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播放的古诗

关于正在播放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正在播放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正在播放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正在播放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1k+) 语录(19k+) 说说(11k+) 名言(650) 诗词(1) 祝福(2k+) 心语(4k+)

  • 关于正月雪的古诗

  • 正月,古诗文
  • 关于正月雪的古诗(精选17首)

      古体诗是与*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体诗形成前,各种汉族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正月雪的古诗(精选17首),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野望

      唐代: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注释

      ⑴东皋(gāo):王绩诗人隐居的地方。薄暮:傍晚。薄,迫*。

      ⑵徙倚(xǐyǐ):徘徊,来回地走。依:归依。

      ⑶秋色:一作“春色”。

      ⑷落晖:落日。

      ⑸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

      ⑹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⑺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 ,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山野景致的五言律诗。诗风疏朴自然,于*淡中表现出王绩诗人"相顾无相识"的抑郁苦闷的心情,同齐梁以来绮靡浮艳的文学风*大异其趣。全诗洗尽铅华,为唐初诗苑吹进一股清新的气息,是王绩的代表作之一。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首二句以抒写情性为主。"东皋",泛指王绩家乡绛州龙门附*的水边高地,借用陶渊明(归去来辞)"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王绩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故而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这两句诗以**淡淡的叙述,首先推出薄薄暮色之中,王绩诗人兀立在东皋之上,举目四望,一种莫可明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涌上心头,使之无法*静下来,以此观景自然会涂上一层心理上的不*衡色彩,并为中间四句写景提供巧妙的铺垫。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是王绩诗人对眼前景观的粗线条的描绘,着重于色彩的透明度,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惟见落日的余晖,这是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纵使在淡淡的暮霭之中,人们还是能够感觉到山野间秋林、落晖的光与色的强烈辉映。接着,王绩诗人的笔锋又转向动的叙写:"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着力刻划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进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得自然而精警。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王绩诗人于一静一动的描写之中,把山山树树、牛犊猎马交织成一幅绝妙的艺术画卷。光线与色彩的调和,远景与*景的搭配,都显得那么白然和谐,令人不能不产生某种遐想,甚至忘情在安逸闲适的田野之中。

      可是,身临其境的王绩,他的感受远不能象田园王绩诗人那样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油然而生的却是某种茫然若失、孤独无依的情绪。"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这最后两句完全道出王绩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怅惘,既然在现实中找不到相知相识的朋友,那就只好追怀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上山釆薇的隐逸之士。有人评曰:"读《野望》篇,固知高士胸襟,超然物外,一腔隐情。千古自有知己。"((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正深得本诗的主旨。

      本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以情写景、借景言情的层层深化描写,把王绩诗人的孤寂彷徨之情与笼罩四野的秋色暮景巧妙的联结起来,给读者带来直觉的艺术观感和美的愉悦。诗中所蕴含的不尽之意,更使人们长久地咀嚼、回味。全诗语言质直清新,自然流畅,言浅味深,句句有力,为唐诗及后代诗歌语言的创新开辟先路。

      夜雪

      诗人:白居易

      原文: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赏析:

      在大自然众多的产儿中,雪可谓得天独厚。她以洁白晶莹的天赋丽质,装点关山的神奇本领,赢得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赞美。在令人目不暇接的咏雪篇章中,白居易这首《夜雪》,显得那么*凡,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是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这首诗新颖别致,首要在立意不俗。咏雪诗写夜雪的不多,这与雪本身的特点有关。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捉。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避开人们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写的手法,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

      “已讶衾枕冷”,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因为生活经验证明: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马上下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这里已感衾冷,可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写,句句写人,却处处点出夜雪。

      “夜夜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已。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 “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别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全诗诗境*易,浑成熨贴,无一点安排痕迹,也不假纤巧雕琢,这正是白居易诗歌固有的风格。

      江雪

      诗人: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

      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 ,

      独钓寒江雪 。

      诗人背景

      柳宗元,唐代诗人。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参加永贞变法,失败后屡被流放,最终在柳州刺史任上去世,后世又称“柳柳州”。他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也写得很好,古诗和韦应物齐名,世称“韦柳”。

    [阅读全文]...

2022-06-30 11:51:41
  • 七步诗古诗正确原文(古诗曹植七步诗)

  • 七步诗

    [ 三国·魏 ]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⑴持:用来。

    ⑵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⑶漉:过滤。

    ⑷菽(豉):豆。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⑸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⑹釜:锅。

    ⑺燃:燃烧

    ⑻泣:小声哭

    ⑼本:原本,本来。

    ⑽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⑾何:何必。

    曹植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阳武,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

    [阅读全文]...

2022-02-09 12:03:24
  • 正月十五夜古诗词

  • 正月十五
  • 正月十五夜古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正月十五夜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原文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译文翻译

      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

      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

      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

      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注释解释

      火树银花:比喻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焰火。特指上元节的灯景。此句对后世影响甚大,如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有:“东风夜放花千树……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红楼梦》十八回:“只见庭燎绕空,香雪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

      星桥:星津桥,天津三桥之一,“洛水贯都,以像星汉”此处或以星津桥指代天津三桥。”东都洛阳,洛水从西面流经上阳宫南,流到皇城端门外,分为三道,上各架桥,南为星津桥,中为天津桥,北为黄道桥 。开元年间,改修天津桥,星津桥毁,二桥合而为一。

      铁锁开:比喻京城开禁。唐朝都城都有宵禁,但在正月十五这天取消宵禁,连接洛水南岸的里坊区与洛北禁苑的天津桥、星津桥、黄道桥上的铁锁打开,任*民百姓通行。

      暗尘:暗中飞扬的尘土。

      逐人来:追随人流而来。

      游伎:歌女、*。一作“游骑(jì)”

      秾李:此处指观灯歌伎打扮得艳若桃李。《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落梅:曲调名。

      金吾:原指仪仗队或武器,此处指金吾卫,掌管京城戒备,禁人夜行的官名,汉代置。《唐两京新记》云:”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若昼日。”

      不禁夜:指取消宵禁。唐时,京城每天晚上都要*,对私自夜行者处以重罚。一年只有三天例外,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玉漏:古代用玉做的计时器皿,即滴漏。

      创作背景

      苏味道武则天时居相位数年,居洛阳次北宣风坊。此诗大约作于武则天神龙元年正月(705年),描写的即是武则天时期神都元夜的景象。也有学者认为,此诗作于武则天长安元年(也即大足元年正月,701年)。

      诗文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记载:每年这天晚上,长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照例不*,看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的车马喧阗,市民们的歌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

      春天刚刚才透露一点消息,还不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可是明灯错落,在大路两旁、园林深处映射出灿烂的`辉光,简直象明艳的花朵一样。从“火树银花”的形容,我们不难想象,这是多么奇丽的夜景!说“火树银花合”,因为四望如一的缘故。王维《终南山》“白云回望合”,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的“合”,用意相同,措语之妙,可能是从这里得到启发的。由于到处任人通行,所以城门也开了铁锁。崔液《上元夜》诗有句云:“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可与此相印证。城关外面是城河,这里的桥,即指城河上的桥。这桥*日是黑沈沈的,今天换上了节日的新装,点缀着无数的明灯。灯影照耀,城河望去有如天上的星河,所以也就把桥说成“星桥”了。“火树”“银花”“星桥”都写灯光,诗人的鸟瞰,首先从这儿着笔,总摄全篇;同时,在“星桥铁锁开”这句话里说出游人之盛,这样,下面就很自然地过渡到节日风光的具体描绘。

      人潮一阵阵地涌着,马蹄下飞扬的尘土也看不清;月光照到人们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哪儿都能看到明月当头。原来这灯火辉煌的佳节,正是风清月白的良宵。在灯影月光的映照下,花枝招展的歌妓们打扮得分外美丽,她们一面走,一面唱着《梅花落》的曲调。长安城里的元宵,真是观赏不尽的。所谓“欢娱苦日短”,不知不觉便到了深更时分,然而人们却仍然怀着无限留恋的心情,希望这一年一度的元宵之夜不要匆匆地过去。“金吾不禁”二句,用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心理描绘,来结束全篇,言尽而意不尽,读之使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这诗于镂金错采之中,显得韵致流溢,也在于此。

    [阅读全文]...

2022-06-05 00:55:23
  • 正能量的励志古诗词

  • 励志,正能量,写作
  • 正能量的励志古诗词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正能量的励志古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1、长歌行

      佚名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代出自蓟北门行

      鲍照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3、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浪淘沙

      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5、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壮士篇

      张华

      天地相震荡,回薄不知穷。

      人物禀常格,有始必有终。

      年时俯仰过,功名宜速崇。

      壮士怀愤激,安能守虚冲?

      乘我大宛马,抚我繁弱弓。

      长剑横九野,高冠拂玄穹。

      慷慨成素霓,啸咤起清风。

      震响骇八荒,奋威曜四戎。

      濯鳞沧海畔,驰骋大漠中。

      独步圣明世,四海称英雄。

      7、赠萧瑀

    [阅读全文]...

2022-07-05 00:43:49
  • 正月十五夜古诗词

  • 正月十五,阅读,文学
  • 正月十五夜古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正月十五夜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原文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译文翻译

      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

      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

      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

      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注释解释

      火树银花:比喻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焰火。特指上元节的灯景。此句对后世影响甚大,如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有:“东风夜放花千树……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红楼梦》十八回:“只见庭燎绕空,香雪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

      星桥:星津桥,天津三桥之一,“洛水贯都,以像星汉”此处或以星津桥指代天津三桥。”东都洛阳,洛水从西面流经上阳宫南,流到皇城端门外,分为三道,上各架桥,南为星津桥,中为天津桥,北为黄道桥 。开元年间,改修天津桥,星津桥毁,二桥合而为一。

      铁锁开:比喻京城开禁。唐朝都城都有宵禁,但在正月十五这天取消宵禁,连接洛水南岸的里坊区与洛北禁苑的天津桥、星津桥、黄道桥上的铁锁打开,任*民百姓通行。

      暗尘:暗中飞扬的尘土。

      逐人来:追随人流而来。

      游伎:歌女、舞女。一作“游骑(jì)”

      秾李:此处指观灯歌伎打扮得艳若桃李。《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落梅:曲调名。

      金吾:原指仪仗队或武器,此处指金吾卫,掌管京城戒备,禁人夜行的官名,汉代置。《唐两京新记》云:”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若昼日。”

      不禁夜:指取消宵禁。唐时,京城每天晚上都要*,对私自夜行者处以重罚。一年只有三天例外,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玉漏:古代用玉做的计时器皿,即滴漏。

      创作背景

      苏味道武则天时居相位数年,居洛阳次北宣风坊。此诗大约作于武则天神龙元年正月(705年),描写的即是武则天时期神都元夜的景象。也有学者认为,此诗作于武则天长安元年(也即大足元年正月,701年)。

      诗文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记载:每年这天晚上,长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照例不*,看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的车马喧阗,市民们的歌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

      春天刚刚才透露一点消息,还不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可是明灯错落,在大路两旁、园林深处映射出灿烂的`辉光,简直象明艳的花朵一样。从“火树银花”的形容,我们不难想象,这是多么奇丽的夜景!说“火树银花合”,因为四望如一的缘故。王维《终南山》“白云回望合”,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的“合”,用意相同,措语之妙,可能是从这里得到启发的。由于到处任人通行,所以城门也开了铁锁。崔液《上元夜》诗有句云:“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可与此相印证。城关外面是城河,这里的桥,即指城河上的桥。这桥*日是黑沈沈的,今天换上了节日的新装,点缀着无数的明灯。灯影照耀,城河望去有如天上的星河,所以也就把桥说成“星桥”了。“火树”“银花”“星桥”都写灯光,诗人的鸟瞰,首先从这儿着笔,总摄全篇;同时,在“星桥铁锁开”这句话里说出游人之盛,这样,下面就很自然地过渡到节日风光的具体描绘。

      人潮一阵阵地涌着,马蹄下飞扬的尘土也看不清;月光照到人们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哪儿都能看到明月当头。原来这灯火辉煌的佳节,正是风清月白的良宵。在灯影月光的映照下,花枝招展的歌妓们打扮得分外美丽,她们一面走,一面唱着《梅花落》的曲调。长安城里的元宵,真是观赏不尽的。所谓“欢娱苦日短”,不知不觉便到了深更时分,然而人们却仍然怀着无限留恋的心情,希望这一年一度的元宵之夜不要匆匆地过去。“金吾不禁”二句,用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心理描绘,来结束全篇,言尽而意不尽,读之使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这诗于镂金错采之中,显得韵致流溢,也在于此。

    [阅读全文]...

2022-06-01 04:07:37
  • 正月十五夜灯古诗赏析

  • 正月十五,文学
  • 正月十五夜灯古诗赏析

      本诗描写 家家出门、万人空巷、尽情而来、尽兴方归闹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灯节成为了最有诗意,最为消魂的时刻。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正月十五夜灯古诗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正月十五夜灯

      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翻译/译文

      千门,形容宫毁群建筑宏伟,众多,千门万户。如杜甫《哀江头》:“江头宫殿锁于门”。

      内人,宫中歌午艺妓,入宜春院,称“内人”。

      著,同着,犹“有”。此句形容歌声高唱入云,又兼喻歌乐声悦耳动听,宛若仙乐下凡。

      赏析/鉴赏

      本诗描写的是家家出门、万人空巷、尽情而来、尽兴方归闹上元夜旳情景,使上元灯节成为了最有诗意,最为消魂旳时刻。

      唐宫内万灯齐明,舞衲联翩,歌声入云,有鸟瞰式全景、有特写武*景,场面壮观,气象恢宏。

      千门开锁万灯明:“千门开锁”就是指很多门地锁都打开了,“千门”泛指很多门,门锁都打开了即人都出门了。

      “万灯明”万灯,泛指很多灯的,明则是亮起来了的。正月中旬动帝京:“正月中旬”正月旳中旬就是指正月十五。“动”震动。形容热闹。“帝京”是指京城、国都百内人连袖舞:“三百内人”应该是指很多旳宫女。“三百”也是形容人数众多旳,非实指。“连袖舞”是指一时天上著词声跳舞。“一时”是说当时,“天上著词声”是指人间旳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也是极言歌舞旳热闹和盛大,以及街上人数旳众多,声可直传天上。

      作者简介

      张祜(生卒年不详),字承吉,邢台清河(一说山东德州)人,唐代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创作背景

      这首七言绝句是作者为正月十五元宵节所作。元宵节自汉朝起便有燃灯的*俗,到了作者所生活的唐代,这一*俗已发展得十分兴盛,从宫廷到民间,几乎处处都挂着或大或小、各种形状的灯笼,街上还会建造展示高大的灯楼、灯树等,人们亦纷纷出门去赏灯、赛灯、猜灯谜,热闹非凡。

    [阅读全文]...

2022-06-19 15:48:53
  • 石灰吟古诗正确原文的翻译(人教版石灰吟的古诗)

  • 每每高声念起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时,我的内心也随着诗歌起伏,充满了激情和力量,一首小小的诗歌,却赋予了普普通通的一块石头丰富的内涵,让它有了骨肉,有了灵魂,更有了生命的意义。

    关于生命的意义,一直都是我们每一个人值得深思并探讨的一个问题,在我看来,《石灰吟》这首诗已给了我们答案,但每个人的角度和见识不同,看法和结论也不一样。无可厚非,本来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表面上是咏物,实际上却是喻人,通过石灰石千锤万凿开采后,进入石灰窑里煅烧,最后烧成生石灰,又化成洁白的石灰,对这一系列的生产变化过程,很多人从它身上看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而我则看到了石灰沉默无言而又阻挡不住的爆发力。

    而人要有这种爆发力,则需要耐得住一切非于常人的磨难,也许,这就是我从石灰身上解读的生命意义。

    如果没有接触渔业生产,我想我是没有机会,也不会想起这样的一块朴实的石头,究竟它这样*凡的外面下,到底有多大的诱惑力让人去关注它?很多人是想不起它,是因为不了解它,也因为它的外表丝毫不起眼,而我因长期接触,更了解它的*性和特点,同时,对它有更深刻的解读它内在的看不见的人生哲学。

    养锦鲤,会常用到生石灰,比如现在这个季节,春季是细菌病毒多发季节,如果说人类容易得流感,而在水里的鱼就容易得水霉烂身等疾病,一旦爆发,来势凶猛,有时会全军覆没,所以对于消毒用药这一块,我们都格外小心,一般情况下,我们更偏重使用生石灰消毒,可以调解水的酸碱度。

    石灰,在工业生产上常用于建筑行业,比如调浆批灰,砌砖等,那是熟石灰,而在渔业上的应用,主要是消毒杀菌,必须是生石灰。

    对于生石灰,我一直怀揣敬畏之心,别看它紧绷绷硬梆梆的白色石头,其实,它的“内心”是充满活力和张力的,在它*静、看似不起眼的外表下,内里裹着一股强大的爆发力,一股紧绷迸发的生命力,在我看来,生石灰不是死的石头,它是活着的石头!

    认识它,是在小学时的一次课外阅读,因为好奇 ,我做了个石灰投水的实验,书上明说不能放置玻璃瓶里,可我想知道放在玻璃瓶里会是一种怎么样的场景,“轰”的一声巨响,玻璃瓶爆开炸裂,结果我吓懵了,但是没有变傻,胆子反倒更大了。

    从此,我知道它是一个蕴含很大能量的家伙,是不可小觑的。后来,明明喜欢文科,又偏跑去读理科,查明当年玻璃瓶“爆炸”的真相,知道了石灰遇水是个放热的过程……理科知识,确实帮我解开了很多自然现象的谜疑。

    对我的职业,很多人带着不解或鄙夷,他们说我:“你完全可以去做老师或是靠嘴巴这样的脑力劳动谋生,为什么偏要去养鱼靠体力谋生,累死累活图什么?晒得黑不溜秋的样子你对得起自己吗?”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宁可放弃很多本来看似舒适的机会,也要这样倒腾自己,即便耳边有无数个声音在说道,最终,我也只会听从自己的声音,因为,我坚信长期坚持做一件事,你注定会成功的!

    这就如一条路,很长,很远,你要走很久,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要经过泥潭、草地、山路,森林;可能要爬坡滚坡,所以只有坚持走下去,才有机会走得更远,就如养鱼这条道,我已经持续走了十个年头,而在这期间,有时候遇到洪水冲击,十几亩的鱼苗被无情冲走了,有时候半夜断电了,第二天起来看到满池水的龙鱼凄惨地浮在水面,自己顿时嚎啕大哭,有时候冬春季节满池鱼爆发鱼病,感觉那么无力又那么无助……

    我们就像进入了熔炉,烧到一无所有,现在回想起来,也许这种持续不断地打压,其实却是在强化人的意志力和内力,终于在失败和教训中不断的摸索和总结闯出了一片天地,真的,能量的积蓄始终会在某一天爆发,但是你必须要耐得住经受那样的磨难,才能等到那个时间。即使我的手指变粗了,皮肤晒黑了,但是鱼变大了,我的内心更充盈了,更坚强了,也许是经受风吹雨淋的原因,我反而更加坚定地走在这条道路上。

    我愿意经受各种磨难,愿意不断摔倒又不断爬起!人生仅有一次生命,我想深刻地体会这种挫折人生的意义。我喜欢的一个女作家兼心理医生毕淑敏说过,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是,我们每一个人要为自己确立一个意义!

    你为什么而活着?为什么你是逆着生长?我一直在问自己,我自己却回答不上来。

    如果一块石灰石,不放进熔炉里煅烧,它的一生都只是一块再普通不过的石头,或许也没有什么价值,而进入熔炉里烈火焚烧过的石灰,它的价值更是让你刮目相看。现今市场上,好的生石灰1400元/吨,好的煤,比如云南煤,不过800/吨,显然的,生石灰比云南煤还贵!

    为什么一块生石头可以卖得那么贵?听贩卖生石灰的老板说,生石灰是分级别的,要看它的纯度和产地,纯度高的石头更有料,能量更大,价格越高!相反,纯度越低,能量越低,价格就越低。比如武鸣石杂质多,上林石杂质少,故更为优质。石灰石开采出来以后,要放在窑里用煤煅烧3个月,日日夜夜不断地烧,吸收了足够能量,终得以出炉。

    这些干燥紧致的有点发黄的白色的石灰在我面前,就像我的老伙计一样,有着高贵的灵魂。我们,就这样面对面地无言对话,我一瓢一瓢舀水泼,它就吱吱的回应,看着它先是热气蒸腾,然后从一块块完整的石头慢慢开裂、化粉,从它化粉的过程,没有一丝瑕疵,它像努力地回答了我的问话。

    泰戈尔曾经说过,今天你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当你不折不挠地坚定走自己的路的时候,最终,你会像生石灰一样,遇到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发出你的热,你的能量,遇见光明的到来。

    *庸的人只有一条命,优秀的人有两条命叫性命和生命,卓越的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

    [阅读全文]...

2021-12-03 10:47:50
  • 关于正月雪的古诗(精选17首)

  • 正月
  • 关于正月雪的古诗(精选17首)

      古体诗是与*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体诗形成前,各种汉族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正月雪的古诗(精选17首),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野望

      唐代: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注释

      ⑴东皋(gāo):王绩诗人隐居的地方。薄暮:傍晚。薄,迫*。

      ⑵徙倚(xǐyǐ):徘徊,来回地走。依:归依。

      ⑶秋色:一作“春色”。

      ⑷落晖:落日。

      ⑸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

      ⑹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⑺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 ,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山野景致的五言律诗。诗风疏朴自然,于*淡中表现出王绩诗人"相顾无相识"的抑郁苦闷的心情,同齐梁以来绮靡浮艳的文学风*大异其趣。全诗洗尽铅华,为唐初诗苑吹进一股清新的气息,是王绩的代表作之一。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首二句以抒写情性为主。"东皋",泛指王绩家乡绛州龙门附*的水边高地,借用陶渊明(归去来辞)"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王绩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故而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这两句诗以**淡淡的叙述,首先推出薄薄暮色之中,王绩诗人兀立在东皋之上,举目四望,一种莫可明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涌上心头,使之无法*静下来,以此观景自然会涂上一层心理上的不*衡色彩,并为中间四句写景提供巧妙的铺垫。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是王绩诗人对眼前景观的粗线条的描绘,着重于色彩的透明度,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惟见落日的余晖,这是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纵使在淡淡的暮霭之中,人们还是能够感觉到山野间秋林、落晖的光与色的强烈辉映。接着,王绩诗人的笔锋又转向动的叙写:"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着力刻划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进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得自然而精警。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王绩诗人于一静一动的描写之中,把山山树树、牛犊猎马交织成一幅绝妙的艺术画卷。光线与色彩的调和,远景与*景的搭配,都显得那么白然和谐,令人不能不产生某种遐想,甚至忘情在安逸闲适的田野之中。

      可是,身临其境的王绩,他的感受远不能象田园王绩诗人那样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油然而生的却是某种茫然若失、孤独无依的情绪。"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这最后两句完全道出王绩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怅惘,既然在现实中找不到相知相识的朋友,那就只好追怀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上山釆薇的隐逸之士。有人评曰:"读《野望》篇,固知高士胸襟,超然物外,一腔隐情。千古自有知己。"((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正深得本诗的主旨。

      本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以情写景、借景言情的层层深化描写,把王绩诗人的孤寂彷徨之情与笼罩四野的秋色暮景巧妙的联结起来,给读者带来直觉的艺术观感和美的愉悦。诗中所蕴含的不尽之意,更使人们长久地咀嚼、回味。全诗语言质直清新,自然流畅,言浅味深,句句有力,为唐诗及后代诗歌语言的创新开辟先路。

      夜雪

      诗人:白居易

      原文: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赏析:

      在大自然众多的产儿中,雪可谓得天独厚。她以洁白晶莹的天赋丽质,装点关山的神奇本领,赢得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赞美。在令人目不暇接的咏雪篇章中,白居易这首《夜雪》,显得那么*凡,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是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这首诗新颖别致,首要在立意不俗。咏雪诗写夜雪的不多,这与雪本身的特点有关。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捉。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避开人们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写的手法,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

      “已讶衾枕冷”,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因为生活经验证明: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马上下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这里已感衾冷,可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写,句句写人,却处处点出夜雪。

      “夜夜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已。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 “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别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全诗诗境*易,浑成熨贴,无一点安排痕迹,也不假纤巧雕琢,这正是白居易诗歌固有的风格。

      江雪

      诗人: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

      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 ,

      独钓寒江雪 。

      诗人背景

      柳宗元,唐代诗人。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参加永贞变法,失败后屡被流放,最终在柳州刺史任上去世,后世又称“柳柳州”。他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也写得很好,古诗和韦应物齐名,世称“韦柳”。

    [阅读全文]...

2022-02-22 22:23:45
  • 元宵月正圆古诗(精选17首)

  • 元宵
  • 元宵月正圆古诗(精选17首)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元宵月正圆古诗(精选17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2、《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3、《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杨广

      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4、《元夜》

      宋朱淑真

      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

      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

      但愿暂*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

      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5、《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6、《蝶恋花·密州上元》

      宋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7、《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8、《灯市行》

      南宋范成大

      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灯影戏。

      春前腊后天好晴,已向街头作灯市。

      叠玉千丝似鬼工,剪罗万眼人力穷。

      两品争新最先出,不待三五迎东风。

      儿郎种麦荷锄倦,偷闲也向城中看。

      酒垆博簺杂歌呼,夜夜长如正月半。

      灾伤不及什之三,岁寒民气如春酣。

    [阅读全文]...

2022-02-14 03:40:17
正在播放的古诗 - 句子
正在播放的古诗 - 语录
正在播放的古诗 - 说说
正在播放的古诗 - 名言
正在播放的古诗 - 诗词
正在播放的古诗 - 祝福
正在播放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