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赞黄山景色的句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赞黄山景色的句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赞黄山景色的句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赞黄山景色的句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喜欢爬山的人,不去黄山就太亏了。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黄山又被称为“天下第一奇山”,拥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等四大独特景观。
然而,如今爬山的人,重在征服的感觉。而古代人爬山,又是一种什么心境呢?诗仙李白的《山中问答》,可以做个注脚——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该诗一问一答,全是口语,如行云流水,流畅自然,浑然天成。但诗境似*实远,诗情似淡而实浓,抒发了作者隐居在山野自在天然的情趣。“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借用陶渊明桃花源记典故,构思精巧,意境甚美。
也许,这就是古人对待山水的态度,融入其中,而不刻意征服。大自然巧夺天工,非人类私有,能够欣赏游玩就已足矣,何必分个输赢、你我呢?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其实也不算高。但在李白眼中,那可就不得了了,看他的《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节录)——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
诗人再次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黄山的奇异景观。黄山高耸有四千仞,莲花攒簇三十二峰(黄山实有36大峰,其中4座在唐代尚未有名,因此李白诗称32峰)。红色的山崖对峙夹着石柱,有的像莲花苞,有的像金芙蓉。回忆往昔,我曾登临绝顶,放眼远眺天目山上的松树,仙人炼玉的遗迹尚在,羽化升仙处还留有遗踪。
李白对黄山喜爱有加,曾为它写下大量诗篇。除了这首诗外,还有一首《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也非常有名——
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壑振空林。
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
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
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盘饭霜栗。
半酣更发江海声,客愁顿向杯中失。
诗人想象奇特,写作恣意纵横,读来酣畅淋漓。
黄山有玉屏、北海、温泉、白云、松台、云谷等6大景区,其中玉屏景区以玉屏楼为中心,莲花峰和天都峰为主体,沿途有蓬莱三岛、百步云梯、一线天等景观。玉屏楼位于莲花、天都之间,集黄山奇景之大成,迎客松挺立左侧,右侧有送客松,楼前有陪客松、文殊台,楼后是玉屏峰。*草书“江山如此多娇”,刻于峰顶峰石之上。
清代著名思想家魏源,登临黄山,写有《黄山绝顶题文殊院》——
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飞水飞山亦飞。
华山忽向江南峙,十丈花开一万围。
诗虽小,却凝练地写出了黄山景观之奇。唐代诗人释岛云也写有《望黄山诸峰》——
峰峰寒列簇芙蕖,静想嵩阳秀不如。
峭拔虽传三十六,参差何啻一千余。
浮丘处处留丹灶,黄帝层层隐玉书。
终待登临最高顶,便随鸾鹤五云车。
翠微峰系黄山36大峰之一,位于黄山西北端,在群峰之中是一座形态奇妙的孤峰。山峰上下,松林密布,郁郁葱葱,青翠欲滴,故名翠微峰。山下有翠微寺,从寺内看翠微峰,诸峰皆隐而不见,唯有翠微卓然独秀,时有时无,仿若蓬莱仙境。
在宋代,有一首无名氏的诗作就单写《翠微峰》——
洞里乾坤世莫知,时闻啸鹤带云归。
几回洞口乘风立,欲挟飞仙入翠微。
1.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
2.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
3.沧海几回明月夜,黄山终负薜萝期。——王恭《挽黄山周正卿》
4.千重烟树蝉声翠,薄暮晴岚鸟语霞。——老舍《咏黄山》
5.今日黄山游不得,三十六峰空待君。——屈大均《送孙丈归黄山·其二》
6.新安昔上郡,黄山秀而起。——孙一元《题程时望介斋》
7.指前峰半日行来到,这山不是小,洞天宽容我诗豪。——张可久《双调·湘妃怨·武夷山中落》
8.鸡鸣发黄山,暝投鰕湖宿。——李白《宿鰕湖》
9.黄山横鹜晓成围,后骑萧萧万弩随。——宋祁《对猎》
10.河流曲折二十里,过了黄山始直礴。——陈著《四月朔旦过黄山哭刑部百求弟道中五首》
11.黄山青兮峛崺,三十六峰兮森起。——汪雄图《黄山采药歌》
12.野兴不须邀客共,一尊白酒对黄山。——吴龙翰《春晚郊行》
13.黄山练水毓精灵,勋业当朝满鼎铭。——张萱《福寿图九咏代九邑令公寿鲍瞻鲁同府·其七》
14.蔡港沙田薄,黄山宰木稀。——王逢《丙申八月纪事时自乡里入吴还华馆遂卜隐鸿山》
15.三十六峰图画,张素锦,列冰柱。——张可久《越调·霜角》
16.幡然何事赋归来,领略黄山酬玉杯。——杨公远《借张山长韵呈方虚谷三首·幡然何事赋归来》
17.黟江水澄清见底,黄山裳发煖薰人。——顾璘《送罗诚甫访新安王太守》
18.黄山胜地烟霞明,朱砂泉暖肌肤醒。——鲁宗道《题汤泉院壁》
19.欲望黄山道,无由见所思。——李颀《奉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
20.忆昨逢君黄山道,窄帽单衫立深草。——袁宏道《题潘生小像生嗜酒时将别》
21.怪石奇松诗意里,溪头吟罢饮丹砂。——老舍《咏黄山》
22.黄山诸松最奇怪,秃笔扫来无不有。——屈大均《黄山僧述古画黄山诸松见寄诗以酬之》
23.道人黄山梅花仙,瘦骨崚嶒神苍然。——孙一元《题范文予臞庵卷》
24.黄山过石柱,巘崿上攒丛。——李白《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
25.武溪葱翠独称梁,正望黄山一点苍。——袁宏道《竹枝词四首时阻风安乡河中·武溪葱翠独称梁》
26.丹水波涛泛,黄山烟雾上。——江总《咏采甘露应诏诗》
27.黄山之路何敧危,黄山之溪何涟漪。——陈天麟《登上岭游黄山·朝阳滉漾水朦胧》
28.梅翁欲挹浮丘诀,颛为黄山作此楼。——吴龙翰《楼居狂吟·偃月炉深紫气浮》
29.今年季秋与孟冬,馀也踏遍黄山峰。——智舷《送叶熙时还新安省亲尊公读书于黄山之指月庵》
30.黄山向晚盈轩翠,黟水含春绕郡流。——伍乔《寄张学士洎》
31.遥知秋色黄山里,朝看丹霞夕采兰。——郭奎《寄贡友善》
32.束书归隐黄山中,山中偶遇浮丘翁。——郑晦《浮丘祠》
33.翕*黄山下,纡徐清渭东。——沈佺期《扈从出长安应制》
34.会须一哭胡司马,共踏黄山顶上苔。——徐渭《寄答汪古矜》
35.黄山远隔奔霁骑,紫塞孤飞避弋鸿。——刘筠《送客不及·日上旗亭第五重》
36.石公好写黄山松,松与石合如胶漆。——屈大均《石公种松歌》
37.承颜归去意如何,白岳黄山隐薜萝。——李英《送程太学无过归省新安二首·其二》
38.锦水湔云浪,黄山扫地春。——李商隐《送从翁东川弘农尚书幕》
39.黄山峙立高崔嵬,上有飞仙时往来。——王炎《吕待制所居八咏·舒啸》
40.御苑残莺啼落日,黄山细雨湿归轩。——郭元振《寄刘校书》
41.黄山登鉴原无由。何期易地太*游。——石应孙《游黄山》
42.阳湖春动蕊珠宫,我梦黄山白鹤峰。——郑善夫《梦黄山梅花》
43.五桂家风殊未艾,黄山佳气蔼如初。——王之望《和友人·弟兄南渡各驰驱》
44.插天万仞黄山耸,绕郭千寻练水流。——杨公远《题徐氏聚秀楼》
45.草堂苦忆黄山谷,烟岛难招白玉蟾。——黄衷《□次答泰泉》
46.黄山楼上望黄山,水石云霞未得攀。——徐师《登楼望黄山》
47.别路青青柳弱,前溪漠漠苔生。——温庭筠《送李亿东归》
48.只今惟有黄山月,犹似蛾眉恨未消。——王世贞《送顾子行员外谪判太*五绝·其五》
49.见吾善者笑局局,眼明黄山峰六六。——许月卿《次韵陈肇芳竿赠李相士》
50.黄山之松天下无,云公写入洞庭图。——屈大均《观云公所绘听松图为叶*仲作》
51.我闻黄山有汤泉,轩辕浴之飞紫烟。——屈大均《送韩石耕》
赞美庐山景色的诗句
1、岳立镇南楚,雄名天下闻。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
2、秀作神仙宅,灵为风雨根。馀阴铺楚甸,一柱表吴门。
3、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4、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
5、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6、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
7、天*星河冷,龙归洞穴深。谷春攒锦绣,石润叠琼琳。
8、石楼霞耀壁,猿树鹤分枝。细径萦岩末,高窗见海涯。
9、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瀑布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11、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时。是夕吟因话,他年必去随。
13、炉峰松淅沥,湓浦柳参差。日色连湖白,钟声拂浪迟。
14、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1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16、控压浔阳景,崔嵬古及今。势雄超地表,翠盛接天心。
17、靖节门遥对,庾公楼俯临。参差含积雪,隐映见归禽。
18、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19、挂*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20、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21、冬有灵汤溢,夏无炎暑侵。他年如遂隐,五老是知音。
22、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天门山道上天去,坐桥要取顶,骑马要下鞍。
天门山顶古称“云梦绝顶”,是天门山的制高点。
站在顶上,居高临下,视野开阔,环顾四周,晨观日出红山,夕观日落熔金,大小景点,尽收眼底。
远眺,东有四十八座马头山,南有七星山,西有崇山和雄壁岩;北有黄狮寨与天子山;*观,山上16峰,峰峰看的见;山下永定城,还有那滔滔澧水河,犹如一匹绿色的长绸,蜿蜒曲折,从西向东流去……“云梦绝顶”上,一年四季气候变化不同,其自然景观也大不一样:春天,草木萌动,山花灿烂;夏天,满山皆绿,云海翻浪;秋天,霜染红叶,天高云淡;冬天,大雪盖顶,山舞银蛇,似一派北国风光
望天门山[唐] 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诗是李白在乘舟路过天门山时写的,描写了天门山一带秀丽的景色。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江*,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所以叫“天门”。
译文: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
浩浩荡荡的长江东流到此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回旋着向北流去。
*边的青山相对着不断现出,令人有*青山迎面扑来的感觉。
我仿佛乘坐着一艘小船从天边披着阳光顺流而下。
景物:天门山,楚江,东博望山,西梁山,孤帆,日边.这首诗明显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望天门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一首七言绝句.为开元十三年(725)李白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作,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感情.
【别有洞天】 [bié yǒu dòng tiān] [解释]洞中另有一个天地。
形容风景奇特,引人入胜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这两句写诗人远眺天门山夹江对望,江水穿过天门山,水势湍急、激荡回旋的壮丽景象。
关于描写华山景色的句子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句子吧,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有一定的语调,表示不同的语气,句未有一个较大停顿的语言单位。句子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描写华山景色的句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五岳之一的华山位于陕西华阴市城南,海拔1997米,因山峰自然排列若花状,故得名。它南接秦岭,北瞰黄渭,以奇、险、峻、秀著称于世。据《山海经》记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古人有云:“山无石不奇,无纯石不大奇”。华山之奇就在于它是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的。
2、登上华山极顶,天已转晴。放目四望,但见千峰逶迤,匍匐脚下;天地空阔,八方一色;真正是山舞银蛇,原驰腊像。整个世界显得那么洁净,一点污秽都不存在,此时,即使是最复杂的人恐怕也顷刻失去了杂念。站在绝顶之上,脑袋瞬间一片空濛,大有飘飘欲仙展翅凌云飞腾之感。淡定片刻,一股豪气由脚底直贯头顶,顿时生出了“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迈!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黄山之美、泰山之雄、衡山之秀、恒山之奇、嵩山之绝都引人入胜,但它们显然都不符合武林人的个性,只有华山的险峻与爽直,才是对武林人最好的诠释。站在华山之顶,“当今世界谁主沉浮”的豪迈气概与博大胸怀便了然于心,这正是武林人所想要的情怀!
4、与苍龙岭相比,上西峰的路好走得多了,整齐的石阶使我们有暇举目四望,一石一树,一溪一流都会引起发自肺腑的惊叹,惊的是看到了天工造物人间仙境,叹的是同行的诸多同伴无福享受。峰顶有一块状若莲花瓣的巨石,据说这块浑然天成的巨石就是历代武林高手在华山论剑的地方,端面*坦宽敞,足可容纳数百人,地势险峻冠绝,三面都是刀削一般的悬崖,若是在此论剑论道,倒不失为一个既无干扰又显公*的绝妙之处。
5、来到华山论剑处,仿佛看见当年武林人在此翻云覆雨,奋力搏杀;听着山底松涛怒吼,仿佛听见武林人气壮山河的呐喊声;攀爬悬崖峭壁,仿佛看见武林人飞檐走壁的敏捷身姿;遥望碧云蓝天,又仿佛感受到了武林人的壮志凌云与男儿情怀。华山因了武林人而倍显雄浑与亲切,武林人因了华山而彰显高大与伟岸。
6、在走向西峰的路上,华山仿佛换了衣服容颜,温文尔雅,宛如烟雨朦胧的江南。翠绿色的树木包裹着原本赤裸的华山肌肤,将他的阳刚之气,掩盖在一片柔美之中,路边会传来阵阵鸟鸣,远处会呈现薄薄的晨雾,清晨的露水,点缀着树下的绿草,一*瑟瑟秋风,一阵蒙蒙雾雨,如果再配着一壶清酒和着一首古筝曲,一古色长亭或者乌蓬流水,乃人间之仙境。雾润古树新苔绿,风吹叶舞烟雨中。一山一石均入画,天高云淡锁群峰。
7、华山的美,是千姿百态的,他既有彰显北方气魄的豪迈气势,又有谱写出中华之魂的大气凛然,但是又不乏婉约柔美的少女情怀,和水墨丹青般的清新淡雅……万丈山门依天开,浩瀚星辰手摘来。怀揣明月问古今,铮铮铁骨可有魂?云雾飘渺仙女衫,飒爽雄姿陕北汉。一峰一景皆是情,一山一韵在其中。脚踩南风俯群山,胸怀顿开纳百川。
8、蓝色的天,白色的云,淡淡的雾,绿色的树,灰白色的山体,陡峭悬崖峭壁,直插云霄的连绵山峰……这一切组成美景的元素,被山风吹动着,一刻都不停息的分散再组合,一刻都不间断的上演着山云之恋。风轻云淡嵌山间,似烟似雾在云端。朦胧飘渺非凡境,试问华山可有仙?
9、华山素有“自古华山一条路,奇险天下第一山。”的美称,我们在险峻的华山上艰难地“爬”着,一边“爬”一边观赏着著名的华山。
10、华山的`神韵并不是险奇所能涵盖的。窃以为华山之所以魅力无穷,在于它的雄性之美。踏访了九洲方园内赫赫有名的五岳,都给人以雄浑的印象,然而最能使人体会到雄性美的,当属西岳华山。
11、 眼前一幕!至今难以形容!山如利剑,锋指九天。气势磅礴,谁敢多言!只能无言。阶石层层叠立,铁栏环环相连。或*或远,或易或难。终是雨如汗,轻脚重于船!天梯石栈相勾连!段段扣人心弦!小心一段,又小心一段。丝毫未敢怠慢!石栈窄处,仅半脚未容!双手抱铁索,脚缓缓前行。立于峰顶,暮然回首,不觉又是一心惊!久久难以*静。
12、瞬间被华山的全貌惊呆了,赶忙拿出相机,记录这每一秒的美丽。万丈山涧,被座座拔地而起的山峰包围着,群山高低错落,连绵起伏,有直插入云霄的霸气,也有如诗如画的缠绵。缆车会时而加速,伴着欢呼声,惊叫声,和被吓的澶澶发抖的身体,我们飞过一座有一座的山峰。脚踏群山万里川,一跃千里问神仙。千古华山众豪杰,可留魂魄在山间?
13、游完北峰,我们向其他山峰进发。那就是东峰、南峰和西峰。这三座山峰在一条路上,所以说“自古华山一条路”。好看的也数这三座山峰。路最难走的也属这条路。从北峰南上,经“擦耳崖”、“苍龙岭”,过金锁关,从这里可分别前往东、中、南、西四峰。我们跋到金锁关,金锁关是建在三峰口的一座城楼般石拱门,是经五云峰通往东、西、南峰的咽喉要道,锁关后则无路可通。道家认为,华岳为仙乡神府,只有过了通天门,才算进入仙境。
14、雄性的华山,也造就了充满阳刚之气的故事:华山西峰峰顶的翠云宫前,有巨石中间裂开,曰:斧劈石,旁边立有一长柄大斧,此乃神话传说中沉香劈山救母之处。力大无比的神勇男儿,在你的想象中项天立地!
15、早晨五点忙起身赶往东峰看日出。还没有走到东峰顶,就看见东方朝霞绚丽,我知道太阳马上就要出来了。于是赶紧停下,找了一处开阔的地方等待日出。果不其然,不一会,就见太阳从不知名的山背后露出头,起初如月牙一般,然后一点一点上升,红红的,但没有任何耀眼。只有几分钟时间,就完全升上峰顶,光芒万丈,明晃晃地刺得人眼睛睁不开。我站在华山顶上,见证了日出的奇观!尽管人困马乏,心里也溢满了快乐!
16、苍龙岭两旁皆为千仞绝壁,探头下望,无不触目惊心。我们上山时,鹅毛大雪,漫天遍野。远处,天地一色,雪雾朦朦;*处,山披白甲,树裹银枝。手扯铁链向上攀登,隔三两步石阶,后人的脑袋就抵在前人的屁股上,其惊险可想而知矣。明代诗人王履有诗曰:“岭下望岭上,矢矫蜿蜒飞,背无一仞阔,旁有万丈垂。循背匍匐行,视敢纵横施。惊魂及坠魂,往往随风吹”。此时沿途都是折身回返的游人,他们有的体力不支,有的望险生畏,他们转身时的那份遗憾是无法形容的,但面对这奇险无比的大自然,他们实在难以与之抗衡下去。
17、一抹鲜红的太阳在远处的山凹处时隐时现,天色已*傍晚,我们不得不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沿着盘山小路缓缓下山。虽然只是走马观花般的粗略行走,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观。对面石壁上,一株不知名的树木在秋风中依然簌簌抖动着,那黄中带绿的树叶向人们昭示着生命力的顽强,她也像这华山的石、华山的水一样,生生不息,亘古流长。来到山下,我再一次将目光洒向群山,远处的山峰仿佛在微微轻颔,目送着远方来客;山顶的寺观云雾缭绕,似朵朵莲花盛开在天际。此时,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在我心间油然而生: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18、华山共有五座主峰,其中东、西、南三峰最高,三峰鼎峙耸立,“势飞向云外,影倒黄河里”,有“天外三峰”之称。提到险,“自古华山一条路”。其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悬岩镌刻的“全真岩”,三面临空,上凸下凹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悬岩上开凿的千尺童、百尺峡、老君犁沟、擦耳崖、苍龙岭等处都奇险异常。山中道路仅有南北一线,约10公里,逶迤曲折,艰险崎岖,不少地方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9、南峰与西峰相通,顺着连接的山脊可以直至西峰。西峰在华山五峰中最为险峻。远远望去,西峰有一巨石压在峰顶,非常显眼。走*一看,原来就是沉香劈山救母处。巨石两面临空,如刀削斧劈一般,名叫斧劈石。《宝莲灯》的神话故事在我眼前又浮现出来,故事人物也活灵活现了,我好像看见被二郎杨戬压在巨石下的圣母娘娘无助的眼神,又看见长大**的沉香劈山救母的英雄壮举。小时候想一探究竟的神奇地方,今天终于如愿以偿,和我如此亲*!我觉得西峰的险峻风光和动人神话,应该是华山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华山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
20、2183海拔米的华山,是秦岭山脉的北支脉,西起渭南,东至潼关,其高兮广兮,居五岳之首。不过,称之雄性的华山,不仅仅是因为它的高它的广,而是从华山的峰峦之中,你的确能体味到那雄性的气息!
21、西安的华山真奇啊,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像一匹奔腾的骏马,又像一位羞涩的少女,真是奇峰罗列,姿态万千;西安的华山真陡啊,虽然每一条路的两旁都修筑了铁链和栏杆,但是一个不小心还是有可能会栽倒下去。
天门山道上天去,坐桥要取顶,骑马要下鞍。
天门山顶古称“云梦绝顶”,是天门山的制高点。
站在顶上,居高临下,视野开阔,环顾四周,晨观日出红山,夕观日落熔金,大小景点,尽收眼底。
远眺,东有四十八座马头山,南有七星山,西有崇山和雄壁岩;北有黄狮寨与天子山;*观,山上16峰,峰峰看的见;山下永定城,还有那滔滔澧水河,犹如一匹绿色的长绸,蜿蜒曲折,从西向东流去……“云梦绝顶”上,一年四季气候变化不同,其自然景观也大不一样:春天,草木萌动,山花灿烂;夏天,满山皆绿,云海翻浪;秋天,霜染红叶,天高云淡;冬天,大雪盖顶,山舞银蛇,似一派北国风光
望天门山[唐] 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诗是李白在乘舟路过天门山时写的,描写了天门山一带秀丽的景色。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江*,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所以叫“天门”。
译文: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
浩浩荡荡的长江东流到此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回旋着向北流去。
*边的青山相对着不断现出,令人有*青山迎面扑来的感觉。
我仿佛乘坐着一艘小船从天边披着阳光顺流而下。
景物:天门山,楚江,东博望山,西梁山,孤帆,日边.这首诗明显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望天门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一首七言绝句.为开元十三年(725)李白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作,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感情.
【别有洞天】 [bié yǒu dòng tiān] [解释]洞中另有一个天地。
形容风景奇特,引人入胜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这两句写诗人远眺天门山夹江对望,江水穿过天门山,水势湍急、激荡回旋的壮丽景象。
1.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2.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3. 唯应嵩与华,清峻得为群。——王贞白《庐山》
4. 逶迤至山口,鄱湖一岭含。——《游含鄱口》
5. 岚影波光仙境界,登峰造极峙江边。——《赞庐山》
6. 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
7.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8. 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孙鲂《湖上望庐山》
9.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10.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
11. 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朱元璋《庐山诗》
12.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13. 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元稹《庐山独夜》
14.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望庐山瀑布》
15.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16.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17.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寒食江州满塘驿》
18.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19. 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自咏示客》
20.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彭蠡湖中望庐山》
21. 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别东林寺僧》
22.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庐山瀑布》
23. 要知庐山真面目,携云伴雾不下山!——《登庐山》
24.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我随秋风来,瑶草恐衰歇。中途寡名山,安得弄云月。
渡江如昨日,黄叶向人飞。敬亭惬素尚,弭棹流清辉。
冰谷明且秀,陵峦抱江城。粲粲吴与史,衣冠耀天京。
水国饶英奇,潜光卧幽草。会公真名僧,所在即为宝。
开堂振白拂,高论横青云。雪山扫粉壁,墨客多新文。
为余话幽栖,且述陵阳美。天开白龙潭,月映清秋水。
黄山望石柱,突兀谁开张。黄鹤久不来,子安在苍茫。
东南焉可穷,山鸟飞绝处。稠叠千万峰,相连入云去。
闻此期振策,归来空闭关。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
何当移白足,早晚凌苍山。且寄一书札,令予解愁颜。
《赠许左丞从驾万年宫》
年代:唐 作者: 卢照邻
闻道上之回,诏跸下蓬莱。中枢移北斗,左辖去南台。
黄山闻凤笛,清跸侍龙媒。曳日朱旗卷,参云金障开。
朝参五城柳,夕宴柏梁杯。汉畤光如月,秦祠听似雷。
寂寂芸香阁,离思独悠哉。
《好事*·堂上挂黄山》
年代:宋 作者: 汪莘
堂上挂黄山,辉映庭前春雪。记得山中雪境,恰一般清绝。须知天锡与方壶,比似镜湖别。好得镜湖狂客,伴方壶欢伯。
《沁园春·家在柳塘》
年代:宋 作者: 汪莘
家在柳塘,榜挂方壶,图挂黄山。觉仙峰六六,满堂峭峻,仙溪六六,绕屋潺湲。行到水穷,坐看云起,只在吾庐寻丈间。非人世,但鹤飞深谷,猿啸高岩。如今老疾蹒跚。向画里嬉游卧里看。甚花开花落,悄无人见,山南山北,谁似余闲。住个庵儿,了些活计,月白风清人倚阑。山中友,类先秦气貌,後晋衣冠。
《赠许左丞从驾万年宫》
年代:唐 作者: 卢照邻
闻道上之徊,招躁下蓬菜。
中枢移北斗,左辖去南台。
黄山浑凤笛,清晔侍龙媒。
曳日朱旗卷,参云金障开。
朝参五城柳,夕宴柏梁杯。
汉峙光如月,秦词听似雷。
寂寂姜香厨,离思独悠哉。
《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我随秋风来,瑶草恐衰歇。中途寡名山,安得弄云月。
渡江如昨日,黄叶向人飞。敬亭惬素尚,弭棹流清辉。
冰谷明且秀,陵峦抱江城。粲粲吴与史,衣冠耀天京。
水国饶英奇,潜光卧幽草。会公真名僧,所在即为宝。
开堂振白拂,高论横青云。雪山扫粉壁,墨客多新文。
为余话幽栖,且述陵阳美。天开白龙潭,月映清秋水。
黄山望石柱,突兀谁开张。黄鹤久不来,子安在苍茫。
东南焉可穷,山鸟飞绝处。稠叠千万峰,相连入云去。
闻此期振策,归来空闭关。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
何当移白足,早晚凌苍山。且寄一书札,令予解愁颜。
《赠许左丞从驾万年宫》
年代:唐 作者: 卢照邻
闻道上之回,诏跸下蓬莱。中枢移北斗,左辖去南台。
黄山闻凤笛,清跸侍龙媒。曳日朱旗卷,参云金障开。
朝参五城柳,夕宴柏梁杯。汉畤光如月,秦祠听似雷。
寂寂芸香阁,离思独悠哉。
黄山可真奇啊,像层层叠叠的彩缎,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拔地而起,直人云霄。看后使人不相信它是天然形成的,而是能工巧匠精心雕刻出来的;黄山可真高啊,一座座山峰连绵起伏,耸入云端,从山顶向下看,云在脚下漂浮,人在山上好像仙人那样,能腾云驾雾似的;黄山真险啊,石梯几乎成垂直的,隔老远就让人心惊肉跳,好像一失脚就会掉下悬崖,摔得粉身碎骨似的。
微白的天空下,群山苍黑似铁,庄严肃穆。红日初升,一座座山峰呈墨蓝色。紧接着,雾霭泛起,乳白的纱把重山间隔起来,只剩下青色的峰尖,真像一幅笔墨清爽、疏密有致的山水画。过了一阵儿,雾又散了,那*的岩壁、峭石,被霞光染得赤红,渐渐地又变成古铜色,与绿的树、绿的田互为映衬,显得分外壮美。
难怪李白会有如此“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李 白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崔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俯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遗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风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渡,碧嶂尽睛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1、黄山的石头,奇形怪状,千姿百态,有的像报晓的公鸡,嘴巴大大的好像在说欢迎你们呢!有的像仙人指路、有的像孔雀开屏、狮子耍球……
2、黄山素以“温泉、云海、怪石、奇松”四绝闻名天下。徐霞客游览了黄山后,曾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3、黄山上得奇石还有很多,比如金鸡叫天都、仙人指路、仙人下棋等。
4、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那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可爱的小狈,抬头望着月亮,好像是要到月亮上去看看吧,这就是有趣的“天狗望月”。
5、黄山的四绝有温泉、松树、奇石、云海。这就是黄山,这就是我们的黄山。
6、不看不知道,看了才知黄山真奇妙。这些石头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如同一幅幅图画,内容异彩纷呈,不是亲眼所见,真是难以相信。
7、云阴带残日,怅别此何时。欲望黄山道,无由见所思。
8、黄山可真险峻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黄山上的怪石,星罗棋布,点缀在波澜壮阔的黄山之中。
9、黄山最高的峰是莲花峰。海拔多米,那耸立天外的峰顶,云雾缭绕,神秘莫测,使人感到它攀登之难难于上青天。特别是山上那些奇形怪状的岩石,似乎正在下坠,令人心惊胆颤。
10、黄山的四大景观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可我最喜欢的还是奇松、怪石。
11、黄山可真高啊!一座座山峰连绵起伏,耸立入云端。从山上好像仙人那样,能腾云架雾,悠然而去似的。
12、黄山真是名副其实,抬头望大门口的撑梁柱相当高,很有气势。我们沿着山路往上走,山上长满了花草树木,有红的、有蓝的,还有绿的。把黄山点缀的五彩缤纷,非常美丽。
13、黄山一峰一姿,一石一态,一松一画,充满了美意。岁月的磨砺和风雨的剥蚀,让黄山以巧夺天工的自然奇景有别于五岳的古迹。它的美,美在奇松、奇峰、奇石之上。
14、黄山奇石真奇妙,那些石头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如同一幅幅图画。一棵棵松树像威武的士兵,守卫着黄山。山顶上有一块仙人石,像一只靴子,倒置在石台上,人们称为“仙人晒靴”。
15、黄山的奇,奇在奇松、奇峰、奇石之上。
16、黄山之奇,最奇之处莫过于闻名于世的“黄山四绝”—奇松,怪石、温泉、云海。
17、人人都说黄山是人间的仙境,仙境怎能离开浩瀚的云海呢?它时而如风*浪静的湖水,时而像波涛诡异的大海,时而轻轻如丝绢,时而又怒气冲霄。
18、雪白的云团像海浪一样在空中翻滚着,碰撞着,拥挤着。只是没有海的蔚蓝,没有海的惊天动地的呼啸,但它有海的浩瀚,有海的气势。
19、盛夏的黄山,更有那看不见的飞瀑,数不清的流泉,特别在暴雨过后,黄山就成了水的世界,水为黄山谱写了一曲曲激昂的乐章。
20、黄山雾凇,比任何地方更美、更奇、更绝。无愧于天下绝中之绝景。
赞黄山景色的句子
描写黄山景色的句子
描写黄山景色的古诗
形容黄山景色美的短句
黄山壮丽景色的古诗
茶山景色的优美句子
描写登山景色的句子
描写泰山景色的句子
写黄山壮丽景色的古诗
描写山景色的优美句子
巫山景色的诗句
描写花果山景色的句子
描写阿里山景色的句子
描写天门山景色的句子
形容华山景色的好句子
描写华山景色的好句子
形容山景色优美的句子
描写山景色的诗句
描写黄山景象的古诗
赞美庐山景色美丽的诗句
描写峨眉山景色的句子
大山景色的古诗
写嵩山景色的古诗
写泰山景色的古诗
赞美黄昏景色的句子
黄山美景的句子
赞美秋天香山景色的古诗句
形容华山景色的诗句
写太行山景色的诗句
描写庐山景色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