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涉及重力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涉及重力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涉及重力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涉及重力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物理知识重力势能与重力做功
如果没有地球,就没有重力,也就谈不上重力势能了,所以重力势能是属于物体与地球所组成的系统所有。重力势能的变化一般都是和重力做功联系在一起,只有重力对物体或是系统做功,那么重力势能才会发生改变,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物理知识重力势能与重力做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重力的功
过程甲、乙结果为:WG=mgh=mgh1-mgh2
分析过程丙的方法是:把整个路径分成许多很短的间隔;由于每一段很小很小,都可以*似看作一段倾斜直线;分别求出物体通过每一小段倾斜直线时重力所做的功;物体通过整个路径时重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在每小段上所做的功的代数和。结果为:WG=mgh=mgh1-mgh2
重力做功的特点:
对于确定的物体,其重力大小、方向不变,当沿着不同路径向下或向上运动时,根据功的`计算公式可知:
1、物体运动时,重力对它所做的功只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与路径无关。
2、重力做功的大小等于重力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的乘积。
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物体A、B沿不同的路径下滑,在下滑相同高度的过程中,不论摩擦力是否相同,也不论运动时间是否相同,重力做功都相同。
二、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用符号Ep表示,物体的质量越大,离地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2、定义式:EP=mgh,即物体的重力势能Ep等于物体的重量mg和它的高度h的乘积。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焦耳(J)。
4、重力势能是状态量。
5、重力势能是标量,即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6、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要确定重力势能的大小,首先必须确定一个参考*面(高度为零,重力势能为零的一个水*面)。相对于不同的参考*面,在确定位置上的物体的重力势能有不同的值,这就是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公式中的h是物体的重心到参考*面的高度。例如:水*桌面离水*地面的高度为H,一小球在水*桌面上方h高处,选水*桌面为参考*面时,小球的重力势能为mgh,若选地面为参考*面,小球的重力势能就是mg(H+h)。
选择哪个*面做参考*面,原则上是任意的,而不是硬性规定的,因此重力势能虽是标量但却有正负之分。比如:物体在参考*面以上h高处,其重力势能为EP=mgh。当该物体在参考*面以下h低处,其重力势能就是-mgh,重力势能的正负表示比零势能大,还是比零势能小。它可表示大小,比如对同一个参考*面,重力势能有一2 J和一3 J两个值,比较其大小有一2 J>一3 J。
7.重力势能是属于系统的
如果没有地球,就没有重力,也就谈不上重力势能了,所以重力势能是属于物体与地球所组成的系统所有的。(重力势能的这个特点与动能不同,动能是运动物体单独具有的)通常我们说物体具有多少重力势能,只是一种简略的*惯说法(严格地说应是,某物体与地球这一系统具有多少重力势能)。
三、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
物体的高度下降时,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物体的高度增加时,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所以,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做功有关。
重力做功,重力势能一定改变,重力势能的改变只由重力做功引起。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自高度为h1的A点落至高度为h2的B点,重力做功 以地面为零势能面,物体的重力势能由mgh1变为mgh2
重力势能的变化量
可见
总结:
(1)物体的高度下降时,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的量等于重力所做的功。
(2)物体的高度增加时,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的量等于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3)重力势能变化只与重力做功有关,与其他力做功无关。
(4)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但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的大小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无关。
压力的特点有哪些与重力的关系
物理学上的压力,是指发生在两个物体的接触表面的作用力,或者是气体对于固体和液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或者是液体对于固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压力的特点有哪些与重力的关系,希望能帮到大家!
压力的特点
1.作用方向与作用面积垂直并与作用面积的外法线方向相反;
2.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3.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压力与重力关系
(1)压力是由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互相挤压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按照力的性质划分,压力属于弹力;重力是由于地面附*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而产生的。
(2)压力的方向没有固定的'指向,但始终和受力物体的接触面相垂直。(因为接触面可能是水*的,也可能是竖直或倾斜的)重力有固定的指向,总是竖直向下。
(3)压力可以由重力产生也可以与重力无关。当物体放在水*面上且无其他外力作用时,压力与重力大小相等。当物体放在斜面上时,压力小于重力。当物体被压在竖直面上时,压力与重力完全无关。当物体被举起且压在天花板上时,重力削弱压力的作用。
(4)压力的作用点在物体受力面上,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重心,规则的均匀的几何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形变。例如,用木棒从各个角挤压面团,可看到,当木棒离开后,面团上留下一个个的凹坑,这种使面团发生凹陷形变的力为压力。
不少学科常常把压强叫做压力,同时把压力叫做总压力。这时的压力不表示力,而是表示垂直作用于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力。在工程上压力和压强叫法有时不严格区分(实际上工程师内部也会争执,因为这两个明显是不同概念,在工程上各有不同的用途。很多工件和产品的标牌上也不区分,常常将压强标做压力,这实际上是由于部分工程人员长期的*惯导致的,有些早期工程人员没有受过很好的系统教育,工作中又没有人指出所以一直混淆),但是在具体计算时绝对不是一个物理量,这种叫法是错误的或至少是不规范的,它们一个是标量一个是矢量,绝不等同。只是在看工程类的书籍或文件的时候要知道有这么一种叫法,具体怎么区分就看它所使用的单位是什么。
压力的主要单位
A. 压力
国际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B. 压强
国际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 ”;
换算 1帕(Pa)=1N/㎡;
1兆帕(MPa)=145磅/*方英寸(psi)=10.2千克力/*方厘米(kgf/c㎡)=10巴(bar)=9.8大气压(at m)
1磅/英寸2(psi)=0.006895兆帕(MPa)=0.0703千克/*方厘米(kg/c㎡)=0.0689巴(bar)=0.068大气压(atm);
1巴(bar)=0.1兆帕(MPa)=14.503磅/*方英寸(psi)=1.0197千克/*方厘米(kg/c㎡)=0.987大气压(atm);
1大气压(at m)=0.101325兆帕(MPa)=14.696磅/*方英寸(psi)=1.0333千克/*方厘米(kg/c㎡)=1.0133巴(bar);
1毫米汞柱(mmHg)=133.33帕(Pa);
在工程中几种常见压力单位换算关系如下:
1MPa=106Pa≈145psi≈10.2kgf/cm
1kgf/cm=98.067kPa≈98kPa
1psi(1bf/in)=6.8948kPa≈6.9kPa
1mmH2O=9.8067Pa≈9.8Pa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编者叹:“又得浮生半日闲”一句可谓是脍炙人口了,却没想到是出自李涉之手,这首绝句《登山》,用语轻快,转折干脆,动静结合,意象深远。其实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在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中,无不期望能够有那么一段时光,让节奏慢下来,让我们寻找最纯粹的自我,和最纯粹的生活。
古诗《涉江采芙蓉》赏析
《涉江采芙蓉》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借助他乡游子和家乡思妇采集芙蓉来表达相互之间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涉江采芙蓉》赏析。
《涉江采芙蓉》原文: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涉江采芙蓉》译文:
踏过江水采撷那朵莲花,淌入沼泽摘下一支兰草。
擎着它们不免思量,要送给谁呢?心中的那个人在遥远的地方。
想起那个人,觉得长路漫漫无可期许。
心心相印却远隔万里,只能抱一怀愁绪孤独老死。
《涉江采芙蓉》注释:
⑴芙蓉:荷花的别名。
⑵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芳草:这里指兰草。
⑶遗(wèi):赠予。
⑷所思:所思念的人。远道:犹言“远方”,遥远的地方。
⑸还顾:回顾,回头看。旧乡:故乡。
⑹漫浩浩:犹“漫漫浩浩”,这里用以形容路途的广阔无边。漫,路长貌。浩浩,水流貌。
⑺同心:古代*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关系,这里是说夫妇感情的融洽。
⑻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涉江采芙蓉》赏析1: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女子思春所作,而我更愿意将它想象成一位男子的情思。他们也许只在南方夏末芙蓉怒放的江边惊鸿一瞥的相遇相知,芳心暗许。之后女子幽居垂花门内,男人却奔向海角天边,每每看到清丽的芙蓉或嗅到兰花的暗香,便不由的想起一朵绝世的娇颜,想起旧时的缱绻。当流光掠过,离别经年,自己都渐渐相信伊人只是某天做过的梦罢了。触及旧景,回忆与水墨般的倩影一共蹁跹徘徊,亦真亦幻,却挥之不去。可又能如何?错过了,便是错过了,尔今天各一方,纵使身边繁花似锦,却只愿意厮守着孤独,了此余生。
某处风景,某个名字,某个街角,某次回眸,某种形式的寄托,某段苍凉的心事……所有这一切,都是有缘的,能守住,便是有缘有份。我相信自己和这些诗篇词章有缘亦有份,它恰如我从琳琅的戏曲中选择了昆曲,恰如我无论搬家几次都会在每个房间摆上一株绿植,恰如我执着的只用檀木精油熏香,恰如我无法戒除“入世”这个空间……或许它只是直白的二十个字,抑或磅礴的千余文,它总能不动声色的浸淫我的身体发肤让我无力自拔。
曾告诉别人,如果你的心是孤独的,那么你做什么事也无法填补,如果你的心是伤痛的,那么你做什么事情也无法获得幸福。当时如是说,安知不是对自己的暗示?“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真的向往吗?
《涉江采芙蓉》赏析2:
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代表作《古诗十九首》,以其光耀千古的艺术价值,历来为人称道。刘勰《文心雕龙》称其为“五言之冠冕”。可见,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言诗创作没有超过《古诗十九首》的。就其内容而言,这些诗写的是“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沈德潜语)。它们突出地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思想情绪,他们因找不到出路,于是产生不满不*以至玩世不恭、颓唐享乐等诸多表现。
这其中,以抒写游子失志无成和思妇离别相思之情为主。例如,《涉江采芙蓉》一篇,我们可以理解为:他乡游子和家乡妻子,借采集芙蓉来表达相互思念的感情。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我们可以判断这四句是写江南之事,理由有二:一是“江”在古代专指长江,长江流域绝大多数河流都以江命名,而黄河流域则大多以河命名;二是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说:“采莲是江南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并举出《西洲曲》中采莲盛况为例。这里也是在写江南采莲一事。盛夏季节,思妇乘船渡江,到对岸生有兰草的沼泽地采摘荷花,打算把它送给日日思念的远在他方的'丈夫。“芙蓉”与“夫荣”谐音,暗含对夫君仕途顺利的美好祝愿。起首四句*缓的叙述,采莲女形象雅洁,表达的感情纯洁美好。荷花,雅洁、美好的象征。
她终于采到荷花啦!然而,“远道”却是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周围的采莲女嘻嘻哈哈,各自乐各自的,有哪个可以相托,将荷花送达丈夫手上呢?先前采摘到荷花的兴奋之情顿然消失,转而化为沉甸甸的思念。
“环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诗角度变了,转为从远在洛阳求仕的游子方面写。在这样一个荷花开放的季节里,自然想起家乡采莲一事。说不定他们当初恋爱时,妻子就送过荷花给他。看到眼前荷花,怎么会没有思乡思归之情呢?可是,游子环视都市街面上来来往往的人,关注着一个个脸。呀!他们的脸是那么陌生,他们各在为名利奔波,全是不关痛痒之人,举目远望,回乡的路途绵延无尽。“旧乡”在哪里?“所思”又在哪里?想到此,孤单、忧愁、怅惘之感纷至沓来,游子内心痛苦之极。这两句承说“远道”,诗句耐人咀嚼。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游子从眼前想到此后生涯:想到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游子的情绪更加黯然销魂。
整首诗特点有二:一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二是意境清幽、雅洁。
《涉江采芙蓉》创作背景:
这是反映游子思妇的相思之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两汉时期,经学成为士人跻身朝堂、谋求功名的重要资本。于是千千万万的学子离乡游学求宦。但是对于如此众多的士人而言,官僚机构的容纳能力实在太有限了,这必然形成一种得机幸进者少、失意向隅者多的局面。于是一个坎凛失意的文人群体便产生了,这就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游子”和“荡子”。这些宦途失意的游学的士子在宦途无望、朋友道绝的孤单失意中,自然会苦苦地怀念故乡和亲人。此诗即是《古诗十九首》中描写怀乡思亲的代表作。《古诗十九首》大约是东汉后期作品,当作于汉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
初二物理下册重力知识点整理
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物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二物理下册重力知识点整理,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定义: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
①地球附*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
说明:
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面)
说明:
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
①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
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②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
③引入重心概念后,研究具体物体时,就可以把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来表示,于是原来的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
一、能量
1、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2、单位:焦耳(J)
二、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功能。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①物体的质量;
②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3、单位:焦耳(J)。
三、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①物体的质量;
②物体被举高的高度。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3)单位:焦耳(J)。
四、弹性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2)单位:焦耳(J)。
(3)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高中物理知识点之重力势能
在学*中,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物理知识点之重力势能,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能量
1、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2、单位:焦耳(J)
二、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功能。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①物体的质量;
②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3、单位:焦耳(J)。
三、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①物体的质量;
②物体被举高的高度。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3)单位:焦耳(J)。
四、弹性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2)单位:焦耳(J)。
(3)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重力要点
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为什么不能说成“垂直向下”?
答:“竖直向下”指垂直于水*面向下,而“垂直向下”是指垂直于某个面向下,这个面不一定是水*面。如果这个面是斜面,这时竖直向下和垂直向下就是两个不同的方向。所以,我们不能把重力方向说成“垂直向下”。
2、利用公式G=mg应注意什么?
答:① G=mg是一个物理公式,而不是单位换算.
② 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都必须用国际单位.m的单位用kg,G的单位用N.
③ 公式中g=9.8N/kg,读作9.8牛每千克,它的物理意义是: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④ 要会将公式正确变形,灵活应用.
⑤ 在理解重力与质量的联系时,我们不能说物体的质量和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3、重力和质量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
答:如下表所示:
4、怎样确定物体的重心?
答:(1)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大多数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少数物体的重心不在物体上(如环形物体).
(2)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来确定. 方法是:在物体上任取一点,用细绳从这点将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沿悬绳方向在物体上画一条直线,然后用细绳 这条直线外的任一点将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沿悬绳方向在物体上画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即为该物体的重心.
例1 关于重力,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在空中向上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
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D.抛出去的物体总会落向地面,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
知识点 重力的概念和方向
闯关点拨 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重力大小不等于地球对它的吸引力,故A选项不正确;地球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因此B选项不正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但不是垂直向下,竖直向下是一种特定的垂直,是指与水*面垂直,故C选项也是错误的;由于重力作用,抛向空中的物体最终都要落回地面,所以D选项正确.
解 选D
例2 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放在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指向斜面
B.物体放在支持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指向支持面
C.在任何情况下,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D.在任何情况下,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知识点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闯关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区分“竖直向下”和“垂直向下”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
重阳节,是*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重阳节的古诗(精选80首),欢迎阅读与收藏。
1、采桑子 重阳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4、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5、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6、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7、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8、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9、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10、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1、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南朝 陈)江总
重阳节的古诗
古人的重阳登高既反映了人们消灾避祸的.美好愿望,又蒙上了一层迷信色彩。但现代却给它赋予了具有时代气息的崭新意义。欢迎大家前来欣赏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重阳节的古诗,谢谢大家!
九月九日
【唐】崔国辅
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
九日陶家虽载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九日登高
【唐】王昌龄
青山远*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丁巳重阳
【唐】司空图
重阳未到已登临,探得黄花且独斟。
客舍喜逢连日雨,家山似响隔河砧。
乱来已失耕桑计,病后休论济活心。
自贺逢时能自弃,归鞭唯拍马鞯吟。
重阳日至峡道
【唐】张籍
无限青山行已尽,回看忽觉远离家。
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
闰九月九日独饮
【唐】白居易
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
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
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1.《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虽未言水,但读诗时我们可以看到想象到,湖水清澈,鱼儿在水中欢快游弋】
19.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水的最美形态之一】
2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见长江天际流”】
22.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可以“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河水会是什么样子的?*静的?湍急的?】
23.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水流急转,千层浪花,想必是十分状况的】
29.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渔光点点,本应有:“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的美景。可惜羁旅在外,漂泊无依的诗人无暇欣赏。】
30.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33.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35.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涉及重力的古诗
重力式的古诗
描写重力的古诗词
太重力的做人不好古诗
涉及力学的古诗词
陈涉世家重点句子
陈涉世家的重点句子
涉雪的古诗
的古诗涉江
涉及秋的古诗
涉及文的古诗
古诗涉及竹的
重拾古诗词的魅力
陈涉世家重点句子翻译
屎涉及的古诗
涉及歧字的古诗
涉及他哥的古诗
压力重的说说
静如涉及的古诗
涉及到酒的古诗
证明能力更重要的古诗
强调实力重要性的古诗
跋涉的古诗句
涉及鸡蛋的古诗
涉及经济的古诗
涉及爆竹的古诗
涉及喝酒的古诗
涉及呵护的古诗
水光涉及的古诗
唐代李涉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