,虽寸冈尺堑,而千篁万玉,雨叠烟生,萧然无尘俗之气。尝作鸡栖石业条一幅,题语有”艺成不觉自敛手”之句,谓不可复得也。书学急就章,故写竹能妙。尝于试院牍尾用朱笔扫竹,张伯雨有”偶见一枝红石竹”之句,人遂以为朱竹自宋克始。卒年六十一。宋克的书法,在明代颇享盛名,与当时擅长书法的宋璲、宋广合称三宋。

    宋克处元末明初,少年英俊,磊落清爽,常以李太白、苏东坡自比,任侠使气,闻鸡起舞。其聪慧过人,博涉经史,长于丹青,尤善画竹,今尚有《万竹图》传世。诗文亦名于时,与吴门文士高启、张羽、徐贲、陈则等为友,时称”十才子”。曾从元康里之入室弟子饶介学书,所传皆二王草法,故仲温特别钟情于草书。草书流走畅贯,挥运自如,似飞剑狂舞,潇洒纵横,十分契合于宋克”任侠使气”的性格。宋克学书取法甚高,楷宗钟繇,行书慕二王,章草学皇象之《急就章》,笔力清峭劲拔,笔意圆融洒脱,尤其是他的小草和章草,冠绝一代,吴宽评其书谓:”克书出魏晋,深得钟王之法,故笔精墨妙,而风度翩翮可爱……仲温书索靖草书势,盖得其妙而无愧于靖者也。”其书出于魏晋,深得钟、王之法。擅长楷书、草书,尤精工章草,为当时第一。他的章草,延续赵孟頫、邓文原的风格又有所发展,融入了今草和行书的写法,更加流利、矫健。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公家有

    程期,亡命婴祸罗。君已富

    土境,开边一何多。弃绝父母

    恩,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骨肉

    恩岂断,男儿死无时。走马

    脱辔头,手中挑青丝。捷下

    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欲

    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丈

    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功名

    图骐驎,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馀里,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

    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亦

    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

    陵,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径危

    抱寒石,指落曾冰间。已去汉

    月远,何时筑城还。浮云暮

    南征,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雄

    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虏

    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潜身

    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馀,能无分寸功。众人贵

    苟得,欲语羞雷同。中原有斗

    争,况在狄与戎。丈夫四方志,安

    可辞固穷。

    《前出塞九首》释文: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功名图骐驎,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馀里,领我赴三军。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径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间。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虏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馀,能无分寸功。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阅读全文]...

2022-04-25 21:09:27
2021-12-18 00:09:35
  • 书愤古诗的意思是什么(书愤原文主旨及创作背景)

  • 创作
  • 我国*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史学家梁启超曾经这样评价陆游:“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可见,陆游在梁启超心中不仅仅是诗人,更重要的是的一位真正的爱国将士。

    陆游的诗很少有儿女情长或者你侬我侬之风格,他的诗作十有八九都是与家国情怀有关,他年轻时便渴望骑马上战场击退金兵,恢复中原。可以说陆游是一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全能型人才。

    在公元1186年,此时的陆游已经人到暮年,住在家乡山阴的村里,61岁的高龄在古代本应该是颐养天年,共享天伦之乐的年龄。然而,满头白发的陆游一想到国家的动荡不堪和屈辱的苟且偷生,他便感觉到了一种愤懑之情,于是疾笔写下《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生在北宋灭亡之际,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留下了屈辱的“靖康之变”,作为书生的陆游目睹了国家的动荡不堪和民不聊生,他年轻的时候便立志北伐中原,驱逐金兵,一统江山。

    无奈的是,陆游生不逢时,他没有生在汉武帝那个辉煌的时期,而是在南宋这个偏安一隅,苟且偷生的南宋,他渴望上战场建功立业,但是没想到这条恢复中原之路是如此的艰难。

    昔日,南宋*也曾经有过几次北伐的经历,爱国武将张浚曾经北伐,陆游是其积极的拥护者和支持者,但是朝中主和的势力太过强大,张浚竟然找个理由被罢免了,陆游也由此被免了职。

    在乾道八年,陆游在四川宣抚使王炎帐下效力,并成为一位真正的从军战士,虽然只有8个月的时光,却在陆游心中留下了难忘的时光。他身穿戎装,驰骋在西北国防前线,他亲自考察作战地形,策划了一系列的作战方案,但南宋依旧没有同意他们的北伐,恢复中原的志向在此泡汤,真是报国一死无战场。

    年轻有为的陆游经常一个人在山上北望中原大地,曾经是自己国家的土地,却被金贼掳走,好不甘心,沸腾的热血让陆游顿时怨气如山。

    陆游想起了在37岁那年,在瓜洲渡这个军事重地,时逢夜晚,天空还飘着雪花,将士们在高大的战船上痛击敌人的场景,何等壮哉。时间过去11年,陆游曾经和王炎策划恢复中原的计策,带领军队渡过渭水,直驱大散关前线与金人打仗。

    这句诗陆游没有用一个动词,仅仅是六个名词便将一副战斗的场景栩栩如生的刻画出来,更重要的是表达了陆游强烈的杀敌之情。

    曾几何时,陆游自喻为万里长城一样坚不可破,立下誓言一定要消除金兵,扫除边患。可如今,两鬓斑白,垂垂老矣,北伐似乎已经成为一纸空谈,变成遥不可及的话题。

    陆游非常羡慕和敬佩蜀国的诸葛亮,一首《出师表》奠定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他一生杀伐决断,将自己的军事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诸葛亮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致力于恢复汉室北定中原,率领三军六出祁山。可以说千百年来,无人可与之相提并论。

    陆游在现实世界中实现不了理想,只好将其心中的苦闷发泄于诗中,愤怒到极点,留下的就只能是一声叹息了。

    [阅读全文]...

2022-02-02 05:00:29
  • 祸的成语有哪些(古代成语及背景)

  • 古代
  •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主人公为诸葛亮。原文如下:

    亮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讬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诸葛亮对孙权说:“如今天下大乱,将军拥兵占据江东,刘豫州则在汉水以南地区屯集兵马,与曹操争夺天下。现在曹操已经消灭各路诸侯,基本*定了北方地区,如今又趁势占领了荆州,威震四海,致使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刘豫州才逃到了这里。请将军根据自己的力量也权衡当前的局势。如果能用江东的人马对曹军抗衡,不如早点与曹操断绝关系。如果无力抵抗,何不放下兵器盔甲,向曹操俯首称臣呢?现在将军表面上服从曹操,内心却犹豫不决,形势危急却不能当机立断,灾祸马上就会降临!”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诸葛亮口中的“祸至无日”,意为灾祸马上就要降临。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为《左传》中的“楚自克庸以来,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日,戒惧之不可以怠。”

    这个成语故事发生的时间,正值赤壁之战爆发前。曹操占领荆州,刘备仓皇逃窜,诸葛亮奉命来到江东联合孙权一起抗曹。有不少人觉得是诸葛亮的激将法改变了孙权的决定,其实这个看法是错误的。

    从孙权掌权开始,江东采用的策略就非常实用。当年曹操要孙权提供质子,孙权去没有答应,结果双方也是相安无事,这就说明孙权对付曹操还是会很有一套的,能够根据当时的形势作为正确的判断。

    而在荆州之战爆发时,孙权就已经派鲁肃来到荆州,了解战局进展,这也说明孙权心中已经有了打算,否则的话,鲁肃也不可能贸然将诸葛亮带到江东。一句话,孙权早就打定了与曹操对抗的想法,他所需要的仅仅是在东吴集团内部统一思想。至于诸葛亮那一番豪言壮语,其实并没发挥什么作用。

    参考书籍:《三国志》

    [阅读全文]...

2022-04-18 20:53:14
  • 背景多么虚幻(组诗)

  •   ◎迎驾的使者    拉住马的缰绳  你成了迎驾的使者  你用那么大劲干什么  这是要勒住历史车轮的节奏啊  那些马匹多么安详  狂风再也吹不响他们脖子上的铃铛  闭上眼睛似在冥想  再精确的电子秤也秤量不出  他们冥想的份量  华盖遮不住那一段往事的羞处  往事多么沉重  你轻轻一碰就会碰掉一块石头  你一离开石头又长了回去  你从马蹄和车辙的印痕本能地发现  这辆车已严重超载  只是你开出的这张违章罚款  将会由谁来埋单    ◎上帝的使者    在野花丛中你也会笑得那么腼腆  那么猥琐  你难道忘了那句经典的歌词  忘了凡是野性的东西  都会带刺的忠告  你说你手中有防护的工具  拜托,那只是一把小红伞而已  又不是江南的油纸伞  怎么能够抵挡岁月的尖刺  每一个季节的壁垒  都是被他扎破  何况是你那颗早已充满沧桑的心灵  你以为那些野花  会随意地把触角伸到季节之外  那是受到上帝的派遣  来打探人间仅存的  最后一抹温情    ◎粉饰的太*    石头在石头的影子里活着  小溪在石头之上活着  这一动一静形成的*衡  让空山显得更加空旷  你从山外带来的一点气息  只是让流水缓慢了下来  流水不再狂燥  他们对你彬彬有礼的样子  更像是一位绅士  不要胡乱猜测他们从山上下来的样子  是多么粗野  现在用白色的泡沫把自己伪装起来  山林中就有了微光  世界就变得祥和    ◎背景多么虚幻    照相机的镜头把你的身影不断放大  显露出你疏朗的本质  以及你的思想  哪管身后的云雾如何缭绕  江山如何寂寥河流如何虚幻  现在的你显得多么真实  身上的裂痕都可以用一束光抹*  暴露在体表的血管  可以瞬间链接到时光的河流  一个沉重的肉身  刚好被一根生锈的护栏支撑  你的微笑如身后的山河一样迷茫  看不见白云飘过天空  小鸟飞过流水  只有那棵树在你身边站了很久  它守着这根护栏  比你内心安详    ◎蹲在树巅上的童年    你努力睁大眼睛  看能不能把树枝的缝隙撑得大点  让阳光漏下来  让一些细碎的时光跟着漏下来  此时树叶正青  一点都没有落叶的迹象  树上的知了叫得正欢  它才不考虑是否被你盯上  不考虑你的目光  能否穿透它布下的声幕  你的童年蹲在树巅  投下的身影  恰好能够将蝉覆盖  蝉声又将你覆盖    ◎泡泡都会随风    一个小孩把肥皂泡吹到空中  把欢声笑语撒向空中  而你是一位诗人  你用手挽着她的头  只是为了借助她的肥皂泡  把你诗歌中多余的词句  也撒向空中  你要借用这种方式让读者明白  诗歌不是容器  只是沙漏  你向这些泡泡伸出一把匕首  收回来的只剩一块废铁  不要试图去戳破谎言  一切都会随风消散

      编辑点评:

      组诗超现实主义的飞跃,理性的语言或智力突袭,像斗牛式般对读者的蓄意刺激。推荐阅读,期待新的精彩!

    [阅读全文]...

2022-05-23 14:02:25
当前热门
示儿古诗的背景在哪里 - 句子
示儿古诗的背景在哪里 - 语录
示儿古诗的背景在哪里 - 说说
示儿古诗的背景在哪里 - 名言
示儿古诗的背景在哪里 - 诗词
示儿古诗的背景在哪里 - 祝福
示儿古诗的背景在哪里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