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知识点

关于初三数学知识点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初三数学知识点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初三数学知识点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初三数学知识点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 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3篇

  • 数学,初三
  •   三角形全等

      全等的条件

      1.两个三角形对应的两边及其夹角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边角边”或“SAS”。

      2.两个三角形对应的两角及其夹边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角边角”或“ASA”。

      3.两个三角形对应的两角及其一角的对边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角角边”或“AAS”。

      4.两个三角形对应的三条边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边边边”或“SSS"。

      5.两个直角三角形对应的一条斜边和一条直角边相等,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称“直角边、斜边”或“HL”。

      注意,证明三角形全等没有“SSA”或“边边角”的方法,即两边与其中一边的对角相等无法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但从意义上来说,直角三角形的“HL”证明等同“SSA”。

      (1)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分这条弦,并且*分弦所对的2条弧。

      逆定理:*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分弦所对的2条弧。

      (2)有关圆周角和圆心角的性质和定理

      ①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个圆周角,两组弧,两条弦,两条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他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②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度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圆心角计算公式:θ=(L/2πr)×360°=180°L/πr=L/r(弧度)

      即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的一半。

      ③如果一条弧的长是另一条弧的2倍,那么其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是另一条弧的2倍。

      (3)有关外接圆和内切圆的性质和定理

      ①一个三角形有唯一确定的外接圆和内性病M饨釉苍残氖侨切胃鞅叽怪逼椒窒叩慕坏悖饺切稳龆サ憔嗬胂嗟;

      ②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各内角*分线的交点,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

      ③R=2S△÷L(R:内切圆半径,S:三角形面积,L:三角形周长)

      ④两相切圆的连心线过切点(连心线:两个圆心相连的直线)

      ⑤圆O中的弦PQ的中点M,过点M任作两弦AB,CD,弦AD与BC分别交PQ于X,Y,则M为XY之中点。

      (4)如果两圆相交,那么连接两圆圆心的线段(直线也可)垂直*分公共弦。

      (5)弦切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夹的弧的度数的一半。

      (6)圆内角的度数等于这个角所对的弧的度数之和的一半。

      (7)圆外角的度数等于这个角所截两段弧的度数之差的一半。

      (8)周长相等,圆面积比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面积大。

      圆的知识要领不仅常考公式,又是也会直接出一些关于定理的试题。

      1.数的分类及概念数系表:

      说明:分类的原则:1)相称(不重、不漏)2)有标准

      2.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表为:x0)

      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数均为0。

      3.倒数:①定义及表示法

      ②性质:A.a1/a(a1);B.1/a中,aC.0

      4.相反数:①定义及表示法

      ②性质:A.a0时,aB.a与-a在数轴上的位置;C.和为0,商为-1。

      5.数轴:①定义(三要素)

      ②作用:A.直观地比较实数的大小;B.明确体现绝对值意义;C.建立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6.奇数、偶数、质数、合数(正整数自然数)

      定义及表示:

      奇数:2n-1

      偶数:2n(n为自然数)

      7.绝对值:①定义(两种):

      代数定义:

      几何定义:数a的绝对值顶的几何意义是实数a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②│a│0,符号││是非负数的标志;③数a的绝对值只有一个;④处理任何类型的题目,只要其中有││出现,其关键一步是去掉││符号。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最全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3篇

  • 数学,初三
  •   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行线:在同一*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行线。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同位角:∠1与∠5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内错角:∠2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2与∠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移:在*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移*移变换,简称*移。

      对应点:*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1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分这条弦,并且*分弦所对的2条弧。

      逆定理:*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分弦所对的2条弧。

      2有关圆周角和圆心角的性质和定理

      ①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个圆周角,两组弧,两条弦,两条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他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②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度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圆心角计算公式:θ=L/2πr×360°=180°L/πr=L/r弧度

      即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的一半。

      ③如果一条弧的长是另一条弧的2倍,那么其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是另一条弧的2倍。

      3有关外接圆和内切圆的性质和定理

      ①一个三角形有唯一确定的外接圆和内?a href=// target=_blank>性病M饨釉苍残氖侨?切胃鞅叽怪逼椒窒叩慕坏悖?饺?切稳?龆サ憔嗬胂嗟?

      ②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各内角*分线的交点,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

      ③R=2S△÷LR:内切圆半径,S:三角形面积,L:三角形周长

      ④两相切圆的连心线过切点连心线:两个圆心相连的直线

      ⑤圆O中的弦PQ的中点M,过点M任作两弦AB,CD,弦AD与BC分别交PQ于X,Y,则M为XY之中点。

      4如果两圆相交,那么连接两圆圆心的线段直线也可垂直*分公共弦。

      5弦切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夹的弧的度数的一半。

      6圆内角的度数等于这个角所对的弧的度数之和的一半。

      7圆外角的度数等于这个角所截两段弧的度数之差的一半。

      8周长相等,圆面积比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面积大。

      圆的知识要领不仅常考公式,又是也会直接出一些关于定理的试题。

      三角形全等

      全等的条件

      1.两个三角形对应的两边及其夹角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边角边”或“SAS”。

      2.两个三角形对应的两角及其夹边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角边角”或“ASA”。

      3.两个三角形对应的两角及其一角的对边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角角边”或“AAS”。

      4.两个三角形对应的`三条边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边边边”或“SSS"。

      5.两个直角三角形对应的一条斜边和一条直角边相等,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称“直角边、斜边”或“HL”。

      注意,证明三角形全等没有“SSA”或“边边角”的方法,即两边与其中一边的对角相等无法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但从意义上来说,直角三角形的“HL”证明等同“SSA”。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5篇

  • 知识点总结,数学,初三
  •   不等式的概念

      1、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集:对于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任何一个适合这个不等式的未知数的值,都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

      3、对于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它的所有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4、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5、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方法。

      不等式基本性质

      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4、说明:①在一元一次不等式中,不像等式那样,等号是不变的,是随着加或乘的运算改变。②如果不等式乘以0,那么不等号改为等号所以在题目中,要求出乘以的数,那么就要看看题中是否出现一元一次不等式,如果出现了,那么不等式乘以的数就不等为0,否则不等式不成立。

      一元一次不等式

      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一般地,不等式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且不等式的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将x项的系数化为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它们所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3、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4、当任何数x都不能使不等式同时成立,我们就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或其解为空集。

      5、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1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

      2利用数轴求出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即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6、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不等式:①用符号〉,=,〈号连接的式子叫不等式。②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③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者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④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相反。

      7、不等式的解集:

      ①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②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③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1.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2.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分这条弦并且*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推论1:①*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弦的垂直*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分弦,并且*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推论2:圆的两条*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4.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5.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6.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7.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8.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9.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0.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11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12.①直线L和⊙O相交d

      ②直线L和⊙O相切d=r

      ③直线L和⊙O相离d>r

      13.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14.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15.推论1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16.推论2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17.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阅读全文]...

2022-03-01 23:38:36
  • 初三数学知识点 (菁选5篇)

  • 数学,初三
  •   1圆、圆心、半径、直径、圆弧、弦、半圆的定义

      2垂直于弦的直径

      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垂直于弦的直径*分弦,并且*方弦所对的两条弧;

      *分弦的直径垂直弦,并且*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弧、弦、圆心角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

      4圆周角

      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度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5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点在圆外

      点在圆上d=r

      点在圆内d

      定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三角形的外接圆:经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圆,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垂直*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6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相交d

      相切d=r

      相离d>r

      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圆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三角形的内切圆:和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为它的内切圆,圆心是三角形的三条角*分线的交点,为三角形的内心。

      7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外离d>R+r

      外切d=R+r

      相交R-r

      内切d=R-r

      内含d

      8正多边形和圆

      正多边形的中心:外接圆的圆心

      正多边形的半径:外接圆的半径

      正多边形的中心角:没边所对的圆心角

      正多边形的边心距:中心到一边的距离

      9弧长和扇形面积

      弧长

      扇形面积:

      10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侧面积:

      全面积

      11 (附加)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

      第五章概率初步

      1概率意义:在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则常数p叫做事件A的概率。

      2用列举法求概率

      一般的,在一次试验中,有n中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概率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的m中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就是p(A)=

      3用频率去估计概率

      二次函数(quadratic function)是指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二次的多项式函数。二次函数可以表示为f(x)=ax^2+bx+c(a不为0)。其图像是一条主轴*行于y轴的抛物线。

      一般的,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一般式

      y=ax∧2;+bx+c(a≠0,a、b、c为常数),顶点坐标为(-b/2a,-(4ac-b∧2)/4a) ;

    [阅读全文]...

2022-10-02 00:00:00
  • 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3篇

  • 数学,初三
  •   一、*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

      1、定理:三条*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2、推论:*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3、推论的逆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线段*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二、相似预备定理:

      *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三、相似三角形:

      1、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2、性质:(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相似三角形的对应线段(边、高、中线、角*分线)成比例;

      (3)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方。

      说明:①等高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底之比,等底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高之比;②要注意两个图形元素的对应。

      3、判定定理:

      (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4)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一、圆的定义

      1、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点组成的图形。

      2、在同一*面内,到一个定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组成的图形。

      二、圆的各元素

      1、半径:圆上一点与圆心的连线段。

      2、直径:连接圆上两点有经过圆心的线段。

      3、弦:连接圆上两点线段(直径也是弦)。

      4、弧:圆上两点之间的曲线部分。半圆周也是弧。

      (1)劣弧:小于半圆周的弧。

      (2)优弧:大于半圆周的弧。

      5、圆心角:以圆心为顶点,半径为角的边。

      6、圆周角:顶点在圆周上,圆周角的两边是弦。

      7、弦心距:圆心到弦的垂线段的长。

      三、圆的基本性质

      1、圆的对称性

      (1)圆是图形,它的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2)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它的对称中心是圆心。

      (3)圆是对称图形。

      2、垂径定理。

      (1)垂直于弦的直径*分这条弦,且*分这条弦所对的两条弧。

      (2)推论:

      *分弦(非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且*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分弧的`直径,垂直*分弧所对的弦。

      3、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的度数。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度数的一半。

      (1)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2)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圆周角为直角,它所对的弦是直径。

      4、在同圆或等圆中,两条弦、两条弧、两个圆周角、两个圆心角、两条弦心距五对量中只要有一对量相等,其余四对量也分别相等。

      5、夹在*行线间的两条弧相等。

      6、设⊙O的半径为r,OP=d。

      7、(1)过两点的圆的圆心一定在两点间连线段的中垂线上。

      (2)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圆心是三边中垂线的交点,它到三个点的距离相等。

      (直角的外心就是斜边的中点。)

      8、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d表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r表示圆的半径。

      直线与圆有两个交点,直线与圆相交;直线与圆只有一个交点,直线与圆相切;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初三上册数学知识点3篇

  • 数学,初三
  •   一、圆周角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①定理有三方面的意义:

      a.圆心角和圆周角在同一个圆或等圆中;(相关知识点 如何证明四点共圆 )

      b.它们对着同一条弧或者对的两条弧是等弧

      c.具备a、b两个条件的圆周角都是相等的,且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②因为圆心角的度数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相等,所以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的一半.

      二、圆周角定理的推论

      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推论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等于90°;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推论3:如果三角形一边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三、推论解释说明

      圆周角定理在九年级数学知识点中属于几何部分的重要内容。

      ①推论1是圆中证明角相等最常用的方法,若将推论1中的“同弧或等弧”改为“同弦或等弦”结论就不成立.因为一条弦所对的圆周角有两个.

      ②推论2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的前提条件是“在同圆或等圆中”

      ③圆周角定理的推论2的应用非常广泛,要把直径与90°圆周角联系起来,一般来说,当条件中有直径时,通常会作出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从而得到直角三角形,为进一步解题创造条件

      ④推论3实质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逆定理.

      (三角形中位线的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行四边形的性质)

      ①*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②*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③*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分。

      (矩形的性质)

      ①矩形具有*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②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

      1、判定方法:

      1邻边相等的矩形;

      2邻边垂直的菱形;

      3对角线垂直的矩形;

      4对角线相等的菱形;

      2、性质:

      1边:四边相等,对边*行;

      2角:四个角都相等都是直角,邻角互补;

      3对角线互相*分、垂直、相等,且每长对角线*分一组内角。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称:等角对等边。

      角*分线:把一个角*分的射线叫该角的角*分线。

      定义中有几个要点要注意一下的,学*方法,就是角的角*分线是一条射线,不是线段也不是直线,很多时,在题目中会出现直线,这是角*分线的对称轴才会用直线的,这也涉及到轨迹的问题,一个角个角*分线就是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

      性质定理:角*分线上的点到该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定理: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该角的角*分线上

      标准差与方差

      极差是什么:一组数据中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极差,即极差=值—最小值。

      计算器——求标准差与方差的一般步骤:

      1、打开计算器,按“ON”键,按“MODE”“2”进入统计SD状态。

      2、在开始数据输入之前,请务必按“SHIFT”“CLR”“1”“=”键清除统计存储器。

      3、输入数据:按数字键输入数值,然后按“M+”键,就能完成一个数据的输入。如果想对此输入同样的数据时,还可在步骤3后按“SHIET”“;”,后输入该数据出现的频数,再按“M+”键。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最新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 知识点总结,数学
  •   1.函数的奇偶性

      (1)若f(x)是偶函数,那么f(x)=f(-x);

      (2)若f(x)是奇函数,0在其定义域内,则f(0)=0(可用于求参数);

      (3)判断函数奇偶性可用定义的等价形式:f(x)±f(-x)=0或(f(x)≠0);

      (4)若所给函数的解析式较为复杂,应先化简,再判断其奇偶性;

      (5)奇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反的单调性;

      2.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

      (1)复合函数定义域求法:若已知的定义域为[a,b],其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g(x)≤b解出即可;若已知f[g(x)]的定义域为[a,b],求f(x)的定义域,相当于x∈[a,b]时,求g(x)的值域(即f(x)的定义域);研究函数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2)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由“同增异减”判定;

      3.函数图像(或方程曲线的对称性)

      (1)证明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即证明图像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图像上;

      (2)证明图像C1与C2的对称性,即证明C1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C2上,反之亦然;

      (3)曲线C1:f(x,y)=0,关于y=x+a(y=-x+a)的对称曲线C2的方程为f(y-a,x+a)=0(或f(-y+a,-x+a)=0);

      (4)曲线C1:f(x,y)=0关于点(a,b)的对称曲线C2方程为:f(2a-x,2b-y)=0;

      (5)若函数y=f(x)对x∈R时,f(a+x)=f(a-x)恒成立,则y=f(x)图像关于直线x=a对称;

      (6)函数y=f(x-a)与y=f(b-x)的图像关于直线x=对称;

      4.函数的周期性

      (1)y=f(x)对x∈R时,f(x+a)=f(x-a)或f(x-2a)=f(x)(a>0)恒成立,则y=f(x)是周期为2a的周期函数;

      (2)若y=f(x)是偶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x=a对称,则f(x)是周期为2︱a︱的周期函数;

      (3)若y=f(x)奇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x=a对称,则f(x)是周期为4︱a︱的周期函数;

      (4)若y=f(x)关于点(a,0),(b,0)对称,则f(x)是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

      (5)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a,x=b(a≠b)对称,则函数y=f(x)是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

      (6)y=f(x)对x∈R时,f(x+a)=-f(x)(或f(x+a)=,则y=f(x)是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

      5.方程k=f(x)有解k∈D(D为f(x)的值域);

      6.a≥f(x)恒成立a≥[f(x)]max,;a≤f(x)恒成立a≤[f(x)]min;

      7.(1)(a>0,a≠1,b>0,n∈R+);

      (2)logaN=(a>0,a≠1,b>0,b≠1);

      (3)logab的符号由口诀“同正异负”记忆;

      (4)alogaN=N(a>0,a≠1,N>0);

      8.判断对应是否为映射时,抓住两点:

      (1)A中元素必须都有象且;

      (2)B中元素不一定都有原象,并且A中不同元素在B中可以有相同的象;

      9.能熟练地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求反函数,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10.对于反函数,应掌握以下一些结论:

      (1)定义域上的单调函数必有反函数;

      (2)奇函数的反函数也是奇函数;

      (3)定义域为非单元素集的偶函数不存在反函数;

      (4)周期函数不存在反函数;

      (5)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具有相同的`单调性;

      (6)y=f(x)与y=f-1(x)互为反函数,设f(x)的定义域为A,值域为B,则有f[f--1(x)]=x(x∈B),f--1[f(x)]=x(x∈A);

      11.处理二次函数的问题勿忘数形结合

      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必有最值,求最值问题用“两看法”:一看开口方向;二看对称轴与所给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12.依据单调性

      利用一次函数在区间上的保号性可解决求一类参数的范围问题;

      13.恒成立问题的处理方法

      (1)分离参数法;

      (2)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分布列不等式(组)求解;

    [阅读全文]...

2022-10-28 00:00:00
  •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角

  • 数学,小升初
  •   (1)什么是角?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什么是角的顶点?

      围成角的端点叫顶点。

      (3)什么是角的边?

      围成角的射线叫角的边。

      (4)什么是直角?

      度数为90的角是直角。

      (5)什么是*角?

      角的两条边成一条直线,这样的角叫*角。

      (6)什么是锐角?

      小于90的角是锐角。

      (7)什么是钝角?

      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是钝角。

      (8)什么是周角?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周角,一个周角等于360.

      (1)什么是互相垂直?什么是垂线?什么是垂足?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2)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从直线外一点向一条直线引垂线,点和垂足之间的距离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通过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小升初数学知识点: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全文]...

2022-10-26 00:00:00
  • 数学知识点10篇

  • 数学
  •   一.数学思想方法总论

      中学数学一线牵,代数几何两珠连;

      三个基本记心间,四种能力非等闲。

      常规五法天天练,策略六项时时变,

      精研数学七思想,诱思导学乐无边。

      一线:函数一条主线(贯穿教材始终)

      二珠:代数、几何珠联璧合(注重知识交汇)

      三基:方法(熟)知识(牢)技能(巧)

      四能力:概念运算(准确)、逻辑推理(严谨)、空间想象(丰富)、分解问题(灵活)

      五法:换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分析法、归纳法。

      六策略:以简驭繁,正难则反,以退为进,化异为同,移花接木,以静思动。

      七思想:函数方程最重要,分类整合常用到,

      数形结合千般好,化归转化离不了;

      有限自将无限描,或然终被必然表,

      特殊一般多辨证,知识交汇步步高。

      二.数学知识方法分论

      集合与逻辑

      集合逻辑互表里,子交并补归全集。

      对错难知开语句,是非分明即命题;

      纵横交错原否逆,充分必要四关系。

      真非假时假非真,或真且假运算奇。

      函数与数列

      数列函数子母胎,等差等比自成排。

      数列求和几多法?通项递推思路开;

      变量分离无好坏,函数复合有内外。

      同增异减定单调,区间挖隐最值来。

      三角函数

      三角定义比值生,弧度互化实数融;

      同角三类善诱导,和差倍半巧变通。

      解前若能三*衡,解后便有一脉承;

      角值计算大化小,弦切相逢异化同。

      方程与不等式

      函数方程不等根,常使参数范围生;

      一正二定三相等,均值定理最值成。

      参数不定比大小,两式不同三法证;

      等与不等无绝对,变量分离方有恒。

      解析几何

      联立方程解交点,设而不求巧判别;

      韦达定理表弦长,斜率转化过中点。

      选参建模求轨迹,曲线对称找距离;

      动点相关归定义,动中求静助解析。

      立体几何

      多点共线两面交,多线共面一法巧;

      空间三垂优弦大,球面两点劣弧小。

      线线关系线面找,面面成角线线表;

      等积转化连射影,能割善补架通桥。

      排列与组合

      分步则乘分类加,欲邻需捆欲隔插;

      有序则排无序组,正难则反排除它。

      元素重复连乘法,特元特位你先拿;

      *均分组阶乘除,多元少位我当家。

    [阅读全文]...

2022-04-02 11:43:11
  • 小学数学知识点10篇

  • 小学数学
  •   数学文化解应用题儿歌

      解应用题儿歌

      题目读几遍,从中找关键;

      先看求什么,再去找条件;

      合理列算式,仔细来计算;

      一题求多解,单位莫遗忘;

      结果要验算,最后写答案。

      四舍五入法儿歌

      四舍五入方法好,*似数来有法找;

      取到哪位看下位,再同5字作比较;

      数学文化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口诀儿歌

      一个数除几位数儿歌

      先看被除数最高位,高位不够多一位

      除到被除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

      不够商1就写0,商中头尾算数位,

      余数要比除数小,这样运算才算对。

      小数加减法儿歌

      计算小数加减法,关键对齐小数点,

      用0补齐末位,便可进行加减。

      小数大小比较儿歌

      小数大小比较很容易,先把他们都竖起,

      是5大5前进1,小于5的全舍掉;

      等号换成约等号,使人一看就明白。

      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

      鸡有两只脚,兔有四只脚。

      先数头和身。再按鸡分脚。

      运算顺序歌诀

      打竹板,连天,各位同学听我言。

      今天不把别的表,四则运算聊一聊,

      混合试题要计算,明确顺序是关键。

      同级运算最好办,从左到右依次算。

      两级运算都出现,先算乘除后加减。

      遇到括号怎么办?小括号里算在先,

      中括号里后边算,次序千万不能乱,

      每算一步都检验,又对又快喜心间。

      第一单元 方程

      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方程

      4、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5、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注意: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惯。

      6、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

      7、4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两个数或首尾两个数的和个数2(高斯求和公式)

      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A、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B、理清题目的等量关系。C、设未知数,一般是把所求的数用X表示。D、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E、解方程F、检验G、作答。

      第二单元 确定位置

      1、确定位置时,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阅读全文]...

2022-06-14 00:21:31
推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