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送行到杭州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送行到杭州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送行到杭州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送行到杭州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苏轼描写杭州的古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轼描写杭州的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望湖楼醉其一》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夜泛西湖》
苏轼
菰蒲无边水茫茫,
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
更待月黑看湖光。
《开西湖》
苏轼
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
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
一朝美事谁能继,百尺苍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金波。
【次韵赵德麟西湖新成见怀绝句】
壶中春色饮中仙,
骑鹤东来独惘然。
犹有赵陈同李郭,
不妨同泛过湖船。
【灵隐前一首赠唐林夫(一题闻林夫当徙灵隐寺寓居戏作灵隐前一首)】
灵隐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鹫。
不知水从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
无情有意两莫测,肯向冷泉亭下相萦回。
我在钱塘六百日,山中暂来不暖*。
今君欲作灵隐居,葛衣草履随僧蔬。
能与冷泉作主一百日,不用二十四考书中书。
【竹间亭小酌怀欧阳叔弼季默呈赵景贶陈履常】
(一题作小饮西湖,怀欧阳叔弼兄弟,赠赵景贶、陈履常)
岁暮自急景,我闲方缓觞。
醉饮西湖晚,步转北渚长。
地坐略少长,意行无涧冈。
久知荠麦青,稍喜榆柳黄。
盎盎春欲动,潋潋夜未央。
水天鸥鹭静,月雾松桧香。
抚景方婉娩,怀人重凄凉。
岂无一老兵,坐念两欧阳。
我意正麋鹿,君才亦圭璋。
此会恐难久,此欢不可忘。
【送襄阳从事李友谅归钱塘】
去杭州旅行的有机组诗
◎出发
心已成箭
在深秋的梦里擦亮
去远方迫不及待
血在管中沸了
在汽笛的枝头
让我离弦吧
我在想象的包围中
静待你们
◎断桥边
站在西湖的身边
让情思般的小雨
洒满脸颊
折伞如花
在行人匆忙的脚步中
缤纷的开放
我看见断桥了
就让雨再急骤些吧
也许情意深重的白娘子
就在
某个角落
正等我走进
她那冰晶彻骨的传说
◎兰亭
未到门前
就有一股墨香
迎面而来
那只精灵的白鹅
活了千年
依旧在种满荷花的池中
穿行
我听到你微醉时
吟诗的声音了
竹林深处
飘过酒杯的小溪
流过我脚下
而我不会作诗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
牵着你的衣襟
默诵你千古的绝唱
◎鲁迅故居
有一段历史
无法忘记
走*你
就走进了记忆
百草园的花依旧开着
那皂角树那桑椹
那石井栏
还有那三味书屋
怒放着久远的香味
《送王少府归杭州》全诗赏析
“吴郡陆机称地主,钱塘苏小是乡亲。”这两句是说,王少府归杭州,回到家乡,陆机要尽地主之谊,苏小小也会认其为乡亲。巧于用典,倍感亲切,于幽默之中,见其对友人之关怀。
韩翃《送王少府归杭州》
归舟一路转青苹,更欲随潮向富春。
吴郡陆机称地主,钱塘苏小是乡亲。
葛花满把能消酒,栀子同心好赠人。
早晚重过渔浦宿,遥怜佳句箧中新。
注
①吴郡:郡名。辖境相当今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北部直到钱塘江*。唐时治所在苏州。
②陆机:晋朝著名文学家,吴郡人,曾任*原内史,又称陆*原,于官场遭谗遇害。
③地主:所在地的主人,对外来宾客而言。
④苏小:六朝时南齐著名歌妓,家住钱塘(今浙江杭州)。
赏析
韩翃的诗多应酬之作,喜用华丽的辞藻泛写归途中景物,预祝*安,这首《送王少府归杭州》,可说是同类题材中的例外。此诗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诗中基本不作景物描写,并在二、七两句自然流露出归欤之志,这就使诗有了较深的意义,迥异于一般的赠别之作;二是诗的语调欢快而一往情深,没有一般赠答诗那种泛泛应酬的言辞和语气。
“归舟一路转青苹,更欲随潮向富春。”此诗一反常规,几乎全从王归杭着笔。仅用第一句将归途揭过。“归舟一路”四字,写尽一路情事,笔墨省净之极。青苹即浮萍,为水中植物,行船时必然经过它们,这三字即写旅途漫长,二来浮萍常用来比喻人的行踪无定。曹丕《秋胡行》:“泛泛渌池,中有浮萍,寄身流波,随风靡倾”,杜甫《又呈窦使君》:“相看万里路,同是一浮萍。”这里兼含二义。“转”字为此句的“诗眼”,即指沿水路曲曲折折迤逦而行,同时又引起下句,金圣叹评云:“乃转青苹,则是已到杭州,而舟行还不停也。何故舟还不停,则为“更欲随潮向富春”也,何故欲向富春,则以欲从严先生者游也。”严子陵名光,少有高名,与汉光武帝刘秀一同游学。秀即帝位后,屡征不起,耕于富春山,年八十余卒。*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第二句即“转”入到杭州以后的情事。说王到杭州后,不应停舟,而应随着潮水去富春江,其目的当然是去寻找严子陵的遗迹。诗人特意提到严光这位*揖王侯,粪土功名的高人,显示出自己内心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期望。
“吴郡陆机称地主,钱塘苏小是乡亲。”颔联运用杭州一带的史实,极写其人杰地灵,文采风流。西晋著名文人陆机为吴郡(今苏州吴县一带)人,文采倾动一时。“钱塘”即杭州,“苏小小,钱塘名倡也,盖南齐时人。西陵在钱塘江之西,歌云‘西陵松柏下’是也。”(《乐府诗集》引《乐府广题》)写陆机和苏小小这两位著名的才子佳人,无非是借以显示此地才子佳人辈出,正是才子们的千古知己。
“葛花满把能消酒,栀子同心好赠人。早晚重过渔浦宿,遥怜佳句箧中新。”这四句大意是:君(指王)应留住杭州,千万不要北来,你如果有了佳句(新诗)供我欣赏,就请准备好葛花、栀子,我有机会便来杭和你相聚。“葛花”可用来解酒毒,一向为好饮的文人所喜爱,常常见诸题咏,如孟郊《过分水岭》诗:“客衣飘飘秋,葛花零落风。”梅尧臣《会胜院沃洲亭》诗:葛花葛蔓无断时,女萝莫剪连古枝。”这里让王预备好解酒的葛花,是说自己酒兴正浓,愿意一醉方休。“栀子”一名同心花,常用来赠人,有吉祥之意。“葛花”两句体现了文人才士超尘绝俗、诗酒自适的高雅情趣。
盛唐刚健雄浑的诗风,到大历(766-779)时已转化为“清空”的风格,韩翃这首七律,所长所短均在清空二字。全诗无一点尘俗气,诗中人物,严子陵、陆机、苏小小均非世俗之人,君*与王少府,也非“庸碌”之辈。从景物看青苹、葛花、栀子、渔浦亦清新雅洁。所有这些,有机地组合在诗中,确有“清空”之风。然而,此诗虽有尘外之想,内容终嫌贫弱,中间二联对仗较为单薄,给人以空疏之感,这又是“空”的弊病。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白居易《春题湖上》
大江之南风景殊,杭州西湖天下无。——刘基《玉涧和尚西湖图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何日更重游?——白居易《忆江南》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五律·看山》
剑池在苏州,罗刹石在杭州。——白居易《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
钱塘怀古杭州问钱塘佳丽谁边?——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
杭州暮醉连床卧,吴郡春游并马行。——白居易《奉送三兄》
闻汝依山寺,杭州定越州。——杜甫《第五弟丰独在江左,*三四载寂无消息,觅使寄此二首》
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白居易《潮》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白居易《寄题馀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为我踟蹰停酒盏,与君约略说杭州。——白居易《答客问杭州》
杭州苏小小,人道最夭斜。——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
杭州五千里,往若投渊鱼。——白居易《马上作》
若令在郡得五考,与君展覆杭州人。——白居易《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
自觉欢情随日减,苏州心不及杭州。——白居易《岁暮寄微之三首》
袖中吴郡新诗本,襟上杭州旧酒痕。——白居易《故衫》
莫言鲁国书生懦,莫把杭州刺史欺。——白居易《戏醉客》
无妨思帝里,不合厌杭州。——白居易《正月十五日夜月》
与君细话杭州事,为我留心莫等闲。——白居易《送姚杭州赴任,因思旧游二首》
翻风驾浪拍何处,直指杭州由上元。——元稹《去杭州》
上元萧寺基址在,杭州潮水霜雪屯。——元稹《去杭州》
明秀渐多奇险少,分明山色*杭州。——袁枚《桐江作(四首选二)》
南到杭州北楚州,三*堰水通流。——方回《听航船歌十首·南到杭州北楚州》
*来衰老嗟何似,怕啖杭州六月冰。——方回《思家五首·湖海今非昔妙龄》
全吴富庶推第一,谁信杭州无米焦。——方回《续苦雨行二首·雨遂至九日》
曲阜桥边同一醉,杭州城里两閒身。——方回《与孟能静饮联句复和三首·三月三日一觞酒》
老夫客居杭州城,一苇可航不三日。——方回《寄题松江下砂唐氏竹友》
吴山胜概甲杭州,正旦晴明到上头。——方回《正月四日大雨不已愈暖不寒》
雪花欺人入衣袂,前日杭州今四明。——苏泂《馀姚江上作先寄城中亲友》
期修翫事在杭州,月夕那知常滞留。——仇远《中秋待月不见·期修翫事在杭州》
行人便作边城听,忘却杭州是故都。——仇远《朝天门城角》
不用丹青状风景,逢人且说小杭州。——陈著《定海》
君不见杭州西湖去年种桃柳,桃柳一株一斛酒。——何绛《十四夜西湖歌》
杭州简介
杭州,简称“杭”,古称临安、钱塘,浙江省辖地级市、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 、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 ,是*批复确定的浙江省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 。截至2019年,杭州下辖10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16850*方千米 ,建成区面积648.46*方千米。 截至2020年底,杭州常住人口为1193.60万人 ,地区生产总值16106亿元。
杭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钱塘江下游、东南沿海、浙江北部、京杭大运河南端,是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 、沪嘉杭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 、国际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 。杭州人文古迹众多,西湖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
杭州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因风景秀丽,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杭州得益于京杭大运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发达的丝绸和粮食产业,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商业集散中心。新世纪以来,随着阿里巴巴等高科技企业的带动,互联网经济成为杭州新的经济增长点。
引子
望海潮·东南形胜 宋 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柳永的《望海潮》饱含深情地对杭州进行了全面描写。
上阙以地理和历史开篇,“钱塘自古繁华”。再写西湖景致,并转入市区,接着来到钱塘江边,景致从温柔到壮美,最后回到市区,以繁华做结。
下阙着重描写西湖,“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今日仍然是西湖盛景,接着是西湖的游乐活动,普通人家和王孙公子,都有各自的玩法,其乐融融。最后一句,是掩饰不住的自豪。
与苏小小有关的诗词
柳三变说,钱塘自古繁华。不过在我看来,这个“自古”还是有限的,至少也得是“晋室衣冠南渡”之后,而南朝苏小小,可以算的上是西子湖风流婉约的开端。说杭州,说西湖,我总喜欢先讲苏小小。
南朝民歌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这首出自《玉台新咏》的南朝民歌,是以苏小小的第一人称创作的。以松柏喻爱情,此份高洁,殊为可叹。
苏小小墓 唐 李贺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李贺的这首诗是对照着上一首民歌写的,景物都是对应的,但爱情更为悲戚,郎始终没有出现,只有痴情人,西陵下,风吹雨。
苏小小歌 唐 温庭筠买莲莫破券,买酒莫解金。酒里春容抱离恨,水中莲子怀芳心。吴宫女儿腰似束,家在钱唐小江曲。一自檀郎逐便风,门前春水年年绿。
温庭筠这首和李贺是一个路子的,写的也是佳人情伤,不过没有对照南朝民歌,跳出了西湖风景。第一句就是孤苦买醉,最后以“门前春水年年绿”作结,爱尚蕴藉。
包括徐渭的作品在内,其他写苏小小的诗词还有很多,暂且不列举下去了。
钱塘苏小小墓
白居易与苏轼,两位太守
说杭州总是两位白居易与苏东坡两位太守总是绕不开的,毕竟西湖上有两条堤,一条白堤,一条苏堤。虽然白堤原名白沙堤,并不是白居易修的(白居易修的堤已经湮没在钱塘门外),但我们杭州人愿意将错就错下去。
两位太守也是中国历史上高峰兀立的大诗人,自然为杭州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咏唱,略拣一二以记。
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是对西湖景致的细致描摹。作为杭州人,我想自私地说一句,现在湖东人实在太多了,可能对选择走湖南和湖西了。
忆江南词三首 唐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最忆是杭州,可谓是杭州旅游的最佳代言人了。荷花,潮水,桂花,今天还是杭州的城市名片。
春题湖上 唐 白居易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这首是对西湖纯净的描写,相比今日,更多了一份野趣。“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真真说到了我心坎里。
别州民 唐 白居易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然而杭州也不总是那么美好,封建王朝,美景和富足总是和升斗小民无关的。白居易为官一方,也是做了不少实事的,有民众拦路相送,可还是改变不了普通民众的苦日子。一湖水,真的能救凶年吗?如今各大(自)媒体总是把杭州往新一线捧,但愿飘飘然之下,也能关心每个市民的生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 宋 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这五首里,其一是名篇,雨来的气势和雨去的迅捷都写得极其生动传神。本来是没有必要把五首引全的。都引用,主要是为了第五首的最后一句,东坡先生一生耿直敢言,命运凄苦,却生性旷达,不改初心,吾心安处是故乡,真的动人。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宋 苏轼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如果选一联诗来说西湖,我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不用自己贫乏的语言来玷污杰作了。
次韵曹子方运判雪中同游西湖 宋 苏轼词源灩灩波头展,清唱一声岩谷满。未容雪积句先高,岂独湖开心自远。云山已作歌眉浅,山下碧流清似眼。樽前侑酒只新诗,何异书鱼餐蠹简。
这首和上面的比可能算不上杰出,放进来是因为这首写作在苏轼第二次被贬杭州疏浚西湖之后。可以看出晚年的苏轼,情感已经很蕴藉了,但为官一方,还是有心造福一方,感人啊。
二公还有很多写杭州的诗词,就不一一列举了,否则篇幅太长。
杭州人民永远感念苏白二公。
白堤
林和靖梅妻鹤子
山园小梅二首 其一 宋 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暗香·旧时月色 宋 姜夔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林和靖梅妻鹤子,是中国隐士文化的代表,也是西湖重要的文化符号(虽然现在孤山一点都不隐)。放一首林和靖的诗,再放一首姜夔的作品(据说白石道人的词音韵特别好)。
梅妻鹤子
其他写景名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去网上搜当然能找到很多,但有意思的不多,本来放这节就是为了杨万里的这首,就不画蛇添足了。
西湖荷花,网络图片
英雄血泪与山河破碎
不想把杭州写的太柔美,毕竟我们也是有岳飞、于谦、张苍水这西湖三杰的。最后一段,就留给那些悲惨而壮烈的历史吧。
题临安邸 宋 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每次看到徽钦二宗和赵构,都恨得咬碎钢牙。宋朝虽然积弱,但局势明明没有那么糟,而且还有民心,却……
水龙吟·西湖怀古 宋 陈德武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睛翠。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生志。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英气。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
这首承柳三变,由写景转入愤恨,怒其不争。赵构自毁长城,岳将军泪,如何洗的尽?
岳鄂王墓 元 赵孟頫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送行到杭州的古诗
杭州杭州的古诗
杭州的古诗有
杭州词的古诗
杭州的山的古诗
古诗里的杭州
杭州梅的古诗
描杭州的古诗
杭州的诗词
带有杭州的古诗。
雪落杭州的古诗
杭州诗句
杭州的古诗句
杭州塘河的古诗
杭州有关的古诗
杭州的诗句
苏轼的古诗杭州
有杭州的古诗词
杭州遇雨的古诗
杭州的古诗古文
八月杭州的古诗
跟杭州有关的古诗
流浪杭州的古诗
李叔同与杭州的古诗
游玩杭州的古诗
往日在杭州的古诗
到杭州的说说
杭州句子
杭州夜晚的古诗
比喻杭州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