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竹子节节高的句子

关于赞美竹子节节高的句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赞美竹子节节高的句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赞美竹子节节高的句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赞美竹子节节高的句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k+) 语录(223) 说说(364) 名言(4) 诗词(708) 祝福(21) 心语(13)

  • 赞美竹子的诗句

  • 赞美,竹子
  • 赞美竹子的诗句

      竹子的品种也很多,有龟背竹、紫竹、*、楠竹……有的生长在土里;有的.还可以在清水中生长。我家有一盘开运竹,就“栽”在清水中。下面是小编收集的赞美竹子的诗句,欢迎大家参考。

      1、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卓文君《白头吟》

      2、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文征明《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吐》

      3、*枝,*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刘禹锡《潇湘神·*枝》

      4、高节志凌云,不敢当滕六。——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5、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杜荀鹤《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6、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7、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

      8、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9、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10、榴叶拥花当北户,竹根抽笋出东墙。——汤允绩《浣溪沙·燕垒雏空日正长》

      11、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沈自晋《玉芙蓉·雨窗小咏》

      12、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13、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14、夜深风竹敲秋韵。——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

      15、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李峤《风》

      16、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郑谷《鹧鸪》

      17、野竹交淇水,秋瓜蔓帝邱。——司马光《送云卿知卫州》

      18、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19、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20、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21、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22、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23、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李颀《望秦川》

      24、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陆容《满江红·咏竹》

      25、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陆容《满江红·咏竹》

      26、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27、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28、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姜夔《疏影·苔枝缀玉》

      29、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30、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31、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欧阳修《戏答元珍》

      32、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杨万里《好事*·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33、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黏帘竹。——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

      34、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陆游《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35、蓼岸荻花中,隐映竹篱茅舍。——张昪《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36、淇澳春云碧,潇湘夜雨寒。——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37、杖藜徐步转斜阳。——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38、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白居易《村居苦寒》

      39、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纳兰性德《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40、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41、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4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43、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4、一丛萱草,几竿修竹,数叶芭蕉。——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45、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孟郊《苦寒吟》

      46、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47、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48、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戎昱《桂州腊夜》

      49、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阅读全文]...

2022-04-13 12:59:41
  • 赞美竹子的优美句子

  • 优美,竹子,赞美
  • 赞美竹子的优美句子

      春姑娘悄悄地来了,和煦的阳光从竹林的叶片枝杆中洒下了千丝万缕的金线,为竹林增添了生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竹子的优美句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远看,那竹林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看,竹林又像一道绿色的屏障。

      2、一株株翠竹高耸挺拔,顶天立地,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它四季常青,象征着山区人民正直、质朴的品格和积极向上、艰苦奋斗的精神。

      3、一场春雨过后,竹林吮吸着滋润的甘露,孕育了好多胖娃娃,它们探出了黄花花的小脑袋,向大地展示着自己旺盛的生命力。

      4、雾霭的天来到这里,烟波浩渺,露水浸透了你的心扉。神神秘秘的雾岚中,一座座飘渺的山峰,像一个个羞涩的竹海妹,演绎神奇梦幻的浪漫情调。

      5、它们迎着春风,贪婪的吸吮着春天的甘露,在阳光中微笑,在春雨中生长,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

      6、他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克服了重重的困难,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头上还戴着一顶顶缀有黄色穗子的帽子,就像一个个嫩生生的娃娃,可爱极了。

      7、山上长满了竹子,每逢春天,竹子发了芽,微风吹过,发出沙沙的响声,远远望去,好像起伏着的大海的波涛。

      8、晴朗的天来到这里,金灿灿的阳光洒在竹浪上,泛起碧海金波,漫天彩虹快乐地跳起舞蹈,笑逐颜开的游人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情歌。

      9、飘雨的天来到这里,淅淅沥沥的雨声,让人沐浴着大自然的恩赐,荡涤了奔波的尘埃;叮叮咚咚的泉水,流淌出一曲曲与心灵对唱的歌谣。

      10、你看那片细细密密的竹林,四季常青,一根根轻盈细巧,未曾出土先有节,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11、冬天来到这里,绿色依然掩饰你的视线,只是竹枝象柳絮低下头来,搭起月牙的形状,团结在一起交流谈心。一年内短短几天的雪花飘飘,银装素裹,多姿多彩,竹枝也象游客一样欢欣地笑弯了腰。

      12、到了盛夏,她舒展长臂,抖起一片浓郁的青纱,临风起舞,炯娜多姿。暑尽寒来,她仍绿荫葱葱,笑迎风霜雪雨。

      13、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新笋就悄悄在地上萌发了,一场春雨过后,竹笋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谓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对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的写照。

      14、当春风拂去层层笋衣,她便象个活泼的小姑娘,婷婷玉立在明媚的春光里。

      15、春天来到这里,竹林间花卉盛开、飘香的野花在竹丛中微笑,与翠竹交相辉映,争芳斗艳。春意盎然的景色中,一支支春笋破土而出,生机勃勃,迸发出向上的精神品格。

      1、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美丽,校园因文明而将更加进步。

      2、我也很喜爱竹,竹子不但形态潇洒、浑厚、清雅质朴,而且风骨照人。

      3、方竹长得与众不同,躯干呈钝圆角的四棱形,一般高三至八米,主干的叶子背后点缀着紫色斑点。花枝无叶,小穗常在花枝每节上簇生成团状,呈淡绿色或黄色,含有五六朵小花,可供观赏。它是竹子家族中的“美男子”。

      4、竹子长得很高,是普通树的几倍。它的杆子是一节一节的,像一个***似的。杆子上长着许多细长的枝条,要是把它折断来打人,那是很痛的。细长的枝条上长着许多刀片一样的叶子,它还是一个巧夺天工的乐器呢!只要你把叶子放在嘴唇上一吹,就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5、竹子的品种也很多,有龟背竹、紫竹、*、楠竹……有的'生长在土里;有的还可以在清水中生长。我家有一盘开运竹,就“栽”在清水中。

      6、绿竹林是慷慨的,老人向它要手杖,船夫向它要竹篙,猎人向它要竹弓,村妇向它要竹萝,厨师向它要竹笋,孩子向它要牧笛,修桥的、挑担的……无论谁来索取,竹林都慷慨地答应,无私地给予,它毫无保留地向人们奉献着。

      7、丛青绿的竹,枝头稍稍低垂,竹叶在风里微微飘落着,远看微有些像依依的垂柳了。

      8、赤日炎炎的夏天,满山遍野的竹子长得婀娜多姿、郁郁葱葱,随风摇曳,竹影婆娑,“飒飒”的声音带来了一股清凉风。当风儿穿过竹林时,一改夏日的炎热,摇身一变,变得温情脉脉,变得清香凉爽,变得善解人意。翠绿的竹林将酷热逼退,留下的只有清爽。

      9、夏天到了,外面的世界都被太阳烤得火热,然而,我在那小竹林里却觉得好似春天一样的凉爽。我还招呼了爸爸妈妈一起来到那小竹林里纳凉。在小竹林里,有时,我还和爸爸摆开棋局,“大战”几个回合。只要住在竹林里,那凉风就会一阵阵吹来,令人心旷神怡!

      10、依着院墙,挺立着一丛翡白竹,碧粉相间的叶子犹如一把把利剑攒在一起,只是那节节向上的竹杆作剑鞘似乎太小了。

      11、我见过斑斑泪痕的湘妃竹,高大挺拔的楠竹,婆娑起舞、婀娜多姿的凤尾竹,还有引人注目的小毛竹,它们不管是大是小,无论在贫瘠还是肥沃的土地上,都是那么坚定、端直、挺拔。

      12、当春风还没有融进残寒时,新竹笋就让春风拂去层层笋衣,逐渐换上一身嫩绿的新装活像天真活泼的姑娘,亭亭玉立在一片春光中。竹子长到一丈多高,就开始长叶子,刚长出来的叶子是翠绿的十分鲜嫩。到了天高气爽的秋天,竹子换叶了,黄叶纷纷落叶,秋风吹来那竹叶漫天飞舞,很壮观。

      13、竹对人们无所求,给人却是极好的东西:有的被用来做弓箭,编制竹器;有的用作栋梁之材,修建房屋;还有的做成竹笛、箫等乐器,给人们以欢乐;还有的被当作燃料烧成灰,却毫无怨言。

      14、撑篙竹可谓是名符其实,高的可达15米,是这个家族中的“巨人”。而高只有一米多的箬竹,则是这个家族中的“小弟弟”了。

      15、秋天,地上的草,田里的稻,形成一片金黄的世界。然而在竹林里,无论何时都是郁郁葱葱的,在这儿,你看到的依旧是一片令人陶醉的绿色。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而竹子却随时准备着牺牲自己,人们用它造成竹筐、竹篮、竹篓,有的则做成负重的扁担、筑屋的棚梁。

      16、春天,是万物苏醒的季节。你瞧,竹子刚醒来就换上了一身新装,青的叶绿的杆,撒下一大片浓阴。这些竹子的姿态各不相同?粗壮挺拔的像年轻有力的小伙子;轻盈细小的像亭亭玉立的少女;靠在一起拥抱的像两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郁郁葱葱的像饱经风雨的老人……真是千姿百态、各具风采。

      17、竹,秀逸有神韵,纤细柔美,长青不败,高风亮节,高尚不俗,生机盎然,蓬勃向上……它有许许多多的优点,然而,我最欣赏它的坚贞不屈。它那“孤生崖谷间,有此凌云气”的美好品质。它偃而犹起、柔中有刚的高尚品德时时刻刻激励着我!

      18、在生活中,也要像竹子一样,一生正直,坚强乐观。不论面前是何等的艰难,学会坚强,乐观地面对,不向困难所屈服。要用竹子的精神和身躯来捍卫中化民族在世界这片森林中屹立五千年而不到,并蓬勃地向前发展,永不停息。

      19、最能使人动情的要算生长在湖南的*了。关于它躯干上的美丽斑纹,有着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舜南巡时,死于湖南。舜的二妃到湖南哭祭,眼泪洒在青竹上形成斑纹,所以*又叫湘妃竹。*写的“*一枝千滴泪”的诗句,用的正是这个典故。

      20、当春风吹绿了杨柳,当春雨唤醒了小草时,竹林里遍地是毛茸茸的尖尾巴——竹笋。他们依偎在竹子母亲的身旁,尽情地吮吸雨露,尽情地拔节生长,一天一个新高度。这时的竹子,是朝气蓬勃的。

      21、在了无生机的冬天,谁曾想到,在那贫瘠的土壤里,孕育着生命的萌芽?在那隆起的土丘里和裂开的石缝中,竹笋正顽强地冲出桎梏,破土而出。

      22、我爱竹子更爱它那无私奉献的精神。竹子的枝干既可以供各种建筑物,又可以造纸,编制各种工艺品。幼小的竹笋又可以烧着吃,竹子虽然没有鲜花那样美丽芳香,但为了人类它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23、竹子使我也学会了当我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坚强地面对,做一个谦虚正直的人。在寒冬腊月时,一直保持着自已的本色,不畏惧,坚持自已的原则,使自已成为在寒冬里最美的景色。竹子就是这样坚强、正直、谦虚。我愿做一个竹子品质的人!

      24、竹的色彩是绿色的,但却不显单调,给人以生机。清代诗人郑燮的《竹石》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写的正是竹子坚贞不屈的精神。

      25、竹,在别人眼中,是一株清翠,但永远都无法蓬荜生辉的“朽木”,独自在变化万千的尘世中摇曳着自己那翠生生的光景,独舞在天光血日之下,挺着油绿的身板俯首眺望。

    [阅读全文]...

2022-05-26 05:39:38
  • 赞美竹子的诗句

  • 赞美,竹子
  • 赞美竹子的诗句

      题僧院紫竹

      喜游蛟井寺。复见炎州竹。

      杳霭万丈间。啸风清独速。

      竹十一首之一

      不厌东溪绿玉君。天坛双凤有时间。

      一峰晓似朝仙处。青节森森倚绛云。

      竹十一首之二

      万枝朝露学潇湘。杳霭孤亭白石凉。

      谁道乘龙不得雨。春雷入地马鞭狂。

      竹十一首之三

      啸入新篁一里行。万竿如瓮锁龙泓。

      惊巢翡翠无寻处。闲倚云根刻姓名。

      竹十一首之四

      青岚帚亚思祖。绿润偏多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竹十一首之五

      迸玉闲抽上钓矶。翠苗番次脱霞衣。

      山童泥气青骢马。骑过春泉掣手飞。

      竹十一首之六

      须题内史琅坞。几醉山阳瑟瑟村。

      剩养万茎将扫俗。莫教凡鸟闹云门。

      竹十一首之七

      一溪云母间灵花。似到封侯逸士家。

      谁识雌雄九成律。子乔丹井在深涯。

      竹十一首之八

      燕燕雏时紫米香。野溪羞色过东墙。

      诸儿莫拗成蹊笋。从结高笼养凤凰。

      竹十一首之九

      一节呼龙万里秋。数节垂海六鳌愁。

      更须瀑布峰前种。云里栏干过子猷。

      竹十一首之十

      丘壑谁话碧鲜。静寻春谱认婵娟。

      会当小杀青瑶简。图写龟鱼反上天。

      竹十一首之十一

      玄圃千春闭玉丛。湛阳一祖碧云空。

      不须骚屑愁江岛。今日南枝在国风。

      次韵张子野竹林寺二首其二

      京岘城南隐映深,两牛鸣地得禅林。

      风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缘阶帖碎金。

      竹里

      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

      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春风为扫门。

      和耿天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一

      竹根珠胜竹皮冠,欲著先须短发干。

      要使竹林有共见,不持方帽御风寒。

      和耿天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二

      无物堪持比此冠,竹皮柔脆截皮干。

      故人恋恋睇袍意,岂为哀怜范叔寒。

      和耿天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三

      玉润明信好冠,错力剜出鲜纹干。

    [阅读全文]...

2022-07-24 06:20:02
  • 赞美竹子的诗句

  • 赞美,竹子
  • 赞美竹子的诗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西北西寒风.---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官方痛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唯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郑板桥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郑板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刚出生竹,十丈龙孙绕凤池。---郑板桥

      陈 陶 .唐题

      僧院紫竹喜游蛟井寺。复见炎州竹。杳霭万丈间。啸风清独速。竹十一首之一不厌东溪绿玉君。天坛双凤偶然间。一峰晓似朝仙处。青节森森倚绛云。竹十一首之二万枝朝露学潇湘。杳霭孤亭白石凉。谁道乘龙不得雨。春雷入地马鞭狂。竹十一首之三啸入新篁一里行。万竿如瓮锁龙泓。惊巢翡翠无寻处。闲倚云根刻姓名。竹十一首之四青岚帚亚思祖。绿润偏多忆蔡邕。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竹十一首之五迸玉闲抽上钓矶。翠苗番次脱霞衣。山童泥气青骢马。骑过春泉掣手飞。竹十一首之六须题内史琅 坞。几醉山阳瑟瑟村。剩养万茎将扫俗。莫教凡鸟闹云门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偶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竹

      唐·韦式

      竹,临池,似玉。

      悒露静,和烟绿。

      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顾驾骖舞阵速。

    [阅读全文]...

2022-06-27 03:17:56
  • 苏轼赞美竹子的诗句

  • 苏轼,赞美,竹子
  •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2. 宋.苏轼《霜筠亭 》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3.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 宋.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林断山明竹隐墙。

    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释义: 1.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释义: 宁愿吃饭没有肉,怎能居住环境中没有竹子呢? 没肉吃只是少点肉,没竹子看人会变得俗气的。 人瘦了还能养肥,俗人却是无药可救的。

    要是能对着竹子吃得满嘴流油,世间怎么会有这么“完美”的事情? 2. 宋.苏轼《霜筠亭 》释义: 刚从笋壳中破出的新竹尚且有些幼弱,不太能够自己保持挺直,但已姿态优雅,有了能耐受严寒的仪态。而要看到它严正可敬,傲对霜寒的样子,就要等到秋风骤起,花粉凋落的时候了。

    3.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释义: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4. 宋.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释义: 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耸立的高山。

    *处竹林围绕的屋舍边,有长满衰草的小池塘,蝉鸣缭乱。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飞过,塘中红色的荷花散发幽香。

    在乡村的野外,古城墙的*旁,我手拄藜杖慢步徘徊,转瞬已是夕阳。昨夜天公殷殷勤勤地降下一场微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爽心清凉。

    苏东坡的爱竹,也许是前无古人,竹子和他终身相伴,不管到哪里,他的眼帘里不能没有竹子,“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他的名言。

    年轻时,东坡咏竹有豪迈之风:“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

    中年看竹,心情趋*淡:“疏疏帘外竹,浏浏竹间雨。窗扉净无尘,几砚寒生雾”;

    到老年:“累尽无可言,风来竹自啸”,“披衣坐小阁,散发临修竹”。由豪迈到*静恬淡,这是他人生的轨迹,而诗中之竹,正是他不同时期的心态写照。

    这个是他自己对他人生的一个概括,一种感慨吧。

    1. 《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2. 《于潜僧绿筠轩》

    【宋】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3.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4. 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5. 《自题临文与可画竹》

    【作者:苏轼】

    石室先生清兴动,落笔纵横飞小凤。

    借君妙意写篔簹,留与诗人发吟讽。

    于潜僧绿筠轩/苏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阅读全文]...

2021-12-13 23:22:04
  • 赞美竹子的优美诗句

  • 竹子,优美,赞美
  • 赞美竹子的优美诗句(精选105句)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对诗句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句节奏上鲜明有序,音谐韵美。那些被广泛运用的诗句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赞美竹子的优美诗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1、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3、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

      4、竹根珠胜竹皮冠,欲著先须短发干。

      5、竹窗红苋两三根,山色遥从水际门。

      6、一峰晓似朝仙处。青节森森倚绛云。

      7、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8、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9、喜游蛟井寺。复见炎州竹。

      10、唯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11、万枝朝露学潇湘。杳霭孤亭白石凉。

      12、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13、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14、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15、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16、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7、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18、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19、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20、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21、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22、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23、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24、松风涧水杂清音,空山如弄琴。

      25、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6、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27、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8、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29、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

      30、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31、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32、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33、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34、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35、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36、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3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8、风声撼山翻怒涛,雨点飞空射强弩。

      39、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4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41、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43、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4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45、得成比目何辞死。

      46、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47、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48、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49、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阅读全文]...

2022-07-10 17:07:31
  • 赞美竹子最出名的句子(关于竹子的绝世佳句)

  • 竹子,赞美
  • 古代竹诗六首,只有清朝郑板桥,写出了真正竹子的秉性和灵魂

    竹子虽然四季常青,但是最美的竹子却是初夏,此时中国大部分地方多雨多湿润,给竹子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于是仿佛一夜之间,竹笋遍布林间,而新的竹竿从竹丛中茁生,高耸入云,那青枝翠叶,随风摇曳,真是一种清新蓬勃的美。

    古人对竹子的利用可谓悠久。上古社会,这种速生的植物就是很好的搭建窝棚房屋的材料,所以才有了周穆王看见风雪中人们挨冻受饿,呼吁多种竹子来抵抗自然灾害。因为竹子是最容易生长的建筑材料,又以柔韧为人们遮风避雨。

    竹子另一项功能就是音乐的良好材料。最早的乐器,就应该是竹子做成,也许第一声音乐是从竹叶上发出的,但是,笛子,箫,都是取自于竹子,那声音被认为是沟通天地神灵的。

    上古时候,人们对于四季常青的植物都抱有一种神秘的好感,其中自然不乏竹子。先秦到魏晋,文化的需求,催生了竹简,代替了在龟甲和金石上记录,竹子成为最原始的书籍,记载和传播思想,甚至成为普通人的家书。当出土的秦国竹简上写着给家人的留言,我们才发现,原来中国的爱家的感情是这样悠久绵长,只是不同时代,努力用着不同方式不同载体去表达。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先秦诗经《竹竿》

    无需质疑古人的智慧。因为先秦竹子已经广泛利用,砍下用新鲜的竹竿,上面还带着新鲜的叶子,就直接可以做成鱼竿。只是出嫁的女子陪着丈夫和孩子在茂密竹林的淇水边,她想到的是自己远离的家乡,父母和兄弟。谁不愿意永远和童年时代的人永远厮守一起?

    只是父系社会,是牺牲了女子多少自由和幸福,而女性永恒的对故土家园和亲人的相思,如同青青竹色,留在了诗里。

    魏晋南北朝时代,是提升竹子审美的一个重要时期。因为竹子广泛种植,利于民生,而音乐发达,取材于竹子,而士人阶层有了充裕的时间,追求自然和精神的享受,形成了特殊的竹子的审美。

    强化了竹子常青,高洁。

    “梅花一时艳,竹叶千年色。

    愿君松柏心,釆照无穷极。”南北朝鲍照《中兴歌十首》其一。

    那时梅花凌霜耐寒的审美还没有形成,四季常青的竹子成为人们对爱情对友谊长久的比喻和象征。你看看梅花开了会谢,而竹子千年不变的苍翠,我愿意你的心像松柏和竹子,青青不变,照耀我心。

    “窗前一丛竹。青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月光疎已密。风来起复垂。

    青扈飞不碍。黄口得相窥。

    但恨从风萚。根株长别离。”南北朝谢朓《咏竹诗》

    这是初夏的竹子,长在窗前,青翠而奇特。那叶子互相交映,新的竹笋和竹枝从旧丛中生长出来。在月光下有疏有密,在风中柔韧摇曳。只是这竹子长得太高了呀,那叶梢凌云,离它的根部已经很远了。

    竹子在湿润的地带生长迅速,几年就可以成林。

    竹林七贤为什么喜欢在竹子下交往,据说他们爱吃一种丹药,常常身体燥热,而竹林正好给他们降温。这当然是精神追求到变态的方式,据说在那一时期相当流行。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南北朝吴均《山中杂诗》

    这首诗我非常喜欢。因为描写了这之前没有写到的细腻的场景。在山中看到山上的流云和轻烟,在竹林中看见落日。那落落斜阳在竹林之外,形成视觉的萧森和绮丽。

    此时倦鸟归林,晚霞在窗外流走,放在现在也是风光大片的底本。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唐朝王维《竹里馆》

    唐朝人口增殖,寒士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走入仕途,但这些人和魏晋南北朝的士大夫是不同的,因为魏晋南北朝时代,当官世袭,所以他们拥有竹林,追求一种超脱的精神生活,实在是吃饱了撑的。但也是那些美轮美奂的竹诗,让后代向往一种洒脱自在的竹下生活。这种生活唐朝基本不现实。

    但是王维是个例外,虽然他也是进士出身,但是不知道他用什么方法,获得了大片辋川的庄园,这首诗,是他致敬魏晋名流的生活。

    坐在竹林里,弹着琴,唱着歌,一个人等待明月过来陪伴。

    王维是音乐家,所以他在竹林里高歌,又不同魏晋之人,那些人有一多半是吃了丹药发泄,而王维才算是尽情的高歌。

    他的这首诗,很打动人。但是如果你身体不好,且没有王维那种高歌的才华,我觉得半夜里的竹林其实不适合大多数人,只适合遥想一下。

    竹子在文学中成为清高的一个重要象征物。但实际潇湘馆并不合适体弱多病的黛玉居住。而且黛玉也没有竹子那种长寿繁荣的茁壮之美。

    只有清朝郑板桥写出了真正竹子的秉性和灵魂。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朝郑燮《竹石》

    这首诗写出了竹子本来的坚韧和刚毅,只要一点竹笋,它就扎根在山石土壤之中,努力长成参天秀丽的竹子和竹林。无论风霜雨雪,不管东西南风吹过,它都坚定而柔韧。这是竹子的生存力量,也是人民的生命力与毅力。这才是竹子的本色。这首诗让之前所有写竹的诗都黯然。

    因为人们往往只是爱着竹子的风姿绰约,如仙如画,反而忽略了它的最本质,顽强而坚韧的生命力!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阅读全文]...

2022-01-07 11:32:58
  • 赞美竹子的诗句参考

  • 赞美,竹子
  • 赞美竹子的诗句参考

      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

      竹根珠胜竹皮冠,欲著先须短发干。

      竹窗红苋两三根,山色遥从水际门。

      一峰晓似朝仙处。青节森森倚绛云。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喜游蛟井寺。复见炎州竹。

      唯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万枝朝露学潇湘。杳霭孤亭白石凉。

      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阅读全文]...

2022-06-02 17:57:56
赞美竹子节节高的句子 - 句子
赞美竹子节节高的句子 - 语录
赞美竹子节节高的句子 - 说说
赞美竹子节节高的句子 - 名言
赞美竹子节节高的句子 - 诗词
赞美竹子节节高的句子 - 祝福
赞美竹子节节高的句子 - 心语