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华山景色的好句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华山景色的好句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华山景色的好句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华山景色的好句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写庐山景色的诗句
1、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一江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5、自从庐阜泻双练,至今银湾岐两支。
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8、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时。是夕吟因话,他年必去随。
9、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10、控压浔阳景,崔嵬古及今。势雄超地表,翠盛接天心。
11、炉峰松淅沥,湓浦柳参差。日色连湖白,钟声拂浪迟。
12、乱泉禅客濑,异迹逸人知。藓室新开灶,柽潭未了棋。
13、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
1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1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6、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
关于描写华山景色的句子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句子吧,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有一定的语调,表示不同的语气,句未有一个较大停顿的语言单位。句子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描写华山景色的句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五岳之一的华山位于陕西华阴市城南,海拔1997米,因山峰自然排列若花状,故得名。它南接秦岭,北瞰黄渭,以奇、险、峻、秀著称于世。据《山海经》记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古人有云:“山无石不奇,无纯石不大奇”。华山之奇就在于它是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的。
2、登上华山极顶,天已转晴。放目四望,但见千峰逶迤,匍匐脚下;天地空阔,八方一色;真正是山舞银蛇,原驰腊像。整个世界显得那么洁净,一点污秽都不存在,此时,即使是最复杂的人恐怕也顷刻失去了杂念。站在绝顶之上,脑袋瞬间一片空濛,大有飘飘欲仙展翅凌云飞腾之感。淡定片刻,一股豪气由脚底直贯头顶,顿时生出了“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迈!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黄山之美、泰山之雄、衡山之秀、恒山之奇、嵩山之绝都引人入胜,但它们显然都不符合武林人的个性,只有华山的险峻与爽直,才是对武林人最好的诠释。站在华山之顶,“当今世界谁主沉浮”的豪迈气概与博大胸怀便了然于心,这正是武林人所想要的情怀!
4、与苍龙岭相比,上西峰的路好走得多了,整齐的石阶使我们有暇举目四望,一石一树,一溪一流都会引起发自肺腑的惊叹,惊的是看到了天工造物人间仙境,叹的是同行的诸多同伴无福享受。峰顶有一块状若莲花瓣的巨石,据说这块浑然天成的巨石就是历代武林高手在华山论剑的地方,端面*坦宽敞,足可容纳数百人,地势险峻冠绝,三面都是刀削一般的悬崖,若是在此论剑论道,倒不失为一个既无干扰又显公*的绝妙之处。
5、来到华山论剑处,仿佛看见当年武林人在此翻云覆雨,奋力搏杀;听着山底松涛怒吼,仿佛听见武林人气壮山河的呐喊声;攀爬悬崖峭壁,仿佛看见武林人飞檐走壁的敏捷身姿;遥望碧云蓝天,又仿佛感受到了武林人的壮志凌云与男儿情怀。华山因了武林人而倍显雄浑与亲切,武林人因了华山而彰显高大与伟岸。
6、在走向西峰的路上,华山仿佛换了衣服容颜,温文尔雅,宛如烟雨朦胧的江南。翠绿色的树木包裹着原本赤裸的华山肌肤,将他的阳刚之气,掩盖在一片柔美之中,路边会传来阵阵鸟鸣,远处会呈现薄薄的晨雾,清晨的露水,点缀着树下的绿草,一*瑟瑟秋风,一阵蒙蒙雾雨,如果再配着一壶清酒和着一首古筝曲,一古色长亭或者乌蓬流水,乃人间之仙境。雾润古树新苔绿,风吹叶舞烟雨中。一山一石均入画,天高云淡锁群峰。
7、华山的美,是千姿百态的,他既有彰显北方气魄的豪迈气势,又有谱写出中华之魂的大气凛然,但是又不乏婉约柔美的少女情怀,和水墨丹青般的清新淡雅……万丈山门依天开,浩瀚星辰手摘来。怀揣明月问古今,铮铮铁骨可有魂?云雾飘渺仙女衫,飒爽雄姿陕北汉。一峰一景皆是情,一山一韵在其中。脚踩南风俯群山,胸怀顿开纳百川。
8、蓝色的天,白色的云,淡淡的雾,绿色的树,灰白色的山体,陡峭悬崖峭壁,直插云霄的连绵山峰……这一切组成美景的元素,被山风吹动着,一刻都不停息的分散再组合,一刻都不间断的上演着山云之恋。风轻云淡嵌山间,似烟似雾在云端。朦胧飘渺非凡境,试问华山可有仙?
9、华山素有“自古华山一条路,奇险天下第一山。”的美称,我们在险峻的华山上艰难地“爬”着,一边“爬”一边观赏着著名的华山。
10、华山的`神韵并不是险奇所能涵盖的。窃以为华山之所以魅力无穷,在于它的雄性之美。踏访了九洲方园内赫赫有名的五岳,都给人以雄浑的印象,然而最能使人体会到雄性美的,当属西岳华山。
11、 眼前一幕!至今难以形容!山如利剑,锋指九天。气势磅礴,谁敢多言!只能无言。阶石层层叠立,铁栏环环相连。或*或远,或易或难。终是雨如汗,轻脚重于船!天梯石栈相勾连!段段扣人心弦!小心一段,又小心一段。丝毫未敢怠慢!石栈窄处,仅半脚未容!双手抱铁索,脚缓缓前行。立于峰顶,暮然回首,不觉又是一心惊!久久难以*静。
12、瞬间被华山的全貌惊呆了,赶忙拿出相机,记录这每一秒的美丽。万丈山涧,被座座拔地而起的山峰包围着,群山高低错落,连绵起伏,有直插入云霄的霸气,也有如诗如画的缠绵。缆车会时而加速,伴着欢呼声,惊叫声,和被吓的澶澶发抖的身体,我们飞过一座有一座的山峰。脚踏群山万里川,一跃千里问神仙。千古华山众豪杰,可留魂魄在山间?
13、游完北峰,我们向其他山峰进发。那就是东峰、南峰和西峰。这三座山峰在一条路上,所以说“自古华山一条路”。好看的也数这三座山峰。路最难走的也属这条路。从北峰南上,经“擦耳崖”、“苍龙岭”,过金锁关,从这里可分别前往东、中、南、西四峰。我们跋到金锁关,金锁关是建在三峰口的一座城楼般石拱门,是经五云峰通往东、西、南峰的咽喉要道,锁关后则无路可通。道家认为,华岳为仙乡神府,只有过了通天门,才算进入仙境。
14、雄性的华山,也造就了充满阳刚之气的故事:华山西峰峰顶的翠云宫前,有巨石中间裂开,曰:斧劈石,旁边立有一长柄大斧,此乃神话传说中沉香劈山救母之处。力大无比的神勇男儿,在你的想象中项天立地!
15、早晨五点忙起身赶往东峰看日出。还没有走到东峰顶,就看见东方朝霞绚丽,我知道太阳马上就要出来了。于是赶紧停下,找了一处开阔的地方等待日出。果不其然,不一会,就见太阳从不知名的山背后露出头,起初如月牙一般,然后一点一点上升,红红的,但没有任何耀眼。只有几分钟时间,就完全升上峰顶,光芒万丈,明晃晃地刺得人眼睛睁不开。我站在华山顶上,见证了日出的奇观!尽管人困马乏,心里也溢满了快乐!
16、苍龙岭两旁皆为千仞绝壁,探头下望,无不触目惊心。我们上山时,鹅毛大雪,漫天遍野。远处,天地一色,雪雾朦朦;*处,山披白甲,树裹银枝。手扯铁链向上攀登,隔三两步石阶,后人的脑袋就抵在前人的屁股上,其惊险可想而知矣。明代诗人王履有诗曰:“岭下望岭上,矢矫蜿蜒飞,背无一仞阔,旁有万丈垂。循背匍匐行,视敢纵横施。惊魂及坠魂,往往随风吹”。此时沿途都是折身回返的游人,他们有的体力不支,有的望险生畏,他们转身时的那份遗憾是无法形容的,但面对这奇险无比的大自然,他们实在难以与之抗衡下去。
17、一抹鲜红的太阳在远处的山凹处时隐时现,天色已*傍晚,我们不得不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沿着盘山小路缓缓下山。虽然只是走马观花般的粗略行走,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观。对面石壁上,一株不知名的树木在秋风中依然簌簌抖动着,那黄中带绿的树叶向人们昭示着生命力的顽强,她也像这华山的石、华山的水一样,生生不息,亘古流长。来到山下,我再一次将目光洒向群山,远处的山峰仿佛在微微轻颔,目送着远方来客;山顶的寺观云雾缭绕,似朵朵莲花盛开在天际。此时,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在我心间油然而生: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18、华山共有五座主峰,其中东、西、南三峰最高,三峰鼎峙耸立,“势飞向云外,影倒黄河里”,有“天外三峰”之称。提到险,“自古华山一条路”。其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悬岩镌刻的“全真岩”,三面临空,上凸下凹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悬岩上开凿的千尺童、百尺峡、老君犁沟、擦耳崖、苍龙岭等处都奇险异常。山中道路仅有南北一线,约10公里,逶迤曲折,艰险崎岖,不少地方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9、南峰与西峰相通,顺着连接的山脊可以直至西峰。西峰在华山五峰中最为险峻。远远望去,西峰有一巨石压在峰顶,非常显眼。走*一看,原来就是沉香劈山救母处。巨石两面临空,如刀削斧劈一般,名叫斧劈石。《宝莲灯》的神话故事在我眼前又浮现出来,故事人物也活灵活现了,我好像看见被二郎杨戬压在巨石下的圣母娘娘无助的眼神,又看见长大**的沉香劈山救母的英雄壮举。小时候想一探究竟的神奇地方,今天终于如愿以偿,和我如此亲*!我觉得西峰的险峻风光和动人神话,应该是华山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华山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
20、2183海拔米的华山,是秦岭山脉的北支脉,西起渭南,东至潼关,其高兮广兮,居五岳之首。不过,称之雄性的华山,不仅仅是因为它的高它的广,而是从华山的峰峦之中,你的确能体味到那雄性的气息!
21、西安的华山真奇啊,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像一匹奔腾的骏马,又像一位羞涩的少女,真是奇峰罗列,姿态万千;西安的华山真陡啊,虽然每一条路的两旁都修筑了铁链和栏杆,但是一个不小心还是有可能会栽倒下去。
崔颢,河南开封人。唐代著名诗人,他年纪轻轻便进士及第。关于他的诗文才华,就连诗仙李白也曾甘拜下风。李白当年游览黄鹤楼时不觉技痒,正准备提笔一挥而就。他突然发现了墙壁上崔颢的题诗,正是那首千古绝唱的《黄鹤楼》。李白本来想一吐腹中锦绣,看罢崔颢的诗佩服不已,虽然心头十分不甘,也只能就此搁笔。崔颢的文采风流,令后世之人只能望其项背。
彼时崔颢也一直为男儿功业奔忙,他在去都城长安的途中经过了华阴县,当时就被华山的奇险瑰丽所震撼,写下了一首传诵千古的佳作:
行经华阴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太华气象压咸京
诗的首联写诗人遥望太华,即巍峨陡峭的华山,完全俯压富庶繁华的长安城。经鬼斧神工而成的三峰绵延于辽阔天外。咸京,是指秦朝的咸阳,*借指长安。长安是大唐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来来往往的人们,都把这里当作追求名利的圣地。诗人用动词“俯”字,突出了华山壮阔雄浑的傲人气象。“削不成”一词,突出了著名的三峰,非人力所为的奇丽险峻的神话色彩。三峰,具体指华山的玉女、芙蓉和明星三峰。
神仙幻境到眼前
颔联诗人拉*写雄伟的武帝祠前面已是云开雨霁,滴翠的仙人掌峰上一片晴光冉冉。古祠云飘,仙峰沐日,这是何等瑰丽神奇的一幕画面。武帝祠,指的是巨灵祠,传说华山是*巨掌劈成。仙人掌,是华山东面的山峰,山势尤为陡峭,其山形宛若仙人的手掌。诗人借用奇幻的神仙传说,来渲染华山清峻传奇的脱俗神韵。同时增加了华山几度桑田沧海的,那种悠久岁月的神秘感,为尾联劝路人寻仙学道做了铺垫。
枕秦关连汉畤
颈联诗人文思纵横,写壮丽的河山北枕险要的秦关,客路西去长安与汉畤相连。秦关,指潼关,它北临黄河。这里是史上的军事要隘,古来兵家必争之地。汉畤,是指秦文公时期修筑的神坛。这些古迹名胜的描写,更增添了小诗无尽的沧桑厚重的意象。天地悠悠,日月更迭。多少峥嵘往事化作缥缈的尘烟,这一切都在华山无言的俯视之下。
且抛名利隐山林
尾联通过前面景物描写的烘托,诗人写下神来一笔。试问迢迢旅途上追逐名利的匆匆行人,何不抛下名利在此间访仙求取长生之路呢?其实诗人也不仅仅是在试问南北过客,其实也是在试问自己。诗人不也是在熙熙攘攘的红尘浮世中,苦苦追求着名利二字吗?然而诗人到了钟灵毓秀的华山,因为被华山的清逸雄奇的气象感染洗涤,才会萌生出了在此地归隐求道学仙的念头。诗人在结尾一句,还不忘记再含蓄地赞美一下华山。
崔颢的这首名作层层铺垫,最后突出隐居山林,不问名利的主题思想。全诗的意境雄浑壮丽,用笔收放自如。不但含蓄蕴藉劝谏世人不要过度追求名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厌倦仕途,淡泊尘世的潇然心境。崔颢的这首小诗可以说是描写华山的千古经典之作,至今没有*能够超越。
描写庐山景色的诗句
飞云渡险脊,走雾隐幽潭;鸟掠丛林隙,人游松壑巅;劲风摧细雨,峭壁断浓岚;逶迤至山口,鄱湖一岭含。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是描写庐山景色的诗句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元稹《庐山独夜》
2、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唐·孙鲂《湖上望庐山》
3、五老峰,三叠泉,含鄱口,龙首岩,侧看成峰横似岭,高低远*不一般,要知庐山真面目,携云伴雾不下山!--《登庐山》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
5、攀千仞削壁,临万丈深渊。过崎岖盘道,登巍峨峰巅。天高地险,流水潺潺瀑飞悬;穿云破雾,清风拂拂衣衫翩!--《登庐山》
6、老夫高卧文殊台,拄杖夜撞青天开。撒落星辰满*野,山僧尽道佛灯来。--王阳明
7、惊心动魄,喷雪鸣雷双耳愦;恸地憾天,波翻浪涌乾坤旋!断桥飞度,风声鹤唳肝胆裂;逶迤而上,缥缈一身似神仙!--《登庐山》
8、劲风湮细雨,峭壁晓岚生;瀑布悬云际,清泉堕碧汀;蜿蜒松顶道,峻险石盘城;坐爱庐山秀,崖岩也有情。--《秀甲东南》
9、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10、挂*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日暮空闻钟。--孟浩然《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11、佛手灵崖作道场,仙人洞里祭纯阳;华胥梦里十年相,簪笏门中百味伤;漫步蓬莱羡美境,常游庐岭爱风光;千年苦守不离去,只为清醇一滴香。--《清醇一滴香》
12、飞云渡险脊,走雾隐幽潭;鸟掠丛林隙,人游松壑巅;劲风摧细雨,峭壁断浓岚;逶迤至山口,鄱湖一岭含。--《游含鄱口》
13、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
14、苍龙昂首朝天啸,倚壁虬螭斗厉饕;尾扫石狮云水怒,爪擒方印雨风啕。--《远眺龙首崖》
15、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泰华根同峙,嵩衡脉共联。凭虚有仙骨,日月看推迁。--唐·唐彦谦《登庐山》
16、山行非有期, 弥远不能辍。但欲淹昏旦, 遂复经圆缺。积峡忽复启, *途俄已绝。峦垅有合沓, 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 冬夏共霜雪。--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17、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18、青云直上九霄天,峭壁凌虚万丈渊;破雾穿云盘道险,蜿蜒曲折石桥连;崔嵬孤突龙崖秀,诡异峥嵘牯岭悬;岚影波光仙境界,登峰造极峙江边。--《赞庐山》
19、瀑布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20、庐山竹影几千秋, 云锁高峰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 一轮明月滚金球。路遥西北三千界, 势压东南百万州。美景一时观不尽, 天缘有份再来游。-- 朱元璋《庐山诗》
21、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3、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4、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朱元璋《庐山诗》
5、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6、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7、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
8、若看山下云深处,直是人间路不通。 杜荀鹤《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9、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江为《瀑布》
10、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 白居易《宿东林寺》
11、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徐凝《庐山瀑布》
12、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13、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 白居易《庐山桂》
14、星般大县儿难弃舍,晚入庐山社。 曹德《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15、高人往来庐山远,隐士往来张长公。 李颀《送刘四赴夏县》
16、范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 王维《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
17、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
18、去年上已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宋之问《寒食江州蒲塘驿》
19、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祇树林。 李颀《题璿公山池》
20、腰悬竹使符,心与庐山缁。 韦应物《郡内闲居》
21、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 韦应物《寄黄、刘二尊师》
22、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 白居易《庐山桂》
23、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要勒移文。 白居易《别草堂三绝句》
24、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李白《别东林寺僧》
25、庐山逢若士,思欲化黄金。 储光羲《升天行贻卢六健》
26、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27、归装渐理君知否? 笑指庐山古涧藤。 陆游《自咏示客》
28、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 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描写山景的好句子
山是美丽的,她亭亭玉立在蔚蓝的天边,像一位纯洁无暇的少女,常常用太阳赐给她的粉红色。橘黄色的纱巾遮盖羞涩的面庞,窥视着人世间,一幅含情脉脉的模样。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描写山景的好句子,希望有所帮助!
1、山最朴素的品质是石头,而石头从不代表山,山是它身上所有存在的总和。山的身体潜藏无数的财富,金银铜铁,锡铝镍铬,鲜花美玉,矿泉温泉,钻石石墨,木材草药,珍禽异兽,只要你善于发掘,决不会宝山空回。即使普通如石头,也有许许多多的品格。山身上还有人类至今尚未发现的资源。珍贵出于山,*凡出于山,山的身上凝聚着人类物质和精神的丰厚成果。
2、挺拔天地,粲然四季,垂范千古,启迪万物。这是山给予我的厚重酬报。我对于门前的山,仿佛读懂了李白与敬亭山,产生了“相看两不厌”的情感。
3、峡江*的山直起直落,高得让人头晕。
4、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5、再没有比春雨洗浴后的青山更迷人了,整个山坡,都是苍翠欲滴的浓绿,没来得散尽的雾气像淡雅丝绸,一缕缕地缠在它的腰间,阳光把每片叶子上的雨滴,都变成了五彩的珍珠。
6、早上,汽车把我们送到了中天门,我们便向玉皇顶登去,泰山上的树很多,刚劲挺拔的松树,青翠葱郁的古槐装扮着泰山。古壁上刻了很多风格不同的古人题句,有的清秀,有的刚劲,含义深刻,发人深省。过了望人松,那高耸在两山中间的红色南天门便可隐约见到。
7、露出云层的群山似岛屿般一簇簇一抹抹的悬浮着。
8、起伏的黄土山头,真像一片大洪水的波涛。
9、山浪峰涛,层层叠叠。
10、山是一部辞典,年轻时读它薄,年长时读它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山让人类读了千万年而永远读之不完。山依然那样虚怀若谷,山总是乐于把丰富的宝藏奉献给热爱它的人们。搜寻世上所有的形容词不足以涵括山的睿智。
11、阿里山的`清晨是瞬息万变的。看,当明媚的阳光洒在阿里山上时,那美丽无比的光环就像是茫茫云海,时而,像嫦娥挥动着白色的纱,在翩翩起舞;时而,又像波涛汹涌的大海,从天外滚滚而来。
12、冰山是美丽的,她亭亭玉立在蔚蓝的天边,像一位洁白无瑕的少女,常常用太阳赐给它的粉红色、橘黄色的纱巾遮盖羞涩的面庞,窥视着人世间,一副含情脉脉的模样。冰山是圣洁的。看上去像一尊塑像,慈祥、善良、温清。她似乎懂得碌碌尘世上每一个儿女的心思。对每一个儿女都有着相同博大的温厚的爱。
13、大山黑苍苍没边没沿,刀削斧砍般的崖头顶天立地。
14、尖刀似的小山,挑着几缕乳白色的雾,雾霭里,隐约可见一根细长的线。
15、联峰山虽不甚高,但是也有峻崖峭壁,兀突石骨,特别是满山郁郁葱葱的松柏和浓荫中常见的清涧流水,幽径曲桥,更给攀登的人增添一股神秘的情趣。
16、龙山头,像一座大墓似的耸立在夜色中。
17、优美逶迤的山岭,蜿蜒盘旋,犹如一条正在酣睡的巨龙。俯瞰足下,白云弥漫,环观群峰,云雾缭绕,一个个山顶探出云雾处,似朵朵芙蓉出水。
18、仰望天湖山,只见那嵯峨黛绿的群山,满山蓊郁荫翳的树木与湛蓝辽阔的天空,缥缈的几缕云恰好构成了一幅雅趣盎然的淡墨山水画。
19、南极的冰山,顶部*展展的,四面陡立,像刀劈似的整齐,颜色是蓝幽幽的。
20、山和水的融合,是静和动的搭配,单调与精彩的结合,也就组成了最美的风景。在青山间探索,在绿水间泛舟,多么美妙!
21、镶嵌在天边的连绵起伏的山峦,在夕阳的照耀下反射出闪闪的金光,显得分外壮丽,好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22、你瞧,在那绿树成荫的两山之间夹着雄伟的大瀑布。急弛飞奔的水流直泻而下,像奔腾咆哮的万匹野马破云而来,又像神话中的仙女披着银纱,在斜阳的照耀下,光彩夺目。
23、我回头一看,发现远处一座座山峰连绵不断,白云缭绕,我像是站在半空中,丽水的高楼大厦都尽收眼底,好一幅美丽的风景图!
24、黄黄的松针铺满白亮的沙地。好像人的头发,随着岁月之风的吹拂,慢慢地飘落,留下幽幽的愁颜。一点点的,我用耙子收集起来,装入心中的柴篓。等岁月红尘的寒冬来临,拿出来,用性情之火点燃,为枯寂寒冷的日子,燃起一点温暖的亮火。
25、天数冰峰雪崖,有的像挺着胸的巨人,有的像扭着腰的仙女,有的像戳破青天的宝剑,有的像漫空飞舞的银龙,奇峰绝壁。一座座都是大自然天才的杰作。
26、远山*岭迷迷茫茫,举目顾盼,千山万壑之中像有无数只飞蛾翻飞抖动,天地顿时成了灰白色,山林的第一场雪悄无声息地铺天盖地而来。
27、每次面对群山,侧耳谛听亿万年来的寂静之乐,都被这雄浑的固体语言所震撼,需要心灵的仰视。那风,像是懂得了山的寂寞,鼓动着身子,在莽林间呼呼穿行。
28、苍山的颜色,是刚刚浸染过的绿,苍翠的岭头上,几株清新的树,不知是不是因为刚刚被春雨洗礼过的原因,在此刻明净的天空下,连叶子都透着新生的青嫩。
29、西山数不尽的诸峰,如笑如眠,带着紫苍的暮色,静躺在绿阴起伏的春野西边;你若叫它一声,好像是这些远山,都能慢慢走上你身边的样子。
30、水,那么灵动清丽,令人神往遐思;水,那么雄浑澎湃,充满了无限激情。有时人称柔情似水,有时又说咆哮奔腾,这就是水的个性。瀑布的壮丽,波涛的汹涌,泉水的叮咚,小河的潺潺,全都日夜永恒。
31、大小冰山千姿百态,洁净的冰面像龟背一样裂成美丽的纹理,却并不破裂,冰面像镜面一样光滑透明,可照人影。
32、每当春末,大花蝴蝶成群飞聚蝴蝶洞,似一片片流动的晚霞,又恰如一朵朵灿烂的云锦。
33、仰望天台,峰上云雾缭绕,山径蜿蜒曲折,像一条彩带从云间飘落下来,游人似一个个小白点,零零星星散布在彩带上,缓缓地向上移动着。
34、泰山,以“拔地通天之势,擎手捧日之姿”巍然屹立在齐鲁大地上,古人盛赞泰山“方古此山先得日,诸峰无雨亦生云”。
35、夜鸟无声,不似清晨时的兴奋,也许它们早已睡着。山畔有水,聚而成池。黯淡的月光下,池水静静地,朦胧地反射着天空的影子。偶尔一阵风吹过,镜面乍破,便有一层层微弱的波光漾来。
36、“鹧鸪应”山势雄峻、峰峦秀美、古藤缠绕、曲径通幽,它的春夏秋冬都是那么迷人,总是让我们流连忘返。
37、四面苍峰翠岳,两旁岗峦耸立,满山树木碧绿。放眼远眺,在云海苍茫之间,钱塘江直奔屏风山,好似致意问候又急急地掉头向东;江上面白帆远影,更添诗情画意。
38、朦胧的远山,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若即若离,就像是几笔淡墨,抹在蓝色的天边。
39、溪里的石头很多,方的圆的青的白的,横七竖八。在众多的大石间,间或有些小潭,清澈见底;看上去甚有空明之感,太阳一照,又莹光闪闪。溪水在上面的石头上还是白花花的,到了潭里就变得浓绿了,似一块晶莹的碧玉。
40、巍峨的云峰上,霎时峭壁生辉;转眼间,脚下山林云消雾散,满山苍翠,掩映着雕檐玲珑的古代建筑群。
41、山虽无言,然非无声。那飞流直下的瀑布,是它地裂般的怒吼;那潺潺而流的小溪,是它优美的琴声倾诉;那汩汩而涌的泉水,是它靓丽的歌喉展示;那怒吼的松涛,是山对肆虐狂风之*;那清脆的滴嗒,是山对流逝岁月之记录。
42、人在山顶,你会觉得山再巍峨,人也能把它征服,而此时的山正默默无闻地向你展示,不远处它的伙伴比它更壮观。人在山谷,常会感叹山高不可攀,而此时的山却悄然无声向你披露,很多人正从它的峰头悠然而下。
43、远远望去,整座雪峰好像一朵闪闪发光的雪莲,不需要任何美丽的装饰,它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个最完美的奇迹。
44、这儿的岩石,有的娇小玲珑,宛如破土而出的唇笋;有的精巧雅致,好似含苞欲放的睡莲;有的气势磅礴,仿佛飞流直下的瀑布。
45、在阳光下,远山就像洗过一样,历历在目,青翠欲滴,看上去好像离眼前*了许多,也陡峭了许多。
46、苍松挺拔,青草葱翠,山间微风袭过,花香四溢,馨香扑鼻,沁人心扉,抬眼望蓝天白云高山飞鸟,好一个活力四射的盛夏!
47、重重叠叠的高山,看不见一个村庄,看不见一块稻田,这些山就像一些喝醉了酒的老翁,一个靠着一个,沉睡着不知几千万年了,从来有惊醒它们的梦,从来没有人敢深入它们的心脏,就是那最爱冒险的猎人,也只到它们的脚下,追逐那些从山上跑下来的山羊、野猪和飞鸟,从不攀登它的峰顶。
48、龙首岩拔地千尺,危峰兀立,怪石磷峋,一块巨崖直立,另一块横断其上,直插天池山腰,势如苍龙昂首,气势非凡。
49、我们沿着蜿蜒曲折的小路,攀登崇山峻岭,旁边那些茂林修竹和郁郁葱葱的大树尽收眼底。树林里的空气特别新鲜,让人觉得幽雅宁静,仿佛置身于无声世界。
天门山道上天去,坐桥要取顶,骑马要下鞍。
天门山顶古称“云梦绝顶”,是天门山的制高点。
站在顶上,居高临下,视野开阔,环顾四周,晨观日出红山,夕观日落熔金,大小景点,尽收眼底。
远眺,东有四十八座马头山,南有七星山,西有崇山和雄壁岩;北有黄狮寨与天子山;*观,山上16峰,峰峰看的见;山下永定城,还有那滔滔澧水河,犹如一匹绿色的长绸,蜿蜒曲折,从西向东流去……“云梦绝顶”上,一年四季气候变化不同,其自然景观也大不一样:春天,草木萌动,山花灿烂;夏天,满山皆绿,云海翻浪;秋天,霜染红叶,天高云淡;冬天,大雪盖顶,山舞银蛇,似一派北国风光
望天门山[唐] 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诗是李白在乘舟路过天门山时写的,描写了天门山一带秀丽的景色。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江*,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所以叫“天门”。
译文: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
浩浩荡荡的长江东流到此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回旋着向北流去。
*边的青山相对着不断现出,令人有*青山迎面扑来的感觉。
我仿佛乘坐着一艘小船从天边披着阳光顺流而下。
景物:天门山,楚江,东博望山,西梁山,孤帆,日边.这首诗明显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望天门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一首七言绝句.为开元十三年(725)李白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作,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感情.
【别有洞天】 [bié yǒu dòng tiān] [解释]洞中另有一个天地。
形容风景奇特,引人入胜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这两句写诗人远眺天门山夹江对望,江水穿过天门山,水势湍急、激荡回旋的壮丽景象。
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蓐收当值,天地万物吐露着秋天的气息,丝丝缕缕,尽显秋色。累累硕果,片片黄叶。淡淡疏云,苍苍晴空。凉凉晚风,橙橙余晖。
2.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时令已届深秋,想来应是霜降的时节了。然而,连日来,天气阴霾,孕育着雨意,霜也下得晚了。夜深秋雨来,难眠间,闻得阵阵清脆:淅沥的秋雨,洒落在枯荷上,发出一片错落有致的声响,别有一番况味。
3.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秋意是色彩斑斓的,活泼多姿的。青山静静、绿水悠悠,白草绵绵,红叶片片,黄花朵朵,在暮色中,交相辉映,共织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4.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秋天的傍晚是静寂的,冷清的。村落里的人家,升起一缕缕的炊烟,袅袅娜娜,随风飘荡。夜幕沉沉,远远看着,橘柚林掩映在薄薄炊烟之中;秋色苍茫,梧桐也已经显得衰老,一派苍寒景象。
5.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丹桂是秋来的信号,秋意的使者,秋香的宠儿。月圆之夜,清辉洒遍,枝头的桂花像垂着的块块白玉,满月映照了整个苍穹,夜空好似被洗净了一般,明明朗朗。
6.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秋风之来,既无影无迹,又无所不在,它从何处来、来到何处,去往何处,皆难得知。它来时,入耳的是萧萧的落叶声,尽目的是一群群南飞的大雁。
7.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风中寒带肃,阵阵催物老。秋风吹拂,一阵接着一阵。吹得梧桐老去,树枝干瘦,叶叶枯黄。飘飘下坠,一片凄凉。
8.最爱芦花经雨后,一蓬烟火饭鱼船。
秋来芦花蓬蓬,风中摇曳,绵绵柔柔。一场雨后,那芦花被冲洗得格外白净,惹人怜爱,缕缕炊烟从停靠在河岸的渔船升起,静谧宁和。
9.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南国,入秋之后,想来多雨。归途之中,傍晚是否,一场秋雨,淅淅沥沥。秋风暮雨之中,眺望远方,只见河流*,满目所见,尽是花枝繁密的芙蓉和随风摇曳的薜荔,煞是美丽。
10.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秋来山色秀,缤纷多绮丽。枫叶层层,色艳如丹,尽染万山,叠叠而上连绵到天边。在山岩深幽之处,无数的菊花,点点洒洒,如散金碎黄,镶嵌在万绿丛中,显得分外明丽耀眼。
喜欢爬山的人,不去黄山就太亏了。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黄山又被称为“天下第一奇山”,拥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等四大独特景观。
然而,如今爬山的人,重在征服的感觉。而古代人爬山,又是一种什么心境呢?诗仙李白的《山中问答》,可以做个注脚——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该诗一问一答,全是口语,如行云流水,流畅自然,浑然天成。但诗境似*实远,诗情似淡而实浓,抒发了作者隐居在山野自在天然的情趣。“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借用陶渊明桃花源记典故,构思精巧,意境甚美。
也许,这就是古人对待山水的态度,融入其中,而不刻意征服。大自然巧夺天工,非人类私有,能够欣赏游玩就已足矣,何必分个输赢、你我呢?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其实也不算高。但在李白眼中,那可就不得了了,看他的《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节录)——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
诗人再次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黄山的奇异景观。黄山高耸有四千仞,莲花攒簇三十二峰(黄山实有36大峰,其中4座在唐代尚未有名,因此李白诗称32峰)。红色的山崖对峙夹着石柱,有的像莲花苞,有的像金芙蓉。回忆往昔,我曾登临绝顶,放眼远眺天目山上的松树,仙人炼玉的遗迹尚在,羽化升仙处还留有遗踪。
李白对黄山喜爱有加,曾为它写下大量诗篇。除了这首诗外,还有一首《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也非常有名——
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壑振空林。
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
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
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盘饭霜栗。
半酣更发江海声,客愁顿向杯中失。
诗人想象奇特,写作恣意纵横,读来酣畅淋漓。
黄山有玉屏、北海、温泉、白云、松台、云谷等6大景区,其中玉屏景区以玉屏楼为中心,莲花峰和天都峰为主体,沿途有蓬莱三岛、百步云梯、一线天等景观。玉屏楼位于莲花、天都之间,集黄山奇景之大成,迎客松挺立左侧,右侧有送客松,楼前有陪客松、文殊台,楼后是玉屏峰。*草书“江山如此多娇”,刻于峰顶峰石之上。
清代著名思想家魏源,登临黄山,写有《黄山绝顶题文殊院》——
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飞水飞山亦飞。
华山忽向江南峙,十丈花开一万围。
诗虽小,却凝练地写出了黄山景观之奇。唐代诗人释岛云也写有《望黄山诸峰》——
峰峰寒列簇芙蕖,静想嵩阳秀不如。
峭拔虽传三十六,参差何啻一千余。
浮丘处处留丹灶,黄帝层层隐玉书。
终待登临最高顶,便随鸾鹤五云车。
翠微峰系黄山36大峰之一,位于黄山西北端,在群峰之中是一座形态奇妙的孤峰。山峰上下,松林密布,郁郁葱葱,青翠欲滴,故名翠微峰。山下有翠微寺,从寺内看翠微峰,诸峰皆隐而不见,唯有翠微卓然独秀,时有时无,仿若蓬莱仙境。
在宋代,有一首无名氏的诗作就单写《翠微峰》——
洞里乾坤世莫知,时闻啸鹤带云归。
几回洞口乘风立,欲挟飞仙入翠微。
描写华山景色的好句子
形容华山景色的好句子
形容华山景色的诗句
形容华山景色的好古诗
描写华山景色的一句话
形容华山景色的古诗词
赞黄山景色的句子
茶山景色的优美句子
描写黄山景色的句子
描写登山景色的句子
描写泰山景色的句子
描写山景色的优美句子
巫山景色的诗句
描写花果山景色的句子
描写阿里山景色的句子
描写天门山景色的句子
写景色的好句子
形容山景色优美的句子
描写山景色的诗句
描写峨眉山景色的句子
大山景色的古诗
雨天景色的好句子
写嵩山景色的古诗
写泰山景色的古诗
山里景色好的句子
写太行山景色的诗句
描写景色好句子
描写景色的好句子
描写庐山景色的诗句
关于景色的好句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