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台的古诗

关于镇北台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镇北台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镇北台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镇北台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0) 语录(1) 说说(1) 名言(494) 诗词(71) 祝福(1k+) 心语(59)

  • 北京周边古镇游攻略

  • 古镇,旅游
  • 北京周边古镇游攻略

      北京周边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古镇呢?今天,YJBYS小编特意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北京周边古镇游的攻略,希望大家喜欢!

      一、英谈石寨

      英谈石寨坐落于太行山东麓深山腹地,号称“江北第一古石寨”。2000米古石城墙围绕古村,古寨落于“一城四门”之中,是我国目前发现保存最完好的古石寨,是研究明清冀南地区风土人情的重要历史遗存。

      英谈石寨被周边山峰围拢其中,西方最北一峰曰北崖,崖壁垂直百丈有余,壁上古松倒挂,云横鸟飞,蔚为壮观。

      村内大小石孔桥36座,还有古石楼、窑洞、古石栏杆、石巷、石街、龟背石壁、古井、一滴泉、古木雕刻、财主院等古迹。八路军总部、冀南银行、印刷厂旧址,*省*旧址等景点。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太行山东麓深山腹地

      门票:无

      公交:邢台火车站坐3路,邢钢路口下车西行200米,从邢台西汽车站乘坐去英谈的专车;或乘坐去白岸、路罗方向的车辆,到路罗镇下车,打车到英谈古寨。

      自驾:从邢台出发,在西外环南侧沿邢左路(S323省道--至左权、路罗、白岸方向)西行至路罗镇小庄口后右转,在刻有“英谈”字样的巨石处左下几百米即到。

      二、贺进古镇

      贺进古镇位于邯郸武安市,原名继城,建于明朝,是一座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古镇,抗日战争时期,区长贺进在反击日寇扫荡中壮烈牺牲,村庄遂改称为“贺进”以示纪念。

      作为历史上的商业重镇,贺进古镇遗留下来许多的古建筑,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贺进十字阁。阁楼位于贺进镇的中心地带。

      贺进古镇阁楼只有80*方米,却能在建成400多年之后仍多次防御外敌,堪称古镇里的“长城”。贺进南街,一处有400多年历史的商业老街,游走其间,感觉就像穿越回古代。古镇不算太大,一天逛完,让人流连忘返。

      地址:河北省邯郸武安市

      门票:无

      乘车路线:乘火车到邯郸市下车,在市区转乘开往阳邑、京娘胡方向的客运汽车。

      自驾路线:走京珠高速,转东吕高速,临*李村镇时转行S222省道即可到达。

      三、河西村

      河西村旧称柳林营,坐落于密云区古北口镇北端潮河西岸。村前有沿青龙山蜿蜒的北齐长城,村后有依旧雄浑的明长城,潮河犹如一条玉带绕村而过。

      村内有姊妹楼沿卧虎山至八道楼的明长城,万寿山上的吕祖庙,北面的万寿行宫、明朝的*寺等,是个古朴典雅、秀丽迷人的小山村。

      河西村的古老文化,建筑风格,古建筑的庙宇,历史政治事件,战争的记载,神话传说,民族的特色等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他们在感受这里的自然气息的同时,也深深地被河西村的文化底蕴所感染。一年四季游客络绎不绝。

      地址: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河西村

      门票:无

      公交:东直门乘坐980、970、987路到密云医院,转乘密云至河西大巴车;还可乘坐北京北站的火车,直达古北口车站。

      自驾:北五环入京承高速至密云境内第二个出口入101国道可直达河西村。

      四、灵水村

      灵水村名字之由来,是因为村子当中有着72口水井,是京西古村落群中最具文化底蕴的古村落之一。灵水先人以“风水”理论择地建村,定龟型为村形,整个村落处于群山环抱之中。

      灵水村人家不多,但自古便崇尚文化,明清以来,灵水村出了22名举人,两名进士,因此灵水村又是京郊赫赫有名的举人村。

      在村子西边的莲花山下,有一座灵泉禅寺,始建于汉代,是灵水村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寺庙,也是有文字记载北京地区最早的佛教寺院。

      除去灵泉禅寺以外,还有南海火龙王庙、天仙圣母庙、观音堂、二郎庙四座庙宇紧紧相邻,南海火龙王庙中院有两株千年古柏,称之为“柏抱桑”和“柏抱榆”,是灵水村中的“灵水八景”中两景,也是北京的“古柏奇观”中的`两大奇观。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灵水村

      门票:无

      公交:苹果园地铁站乘929支线路公交车至军响路口站下车即到。

      自驾线路:*农大南路沿圆明园西路、圆清路、北清路到达北安河后,转向大觉寺方向直奔门头沟109国道,在109国道王*与河北交叉口处,选择王*方向(注:此路段较河北方向的路段比,有*缓、大车少、无上下坡盘山路的优点)。沿109国道走,经河南台、雁翅到达斋堂,见一路标指向灵水村右转,四公里即到。

      五、广府古城

      邯郸广府古城亦称永年城,位于河北省永年县东南部,广府古城始建于春秋,明代由土城改砌为砖城。古城现存两瓮城、六城门,东有阳和门,西曰保和门,南称阳明门,北为贞元门,城外有护城河和永年洼环绕。

      城内外历史古迹星罗棋布,著名的有弘济桥、毛遂墓、杨露禅故居、武禹襄故居、太和堂等。永年浅植稻苇,深种荷藕,不仅鱼虾丰富而且野生鸟类繁多,呈现出“芦苇茂盛、鱼虾共生,碧水风荷、雁戏鸟鸣”的南国水乡景象,有“北国小江南”之称。

      除了水圆城方、万亩苇塘的江南式小城特色之外,永年古城更因为是杨式、武式太极拳的发祥地,被国家体委命名为“太极拳之乡”。

      地址:邯郸市永年县广府镇

      门票:80元

      乘车线路:邯郸市乘坐至永年县广府古城的605路公交车。

      自驾线路:自驾车在京深高速公路邯郸北口下,沿邯临公路东行至南桥向北,即可到达,或者在永年口下车,沿名李线东行至北堤口向南走即到。

      六、韭园村

      韭园村位于京西九龙山麓。该村成村古老,应在辽金时代。韭园村是京西古道上的“王*古道”出入古道的第一个古村落,至今古道上路石光滑如镜,蹄窝清晰可见。

      远古风烟,筑城御边,驼队铃响,马帮来往,宗教活动,使古道、西风、驼铃、瘦马等神奇故事流传在古道两侧。

      村内建有百亩京白梨园、百亩核桃园、30亩杏园,采摘期从4月份开始一直到秋季;村内有天然泉眼20余处。村子的周边有九龙山森林公园、梅坪乐园、京西古道、马致远故居、汉烟墩基址、马家壁画、武.定刻石、王*古城以及鸿兴园度假村、神农甫等景点。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王*镇韭园村

      门票:无

      乘车线路:乘892路, 929路, m17路, m19路, m21路色树坟公交车站下车步行2600米即到。

      自驾:阜石路(莲石路)--双峪环岛--109国道--下苇甸109复线--石古岩村左行。

    [阅读全文]...

2022-04-03 19:55:21
  • 描写古北水镇的优美句子

  • 优美
  • 古北水镇怎么写作文

    当清晨点燃了太阳的火把,踏着晨风走入水镇,石头垒起的城墙跳入了眼帘,给你一个古色古香的惊喜。

    那一块块长方体的石砖,排列整齐,远看似乎是**无奇,到了*处却发现墙体由下而上,微微倾斜着,似乎一个人微微后仰着,像坐在大地的椅子上的老人,惬意地倾听着时光的脚步声。

    城墙虽年迈,可气势不减当年,给人一种混合了硝烟与血腥的味道。

    墙上开了三个门,中间的大门左右一副对联,似乎是关公左右的关*、周仓,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扑鼻而来的,是若有若无的古朴的强大气场。

    门上四个大字“古北水镇”,黑字蓝纸,让人想到蓝色水上的古镇。

    左右各一小门,上面有座大殿,红色的柱子,红色的灯笼,红色的底座,仿佛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我。

    城门前,拴马石、上马石,是岁月留下的足迹。

    水镇水镇,当然要有水相邻,古北水镇当然也不例外,它有一条“大”河——汤河。

    汤河的大,不止在长、宽,因为它能包裹住蓝天、白云、树木、房屋……汤河的水,清澈无比,似乎是大地眯成缝的眼睛,看到了蓝天、白云、树木、房屋……汤河的清澈,是因为水系来自温泉,温泉是暖的,人们喜欢温泉,就像汤是暖的,人们饥饿时可以喝汤,所以叫“汤河”吧

    这个名字,包含了古北水镇人民对这条河的爱——它的名字中有我们必不可少的食物,得到这样一个荣誉称号,汤河一定很高兴吧

    中午的阳光照在汤河上,像在水中洒一把小星星,风儿淘气地追逐满河的“小星星”,鱼儿也冒出水面,向星星发起邀请:“来吧,来汤河底下陪我们玩吧,那里可温暖啦

    这里可是我们的乐园呀

    ” 当黑夜将要攻下太阳的城池,古镇中热闹起来,皮影、京戏、染坊、镖局……这些古代文化,闪亮登场,像冬日里的鲜花令人眼前一亮。

    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都乐看皮影,听听京戏。

    染坊里飘出淡淡的花香,勾住了我的脚步。

    走进染坊,真想用天然染料染一匹布,在古文化中施展自己的个性。

    来到镖局,穿过庄严的木门,探索里面神秘的气息,嗅出它身上散发出的遥远岁月的芳香。

    古镇也吸收了不少现代文化:望远镜、油画、酒店、图书馆……都能让你身在古代却能享受到现代的生活,现代文化和古代文化像两个配合默契的搭档一样,让古镇舒适又耐人寻味。

    古北水镇有太多太多的神秘、古朴值得你去品、去思考。

    古北水镇,全称:北京密云·古北水镇(司马台长城)国际旅游度假区。

    它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镇,背靠中国最美、最险的司马台长城,坐拥鸳鸯湖水库,是京郊罕见的山水城结合的自然古村落。

    度假区总占地面积9*方公里,下辖古北水镇和司马台长城两个游览区。

    其中古北水镇拥有43万*方米精美的明清及民国风格的山地四合院建筑,包含2个五星级大酒店,6个小型精品酒店,400余间民宿、餐饮及商铺,10多个文化展示体验区及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

    古北水镇 北方的小江南  八月三伏天,一个阴云密布闷热的下午,为了减轻重量少出汗,带上了一只50mm标准头,和朋友们一起算是对古北水镇做了一次初探吧,故取名《50mm的古北水镇》。

    小镇里绿树成荫  在古北水镇,您不仅可以游览目前保持最完好的司马台长城,还可以在长城脚下参与体验感受当地独特的民情民俗:住进古北特色民宿;品尝烧肉馆等地道的北国美食和小吃;体验参观永顺染坊、震远镖局、司马小烧酒坊、八旗会馆等景点。

    每天都会上映河北梆子戏  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北水镇,古朴、典雅、风景如画。

    鳞次栉比的房屋,青石板的老街,悠长的胡同,无不展现了北方民国时期的古镇风貌。

    水镇内河道密布,古老的汤河支流萦绕其间,古建、民宅依水而建,在清新空气、蓝天白云、绿水波涛、参天白杨的掩映之下,宛如一片鲜为人知的世外桃源。

    夜幕降临,精心规划的古镇泛光夜景超凡脱俗,冷峻中透出丝丝温馨,不论是构思的精巧还是气势宏大,都堪称国内首屈一指,是不容错过的美景。

    陈坛老酒话春秋  【观后感】感觉古北水镇虽然是一个在北方地区新建的江南水乡风格古镇,但设计者的确在设计理念和施工要求上都做得非常严谨到位,避免了有些新建景区的以次充好、粗制乱造现象。

    [阅读全文]...

2022-06-01 11:49:11
  • 台城路·白狼河北秋偏早古诗词

  • 河北
  • 台城路·白狼河北秋偏早古诗词

      古诗原文

      白狼河北秋偏早,星桥又迎河鼓。清漏频移,微云欲湿,正是金风玉露。两眉愁聚。待归踏榆花,那时才诉。只恐重逢,明明相视更无语。

      人间别离无数,向瓜果筵前,碧天凝伫,连理千花,相思一叶,毕竟随风何处。羁栖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令夜天孙,笑人愁似许。

      译文翻译

      白狼河以北的边地,秋季偏早。架于银河之上的鹊桥又将迎来牵牛星。清晰的漏壶滴水声随着时间推移,淡淡的云似乎更湿润了,这正是金风玉露相逢之时。鹊桥那端,织女的双眉忧愁地攒聚着,是要等牵牛踏着榆花归来,才好将心事说与郎听。却又只恐,重逢之时,分明相望却没有了言语。

      人间的别离无数,有多少人,在瓜果的筵*前,向着碧空凝望。连理花,相思叶,随风飘散到了何处?羁旅之中的我怀思良苦,却也不及家中妻子,在冷冷清清的空房里,流泪到天明。今夜喜相逢的织女星,笑人忧愁如许。

      注释解释

      白狼河:即大凌河。

      星桥:指鹊桥。河鼓:即牵牛星。

      清漏:漏,古计时器。清漏,是将时漏中水之清移来形容时漏本身。

      金风玉露:化用李商稳的《辛未七夕》诗和秦观的《鹊桥仙》词。

      待归踏榆花:用唐诗人曾虎《织女牵牛》诗典故:“欲将心就仙郎说,借问榆花早晚秋。”

      瓜果筵:古代妇女在七夕时,常在庭中供上瓜果以庆祝牛郎织女相会。

      连理:连理树,比喻夫妇恩爱深重。

      相思一叶:用红叶题诗的典故。

      曙:天亮。

      天孙:织女星别名。

      创作背景

      这首咏七夕的词大约作于康熙十五年(1676)“七夕”之日。时纳兰任三等侍卫,是第一次扈驾出巡塞外。农历七月七日,天上牵牛织女相逢,而自己却与妻子分离,于是词人为表达自己内心的思念之情而写下这首词。

      诗文赏析

      纳兰性德虽为康熙皇帝的*侍和权相明珠的长子,但他性情淡泊,把自身的处境和地位看作是难以摆脱的束缚。他和卢氏结婚后,伉俪情深,常以扈从皇帝出巡不能与妻子团聚为苦,所谓“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画堂春》、《台城路》)正是诗人远在塞外,又适逢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七夕,触景生情,而对夫妻相思之苦的抒写。

      词的上片写天上牛郎织女相会。关于牛郎织女相会的传说,最早大概见于《荆楚岁时纪》:“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积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缍。天帝怒,遂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后来,人们又进一步敷演为更富有民间色彩的爱情故事。又因织女善织缍,妇女们便于七夕结彩缕穿七孔针,陈瓜果于庭以乞巧,遂成为*俗。七夕夜,牛郎织女尚且要团聚,而词人却和爱妻天各一方。此时此景,怎能不引起无限的愁思,所以词人笔下的牛郎织女相思,以及想象中他们相会的情景,都揉合了诗人自身的生活体验。

      词的下片,由上片牛郎织女的会合而推及到人间。“人间别离无数。”词人把自身置于天下无数有情人不能团聚者之列,在抒写离散的悲苦中融入了对现实的揭露和控诉。“向瓜果筵前,碧天凝伫。”独守空闺的思妇,哪有在瓜果筵前乞巧的心绪呢,她们凝望碧空,羡慕牛郎织女还有相会之时,而自己的丈夫、自己的恋人,他又在何方?她们不能不发出痛苦的质问:“连理千花,相思一叶,毕竟随风何处?”“连理”,树枝或树干长在一起的两棵树,比喻夫妇之爱。“相思一叶”,指唐代书生于祜和宫女韩氏在红叶上题写相思诗句,通过御沟流水传递,而后终偕良缘的故事(宋张实《流红记》)。然而,这传说中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太少了。“连理千花,相思一叶”,到底都随风飘飞到哪里去了?在这无数的思妇之中,自然也有诗人的爱妻卢氏在内。所以,词人紧接着把笔锋转向自身。“羁栖良苦”,被王事羁绊、栖寄他乡实在太苦了。而爱妻呢,“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料想在我未回去的空房里,夜阑香冷,彻夜不眠的妻子把枕头都哭湿了。“冷香”,富贵人家的闺房常用香料熏染。性德《青玉案·宿乌龙江》:“料得香闺香正彻。”指的就是香料的香气。初睡时浓郁的香气随着黎明的到来,飘散得很淡薄了,所以说冷香。“今夜天孙,笑人愁似许!”今夜和牛郎相会的织女,也会讪笑人间这样多的离愁别绪。“天孙”,织女星的别名。诗人通过想象,反衬出人间夫妻离别之恨尤胜于牛郎和织女。

      全词通过想象,把真挚浓烈的情感凝结于美丽哀婉的神话传说之中,把自身夫妻相别之恨、相思之苦推及于天下离散的有情人,使词的意境更为深远。语言鲜明生动,无论是描景、写情、用典、叙事,皆如清水芙蓉,清新自然,毫无雕饰痕迹。

    [阅读全文]...

2022-04-23 20:58:15
  • 北风行古诗

  • 冬天
  • 北风行古诗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北风行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李白 北风行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钗。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译文及注释】

      传说在北国寒门这个地方,住着一条烛龙,它以目光为日月,张目就是白昼而闭目就是黑夜。这里连日月之光都照不到啊!只有漫天遍野的北风怒号而来。燕山的雪花其大如*,一片一片地飘落在轩辕台上。在这冰天雪地的十二月里,幽州的一个思妇在家中不歌不笑,愁眉紧锁。她倚着大门,凝望着来往的行人,盼望着她丈夫的到来。她的夫君到长城打仗去了,至今未回。长城那个地方可是一个苦寒要命的地方,夫君你可要保重啊。丈夫临别时手提宝剑,救边而去,在家中仅留下了一个虎皮金柄的箭袋,里面装着一双白羽箭,一直挂在堵上。上面结满了蜘蛛网,沾满了尘埃。如今其箭虽在,可是人却永远回不来了他已战死在边城了啊!人之不存,我何忍见此旧物乎?于是将其焚之为灰矣。黄河虽深,尚捧土可塞,唯有此生离死别之恨,如同这漫漫的北风雨雪一样铺天盖地,无边无垠。

      1、北风行:乐府“时景曲”调名,内容多写北风雨雪、行人不归的伤感之情。

      2、烛龙:*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人面龙身而无足,居住在不见太阳的极北的寒门,睁眼为昼,闭眼为夜。

      3、此:指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大兴县。这里指当时安禄山统治北方,一片黑暗。

      4、燕山:山名,在河北*原的北侧。轩辕台,纪念黄帝的建筑物,故址在今河北怀来县乔山上。这两句用夸张的`语气描写北方大雪纷飞、气候严寒的景象。

      5、双蛾:女子的双眉。双蛾摧,双眉紧锁,形容悲伤、愁闷的样子。

      6、长城:古诗中常借以泛指北方前线。良,实在。

      7、鞞靫(bǐngchá):当作鞴靫。虎文鞞靫,绘有虎纹图案的箭袋。

      8、“焚之”句:语出古乐府《有所思》:“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9、“黄河”句:《后汉书·朱冯虞郑周列传》:“此犹河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此反其意而用之。

      10、北风雨雪:这是化用《诗经·国风·邶风·北风》中的“北风其凉,雨雪其雾”句意,原意是指国家的危机将至而气象愁惨,这里借以衬托思妇悲惨的遭遇和凄凉的心情。裁,消除。

      【赏析】

      《北风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古诗。此诗通过描写一个北方妇女对丈夫战死的悲愤心情,揭露和抨击了安禄山在北方制造民族纠纷,挑起战祸的罪行。诗人从一个“伤北风雨雪,行人不归”的一般题材中,出神入化,点铁成金,开掘出控诉战争罪恶,同情人民痛苦的新主题,从而赋予比原作深刻得多的思想意义。全诗信笔挥洒,时有妙语惊人;自然流畅,不露斧凿痕迹。它抓住焚毁白羽箭的行动来刻划思妇睹物思人的矛盾心理状态,捧土塞黄河的比喻突出了思妇“恨难裁”的愤怒心情,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其他如“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等,也历来被人们称为诗歌中夸张的典范、比喻的佳句。

    [阅读全文]...

2022-02-04 15:50:45
  • 从军北征古诗意思(古诗从军北征的朗读)

  • 从军北征

    李益 (唐)

    天山雪后海风寒,

    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

    一时回首月中看。

    l 第一句:天山雪后海风寒。

    把山放在上面,代表天山,放在雪花的后面,代表雪后,

    图上端放了一片海,代表海风,有雪,海风肯定是寒的。

    l 第二句:横笛偏吹行路难。

    右下角的图片,横着的笛子,偏着头在吹,是位姓陆的男子。

    l 第三句:碛里征人三十万。

    碛读音:qì,沙漠的意思,与“气”同音,

    出征的人听说为敌来扰,很生气。记住这个字,其他的应该很容易联想起来了。

    l 第四句:一时回向月明看。

    刀头比较像“1”,将军的头转了180度,表示回首,看的是月亮的中间,用紫色的线表示目光。

    l 最后整理一下顺序

    [阅读全文]...

2022-07-26 23:10:09
  • 观樱花小镇有感的古诗词

  • 樱花
  • 樱花烂漫艳阳天,

    靓影清歌小镇前。

    楚韵汉风增媚态,

    彭城儿女尽翩跹。

    彭城儿女尽翩跹,

    蝶乱蜂飞不等闲。

    疑是雪花临降处,

    拨云散雾现红嫣。

    拨云散雾现红嫣,

    仙子衣衫沾粉棉。

    满树繁花迷醉客,

    唐诗宋韵赞春弦。

    唐诗宋韵赞春弦,

    老少挥毫墨宝添。

    华厦居民齐祝贺。

    青春五载又一年。

    青春五载又一年,

    旧友重逢喜乐篇。

    情到浓时不觉老,

    推杯换盏笑花仙。

    推杯换盏笑花仙,

    雨后清明问杜鹃。

    布谷来时添秀色,

    不及今日俏容怜。

    不及今日俏容怜,

    数月花开柳絮嫌。

    我辈流连夸小镇,

    风骚独领梦魂牵。

    风骚独领梦魂牵,

    三月轻烟绿水涓。

    遥望园中织锦绣,

    樱花烂漫艳阳天。

    [阅读全文]...

2022-07-24 06:35:28
  • 咏镇远古镇的诗句

  • 古镇
  • 咏镇远古镇的诗句

      (一)

      轻岚疏雨小风斜,短棹石桥挽浪花。

      鸥鹭翩翩穿碧树,峰峦袅袅*人家。

      飞檐流韵墨如黛,曲水涵清影似纱。

      柳巷依稀羁客梦,因缘乘醉枕烟霞。

      (二)

      两山夹溪溪水恶,一径秋烟凿山脚。

      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坠胆已落。

      盘陟崩石来无端,山前突兀复有山。

      肩舆十步九扶掖,不尓倾蹶肤难完。

      传闻雨后更险绝,时有奔泉掣山裂。

      此行幸值晴明来,峻坂驰驱九已折。

      不敢俯睨千丈渊,昂头但见山插天。

      健儿撒手忽鸣炮,惊起群山向天叫。

      ——林则徐《镇远道中》

      (三)

      驾车西上自由行,高速何须翻雪峰。

      古镇桥头人入画,舞阳河畔雀开屏。

      *楼台流彩溢,一江灯火照天明。

      千年府卫沧桑在,神韵迷人是古风。

      (四)

      一湾碧水飞长空,古镇桥头万岭同。

      九曲回廊垂细柳,舞阳画舸戏东风。

      林峰吐雾星天外,城阁含晖隐约中。

      念我家乡多少日,春秋美景露真容。

      (五)

      荆蛮要塞锁西东,重镇明清势正雄。

      仰首滇黔云蔼蔼,遥看湘楚雾蒙蒙。

      舞阳碧水穿城郭,石岭青屏抱邑空。

      夜泊河桥沽老酒,更深寂寂听孤鸿。

      (六)

      大田溪洞秀,舞阳河水思。

      北南*望,远眺太极奇。

      固若金汤里,屏山卫城池。

      五溪荆蛮聚,百越先人基。

      欲据滇楚地,必占镇远之。

      千载沧桑变,古韵依旧持。

      (七)

      岭秀风轻共泛游,云泉雨瀑碧悠悠。

      环山旖旎禅台静,曲水蜿蜒古洞幽。

      巷陌沧桑皆入画,城垣远邃正凝眸。

      舞阳河岸迷人韵,暖霁清流醉叶舟。

      (八)

      为有娘兄梦里牵,欣从遂愿六十年。

      心关伯舅裁缝铺,影摄舞阳夕照轩。

      碧浪和风桥榭旧,重檐故事小窗悬。

      归来未解思亲绪,幸有一程已叩安。

      (九)

      一把泛光口琴,掉入河心

      怀揣一把清风,我去了他乡

    [阅读全文]...

2021-12-01 11:15:01
  • 北宋古诗《书河上亭壁》鉴赏

  • 写作
  • 北宋古诗《书河上亭壁》鉴赏

      导语:这是一首描写的黄河的古诗,写景寓情,北宋诗人寇凖将自然之景与人的情感深深结合,让我们感受到了满满诗意。现在就跟着小编一起来欣赏下诗人寇凖的《书河上亭壁》这首古诗词吧!

      《书河上亭壁》

      北宋·寇凖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译文:

      宽阔的黄河,只有不多几条船在航行,眼前是波浪滚滚,一派渺茫。我独自登上河边的亭子,斜靠着栏杆,愁绪像河水,源源不断。那河边、远处,萧瑟秋风中,有片稀疏的树林,林后是耸立的高山,一半沐浴着西斜的阳光。

      注释:

      ①樯:桅杆。此代指船。

      ②危槛:高处的栏杆。

      ③萧萧:风声。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绝句,题写在黄河边一座亭子的壁上。既然以秋天的景色为主,自然而然也就染上些“愁”色。

      第一句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黄河上的景象,一是“阔”,的“潮**阔”,被诗人浓缩为“岸阔”,江水浩渺,放眼望去,黄河恢宏阔大;二是“渺茫”,因为河阔,一眼望不到边,加上太阳快要下山,自然是“烟波微茫信难求”,看不到对岸;三是“樯稀”,河上没有几条船,虽然看不见“百舸争流”的'热闹场面,却使人觉得河似乎更阔了,烟波似乎更渺茫了,河上的烟波又能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第二句的“思”字就回答了前面提出的问题,独自靠在亭边的栏杆上,诗人究竟在想些什么?也许想到了“耐可乘流直到天”,也许想到“欲渡黄河冰塞川”,也许想到“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性格刚毅的诗人此时也许荡上了一丝忧愁,但面对着“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岂能“恨到归时方始休”呢?

      三、四句写远处,说萧瑟秋风中,依稀可见一片凋落的树林,林后的山脉,一半浸沉在夕阳照射中。这两句视野更远,摄像更大。就景而言,这两句是以远树远山作为前两句黄河的背景,带有灰暗的色调;前两句空旷,这两句繁富,使整个画面疏密得当,浑融一色。就情而言,前两句以景起,直言对景茫然;这两句以萧瑟秋景,表现自己凄然黯然的愁思。当时诗人被排挤出朝,眼见黄河秋色,自然因季节的转换与景物的摧伤产生愁怨。登临送目,水流无限,落叶萧萧,总是被诗人直接藉以言愁,寇凖脱去俗套,只是构出一个令人愁怨的气氛,描写出令人愁怨的场景,隐括自己的心情,更显得含蓄深致。这样,自然之景与人的感慨紧紧结合,诗境诗意都得到了全面地发挥。

      作者生*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九月,病逝于雷州。

    [阅读全文]...

2022-05-10 01:20:45
  • 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河南,河北
  • 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

      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

      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

      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

      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注释

      闻:听说。官军:指唐朝军队。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

      在剑南忽然传说,收复蓟北的消息,

      初听到悲喜交集,涕泪沾满了衣裳。

      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向?

      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光得快要发狂!

      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

      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

      仿佛觉得,我已从巴峡穿过了巫峡;

      很快便到了襄阳,旋即又奔向洛阳。

      「注释」

      1、却看:回看。

      2、愁何在:不再愁。

      3、漫卷:随手卷起。古代诗文皆写在卷子上。

      4、青春句:意谓春光明媚,鸟语花香,还乡时并不寂寞。

      5、即从两句:想像中还乡路线,即出峡东下,由水路抵襄阳,然后由陆路向洛阳。此诗句末有自注云:“余有田园在东京。”(指洛阳)。巴峡:四川东北部巴江中之峡。巫峡:在今四川巫山县东,长江三峡之一。襄阳:今属湖北。

      「赏析」

      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代宗广德元年(763)春作于梓州。延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作者喜闻蓟北光复,想到可以挈眷还乡,喜极而涕,这种激情是人所共有的。全诗毫无半点饰,情真意切。读了这首诗,我们可以想象作者当时对着妻儿侃侃讲述捷报,手舞足蹈,惊喜欲狂的神态。因此,历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这首诗。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称赞它是杜甫“生*第一首快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

      1.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公元763年被官军收复。

      2.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蓟北:今河北北部一带,是叛军的老巢。

      3.却看:回过头来看。妻子:妻子孩子。

      4.漫卷:随便卷起。

      5.白日:白天。纵酒:纵情喝酒。

    [阅读全文]...

2021-12-26 22:44:35
  • 王师北定中原日古诗

  • 王师北定中原日古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

      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感到悲伤,没能见到国家统一。

      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

      注释

      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死去原知万事空”,因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

      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但:只是。

      悲:悲伤。

      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将北方*定。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无忘:不要忘记。

      乃翁:你们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阅读全文]...

2022-07-12 02:37:20
镇北台的古诗 - 句子
镇北台的古诗 - 语录
镇北台的古诗 - 说说
镇北台的古诗 - 名言
镇北台的古诗 - 诗词
镇北台的古诗 - 祝福
镇北台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