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植物的古诗带作者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植物的古诗带作者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植物的古诗带作者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植物的古诗带作者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长歌行古诗作者是谁?
《长歌行》选自宋代郭茂倩收编的《乐府歌词》汉代民间诗歌,那么长歌行古诗作者是谁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长歌行古诗作者是谁?,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长歌行古诗作者是谁?
【作者】:无名氏(汉乐府)
原文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简析
《长歌行》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在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
其实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岂不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吗?岂不就像青青葵叶,一语秋风就枯黄凋谢了吗?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这个推理的过程,字面上没有写出来,但读者可循着诗人思维的.轨迹,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岂不等于空走世间一趟。调动读者思考,无疑比代替读者思考高明。
也正是应为这样,使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的人生说教,使最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钟长鸣一般,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
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
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读这首诗的时候,我们很自然会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段关于人的生命应该如何度过的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因此,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顾已逝的年华时,不因虚度时光而悔恨,也不因一事无成而羞愧;这样,在他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就可以坦然地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人世间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而奋斗。”引导读者少壮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光阴,这种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
《长歌行》它不同于汉代其他的文人诗哀叹人生的短促、鼓吹及时行乐,它是一首唱反调的诗,是一首难能可贵的佳作。
春晓古诗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春晓便是他的佳作之一。
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
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⑴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⑵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⑶“夜来”句:一作“欲知昨夜风”。
⑷“花落”句:一作“花落无多少”。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这首诗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除了语言明白晓畅、音调琅琅上口之外,还在于它贴*生活,情景交融,意味隽永。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自适。曾隐居鹿门山。40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返襄阳。在长安时,与张九龄、王维、王昌龄交谊甚笃。有诗名。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而亡。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其诗虽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万山寄张五》、《过故人庄》、《春晓》等篇,淡而有味,浑然一体,韵致飘逸,意境清旷。孟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精力浑健,俯视一切。但这类诗在孟诗中不多见。总的来说,孟诗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现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诗263首,但窜有别人作品。新、旧《唐书》有传。与王维并称“王孟”。李白诗云: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芳。
导语:长歌行 古诗作者是谁?《长歌行》是北宋文人郭茂倩(1041-1099)编纂的《乐府诗集》中的一首五言古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读这首诗,我们很自然会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段关于人的生命应该如何度过的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因此,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顾已逝的年华时,不因虚度时光而悔恨,也不因一事无成而羞愧;这样,在他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就可以坦然地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人世间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而奋斗。”引导读者少壮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光阴,这种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
长歌行 古诗作者是谁
长 歌 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感遇十二首·其一 – 唐代·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苔 – 清代·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丑奴儿令 – 清代·龚自珍
鸾笺偷写伊名字, 琴语依稀。 筝语依稀。 花影无媒忽进帏。
虞美人·梳楼 – 宋代·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吁嗟篇 – 两汉·曹植
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 长去本根逝,夙夜无休闲。 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 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 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渊。 惊飙接我出,故归彼中田。 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 宕宕当何依,忽亡而复存。 飘飘周八泽,连翩历五山。 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 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 糜灭岂不痛,愿与株荄连。
次韵蔡瞻明秋园五绝句 – 宋代·洪适
芥毛金爪勇难干, 肯作霜花对乍寒。 若说乘轩有痴鹤, 司晨如此合峨冠。 翔仞当年览德辉, 传芳花品未思归。 晚来雾鬓凭轩处, 直恐金翘相对飞。 泽兰萱草比多言, 谓汝分阴久夺鲜。 政恐淇园修竹劲, 不如秦岭老松坚。 高标幽艳自宜霜, 弱草繁葩莫中伤。 肯与红莲媚三夏, 要同黄菊向重阳。 临风裛露早秋天, 范出南金色更鲜。 若向东篱比标格, 定知花市不言钱。
菩萨蛮·芭蕉 – 宋代·张鎡
风流不把花为主。 多情管定烟和雨。 潇洒绿衣长。 满身无限凉。 文笺舒卷处。 似索题诗句。 莫凭小阑干。 月明生夜寒。
咏草 – 宋代·俞紫芝
满目芊芊野渡头, 不知若个解忘忧? 细随绿水侵离馆, 远带斜阳过别洲。 金谷园中荒映月, 石头城下碧连秋。 行人怅望王孙去, 买断金钗十二愁。
落叶 – 五代·修睦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纪许逆滋事五古十二首 – 清代·黄文仪
陂城一挫衄, 贼兽散纷纷。 拥兵火药库, 一卒不出门。 尔乃肆跳梁, 啸聚再为群。 村庄罄劫掠, 冤声不可闻。 举头望青天, 何时见官军。 惨兹离乱日, 民命诚鸡豚。
河满子 寒山 – 清代·沈善宝
寂寞疏林落日, 凄迷衰草黏天。 一片冻云归远岫, 倪迂画笔悠闲。 只少寻梅踏雪, 隔溪遥指吟鞭。
大酺 上巳赵恒夫农部招饮清凉山 – 清代·龚翔麟
见雨痕收,花枝妥,风口恰逢修禊。仙郎游兴剧,移行厨茶灶,竹兜同舁。小憩招提,海棠院宇,半树垂丝红醉。香开新罗酒,笑鲸波乍卷,接篱倒矣。且著屐山椒,乱帆江上,四峰环起。
临江仙·和叶仲洽赋羊桃 – 宋代·辛弃疾
忆醉三山芳树下,几曾风韵忘怀。黄金颜色五花开,味如卢橘熟。贵似荔枝来。闻道商山余四老,橘中自酿秋醅。试呼名品细推排。重重香腑脏,偏殢圣贤杯。
彭城 – 清代·弘历
去岁彭城决上流,以致沙淤凡五尺。踊愁今岁修防难,夏初临阅为忧剧。增高培薄填蚁穴,骑墙且救燃眉厄。水工忽报沙已刷,去三存二好消息。有刷宁保无复渟,二分况苦犹然积。比来此意那能置,伏秋大汛期旋迫。亿万生灵命所系,南望廑怀萦刻刻。伏汛已过白露*,章阅河恬手加额。梦麟*自徐沛来,合之大吏言如一。皆云其二*又刷,中泓深乃如宿昔。北门水志我所设,饰辞谁能为损益。尚待秋汛报*安,此时未敢心即释。
植灵寿木 – 唐代·柳宗元
白华鉴寒水,怡我适野情。 前趋问长老,重复欣嘉名。 蹇连易衰朽,方刚谢经菅。 敢期齿杖赐?聊且移孤茎。 丛萼中竞秀,分房处舒英。 柔条乍反植,劲节常对生。 循玩足忘疲,稍觉步武轻。 安能事翦伐,持用资徒行。
陈仲鱼孝廉索赋经函诗率成二十韵 – 清代·顾千里
两宋并注疏, 越中出最早。 后则蜀有之, 沿革例了了。 今均无见者, 款式讵司晓。 惟建附释音, 三山别离造。 黄唐跋《左传》, 其语足参考。 流传为十行, 一线独绵藐。 胜国在南雍, 修多元渐少。 递变闽监毛, 每次加潦草。 年来几同人, 深欲白丑好。 谓此已仅存, 究遗乃当抱。 寓公得陈髯, 志力两夭矫。 尽收十一种, 鸡蹠食庶饱。 閟时玉蕴椟, 开处签飞漂。 题咏遍名流, 善颂子孙保。 阿谁负大力, 悉举重梨枣。 海内家一编, 落叶将毋扫。 惜哉西湖局, 雅志败群小。 苦争自痴绝, 未障狂澜倒。 眼前散云烟, 隙里驰騕袅。 抚函三叹息, 冉冉吾其老。
杨司寇枉驾寓斋 – 清代·屈复
陆沈愧通识, 荒谬悖时彦。 置兹凉炎区, 即理鹓鹭贱。 高轩一以临, 高言饫食楝。 砌苔延古意, 众籁洁庭院。 艰哉何巍巍, 出处蕴深鉴。 谁能慎所守, 隆持表独善。 月露濯烟埃, 疏雨洗河汉。 因心结素云, 惊飙吹不散。
素馨 其三 – 清代·屈大均
人气添芬烈, 开偏与夜宜。 如霜留到曙, 未月戴多时。 挂帐成璎珞, 张灯废料丝。 中秋凉爽夕, 香作雪风吹。
太湖遇风 – 清代·侯凤芝
水势何浩浩, 大风起震泽。 涛涌欲断岸, 湍急碎日色。 连山束两旁, 横波不能溢。 万古荡其崖, 土尽见山骨。 回思发棹初, 湖面波光碧。 归舟未移时, 涛头已千尺。 心自轻江潭, 身已苦反侧。 归来卧匡床, 犹似风湍激。
送严鸥盟先生入粤 – 清代·汪远孙
元亭问字甫经年,闻唱骊驹意绪牵。练*史材崔慰祖,专精选学李崇贤。喜从病起身逾健,未送君行别转先。见说将军重揖客,官斋听鼓足高眠。
浚河行 – 清代·孙蕙
黄河万里浪高举,贾让之谋世空许。璧马于今不效灵,风涛簸荡连楼橹。忆昔汉武通车书,朝臣建议开河渠。开元以后置仓舍,*分河渭称赢馀。汴宋营漕分四路,半作边储半国赋。斗门高堰筑冈城,历险逾滩计生聚。元人海运创伯颜,引汝绝济诚哉艰!明初海运旋亦废,会通始筑河淮间。年来漕渠失故道,百万金钱任侵冒。督河使者妄庸人,不解河防气桀奡。鞭挞小吏严程期,岂知畚锸皆疮痍。县令陈情不得达,自矜白简吾能持。柳下何曾畏三黜,百姓喧呼趋事疾。一夜荒城走万人,两月之工六日毕。安宜水涝原苦辛,力役谁复嗟劳人。犹幸三代直道存吾民,呜呼犹幸三代直道存吾民!
捕豺行 – 清代·郑珍
君不见三四年间豺势横,厌食豚犬遂食人。东村埋儿聚肩髀,西求唐子还葬魂。缘箐黄茅去人远,过者十百须及群。远道之人不问俗,往往力尽为所吞。乌江东更骇听闻,争子母手食且奔。儿啼直与骨肉尽,草剩一条生血痕。时或置幼举室逐,归来幼子仍无身。言之酸鼻不忍说,使我髯奋胸轮囷。以人*罪且死,即尽族此偿宁均。上世冥翨十二氏,掌除民害搜狉榛。灵鼓炮石丧猛怪,日弓月矢歼妖昏。及害于民物无细,戮及蛙黾非伤恩。圣人吉凶与同患,蹄迹肯容中国存。捕蝗杀虎载金布,此害况酷蝗虎伦。去灾捍患竟谁事,责固在官不在民。令众若从追胥法,一村人足攻一村。大索三日定诛尽,虽有十翼无逃门。百虫将军纵灵武,人力不助那由神。伤心村农日赛祷,儿女不足增鸡豚。去年赂请猎南里,归兵献获皆米银。人豺夜行如楦麟,官豺昼聚称上宾。邑中豺伯纵豺食,群豺饱卧东城闉。民命若彼官若此,豺尔何幸遭此君。方今犷兽颇乱狺,斩绝种类须良臣。江华新收西原贼,南越未返楼船军。书生手无斩马剑,高冠櫑具徒吟呻。三尺枯柴坐无术,夜指天狼心若焚。安得尔辈野性驯,一化麟凤之至仁。
白鹤峰 – 清代·姚启圣
传说眉山草木枯,鹅城今似《辋川图》。携来秀色开荒径,独辟新峰到海隅。万叠云山归白鹤,两江烟雨出西湖。苍茫露冷兼风乱,渔火钟声或有无。
北宸寺小憩 – 清代·张九钧
无计长天可引凉,花宫隐隐隔垂杨。暂抛东郭乌皮几,来访南宗青豆房。两盏饭消云子洁,一瓯茶泛月团香。倦时随在堪倚枕,不用频移倦客床。
题林氏画册 其一 – 清代·屈大均
边鸾雀子赵昌花,一点丹青尽物华。更有滕王蝴蝶好,采春纷向写生家。
陈总督奇瑜 其一 – 清代·严遂成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2.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6.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7.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8.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9.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春湖游
10.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1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5.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菊花》)
16.学染淡黄萱草色,几枝带露立风斜.(严兆鹤 《百合花》)
17.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王冕 《白梅 》)
18.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曹雪芹《 咏白海棠 》)
19.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王冕《 墨梅 》)
20.山樱如美人,红颜易消歇( 邓尔雅《花 》)
(求采纳)
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1、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
2、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赏析:此词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3、咏柳 / 柳枝词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赏析: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
4、寒菊 / 画菊
【宋】郑思肖宋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赏析:郑思的这首画菊,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深隐含了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
5、赠荷花
【唐】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
赏析:诗的两句总写花的万幸和叶的不幸,以它们的“不相伦”反映出荷花独特品质的可贵。古人以荷花喻君子美德的很多,借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比喻和赞美高洁脱俗、不媚于世的卓然自主的品格。但这首诗,却吟咏了荷叶荷花“任天真”的品质,借以歌颂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任天真”,既是写花,又是写人。
1、苔
赞美植物的古诗句
◆草 (白居易)
离离园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赞美植物的古诗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2)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涧底松 (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洞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乏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贤,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宋代陈亮的《梅花》
一朵忽先变,
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消息,
有关描写植物的古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植物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咏石榴花》
2、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王维《临湖亭》
3、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欧阳修《和圣俞百花洲》
4、清霜醉枫叶,淡月隐芦花。——元许有《获港早行》
5、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黄庭坚《虞美人》
6、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灵隐寺》
7、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杜甫《宿赞公房》
8、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苏轼<红梅>
9、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10、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唐高蟾《上商侍郎》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陈亮《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陆游《沈园二首》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岑参《山房春事二首》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枝,*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刘禹锡《潇湘神·*枝》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曹组《蓦山溪·梅》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佚名《长歌行》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贺铸《子夜歌·三更月》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周朴《桃花》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三五七言/秋风词》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韩翃《章台柳·寄柳氏》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欧阳修《画眉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李商隐《赠荷花》
风急桃花也似愁,点点飞红雨。——如晦《楚天遥过清江引·有意送春归》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别严士元》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唐寅《把酒对月歌》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木兰诗作者资料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木兰诗作者资料 ,欢迎阅读。
郭茂倩,字德粲(《宋诗纪事补遗》卷二四),郓州须城(今山东东*)人(《宋史》卷二九七《郭劝传》)。劝孙,源明子。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时为河南府法曹参军(《苏魏公集》卷五九《郭君墓志铭》)。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为学术界所重视。郭茂倩自幼受诗熏陶,对诗歌产生浓厚兴趣。他熟知音律,善篆录,才气非凡,以编篡《乐府诗集》扬名后世。《乐府诗集》一百卷,上采尧舜时歌谣,下迄唐代的新乐府诗,共五千三百八十九首。他根据乐府诗的性质、用途、音乐形成、时代特征等,分为十二大类,并在每类诗前作了题解。歌辞中价值最大的是相和歌辞、清商曲辞,内含许多优秀民族民歌作品。 如千古流传的《战城南》、《陌上桑》和李白的《将进酒》、《蜀道难》、杜甫的《前出塞》、《后出塞》等。
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使大量诗歌得以保存和流传,为后人研究乐府诗提供了极大方便。《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誉该书“征引浩博,援据精审。宋以来乐府者无能出其范围。”
《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其中又分若干小类,如《横吹曲辞》又分汉横吹曲、梁鼓角横吹曲等类;相和歌辞又分为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叹曲、*调曲、清调曲、瑟调曲、楚调曲和大曲等类;清商曲辞中又分为吴声歌与西曲歌等类。在这些不同的乐曲中,郊庙歌辞和燕射歌辞属于朝廷所用的乐章,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都较少可取成分。鼓吹曲辞和舞曲歌辞中也有一部分作品艺术价值较差。但总的.来说,它所收诗歌,多数是优秀的民歌和文人用乐府旧题所作的诗歌。在现存的诗歌总集中,《乐府诗集》是成书较早,收集历代各种乐府诗最为完备的一部重要总籍。
郭茂倩自幼受诗熏陶,对诗歌产生浓厚兴趣。他熟知音律,善篆录,才气非凡,以编篡《乐府诗集》扬名后世。《乐府诗集》一百卷,上采尧舜时歌谣,下迄唐代的新乐府诗,共五千三百八十九首。他根据乐府诗的性质、用途、音乐形成、时代特征等,分为十二大类,并在每类诗前作了题解。歌辞中价值最大的是相和歌辞、清商曲辞,内含许多优秀民族民歌作品。 如千古流传的《战城南》、《陌上桑》和李白的《将进酒》、《蜀道难》、杜甫的《前出塞》、《后出塞》等。
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使大量诗歌得以保存和流传,为后人研究乐府诗提供了极大方便。《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誉该书“征引浩博,援据精审。宋以来乐府者无能出其范围。”
拓展:
木兰诗创作背景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据其最早著录于陈释智匠所撰的《古今乐录》,可证其产生之时代不晚于陈。诗中称天子为“可汗”,征战地点皆在北方,则其产生之地域在北朝。诗中有“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语。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去黄河不远。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据此,《木兰诗》中之战事,当发生于北魏与柔然之间。柔然是北方游牧族大国,立国一百五十八年(394—552)间,与北魏及东魏、北齐曾发生过多次战争。而最主要之战场,正是黑山、燕然山一带。北魏神麚二年(429),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便是“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里”(《北史·蠕蠕传》,蠕蠕即柔然)。
此诗收入《乐府诗集》的《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至唐代已广为传诵,唐人韦元甫有拟作《木兰歌》,可以为证。学者们大都认为,《木兰诗》产生于北魏时期。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2.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6.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7.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8.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9.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春湖游
10.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1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5.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菊花》)
16.学染淡黄萱草色,几枝带露立风斜.(严兆鹤 《百合花》)
17.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王冕 《白梅 》)
18.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曹雪芹《 咏白海棠 》)
19.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王冕《 墨梅 》)
20.山樱如美人,红颜易消歇( 邓尔雅《花 》)
(求采纳)
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1、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
2、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赏析:此词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3、咏柳 / 柳枝词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赏析: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
4、寒菊 / 画菊
【宋】郑思肖宋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赏析:郑思的这首画菊,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深隐含了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
5、赠荷花
【唐】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
赏析:诗的两句总写花的万幸和叶的不幸,以它们的“不相伦”反映出荷花独特品质的可贵。古人以荷花喻君子美德的很多,借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比喻和赞美高洁脱俗、不媚于世的卓然自主的品格。但这首诗,却吟咏了荷叶荷花“任天真”的品质,借以歌颂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任天真”,既是写花,又是写人。
1、苔
描写植物的古诗带作者
动物的古诗作者
同一个作者写关于植物的古诗
七七步诗的古诗作者曹植
古诗作者必备的景物
作者画的古诗作者
咏物诗作者名句
燕的古诗作者
古诗作者是谁作的
雪的古诗作者
风的古诗作者是
夏的古诗作者
咏露珠的古诗作者是韦应物
兰的古诗作者是谁
古诗作者性万的
古诗作者是隐者的
画鸡的古诗作者是
姓欧的古诗作者
华的古诗作者是谁
姓周的古诗作者
艺兴的的古诗作者
残莲的古诗作者
忆梅的古诗作者
送友的古诗作者
山峰的古诗作者
古诗作者的形象
古诗作者的心情
荷的古诗作者李峤
古诗作者的生活
南宋的古诗作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