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教案小班

关于春晓教案小班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春晓教案小班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春晓教案小班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春晓教案小班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 小班教案托班语言《春晓》3篇

  • 教案,小班
  •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喜爱春色。

      2、尝试有感情的朗诵古诗《春晓》。

      活动准备:

      画有古诗中景象的图片一幅,多媒体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引出话题

      1、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2、对了,春天到了,那你们有没有和爸爸妈妈出去游玩的时候,发现春天带来的变化呢?

      (幼儿自由回答)

      二、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副画,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图片上有什么?

      2、地上和河里的花瓣是怎么来的呢?它怎么会落下来的啊?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回答。

      教师小结:这是因为,在春天的一个晚上,下了一场雨,到了早晨的时候,树上的很多花瓣就飘落了下来。当时呢,就有一位叫孟浩然的诗人,看到了这些景象,他就写下了这样两句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请幼儿一起跟教师跟读两遍。

      3、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让我们来听听看这首诗到底是怎么写的。(教师播放课件)

      三、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古诗

      1、 小朋友们现在知道,这首诗题目叫什么吗?(春晓)

      2、教师讲解诗的大意:春天很好睡,不知不觉就天亮了,当诗人醒来后,听到了外面都是小鸟的叫声。诗人想:昨天又是风又是雨的,不知道有多少花瓣被吹打了下来。于是他就想到要写一首诗,古人写诗常常能用短短几句话就能把一件事说清楚。

      3、下面请小朋友们听老师来读一遍。教师朗诵第一遍。

      4、教师朗诵第二遍,幼儿边看图片,边联想诗人所写的景象。

      四、幼儿学*朗诵

      1、教师带领幼儿朗诵古诗2遍。

      2、幼儿采用多种形式朗诵诗3—4遍(如分组朗诵等)。

      五、活动延伸

      请幼儿把在家学会的古诗朗诵给大家听,鼓励幼儿相互学*,并要求幼儿回家后把今天学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在家还可以学一些古诗。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能有感情的朗诵。

      2、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春天景色的感受和对诗歌的理解。

      活动准备:

      配合古诗意境的音乐、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片,自由表达自己欣赏的感受。

      指导语: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用完整、连贯的话说一说。

      教师结合幼儿的回答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经验,丰富相关词语。

      二、欣赏、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1)边欣赏图片,边倾听老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2)讨论:听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感觉?

      指导语:这首古诗中说了些什么?哪些地方你听得懂了,哪些地方你不明白?

      三、再次欣赏古诗,理解古诗中的字、词及古诗所表达的含义。

      教师采用互助的形式让幼儿理解字、词及古诗的含义。

      A、生生互动

      幼儿之间互相解决,由理解的幼儿讲解给未明白的幼儿听。

      B、 师生互动

      幼儿之间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教师解释给幼儿理解。

      四、尝试随着音乐欣赏图片,朗诵古诗。

      教师首先让幼儿要感受到音乐和古诗之间的相似处,从而从内心体会春天的美景。

      A、欣赏音乐

      B、 随音乐朗诵古诗

      五、欣赏歌曲《春晓》,激发学*兴趣。

      活动名称:

      古诗《春晓》

    [阅读全文]...

2022-01-28 17:37:40
  • 小班古诗《春晓》教案3篇

  • 教案,古诗,小班
  •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晓、眠、啼”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谈话解题: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去观察自然景物的变化,你们都观察了吗?能把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一说吗?(同学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都很好。把你们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写出来的话,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唐朝有位大诗人就是这么做的。他的这首诗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这首诗就是《春晓》。(板书课题)

      你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刚亮的时候。

      2、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佯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长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学*方法: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2、教师出示生词卡片,检查字词读音。

      3、指名朗读,正音。

      三、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放课件,整体感受诗的意境。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诗句的大意是:(我)在春天的夜晚里睡得十分香甜,不知不觉中天已经亮了。醒来后听见到处是鸟叫的声音。回想起昨夜曾听到风声和雨声,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风雨打落了。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

      眠:睡眠、睡觉。

      闻:听到。

      啼:叫。

      四、练*朗读、背诵。

      1、听课文录音,体会读诗的语气和停顿。

      2、指名朗读,读后评议。

      3、教师说诗意,学生念出诗句。

      4、同桌互背古诗。

      5、学生扮演诗人吟诵古诗。

      小结: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也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我们一定要珍惜春天的时光,爱惜时间。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读课后的生字,想想自己能记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2、班内交流。

      重点指导:

      声:上面是“士”,不是“土”。

      少:第一笔是竖,不是竖弯钩。

      夜:第四笔是竖,不是坚提。

      3、指导书写。

      要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4、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书写。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春晓》一课,描写作者早晨所感所闻,再回想昨夜的风雨落花,表达出作者喜春惜春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遵循学生识记规律,先初读,再理解,后记忆。教学中,媒体运用恰当、适度,为突破重、难点服务。同时注意加强课堂训练意识,培养学生写字和朗读能力。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歌曲《春晓》的学*,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的愿望。

      2、通过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春晓》,

      3、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教学重点、难点:

      1、小切分节奏练*、附点节奏的演唱

      2、二声部的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诗歌导入:

      师:谁来给我背诵一下《春晓》

    [阅读全文]...

2021-12-18 08:53:44
  • 幼儿园小班春晓教案5篇

  • 教案
  •   活动设计背景

      通过一首《春晓》的歌曲,引导幼儿欣赏音乐,让每个孩子感受音乐的快乐,在教学中,注重幼儿间的同伴学*,发展幼儿的节奏感、韵律感。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用手之舞感知四个乐句。

      2.模唱唱名旋律,肢体感应唱名旋律,以游戏的方式感知四个乐句。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用手之舞感知四个乐句。

      2.模唱唱名旋律,肢体感应唱名旋律,以游戏的方式感知四个乐句。

      活动准备

      1. 音乐 2、彩色纱巾 3、游戏 4、.唱名泡泡

      活动过程

      一、歌曲记忆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学了一首好听的诗,你们还记得这首诗的名字吗?

      (帮助幼儿回忆已学过的《春晓》的题目)

      师: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首好听的诗!好吗?

      (教师引导幼儿依诗词意思用手舞出动作。)

      提问:1、这首诗一共有几句话?

      2、上节课我们用纱巾当作毛笔,水袖模仿过古人写诗,这节课我们用纱巾做什么呢?

      二、感应乐句--------游戏《纱巾开花》

      师:纱巾会跳舞,还会听歌歌曲来开花,瞧!

      1、教师示范,每个乐句开始时就搓纱巾,句尾开花。

      2、幼儿模仿。

      3、播放音乐,幼儿与教师一起玩游戏。

      (第一遍幼儿单独开花,第二遍幼儿找朋友开花)

      三、模唱唱名

      1、我们认识了很多唱名泡泡,他们都是谁呢?(出示已经画好的唱名泡泡),让幼儿有顺序的念出唱名。

      从低到高(声音越来越高是什么行?上行)从高到低(声音越来越低是什么行?下行)

      3、肢体感应唱名

      师:现在唱名泡泡要和我们的身体玩游戏,看看泡泡是怎么和我们的身体玩游戏的。

      教师范唱①lsmrd我唱的什么?来,一起唱。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唱②ldrmr③mrsmr④lsmrd

      (教师肢体示范唱名高低:la-扬手、sol-摸头、mi-拍肩、re-腰、do-拍膝、la-拍小腿)

      教师带领幼儿用肢体逐个感应每个唱名,再边唱乐句边做肢体感应。

      四、听音乐排队放回纱巾,结束。

      活动反思:

      在上节课的儿歌学*中,孩子们对《春晓》的内容已经掌握,并且在教授儿歌时,我们也做了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所以在手之舞那一环节,进行的非常顺畅,旋律模唱对我们小班孩子来说,一直都是个难题,唱名是记住了,而且唱得很好。但是画出唱名泡泡,让孩子们自己唱,很多孩子就不会。他们还是没有掌握每个不同音的唱名,所以很难边指边让孩子们自己唱,还是得有老师带领。

      在感应乐句的环节,我们用纱巾开花游戏来完成的,清唱时孩子们都能依乐句表演,一旦播放音乐,能力强的孩子在游戏中,都能依乐句开花。还有个别孩子们就开始乱了,还是不能独自完成,还需要锻炼与培养。

      活动领域:语言、科学

      活动目标:

      1、学*古诗《春晓》并感知古诗的意境。

      2、观察春天的季节特征。

      3、探索春天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活动准备:

      有关春天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 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幼儿用书《春晓》。

      二、 请幼儿欣赏图画,想象古诗的内容

      早上醒来的时候,常听到什么声音?

      春天的早上,我们会听到什么声音?

    [阅读全文]...

2022-02-24 01:11:50
  • 春晓小班教案活动反思 (菁选2篇)

  • 教案,小班
  •   在上节课的儿歌学*中,孩子们对《春晓》的内容已经掌握,并且在教授儿歌时,我们也做了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所以在手之舞那一环节,进行的非常顺畅,旋律模唱对我们小班孩子来说,一直都是个难题,唱名是记住了,而且唱得很好。但是画出唱名泡泡,让孩子们自己唱,很多孩子就不会。他们还是没有掌握每个不同音的唱名,所以很难边指边让孩子们自己唱,还是得有老师带领。

      在感应乐句的环节,我们用纱巾开花游戏来完成的,清唱时孩子们都能依乐句表演,一旦播放音乐,能力强的孩子在游戏中,都能依乐句开花。还有个别孩子们就开始乱了,还是不能独自完成,还需要锻炼与培养。

      教完了《古诗两首》,学生似乎对《春晓》的学*更为积极些,因为在理解与领悟上,孩子们对第二首的学*略胜一筹,理解起来,也相对简单些,所以,现在就《春晓》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想法。《春晓》这首古诗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它看似*淡却韵味无穷。

      作者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从那“夜来风雨声”中,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烂漫春光,从而使孩子们喜欢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在教学中,我能根据课前准备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并能按定的教学思路基本完成教学目标。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读的指导,在学生熟读诗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并会背这首诗。同时,激发学生学*古诗的兴趣。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而在以前的教学中,我试着一些简单的教学,把句子或词语硬生生的拿出来让孩子们去理解,结果孩子们不仅不理解,而且往日课堂上那一双双高举的小手,此时却放得规规矩矩的,可见,低年级的孩子学古诗,光靠老师的逐句讲解,根本行不通,必须要更多地是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惯。

    [阅读全文]...

2022-10-26 00:00:00
  • 《春晓》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3篇

  • 教案,音乐
  •   活动设计背景

      通过一首《春晓》的歌曲,引导幼儿欣赏音乐,让每个孩子感受音乐的快乐,在教学中,注重幼儿间的同伴学*,发展幼儿的节奏感、韵律感。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用手之舞感知四个乐句。

      2、模唱唱名旋律,肢体感应唱名旋律,以游戏的方式感知四个乐句。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用手之舞感知四个乐句。

      2、模唱唱名旋律,肢体感应唱名旋律,以游戏的方式感知四个乐句。

      活动准备

      1、音乐;

      2、彩色纱巾;

      3、游戏;

      4、唱名泡泡。

      活动过程

      一、歌曲记忆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学了一首好听的诗,你们还记得这首诗的名字吗?

      (帮助幼儿回忆已学过的《春晓》的题目)

      师: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首好听的诗!好吗?

      (教师引导幼儿依诗词意思用手舞出动作。)

      提问:1、这首诗一共有几句话?

      2、上节课我们用纱巾当作毛笔,水袖模仿过古人写诗,这节课我们用纱巾做什么呢?

      二、感应乐句——游戏《纱巾开花》

      师:纱巾会跳舞,还会听歌歌曲来开花,瞧!

      1、教师示范,每个乐句开始时就搓纱巾,句尾开花。

      2、幼儿模仿。

      3、播放音乐,幼儿与教师一起玩游戏。

      (第一遍幼儿单独开花,第二遍幼儿找朋友开花)

      三、模唱唱名

      1、我们认识了很多唱名泡泡,他们都是谁呢?(出示已经画好的唱名泡泡),让幼儿有顺序的念出唱名。

      从低到高(声音越来越高是什么行?上行)从高到低(声音越来越低是什么行?下行)

      3、肢体感应唱名

      师:现在唱名泡泡要和我们的身体玩游戏,看看泡泡是怎么和我们的身体玩游戏的。

      教师范唱①lsmrd我唱的什么?来,一起唱。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唱②ldrmr③mrsmr④lsmrd

      (教师肢体示范唱名高低:la—扬手、sol—摸头、mi—拍肩、re—腰、do—拍膝、la—拍小腿)

      教师带领幼儿用肢体逐个感应每个唱名,再边唱乐句边做肢体感应。

      四、听音乐排队放回纱巾,结束。

      活动反思:

      在上节课的儿歌学*中,孩子们对《春晓》的内容已经掌握,并且在教授儿歌时,我们也做了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所以在手之舞那一环节,进行的非常顺畅,旋律模唱对我们小班孩子来说,一直都是个难题,唱名是记住了,而且唱得很好。但是画出唱名泡泡,让孩子们自己唱,很多孩子就不会。他们还是没有掌握每个不同音的唱名,所以很难边指边让孩子们自己唱,还是得有老师带领。

      在感应乐句的环节,我们用纱巾开花游戏来完成的,清唱时孩子们都能依乐句表演,一旦播放音乐,能力强的孩子在游戏中,都能依乐句开花。还有个别孩子们就开始乱了,还是不能独自完成,还需要锻炼与培养。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春晓》教案5篇

  • 教案
  •   活动名称:

      古诗《春晓》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

      2、通过创编动作、音乐表演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活动准备:

      画有古诗图片的景象一幅、国学音乐春晓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话题

      1、提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

      2、春天来了,我们的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幼儿自由回答)

      二、欣赏、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春天的画,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2、边欣赏图片,边倾听老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讨论:听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感觉?

      请幼儿自述(提示语;这首古诗说了什么?)

      三、再次欣赏古诗,逐句理解古诗含义

      1、这首古诗的古诗的名字是什么?(春晓)

      2、教师讲解诗的大意:春天的夜里不知不觉的睡到天亮,当诗人醒来后,听到到处都是小鸟的叫声,原来是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

      雨,不知道多少花瓣被吹打落地。

      四、幼儿朗诵古诗,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故事内容

      1、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朗诵古诗春晓

      2、引导幼儿根据诗句大意创编动作

      3、师幼跟随音乐边做动作边朗诵

      五、幼儿有感情的诵读表演

      1、师幼共同表演

      2、分组表演

      活动延伸:

      幼儿自由表演,也可以回家给爸爸妈妈表演。

      活动反思:

      古诗(春晓)幼儿在小班的洪恩阅读中已经学过,但当时只做为儿歌学并没有让幼儿理解它的含义,中班的孩子再次学*对于古诗的内容很快掌握,对于它的含义通过老师的讲述有了一定理解,但有一部分幼儿还是理解不够透彻,所以我在最后环节让孩子自己创编动作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并通过音乐表演形式让孩子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充分的带动幼儿气氛,孩子们的兴趣很高。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

      ⑴会认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知道“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ué。

      ⑵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⑶能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2、能力训练点:

      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培养观察、想象的能力。在讲解古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古诗、品味古诗,体会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感情。

      4、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

      注重能力的培养,学会说和写,课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色,并写下来。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会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2、难点:

      对诗的意境的理解。

      3、解决方法: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古诗的韵味及语言美。

    [阅读全文]...

2022-03-15 18:37:40
  • 中班语言教案《春晓》3篇

  • 教案,中班
  •   活动过程:

      (一)请全体幼儿朗诵复*之前已学的古诗《清明》。

      (二)谈话活动,引出话题。

      1.小朋友有没有记得《清明》这首诗中所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啊?

      (春天)

      2.对了,春天到了,那你们有没有和爸爸妈妈出去游玩的时候,发现春天带来的变化呢?(幼儿自由回答)

      (三)教师出示课件上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副画,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有没有在画上看到了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2.地上的花瓣是怎么来的呢?它怎么会落下来的啊?

      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回答。教师小结:这是因为,在春天的`一个晚上,下了一场雨,到了早晨的时候,树上的很多花瓣就飘落了下来。当时呢,就有一位叫孟浩然的诗人,看到了这些景象,他就写下了这样两句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请幼儿一起跟教师跟读两遍。

      3.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让我们来听听看这首诗到底是怎么写的。(教师播放课件)

      (四)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古诗。

      1.小朋友们都知道这首诗叫什么啊?(春晓)

      2.教师讲解诗的大意:春天很好睡,不知不觉就天亮了,当诗人醒来后,听到了外面都是小鸟的叫声。诗人想:昨天又是风又是雨的,不知道有多少花瓣被吹打了下来。于是他就想到要写一首诗,古人写诗常常能用短短几句话就能把一件事说清楚。

      3.下面请小朋友们听老师来读一遍。教师朗诵第一遍。

      4.教师朗诵第二遍,幼儿边看课件图片,边联想诗人所写的景象。

      (五)幼儿学*朗诵。

      1.古诗中有的词语有很多意思,所以我们小朋友在朗诵时要慢一点,音要拖的长一点,别人才能听的懂。

      2.幼儿师范朗诵诗3-4遍(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分组朗诵等)

      (六)活动延伸跟着《春晓》歌曲边演唱边跳舞。

      最后,请幼儿把在家学会的古诗朗诵给大家听,鼓励幼儿相互学*,并要求幼儿回家后把今天学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在家还可以学一些古诗。

      课前反思:《春晓》对于某些幼儿来说,已经在家里和家人学*过了,因此比较熟悉,但是绝大多数幼儿并不理解古诗内容,所以在本堂课的教授中,重点让幼儿在理解中学*,而不是单纯的灌输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春晓》音乐教案及反思3篇

  • 教案,音乐
  •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春晓》,能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感受歌曲的意境。

      1、能够用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能够比较熟练地背唱主题音乐的曲调。

      教学重难点:

      能够用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常规训练

      1、音阶练*:跟琴演唱,并用柯尔文手势表示。

      2、音程练*:1—3 1—4 1—6 (设计意图:解决歌曲中大跳的音准问题)

      3、发声练*:

      1 2. 1 6 -︱0 6 6 6 5.3︱

      啦

      2 2 3 1 1︱2 - - - ‖

      啦

      用划拍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前八分休止符以及附点和切分音符的准确唱法。先放慢速度学唱,等准确后再回原速,进行移调练声,并注意提醒学生轻声高位演唱。

      (设计意图:既解决歌曲的难点,又做到声音的训练)

      二、新歌教学

      (一)初听《春晓》范唱,熟悉歌曲。

      美妙的声音唤醒了春天的使者,听!她给我们带来一首动听的歌曲《春晓》,听后请同学们仔细想想,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你感受到什么?

      (二)再次你聆听范唱,请你告诉我:这首歌曲可以分成几个乐段?得出曲式结构:A B A′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聆听音乐的*惯,而且每一次都是有任务的听,并不是盲听,通过两次聆听,学生对歌曲更加熟悉,为学唱做好铺垫)

      (三)学唱第一乐段:

      1、在学唱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听音拍节奏”,老师怎么弹,你就怎么拍。比比谁的耳朵最灵,反应最快。

      2、跟琴哼唱旋律,可放慢速度练*,要求学生手指乐谱。

      3、师生接龙

      4、完整演唱旋律

      5、带词演唱,注意一字多音。

      (设计意图:运用各种形式唱旋律,帮助学生摆脱唱谱的枯燥、无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充分体现“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课程基本理念。)

      (四)学唱第二乐段

      1、分句跟琴模唱,用手势帮助学生掌握音准。提问:为什么在这里用上大跳?为了表达怎样的情绪?引导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2、完整演唱,及时纠错

      (五)学唱结束句

      引导学生找出与前面不同的地方,用图形谱帮助解决难点。

      3 ⒉ 2 - ∣︵_

      花落→花落

      延长音用默数拍子的方法掌握时值。

      (六)完整演唱歌曲

      三、歌曲处理,感受不同的演唱方法带来的不同效果。

      1、用稍弱的力度演唱第一乐段,请你说说,表现了什么样的意境?

      2、加上顿音记号第二乐段,又会出现怎样的效果?

      3、第三乐段用怎样的力度演唱,才能表现春天欣欣向荣的景象?

      4、结合前面三种方法有感情地演唱全曲,让我们的春天更加多姿多彩。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的练*,让学生领会到,各种音乐要素和音乐表情记号在音乐的表现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建立一个观念:我不但要唱会,还要唱好,感受音乐的美妙。)

      四、背唱主题旋律

      1、师生接龙,降低难度,帮助学生建立信心。

      2、逐步擦掉部分音符,循序渐进地背唱旋律

      2、学生完整背唱,教师用手势引导,提示。

      (设计意图:运用多变的方法,让学生非常乐意地背唱,变被动为主动。每节课坚持背唱几句旋律,通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音准能力会大大提高。)

      五、总结,下课

      同学们,美妙的歌声让我们愉快地度过一节课,现在,请你们说说,在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总结,进一步检验这节课学生学*的效果如何,帮助老师更好地进行课后反思,为今后的教学服务。)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中班古诗《春晓》教案3篇

  • 教案,古诗,中班
  •   教学名称:古诗《春晓》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

      2、通过创编动作、音乐表演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教学准备:

      画有古诗图片的景象一幅、国学音乐春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话题

      1、提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

      2、春天来了,我们的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幼儿自由回答)

      二、欣赏、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春天的画,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2、边欣赏图片,边倾听老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讨论:听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感觉?

      请幼儿自述(提示语;这首古诗说了什么?)

      三、再次欣赏古诗,逐句理解古诗含义

      1、这首古诗的古诗的名字是什么?(春晓)

      2、教师讲解诗的大意:春天的夜里不知不觉的睡到天亮,当诗人醒来后,听到到处都是小鸟的叫声,原来是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不知道多少花瓣被吹打落地。

      四、幼儿朗诵古诗,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故事内容

      1、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朗诵古诗春晓

      2、引导幼儿根据诗句大意创编动作

      3、师幼跟随音乐边做动作边朗诵

      五、幼儿有感情的诵读表演

      1、师幼共同表演

      2、分组表演

      教学延伸;幼儿自由表演,也可以回家给爸爸妈妈表演。

      教学反思:古诗(春晓)幼儿在小班的洪恩阅读中已经学过,但当时只做为儿歌学并没有让幼儿理解它的含义,中班的孩子再次学

      *对于古诗的内容很快掌握,对于它的含义通过老师的讲述有了一定理解,但有一部分幼儿还是理解不够透彻,所以我在最后环节让

      孩子自己创编动作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并通过音乐表演形式让孩子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充分的带动幼儿气氛,孩子们的兴趣很高。

      教学要求:

      1.学会7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记住意、写美观)

      2.学*两首古诗,熟读成诵,了解诗句的大意,感受作者对春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课外阅读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人,介绍作者,诗名

      《春雨》唐杜甫

      《春晓》唐孟浩然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认读古诗以及生字词;

      2.指名读古诗,指导正音;

      3.齐读生字词,齐读古诗。

      三.解读诗文,读通诗句

      《春雨》

      1.春雨的特点是什么?

      2.重点理解:

      3.朗读

    [阅读全文]...

2021-11-27 18:57:42
  • 歌曲《春晓》优秀教案5篇

  • 教案
  •   【教学要求】

      1、通过这首古诗的学*,让学生领略感受春天雨后的一种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认识本课生字:晓、眠、闻;能说出诗歌大意;能流利地有感情地诵读全诗;能背诵。

      3、启发儿童的想象,感受风吹花落的画面,培养儿童的想象力。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旧课,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冬天,还是春天?冬天已经过去了,春天在不知不觉中回到大地。人们常说:“冬去春来”、“大地回春”。春天来了,草儿青了,花儿红了,大家都喜欢春天,你们喜欢春天吗?

      前几天,陆老师教的几篇课文,都是写春天的,《春之消息》告诉我们春天来了,杨柳怎么样?《迎春花》告诉我们春天来了,迎春花儿怎么样?

      复*《春之消息》。

      先女生齐读,最后一句男女生齐读。

      复*《迎春花》。

      指名女生读,最后一句男女生齐读。

      过渡:春天来了,杨柳醒了,迎春花儿举着小喇叭,许多的花儿也跟着一朵一朵地开了,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画图)她给大地带来美。从古到今,许多文学爱、诗人都来赞美春天。去看春天,你们不是一年级的时候,陆老师教了你们6首写春天的诗,还记得吗?

      复*古诗:

      1、《鸟鸣涧》

      2、《寻胡隐君地》

      3、《惠崇春江晓景》

      4、《忆江南》

      5、《村居》

      6、《春游湖》

      导入新课:这一课我们再来学*一首写春天的古诗,喜欢吗?题目是《春晓》(板书标题)教学“晓”,你们学的“惠崇春江晓景”的晓是什么旁?是什么意思?(表示太阳升起来了,天亮了。)“春晓”是什么意思?(春天的早晨)春天的早晨是怎样的一种情境呢?

      二、范读全诗

      三、导读

      结合教学:眠睡眠冬眠

      闻听到(下面是耳朵,在门里面听到)

      四、自读,猜读,提问(哪些读懂了,还有哪儿不懂)

      五、开火车读

      六、创设情境,体会诗的意境

      春的早晨是怎样的情境,刚才大家通过学学想想,读读,已经懂了一点,为了把整整一首诗弄懂,下面请小朋友做诗人好吗?

      描述:在这样的春天,(指图)你看到许多美的花儿,当夜晚来临,你这位诗人读书写诗累了,就睡了。好,请你伏下,双手合着放在头旁边。睡着睡着,你朦朦胧胧听到(注意听,头稍稍抬起)外面刮风了,呼呼的,一会儿春雨沙沙沙地下起来,听着,听着,你又睡着了。不知外面什么时候了,你听到小鸟的叫声,放录音(鸟鸣),(坐起)睁开眼一看,呵,天亮了,天晴了,小鸟欢快地叫起来了,你这位诗人心里高兴啦,哼出两句诗:

      学生: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这时候,诗人你又想到什么?从昨夜的风雨声,你这位诗人又想到什么?

      于是你又写了下面两句:

      我请谁来做诗人,把你的写的第3、4两句诗念念。

      指点:现在你们知道了吧,这首诗是先写早晨,天亮了春天早晨的美景,然后回想到夜里的风雨声,一场风雨后,花儿被打落的另一番景象。(放音乐,体会)

      七、齐读

      八、进一步从诗的语言体会的意境

      提问:

      1、春天早晨你在睡觉,哪个字告诉我你是在睡觉?(眠)睡是眼睛闭上的,“眠”是什么旁,春天早晨你睡着,不知不觉天亮了。哪个字眼告诉我天亮了?(晓)天亮了,太阳出来了,“晓”是什么旁?

      2、你联系听到鸟啼叫的声音,多好听啊!哪个字告诉我是“听到”?(闻)“闻”是听到,所以下面是“耳”。

      你再听听这春天早晨的叫声,是好几处同时有鸟鸣声,现在你能说“处处闻啼鸟”吗?

      (到处,这儿、那儿,都可以听到鸟的啼叫)

      指导朗读: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兴奋、愉快)

      指点:春天早晨多美啊,到处充满了生气。

      3、诗人回想到夜里的风雨声,想到许多花儿,这两句该怎么读呢?

      指点:写春天雨后的另一番景象,又是另一种美。

      练*诵读。

    [阅读全文]...

2022-03-09 15:4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