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蝉这首古诗的默写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蝉这首古诗的默写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蝉这首古诗的默写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蝉这首古诗的默写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关于蝉的古诗
导语:蝉的一生要花许多时间,每一只蝉至少需要7到15年、甚至20年的幼虫时间,才会从土壤中破土而出爬出地面羽化成蝉,这就是蝉的魅力,厚积薄发只为一瞬间的精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蝉的古诗,欢迎大家参考!
一、虞世南《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象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二、李商隐《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先是描写蝉的境遇,后面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来,直抒胸臆,感情强烈,最后却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蝉身上,首尾圆融,意脉连贯。全诗以蝉起,以蝉结,章法紧密,对蝉的刻画与诗人的情意婉转表达到了浑然交融与统一,是托物咏怀的佳作。诗人借蝉栖高饮露的个性来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格,可谓借物咏怀的典型。
古人有云:昔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这首咏蝉诗,就是抓住蝉的特点,结合作者的情思,为情而造文的。诗中的蝉,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三、骆宾王《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这首诗作于高宗仪凤三年(678)。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起二句在句法上用对偶句,在作法上则用起兴的手法,以蝉声来逗起客思。诗一开始即点出秋蝉高唱,触耳惊心。接下来就点出诗人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三、四两句,一句说蝉,一句说自己,用不堪和来对构成流水对,把物我联系在一起。诗人几次讽谏武则天,以至下狱。大好的`青春,经历了政治上的种种折磨已经消逝,头上增添了星星白发。在狱中看到这高唱的秋蝉,还是两鬓乌玄,两两对照,不禁自伤老大,同时更因此回想到自己少年时代,也何尝不如秋蝉的高唱,而今一事无成,甚至入狱。就在这十个字中,诗人运用比兴的方法,把这份凄恻的感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同时,白头吟又是乐府曲名。相传西汉时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爱情不专后,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伤。其诗云: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见《西京杂记》)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这一典故,进一步比喻执政者辜负了诗人对国家一片忠爱之忱。白头吟三字于此起了双关的作用,比原意更深入一层。十字之中,什么悲呀愁呀这一类明点的字眼一个不用,意在言外,充分显示了诗的含蓄之美。
【拓展】关于蝉的诗句
1、门柳不野生,突然闻到早期蝉的味道。游客没有固定的地方,入耳更要先做。《早蝉》
2,络腮胡子像羽毛一样。轻微的富户把娇惯照得很低。用盲肠看花,贴在蜜蜂上,贴棉花。春天还没来。妍闲的玉珠。东风黄昏。《垂丝钓》
3、蝉音和陶瑞坠,‘忧虑结束。病感离家远,贫地知处难。《与友人会》
4,6月初7日,江斗蝉开始哭了。石南心叶上黄昏响两三次。催一催,络腮胡子衰退,再迁回故乡。西风还没起来,秋史先秋生。《早蝉》
5,下一场雨,山林疏于蓝光。不要侵犯太阳,在他乡听着。《闻蝉》
6、喝露水的身体他干净,阴云更长。倾斜数千万棵树,无处可逃。《画蝉》
7、火灾云初期灭绝,黎明角欲微清。古国行千里,新蝉突然发出几声。《闻蝉》
8、楚方苦烈,柱子历史独文蝉。晴天黄昏河,一片惊风前。《和尉迟侍郎夏杪闻蝉》
9、齐女屏幕幕幕幕旧容量损失,有钟面冠方向。翅膀晚些时候转动鬓角寻找方向,声音把秋莎引向远方的风。旅馆听的时候小胡子很白,守卫楼听到树叶有多红。《新蝉》
10、夕阳早蝉急,客心更愁。枕一次枕头,梦里是故乡秋天。《闻早蝉》
11、风蝉鸣一夜,和树叶一起发出鸟鸣。家乡客人都回去,物价一个人走。《风蝉》
12、清心自饮露水,悲恸乍吟。没有上花冠那边,先被叶子吓到了。《咏蝉》
13、蜘蛛般的蝉、雪、龟脚,没有正面对着人们。现在夹在宴会上,像江湖一样乱走。(孔子,论语,官衔)《咏蟹》
14、蝉秋夜打扰人语言,客人儿子惊险话也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读到新的绿树,也不知道有一天会有赤金规。如果见面的话。
15、今天蝉突然哭了,搬到爱情里去了。感谢一年,就能感受到满满的感觉。《新蝉》
16、莲花香气清澈的露水秋季,柳树运动好丰生。未月初三夜,新蝉的第一声。乍一听,愁北客,静听东京。我有大林家,蝉不要再响了。《六月三日夜闻蝉》
17、抑郁症旅舍客人害怕,间歇性僧侣房间安静晴朗。问他蝉的声音怎么样,他发出了两个别人的故事一样的声音。《秋蝉声》
18、含有山英玉溪柳树、翡翠隐藏蝉。眉形张烨,刮风前乱哭。《赋得弱柳鸣秋蝉》
19、高蝉赵锡权,风景凉爽。因为木叶越来越惊动太阳,金字触危。窗户梦,稍微中断了更凄凉的水的意义。芬芳的竹笋清风,莲花眼泪小璐。《闻蝉》
20、蝉发出声音时,相思花带两种。只是要催我老了,同时还要派遣军队知识。《闻新蝉赠刘八》
21、新蝉突然发出最高的树枝,无意中听到无限的时候。正好朋友来道别,一心分享着两种悲伤。《闻蝉感怀》
22、蝉鸣之间的视唱、声音和之间的河运。百日必短,秋之意已满。《听早蝉歌》
23、微音频断断续续,听和听也很难。好像要换个地方,但不听坦然。《听新蝉寄张昼》
24、月亮先照山,风生动水。像早期的蝉鸣一样,先进入闲人的耳朵。倾听忧愁之心,了结之心,再倾听之心。听新蝉鸣,先听魂差不多。《早蝉》
25、新蝉哭了一夜,隔着小溪洗澡。斗牛仍然相互混杂,故人闻不到气味。《闻新蝉寄桂雍》
26、早期蝉孤抱芳香相思叶,噪音咸阳意大利秋季。另外,有些声音催我老,我可以听到两只耳朵害怕阴休。比哈杰无苦云应为青山银白斗。《早蝉》
27、第一次等待,是万木西风。以便利异乡客,领先于税收宣传。《闻蝉》
28、这充满了高难度,白白的仇恨手续费声。再来五个稀疏的欲望休息,树蓝色的无情。瘦欢梗还是粉丝,故乡吴*。烦人的君最相警,我也打扫家庭。《蝉》
29、娇惯地说。就像个心女。三层琴音一缕拖在绿荫深处。《清*乐(咏蝉)》
□李学朴
蝉,在大自然里是很不起眼的小昆虫,但它却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以致历代以蝉为描写对象的作品迭出不穷。在《诗经》中,蝉称螓,《卫风·硕人》:螓首蛾眉;蜩,《豳风·七月》:五月鸣蜩;螗,《大雅·荡》:如蜩如螗。在《尔雅》中,有十一种叫法,分别是螂蜩、螗蜩、蜻蜻、茅蜩、蝒、马蜩、蜺、寒蜩等。扬雄的《方言》中,则又多出十种称呼,分别是蛉蛄,蟪蛄等。其他尚有胡蝉、蝘、蚱、蝉等。
翻检一下《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唐诗》《全宋词》等总集便知,那些篇中偶尔一两句写蝉的作品不仅俯拾即是,就是题作《蝉赋》《咏蝉》之类专以蝉作吟咏对象的篇什也不少。在古人看来,蝉的生活*性是栖居高枝,而不衔草木筑巢;弃秽饮露,而不以粒粟为食;高标孤处,无求少欲。因此,蝉一到文人的笔下,经过先贤的思想感情的化合和点染以至人格化后,就成了高尚人格的象征。
历代咏蝉之作把蝉作为高尚人格的化身来讴歌,首先是赞其性情清洁。如,晋陆云《寒蝉赋》:“含气饮露则其清也。”晋傅玄《蝉赋》:“美兹蝉之纯洁兮,禀阴阳之微灵。”萧统《蝉赞》:“兹虫清絜,惟露是餐。”等等。可见,蝉餐风饮露,吸天地自然之精气,才在文人的笔下博得了“清洁”的美誉。其次,咏蝉之作常把蝉的不食黍稷、托身枝条的*性当作廉俭的美德称颂。《淮南子·附形训篇》:“蝉饮而不食”,蝉的这种*性就切合了古代儒家所标榜的“君子”形象。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志浩,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在古人的眼中,蝉性高洁,入土重生,蜕变新生,这些外观特征都符合了古人追求洁身自好,追求永生、新生的朴素愿望。三国曹植《蝉赋》:“唯夫蝉之清素兮,潜厥类乎太阴。在盛阳之仲夏兮,始游豫乎芳林。实澹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声皦皦而弥厉兮,似贞士之介心。内含和而弗食兮,与众物而无求。栖高枝而仰首兮,漱朝露之清流。”晋陆机《寒蝉赋·序》中更赋予其高尚君子的五德:“夫头上有緌,则其文也;含气饮露,则其清也;黍稷不食,则其廉也;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候守时,则其信也;加以冠冕,则其容也。君子则其操,可以事君,可以立身,岂非至德之虫哉!”蝉成了孤傲脱俗、高风亮节的君子之德的最好象征。
用蝉来表达愁思的诗作也不少,朋友之间的友谊,对故乡的思念,人生苦短的感慨,以及离忧别愁,都可以借蝉来表现。陆云:“思风居以翘竦,仰伫立而哀鸣;苦夫岁聿云暮,天上其凉,感运悲声,贫士含伤”;褚玠:“愁人兮易惊,静听兮伤情”;颜之推:“听秋蝉,蝉悲非一处”;卢思道:“听鸣蝉,此听悲无极”;李百药:“清心自饮露,哀响乍吟风”;雍陶:“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
唐代诗人李商的五律《蝉》
蝉鸣与悲愁情绪的联系,也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据晋崔豹《古今注》:“牛亨问曰:‘蝉名齐女者何?’答曰:‘齐王后忿而死,尸变为蝉,登庭树,嘒唳而鸣。王悔恨。故世名蝉曰齐女也。’”这里记的是汉代大儒董仲舒回答牛亨提出的“蝉为什么又称齐女”这个问题,讲出的一个典故。事情当然不一定是真的,但说明这个典故产生得很早,包含着一个女性的悲情故事。这里没有明说齐王后为什么“忿”,但显然不会是因为政治的原因,最有可能是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够想象的是,齐后是因为失宠,她怨恨齐王的薄情而致病,幽郁而死。如果是这样,难能成为一个典故。她死后变成了一只蝉,在树上不断发出悲鸣,向世人倾诉她心中的痛苦。于是,蝉就有了齐女的别称,同时它的鸣声也就被赋予悲切、哀怨的含义。
蝉本是一种很普通的昆虫,但是在华夏古代先民的心目中却对之充满了好奇。关于它的生成,古人有很多神话传说。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蝉,未脱时名复育,相传言蛣蜣所化。秀才韦翾庄在杜曲,尝冬中掘树根,见复育附于朽处,怪之。村人言蝉固朽木所化也,翾因剖一视之,腹中犹实烂木。”故人们认为蝉是由朽木化成,而汉王充《论衡》云:“蛴螬化腹蜟,腹蜟坼背出而为蝉。”
旧时的我和伙伴们,夏日里为了捕捉蝉,经常结伴去运河大堤河岸边的树林里,个个手里拿一根长长的竹竿,为了增加其长度,在竿的上端再插上一根更细小的竹枝或树枝。然后,从家里拿一把麦粒,边走边放在嘴里反复咀嚼,吐出渣皮,剩下质白发黏的“面筋”用手敷涂在竹竿上,然后躬着腰蹑行于树下,循声看准蝉伏在哪枝树枝上,慢慢地举竿上去将它的翅粘住,随即迅速落竿捕拿。粘时有许多技巧,一是举竿时尽量别碰出大的响声,尤其不要碰到它所在的树枝;二是举竿的方位要选择好,不要将竿子的阴影遮住它,不要使竿来回晃动,以免蝉飞逃。捉到后,伙伴们喜欢拿在手中听蝉的叫唤,但手中的叫声,显得单调和低沉多了,然后把它放进竹编的小篓子里,跨在身上,再接着捕捉。记得有一次,我捉了二十多只蝉,受到了他们的赞许,心里真是美滋滋的! 一年年过去了,蝉总是一代代的繁衍着,从黑暗中成长,在迎接光明的时刻,生命也便到了终点。可是,它却仍然是那么我行我素地生存着,并且能够充分利用生命终结前的岁月,来展示自己的价值。
烈阳炽盛,暑气渐浓,枝叶繁茂,绿荫葱葱,蝉鸣声渐起,夏意正当时。蝉鸣声声,宣示着夏的活力和热情。自古以来,蝉就被骚人墨客们所歌颂。蝉声中即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高洁远大的人生抱负,也有王维 “倚杖柴门外 临风听暮蝉 “的诗意生活。
且听蝉吟,十首听蝉的古诗词,在夏日那一声声蝉鸣,别有一番韵味!
听蝉
唐-赵嘏
噪蝉声乱日初曛,弦管楼中永不闻。
独奈愁人数茎发,故园秋隔五湖云。
闻蝉
唐-刘昭禹
一雨一番晴,山林冷落青。
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
孤馆宿漳浦,扁舟离洞庭。
年年当此际,那免鬓凋零。
听蝉寄朐山孙明府
五代-李中
忽听新蝉发,客情其奈何。
西风起槐柳,故国阻烟波。
垄笛悲犹少,巴猿恨未多。
不知陶靖节,还动此心么。
听蝉
宋-孔武仲
畏日流金不断声,松风涧水助泠泠。
我来萧散无余事,得倚篮舆细细听。
听蝉八绝句
宋-杨万里
一壳空空纸样轻,风前却有许多声。
叫来叫去浑无事,叫到诗人白发生。
听蝉
清-蕴秀
小亭斜坐*花栏,碧树清阴宿雨乾。
听罢蝉声风曳去,绿波深处夕阳残。
听禅
清-胤禛
幽斋人迹少,禅翼响疏林。
大火方流序,微凉早托音。
乍听分远*,欲觅隐高深。
旦夕轩亭外,清机伴我吟。
忆旧游-柳谷听蝉
清-袁绶
恁阴阴翠柳,密罩溪廊,秀映山眉。
筛碎斜阳影,袅新蝉三两,露咽风嘶。
为谁暗传秋信,曳响过深枝。
听嘒嘒哀音,惊回午梦,瘦怯绡衣。
幽思。动人处,爱抱叶身轻,凉入琴丝。
抚罢清商怨,把一襟馀恨,分付新词。
噪晚和谁吟啸,仙蜕怅栖迟。
记玉手挼挲,无弦有韵空自知。
松蝉亭
*现代-缪祉保
高树依依傍小亭,长冈曲径草青青。
庭前细听蝉声唱,回首江山入画屏。
闺中杂咏
描写夏天的蝉的古诗
蝉,又名知了,蝉鸣是盛夏必不可少的景致,古人以为蝉鸣清亮高远,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是高洁的象征,以用来寄托理想抱负。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夏天的蝉的古诗词,欢迎欣赏!
《蝉赋》(节选)
【东汉】曹植
唯夫蝉之清素兮,潜厥类乎太阴。
在盛阳之仲夏兮,始游豫乎芳林。
实澹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
声皦皦而弥厉兮,似贞士之介心。
内含和而弗食兮,与众物而无求。
栖高枝而仰首兮,漱朝露之清流。
隐柔桑之稠叶兮,快啁[zhōu]号以遁暑。
《在狱咏蝉》
【唐代】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
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蝉》
【唐代】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
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
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
故园芜已*。
烦君最相警,
我亦举家清。
《画蝉》
【唐代】戴叔伦
饮露身何洁,
吟风韵更长。
斜阳千万树,
无处避螳螂。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代】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入若耶溪》
【南北朝】王籍
艅艎何泛泛,
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
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盛夏时节,窗外的蝉叫声不绝于耳。蝉已成为夏天的标志,蝉鸣总能给人带来野趣、宁静和凉意,那抑扬顿挫的蝉鸣声,往往会使人追忆起儿时的情景。而在古诗词中,蝉是常见的意象之一。因其栖高饮露的生活*性,故诗人常以蝉自喻,来表现品格的高洁。
蝉在中国诗人的笔下,变成了林中非凡不屈的孤独者。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
一起来欣赏15首描写蝉的古诗词,让人感受别样韵味。
咏蝉(一作客中闻早蝉)
唐-于武陵
江头一声起,芳岁已难留。
听此高林上,遥知故国秋。
应催风落叶,似劝客回舟。
不是新蝉苦,年年自有愁。
始闻蝉,有怀白宾客,去岁白有闻蝉见寄诗
唐-刘禹锡
蝉韵极清切,始闻何处悲。
人含不*意,景值欲秋时。
此岁方晼晚,谁家无别离。
君言催我老,已是去年诗。
蝉
唐-薛涛
露涤清音远,风吹数叶齐。
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
蝉
唐-许浑
噪柳鸣槐晚未休,不知何事爱悲秋。
朱门大有长吟处,刚傍愁人又送愁。
蝉
唐-徐夤
寒鸣宁与众虫同,翼鬓緌冠岂道穷。
壳蜕已从今日化,声愁何似去年中。
朝催篱菊花开露,暮促庭槐叶坠风。
从此最能惊赋客,计居何处转飞蓬。
蝉
唐-雍陶
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
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
蝉二首
唐-子兰
独蝉初唱古槐枝,委曲悲凉断续迟。
雨后忽闻谁最苦,异乡孤馆忆家时。
蝉
宋-李刘
露满枯肠蜕顿轻,山林那有不*鸣。
薰弦寂寞无人续,故揖清风作颂声。
蝉
宋-梅尧臣
柳上一声蝉,沙头千里船。
行经朝雨後,思乱暑风前。
物趣时时改,人情忽忽迁。
感新犹感旧,更复几多年。
蝉
宋-宋无
高柳夕阳收,繁弘秦未休。
数声风露饱,一声古今愁。
有关蝉的诗
1.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感昔围。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唐•卢殷(《晚蝉》)
2.蝉吟槐蕊落,的的是愁端。病觉离家远,贫知处事难。《与友人会》
3.风蝉旦夕鸣,伴叶送新声。故里客归尽,水边身独行。《风蝉》
4.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斜阳千万树,无处避螳螂。——《画蝉》
5.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早蝉》
6.鬓蝉似羽。轻纨低映娇妩。凭阑看花,仰蜂粘絮。春未许。宝筝闲玉柱。东风暮。——《垂丝钓》
7.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六月三日夜闻蝉》
8.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悲相伤。——唐•元稹《送卢诗》
9.月出先照山,风生先动水。亦如早蝉声,先入闲人耳。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早蝉》
10.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白日兮将短,秋意兮已满。——《听早蝉歌》
11.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减昔围。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晚蝉》
12.新蝉终夜叫,嘒嘒隔溪濆。杜宇仍相杂,故人闻不闻。《闻新蝉寄桂雍》
13.娇声娇语。恰似深闺女。三叠琴心音一缕。趓在绿阴深处。《清*乐(咏蝉)》
14.高蝉旦夕唳,景物浮凉气。木叶渐惊年,锦字因络纬。稍断当窗梦,更凄临水意。清香笋蒂风,晓露莲花泪。《闻蝉》
15.火云初似灭,晓角欲微清。故国行千里,新蝉忽数声。——《闻蝉》
16.夕阳门巷荒城曲,清间早鸣秋树。薄翦绡衣,凉生鬓影,独饮天边风露。朝朝暮暮。奈一度凄吟,一番凄楚有关蝉的诗句有关蝉的诗句。尚有残声,蓦然飞过别枝去。《齐天乐(蝉)》
17.高蝉旦夕唳,景物浮凉气。木叶渐惊年,锦字因络纬。稍断当窗梦,更凄临水意。清香笋蒂风,晓露莲花泪。《闻蝉》
18.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六月三日夜闻蝉》
19.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唐•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
20.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也任一声催我老,堪听两耳畏吟休。得非下第无高韵,须是青山隐白头。——《早蝉》
21.新蝉忽发最高枝,不觉立听无限时。正遇友人来告别,一心分作两般悲。《闻蝉感怀》
22.新蝉终夜叫,嘒嘒隔溪濆。杜宇仍相杂,故人闻不闻。——《闻新蝉寄桂雍》
23.鬓蝉似羽。轻纨低映娇妩。凭阑看花,仰蜂粘絮。春未许。宝筝闲玉柱。东风暮。——《垂丝钓》
24.火云初似灭,晓角欲微清。故国行千里,新蝉忽数声。——《闻蝉》
25.一雨一番晴,山林冷落青。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闻蝉》
26.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谢,能令万感生。《新蝉》
27.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闻新蝉赠刘二十八》
28.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白日兮将短,秋意兮已满。《听早蝉歌》
29.楚人方苦热,柱史独闻蝉。晴日暮江上,惊风一叶前。《和尉迟侍郎夏杪闻蝉》
30.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唐•白居易《早蝉》
31.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唐•姚合(《闻蝉寄贾岛》)
32.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白日兮将短,秋意兮已满。《听早蝉歌》
33.落日早蝉急,客心闻更愁。一声来枕上,梦里故园秋。——《闻早蝉》
34.萧条旅舍客心惊,断续僧房静又清。借问蝉声何所为,人家古寺两般声。——《秋蝉声》
35.新蝉忽发最高枝,不觉立听无限时。正遇友人来告别,一心分作两般悲。——《闻蝉感怀》
36.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老,能令万感生。——唐•司空曙《新蝉》
37.鬓蝉似羽。轻纨低映娇妩。凭阑看花,仰蜂粘絮。春未许。宝筝闲玉柱。东风暮。《垂丝钓》
38.蝉吟槐蕊落,的的是愁端。病觉离家远,贫知处事难。《与友人会》
39.清心自饮露,哀响乍吟风。未上华冠侧,先惊翳叶中。《咏蝉》
40.萧条旅舍客心惊,断续僧房静又清。借问蝉声何所为,人家古寺两般声。——《秋蝉声》
41.蝉眼龟形脚似蛛,未曾正面向人趋。如今饤在盘筵上,得似江湖乱走无。《咏蟹》
42.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蝉》
43.楚人方苦热,柱史独闻蝉。晴日暮江上,惊风一叶前。《和尉迟侍郎夏杪闻蝉》
古诗蝉阅读训练及答案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蝉阅读训练及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
虞世南:初唐重臣,诗人、书法家。唐太宗曾多次称赞其人格。
绥(音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流响:连绵的声音。
疏桐:稀疏、高大的梧桐树。
1、这是一首咏物诗,从_____________等三个方面写出了蝉的特点。
2、这首诗表面上是写蝉,其实是用了_________的写法,表达含蓄,寓意深刻。
3、虞世南的'《蝉》中,借蝉鸣表现自己品格高洁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给我们以什么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借“蝉”的形象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这首咏物诗,你的眼前呈现出怎样一幅画面?请描绘出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来刻画蝉,请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出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蝉的特点?指出相应诗句并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通过这首诗作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形状、*性、声音
2、托物言志
3、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4、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那些外在的凭借,像地位、权势、吹捧等,他本身自然会有很强的昭示力,能够声名远扬。
5、
①作者写蝉居于高处、鸣声远播,而不需借助秋风。
②强调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③这首诗以蝉的形象表现了封建士大夫的志得意满和清高。
6、一只蝉落在高拔疏朗的梧桐树上,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不时自在地长鸣,声音悦耳动听,传出很远(2分)。
7、本诗通过刻画人格化的蝉,热情地赞美了那种高洁(高尚或洁身自好等)的人格(2分)。
8、托物寓意,借助具体的对象表达丰富的含义,理趣情致跃然纸上,引人人胜。
9、“饮清露”:表达了诗人对蝉性高沽、栖高饮露品性的褒扬:“流响”:形象地写出了蝉的悦耳长鸣。
10、这首诗告诉我们:贤能之人,不需凭借权势,自然声名远扬。
七年级上册课内:
1.《》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七年级上册课外:
1.《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7.《》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8.《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9.《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0.《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七年级下册课内:
《》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七年级下册课外:
写蝉的诗
炎热的.夏天到了,又是蝉肆意欢叫的时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写蝉的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夕阳门巷荒城曲,清间早鸣秋树。薄翦绡衣,凉生鬓影,独饮天边风露。朝朝暮暮。奈一度凄吟,一番凄楚。尚有残声,蓦然飞过别枝去。《齐天乐(蝉)》
2、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也任一声催我老,堪听两耳畏吟休。得非下第无高韵,须是青山隐白头。 《早蝉》
3、蝉吟槐蕊落,的的是愁端。病觉离家远,贫知处事难。《与友人会》
4、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减昔围。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晚蝉》
5、月出先照山,风生先动水。亦如早蝉声,先入闲人耳。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 《早蝉》
6、山蝉秋晚妨人语,客子惊心马亦嘶。能阅几时新碧树,不知何日寂金闺。若逢海月明千里,莫忘何郎寄一题。《晚山蝉》
7、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斜阳千万树,无处避螳螂。《画蝉》
8、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赋得弱柳鸣秋蝉》
9、一雨一番晴,山林冷落青。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闻蝉》
10、清心自饮露,哀响乍吟风。未上华冠侧,先惊翳叶中。《咏蝉》
11、一声初应候,万木已西风。偏感异乡客,先于离塞鸿。 《闻蝉》
12、齐女屏帏失旧容,侍中冠冕有芳踪。翅翻晚鬓寻香露,声引秋丝逐远风。旅馆听时髭欲白,戍楼闻处叶多红。《新蝉》
13、新蝉终夜叫,嘒嘒隔溪濆。杜宇仍相杂,故人闻不闻。 《闻新蝉寄桂雍》
14、门柳不连野,乍闻为早蝉。游人无定处,入耳更应先。 《早蝉》
15、新蝉忽发最高枝,不觉立听无限时。正遇友人来告别,一心分作两般悲。《闻蝉感怀》
16、落日早蝉急,客心闻更愁。一声来枕上,梦里故园秋。《闻早蝉》
16、楚人方苦热,柱史独闻蝉。晴日暮江上,惊风一叶前。《和尉迟侍郎夏杪闻蝉》
17、萧条旅舍客心惊,断续僧房静又清。借问蝉声何所为,人家古寺两般声。《秋蝉声》
18、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早蝉》
19、细声频断续,审听亦难分。仿佛应移处,从容却不闻。《听新蝉寄张昼》
20、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谢,能令万感生。《新蝉》
21、风蝉旦夕鸣,伴叶送新声。故里客归尽,水边身独行。 《风蝉》
22、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蝉》
23、娇声娇语。恰似深闺女。三叠琴心音一缕。趓在绿阴深处。 《清*乐(咏蝉)》
24、鬓蝉似羽。轻纨低映娇妩。凭阑看花,仰蜂粘絮。春未许。宝筝闲玉柱。东风暮。 《垂丝钓》
25、火云初似灭,晓角欲微清。故国行千里,新蝉忽数声。 《闻蝉》
26、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 《闻新蝉赠刘二十八》
27、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 《六月三日夜闻蝉》
28、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白日兮将短,秋意兮已满。 《听早蝉歌》
29、高蝉旦夕唳,景物浮凉气。木叶渐惊年,锦字因络纬。稍断当窗梦,更凄临水意。清香笋蒂风,晓露莲花泪。《闻蝉》
30、蝉眼龟形脚似蛛,未曾正面向人趋。如今饤在盘筵上,得似江湖乱走无。《咏蟹》
蝉这首古诗的默写
蝉的古诗
啊蝉的古诗
蝉关于蝉的古诗
古诗的蝉
蝉的蝉的古诗词
古诗《蝉》的
这蝉的古诗
关于蝉的古诗闻早蝉
泳蝉的古诗
耀蝉的古诗
除了蝉还是写蝉的古诗
蝉字的古诗
蝉的古诗ppt
蝉带的古诗
写蝉的古诗
绿蝉的古诗
古诗蝉中蝉的特点
蝉残的古诗
有柳蝉的古诗
春蝉的古诗
蝉句的古诗
蝉的古诗唐
赶蝉的古诗
蝉与花的古诗
带蝉的古诗
写的蝉的古诗
蝉的古诗短的
《蝉》古诗中蝉的寓意
古诗蝉的全诗
中小学古诗中的借喻
初一语文下册课本最后的古诗
晚唐咏史怀古诗的最高成就
控制欲强的古诗
七十字的古诗古文
嘉陵江色嫩如蓝这首古诗的拼音
古诗第一个字是春字的古诗
带有韵味的古诗歌曲
杜牧借景抒情的古诗
古诗杜少府的作者
赞美中式家具的古诗
带月赋的古诗词
笔画最多的七言古诗
含有屉的古诗
往昔淡然的古诗
小学形容竹子的古诗
古诗词中的指代身份
论语持续学*不断提高的古诗词
每日喝酒的古诗
表示受益很多的古诗
古代有关朋友情义的古诗
古诗李白的江上
50个字的古诗创作
有家难归的古诗
马上步入30岁的古诗词
可惜过去的事不能重来的古诗
唐代古诗名字里有从字的
女儿为有腿疾的母亲买鞋古诗
写农村寂静的古诗
农家春水的古诗
古诗咏鹅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