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经中形容女子美好的句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诗经中形容女子美好的句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诗经中形容女子美好的句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诗经中形容女子美好的句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诗经》中绝美女性非常的多。那些貌美如花、体态轻盈的女性常常以水为背景,她们的活动地点如劳动、恋爱、相思大多是在水边进行,春*漫的溱洧水边,迷茫浩淼的汉水之滨,清澈澄明的淇水边,在洋溢着自然生命气息的水边,天然健康的女性焕发出广泛的活力和柔美,她们神态似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波光流转,顾盼生辉。她们轻盈体态,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匀称舒展富有优美的曲线。
《诗经》中的少女是天真活泼、胆大真诚的。
周代尚未受到封建礼教的禁锢,男女之间的恋爱与婚姻是相对洒脱自然的。
《召南·摽有梅》中:“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求我庶士,迨其谓之。”真挚与坦诚跃然纸上,她渴望爱情,就坦率地表白,就主动、大胆地追求。
《邶风·静女》中美丽的静女原本和情郎约好在僻静的城隅相会,但调皮的她一来到这儿就藏了起来,使痴情的小伙子焦急万分、“搔首踟蹰”,不知如何是好,这情景使少女再也不忍心藏下去了,出现并送给他一个“彤管”作为礼物,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
《郑风·褰裳》中那个戏谑情人的女子站在河这边对着河那岸的情人大喊:“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她的话好像是开玩笑却又饱含真情,让恋人用“褰裳”涉水这一行动来证实爱情的真诚,这种试探包含着对恋人主动大胆的追求。
《陈风·月出》中表现女性的如月之美则第一次传达了月亮和女性之间的对应关系,“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勾画出一位想象中的在月光下婆娑起舞的美人。“月光和美人交相映衬,使女子的容色之美和体态之美,融入朦胧月色之中,使‘佼人’增加了一层神秘感,具有一种朦胧的美。月亮柔和、随意的光辉唤起了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更加强烈大胆地表现了真挚的情怀。
到了《王风·大车》中:“岂不尔思?畏子不奔”,在自由的爱情得不到家庭、社会承认的情况下,是女子首先向情郎提出私奔,甚至为了打消情郎的犹豫与胆怯,她指天发誓即使生不能同室,死也要同穴,表示自己生死不渝的爱。为了能与自己心爱的人结合,她顶着巨大的社会压力,甚至不惜“拿生命孤注一掷”,这样坚定的爱情追求、大胆的爱情表白,今天读来仍使人为之心动神摇。
《诗经》中的出嫁女子是素淡典雅、清秀端庄的。
《卫风·硕人》是迎娶场面的生动写照,庄姜身著麻纱罩衣嫁到卫国,因其面貌的娇美和服装的雅素而特别引人注目,并使观赏者大饱眼福,赞叹不已。庄姜“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连续四个形象的比喻,用以突出手肤颈齿的洁白。庄姜作为新娘,她的皮肤颜色和麻纱罩衫协调一致,二者相互辉映,构成了清秀、素淡的形象。
《鄘风·君子偕老》赞美一位贵族妇女的服饰和容貌,其中写道:“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瑳,玉色鲜明洁白貌。展,古代后妃及命妇穿的一种礼服,一般都是白色的。绉絺,细葛布做的单衣。绁袢,夏天穿的白色内衣。她的礼服玉色般鲜明洁白,细葛布单衫下面是白色内衣。诗中出现的贵族夫人从内到外都是白色衣服,以此表明她高贵的身份。展衣是白色礼服,用于社交场合,对于女性来说,白色是庄重和谐的象征。
《诗经》还有在家服侍丈夫、照看子女父母的家庭主妇,她们是那么的温柔、坚贞、贤良淑德。《郑风·女曰鸡鸣》中“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写夫妻生活和谐如琴瑟偕鸣,两人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虽然人的审美各有偏爱,但这些美好的女性形象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
诗经中描写女子的句子
1、野有死,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2、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3、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4、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5、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6、裙裙旋旋手迢迢,不趋音色自趋娇……一时偷眼为回腰。
7、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B瑁@鲔发发。葭I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A。
8、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9、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10、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11、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12、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13、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14、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15、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16、到水月情仇,万花相映正乱,为情所困已陷。
17、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8、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孙痫稹5云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19、如柔荑,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20、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c。
21、林有朴蔌,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22、翘翘错薪,言刈其篓。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23、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24、想当年,相见倾心笑,冰凝梦中人,美人依旧。
25、红妆倾心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更销魂。
26、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
27、明媚娇艳众人怜。芙蓉花开,紫气东来。
28、野有蔓草,零露`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29、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30、山有榛,隰(xí)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31、绿兮衣兮,绿衣黄裹。绿兮衣兮,绿衣黄裳。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32、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33、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34、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5、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36、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37、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
38、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39、罗衣何飘u,轻裾随风还。
40、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41、淡妆多态流艳,初相见,娇无奈。
42、金缕玉衣,翩翩如素娥,浓妆淡抹总相宜。
43、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
44、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45、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三爵钗,腰佩翠琅。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顾眄遗光采,长啸气若兰。
46、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
47、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48、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49、六宫粉黛无颜色,再唱黄昏美人吟!
50、硕人其颀,衣锦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诗经中描写女子爱情的诗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经中描写女子爱情的诗,欢迎阅览。
周南·关雎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第一章四句是总述,描写了小伙子“在河之州”由关雎之声而引起对漂亮苗条的姑娘的爱慕之情。“睢鸠”预示着男女爱情的和谐专一。第二章八句写求爱、思恋过程,“君子”想追求“淑女”,但却“求之不得”,陷入了朝思暮想、寝食不安的苦恋情形。
第三章八句主要是写抒情主人公的幻觉,仿佛和那个姑娘结成了情侣,共同享受着和谐、欢乐的婚后生活。
——
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
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子衿》写的是女子等待男子,表现女子等待男子的焦急心情。《采葛》写的是男子等待女子,表现男子期盼着与女子见面的焦急心情。
整诗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这里有一个感情的渐进过程:三个月……三个季度……三年。“三秋”是指三个季度。
——
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是一首描写男女互赠定情物,表示相互爱慕的篇章,充满了和谐、明媚、秀雅、甜蜜的情致。投:投赠,赠送。
青年男女之间互赠信物,是古代民间的一种求爱方式。现在有些民族仍有此*俗。木瓜:植物名,果实椭圆。琼:赤玉,又是美玉的通称。琚:佩玉名。“琼琚”和下二章的“琼瑶”、“琼玖”都是泛指佩玉而言。
——
郑风·狡童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爱上一个年轻小伙子,不知什么原因,两个人产生了误解,小伙子对她冷淡了,于是姑娘唱起了这首歌。那个小帅哥,不跟我说话了。因为他的原因,使我饭都想吃了,气都气饱了。
那个小帅哥,不和我一起吃饭了。因为他的缘故,使我觉都睡不安。恋爱过程是男女双方不同思想、性格、感情在逐渐了解中取得和谐一致的过程。
因此,即使没有环境的阻碍,中间也不免有所矛盾。也许偶尔因为一句话也会闹个小别扭,赌气不再和对方说话。
——
召南·摽有梅
摽(biào)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dài)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jì)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这是一首委婉而大胆的求爱诗。当梅子还很多的时候,既女子年龄还小不着急婚嫁的时候,她希望小伙子挑个吉祥日子向她求爱。
很妙的是女子感情的变化,越来越急切——这里描写的少女,到了一定的年龄,如果还没有男子追求,她们就会大胆地毫无顾忌地向男子主动求爱:“求我庶士,迨其谓之!”这是怎样的女子啊! 她渴望爱情,就坦率地表白,就主动、大胆地追求。
郑风·将仲子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这是描写了一位女子婉拒情人越墙前来幽会的诗。她的内心是爱他的,但又担心被家长及他人发觉而受到指责与迫害,因此发出了对心爱男子的规劝。
全诗语真情苦,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爱情的自然流露渔业表白充满了甜蜜,然而现实却给人们的感情增加了许多束缚。在那个时代,男女的婚姻大事已经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参与,不再是完全的自由的了。
大家也许都读过一些诗句是关于赞美女子的诗句,但有那些才是日常中能用上的呢,以下诗经中赞美女子的`诗句让大家学*一下。
诗经中赞美女子的诗句(1)
1.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3.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4.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5. 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6.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7.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8.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9.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10.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11. 绿兮衣兮,绿衣黄裹。绿兮衣兮,绿衣黄裳。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1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3. 林有朴蔌,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诗经中赞美女子的诗句(2)
《渔家傲》宋.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
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珑珑
地,共赏金尊沈绿蚁。
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东飞伯劳歌》南北. 萧衍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
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箔脂粉香。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
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
《古艳诗》唐. 卢纶
残妆色浅髻鬟开,笑映朱帘觑客来。
推醉唯知弄花钿,潘郎不敢使人催。
自拈裙带结同心,暖处偏知香气深。
爱捉狂夫问闲事,不知歌舞用黄金。
《朝上清歌》唐. 顾况
洁眼朝上清,绿景开紫霞。皇皇紫微君,左右皆灵娥。
曼声流睇,和清歌些;至阳无谖,其乐多些;旌盖飒沓,
箫鼓和些;金凤玉麟,郁骈罗些;反风名香,香气遐些;
琼田瑶草,寿无涯些;君著玉衣,升玉车些;欲降琼宫,
玉女家些;其桃千年,始著花些。萧寥天清而灭云,
目琼琼兮情感。佩随香兮夜闻,肃肃兮愔愔。
启天和兮洞灵心,和为丹兮云为马。
君乘之觞于瑶池之上兮,三光罗列而在下。
桃花一直被用来比喻女子的容颜,女子貌美,常会被形容“面若桃花”或“艳若桃李”。几乎毫无争议,美人本就该和桃花相媲美,春秋时著名的美人息夫人,别名就叫作桃花夫人。
之所以以桃花喻美人,不仅仅是因为桃花外形美,还因为它那种独特的浪漫气息。在香草美人的遥远年代,一入了春,山坡上,泉水边,还有大户人家的后花园中,大片大片的粉色绽放出令人窒息的美。这就不奇怪为什么很多古装剧中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热恋的男女在桃花林中海誓山盟,人面桃花,花香怡人。
所以,桃花一直以来是文人墨客喜爱吟咏的对象。在诗词中,有关桃花的诗词数不胜数。如“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依旧笑春风”、“桃花依旧笑春风”、“桃花帘外开仍旧”等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更是把桃花的美融进人们心目中理想国之中,“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可以想象其意境,把桃花的美诠释得淋漓尽致。
桃花不仅可以比喻美人,还蕴含着浪漫美好氛围,还是爱情的象征。人们常说桃花运,就是因为桃花能给人带来爱情的机遇。有了桃花的祝福,相信你会很快拥有你自己的爱情。所以,它的花语是爱情的俘虏。
此等美好的花,中国历史上,首先用桃花比喻美人等美好寓意的就是出自于《诗经·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首诗的意思是:“茂盛桃树嫩枝芽,开着鲜艳粉红花。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和顺。茂盛桃树嫩枝芽,桃子结得肥又大。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美满。茂盛桃树嫩枝芽,叶子浓密有光华。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人幸福。”
《周南·桃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一般认为这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通篇以桃花起兴,以桃花喻美人,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全诗语言精练优美,不仅巧妙地将“室家”变化为各种倒文和同义词,而且反复用一“宜”字,揭示了新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
第一章“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把年轻女子比喻成桃花,桃花的绚丽多彩体现女子对于这次婚姻很是满意,笑开了花。把美丽的女子比喻成桃花更加形象地地将女子的美丽给展现在读者的脑海里。女子为何会对此次婚姻很满意?是因为女子愿意加到这家去,说明女子的梦中情人在这儿。
第二章“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则是表示对婚后的祝愿。桃花开后,自然结果。诗人说桃树果实累累,桃子结得又肥又大,此乃象征着新娘早生贵子,儿孙满堂。
第三章“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歌咏桃花的“其叶蓁蓁”,以桃树上结满硕大的果实体现家中儿孙满堂,吉祥之兆。这一章描述出了我们中国古代多子多孙为幸福家庭的象征。
在传统文学当中,植物的“结子”往往是和“叶”有关的,枝叶茂密,结子丰硕,像杜牧有“绿叶成荫子满枝”的诗句。华与实在古典文学当中是对立的两方,一般情况下“华艳者鲜实”,而古人往往重实而轻华。但既然“桃花”这种意象有“华实”统一的特性,自然就会被文学作品所歌咏了。
这首诗,层层递进,先是写花,灼灼其华,花的美;然后说果,有蕡其实,果实硕大。再说叶,其叶蓁蓁,树叶繁茂。这是有递进关系的。以花的灿烂,比喻这个婚姻现实的美好。用硕大的果实,来比喻这场婚姻会多子多福。
这首诗,默默的读几遍,然后展开想象的画卷,你会看到千年前,在那桃花盛开的时候,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千年的风从那片“灼灼”的桃林中穿过,摇曳着艳丽的桃花,婀娜着多姿的桃枝,似乎有醉人的馨香随风破卷,扑面而来。但你分不清这是什么香,因为你仔细去看,在桃花丛中,隐约着一个款款移动的女子,少女的清香与花香混揉在一起,这是快乐的味道。
于是,吟诵《桃夭》,不喝也醉了。清姚际恒评论此诗说:“桃花色最艳,故以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自古,漂亮的女子总是受到超常的宠爱,文学更是不吝字墨,推波助澜。无论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还是“玉腕枕香腮,桃花脸上开。”,读起来,总不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更意浓神*,耐人玩味。
形容女子美好诗句
1、胪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2、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3、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4、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
5、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6、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7、皎若太阳升朝霞,灼若芙渠出鸿波。
8、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9、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轻风。
10、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11、普天壤其无俪,旷千载而特生。
12、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13、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14、有女妖且丽,裴回湘水湄。水湄兰杜芳,采之将寄谁。
15、闭月羞花怨,沉鱼落雁愁。
16、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
17、次女本应天上有,人间难得机会闻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18、照花前后镜,花面相交映。
19、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20、委委佗佗美也,皆佳丽美艳之貌。
21、红颜落雁香空老,残梦依稀化逝花。
22、翩若轻云出岫,携佳人兮步迟迟腰肢袅娜似弱柳。
23、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24、微晕红潮一线,拂向桃腮红,两颊笑涡霞光荡漾。
25、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26、沉鱼落雁鸟惊喧,羞花闭月花愁颤。
27、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枝头二月初。
28、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29、貂婵拜月闭冰盘,佳丽忧民叹国残。
30、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31、眉似远山不描而黛,唇若涂砂不点而朱。
32、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33、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
34、减一分太短,增一分太长。不朱面若花,不粉肌如霜。色为天下艳,心乃女中郎。
35、佳人自鞚玉花骢,翩若惊燕踏飞龙。
36、镜中貌,月下影,隔帘形,睡初醒。
37、肤如凝脂,吹弹可破,如丝绸之光滑,芦苇之柔韧!
38、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39、梦笑开娇靥,眼鬟压落花;簟生玉腕,香汗浸红纱。
40、在在飞花尽是侬,不留一点旧时容。何当大计出关右,满盏干戈红袖中。
41、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42、美女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43、淡白梨花面,轻盈杨柳腰娴静以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44、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忆儿家。效颦莫笑东邻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45、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46、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47、低鬟向绮*,举袖拂花黄,烛送空回影,衫传箧里香,当由好留客,故作舞衣长。
48、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49、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50、共道幽香闻十里,绝知芳誉亘千乡。
1、胪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2、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3、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4、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
5、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6、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7、皎若太阳升朝霞,灼若芙渠出鸿波。
8、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9、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轻风。
10、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11、普天壤其无俪,旷千载而特生。
12、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13、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14、有女妖且丽,裴回湘水湄。水湄兰杜芳,采之将寄谁。
15、闭月羞花怨,沉鱼落雁愁。
16、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
17、次女本应天上有,人间难得机会闻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18、照花前后镜,花面相交映。
19、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20、委委佗佗美也,皆佳丽美艳之貌。
21、红颜落雁香空老,残梦依稀化逝花。
22、翩若轻云出岫,携佳人兮步迟迟腰肢袅娜似弱柳。
23、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24、微晕红潮一线,拂向桃腮红,两颊笑涡霞光荡漾。
25、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26、沉鱼落雁鸟惊喧,羞花闭月花愁颤。
27、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枝头二月初。
28、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29、貂婵拜月闭冰盘,佳丽忧民叹国残。
30、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31、眉似远山不描而黛,唇若涂砂不点而朱。
32、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33、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
34、减一分太短,增一分太长。不朱面若花,不粉肌如霜。色为天下艳,心乃女中郎。
35、佳人自鞚玉花骢,翩若惊燕踏飞龙。
36、镜中貌,月下影,隔帘形,睡初醒。
37、肤如凝脂,吹弹可破,如丝绸之光滑,芦苇之柔韧!
38、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39、梦笑开娇靥,眼鬟压落花;簟生玉腕,香汗浸红纱。
40、在在飞花尽是侬,不留一点旧时容。何当大计出关右,满盏干戈红袖中。
41、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42、美女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43、淡白梨花面,轻盈杨柳腰娴静以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44、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忆儿家。效颦莫笑东邻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45、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46、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47、低鬟向绮*,举袖拂花黄,烛送空回影,衫传箧里香,当由好留客,故作舞衣长。
48、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49、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50、共道幽香闻十里,绝知芳誉亘千乡。
51、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
52、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诗经》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集体创作性质的诗歌总集,反映了先秦人民丰富的情感生活和精神世界,是中外诗歌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瑰宝之一。
众所周知,《诗经》中有不少对于女子外貌的描绘,如“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野有死麋,白茅包之……白茅纯束,有女如玉”(古代白茅是洁和柔顺的象征,想象一个皮肤白皙、性情温柔的女子,陪你在秋凉的河岸长上散步,这样温柔可人的美人,透过《诗经》远远欣赏,也足以让人心醉)。
这些美丽的女子形象,表现了中国民间诗歌不朽的生命力,也显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审美价值。从女子形态、性格以及女子意境角度探究《诗经》中的女子形象,想来也是一件极其赏心悦目的事情。下面我们便来看一看《诗经》中那些“独特”的女子之美。
注:卷(quán)发:卷曲的头发;虿(chài):本是蝎类的一种,这里是形容向上卷翘的一种发式。
谈到女子形象,首先想到的是自然是颜值,但是古时女子以头发稠密且绢长为美,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从古至今都是美女的必要条件之一。
《诗经》对头发的描述,不仅感叹秀发之美,也惟妙惟肖地传递出女子的情感和性格特征。“彼君子女,绸直如发……彼君子女,卷发如虿”,《说文》:“绸,缪也”;《广雅》:“绸,缠也”。绸直,也可以引申为“操行正直”,意思是说:娴雅端庄的女子,稠密头发如丝绦,娴雅端庄的女子,卷发犹如蝎尾翘。
《卫风·伯兮》有言“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女子深深思念着远征在外的丈夫,以至于形容憔悴,头发无心打理,像飞散的蓬草一样乱。相思是一把钝刀,慢慢肢解着她的肌体和灵魂。“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朝夕厮守的幸福是女人最好的滋养品,没有了欣赏眷恋的眼神,膏沐又为谁而准备呢?这里以夸张手法,将“女为悦己者容”的观点呈现得淋漓尽致。
除了关注头发,对肌肤之美的描写也不在少数,所谓一白遮百丑,女子以肌肤白皙透亮滑嫩为美,可见古代便有这种审美观念。
“柔荑”,指草木的嫩芽,形容女子的手像白茅的嫩芽;“凝脂”指凝固的猪油,皮肤像凝固的油脂,形容皮肤洁细嫩。
皮肤如此之好的美女,当真是少见,更何况,还有后面,“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不仅脖子、牙齿,而且额头、眉毛、眼睛,无一处不美,当真是令人心醉之极。
这句诗源于《诗经·邶风·燕燕》第四章:“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这句诗阐释了女子的内在美德,包含“温、惠、淑”等美德。突出女子的道德品质。
意思是说:戴妫是诚实可信之人,始终温柔厚道且贤惠,立身淑良又谨慎。他告诉我要常常思暮先君,以此勉励我这寡德之人。
《燕燕》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是《诗经》中极优美的抒情篇章,是中国诗史上最早的送别之作。王士禛推举为“万古送别之祖”(《带经堂诗话》)。
“夭夭”指茂盛的样子;“灼灼”为花开鲜艳的样子;“华”即花。
这里借用“夭夭”和“灼灼”来描述漂亮的女子,《桃夭》以红灿灿的桃花、丰满鲜美的桃实、青葱茂盛的桃叶来比对新婚夫妇美好的青春,借以祝福他们的爱情如桃花般绚丽,桃树般长青。在花朵和女子的美丽形象之间构建了一座桥梁,道尽“一花一叶一菩提,一草一木皆是情”。
《诗经》对于女子形象的描绘,形象而生动,正应了《国风·鄘风·君子偕老》里那句“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译:明眸善昧眉秀长,容貌艳丽额宽广;仪容妖冶又妩媚,倾城倾国姿色美!)。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诗经,国风,召南》
注释
① 摽(biao):落下,坠落。有:助词,没有实义。梅:梅树,果实就是梅子。②七:七成。③庶:众,多。士:指年轻的未婚男子。 ④迨:及时。吉:吉日。⑤今:今日,现在。③顷筐:浅筐,墍 (ji):拾取。⑦谓:以言相告
含蓄温婉似乎从来都是定格在古代女子身上的印记,所以那脉脉情思偶有的炽热,以含蓄却又率真的语调说出,才更动人心魄。
素来美人若花,一开便足以倾城,而动了春心的女子更可将万事万物演绎的百转千回。犹记李清照的那首《点绛唇》: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斜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看到有人来家里做客,便赶紧往屏风后躲,金钗滑落也不去捡,只静静从缝隙间偷窥,装做是嗅那青梅。
我们可以猜想一下那个来的男子或许便是她喜欢的人。即使他仅微微一笑也便能如春水般涨满自己的双眸,这是女孩率真可爱之处。曾记朱淑贞有一句诗“娇嗔不怕人猜,何衣醉倒人怀”那一份率真与机警足以令一个男人神魂颠倒,而这首《摽有梅》亦是。
《摽有梅》全诗以梅子的凋落过程一唱三叠,层层递进,来反衬女子的心路,更突显那一份期待与焦灼,像一个季节里的花开花落,柔软而惊艳。
大自然的画卷缓缓展开,四面徐徐的微风似故人般拂动着女子的衣襟。那微风中夹杂着的梅子的香甜,更挑逗着女子初开的情窦。
她抬头仰望着梅子树,满树的梅子熟了一颗颗向下坠落,也勾动着她的脉脉情丝,树上的梅子只剩七成了,追求我的男子你为什么还不来呢,可不要错过了好时辰呀。
光阴的长河里慢慢泛舟而行,与动有凡心的女子而言,一秒钟便可此去经年。草木间的绿意又深了一层,而树上的梅子也纷纷落地。落梅纷乱,我心忧思。树上的梅子仅剩了三成,而追求我的男子却还没有来。
今日可是你追求我的好时机呀,你可知?风月良辰,白茶清欢无别事,我在等风更等你。岁月之间流沙,一眨眼又乱了芳华。微雨落幽燕,而情丝亦愈发绵长,最终抽丝剥茧般层层裹住了自己。
日日观望的这颗梅子数啊,梅子已经全部落地,我提着小筐一一捡拾,心却似乎早已如孙悟空的筋斗,一跃,就是十万八千里。只因那处有你。追求我的男子,我就等你说一句“我娶你”。
从整首诗一唱三叠层层递进的韵律,不难看出女子是焦急的。她在感叹,亦在呼唤,感叹时光渐渐流转,呼唤那个男子快来娶她。呼唤“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此诗若再往深层研究,我们又可分出两层意境。但毫无疑问,自始至终女子都在焦急期盼与等待。
首先一层,若设想这女子有自己喜欢的男子,并且互相喜欢。那整首诗便在等待的焦急之外多了一层娇羞,是心动所以更思念,恰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兮,她的那份期待是因认定了那个他可一生一世一双人,所以更期待余生,像坐在轿中的新娘期待看一眼夫君。
这份等待更添了一份暗暗欣喜,可与《桃夭》共看。此诗做婚前等待,《桃夭》为嫁中欢喜。
而若以第二层意境来看,她更是一份女孩的担忧与焦灼。《毛诗序》曰:“《摽有梅》,男女及时也。召南之国,被文王之化,男女得以及时也。男女当得以及时,所以她更是对自己青春的一种珍惜,一种对所有男子的呼唤,呼唤能有人来爱她,娶她,不负着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不论哪种意境,此诗都形象的反映出了女子的率真与对爱的期待。
起风了,树上的梅子纷纷掉落,那甜甜的红色中,情思慢慢爬上心头,爱情向来是一场天时地利的迷信,我于这满天春光中期盼:玲珑色子安红豆,我在等风更等你
诗经中形容女子美好的句子
诗经女子美好的诗句
诗经形容女子美好的诗句
诗经中美好的句子
诗经中赞美女子的句子
诗经中的好句子
诗经美好的句子
诗经中形容美好的句子
诗经中寓意美好的句子
形容女子安静美好句子
诗经赞美女子的句子
诗经中赞美女子的诗句
诗经写女子的句子
诗经美好的祝福的句子
女子美好的诗句
诗经形容美好的句子
诗经中写女子的诗句
形容女子美好的句子
诗经里的好句子
女子美好的诗词
诗经中写女子的古诗
古诗中美好女子的诗句
诗经中夸赞女子的诗句
诗经描写女子的句子
诗经中描写女子的诗句
诗经中女子成年的诗句
诗经中形容女子的诗句
美好句子
诗经赞美女子的诗句
诗经里形容女子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