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日的古诗儿童

关于春分日的古诗儿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春分日的古诗儿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春分日的古诗儿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春分日的古诗儿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766) 语录(55) 说说(163) 名言(6) 诗词(2k+) 祝福(440) 心语(6)

  • 春分日古诗带拼音

  • 春分,文学
  • 春分日古诗带拼音

      春分日,是一首写春季的五言诗。下面是关于春分日古诗带拼音的内容,欢迎阅读!

      春分日

      zhòng chūn chū sì rì ,chūn sè zhèng zhōng fèn 。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lǜ yě pái huái yuè ,qíng tiān duàn xù yún 。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yàn fēi yóu gè gè ,huā luò yǐ fēn fēn 。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sī fù gāo lóu wǎn ,gē shēng bú kě wén 。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徐铉简介

      徐铉(916年—991年),是五代至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原籍会稽(今浙江绍兴),父徐延休,官江都少尹,遂家其地,故一作广陵(今江苏扬州)人。

      徐铉他十岁能作文,不妄游处。与韩熙载齐名,人称“韩徐”。初仕杨吴,为校书郎。又仕南唐三主,历官知制诰、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吏部尚书。 后随后主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

      徐铉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并精小学,世称“江东二徐”。雍熙(984~987)间,曾受诏与句中正、葛湍等共同校订《说文解字》,新补19字于正文中,又以经典相承及时俗通用而为原书所不载者402字附于正文之后,世称“大徐本”。又参与编纂《文苑英华》,所著尚有文集30卷,《质疑论》若干卷。徐铉在文字学上卓有成就,在诗歌、散文创作方面成就也十分突出,《全唐文》《全唐诗》《全宋文》均收录有其作品。

      生*事迹

      是先世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后迁居广陵。父徐延休,官江都少尹,遂家其地。徐铉十岁能属文,宅居栖霞寺侧。初事南唐,历官御史大夫、率更令、右散骑常侍,官至吏部尚书。

      宋开宝七年(974年),赵匡胤令大将曹彬伐南唐。徐铉曾二度奉李煜之命使宋,谋求和*,告太祖曰:“煜事陛下,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太祖道:“汝以为父子分两家,可乎?”铉不能对。十一月,徐铉、周惟简再次入奏,徐铉道:“李煜因病未任朝谒,非敢拒诏也,乞缓兵以全一邦之命。”其言极恳切,与太祖辩,反复再三,声气愈厉。赵匡胤辩不过,拔剑而起,怒斥徐铉:“不须多言!江南国主何罪之有?只是一姓天下,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徐铉不敢再言。

      南唐亡之后,随李煜入观宋太祖,命为率更令。累官至散骑常侍。博学多才,有一只象毙命,取胆不获。铉曰:“于前左足求之。”果得。召问铉,对曰:“象胆随四时在足,今方二月,故知之。”

      徐铉曾奉旨与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同校《说文解字》,于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完成并雕版流布,世称“大徐本”,又曾编纂《文苑英华》、《太*广记》等。太*兴国三年(978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叹息:“当初我错杀潘佑、李*,悔之不已!”徐铉退而告之,宋太宗闻之大怒,赐李煜自尽。淳化二年(991年),遭庐州妖僧道安诬,被贬谪为静难行军司马(属邠州)。邠州苦寒,终不御毛褐,致冷疾(风寒),八月二十六日“晨起,方冠带,遽索笔手疏,约束后事,又别署曰:‘道者,天地之母。’书讫而卒,年七十六。”

      【拓展内容】

      描写春分的古诗词

      1、《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

      唐武元衡

      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

      宾瑟常馀怨,琼枝不让春。更闻歌子夜,桃李艳妆新。

      2、《春分日》

      唐徐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3、《癸丑春分后雪》

      宋苏轼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従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4、《踏莎行》

      宋欧阳修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

      千花百卉争明媚。

      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

      青楼几处歌声丽。

      蓦然旧事心上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5、《和宋之问寒食题黄梅临江驿》

      宋崔融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忽见浔阳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阍难叫,孤臣逐未堪。遥思故园陌,桃李正酣酣。

      6、《蝶恋花》

    [阅读全文]...

2022-06-28 09:40:23
  • 春分日古诗翻译(春分日古诗意思注释)

  • 春分
  • 《春分日》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在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译文

    二月初四正逢春分节气;春色恰好过了一半。

    绿色的田野上,月儿彷徨徐行;晴明的天空中,云儿断续飘过。

    燕子一只一只地飞过;花儿一片一片地凋落。

    高楼上的思妇,望尽天涯路,天色渐晚;远处飘来的歌声,太过悲伤,不忍卒听。

    注释

    1.铉(xuàn):古代举鼎器具,状如钩,铜制,用以提鼎两耳。

    2.仲春:即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因处春季之中,故称仲春。仲春在24个节气中属惊蛰、春分两个节气。

    3.晴在:雨止也,晴明也。

    4.徘徊:彷徨、徐行貌。

    5.断续:时而中断,时而继续,一会儿停下,一会儿继续。

    6.个个:逐个;一个一个。

    赏析

    春分甫至,整个大地,花团锦簇,格外明媚。对诗人而言,这是一个重要的美学分界点。之前,百花盛开,以赏春为主;之后百花凋零,以伤春为主。万事万物,个人国家,由盛而衰,都是自然规律。正因美到极致,来去匆匆,才让人心生眷恋。

    满目青山空念远,不如惜取眼前人。句中展现的,正是词人对于春分的一份顿悟。春分日,花开得正盛,正浓,理应“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女人如花,容颜易逝,这是“春思”亘古不变的爱情主题。

    多少文人墨客,借助“春思”主题,上升为“不遇”主题,把自己比喻香草,而君王则是美人。这从我国第一位抒情诗人屈原《离骚》那,就开始了。

    如此,女子“春思”,男子“不遇”,这样的春日,注定隐约透着一丝惆怅。每位诗人都想留住这绚烂至极的春日,只可惜它从来不会为谁停留。最后,只能诉诸笔端,谱成了一首首哀怨的词曲,变成了一幅幅唯美的书画,以及一声声轻轻地叹息。

    辛弃疾曾有词感叹道:“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

    春天,当然不会听诗人“且住”。时光匆匆溜走,催老了诗人年华,空等了君王承诺。

    有个人“不遇”,就有王朝“兴替”。一看到落花时节,亡国之君李煜的词则更加沉郁: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从*民到君王,面对繁花凋落,都会生出别样愁绪。徐铉,作为李煜的重臣——吏部尚书,文臣,他是不可能不在落花时节,想起南唐,想起家乡扬州,想起他日思夜想的诗意江南,以及故主李煜和其绝命之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因而,读徐铉的《春分日》,更应了解其个人感怀之外的贰臣之悲。那位高楼上的女子,不正如南唐的那些歌声,引得诗人愁肠百结。

    首联,诗人开心直言,今天是二月初四,翻开日历一看,恰好是春分节气。春天至此,刚好走过一半。《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pī)发缓形,以使志生。诗人深知,春分养身,一年之最。故而,广步于庭,以使志气生发。

    颔联,讲诗人对春分的珍惜。你看他,晚上,看绿色的田野上,月儿彷徨徐行;白天,看晴明的天空中,云儿断续飘过。诗人日夜守护、珍惜春光,感受春分天地变幻,融入春光之中。

    颈联,堪称佳句,可与其“井泉生地脉,砧杵共秋声”(《喜李少保卜邻诗》)媲美,思致闲远,意味深长。尤其是对仗,用“个个”对“纷纷”,奇思高妙,出人意料,不落窠臼,别有深意。燕子是春分三候之一。古诗多言双燕,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遂为爱情使者,如“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而其后北宋词人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更是将双燕的美名,名扬天下。

    可诗人却反其道而行之,言“个个”,即一只一只,孤单地飞。其言之下,意象自阔。首先“个个”一词,为思妇形象作了绝妙铺垫。无数分离的情人,不都是这一个中的一个,孤单地活着么。其次,为他的“自悼”,埋下伏笔。国破家亡,他不也是动乱中的受伤者,谁愿意做一个降臣。

    “花落已纷纷”一句,则道出大江东去,南唐国灭,树倒猢狲散之深意。词中无意透露出爱情之外命定的悲凉。

    在后世诗人中,晏殊词《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正是由此脱胎,点石成金。其“花落”、“燕”、“徘徊”,可谓一字不差。意境也大抵相似。*的点化,恰恰证明了这首诗的精妙之处。

    尾联,为全诗*,也是诗人隐喻表达的主旨。表面看,这是一首“爱情”诗,往深处看则是一首“自悼”诗。

    这高楼上的思妇,何曾不是被囚的小周后,她再也等不到为她提鞋的情郎归来了。至此,徐铉通过一首爱情诗,含蓄表达了其对故国的思念之情,亦可谓用心良苦,感人至深。

    最后,将一首南唐词人冯延巳的词送给大家,愿你,和你的他(她),终成眷属,岁岁长相见:“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作者简介:严勇,文学硕士,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学员。现任泰州晚报副刊编辑,《稻河》编辑。已出版散文集《读书旅行》,文史集《泰州史话:运盐河边的城市》,随笔集《风韵泰州》。

    [阅读全文]...

2022-04-24 11:41:58
  • 春分日古诗翻译(春分日赏析)

  • 春分
  • 《春分日》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在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译文

    二月初四正逢春分节气;春色恰好过了一半。

    绿色的田野上,月儿彷徨徐行;晴明的天空中,云儿断续飘过。

    燕子一只一只地飞过;花儿一片一片地凋落。

    高楼上的思妇,望尽天涯路,天色渐晚;远处飘来的歌声,太过悲伤,不忍卒听。

    注释

    1.铉(xuàn):古代举鼎器具,状如钩,铜制,用以提鼎两耳。

    2.仲春:即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因处春季之中,故称仲春。仲春在24个节气中属惊蛰、春分两个节气。

    3.晴在:雨止也,晴明也。

    4.徘徊:彷徨、徐行貌。

    5.断续:时而中断,时而继续,一会儿停下,一会儿继续。

    6.个个:逐个;一个一个。

    赏析

    春分甫至,整个大地,花团锦簇,格外明媚。对诗人而言,这是一个重要的美学分界点。之前,百花盛开,以赏春为主;之后百花凋零,以伤春为主。万事万物,个人国家,由盛而衰,都是自然规律。正因美到极致,来去匆匆,才让人心生眷恋。

    满目青山空念远,不如惜取眼前人。句中展现的,正是词人对于春分的一份顿悟。春分日,花开得正盛,正浓,理应“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女人如花,容颜易逝,这是“春思”亘古不变的爱情主题。

    多少文人墨客,借助“春思”主题,上升为“不遇”主题,把自己比喻香草,而君王则是美人。这从我国第一位抒情诗人屈原《离骚》那,就开始了。

    如此,女子“春思”,男子“不遇”,这样的春日,注定隐约透着一丝惆怅。每位诗人都想留住这绚烂至极的春日,只可惜它从来不会为谁停留。最后,只能诉诸笔端,谱成了一首首哀怨的词曲,变成了一幅幅唯美的书画,以及一声声轻轻地叹息。

    辛弃疾曾有词感叹道:“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

    春天,当然不会听诗人“且住”。时光匆匆溜走,催老了诗人年华,空等了君王承诺。

    有个人“不遇”,就有王朝“兴替”。一看到落花时节,亡国之君李煜的词则更加沉郁: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从*民到君王,面对繁花凋落,都会生出别样愁绪。徐铉,作为李煜的重臣——吏部尚书,文臣,他是不可能不在落花时节,想起南唐,想起家乡扬州,想起他日思夜想的诗意江南,以及故主李煜和其绝命之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因而,读徐铉的《春分日》,更应了解其个人感怀之外的贰臣之悲。那位高楼上的女子,不正如南唐的那些歌声,引得诗人愁肠百结。

    首联,诗人开心直言,今天是二月初四,翻开日历一看,恰好是春分节气。春天至此,刚好走过一半。《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pī)发缓形,以使志生。诗人深知,春分养身,一年之最。故而,广步于庭,以使志气生发。

    颔联,讲诗人对春分的珍惜。你看他,晚上,看绿色的田野上,月儿彷徨徐行;白天,看晴明的天空中,云儿断续飘过。诗人日夜守护、珍惜春光,感受春分天地变幻,融入春光之中。

    颈联,堪称佳句,可与其“井泉生地脉,砧杵共秋声”(《喜李少保卜邻诗》)媲美,思致闲远,意味深长。尤其是对仗,用“个个”对“纷纷”,奇思高妙,出人意料,不落窠臼,别有深意。燕子是春分三候之一。古诗多言双燕,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遂为爱情使者,如“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而其后北宋词人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更是将双燕的美名,名扬天下。

    可诗人却反其道而行之,言“个个”,即一只一只,孤单地飞。其言之下,意象自阔。首先“个个”一词,为思妇形象作了绝妙铺垫。无数分离的情人,不都是这一个中的一个,孤单地活着么。其次,为他的“自悼”,埋下伏笔。国破家亡,他不也是动乱中的受伤者,谁愿意做一个降臣。

    “花落已纷纷”一句,则道出大江东去,南唐国灭,树倒猢狲散之深意。词中无意透露出爱情之外命定的悲凉。

    在后世诗人中,晏殊词《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正是由此脱胎,点石成金。其“花落”、“燕”、“徘徊”,可谓一字不差。意境也大抵相似。*的点化,恰恰证明了这首诗的精妙之处。

    尾联,为全诗*,也是诗人隐喻表达的主旨。表面看,这是一首“爱情”诗,往深处看则是一首“自悼”诗。

    这高楼上的思妇,何曾不是被囚的小周后,她再也等不到为她提鞋的情郎归来了。至此,徐铉通过一首爱情诗,含蓄表达了其对故国的思念之情,亦可谓用心良苦,感人至深。

    最后,将一首南唐词人冯延巳的词送给大家,愿你,和你的他(她),终成眷属,岁岁长相见:“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作者简介:严勇,文学硕士,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学员。现任泰州晚报副刊编辑,《稻河》编辑。已出版散文集《读书旅行》,文史集《泰州史话:运盐河边的城市》,随笔集《风韵泰州》。

    [阅读全文]...

2022-04-23 16:57:08
  • 春分的古诗

  • 春分
  • 春分的古诗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分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春分日》

      【唐】徐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2、《画堂春 》

      【宋】仲并

      溪边风物已春分。画堂烟雨黄昏。

      水沈一缕袅炉薰。尽醉芳尊。

      舞袖飘摇回雪,歌喉宛转留云。

      人间能得几回闻。丞相休嗔。

      3、 《春风》

      【唐】李咸用

      青帝使和气,吹嘘万国中。

      发生宁有异,先后自难同。

      辇草不消力,岩花应费功。

      年年三十骑,飘入玉蟾宫。

      4、 《春风》

      【唐】罗邺

      每岁东来助发生,舞空悠飏遍寰瀛。

      暗添芳草池塘色,远递高楼箫管声。

      帘透骊宫偏带恨,花催上苑剩多情。

      如何一瑞车书日,吹取青云道路*。

      5、《春风》

      【唐】罗隐

      也知有意吹嘘切,争奈人间善恶分。

      但是秕糠微细物,等闲抬举到青云。

      6、《春风曲》

      【唐】齐己

      春风有何情,旦暮来林园。不问桃李主,吹落红无言。

      7、《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8、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9、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0、《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1、《咏春风》

      【唐】崔涯

      动地经天物不伤,高情逸韵住何方。

      扶持燕雀连天去,断送杨花尽日狂。

      绕桂月明过万户,弄帆晴晚渡三湘。

      孤云虽是无心物,借便吹教到帝乡。

    [阅读全文]...

2022-04-24 13:06:29
  • 春晓儿童古诗

  • 儿童
  •   《春晓》的语言*易浅*,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

      【作者】 【朝代】唐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①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③啼鸟:鸟的啼叫声。

      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直。《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写情,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这片段,正是诗人思想活动的启始阶段、萌芽阶段,是能够让人想象他感情发展的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诗人抓住了这一刹那,却又并不铺展开去,他只是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迹,把读者引向他感情的轨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该由读者沿着诗人思维的方向去丰富和补充了。写景,他又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诗人都不去写。他只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应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上,应接不暇之感。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却逗露了无边春色,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熳春光,这是用春声来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这些景物是活泼跳跃的,生机勃勃的。它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古今传诵的名句。其实,在写法上是与《春晓》有共同之处的。叶诗是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让人想象墙内;孟诗则是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把人引出屋外、让人想象屋外。只用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两诗都表明,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挡不住的,你看,它不是冲破了围墙屋壁,展现在你的眼前、萦回在你的耳际了吗?

      施补华曰:“诗犹文也,忌直贵曲。”(《岘佣说诗》)这首小诗仅仅四行二十个字,写来却曲屈通幽,回环波折。首句破题,“春”字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次句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处处”是指四面八方。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闻啼鸟”即“闻鸟啼”,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三句转为写回忆,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末句又回到眼前,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由喜春翻为惜春,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爱极而惜,惜春即是爱春──那潇潇春雨也引起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都很富有情趣,能给人带来无穷兴味。

      《春晓》的语言*易浅*,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合称为“王孟”。

      诗文少年

      唐永昌元年(6*),孟浩然出生于襄阳城中一个薄有恒产的书香之家。

      唐圣历元年(698年),孟浩然与弟弟一起读书学剑。

      唐景龙二年(708年),孟浩然20岁,是年前后游鹿门山,作《题鹿门山》诗。诗标志着浩然独特的诗风基本形成。

      唐景云二年(711年),孟浩然23岁,与张子容同隐鹿门山。

      漫游求仕

      唐先天元年(712年),冬天,送张子容应考进士,作诗《送张子容进士举》,25到35岁间,辞亲远行,漫游长江流域,广交朋友,干谒公卿名流,以求进身之机。

      唐开元五年(717年),游洞庭湖。干谒张说。登岳阳楼,作《岳阳楼》诗以献。

      唐开元六年(718年),二月,张说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四月赴任。浩然居家,作诗慨叹清贫和失意,渴望有人向皇帝引荐。

      唐开元八年(720年),暮春,浩然抱病,有赠张子容诗《晚春卧病寄张八》。九月九日,浩然与贾舁登岘山,诗酒唱和。

      唐开元十二年(724年),孟浩然36岁,韩思复任襄州刺史。卢馔为襄阳令,浩然与之为忘形之交。因玄宗在洛,便往洛阳求仕,滞洛三年,一无所获。

      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出蜀,游洞庭襄汉,孟浩然与李白结交为好友,成莫逆之交。当年韩思复卒,天子亲题其碑。浩然与卢馔立石岘山。

      唐开元十四年(726年),三月,浩然游扬州,途经武昌,遇李白。李白于黄鹤楼作诗送行。

      入京不仕

      唐开元十五年(727年),孟浩然第一赶赴长安进行科举考试。

      唐开元十六年(728年),初春,在长安作《长安*春》诗,抒发渴望及第的心情,当年孟浩然三十九岁,然而,科举不中。同年孟浩然与王维结交,王维为孟浩然画像,两人成为忘年之交。应进士举不第后,孟浩然仍留在长安献赋以求赏识,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他和张说交谊甚笃。传说张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张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

      隐居山水

      唐开元十七年(729年),孟浩然离开长安,辗转于襄阳、洛阳,夏季游吴越,与曹三御史泛舟太湖。曹三御史拟荐浩然,浩然作诗婉言谢绝,次年游玩于江南的名山古刹。

      唐开元十九年(731年),孟浩然同年43岁,春,在越州有赠谢甫池诗,表示出对农事的关心。继续在江浙一带会友作诗。

      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孟浩然第二次前往长安求仕,不仕,当年浩然回襄阳。

      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韩朝宗为襄州刺史,十分欣赏孟浩然,于是邀请他参加饮宴,并向朝廷推荐他,孟浩然因考虑到上京干谒张九龄未果,认为作为刺史的韩朝宗也无法让他入仕便没有按照约定赴京。同年李白赴襄阳,和孟浩然游玩。李白走后,浩然入蜀,往游广汉。

      幕府入职

      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居。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浩然在荆州一带多所游览,夏,浩然患背疽,卧于襄阳,当在本年。次年病加重,多有好友探看。

      终于南园

      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王昌龄遭贬官途过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孟浩然背上长了毒疮,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

    [阅读全文]...

2022-06-10 10:02:37
  • 儿童古诗春天

  • 儿童,春天
  •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布谷鸟“布谷布谷”的叫着

      把春姑娘唤醒了

      我们的春天到来了

      河水里的冰化了

      小花、小草都复苏了

      大家都换上了轻便的鞋子

      来到田野上

      来到草地上

      我最喜欢的季节就是春天

      你喜欢吗?

      盼望着,春天的脚步*了,

      我带着欢快的心情去寻访春天。

      我睁大明亮的眼睛来到小河边玩儿,

      柳树抽出了嫩绿的小芽,

      小蝌蚪在清凉的湖水中嬉戏,

      我无比快乐。

      我迈着轻快的脚步来到田野上玩儿,

      庄稼从熟睡中醒来,

      昆虫蹦跳着低声交谈,

      我无比轻松。

      我手舞足蹈地来到花园里玩儿,

      艳丽的桃花尽情绽放,

      雪白的梨花欢乐歌唱,我无比畅快。

      春天的脚步越来越*了,

      春天带给我欢乐

      春天在哪里?

      大树伯伯用力地说

      春天在这里

      你们看

      大树摇晃着它绿色的手掌

      在欢迎春天的到来

      春天在哪里?

      小草奶声奶气地说

      春天在这里

      你看这一朵那一朵

      绿油油的真美丽

      看,小松鼠岀来了!

      快乐地又蹦又跳。

      看,小燕子飞回来了!

      叽叽地叫着春天的歌;

      人们身上的衣服,

      越开越薄;

      小动物身上的绒毛,

      越来越少。

      听,沙沙的春雨声,

      滋润着河边的小草;

      听,温和的春风,

      把所有的小动物都唤醒!

      走到田野里,

      到处都是金灿灿的油菜花;

    [阅读全文]...

2022-03-05 09:20:17
  • 儿童春天的诗句 古诗

  • 儿童,春天
  • 儿童春天的诗句 古诗

      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下面是小编收集的适合儿童学*的春天的诗句古诗,欢迎大家阅读!

      城东早春

      作者:杨巨源 年代:唐朝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春别曲》

      作者:张籍 年代:唐朝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寒食二首

      作者:*甫 年代:唐朝

      柳带东风一向斜,春阴澹澹蔽人家。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万井楼台疑绣画,九原珠翠似烟霞。

      年年今日谁相问,独卧长安泣岁华。

      风烟放荡花披猖,秋千女儿飞短墙。

      绣袍驰马拾遗翠,锦袖斗鸡喧广场。

      天地气和融霁色,池台日暖烧春光。

      自怜尘土无他事,空脱荷衣泥醉乡。

      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作者:杜甫 年代:唐朝

      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雨色动微寒。

      黄鹂并坐交愁湿,白鹭群飞大剧干。

      晚节渐于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

      惟吾最爱清狂客,百遍相看意未阑。

      清明二首

      作者:杜甫 年代:唐朝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

      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

      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

      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酒粗饭任吾年。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十年蹴踞将雏远,万里秋千*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风水春来洞庭阔,白萍愁杀白头翁。

      绝句漫兴九首

      作者:杜甫 年代:唐朝

      手种桃花非无主,野老墙低还是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春郊》

      作者:钱起 年代:唐朝

      水绕冰渠渐有声,气融烟坞晚来明。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苏溪亭

      作者:戴叔伦 年代:唐朝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阅读全文]...

2022-06-28 08:21:28
  • 关于春分的古诗

  • 春分
  • 关于春分的古诗

      春风吹拂万物醒,春分脚步已临*。冰雪消融河水流,艳阳高照暖融融。枝头透出绿意浓,蜂围蝶舞在花丛。春光无限令人赞,多少佳作美景中。愿你春分时节活力显,拼搏不息勇向前!下面是关于春分的古诗,欢迎阅读!

      《七绝·苏醒》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七绝·春分》

      风雷送暖入中春,桃柳着装日日新。

      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

      《偷声木兰花·春分遇雨》

      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

      纵目天涯,浅黛春山处处纱。

      焦人不过轻寒恼,问卜怕听情未了。

      许是今生,误把前生草踏青。

      《春分日》唐`徐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癸丑春分后雪》宋`苏轼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従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南乡子春分》

      风雨半春长,龙抬头日日丽光。

      邻塘睡莲预惊萍,涟漪。踏春不见卧盼蓠。

      春分艳阳天,齿儿戏发发更藏。

      宜兰伴窗翠正好,笑扬。牵纤菜花青径香。

      《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

      唐·武元衡

      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

      宾瑟常馀怨,琼枝不让春。更闻歌子夜,桃李艳妆新。

      《春分日》

      唐·徐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蝶恋花》

      宋·葛胜仲

      已过春分春欲去。

      千炬花间,作意留春住。

      一曲清歌无误顾。

      绕梁馀韵归何处。

      尽日劝春春不语。

      红气蒸霞,且看桃千树。

      才子霏谈更五鼓。

      剩看走笔挥风雨。

      《画堂春》

      宋·仲并

      溪边风物已春分。画堂烟雨黄昏。

    [阅读全文]...

2022-03-17 01:13:41
  • 关于春分的古诗

  • 春分
  • 关于春分的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分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七绝·春分】

      文/贾谊特色

      春将细雨润乾元,白杏红桃饰水山。

      谁在戏嬉枝上闹?双双新燕眼湿帘。

      【*起·新韵】(八寒)

      《七绝·春 分》

      春将细雨润乾元,眉画峦山浅翠间。

      若至江南香小榭,桃期留客不知还。

      《七绝·春 分》

      白杏红桃饰水山,寿阳纱薄雾容颜。

      雪扬雪浴飞白去,留却申戌予崮岚。

      《七绝·春 分》

      谁在戏嬉枝上闹?登临喜鹊弄微喧。

      柔柔暖意啄新羽,七巧时令牛女衔。

      《七绝·春 分》

      双双新燕眼湿帘,河岸青青柳似烟。

      流细萧萧春涧里,倒梳嫩绿入屏栏。

      1、《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

      唐武元衡

      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

      宾瑟常馀怨,琼枝不让春。更闻歌子夜,桃李艳妆新。

      2、《春分日》

      唐徐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3、《癸丑春分后雪》

      宋苏轼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従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4、《踏莎行》

      宋欧阳修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

      千花百卉争明媚。

      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

      青楼几处歌声丽。

      蓦然旧事心上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5、《和宋之问寒食题黄梅临江驿》

      宋崔融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忽见浔阳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阍难叫,孤臣逐未堪。遥思故园陌,桃李正酣酣。

      6、《蝶恋花》

      宋葛胜仲

      已过春分春欲去。

      千炬花间,作意留春住。

    [阅读全文]...

2022-03-20 13:46:41
  • 春分古诗句

  • 春分
  • 春分古诗句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分古诗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隋堤柳》

      翁承赞

      春半烟深汴水东,黄金丝软不胜风。

      轻笼行殿迷天子,抛掷长安似梦中。

      《村行》

      杜牧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袅袅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蒨裙女。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咏廿四气诗春分二月中》

      元稹

      二气莫交争,春分雨处行。

      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

      山色连天碧,林花向日明。

      梁间玄鸟语,欲似解人情。

      《春分》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柳梢青花朝春分》

      顾贞观

      乍展芭蕉。欲眠杨柳,微谢樱桃。

      谁把春光,*分一半,最惜今朝。

      花前倍觉无聊。任冷落、珠钿翠翘。

      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

      《癸丑春分后雪》

      苏轼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少年游·小楼归燕又黄昏》

      杜安世

      小楼归燕又黄昏。寂寞锁高门。

      轻风细雨,惜花天气,相次过春分。

      画堂无绪,初燃绛蜡,罗帐掩馀薰。

      多情不解怨王孙。任薄幸、一从君。

      《菩萨蛮·春雨》

      萧汉杰

      春愁一段来无影。著人似醉昏难醒。

      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

      唾壶敲欲破。绝叫凭谁和。

      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画堂春》

      仲并

      溪边风物已春分。画堂烟雨黄昏。

      水沉一缕袅炉薰。尽醉芳尊。

      舞袖飘摇回雪,歌喉宛转留云。

      人间能得几回闻。丞相休嗔。

    [阅读全文]...

2022-02-23 16:31:47
当前热门
春分日的古诗儿童 - 句子
春分日的古诗儿童 - 语录
春分日的古诗儿童 - 说说
春分日的古诗儿童 - 名言
春分日的古诗儿童 - 诗词
春分日的古诗儿童 - 祝福
春分日的古诗儿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