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团圆喝酒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团圆喝酒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团圆喝酒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团圆喝酒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关于除夕团圆的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除夕团圆的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除夕团圆的古诗:《除夜》
[唐]李世民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
科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
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关于除夕团圆的古诗:《除夜》
[唐]曹松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
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
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关于除夕团圆的古诗:《除夜宿石头驿》
[唐]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关于除夕团圆的'古诗:《三年除夜》
[唐]白居易
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
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
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
以我年最长,次第来称觞。
关于除夕团圆的古诗:《新年作》
[唐]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关于除夕团圆的古诗:《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关于除夕团圆的古诗:《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关于除夕团圆的古诗:《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关于除夕团圆的古诗:《守岁》
[宋]苏轼
俗知垂岁尽,有似赴壑蛇;
修麟半以没,去意谁能遮?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中秋团圆的诗句古诗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不同的诗句,其语言艺术所表现的语言风格、特点、技巧各不相同。究竟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秋团圆的诗句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自古以来中秋节就和酒、月以及团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而这些事物有组成了中秋佳节里最美的画面,因为从古时候起就有很多的美妙的诗词描绘这一画面。下面就来欣赏这些描写中秋节的古诗,让我们一起对酒吟月期待亲人的团圆吧。
1、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 ·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2、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3、木兰花慢
宋·辛弃疾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4、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 ·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5、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唐代: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绝句古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时时温*,好句摘抄网为您收集《关于中秋节团圆的诗句》,整理经典的古诗绝句。
1、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2、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3、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4、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
5、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6、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7、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8、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9、巷陌纵横。过*康款辔,缓听歌声。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1、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12、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13、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14、凤烛荧荧。那人家、未掩香屏。
15、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16、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
17、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18、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想信您读完关于中秋节团圆的诗句后,内心有非常多的感慨。这些经典诗句,不仅可以助力我们的写作,也可以助力滋养我们的心灵。小编推出了专题七夕春节中秋节的诗句,愿您喜欢。
一、汉魏诗
1、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2、 听月诗
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
摩天咿哑冰轮转,捣药叮咚*鸣。
乐奏广寒声细细,斧柯丹桂响叮叮。
偶然一阵香风起,吹落嫦娥笑语声。
3、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4、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二、唐宋诗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
合家团圆的古诗有哪些
中秋节是东亚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起源于中国,为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合家团圆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用!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帡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扩大知识面,拓宽人文视野,可以说是小朋友们的一笔财富。希望提供的合家团圆的古诗,能让大家更加了解中国语言的博大精神,享用这一笔知识财富!
中秋家人团圆的古诗句
在中秋节是个团圆的'日子,那么在这美好的中秋节,家人团圆的景象是怎样的呢?以下小编为大家分享了中秋家人团圆的古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1、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3、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慳。——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4、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5、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6、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7、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8、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苏轼《念奴娇·中秋》
9、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10、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1、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2、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13、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4、分不尽,半凉天。可怜闲剩此婵娟。——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15、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1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7、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8、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9、对风鹊残枝,露_荒井。——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20、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21、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22、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3、有物揩磨金镜净,何人_攫银河决。——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24、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寻常岂是无三五。——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25、铜华沧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26、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7、槁秸申酬,轮嗣布。——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28、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辛弃疾《好事*·中秋*上和王路钤》
29、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高适《送魏八》
30、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31、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32、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33、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4、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35、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36、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37、禅边风味客边愁,馈我清光又满楼。——慧霖《闰中秋玩月》
38、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39、人犹苦余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40、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41、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42、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43、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4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5、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拟还差。——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46、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47、何须如钩似玦,便相将、只有半菱花。——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48、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49、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除夕团圆的古诗: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苏轼水调歌头中的经典名句,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除夕团圆的古诗:苏轼《水调歌头》,希望大家喜欢。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曲。”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作了这首《水调歌头》。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能启发人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美好的圆满的生活;月亮的皎洁,又会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许多美好的理想和憧憬。月亮简直被诗化了!苏轼是一个性格很豪放、气质很浪漫的人。当他在中秋之夜,大醉之中,望着那团圍、婵娟的明月,他的思想感情犹如长了翅膀一般,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着。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上片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这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脱化出来的,李白的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我们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教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然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已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一个“我欲”、一个“又恐”、一个“何似”,这中间的转折开阖,显示了苏轼感情的波澜起伏。在出世与人世的矛盾中,他终于让人世的思想战胜了。
“明月几时有?”这在九百多年前苏轼的时代,是一个无法回答的谜,而在今天科学家已经可以推算出来了。乘风人月,这在苏轼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在今天也已成为现实。可是,今天读苏轼的词,我们仍然不能不赞叹他那丰富的想象力。
下片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这几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作了高度的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我看,“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它的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词牌沿革
“水调歌头”词调来来源于《水调》曲。《水调》曲,为隋炀帝所制。唐刘餗《隋唐嘉话》说:“炀帝凿汴河,自制《水调歌》。”《脞说》也说:“《水调》《河传》,炀帝将幸江都时自制,声韵悲切,帝喜之。乐工王令言谓其弟子曰:‘不返矣,《水调》《河传》但有去声。’”(《碧鸡漫志》卷四引)杜牧《扬州》诗“谁家唱水调”句自注亦说:“炀帝凿汴河成,自造《水调》。”(《樊川诗集注》卷三)虽然《水调》究竟是开汴河前还是汴河开成后所制,三家说法不一,但为炀帝自制,则无异辞。
到了唐代,《水调》成为传唱不衰的名曲。盛唐王昌龄有《听流人水调子》诗:“岭色千重万重而,断弦收与泪痕深。”玄宗朝乐家许和子,开元末选入宫,改名永新,“善歌,能变新声”。安史乱后,避地扬州,于舟中“奏《水调》”,金吾将军韦青一听,即知是“永新歌也”(段安节《乐府杂录·歌》)。可见当时《水调》之为人所熟悉的程度。玄宗本人也喜听此曲,逃奔蜀中之前,登楼置酒,令善唱《水调》者登楼而歌,“闻之,潸然出涕”(李德裕《次柳氏旧闻》。又见《本事诗·事感第二》《明皇杂录》)。中唐白居易有《听水调》诗:“不会当时翻曲意,此声肠断为何人?”晚唐罗隐亦有《*上歌水调》:“若使炀皇魂魄在,为君应合过江来。”
直到五代北宋,《水调》仍在传唱。郑文宝《南唐旧事》即载元宗“尝乘醉,命乐工杨花飞奏《水调辞》进酒”。冯延巳《抛球乐》亦有“水调声长醉里听”之句。北宋张先《天仙子》之“水调数声持酒听”更为人所熟悉。与张先同时而略晚的刘敞《公是集》有《扬州闻歌》诗:“淮南旧有于遮舞,隋俗今传水调声。”一支乐曲能传唱四五百年,其魅力之大,不难想见。
《水调》,在唐代有大曲、小曲之分。大曲《水调》歌,“凡十一叠,前五叠为歌,后六叠为入破。其歌,第五叠五言调,声韵怨切。故白居易诗云:“五言一遍最殷勤,调少情多似有因。不会当时翻曲意,此声肠断为何人?’”《乐府诗集》卷七十九按,《乐府诗集》所载十一叠《水调》,第一至第四叠(遍)歌为七言,第五叠为五言;入破第一至第五为七言,第六辙又为五言。
《水调》小曲,是单曲歌唱(参任半塘《唐声诗》下编卷十三)。王昌龄所听《水调子》即是小曲。当时《水调》主要以笛子演奏,唐大曲《水调》的第二叠歌辞即说“笛倚新翻水调歌”,南唐冯延巳《采桑子》也说:“水调何人吹笛声?”
“唐又有新《水调》,亦商调曲也”(《乐府诗集》卷七十九)。《碧鸡漫志》卷四也说白居易《看采菱》诗所言“时唱一曲新水调,谩人道是采菱歌”,是指“《水调》中新腔”。
唐代的《水调》,又指音调名,即一部乐的总名(非一曲之专名)。《唐会要》卷三十三所载“南昌商,时号水调”,即指音调而言。宋玉灼《碧鸡漫志》卷四说:“《水调歌》:《理道要诀》所载唐乐曲南宫商,时号《水调》。予数见唐人说《水调》,各有不同,予因疑《水调》非曲名,乃俗呼音调之异名,今决矣。……按外史《铸机》云:‘王衍泛舟巡院中,舟子皆衣锦绣,自制《水调·银汉曲》。’此《水调》中制《银汉曲》也。王衍所制《银汗曲》,属《水调》乐部中之曲,故《银汉曲》前冠以《水调》。毛先舒《填词名解》卷三据此亦说:“《水调》者,一部乐之名也;《水调歌》者,一曲之名也。”
“水调歌头”,则是截取大曲《水调》的首章另倚新声而成。《填词名解》说:“歌头,又曲之始音,如‘六州歌头’‘氐州第一’之类。《海录碎事》云:‘炀帝开汴河,自造《水调》,其歌颇多,谓之《歌头》,首章之一解也。顾从敬《诗馀笺释》云:‘明皇欲幸蜀时,犹听唱《水调》,至‘唯有年年秋雁飞’,因潸然,叹峤真才子!不待曲终。’水调曲颇广,因歌止首解,故谓之《歌头》。或云南唐元宗留心内宠,击鞫无虚日。乐工杨花飞奏《水调》词,但唱‘南朝天子爱风流’一句,如是数四,以为讽谏。后人广其意为词,以其第一句,故称‘水调歌头’云。”“水调歌头”与唐人《水调》所属宫调不同。唐代的《水调》,属商调曲;宋代的“水调歌头”,则为中吕调(《碧鸡漫志》卷四)。故《词谱》卷二十三说:“凡大曲歌头,另倚新声也。”[1]
“水调歌头”一调,有不同异名。毛滂词名《元会曲》,张矩词名《凯歌》,吴文英词《江南好》,贺铸词名《台城游》,汪相如词名《水调歌》,姜夔词名《花犯念奴》,明杨慎词名《花犯》。
本 文 约 3400 字
阅 读 需 要
9 min
—
文 | 张建华
惟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经典。学*诗词经典,解密古今情感密码。
2020年,“中秋”“国庆”喜相逢,“合二为一”,双节同天。当中秋遇上国庆,这个小长假就注定是一场不*凡的相遇。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共话中秋团圆,共庆祖国华诞。
佳节共赏天上月,中秋团圆人间情。一轮皓月寄深情,经典诗词话佳节。诗词是最能传达我们内心情感的方式,也最能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丰富的情感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在这个难得的中秋国庆喜相逢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从那些年曾经诵读过的古诗词里解读、品味、触摸、感受中国人含蓄深沉的情感密码。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漂流在异乡的打工族、上学族或上班族,在中秋节即将来临之际,是不是又勾起了你对家乡的思念?都市万家灯火的时节,你是不是又想起了母亲的味道?
故乡是一道色香味俱全而又上好的美味佳肴,身在异乡的游子不得不去品尝。
人生代代无穷已,今月曾经照古人。一轮冰月照彻了游子所有的记忆,唤醒了游子淡淡的乡愁。就这样,千百年来,在李白的月光里,思乡之情早已融入了炎黄子孙的血脉,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情感图腾和心灵归依。
仰望那圆圆的中秋皓月,是否你的心底也有思念的忧伤;感受金风的清凉,可否别让流浪的灵魂在这个月夜彷徨?故乡的方向,是记忆深处最美的凝望。
中秋国庆双节将至,在外打拼的我们,自然也难免有思乡念亲之苦,如果可以,最好能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亲人;如果不能,也要打个电话,或者视频一下,向亲人报个*安。
因为,我们之所以思乡,是因为那是生育我们的故土,最重要的是,那里有哺育我们的父母,那是我们的根,我们的魂。
中秋月二首·其二
唐·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当高远的天空升起一轮明月,人们都说每个地方都肯定是一样的月色。可是他们哪里知道,千里之外的远方,又怎么会没有疾风暴雨呢?
位列“文章四友”之一,晚年被称为“文章宿老”的李峤,在年青时就颇有诗名,曾以风、月、雨、露等自然现象写过不少诗篇,时人争相传咏,尤以《中秋月》颇具哲理意味。
浩渺宇宙,灿烂星河,大千世界,变化万千。曾经沧海,巫山梦回,世上的事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都不可能一样。有的地方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有的地方却可能风雨交加、阴霾弥漫。
反观当前的学校教育,我们在教育学生时,为什么要用一种模式、一个标准去要求那些个性鲜明、思想鲜活的生命个体呢!
世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从来就不可能一成不变。同一时刻,不同地方,同一人物,不同时候,都有可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将一首中秋绝句小诗升华到曾经沧海、顿悟人生的高度,我们不难从中读出诗人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智慧哲思,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品味了唐诗和月亮的哲理之美。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明月寄相思,家国总关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点亮了诗人在中秋之夜对故乡的思念。诗人将国家的动荡和对家乡的思念联系在一起。对于杜甫来说,家国情怀总是萦绕在他的诗句中,中秋诗词也不例外。
中秋是一个月亮的狂欢,却也是一群“月饼”的孤单。千百年来,花好月圆人团圆的中秋佳节一直都是人们的温暖期盼,但总有一些人因工作职责所限,无法与家人团聚,依然坚守在岗位上。
为保卫国家安宁,保障交通畅通,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维持街巷整洁,边防战士、人民警察、医护人员、客运服务人员、清洁工人……有多少肩负使命的人,以岗为家、以国为家,把佳节团圆的机会让给了他人,把思乡之情化为了工作干劲。他们像光、像火,让中秋美、家国情温暖四方。
眼前的岁月静好,需要多少人负重前行;眼前的团圆背后,又有多少人选择了默默坚守。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不管是欢聚一堂,还是遥寄相思,千万家庭的“小确幸”,汇聚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中秋国庆喜相逢,在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之际,我们共赏一轮明月,共品一种家国情怀,凝聚无限奋斗伟力,才能不负这盛世,不负这新时代。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中秋团圆诗句经典古诗
1、禅边风味客边愁,馈我清光又满楼。——慧霖《闰中秋玩月》
2、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5、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6、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7、孤兔凄凉照水,晓风起、银河西转。——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8、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9、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10、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11、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12、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13、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4、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5、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16、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7、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8、何须如钩似玦,便相将、只有半菱花。——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19、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20、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1、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22、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3、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24、净洗浮空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25、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26、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27、隔翠幌银屏,新眉初画,半面犹遮。——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28、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29、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30、铜华沧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31、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32、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3、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34、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35、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36、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37、斟酌嫦娥,九秋宫殿冷。——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38、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39、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40、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41、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慳。——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42、人犹苦余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43、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44、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45、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46、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47、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8、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49、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50、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团圆喝酒的古诗
团圆的古诗
你团圆的古诗
关于团圆团圆幸福的古诗
团圆的古诗大全
团圆之情的古诗
团圆的诗词
团圆的古诗图片
写月团圆的古诗
团圆的诗句
酒里的团圆和祝福古诗词
团圆的古诗句
有关团圆的古诗
团圆的古诗词
团圆之欢的古诗
一家团圆的古诗
小学团圆的古诗
团圆诗句
团圆国庆的古诗
冬至团圆的古诗
团圆喜庆的古诗
团圆短句
团圆的句子
表达团圆的古诗
团圆的五言句古诗
难团圆的古诗文
描写团圆古诗的画
写团圆的古诗词
月的诗句古诗团圆
大团圆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